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宏观环境复杂,信托行业运行如何?记者获悉,日前,共有56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表。上半年行业进一步分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有2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为负增长,但也有23家净利润增速在10%以上。 具体来看,平安信托以22.83亿元净利润居首,华能信托则以15.26亿元排名第二,五矿信托以14.64亿元排名第三。 头部信托公司盈利较为稳定,行业前20名的排名变化不大。但中后部信托公司相较于去年年底的排名波动较大,例如,北京信托下滑了12个名次,四川信托下滑15个名次,国联信托更下滑20个名次。 头部信托公司盈利稳定 2020年信托公司座次洗牌,上半年平安信托净利润为22.83亿元,重回榜首。早在2017年,平安信托净利润就曾居首,2018年,中信信托接棒坐上头把交椅,2019年中信信托继续以净利润35.93亿元霸榜。 平安信托重回榜首与其转型发展有关。去年下半年开始,平安信托开启主动转型升级,通过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大幅压降通道业务、主动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发展服务信托业务等举措,构建从非标向标、从融资到投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增长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转型发展,效果开始显现。平安信托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股权类和资本市场类的主动管理业务浮动业绩报酬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提升,其中投资类业务管理费收入提升75.3%。同时,平安信托上半年以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增幅明显,其中保险金信托设立单数同比增长470%。 另一家信托公司五矿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不俗,并首次进入行业前三。五矿信托上半年净利润14.64亿元,同比增长33%。 “今年上半年启动经纶工程,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管理创新举措;风控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差异化、精细化授信管理,出台业务指引或管理办法合计56个;财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线上营销取得较大进展等,上半年零售募集资金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金融科技加快推进,持续优化协同办公系统群、小微业务系统等资产管理系统群,不断增强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规范化管理。”五矿信托相关人士称。 记者发现,头部信托公司净利润排名变化不大,较为稳定,行业前20名几乎较去年年末无太大变动。 百瑞信托一则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的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排名前四的信托公司净利润合计占比超过20%,且较2019年同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整体来看,信托公司净利润的集中度有提高的趋势。前20家、前30家信托公司市场占有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国联信托、四川信托等大幅掉队 同时,信托行业分化正在加剧,中后部的信托公司排名较为起伏。与去年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在行业中排名下滑比较大的有国联信托、四川信托、北京信托、天津信托、中海信托等。 其中,国联信托排名下降幅度最大,其上半年净利润排名为第44名,较年初下降了20个名次。国联信托2019年净利润数据较为亮眼,为9.02亿元。而在此前的2015~2018年,国联信托净利润连续下滑,从4.07亿元下降至1.97亿元。 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为四川信托,去年年底,四川信托净利润为5.2亿元,行业排名为第39名,而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2.1亿元,在56家信托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三。排在倒数第一的则是华融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8.3亿元,倒数第二位是华信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5.6亿元。 早在5月11日,市场消息称,四川信托即将被接管,资金池业务全部停止。对此,四川信托官网发布声明称此为不实信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各项业务均有序开展。5月底,四川信托大量资金池业务开始逾期。随后,监管认定,有大量资金被四川信托股东挪用。 7月20日,四川信托股东宏达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影响,四川信托TOT项目无法及时偿还信托融资,加之4月底四川信托停止TOT项目发行,导致出现流动性问题。“对于部分到期不能按时分配的TOT信托产品,四川信托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进行延期,将通过处置底层资产回收资金,并根据资金回收进度及时进行分配。此外,四川信托还将通过处置变现自有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增强其资本实力,补充流动性。”宏达股份公告称。 此外,天津信托排名较去年末下降9个名次,至第45名;北京信托排名第38名,下滑12个名次;中海信托排名也下滑10个名次至第40名。 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6% 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从收入贡献和牌照优势角度看,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报表中体现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一般来说,信托业务收入是影响行业业绩的核心,固有业务是盈利补充。 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差异较大。56家信托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57.58亿元,平均值9.96亿元,中位数6.39亿元(部分信托公司为合并口径数据)。从区间分布来看,在10亿元以下的有37家,占比66.07%。有9家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上。 