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CPI和PPI数据表明,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市场供需进一步恢复总体平衡。展望全年,我国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基础比较牢靠,这将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相对平稳的物价环境。专家表示,未来几个月,仍需留意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对全球需求的拖累。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市场供需进一步恢复总体平衡。展望全年,我国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基础比较牢靠,这将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相对平稳的物价环境。 CPI同比与环比均回落 8月份,CPI同比上涨2.4%,继前两个月同比涨幅小幅扩大后又出现回落。根据测算,在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2%,涨幅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3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8月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 食品价格仍然是影响CPI波动的主要因素。受去年对比基数较高影响,8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2.6%,但涨幅比上月回落33.1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当前,国内生猪存栏环比增幅有所加快,同比降幅收窄趋势明显,显示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持续加快。综合考虑国内储备投放,国内餐饮、食堂等加快恢复及季节性消费需求因素,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有望继续收窄。 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扩大3.8个百分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说,受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冲击性影响,部分地区鲜菜生产和销售出现了一定阻滞,局部市场供应偏紧,导致菜价上涨。 从非食品价格看,8月份,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4.0%和15.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 8月份,C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8月份,PPI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这是PPI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8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市场需求继续恢复,原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势头,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董莉娟说。 根据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截至7月27日,69.3%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6月中旬提高0.9个百分点。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与上月持平。 在PPI同比涨幅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5.2%,收窄2.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7%,收窄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5%,收窄2.1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扩大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8.0%,扩大0.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6%,扩大0.1个百分点。 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7个百分点。 根据测算,在8月份2.0%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8月份PPI上涨0.3%,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上涨势头。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环比上涨的有17个,比上月减少4个;下降的18个,增加3个;持平的5个,增加1个。 董莉娟分析说,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涨势有所趋缓,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2%,涨幅分别回落8.4个和2.2个百分点。 郭丽岩表示,最近3个月以来PPI的波动表明,当前国内工业领域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加快,地方基建项目开工进展顺利,由此引发局部地区部分原材料供应偏紧,带动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 当前不存在通缩风险 今年年初,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CPI同比涨幅一度站上“5区间”。不过,进入3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总体上持续收窄。前8个月平均,CPI同比上涨3.5%,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的调控目标基本吻合,表明当前物价调控压力较年初已明显缓解。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随着食品价格逐渐回落,CPI可能重回下行趋势。