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整个行业似乎只剩下两种病,一种是非洲猪瘟,另一种是其他病。然而,作为我国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的口蹄疫,同样严重的危害着我国畜牧业生产。 7月29日,在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威安泰”)特约、新猪派出品的“必威安泰口蹄疫O/A二价3B标记疫苗新品发布会”上,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研究室主任刘在新、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教授张七斤、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刘延麟共聚一堂,与大家共同分享了非瘟时代下口蹄疫的流行情况及防控特点。 直播现场 口蹄疫疫情总体稳定,但仍面临很多挑战 据刘在新介绍,目前我国口蹄疫疫情总体呈稳定控制状态,散发O型和A型,无亚洲I型疫情(2009年6月以后再无疫情)。然而,随着贸易频繁、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口蹄疫的防控形势也变得越发严峻。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研究室主任 刘在新 然而,我国口蹄疫发病毒株原本复杂多变,在原有毒株尚未消灭下,又有新的毒株相继出现。过去,口蹄疫多呈现单一毒株引发疫病,但近些年口蹄疫呈多毒株流行态势,特别是进入2018年,更是呈现出有5个毒株都有发病的现象,其中O型4个,分别是Mya-98、Cathay、PanAsia、Ind-2001毒株,A型1个,Sea-97/G2毒株。 张七斤表示,口蹄疫多呈现大流行的方式,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大流行却有明显的周期规律,一般3-5年流行一次。而新猪派记者梳理近几年我国A型、O型口蹄疫的流行情况后,发现自2018年我国口蹄疫疫情创十五年来新高以后,这两年口蹄疫疫情恢复低频率散发水平,而这是否意味着养殖场对于该病的防控可以稍微松懈呢?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教授 张七斤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虽然非瘟的到来极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养殖场整体的生物安全水平,但是与非瘟接触性感染不同,口蹄疫的传播方式跟多样,飞沫、尘埃、空气均可引发传染,如果不是空气过滤的猪舍,依旧存在传染风险,所以养殖场不应对其掉以轻心。 内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 刘延麟 疫苗免疫仍是口蹄疫防控最有效的方式 既然仅靠生物安全无法把口蹄疫隔绝于场外,那么养殖场又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呢?张七斤认为,防控口蹄疫还是以疫苗免疫为主。与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用的情况相比,口蹄疫的防控就幸运多了,特别是我国的口蹄疫疫苗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只要选择高质量的疫苗进行正确的免疫,提升猪群的自身抵抗力,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口蹄疫疫情的发生。 由此可见,口蹄疫疫苗的选择对最终防控效果的影响尤为关键。那么对于养殖场来说究竟该如何欧针对性地选择疫苗呢?在张七斤看来,首先要注重的是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的匹配性。口蹄疫病毒高度易变,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同一型内又有许多亚型,亚型间也有明显的抗原差异,有的能够提供交叉保护,有的不能。因此,所选疫苗毒株必须与流行毒株在抗原特性上需相互匹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其次,就是疫苗类型的选择。据刘在新介绍,口蹄疫疫苗主要可分为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可细分为合成肽疫苗、表达蛋白肽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灭活完整病毒疫苗、标记疫苗、活载体疫苗)三大类。基于三类疫苗的优缺点,刘在新更推荐使用基因工程疫苗,特别是标记疫苗。 为推动国内口蹄疫的净化,必威安泰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了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 / rV-1株+A/rV-2株)【证书号:(2019)新兽药证字52号】。该疫苗继2019年8月23日获得二类新兽药证书后,于2020年5月22日获得生产批准文号(兽药生字050217547)。刘在新认为,免疫净化是我国口蹄疫防控的必经阶段,而免疫净化的前提是区分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虽然我国现在的常规口蹄疫疫苗对O型和A型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但尚无法精准鉴别免疫群体和感染群体。 据悉,该疫苗采用O/rV-1株-O/Mya98/XJ/2010株、A/rV-2株-A/HuB/WH/09毒株,与当前流行毒株匹配度很高。此外,疫苗还具有基因标记、免疫广谱、免疫鉴别等技术优势。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双价3B标记疫苗免疫保护效果,必威安泰特地购置了新的口蹄疫病毒培养、浓缩、纯化、灭活等主要设备,还运用了悬浮培养技术(专利号:ZL 2014 1 0749503.9)、146S纯化技术(专利号:ZL 201110275159.0)和标记苗生产技术(专利号:ZL 2014 1 0643314.3)三大专利技术。 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 / rV-1株+A/rV-2株)的成功问世,克服了常规灭活疫苗应用后干扰鉴别诊断的缺陷,将为口蹄疫防控净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推动我国口蹄疫无疫区全面建设的进程。