上半年,信托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2019年同期整体增长15.65%,占比提高了3.93个百分点,但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2019年同期整体负增长,占比也有所下降。“由于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其在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各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受到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关规定变化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较2019年同期波动较大。”百瑞信托相关人士称。 上述人士称,信托公司应坚守本源,更加关注各类信托业务的拓展。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信托公司重要的转型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信托公司将具有更好的转型基础,暂时面临较大经营困境的信托公司有一定的掉队风险。另外,在资金信托新规相关规定的影响下,信托公司业务的开展需要有相匹配的净资产规模。信托公司应更加注重提升资本实力,既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也将提升抵御风险的实力。信托公司一方面可通过利润留存等内部积累的方式提高净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可适时启动增资程序。
信托业上半年净利润“冰火两重天” 四川信托、华信信托、华融信托净利润为负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信托机构2020年上半年业绩次第出炉。 7月21日,记者从百瑞信托获悉,截至7月16日,共有56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 从数据看,上半年信托机构净利润增速显著分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56家信托机构中,上半年净利润指标排名前五为平安信托、重庆信托、华能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净利润分别为22.83亿元、12.29亿元、15.26亿元、14.64亿元、14.38亿元。 上半年业绩末尾五名分别为山西信托、华宸信托、四川信托、华信信托、华融信托。其中,四川信托、华信信托、华融信托净利润为负,分别为-2.08亿元、-5.55亿元、-8.27亿元。 数据 根据百瑞信托统计,2020年上半年,56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73.03亿元,平均值4.88亿元,中位数3.47亿元(部分信托公司为合并口径数据),净利润平均值大于中位数。从净利润的区间分布来看,净利润在5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有32家,占比57.14%。另外,有8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在10亿以上,有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为负。 此外,2020年上半年,有两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相较2019年同期由负转正,其他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显著分化,可谓“冰火两重天”。有2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为负增长,但也有2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增速在10%以上。 从整体营业收入角度看,信托公司之间的差异也较大。2020年上半年,56家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57.58亿元,平均值9.96亿元,中位数6.39亿元(部分信托公司为合并口径数据)。从营业收入的区间分布来看,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有37家,占比66.07%。另外,有9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上。 百瑞信托分析认为,根据信托公司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信托公司营业收入整体有所增长,但各公司间的差异较大。预计未来信托业务收入将在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中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信托公司应坚守本源,更加关注各类信托业务的拓展。从净利润来看,各家信托公司的增速分化显著,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信托公司重要的转型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信托公司将具有更好的转型基础,暂时面临较大经营困境的信托公司有一定的掉队风险。 针对信托业分化的现象,一位北京地区信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信托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业绩分化难以避免。对于信托机构而言,要持续加大主动管理能力、投研能力、财富管理能力等建设。而且,随着经济下行,信用风险加大,一定要加大风控能力的建设,避免掉队。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百瑞信托称,在资金信托新规相关规定的影响下,信托公司业务的开展需要有相匹配的净资产规模。信托公司应更加注重提升资本实力,既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也将提升信托公司抵御风险的实力。信托公司一方面可通过利润留存等内部积累的方式提高净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可适时启动增资程序。
