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金融街又得一笔钱,181亿元公司债获得证监会批准。根据公告,这181亿元的公司债券将采用分期发行方式,首期发行自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期债券发行24个月内完成。 同日,金融街发布下调“15金街02”公司债券票面利率的公告。预计该债券存续期后5年(2020年8月20日至2025年8月19日)的票面利率,下调幅度为0-300BP。 公告显示,“15金街02”债券发行于2015年,发行规模10亿元,年限10年,按面值平价发行,最新报价为100.52元/张,存续期前5年(2015年8月20日至2020年8月19日)票面利率为4.20%。 2020年融资已达2019年的53% 这并不是金融街2020年的首次融资,除了本次发行的181亿公司债和1月17日、3月6日、4月20日分别发行的三期超短期融资券之外,2020年度金融街还有三笔较大的融资。 第一笔是6月4日金融街通过昆仑信托发起设立的5亿元信托计划,关联公司大家财险拟认购2.5亿元、长城保险拟认购2.4亿元、独立第三方拟认购0.1亿元。 公告披露,该贷款期限为5年,贷款利率为不高于5.7%/年(含信托收益)。信托计划存续期间,金融街将通过昆仑信托向长城保险支付不超过0.684亿元的利息、向大家财险支付不超过0.7125亿元的利息。 第二笔是80亿元金融街中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债券类别为ABS,承销商/管理人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11日获深交所审批通过,产品年限为18年,最终发行利率2.80%,创下国内CMBS历史最低发行利率。 第三笔是4月30日发行的票面总额不超过111亿元的中期票据,金融街将用于偿还到期超短融、中期票据、金融机构借款,项目建设支出和补充营运资金。 如果加上本次已获批但未发行的181亿元公司债,截至7月16日,金融街已对外披露的境内融资发行规模已高达45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53%。 预计2020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0%-80% 金融街,也并不是2020年唯一一家通过发债等方式对外融资的房企。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房企在境内市场共计发行407只地产债,总金额为3640.9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上升14.9%为近四年来最高峰;境内外债券融资约6506亿元人民币,是2019年全年融资额的53%。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房企发债主要还用于偿还旧债。 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金融街实现营业收入22.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3.07%;扣非净利润1.06亿元,较去同期下降79.4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金融街售签约额同比下滑65%至25.4亿元,其中商业地产项目销售签约4.7亿元,住宅地产项目销售签约20.7亿元。 盈利下降的同时,金融街的负债还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金融街的总负债由2017年末的919.05亿元增至2020年一季度的1248.43一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增至76.69%,净负债率也由2017年末不到152%,一路走高至今年一季度末超过200%。 2017年末至2020年一季度的短期债务分别为67.21亿元、98.73亿元、158.82亿元、179.68亿元,分贝占当当年总债务的10.7%、12.25%、18.75%、20.38%,不断攀升。 此外,2019年金融街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57.95亿元,较2018年的67.89亿元同比增长132.73%;短期借款为0.5亿元,较2018年的20.1亿元同比下降98.34%。 截至一季末,金融街短期借款为48.5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0.83亿元,合计179.33亿元,短期面临一定的偿付压力。加上2020年金融街发行的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导致公司短期债务规模上升,综合来看,偿付压力可谓不小。 目前,金融街还未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 不过,在7月14日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金融街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约2.11亿元-3.16亿元,同比下降约70%-80%。 报告期内,金融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房产开发项目销售、工程进度不及预期,项目结算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其次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金融街持有经营项目客流量和销售额明显下滑,同时公司对中小微企业客户减免租金,导致收入和利润下滑。 业绩预告表示,金融街房产开发业务将通过加快前期效率、加强工程管理、调整推货节奏等措施,资产管理业务将通过加强客户租约管理、严格成本费用等措施,降低疫情对公司业务经营的影响。 此前,金融街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18亿元,同比增长43.58%;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21.70%;扣非后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5.62%。 这便意味着,2020年上半年金融街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或将下降7.37-8.42亿元。
长安汽车7月1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20亿-30亿元,同比增长189.28%-233.93%,实现扭亏为盈。7月15日,长安汽车放量跌停,收报11.87元,全天成交逾15亿元。 盘后交易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当日遭机构资金、北向资金净卖出。其中,四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4.19亿元。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14亿元,同时卖出1.48亿元,净卖出3382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净利润大幅增加,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贡献的利润后,公司净利润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低于市场此前预期,是公司股价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投资宁德时代赚18亿 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的原因,与三笔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紧密相关。 1、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亿元; 2、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亿元; 3、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累计贡献利润达52.75亿元之多。