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 对此,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解读称,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快速反弹,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之所以说情理之中,一方面是中国疫情控制非常成功,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每天新增病例都是个位数;另一方面,中国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大。 “意料之外是因为,全球经济二季度增速是过去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在二季度全球疫情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GDP增长速度能够快速反弹至2%以上的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陆挺说。 在陆挺看来,中国GDP在二季度快速反弹有几个驱动因素,首先是出口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韧性。他说,环顾周边主要出口国,如日本、韩国在过去几个月的出口增速基本上都是同比-20%、-30%左右的水平;而中国因为复工复产顺利推进,需求回升,6月出口同比增速已经恢复到了0.5%,让全世界瞩目。 其次是基础设施方面。陆挺观察称,5月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已经上升到了11%,可以说是过去几年中最快的,而且基础设施质量在优化,比如更强调新基建。 消费方面,陆挺称,得益于纾困政策和复工复产,中国就业率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仍然较高,就业稳定也能带动消费稳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此外,实物商品零售已经基本上恢复到了去年的水平。而网上实物商品的销售同比增长已经超过了11%,相当一部分的服务业转移到了网上,这和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而网络教育、网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线上服务的业务发展。
港股公司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TCL电子”)自6月29日发布重组TCL手机业务的公告后,截至7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涨幅28.8%。其中,7月10日股价一度涨到4.65元,创52周以来新高。截至目前,公司市值升至101.73亿港元,最高日涨幅达13.8%。 分析人士认为,公司重组通讯业务后在产品研发及销售端均将产生巨大协同,长期战略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张。此外,剥离代工业务后自主品牌发展路径将更为清晰,资源得到进一步集中。 据TCL电子,二季度,TCL品牌电视机销量同比增长32%,销量达581万台,较一季度大幅提升。其中,TCL电子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上升13%,海外市场同比上升40%,表现均优于预期。刚刚过去的“6·18”,TCL电视在京东的累计销量一直紧守前二。 不仅如此,上半年,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背景下,TCL电子凭借20年海外深耕以及全球供应链布局实现逆势双位数增长。二季度,TCL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同比显著增加32%,升至581万台;TCL品牌电视在国内线上销量同比增加13.4%。 TCL电视在线下渠道也成绩斐然。中怡康2020年第24周线下排名中,TCL电视在传统渠道中拔得头筹,跃居第一位。其中零售额份额占比27.3%;零售量份额占比25.2%,而在大连锁渠道零售量份额25.3%,仍然是排名第一。 随着5G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视行业也正在朝着更大屏幕尺寸、更高清分辨率和更多人机交互等方向发展,更加侧重用户体验与用户生活品质提升,以满足用户对于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据了解,TCL电子早已率先布局5G+8K+AIoT等前沿技术,推出多款行业领先的新产品。其中,TCL电子推出的电视新物种XESS旋转智屏可自动旋转成竖屏,首创实现手机和大屏无缝切换,且搭载升降式AI摄像头,并支持多屏互动,有利于拓展健身、购物和在线教育等增值服务内容。
上半年入账1.52万亿元 五大上市险企保费同比增长6.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截至7月14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皆已发布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本文相关数据均指“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52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一季度4.07%的同比增幅明显改善,说明二季度险企正在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加快自身发展步伐。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约428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782亿元增长13.2%;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335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13.8亿元同比增长4.2%;中国平安共实现保费收入4452.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462.4亿元基本持平;中国太保取得保费收入2152.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70.25亿元增长4%;新华保险收获保费收入968.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9.9亿元大增31%。 从上市险企的不同业务类型来看,上半年财产保险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寿险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例如,太保产险及其子公司安信农险上半年取得保费收入769.28亿元,同比增长12%;平安产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441.2亿元,同比增长10.5%;人保财险取得保费收入2456.39亿元,同比增长4.38%。 