8家净利超10亿、3家亏损!56家信托公司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谁在领跑,谁“拖后腿”? 每经记者 谢婧 今年上半年已过去,信托行业在疫情冲击、强监管加持下面临着多重压力。那么上半年各大信托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呢?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了一份56家信托公司的半年度业绩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业绩依旧稳健,有8家信托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平安信托以22.83亿元的净利润强势领跑,排名第二的为重庆信托,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29亿元;华能信托以15.26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三。 “几家欢喜几家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56家信托公司的业绩数据中,共有9家信托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不足1亿元(含3家净利润为负的信托公司)。 平安信托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83亿元 从业绩上来看,平安信托以22.83亿元的净利润强势领跑,排名第二的为重庆信托,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29亿元;华能信托以15.26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信托增速迅猛,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5.9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为8.21亿元,业务管理费达到5.85亿元。 资料显示,重庆信托前身是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1984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2015年9月,经监管部门批准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名称为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启信宝资料显示,重庆信托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淮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6.99%、26.04%、4.1% 此外,五矿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14.64亿元,光大兴陇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14.38亿元,二者分别位列第四、第五位。此外,另有三家信托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为:华润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其中,华润信托实现净利润13.3亿元,中信信托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建信信托实现净利润为10.42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重庆信托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5亿元,位居56家信托公司之首。紧跟其后的为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其中,中信信托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为24.72亿元,实现业务管理费11.75亿元;平安信托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为20.99亿元,业务管理费达到4.82亿元。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业绩依旧稳健,已有8家信托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认为,多家信托公司能够实现较为稳健的业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跟这些信托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加大主动转型升级有关;二是跟固有业务在股权投资及利息收入取得较好业绩亦有关联。 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亏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56家信托公司的业绩数据中,也有3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其中,四川信托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华信信托为-5.55亿元,华融信托为-8.27亿元。 从56家信托公司来看,除了上述3家净利润为负的信托公司,还6家上半年净利润虽然为正但却不足1亿元,具体为:东莞信托(8055.51万元)、新时代信托(5665.55万元)、中江(雪松)信托(2128.49万元)、长城新盛信托(1609.66万元)、山西信托(753.35万元)、华宸信托(2.3万元)。 2020年1季度,信托行业资产回落放缓,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升,占比进一步增加,提质增效特征明显。但与此同时,信托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帅国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信托公司受到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监管政策的多重影响,信托资产规模持续下滑,业务机构不断优化,信托公司转型成效不一,业绩分化愈加显著,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受上半年疫情及强监管影响,预计未来不少信托公司在信托业务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回暖,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方面有望迎来机遇。 中国信托业协会也曾在报告中指出,投资信托、服务信托和财富管理是信托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信托业协提出:第一,信托公司要努力提高自身在资本市场和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投研能力,丰富产品形式,以客户为中心,搭建从现金管理、债券投资、FOF\MOM、权益投资、私人股权投资等立体化产品线。第二,信托公司要加速回归本源,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员工持股信托、遗嘱信托、企业年金信托等方面充分发挥出信托制度的魅力,大力开展服务类信托业务。第三,信托公司应从客户角度出发,在产品体系、渠道体系和客户经理体系三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信托半年报:平安接棒中信重回榜首,国联信托掉了20名 上半年宏观环境复杂,信托行业运行如何?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日前,共有56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表。上半年行业进一步分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有23家信托公司净利润为负增长,但也有23家净利润增速在10%以上。 具体来看,平安信托以22.83亿元净利润居首,华能信托则以15.26亿元排名第二,五矿信托以14.64亿元排名第三。 