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14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5.8美元,收于每盎司1963.7美元,涨幅为0.81%。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弱是当天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天,12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49.8美分,收于每盎司27.355美元,涨幅为1.85%;10月交割的白金期货价格上涨19.1美元,收于每盎司958.7美元,涨幅为2.03%。
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稳中略涨,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仍超过八成。分析人士预计,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楼市整体仍将延续升势,但逐渐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为59个,与上月持平;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有47个,比上月增加2个。 从价格涨幅来看,据测算,8月份,7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的0.5%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在解读数据时表示,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略涨。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各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多呈现扩大势头。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此外,31个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目前楼市到了传统“金九银十”阶段,降价促销是主旋律。从后续的房价指数看,不排除涨幅会继续收窄。但是今年各地有不少高端项目入市,客观上会带动所在城市的成交均价上升。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8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前的城市有惠州、银川、锦州、唐山、温州、济宁、沈阳等,其中惠州以1.9%的涨幅居首;二手房价涨幅居前的城市有广州、成都、金华、深圳、唐山等,其中广州以1.7%的涨幅居首。 涨幅领先的城市中有不少参与了8月底与住建部的会商。住建部在会上明确指出,要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沈阳、长春、成都、银川、唐山、常州等城市负责人参加了上述会议,这些城市房价涨幅较大,具有较大的调控压力,其中沈阳、银川和常州已经出台相关政策。 “从统计局最新数据看,8月银川和唐山房价涨幅居前,后续唐山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可能性较大。”王若辰说。 从区域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楼市热度不减,惠州、广州、深圳等地房价上涨明显。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分析称,近两个月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持续处在70城首位,涨幅均在1.5%以上。今年广州二手房市场需求韧性较强,市场预期走高,进而导致价格表现较为突出。同时,7月以来深圳调控政策加码也有一定的需求溢出。 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释放明显的收紧信号。中央及相关部委多次召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并形成房企融资新规。各地随后也跟进出台收紧政策,比如针对购买多套房的假离婚、假落户、假人才更精准调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整体趋势看,“金九银十”房价上涨的趋势依然持续,但越来越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9月9日解读2020年8月份CPI数据时表示,8月CPI环比与同比涨幅均有回落,部分商品服务价格上涨较多。 董莉娟说,从环比看,8月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蛋鸡存栏量仍处低位,夏季产蛋率不高,加之临近开学和中秋,需求增加较多,鸡蛋价格上涨11.3%,涨幅比上月扩大7.3个百分点;受高温及降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4%,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猪肉供给有所改善,但需求持续增加,价格仍上涨1.2%,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受饲料成本上涨、需求恢复及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等因素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在0.5%-1.4%之间;鲜果供应充足,价格继续下降0.4%,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暑期出行增多,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7.3%和2.1%;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0.9%和1.0%。 从同比看,8月CPI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2%,涨幅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33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去年对比基数影响,猪肉价格上涨52.6%,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33.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1.7%,涨幅扩大3.8个百分点;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4.4%和9.7%,涨幅均有回落;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6%和0.9%,为近三年来首次下降;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继续下降19.8%和12.4%,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4.0%和15.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
2020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11.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价格下降0.1%。1—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5%。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4%,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6%,服务价格持平。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8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8.8%,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2.71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42.0%,影响CPI上涨约2.2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2.6%,影响CPI上涨约1.7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1.7%,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19.8%,影响CPI下降约0.3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1.0%,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两涨一平四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6.1%和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3.9%和0.7%,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5%和0.1%。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8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上涨9.4%,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6.4%,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均下降0.4%,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一平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4%和0.3%,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3%和0.2%。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的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度报告显示,8月市场运输需求表现良好,即使航商在部分航线上逐步恢复运力供给,仍未完全缓解舱位不足情况,部分航线爆舱甩货现象频现。 受此影响,多数远洋航线订舱运价逐周上涨,综合指数上涨明显。8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879.06点,较上月平均上涨2.1%。集装箱运输市场租船需求快速回升,各型船舶租金水平在经历了约5个月的下跌后迎来全线反弹。 与火爆的航运市场相应,中国港口协会发布的检测数据显示,8月上旬,中国八个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5%;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9%,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16.5%。横向比较其他沿海主要港口8月数据,北部湾港吞吐量增速保持领跑。 上月,由于招商轮船、中远海能等板块龙头的中报业绩表现亮眼,航运板块的股价亦出现大幅上涨。财信证券分析港口及航运板块,认为其更多体现了周期性(航运板块更为明显),板块个股表现与“国内经济冷热、进出口增速、全球经济形势”等关系密切,需密切把控行业周期性。 国盛证券认为,从中报来看,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及疫情影响,集运公司大幅削减运力,防疫物资、家居办公出口增加运价有所上涨,沙特大幅增产,油价大幅下滑,因此部分公司二季度业绩实现增长。在航运板块上市公司中建议重点关注中远海控、中远海能、招商轮船。 而对于港口板块,浙商证券认为,从价格角度看各区域内港口价格战时代即将结束,区域格局向好,板块整体盈利有望回升。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的确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随着国内及北美、欧洲的复工复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步恢复,预期下半年数据会恢复正增长。推荐关注低估值龙头:上港集团、青岛港、唐山港、日照港。
【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2.4%,预期上涨2.4%,前值上涨2.7%;PPI同比下降2.0%,预期下降2.0%,前值下降2.4%。 【点评】 ——CPI:当月同比上涨2.4%,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 本月CPI环比保持小幅正增长,当月同比涨幅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回升。随着去年基数的走高,CPI下行趋势基本确认。据统计,本月2.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影响约2.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0.3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的回落带动了CPI涨幅回落。本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2%,涨幅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3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小幅上涨0.1%,涨幅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核心CPI同比涨幅持平于上月的0.5%,仍是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的回落是带动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持续走高,在高基数效应影响下,本月猪肉价格上涨52.6%,涨幅较上月大幅回落了3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另外,去年同期鲜菜价格同比-0.8%,较低的基数叠加今年南方水害、北方台风等影响蔬菜供应和运输,本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较上月扩大了3.8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两涨一平四降。其中,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保持同比上涨,分别上涨1.5%和6.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零上涨。而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5%、0.7%、0.1%、3.9%。 ——PPI:当月同比下降2%,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 本月PPI继续改善,主要由于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企业生产活动逐步改善,带动本月生产资料PPI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至-3%。另外,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走高。8月末,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达到146.3,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高2.9和7.9个百分点;CRB现货综合指数为394.8,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高1.7和7.6个百分点,对PPI回升形成贡献。 ——综合来看,本月CPI和PPI走势与预期相符。前8个月CPI累计同比上涨3.5%,已经回到年度控制目标水平。下阶段,预计CPI将继续回落,PPI将稳步回升,通胀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从实体经济恢复上看,不同类型企业间仍然具有分化,8月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PMI指数整体处于改善状态,而小型企业PMI出现回落。因此,下阶段货币政策要更加聚焦精准导向,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从量上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促进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十分必要,不仅有助于银行保持流动性安全,缓解近期出现的“负债荒”,而且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结构上看,保市场主体仍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引导资源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图我国CPI和PPI月度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