从财险业的车险和非车险业务来看,上半年,非车险业务依然保持较高增长,车险增速却相对较慢。具体来看,太保产险的车险保费收入为479.61亿元,同比增长4%;非车险保费收入为289.67亿元,同比增长28.9%。平安产险的车险保费收入约956.5亿元,同比增长3.6%;非车险保费收入约为403.6亿元,同比增长26.4%。人保财险的车险保费收入1310.2亿元,同比增长2.8%;非车险种的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4%,农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6%。 从人身险业务来看,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同比呈现分化态势。其中,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依然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个人新业务收入约719亿元,同比下降15%;个人业务续期业务约2148.5亿元,同比下降1.9%。太保寿险的代理人渠道新业务收入为190.65亿元,同比下降27.5%;续期业务为1073.24亿元,同比增长6.7%。由此可见,上半年人身险公司的代理人渠道新业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 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我国保险业在负债端和资产端的改善还将持续,上市险企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得到认可。
7月14日晚,招商蛇口发布公告称,已成功发行2020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该债券本金金额为30亿元,期限270天,发行利率2.2%。 三天前,中国平安和招商蛇口共同公告,购买南油集团24%股权的交易价格定为70.35亿元。其中,招商蛇口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及现金方式支付的对价分别占本次交易对价的2.5%、47.5%和50%。 然而,在资本市场中的顺利并没能掩盖招商蛇口经营活动的窘境。 7月13日晚,招商蛇口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招商蛇口表示,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59%-83.67%。 数据显示,2020年1-6月,招商蛇口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497.3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48%;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107.13亿元,同比增加9.41%,完成年度2500亿销售目标的44%。 净利增幅跌至最低水平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79.5%,对于招商蛇口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最差水平,较2019年同期逾30%的降幅有明显扩大。 招商蛇口在公告中解释称,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招商蛇口采取了减租免租、暂缓开工等措施,经营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较预期减少。 公告显示,招商蛇口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下降超10倍,由去年上半年0.60元降至约0.04元至0.06元。 招商蛇口还提到,报告期内,“房地产业务结转规模同比增长,但受结转项目地区结构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 事实上,招商蛇口在2019年就已出现利润增长乏力的态势。 2019年,招商蛇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60.33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创2014年以来新低;扣非净利润为124.73亿元,同比下降了14.55%,系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6%、19.3%,较2018年下滑了4.84%、2.74%。 虽然招商蛇口2019年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但2017年-2019年,招商蛇口营收增速分别为18.02%、16.25%、10.6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06%、20.42%、5.20%,增速持续放缓,创下历年新低。 此外,三费费用率上升也侵蚀了招商蛇口的部分利润,其中销售费用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2.01%,增至22.06亿元。 在今年4月举行的2019年业绩会上,对于未来的利润问题,招商蛇口董事长许永军表达了不确定性。他表示,未来房地产行业保持利润增速的挑战很大。 根据一季报数据,今年一季度招商蛇口成绩仍然不理想。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26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79.48%。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招商蛇口的结转主要集中于四季度,上半年结转比例较低,半年度业绩波动或不指向全年下滑。 上半年拿地金额同比增六成,多次高溢价拿地 不过,利润下降并未影响拿地热情,机构数据显示,招商蛇口上半年新获取土地总地价已超过600亿元,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意图明显。其中不乏一些高价地块。 今年上半年,招商蛇口的拿地金额为641亿元,同比增长61.5%,拿地金额占同期销售额的比重为57.9%,较2019年底增长12.5个百分点,拿地权益占比从2019年底的53%提升至64%。 其中,6月15日,招商蛇口以24.1亿元将江苏徐州的一宗住宅地块收入囊中,溢价率超过138%;7月3日,招商蛇口以44亿元拿下上海虹口区地块,楼面价达到8.1万元/平方米,刷新虹口区楼面单价新纪录。 据招商蛇口2019年年报,其去年共新获取79个项目,总计容建面1423万平方米,总地价976亿元,权益地价523亿元。2016-2018年的拿地总金额分别为885亿元、882亿元、954亿元。 在2019年业绩会上,招商蛇口董事总经理蒋铁峰曾表示,2020年的拿地金额规划应该会超过2019年,在保证效益和质量的前提下,规模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增长,在行业内不掉队。 