头部信托公司盈利较为稳定,行业前20名的排名变化不大。但中后部信托公司相较于去年年底的排名波动较大,例如,北京信托下滑了12个名次,四川信托下滑15个名次,国联信托更下滑20个名次。 头部信托公司盈利稳定 2020年信托公司座次洗牌,上半年平安信托净利润为22.83亿元,重回榜首。早在2017年,平安信托净利润就曾居首,2018年,中信信托接棒坐上头把交椅,2019年中信信托继续以净利润35.93亿元霸榜。 平安信托重回榜首与其转型发展有关。去年下半年开始,平安信托开启主动转型升级,通过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大幅压降通道业务、主动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发展服务信托业务等举措,构建从非标向标、从融资到投资、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增长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转型发展,效果开始显现。平安信托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股权类和资本市场类的主动管理业务浮动业绩报酬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提升,其中投资类业务管理费收入提升75.3%。同时,平安信托上半年以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为代表的服务信托增幅明显,其中保险金信托设立单数同比增长470%。 另一家信托公司五矿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不俗,并首次进入行业前三。五矿信托上半年净利润14.64亿元,同比增长33%。 “今年上半年启动经纶工程,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管理创新举措;风控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差异化、精细化授信管理,出台业务指引或管理办法合计56个;财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线上营销取得较大进展等,上半年零售募集资金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金融科技加快推进,持续优化协同办公系统群、小微业务系统等资产管理系统群,不断增强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规范化管理。”五矿信托相关人士称。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头部信托公司净利润排名变化不大,较为稳定,行业前20名几乎较去年年末无太大变动。 百瑞信托一则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的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排名前四的信托公司净利润合计占比超过20%,且较2019年同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整体来看,信托公司净利润的集中度有提高的趋势。前20家、前30家信托公司市场占有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国联信托、四川信托等大幅掉队 同时,信托行业分化正在加剧,中后部的信托公司排名较为起伏。与去年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在行业中排名下滑比较大的有国联信托、四川信托、北京信托、天津信托、中海信托等。 其中,国联信托排名下降最甚,其上半年净利润排名为第44名,较年初下降了20个名次。国联信托2019年净利润数据较为亮眼,为9.02亿元。而在此前的2015~2018年,国联信托净利润连续下滑,从4.07亿元下降至1.97亿元。 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为四川信托,去年年底,四川信托净利润为5.2亿元,行业排名为第39名,而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2.1亿元,在56家信托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三。排在倒数第一的则是华融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8.3亿元,倒数第二位是华信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为-5.6亿元。 早在5月11日,市场消息称,四川信托即将被接管,资金池业务全部停止。对此,四川信托官网发布声明称此为不实信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各项业务均有序开展。5月底,四川信托大量资金池业务开始逾期。随后,监管认定,有大量资金被四川信托股东挪用。 7月20日,四川信托股东宏达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影响,四川信托TOT项目无法及时偿还信托融资,加之4月底四川信托停止TOT项目发行,导致出现流动性问题。“对于部分到期不能按时分配的TOT信托产品,四川信托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进行延期,将通过处置底层资产回收资金,并根据资金回收进度及时进行分配。此外,四川信托还将通过处置变现自有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增强其资本实力,补充流动性。”宏达股份公告称。 此外,天津信托排名较去年末下降9个名次,至第45名;北京信托排名第38名,下滑12个名次;中海信托排名也下滑10个名次至第40名。 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6% 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从收入贡献和牌照优势角度看,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报表中体现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一般来说,信托业务收入是影响行业业绩的核心,固有业务是盈利补充。 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差异较大。56家信托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57.58亿元,平均值9.96亿元,中位数6.39亿元(部分信托公司为合并口径数据)。从区间分布来看,在10亿元以下的有37家,占比66.07%。有9家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上。 上半年,信托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2019年同期整体增长15.65%,占比提高了3.93个百分点,但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2019年同期整体负增长,占比也有所下降。“由于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其在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各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受到新金融工具准则相关规定变化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较2019年同期波动较大。”