有研究人员称,根据血清调查结果和总体的低感染率,印度可能很快就有希望实现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对此,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30日回应表示,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新冠肺炎群体免疫并不可取,在疫苗问世之前,遵循相应的防疫规则规范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卫生部特别任务官员拉杰什·布尚表示,群体免疫完全不在战略选择范围内,这样做需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可能有10万人因此被感染而住院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失去生命。 布尚强调说:“目前,我们必须遵守新冠肺炎的防疫规范,佩戴口罩、避免聚会、勤洗手、保持2码(约合1.8米)的社交距离。” 印度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583792例。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52123例,连续8天日增超4万例,新增死亡病例775例,累计死亡34968例。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称,血清学调查显示,印度德里22.86%的居民具有新冠病毒抗体。不过,虽然这一比例极高,但专家们对此的解释却存在分歧。 印度流行病学专家、前基督教医学院院长贾亚普拉卡什·穆利伊尔指出,德里的血清阳性率很高,这在意料之中,“关于免疫能力可维持多久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认为这将是一种持久的免疫,只是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 穆利伊尔还表示,城市地区大约50%的人只能在感染之后才能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能力。“几周之后,德里将集体免疫。”他说。
7月10日,“细胞免疫治疗第一股”永泰生物(06978.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开盘价为13.4港元/股,截至记者中午发稿,永泰生物报15.22港元/股,涨幅达38.36%。据悉,在此次发行中,永泰生物以招股价11港元/股共发行1亿股,其中9000万股(90%)为国际配售,1000万股(10%)为公开发售,集资规模11亿元,另有15%超额配股权。 永泰生物董事长谭铮表示,永泰生物作为港股中第一只专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生物科技股,希望借助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的平台,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核心产品和研发管线的研发工作,并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国际级人才,力争尽早走出国门,将研发管线和产品推向欧美国家。 当前,免疫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愈发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且在今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免疫细胞治疗同样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项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临床试验也能提供更为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免疫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不但能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过继细胞免疫疗法治疗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现状,也会助力早日实现对抗病毒、战胜疫情的目标。 此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而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超过370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不断突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将呈现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研发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尚不发达。期待能对生物医药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创新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模式,以及海外人才、技术引进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植力度,通过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能够推动我国在世界生物医药领域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谭铮称,永泰生物将以此次成功上市为发展契机,严格执行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接受社会监督,强化经营管理,深化产研结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做大做强。