但如果扣除上述三项非经常损益,长安汽车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仍有22.75亿元-32.75亿元的亏损,亏损额与去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扩大,低于市场此前预期。 2017年11月1日,公司发布了拟以收购镇江德茂海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镇江德茂海润基金”)基金份额的方式投资宁德时代公告。根据公告,公司以5.19亿元收购招商财富持有的镇江德茂海润基金4.9亿元的实缴合伙份额。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成为镇江德茂海润基金有限合伙人,持有32.67%的合伙份额。 2017年6月,镇江德茂海润基金与宁德时代及其实际控制人曾毓群、李平签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认购协议》,由镇江德茂海润基金以43.48元/股认购宁德时代股份2300万股,持股比例为1.18%,全部股份认购款为人民币10亿元。海润基金持有宁德时代的限售股已在2020年6月29日期满解禁。 长安汽车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股权也获益不菲。2019年12月30日,长安汽车与宝能汽车全资子公司前海锐致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金额为16.3亿元。股权转让完成后,长安汽车不再持有长安PSA的股权。 6月销售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26.47亿元,同比大跌488.81%。这是长安汽车自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2019年归母净利润锐减,长安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来自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下降所致。 2020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受益于新能源资产处置事宜影响,实现整体盈利,扣除该影响后,实际汽车销售经营端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主要为疫情背景下规模下行及费用压力所致,同时合资板块投资收益也出现一定亏损。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6.9%。而根据公司产销快报,长安汽车6月单月实现销量19.40万辆,同比增长38%,显著超越行业。1-6月累计销量83.1万辆,同比增长1.3%。 但具体来看,长安汽车主营业务板块上半年表现不一。长安福特上半年销量累计销量为9.74万辆,同比增长29.7%,但合资车企长安马自达上半年销量5.6万辆,同比下滑8.4%。长安汽车的自主板块中只有生产CS产品系列的合肥长安实现增长,重庆长安和河北长安则均出现两位数销量下滑。主营业务尚处在转折期,还未实质性扭转。 今年6月初,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接棒任职董事长。7月13日,长安汽车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不超过1292名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中干及核心骨干)授予不超过95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1.98%,其中首次授予7890.49万股,占本计划授予总量的83.06%。授予价格为每股6.66元。 2016年,长安汽车曾首次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后来由于遭遇车市持续低迷,业绩没有达标导致未能行权。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长安自主CS系列今年以来表现持续良好,再叠加全新UNI车型以及福特新一轮产品周期,本次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望逐步实现。
7月14日晚,罗欣药业(002793.SZ)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罗欣药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75亿元-2.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21元-0.152元。 自港股完成私有化退市两年后,罗欣药业曲线回归A股,并于2019年年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行业分类属性由水泵转为医药。目前,罗欣药业的主营业务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 今年是罗欣药业重组完成后的第一年,与重组前的上年同期4851.39万元的净利润相比,2020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大幅上升260.72%-353.48%,不过与重组后的上年同期净利润2.94亿元相比则下降三成左右。对此,罗欣药业在公告中解释称,报告期内主要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医疗终端门诊量、手术量减少,公司消化、呼吸、抗生素等领域的产品受到影响,销售量有所下降。 根据罗欣药业此前的业绩承诺,今年公司要完成6.5亿元的净利润。对于下半年的业绩展望,罗欣也在公告中表示,预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级医疗终端门诊量、手术量逐步恢复,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量将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罗欣近期在新药工作方面频传捷报。6月底,CDE网站公示显示罗欣药业开发的PI3Kα选择性抑制剂LX-086片在中国获得两项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这是该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此前,罗欣药业同韩国CJ医药健康公司(CJHealthcare)签订协议,成为唯一获得特戈拉赞中国内地境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的主体,特戈拉赞为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新一代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有望为抑酸药物市场带来全新变革,该产品销售正处于快速放量中。
7月13日,青青稞酒发布关于对深交所2019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在回复公告中,青青稞酒对公司2019年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幅下降和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增长,与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不一致等一系列原因做出回应。 而实际上,2017年至2019年,青青稞酒已经连续三年收到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近三年,青青稞酒业绩表现也十分不稳定。 销售费用增10%,营收反降;青青稞酒称“合理” 2019年青青稞酒实现营收12.54亿元,同比下降7.04%;净利润0.36 亿元,同比下降66.42%;扣非后净利润0.19 亿元,同比下降 80.1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08 亿元,同比下降 202.28%。 对于2019年的业绩表现,深交所要求青青稞酒说明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幅下降的原因。 