夏季过后,高温和雨水天气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减弱,蔬菜、水果等价格可能明显回落。同时,即便猪肉价格环比保持平稳,持续的高基数也将导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收窄。消费恢复较为缓慢,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随着油价回升,旅游、住宿等行业复苏,未来非食品价格有望逐渐趋稳微升。 郭丽岩表示,展望全年,考虑到CPI翘尾明显缩小,预计CPI同比仍将延续稳中向下的波动态势,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基础比较牢靠,这将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相对平稳的物价环境。 从PPI看,自6月份以来,PPI连续3个月同比降幅收窄。郭丽岩表示,展望全年,随着工业领域景气持续回升和扩张,预计PPI将在小幅波动中进一步收窄降幅,不排除回升至零附近。 “下半年PPI同比延续改善态势,但年底能否转正存在不确定性。”周茂华认为,尽管全球解封复产、需求回暖,尤其是国内需求复苏有望加快,推动工业品价格改善,但这属于线性外推。未来几个月,仍需留意疫情等不确定性对全球需求的拖累。 刘学智表示,当前,虽然食品价格回落导致CPI或将走低,非食品价格处于低位,但随着经济逐渐恢复,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进一步降到负值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出现明显通缩,不会对宏观政策带来影响。PPI处于回升过程中,随着专项债带动基建投资加快,叠加全球经济逐渐改善,未来PPI同比涨幅可能回正。
在经历了黑色星期四之后,今天A股和港股主要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翻红。其中博彩概念和免税概念普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主要指数的上涨。 1. 8月博彩收入止跌,9月底或迎来增长点 港股博彩概念股午后表现出色。澳门励骏(01680.HK)尾盘迅速拉升至6.6%以上。金沙中国(01928.HK)涨幅近4.5%,为今日恒指成分股中涨幅第1的个股。 永利澳门(01128.HK)、美高梅中国(02282.HK)、及银河娱乐(00027.HK)涨幅都在3%以上。 今年1-8月,澳门博彩总收入约364亿澳门元,同比减少了8成有余。8月澳门向广东省恢复旅游签注后博彩业收入几乎止跌,环比仅减少了1%,但并未出现预期的强劲反弹。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澳门博彩收入或将迎来一剂强心针。 澳门旅游签证预计将会在9月23日面向全国所有省市开放,对博彩股产生正面影响必然会超过仅向广东省开放。 摩根大通对澳门下半年旅客流量及博彩收入持乐观看法,称将持续改善,因此重申了对博彩概念股的看法。不过分析师指出,8月澳门恢复广东省签注后,平均每日博彩业收入与7月相比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贵宾厅业务收入在近几个星期有持续下跌的趋势,或与监管收紧有关。 8月26日,旅游部出台跨境赌博旅游目的地“黑名单”制度,可能是短期内贵宾厅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政策在长期将令境外博彩需求回流至澳门,因此对澳门博彩企业行情起到了提振的效果。 黄金周的临近在一方面结合了澳门签注对全国开放,为博彩股带来利好;另一方面,结合国务院9月7日发布的优化北京市内免税店布局、在机场隔离区为室内免税店设置提货点等工作方案,也为火热的免税概念再添柴。 2. 免税经济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北京、海南为主要获利城市 A股免税概念股维持了昨日活跃拉升的势头。不久前宣布将通过子公司与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合资成立机场免税合资公司的海航基础(600515),今日触及涨停。而昨日涨停的王府井(600859)今天继续上涨逾6%。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落地至今的2个月中,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55.8亿元,同比增长了2.2倍;出入境旅客超过83万人次,同比增加了4.8%。 而港股航空概念股中,只有同时涉及免税概念的美兰空港大幅上涨逾7%。7月6日,免税新政落地前后,美兰空港单日上涨近70%,创上市新高。年初至今,美兰空港已涨了7倍有余。 美兰空港于2002年11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主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及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目前海南共有四家免税店,其中只有美兰免税店位于美兰机场内,而其他免税店都位于市区商圈。对于仅在海南中转或将购物定为旅行最后一个项目的游客来说,美兰机场免税店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综上,在国内疫情基本完全得到控制,连休八天的“超级黄金周”,或会因为民众的“报复性出游”而迎来旅游和消费高峰。而海外疫情形势依旧紧张的情况下,北京、海南和澳门都将成为以购物和娱乐为目的出行的首选地点之一。 因此,免税店和博彩企业有望在10月迎来今年首波业绩增长的高峰。
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1日报收于6032.09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8.77点,涨幅为0.48%。欧洲三大股指当天涨跌不一。 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矿业类个股领涨,位于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英杰华保险集团股价上涨5.02%,英美资源股价上涨4.46%,力拓集团股价上涨4.35%,嘉能可股价上涨4.13%,英国奢侈品集团博柏利股价上涨3.71%。 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消费类个股领跌,位于跌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JD运动时尚公司股价下跌3.81%,国际联合航空集团股价下跌3.09%,威廉莫里森超市连锁公司股价下跌3.06%,房地产商泰勒温佩公司股价下跌2.59%,M&G公司股价下跌2.52%。 欧洲其他两大主要股指方面,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5034.14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0.21点,涨幅为0.20%;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3202.84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05点,跌幅为0.05%。