百瑞信托相关人士称。 上述人士称,信托公司应坚守本源,更加关注各类信托业务的拓展。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信托公司重要的转型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信托公司将具有更好的转型基础,暂时面临较大经营困境的信托公司有一定的掉队风险。另外,在资金信托新规相关规定的影响下,信托公司业务的开展需要有相匹配的净资产规模。信托公司应更加注重提升资本实力,既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也将提升抵御风险的实力。信托公司一方面可通过利润留存等内部积累的方式提高净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可适时启动增资程序。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3.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而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力量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也透出了浓浓暖意。 截至7月20日,沪深两市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264家可比公司中,共有601家预增、扭亏、续盈,“报喜”比例达47.55%。 尽管业绩预告喜忧各半,但根据上市公司预测的业绩上、下限计算,1264家可比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为466.96亿元,第二季度预测净利润上限为1559.54亿元,下限为1150.51亿元,分别较一季度增长234%和146%,显示出在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逐季向好。 分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通信、化工等行业(申万行业,下同)第二季度业绩增长最为显著,即便按下限来算,行业内公司整体业绩也都较一季度增长4倍以上;汽车、军工、计算机板块第二季度整体业绩环比实现扭亏,呈现出反转迹象;在一季度已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的生物医药和农林牧渔板块,继续保持高景气度,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依旧抢眼。 四大行业环比业绩预增超4倍 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群体环比业绩显著增长,这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通信、化工等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先看机械设备行业,统计显示,该行业已发布业绩预告的125家可比公司今年一季度整体净利润仅为4.50亿元,按照半年度业绩预告所预估净利润计算,上述125家公司第二季度合计净利润则至少将达83.24亿元(下限计算),环比增长17.5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机械设备行业第二季度业绩的“高歌猛进”,与行业龙头的抢眼表现密不可分。 中联重科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仅微增2.39%。不过,在前期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中联重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38亿元至4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47.50%至63.03%。公司二季度表现对整体业绩的拉动明显。 针对业绩大增原因,中联重科表示,上半年国内基建、新能源等下游行业需求保持高景气,“两新一重”相关项目拓展工程机械行业空间。公司在坚持高质量经营战略、严控业务风险的前提下,核心产品板块市场反馈良好,订单和销量持续高增长。此外,公司体制机制变革充分激发销售队伍活力、提升客户服务能效,混凝土泵车、塔式起重机、工程起重机等系列4.0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再以建筑材料行业为例,该行业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8家公司今年二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85.79亿元至99.63亿元,业绩环比增幅在789%至932%之间。 作为建筑材料行业的代表,北新建材不久前刚刚向上修正了半年度业绩预期。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7.5亿元至10.5亿元(此前预计盈利5亿元至7.5亿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业绩是在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仅为3323.32万元的背景下实现的,足见公司二季度业绩贡献之大。北新建材表示,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经营情况较前次预计有所好转,收入及利润情况也较前次预计有所增长。 此外,通信、化工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也在二季度强势反弹,即便按预测下限计算,两大行业所属上市公司(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幅同样均在4倍以上。 三大板块环比扭亏现反转趋势 相较于上述行业业绩的节节攀高,汽车、军工、计算机板块可比公司在一季度整体亏损的背景下,在二季度快速实现扭亏,难能可贵。 具体来看,已发布业绩预告的汽车、军工、计算机行业可比公司,一季度合计净利润皆为亏损状态,但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按下限计算,汽车行业46家可比公告二季度业绩已整体盈利46.81亿元,军工、计算机板块分别盈利了2.43亿元和35.21亿元。 其中,汽车行业内公司二季度业绩大增,有部分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助攻”所致,但也有一些公司得益于主业的好转。例如,钧达股份去年上半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均亏损超过千万元,但公司最新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在500万元以内。钧达股份表示,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但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公司销量较一季度大幅增加;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上半年得以实现扭亏为盈。 与之类似,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也在今年二季度渐有起色。