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免疫治疗药物,造福人类健康。 据了解,永泰生物是专业从事免疫治疗药物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研发经验,也是中国最早将个体化免疫细胞制剂按照药品注册研究并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新药临床研究批件的企业。与此同时,永泰生物亦是北京市44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单位中唯一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研发的EAL®(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准进入实体瘤治疗II期临床试验的免疫细胞产品,现已在协和、301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的14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临床试验研究,该产品有望填补我国在实体瘤领域细胞治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业内人士称,作为细胞治疗行业的先行者,永泰生物在研发、生产、行业影响力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监管逐步清晰的背景下,预计公司将更好的发挥其竞争优势,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把人类医学的发展拽入了大众的视野。 当相对滞后的抗体检测(感染后数日至数周产生)、抗原检测(初期含量较低)无法满足狙击病毒的需要时,核酸检测试剂盒被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疫情持续一个月后,检测时间也被缩短到了1.5个小时。 1月底,美国的一例重症患者在被实施瑞德西韦同情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这款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的药物被认为有治愈新冠肺炎的可能。 在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医疗行业的发展,为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原本被认为不可战胜的疾病,而其中最旷日持久又艰难的一场是与癌症(恶性肿瘤)的战争,最被予以厚望的利器则是免疫疗法。 在“治愈癌症”这一宏大目标的吸引下,有志于此的生物科技企业投入了免疫治疗的战役中,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也在其列,其子公司上海隆耀生物就以T细胞免疫治疗为主要方向。 免疫调控点阻断剂采用了给免疫系统“松刹车”的原理,而CAR-T细胞免疫治疗则是为免疫系统加了一脚油门并预装了一套雷达导航系统。 2019年10月,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08037.HK)发布公告,其新一代CD20靶向的自体CAR-T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例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回输细胞并进行28天的临床评估后,未发生严重细胞因子风暴和神经毒副作用,其中1例得到完全缓解,2例肿瘤病灶明显缩小,还有1例在回输21天后无疾病进展。 相比上一代CD19靶点,CD20靶点所独有的信号传导结构和隆耀的CAR结构设计,使得新型CD20靶向CAR-T在病人外周血中显示出较强的扩增能力,这也意味着该项疗法有望克服实体肿瘤中CAR-T细胞扩增难的挑战。 一、CAR-T治疗往事 与抗击病毒的外部战争不同,免疫治疗打的是一场内部战争,癌细胞之所以难以战胜,因为它本身就是自体的基因突变,往往被免疫系统识别为“自己人”。 传统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都不可避免地会杀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因为化学药物、放射线不具备识别癌细胞的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用免疫抑制解除,活化病人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识别癌细胞并进行攻击;另一个方向则是给免疫细胞(T细胞)插入嵌合抗原受体(CAR),使其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增殖后输回患者体内。 免疫抑制解除的策略,目前最广为人知的是广谱抗癌药PD-1/PD-L1单抗,其适用范围极广,包括但不限于胃癌、食管癌、小细胞肺癌等大适应症,刚一上市就受到了临床医学界和资本市场的欢迎。 相较之下,CAR-T免疫疗法的成名之路却十分坎坷。 2012年,国际制药巨头诺华公司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发后者用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疗的相关CAR-T疗法。当时,30位重症患者接受了CAR-T治疗,其中27位的癌细胞在治疗后完全消失,半年后复查也未发现任何癌细胞,这一结果令全球医疗界震惊。 但参与治疗的患者中,有的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甚至高烧到长时间昏迷不醒,也让一战成名的CAR-T被打上了风险大、副作用大的烙印。 除了可能的神经毒性和免疫副作用之外,CAR-T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价格高昂,因为CAR-T需要从患者身体中分离免疫T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所以每一次治疗都是定制化的,也就导致价格高企不下。 