事 项 8月CPI同比增长2.4%,前值2.7%;PPI同比-2.0%,前值-2.4%。 主要观点 一、CPI:整体回落,非食品温和修复 8月CPI翘尾因素回落0.7个百分点,拖累CPI同比下行至2.4%。但分项看,价格环比依然体现出8月生产和消费的温和修复。 8月食品项价格环比上涨1.4%,既有供给端强降水下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供应的波动,也有需求端开学和双节备货需求的推动。 而非食品项,生产上,国内基建和地产施工的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的复苏,提振国际油价温和回升,消费上,房租项CPI环比上涨0.1%实现疫情以来首月止跌,核心CPI环比上涨0.1%为疫情以来首次接近季节性涨幅,其他用品和服务CPI环比上涨2.4%超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8月分别上涨7.3%和2.1%,远超去年同期。 二、CPI趋势预判:翘尾拖累持续显现 从“翘尾+新涨价”因素看,CPI下半年下行趋势明确。首先,翘尾因素的快速下行将是CPI回落的最大拖累,背后是去年下半年非洲猪瘟下猪价暴涨的高基数作用。其次,猪肉价格大概率从高位逐步回落。伴随生猪存栏同比的修复,洪涝灾害的消退,预计下半年生猪产能将从历史低位逐步回升,继而推动猪肉价格回落。最后,非食品价格虽然将伴随消费修复而上行,但涨势微弱,难以对冲前两大下行因素。 但在CPI下行斜率上我们提示,由于生猪产能修复的不确定性,CPI的三类预测情景中,乐观情景的概率在加大,但依然无碍我们维持CPI下行的判断。 三、PPI:同比稳健修复 我们预计PPI跌幅还将继续收窄,但年内难以翻正。宏观指标看,两大国际因素+两大国内因素明确了PPI到明年上半年的上行趋势。 国际因素1:全球贸易增速同步于PPI同比,复工复产下全球贸易增速自5月见底并持续回升,带动PPI上行;国际因素2:美元指数同比反向领先PPI同比6个月左右。疫情以来美联储高速扩表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致美元指数回落,不论在计价因素还是在流动性层面均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 国内因素1:M1同比领先PPI 9-12个月。M1作为企业的活期存款,代表企业用于经营周转的现金流,领先于工业企业库存周期9-12个月。2019年M1在3%-4%之间震荡,自2020年开启回升态势,对应到PPI,2020年PPI大概率将温和回升但难以翻正,但到2021年上半或年将快速突破。国内因素2: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同比变化领先于PPI同比1年左右。宏观杠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实体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2020年上半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杠杆率较去年末抬升了21个百分点,同样说明PPI还具备持续上行动能。 四、PPI-CPI:剪刀差修复进行时 8月PPI-CPI剪刀差回升至-4.4%,修复方向明确,意味着宏观环境有助于上游企业的超额利润兑现,周期股跑赢成长具备宏观条件。下半年CPI由于翘尾因素和猪肉价格的回落,下行是既定趋势。PPI的翘尾因素基本在0附近,但下半年稳定于高位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以及持续向好的外需将为PPI新涨价因素抬升提供动力,上行趋势基本可以确认。PPI升,CPI降,PPI-CPI剪刀差修复仍在进行时。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扩散,基建投资低于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CPI:翘尾因素拖累CPI下行 (一)CPI总体情况:同比趋势重启回落 2020年8月CPI同比增长2.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CPI环比0.4%,基本符合历史季节性。 (二)CPI分项情况:食品环比持续上行,非食品温和修复 8月食品项价格环比进一步上涨,既有供给端强降水下农产品供应的波动,也有需求端开学和双节备货需求的推动。而非食品价格本月则反映出生产和消费的缓慢修复,不仅原油价格回升带动了交通和通信价格的上涨,房租分项止跌、核心CPI涨幅回归季节性、以及住宿和机票价格的上涨均反映了消费的温和复苏。 食品项CPI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11.2%。从环比涨幅看,8月环比1.4%略低于7月2.8%但依然在价格高位上进一步突破。从上涨分项看,7月食品最大的推动项是鲜菜和猪肉,而8月食品中最大的推动项是蔬菜及蛋类。从上涨因素看,7月着重受洪涝灾害下农产品供给波动影响,而8月上涨背后既有供给端的扰动也有需求端的修复。供给端,整个8月华北强降雨,西南发洪涝,华东多台风,导致蔬菜受灾,且易腐难储,也对生猪的养殖和运输造成阻碍。需求端,开学季在即,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同时餐饮业订单缓慢恢复,备货需求较大。 非食品CPI同环比小幅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至0.5%(前值0.5%)。从各个分项来看,非食品CPI的环比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和消费缓慢修复的进程。生产上,国内基建和地产施工的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的复苏,是提振国际油价温和回升的关键因素,消费上,房租项CPI环比上涨0.1%实现疫情以来首月止跌,核心CPI环比上涨0.1%为疫情以来首次接近季节性涨幅,其他用品和服务CPI环比上涨2.4%超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8月分别上涨7.3%和2.1%,远超去年同期。 (三)CPI趋势预判:翘尾因素拖累持续显现 从“翘尾+新涨价”因素看,CPI下半年下行趋势明确。首先,翘尾因素的快速下行(从7月的2.9%逐步回落到0%)将是CPI回落的最大拖累,背后是去年下半年非洲猪瘟下猪价暴涨的高基数作用。其次,猪肉价格大概率从高位逐步回落。伴随生猪存栏同比的修复,洪涝灾害的消退,预计下半年生猪产能将从历史低位逐步回升,继而推动猪肉价格回落。最后,非食品价格虽然将伴随消费修复而上行,但涨势微弱,难以对冲前两大下行因素。 但从斜率上看,CPI下行的速度取决于两股力量的博弈,即猪肉价格回落的速度、非食品尤其是原油价格修复的强度。