如安达维尔在一季度业绩亏损1230.27万元的背景下,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盈利3000万元至3300万元。在公司看来,上半年在有效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不利影响的同时,公司实现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其中机载防护装甲业务增长突出,带动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 同样,计算机板块也在二季度实现“逆袭”。从盈利规模来看,紫光股份、宝信软件对整个行业的业绩贡献度最大。 与上述三大行业不同,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农林牧渔板块和在疫情防控中“大展身手”的生物医药板块,在一季度便有着较高的净利润基数,两个行业可比公司一季度合计净利润分别为117.81亿元和95.22亿元,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两位。而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持续高企,两个行业在二季度业绩表现依旧抢眼,业绩环比分别增长129.82%和207.59%(按下限计算)。 部分行业、公司减亏明显韧劲足 从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预亏数亿元以上的公司并非少数,但仔细梳理发现,即便因各种因素致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但不少公司仍凭借自身的韧性,在二季度铆足干劲力争减亏增效,如旅游行业在二季度便显露出积极好转的迹象。 来自文旅部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端午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488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8亿元。 新时代证券研报认为,如今随着跨省团队游的放开,下半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将出现大幅改善。可喜的是,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包括峨眉山A、三特索道、桂林旅游等一批旅游公司在二季度已经看到了“曙光”。 其中,峨眉山A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1.2亿元之间,但鉴于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亏损额就已接近1亿元,公司二季度的经营改善明显。 三特索道也是如此。按预测下限计算,公司今年二季度的净利润亏损额较一季度大幅缩窄。公司表示,其全部旅游项目均已恢复运营,正积极开拓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提升服务水平,游客接待量逐步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丽江股份甚至发布了一份向上修正的业绩预告。公司最初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8000万元至亏损5000万元,修正后为亏损3000万元至亏损1500万元。公司表示,业绩修正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实际游客接待情况好于预期。 除旅游板块外,一些单体公司的环比业绩表现也显现出减亏迹象。 中国长城日前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亏损2.6 亿元。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2.82亿元,即便按预测上限推算,公司二季度的亏损额不足8000万元;若以预测下限计算,中国长城仅用一个季度便实现扭亏。 通过积极应对疫情、推动订单增量等有效途径,部分上市公司也在今年二季度走出了“向上曲线”。 数字认证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1500万元至亏损1200万元。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近800万元。根据公司的表述,二季度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当期的新签订单。公司表示,二季度业务全面恢复并有所增长,二季度新签订单金额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开始实施但尚未验收的项目金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2%。 业务逐渐恢复,订单开始增长的还有青岛金王。按预测值上限计算,公司二季度的亏损额大幅小于一季度。对此,公司称,各项业务处于逐步恢复中,且消毒产品已经具备生产条件,可以满足公司海外客户对消毒产品的需求,并开始陆续接受订单。 诚志股份则是受益于行业供需反转。公司预测上半年亏损2.2亿元至亏损1.8亿元,对应的一季度业绩为亏损1.55亿元。公司认为,上半年所经营的大宗化工类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急剧恶化,尤其是产品价格受疫情及前期原油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不断走低。不过,从5月份开始,相应市场需求及价格有所好转,该类业务亏损面逐步收窄。另据公司透露,报告期内,公司TFT液晶产品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消费者的信心,但疫情的冲击和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令银行业经营面临挑战,盈利能力承压。 截至目前,已有11家中小银行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中小银行总资产增长乏力,较年初大部分呈个位数增长,其中广东肇庆农商行、浙江余杭农商行两家银行总资产出现负增长。 在上述11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山东、山西的部分农商行净利润下滑超过50%。在另外3家净利润同比增长的银行中,增速也较缓慢,均呈个位数增长。 部分银行出现“缩表”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冲击,GDP同比增长-6.8%。银行是顺周期行业,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缩表。数据显示,广东肇庆农商行上半年末总资产规模为451亿元,较年初下降1%,浙江余杭农商行上半年末总资产规模为1277亿元,较年初下降1.5%。另外9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资产规模变化不大,大多数较年初有个位数的增长。 分析人士称,2017年之后,受“金融去杠杆”政策导向以及MPA考核深入推进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相较于前些年的快速扩张有所放缓。但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总资产282.5万亿元,依然比上年同期增长8.1%。