青青稞酒回应称,由于公司对消费者消费趋势把握不到位,重要节日期间消费提档的预期不足,高酒精度、中高档产品开发滞后,对次高端引领下的渠道分级管理及资源聚焦管理不够,造成2019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04%,净毛利润下降9050.75万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青青稞酒表示,公司持续加大消费者运营和市场促销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其中广宣费用、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530万元、2626万元;加之,本年度,公司控股子公司西藏纳曲青稞酒业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正处于产品导入、市场拓展期,尚未盈利;导致2019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6.42%。 资料显示,西藏纳曲青稞酒业有限公司(下称西藏纳曲)是青青稞酒与湖北劲牌的合资公司。2016年5月,青青稞酒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天佑德青稞酒业,与毛铺健康酒业、西藏天麦力健康品公司,共同投资设立西藏纳曲青稞酒业公司。 2019 年1月,青青稞酒对西藏纳曲青稞酒业的董事占比达3/5,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纳入合并范围。财报显示,2019年西藏纳曲青稞酒实现营收2697.52万元,实现净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559.73万元、701.88万元。 对于现金流量的大幅下降,青青稞酒表示,2019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48亿元;收到往来款项等其他经营活动现金减少1778万元;同时支付青稞等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款较上年同期增加3239万元;支付广告费、物流费等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906万元。 青青稞酒还表示,为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优化了应付账款结算办法,经营性应付期末较年初减少9819.09万元。 与青青稞酒2019年营收与净利润下滑变动相反的是,青青稞酒2019年的期间费用却增高了。 财报显示,2019年青青稞酒的销售费用为 4.06 亿元,同比增长 10.93%;管理费用为 1.50 亿元,同比增长 4.90%。 具体看来,青青稞酒2019年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及市场调研维护费2.07亿元,同比增加14%;职工薪酬1.25亿元同比增加22%。青青稞酒酒也表示,成本增加亦是营收净利下滑的原因之一。 深交所要求青青稞酒说明期间费用增长且与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不一致的原因。 青青颗酒表示,为了应对多变的商业环境,公司持续加大消费者运营等方面的投入。“白酒行业分化发展,基于公司推进青甘一体化、优化产品结构的战略,上述期间费用增长且与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不一致,是基于战略需要,为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是合理和真实的。” 连续三年收问询函,净利润大起大落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19年,青青稞酒已经连续三年收到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 近三年,青青稞酒业绩表现也十分不稳定。2017年至2019年青青稞酒营收分别为13.18亿元、13.49亿元和12.54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8.27%、上升2.29%和下降7.04%。 近三年青青稞酒的净利润表现更是大起大落。2017年至2019年青青稞酒净利润分别为亏损0.98亿元、盈利1.02亿元和盈利0.22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118.45%、上升394.86%和下降65.86%。 对于2017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出现亏损的情况,深交所曾要求青青稞酒进行说明。 青青稞酒彼时回复称,2017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商誉减值、销售费用增加和营收下降导致。其中青青稞酒于2015 年7月完成中酒时代的收购,并确认商誉1.8亿元。2017年进行了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实际上,2015年至2019年,中酒时代净利润分别亏损4163万、4675万元、3235万元、2185万元和1722万元。自2015年被青青稞酒收购以来已经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达1.6亿元。 2018年青青稞酒扭亏为盈,但其再次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财报显示,2018年青青颗酒各季度净利润分别为8681万元、125 万元、亏损125万元、2076万元,存在较大波动。 青青颗酒解释称,受销售收入变动的影响。白酒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节日效应”,各季度的销售收入波动较大;同时公司各季度期间费用投入相对固定,收入变动对净利润变动具有杠杆效应,各季度收入的变动导致各季度净利润波动。 青青稞酒子公司的连年亏损也引起的深交所的注意,在2018年的年报问询中,深交所也要求青青颗酒对中酒时代的亏损进行说明。 青青稞酒解释称是由于互联网企业自身特点,需要进行前置性投入, 前期推广费用较大;中酒时代正在进行战略转型,适度收缩传统电商业务,重点布局中酒云图、中酒云码和新零售业务,力争成为酒类互联网营销工具提供及运营服务商,新业务布局需要进行较大的前置投入。 资料显示,中酒时代成立于2012年,线下门店分布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成都等地。同年,中酒时代推出中酒网,成为一家B2C和O2O的电子商务服务商,主营中高档酒类产品。 2015年7月,青青稞酒斥资1.8亿完成对中酒时代的收购。这在当时也被认为是青青稞酒实现全国化的一大举措,青青稞酒试图借互联网+白酒模式实现全国化的突破。 但中酒时代的连年亏损也使青青稞酒的全国化战略落空。2016年-2018年,其省外营收分别为3.90亿元、3.31亿元、3.06亿元,同比下滑3.70%、15.13%、7.55%。终于在2019年青青稞酒省外市场略有回升,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10%。
南京公用: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1.17%~686.39% 南京公用7月14日午间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4.49亿元,同比增长541.17%~686.39%。南京公用表示,2020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上升,主要系本期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朗优置业有限公司楼盘交付确认收益。 和胜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2.14%-81.69% 和胜股份7月14日午间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元-1100万元,同比增长32.14%-81.69%。 和胜股份表示,2020年上半年业绩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因为金融机构同期融资利率下降,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减少;同时,本报告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有所增长。