当前生猪屠宰量同比再次回落,或反映未来生猪出栏回升斜率与生猪存栏存在差距,且非洲猪瘟的隐藏威胁依然未能根除,北方养殖户普遍反映对于冬季疫病再抬头的担忧。因此我们提示,我们对于CPI的三类情景预测中,乐观情景的概率在加大,但这依然无碍我们对于下半年CPI下行的判断。 二 PPI:同比稳健修复 (一)PPI总体情况: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8月PPI同比-2.0%,环比0.3%。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收窄至-3%,生活资料价格同比涨幅小幅回落至0.6%。 从同比看,跌幅靠前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25.2%)、石油加工(-16.7%)、化纤制造(-15.2%)、煤炭开采(-8.0%)、化学原料及制品(-7.6%)。从环比看,跌幅靠前的是化纤制造(-1.2%)、煤炭开采洗选(-0.9%)、纺织业(-0.4%)、非金属矿物制品(-0.4%)、通信电子设备制造(-0.4%)。环比涨幅靠前的行业依然为原油、黑色和有色金属的采掘和加工业占据,黑色金属矿采选环比上涨4.3%。 (二)PPI走势判断:价格稳健修复 我们预计PPI跌幅还将继续收窄,但年内难以翻正。宏观指标看,两大国际因素+两大国内因素明确了PPI到明年上半年的上行趋势。 国际因素1:全球贸易增速同步于PPI同比,复工复产下全球贸易增速自5月见底并持续回升,带动PPI上行;国际因素2:美元指数同比反向领先PPI同比6个月左右。疫情以来美联储高速扩表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致美元指数回落,不论在计价因素还是在流动性层面均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 国内因素1:M1同比领先PPI 9-12个月。M1作为企业的活期存款,代表企业用于经营周转的现金流,领先于工业企业库存周期9-12个月。2019年M1在3%-4%之间震荡,自2020年开启回升态势,对应到PPI,2020年PPI大概率将温和回升但难以翻正,但到2021年上半或年将快速突破。国内因素2: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同比变化领先于PPI同比1年左右。宏观杠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实体企业的投资能力,进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2020年上半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杠杆率较去年末抬升了21个百分点,同样说明PPI料还将持续上行。 (三)PPI-CPI:剪刀差修复进行中 2020年下半年PPI-CPI剪刀差修复方向确定,意味着宏观环境有助于上游企业的超额利润兑现,周期股跑赢成长具备宏观条件。PPI-CPI剪刀差7月达-5.1%是突破上半年僵持格局的开始,8月剪刀差修复至-4.4%趋势进一步明确。下半年CPI由于翘尾因素和猪肉价格的回落,下行是既定趋势。PPI的翘尾因素基本在0附近,但下半年持续上行的基建投资和相对高位的房地产投资将为PPI新涨价因素抬升提供动力,上行趋势基本可以确认。PPI升,CPI降,PPI-CPI剪刀差修复仍在进行时。
周三美股科技股反弹,道指收盘大涨400点。热门中概股大部分收涨。 热门中概股具体表现如下: 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涨1.16%,拼多多涨3.60%,京东涨1.27%,百度涨0.08%,理想汽车涨0.06%,蔚来汽车涨6.22%,B站涨1.60%,贝壳涨3.9%,好未来涨2.24%,网易上涨3.12%。 其他中概股中,乐居上涨1.46%,腾讯音乐上涨3.48%,网易有道上涨4.01%,跟谁学上涨0.22%,百度上涨0.08%,斗鱼上涨4.28%,欢聚集团上涨4.48%。 焦点回顾 蔚来大涨超6%,德银首予蔚来目标价 昨日收盘,$蔚来(NIO.US)$大幅反弹,收盘涨超8%。德银首予该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24美元。 德银分析师Edison Yu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并在最近的低迷期后出现了向上的拐点,蔚来汽车完全有能力在高端市场中占据份额。该行分析师还称,在资本雄厚的大型科技巨头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在中国有一类新兴汽车制造商希望颠覆汽车行业。 台积电增加苹果5nm芯片产能,Q4或将代工苹果自研Mac处理器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包括iPhone 12、iPad Air、Apple Watch Series 6、搭载苹果自研芯片的MacBook都将在2020年秋季先后亮相。 而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台积电(TSM.US)$已经得到苹果的新订单。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台积电将为苹果大规模生产基于5nm工艺的芯片。有消息称,台积电晶圆的月产能在5000-6000片之间,这些在第四季度生产的芯片大概率将用于2021年发布的MacBook产品。 蚂蚁科技集团招股书提示风险:公司与阿里巴巴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9月9日,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在招股书中有重大事项提示,目前公司与$阿里巴巴(BABA.US)$集团业务定位存在差异,并不存在实质性竞争,但双方未来都可能进入现有业务范围之外新的业务领域,从而在这些新的业务领域产生竞争。 招股书称,根据《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除若干双方同意的例外情形或征得对方同意外,蚂蚁集团不得从事阿里巴巴集团不时从事的业务或其合理延伸,阿里巴巴集团也不得从事蚂蚁集团业务范围内的业务活动。 因此,若未来公司业务扩张涉足的领域被视为阿里巴巴集团从事的业务或其合理延伸,则公司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影响。阿里巴巴集团目前从事的业务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张,公司业务拓展的空间可能因此受到限制。 跟谁学沽空寒冬,中信证券:上调「跟谁学」买入评级 $跟谁学(GSX.US)$此前多次被知名做空机构做空,最近还披露了被SEC调查的消息,股价较高位下跌超60%。 但国内领先的证券研究机构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公开力挺跟谁学,对境外做空机构对于跟谁学的13次做空报告进行了强力反驳。