有分析认为,按照上半年的速度继续拿地,招商蛇口今年的拿地规模或有超过千亿元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招商蛇口大举拿地,与当前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土地出让条件放宽有关。就其自身而言,冲击销售规模的意图较为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盈利能力变差后,拿地过多将推高招商蛇口的负债水平。 招商蛇口今年的销售目标为25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3.4%。此前的公告显示,今年1-6月,其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107.13亿元,同比增加9.41%,完成全年目标的44.29%。 出售股权获取收益的后遗症 公告显示,招商蛇口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9.59%-83.67%。招商蛇口对此表示,该指标预计同比下降较多,另一个主要原因是2019年同期其通过增资扩股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税后净收益22.26亿元。 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出售项目公司股权,以获得一次性收益,是招商蛇口近几年的常规动作。 财报显示,2019年招商蛇口处置深圳市商启置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100%或51%的股权,获得59.91亿元投资收益,同时,2018年以前,招商蛇口同样有很大一部分利润由资产转让带来的投资收益贡献。 2016年至2018年,招商蛇口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分别为30.37亿元、10.19亿元,40.52亿元。 广发证券研报表示,预计2020年、2021年,招商蛇口来自一次性收入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 “以增资形式处置公司旗下项目,有助于降低相关项目的成本、盘活相关资产、扩大收益,但是投资者往往会比较看重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而处置过多容易引起投资者关注和质疑。”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招商蛇口已陆续以增资形式拟转让佛山招商绿湖10%的股权、西安招商嘉时49%的股权等7个公司的若干股权,如果全部卖出可募集资金约为21.72亿元。 引入平安,向平安资管定增募资35.18亿元 2015年,当年招商局旗下的“招商蛇口”吸收合并了“招商地产”,而上市重组后的的招商蛇口一直希望“去地产化”,即不再局限于房地产业务。 但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招商蛇口目前主要收入构成有三部分,包括房地产结算、园区运营和邮轮港口,其中房地产结算占比最高,超八成以上。 财报数据反馈可见,2019年招商蛇口的销售额首次实现2000亿元的突破,但在房地产、园区和邮轮产业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86.57% 、12.77%和0.66%,与预期地产收入降低至60%相距甚远。 7月12日晚间,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招商蛇口晚间公告称将花费70.35亿元购买南油集团24%股权,并就此向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管定增募资35.18亿元。此举意味着招商蛇口从平安获得助力,从而加码前海片区的投资。 根据平安资管已与招商蛇口签订的《附条件生效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协议之补充协议》。招商蛇口本次向平安资管非公开发行股份价格调整为15.77 元/股。平安资管同意以现金认购招商蛇口本次非公开发行的2.23亿股股份,认购金额超35亿元。 据招商蛇口与平安资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园区、写字楼、综合体、商业、健康、养老等业务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充分调动各方优质产业资源及创新技术,助力招商蛇口实现产品与服务升级和业务扩张发展。 “引进平安作为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招商蛇口优化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资本运作能力等, 为上市公司未来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上市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招商蛇口在公告中表示。
值得买7月15日午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85万元-7021万元,同比增长30%-50%。 值得买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和消费内容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由此推动交易金额和广告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各项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优惠政策,公司人力和税务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全通教育7月15日午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增长131.42%-147.13%。 全通教育表示,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继续教育业务无法以集中面授培训方式开展项目,主要开展线上培训,与原面授培训联系较为紧密的培训会议费、培训资料费以及劳务费等成本有较为显著的下降,继续教育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回部分信用期长的应收账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人工费用、市场费用、行政费用等同比均有所减少。
科大国创7月15日午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5万元-4618万元,同比增长25%-55%。 科大国创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各项业务开展进度停滞或放缓,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有序复工复产。二季度公司各项业务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市场开拓等工作有序推进,相关收入、效益逐步体现,经营计划得到了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