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扎实推进,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复苏的政策举措持续见效,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继续朝回稳向好方向发展。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自今年8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实现持续加速增长。商务部重点监测的8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一是商品零售额继续加速回升。在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等政策作用下,11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连续5个月呈现出加速增长走势。在限额以上单位15大类商品中,有13类同比实现增长,增速超过10%的有8类。其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8%,汽车销量增速已连续7个月超过10%;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3.6%、32.3%和24.8%;饮料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2.8%。 二是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城市。11月份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较7月份回升6.0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5.6%,快于城镇0.7个百分点,较7月份回升6.9个百分点。 三是品质追求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长。国内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改善,供需更好衔接适配,在疫情影响国内居民出境游大背景下,品质类商品消费势头不减。11月份家庭设备类、服装、日化用品类消费品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6.3%、29.7%和30.7%。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效用继续显现,11月份免税购物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80%,免税购物人数同比增长57.8%。 四是网络零售额占比继续上升。疫情防控形势下,购物智能自取等无接触消费快速发展。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6.5%,日均快件处理量3.3亿件,最高日处理量6.75亿件,创历史新高。前11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占社零总额比重上升到25.0%。 五是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11月份猪肉、成品油等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商务部监测的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同比下降17.1%,降幅较上月扩大13.0个百分点,成品油价格同比下降20.7%。在其下降拉动下,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5%,扣除食品和能源后核心CPI同比上涨0.5%,与上月基本持平。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持续巩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消费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实体零售、餐饮等中小微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消费市场完全恢复正常还受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我们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促消费政策举措,组织开展岁末年初促消费活动,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凯文教育(002659.SZ)今日跌停,截至收盘报6.23元,跌幅9.97%。 凯文教育三季报显示,公司2020年1-9月营收达到2.23亿元,同比下降7.53%;归母净利润-9630.52万元,同比下降24.12%;扣非净利润-9895.27万元,同比下降26.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67.76万元,同比下降43.20%。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到8521.42万元,同比下降3.57%;归母净利润-3032.57万元,同比下降38.51%;扣非净利润-3116.65万元,同比下降41.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3亿元,同比增长713.97%。 公司今日发布的《关于收购海南创业联盟公司75%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显示,公司拟收购北京银叶金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海南创业75%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创业联盟公司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银叶金泰为公司关联法人。经评估,标的公司海南创业联盟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63.46万元,评估价值为1805.38万元,较其账面价值(母公司口径)1663.46万元的评估增值为141.92万元,较其账面价值(合并口径)-1.04亿元的评估增值为1.22亿元。标的公司75%股权对应的评估价值为1354.035万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海通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怡百合10号私募基金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股东,持股600万股,持股比例1.203%,上海通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怡麒麟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478.86万股,持股比例0.961%。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4%。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国家能源局14日发布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第二产业用电量4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用电量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6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450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用电量109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0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据韩联社15日消息,疫情暴发以后,各国采取防控措施。受此影响,2020年访韩外国人数量将达到1988年汉城(现首尔)奥运会以来的最低水平,出境韩国人数量将刷新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据悉,前10月访韩外国人同比锐减83.6%。 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观光公社(旅游发展局)15日消息,今年前10月入境韩国的外籍人员共计239.501万人次,同比骤减83.6%。按访客来源地看,中国大陆最多,为66.9万人次,同比减少86.6%。其次是日本(42.9万人次)、美国(19.5万人次)等。 韩国观光公社相关人士表示,去年访韩外国人大幅增加,达到1750万人次,刷新历史高点,1月也保持猛劲增势。但受疫情影响,今年吸引外国游客2000万人次访韩的目标难以实现。预计全年访韩外国人数为250万人次左右,将是1988年汉城(现首尔)奥运会以来的最低水平。 报道显示,同期,出境韩国公民也大幅减少,共计412.4万人次,同比减少83%。照此趋势,预计全年出境韩国公民仅为420万人次,创下1998年金融危机(306.6926万人次)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外,今年韩国前10月入境旅游收入65.887亿美元,出境旅游支出92.783亿美元,赤字规模为26.896亿美元。