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给予跟谁学2022年10倍PS,认为其合理市值为243亿美元,对应目标价为102美元/ADS,上调至「买入」评级。中信证券也是截至目前,首家公开力挺跟谁学的知名券商。 传百度成立生物计算新公司并将引入多家战投资本,回应:不予置评 9月9日晚间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正在与投资人进行对话,希望在未来三年中向一家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提供20亿美元的投资,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发现新的药物,以及疾病的诊断方式。另一位知情人士也证实了这家初创企业的融资计划。 $百度(BIDU.US)$对此不予置评。另有市场消息称,该新公司或将引入多家战投资本。此前,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技术赋能生命科学、生物计算等的兴趣和投入。 新东方和俞敏洪以2.3亿美元认购新东方在线股份 9月9日,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与$新东方(EDU.US)$、Tigerstep订立认购协议,公司有条件同意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合共59,432,000股新股份,认购价为每股认购股份3.87美元(折合约每股认购股份30.00港元),总认购额为2.3亿美元(约17.83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新东方为新东方在线的控股股东,Tigerstep是由俞敏洪全资持有的投资公司。根据公告,此次新东方及俞敏洪的增持,将进一步强化新东方在线与新东方之间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增强其资本基础及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事件 中国8月CPI同比2.4%,前值2.7%;PPI同比-2.0%,前值-2.4%。 解读 1 拿掉猪以后不再通胀 近期物价走势简单讲: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和猪价回落,CPI高位回落后在2.5%左右保持稳定,PPI在负增长区间温和回升;由于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就业低迷,核心CPI同比持续下行,8月降至0.5%的历史低位;随着猪肉供给恢复,猪价趋稳甚至有所回落,猪通胀不再;拿掉猪以后不再通胀,通胀不再是制约货币政策的主要障碍,货币政策在稳增长和控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即跨周期调节。 去年由于“超级猪周期”导致CPI飙升,引发宏观经济领域分歧,有的观点建议收紧货币政策加息,我们提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事实上,无论随后的物价走势和货币政策取向都验证了我们的科学分析。 近两年CPI同比主要由猪周期主导。猪肉消费在CPI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中占比2.5-3.5%,权重较高,同时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因此对CPI同比产生巨大影响。受非洲猪瘟、环保限养冲击以及猪周期自身触底,2019年猪肉供给大幅减少,价格飙升,CPI同比由年中的2.7%快速升至年末的4.5%。 近期猪肉供给有所改善,但需求持续增加,8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2%,较上月回落9.1个百分点。CPI持续回落至通胀警戒线以下。8月CPI同比2.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0.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2 经济和就业低迷,核心CPI同比持续下行 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处于0.5%的历史低位,与上月持平。核心CPI同比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行,与经济下行趋势相一致。受疫情冲击,2020年核心CPI同比进一步下滑。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回暖,核心CPI有望逐步低位回升。 3 猪周期见顶带动CPI回落 8月CPI同比2.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0.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食品中,猪肉供给有所改善,但需求持续增加,价格环比上涨1.2%,较上月回落9.1个百分点;受饲料成本上升、需求恢复及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等因素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环比上涨0.5-1.4%;蛋鸡存栏量仍处低位,夏季产蛋率不高,同时临近开学和中秋,需求增加较多,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1.3%,较上月扩大7.3个百分点;受高温及降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6.4%;鲜果供应充足,价格环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由上月环比持平转为上涨0.1%,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上涨。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和1.0%;暑期出行增多,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3%和2.1%。 4 经济逐步恢复,基建和地产投资拉动PPI降幅收窄 8月PPI同比-2.0%,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0.3%,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市场需求继续恢复,原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势头,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3.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3%、1.5%和3.0%。 PPI同比回升主因基建地产投资拉动上游原材价格上涨。