2017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来自诺华的全球首个CAR-T疗法Kymriah,定价为47.5万美元,其后两个月获批的CAR-T疗法Yescarta,定价为37.3万美元。 另外,目前CAR-T疗法的临床成功主要适用于液体瘤的治疗,而对于以异质性为显著特征的实体瘤束手无策,然而全球约90%的癌症病例都是实体瘤。 所以尽管成功治愈过癌症患者,CAR-T细胞免疫疗法却背负着价格高昂、副作用大、适应症窄的负担,极少有患者能够使用,而有限的临床数据也反过来制约了这一疗法的发展。 二、志在攻克实体瘤 为了打破僵局,包括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在内的企业开始研究通用型CAR-T疗法,目前CD19UCAR-T、CD20UCAR-T均已进入Pre-IND阶段。 通用型CAR-T疗法改造所需的免疫T细胞不再需要由患者提供,而是对异体T细胞进行提前制备,随时供给患者。这样一来,治疗不会受到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质量的影响,且治疗价格也会明显降低。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首席科学家杨选明教授告诉格隆汇,“通用型CAR-T技术路线上的企业有不少,但发展思路都基本一致,提高疗法的通用性,避免免疫排斥,另外再加上一个安全开关。未来临床使用规模扩大后,整个产业的配套设施成本也会下降,一个疗程定价在10万元以内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了与其他对手实现差异化竞争,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实体瘤相关的疗法上,在研的10项产品中,有7项针对的适应症属于实体瘤,攻克重点包括过去几无突破的“癌症之王”胰腺癌。 要将CAR-T疗法用于实体瘤,需要克服更多难题。2019年12月,外媒有消息称诺华也将暂时放弃集团内部对实体肿瘤领域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计划,后被其公开否认。 杨教授告诉格隆汇:“诺华内部可能也保持着一种观望和等待的心态,这是CAR-T在实体瘤领域的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早期大家受到血液瘤疗效的鼓舞,很多企业就试图用类似的策略去攻克实体瘤,把靶向的部分换了,但信号传导还是用以前的结构,但实际上实体瘤和血液瘤在靶点、肿瘤微环境和异质性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就导致当前CAR-T治疗实体瘤所取得的临床数据都不太理想。” 为了攻克实体瘤的挑战,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对CAR-T疗法进行了改良。“我们很早就在布局实体瘤治疗,系统性设计了优化T细胞功能的关键信号通路的近80种CAR结构,去筛选能适用于实体肿瘤的新型CAR结构,其中一些已经在小鼠模型验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快会有临床数据出来。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最初的设计,首先你的设计从原理要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其次是要有要扎实的体外筛选平台和体内验证模型。我们采用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先验知识的半系统性筛选,另一种是基于全基因组的无偏见筛选方法。目前我们通过这两种方法,已经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新型CAR结构。” (图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首席科学家杨选明教授) 目前,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进展最快的实体瘤疗法是MSC-LIGHT(一种表达人源免疫刺激因子LIGHT的间充质干细胞),该项目预计将在2020下半年申报美国和中国的IND,目前已在终末期患者中得到初步验证,有望破解CAR-T实体瘤治疗中免疫细胞浸润难的挑战。 此外,在市面上已有产品的血液瘤领域,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也在研发Me-Better的产品,对于CD20靶点,采取增强型CART-OX40结构,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董事会主席刘小林对此很有信心,“技术上我们属于第一梯队,针对液体瘤的第一代疗法用的都是CD19靶点,我们用的是CD20靶点和CAR-T-OX40增强型CAR结构,临床病患观察28天后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非常高。针对实体瘤的第一代CAR-T多数采用了和液体瘤类似的CAR设计,但是治疗实体瘤要增强免疫细胞的浸润性和靶向性,还要加强攻击性,所以联合治疗技术是方案” 在实体瘤领域,刘小林认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也选择了最有突破价值的适应症,“实体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PD-1免疫抑制剂只能解决不足30%的问题。我们针对的第一个实体瘤是脑胶质瘤,这就要解决血脑屏障的问题,如果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就有望治疗其他脑部的癌症。第二个是消化系统实体瘤,尤其是胰腺癌(因附近关键脏器较多、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而被认为是癌中之王),如果攻克的话会产生比较轰动的效应。” “目前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的结果,都让我们非常振奋。” 三、中美双报组合拳 众所周知,药物研发的成本非常高昂,有“十年十亿美金”之说,且仍在不断攀升。 