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讯 截至昨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已全部披露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报告期内,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70.46亿元,同比增长4.30%,较前10个月5.16%的增速呈现收窄趋势。11月单月,五大上市险企合计揽1334.70亿元保费,环比下滑3.45%,同比下滑8.07%。 受到疫情以及开门红策略等方面因素影响,上市险企前11个月保费收入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前11个月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8.29%、2.01%、0.98%、3.48%和17.20%。 从机构保费规模看,中国平安遥遥领先,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达到7297.27亿元;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紧随其后,保费收入分别为5862亿元和5199.23亿元;中国太保累计实现3386.26亿元,位居第四;新华保险位居第五,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525.70亿元。 分业务来看,5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合计揽收14655.86亿元保费,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同比增速分别为8.29%、-4.19%、-3.78%、-1.94%和17.20%。 从11月单月保费来看,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为203亿元、45.18亿元、270.46亿元、89.82亿元和74.17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8.97%、20.51%、-7.37%、-16.66%和-31.31%,同比增幅分别为-2.87%、14.38%、-3.43%、-3.54%和-37.34%。 广发证券研究员陈福、刘淇发布研报称,2021 年“开门红”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在于经济回暖,居民收入预期提升,叠加对安全性资产的青睐,均利好年金险销售;“地利”在于疫情冲击导致2020年开门红基数较低;“人和”在于保险公司调整2021 年开门红策略。 财险方面,“老三家”合计揽收7973.91亿元保费,保费增速延续分化趋势。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5%、7.73%和12.76%。 中国人寿: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5862亿元 同比增长8.29% 12月11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公司实现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5862亿元,同比增长8.29%。 2020年11月,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为203亿元,环比下滑8.97%,同比下滑2.87%。 中国人保: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5199.23亿元 同比增长2.01% 根据中国人保发布的保费收入公告,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中国人保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199.23亿元,同比增长2.01%。中国人保子公司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今年前11个月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989.16亿元、903.84亿元和306.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4.19%、46.30%。 人保财险备受关注的信用保证险,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为52.67亿元,同比下滑75.7%。 按原保险保费收入分类来看,2020年1-11月,人保寿险长险首年保费为415.10亿元,同比下滑14.4%;其中,长险期交首年保费186.45亿元,同比下滑1.5%,长险趸交保费228.65亿元,同比下滑22.6%。同期,人保寿险期交续期保费为456.81亿元,同比增长8.6%。该公司前11个月短期险为31.93亿元,同比下滑15.3%。 2020年11月,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5.18亿元,环比增长20.51%,同比增长14.38%。 中国平安: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7297.27亿元 同比增长0.98% 中国平安12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97.27亿元,同比增长0.98%。 其中,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财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前11个月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624.49亿元、4338.32亿元、246.90亿元和87.5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73%、-3.78%、10.50%和50.58%。 从2020年11月单月数据来看,平安寿险实现保费收入270.46亿元,环比下滑7.37%,同比下滑3.43%。 中国太保: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3386.26亿元 同比增长3.48% 12月11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386.26亿元,同比增长3.48%。 其中,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太保产险于2020年1-11月实现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026.00亿元、1360.2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4%和12.76%。 太保寿险2020年11月实现保费收入89.82亿元,环比下滑16.66%,同比下滑3.54%。 新华保险:2020年1-11月保费收入1525.70亿元 同比增长17.20% 新华保险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公司实现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525.70亿元,同比增长17.20%。 从2020年11月单月数据来看,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74.17亿元,环比下滑31.31%,同比下滑37.34%。
据悉,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为上涨0.5%;环比下降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2.5%,粮食上涨1.4%,鲜果上涨3.6%,鲜菜上涨8.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03%。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较10月份放缓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加快1.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1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6.8%。 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9%,纺织业增长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5%,汽车制造业增长11.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 分地区看,11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7%,西部地区增长5.2%,东北地区增长6.4%。 分产品看,11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39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1734万吨,同比增长10.8%;水泥24330万吨,增长7.7%;十种有色金属549万吨,增长6.1%;乙烯198万吨,增长11.6%;汽车278.3万辆,增长8.1%,其中,新能源汽车20.7万辆,增长99.0%;发电量6419亿千瓦时,增长6.8%;原油加工量5835万吨,增长3.2%。 11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较上年同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2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