终端消费低迷,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低位徘徊;而基建地产投资较旺,带动生产资料价格同比由5月的-5.1%持续回升至8月的-3.0%。生产资料中,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回升最为显著,8月同比降幅分别较5月收窄9.0和3.5个百分点。 翘尾因素影响减弱,地产基建投资仍强,PPI同比将继续回升。下半年翘尾因素基本在0附近,PPI同比主要由新涨价因素驱动。地产销售投资持续回暖,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当月同比分别为9.5%和16.6%,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7%。7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7.7%,连续四个月正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基建投资有望提速。8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连续五个月高于59%,继续维持高景气。 5 货币宽松却未通胀:钱去哪了? 为应对疫情冲击,年初货币政策总量超宽松,5月以来经济稳步恢复后转为结构性宽松。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分别由2019年末的8.7%和10.7%回升至2020年7月的10.7%和12.9%。但同时,核心CPI和PPI同比均处低位,为何货币宽松却未引发通胀? 我们认为主要是五大原因: 第一,通胀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当前经济供求基本面不支持通胀。之所以没有引发通胀,就是因为增发的货币没有流向一般消费品。从CPI来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就业低迷,消费需求疲软,中国“世界工厂”的生产能力强。从PPI来看,世界经济低迷,产油国面临囚徒困境,难以有效达成并遵守减产协议。 第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冲了货币增发,宽货币没有传导至宽信用。经济低迷,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足,社会交易活动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的等号左边,虽然货币发行M大幅上升,但是货币流通速度V却显著下降,削弱了货币宽松的效果。 第三,实体经济不再是货币交易的主体。货币放水引发通胀其实有一个重要前提假设,那就是数量方程式等号右边中的全社会交易量T主要由新增商品和服务(即GDP)构成,这在费雪那个时代也许大致成立,但如今已不再适用。货币除了用于增量的GDP交易以外,还可用于存量的财富交易,以及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交易。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远大于实体经济,若继续沿用旧的分析逻辑,自然会导致误判。 第四,相较于实体经济,资产市场和债务市场越来越多地吸纳剩余流动性,导致货币宽松却没有引发通胀,而是债务堆积、资产价格上涨和宏观杠杆率上升。股市、债市、房市、汇市、商品等资产越来越庞大,沉淀的资金越来越多,导致吸纳货币的能力越来越大。同时,政府和企业债务规模持续上升,既大量派生信用货币,又使得派生出的货币被固化在债务偿还当中。 第五,资产价格上升加剧贫富差距,抑制消费和通胀,并引发民粹主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投放天量货币,美国房价和股价持续大幅上涨,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涌动,政治极化加剧,“占领华尔街”运动、桑德斯和特朗普等反建制派崛起都是突出表现。社会消费低迷,经济下行,资金继续流向资本市场,形成货币-实体-资产的新循环。 6 双循环的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开生育 中央提出“双循环”大战略,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外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美产业链和技术链局部“脱钩”风险上升;内部,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面临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 我们认为,“双循环”的核心是对内扩大内需、对外提升产业链安全,关键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开生育。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公共政策领域的三大建言和呼吁,但进展不同,“新基建”已经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城市群逐渐走向社会共识但尚未完全落实到公共政策,而全面放开生育则面临巨大的学术分歧和社会争议。 第一,大力推进“新基建”以应对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和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 第二,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尊重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常住人口增量为主要标准供给城镇用地,地随人走,人地挂钩;优化城镇用地在地区和城市之间的配置,推进市场化的跨省换地和利益分享机制。 第三,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积极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和应对老龄化的制度和社会体系。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9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7美元,收于每盎司1954.9美元,涨幅为0.6%。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弱是当天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当天,12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9.2美分,收于每盎司27.083美元,涨幅为0.34%;10月交割的白金期货价格上涨14.6美元,收于每盎司924.9美元,涨幅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