现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浙江、广东地区,一些银行开始缩表,可能透露出经济发展不如以前那么活跃。 另一银行业人士称,近年来,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受当地区域经济体量小、自身资本规模小,无法支持大中型项目资金需求等因素制约,贷款增长乏力,通过联合当地其他金融机构投放异地银(社)团贷款。在目前的监管要求下,农村金融机构将继续坚守“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原则上“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强化业务区域监管,农商银行异地贷款业务受到严格限制。疫情之下,一些中小银行更是找不到好的资产投放。 “此外,随着大型银行、城商行等金融机构业务下沉,出现‘拔尖’现象,农商行面临的同业竞争加剧,优质客户被一些大型银行抢走。再加上,实体经济低迷,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尤其是位于区域经济结构单一或欠发达省份地区的银行,信用风险有加速爆发的趋势,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上述人士称。 3家银行净利润增长 疫情之下,银行的盈利能力承压。在11家已公布半年报的银行中,8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为负数,其中,吉林环城农商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3%,山东莱州农商行实现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54%,广东肇庆农商行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46%。 吉林环城农商行成立于2002年4月,前身是吉林市环城农信联社,2013年7月经银监会批准改制。该行称,自身风险点主要在于,受金融监管趋严的影响,减少对同业资金的依赖,负债规模有所下降,在降杠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山东莱州农商行于2009年02月24日在烟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该行股权较为分散,股东为153个,大股东为莱州市玉磊石材,持股3.6%。 除上述银行,两家山西地区的农商行净利润下滑幅度也较大。山西清徐农商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12%,山西盂县农商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滑58%。两家银行净利润下滑的原因都包括,部分企业客户出现经营困难,盈利能力不断恶化,逾期、欠息客户逐渐呈现增多趋势,不良贷款及逾期贷款规模均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山西省多名金融监管官员及金融机构高层涉嫌违法违纪,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家农商行高管称,今年商业银行将继续压缩收益较高的非标投资, LPR机制将引导银行以更低的利率为小微和民营企业提供贷款,银行整体净息差改善空间小;加之部分中小银行在资产质量下降压力下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盈利压力不小。 另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近几年来,大型银行、股份行在资本补充、风险递补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中小银行则略显迟缓,在普惠金融大发展时期,中小银行的重要性凸现,但又面临资本金不足、不良率攀升、拨备不足的情况,这已经引起监管的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相关政策举措。
快消品,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营销的布局、营销的节奏被打乱,加之上下游的复工复产等,对企业生产经营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北京一家快消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快消品产业链下游迎来了复苏。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8日,A股已经有126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中期业绩预报。以业绩下限作为统计维度,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仅有597家。 从财报数据来看,快消类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逐步恢复,尤其是二季度以来,部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已经进入增长周期。 截至7月18日,按照Wind行业分类,与快消休戚相关的容器与包装行业,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预报。其中预报净利润上限最高的为奥瑞金的2.1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奥瑞金、通产丽星、宝钢包装和纳尔股份等在内的6家上市公司预计盈利;仅珠海中富、嘉美包装和昇兴股份3家预计净利润为负。 剔除掉一季报数据影响,以金属包装股奥瑞金为例,该公司二季度期间预告净利润上限达到1.7亿元,净利润下限为1.45亿元净利润。而在今年一季度,奥瑞金扣非后,仅实现3900余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达到八成。 该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公司、客户及供应商复工复产延迟,物资及人员流动受限等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受此影响较大。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业务也有序恢复,经营业绩较一季度有了明显改善。 从机构端的布局来看,部分机构开始着眼于快消领域的布局力度。 “未来行情分化将围绕业绩动能展开,这也意味着相关上市公司接下来的产能利用率,将是业绩竞赛的关键指标。”北京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指出。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指出,奥瑞金在并购波尔亚太后,龙头地位更加稳固,疫情影响加速集中度提升,中长期议价力及附加值提升逻辑有望逐步兑现。 根据奥瑞金最新公告,该公司正在筹建“南方区域业务管理中心”,这也是继北京总部、咸宁智造总部之后,奥瑞金再度打造的总部项目。 按照公告,“南方区域业务管理中心”将包含奥瑞金的创新事业部。要依托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和产业转化平台资源,提炼公司近几年以来形成的创新服务能力,为优质客户的市场创新开发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协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