2020年1月-6月,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1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惠伦晶体: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29.08%-2043.62% 惠伦晶体7月14日午间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万元-600万元,同比增长1329.08%-2043.62%。 惠伦晶体表示,2020年上半年业绩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因为公司销售战略转型取得一定成效,直销客户订单和自有品牌产品订单持续增加。2020年1月-6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00%,其中主业电子元器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9.00%。同时设备产能利用率提高,电子元器件销售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0%。 盛视科技:将设立6000万元“员工购房专项基金” 盛视科技7月14日午间公告,公司于7月13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意公司制订《员工购房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盛视科技将设立“员工购房专项基金”,总额度为人民币6000万元,以免息借款的方式为员工在长期工作地购买首套商业住房自住时的首付款提供支持。 盛视科技表示,此举是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员工福利体系,更好地吸引和激励核心人才,建设稳固的人才战略体系。《办法》适用于与公司及其境内各分公司、控股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不适用。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高兴集团所持占总30.6%股份被全数冻结 杭州高新7月14日午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高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兴集团”)及高长虹持有的公司股票被轮候冻结。其中,高兴集团3876万股被冻结,占其所持杭州高新股份比例为100% ,占杭州高新总股本30.6%;高长虹95.8万股被冻结,占其所持杭州高新股份比例为100% ,占杭州高新总股本0.76%。 杭州高新表示,高兴集团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公司将积极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 国林科技:拟定增募资3.6亿元用于乙醛酸项目 7月14日午间,国林科技公布定增预案,拟募资3.6亿元,用于2.5 万吨/年高品质晶体乙醛酸项目(一期)。具体发行对象和发行价格尚未确定。 国林科技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延伸公司产业链,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使公司业务由臭氧系统设备供应向臭氧技术应用领域进行延伸,完善公司产业链;同时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公司业务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截至7月13日晚间记者发稿时,已有99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422家预喜,占比为42.37%。其中,略增105家,扭亏47家,续盈27家,预增243家。行业方面,农副食品、生物医药等五行业业绩表现突出。虽然受疫情影响,多数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但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公司二季度业绩已出现较大反弹。 21家公司增利超10倍 数据显示,404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353家超过30%,312家超过50%,208家超过100%。新五丰(600975)、大北农(002385)、星网宇达(002829)、振德医疗(603301)等21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0%。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数值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265家,超过2亿元的有169家,超过3亿元的有114家。牧原股份(002714)、越秀金控(000987)、招商轮船(601872)、深圳能源(000027)等3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上限超过10亿元。 牧原股份以超过百亿元的净利润暂列A股“盈利王”。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05亿至110亿元。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上半年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 消费电子异军突起 值得注意的是,以生猪养殖、速食食品为代表的农副食品行业,以防疫物资、病毒检测为代表的生物医药行业,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以及房地产、汽车行业等五大行业,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有的受益于二季度销售强势反弹,弥补了一季度业绩的暂时落后,有的受益于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刺激,业绩出现逆势增长。 农副食品行业方面,新五丰、大北农、海欣食品(002702)、克明面业(002661)、金字火腿(002515)5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生物医药行业方面,天风证券(601162)建议,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建议寻找业绩高增长及二季度环比显著改善的相关标的,如医疗器械,尤其是新冠病毒检测、防护相关的领域。
7月12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至0.60元,延续了一季度良好的增长势头。以岭药业2019年净利润为6.065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将超去年全年。 以岭药业表示,上半年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方面,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心脑血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初步显现,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5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51.88%。“按照以岭药业近年净利率来推算,其二季度营收增速也应该在50%以上,公司在中药行业的头部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一位市场人士称。 二季度,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销售收入增长,同时,连花清瘟销售仍有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