对于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而言,尽管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产生了一定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服务收入,但要覆盖研发成本仍是杯水车薪,此时检测业务就成了公司主要的现金流来源。 2019年前三季度,其医学实验室检测及健康检查服务收入4005.9万港元,占总收入的93.77%,该项业务与免疫细胞治疗形成了协同效应。刘小林提到,“肿瘤检测业务是我们的基础,也是我们稳定的现金流来源。患者在检测确诊后希望我们帮忙找合适的医生,所以我们一直与临床专家联系非常紧密。但有些疾病利用传统的放、化疗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些医生看到自己的重症患者无药可医也是很绝望的,一些愿意尝试CAR-T疗法的病人就会加入我们的临床试验。” 此外,在项目的申报上,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也有一套中美双报、区域差异的组合拳。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首席医学官、董事会联席主席姚毅教授原是美国FDA基因与细胞治疗部高级资深评审主任,曾获得过美国FDA该领域的第一个终身成就奖,于2019年5月加入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凭借多年的细胞治疗审批经验,姚教授判断,“中国的药品审批一直非常谨慎,但如果是在美国已经获批的药物,就相对容易通过国内的审批。所以我们会进行‘美中双报’,先FDA后NMPA。” (图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首席医学官、董事会联席主席姚毅教授) 在这样的药品审批背景下,中国生物科技服务也为不同市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在刘小林看来,“美国医药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定价比国内高很多,药品定价的空间也比较大,所以在海外拿到临床批文后,我们会一次性授权给其他药厂。但在大中华区的申报完成后,我们会自主生产并销售。因为国内的患者基数比较大,市场比较大,我们需要成熟的产品证明疗法的有效性并提供长期的现金流,过程中我们也能建立起完整的生产、销售团队,给以后的产品打通一条路。另外,持有和销售产品的医药企业能获得比研发企业更高的估值溢价。” 目前,全球已有数家企业的CAR-T疗法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包括金斯瑞(南京传奇)、药明巨诺、恒润达生、Cellectis等,甚至药品进入受理阶段都会令其估值大涨,也印证了资本市场对该疗法的认可。 在杨教授看来,不同企业侧重的适应症各有不同,仍有大量待开发的新品种,后发企业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全世界众多科学家都在推动这一疗法的发展,预计五年之内实体肿瘤的CAR-T或TCR-T的临床治疗会实现突破,但这不是一家独大的血液瘤时代了,实体瘤市场更大、靶点更多元,没有一个企业能把市场全部吃下,所以实体瘤时代能成就更多的企业。” 而对于中国生物科技服务而言,无论是突破通用CAR-T,还是攻克实体瘤,未来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020丨全球经济领袖并肩远望、笃定前行 意见领袖联手世界顶尖智库报业辛迪加为您带来全球经济领袖聚焦2020! 意见领袖丨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彼得·加里波第,都灵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彭·R·摩恩,挪威商学院研究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促使经济学家将目光转向流行病学家所使用的模型,因为前者难以理解疫情的动态及其可能产生的成本。最早的传染病模型(通常称为SIR模型)由威廉·奥格维·克尔马克(William Ogilvy Kermack)和安德森·格雷·麦肯德里克(Anderson Gray McKendrick)于近一个世纪前提出,将人群分为易感者(S),感染者(I)和已康复或死亡者(R)。 在这一标准模型中,在易感者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当从感染者(I)队列退出的人数超过进入该队列的人数时,传染病就会消失。该学说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群体免疫”,也就是感染者和易感者的数量同步下降,但前者比后者更快降至零(意味着有些人可以完全避免感染)。 而经济学家也使用了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类似转变去研究失业动态,只不过这项工作开展得更晚,并且是在流行病学家的模型之外独立发展出来的。其中一个典型成果是戴蒙德-莫腾森-皮萨里德斯匹配模型(Diamond-Mortensen-Pissarides matching model),阐述了失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接触所引发的有效就业匹配,从而实现从失业到就业的转变。 但是在传播疾病和有效就业这两种接触之间存在着非常重大的区别。传染病中的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更多人,而拥有一个空缺职位的雇主只能将其给到一个劳动者。从经济角度来讲,职位空缺是“可穷尽的”,而传染病是“不可穷尽的”。 这种穷尽性引入了一种流行病学文献中尚未研究过的动态。如果有消息说公共场目前有传染病患者在活动,那么其他人将避免产生人际交往,从而导致经济下滑以及感染率降低。反过来,在SIR模型各项参数保持不变情况下,更低的感染率将使感染者数量减少到低于原本应有的水平。 而较少的感染意味着实现群体免疫的进程会减慢。但通过将劳动经济学的技术运用于流行病学文献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因人们避免彼此接触所达到的最终群体免疫状态将使免遭感染的人数最大化。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会质疑政府是否有理由去要求某种程度的社交隔离,而不是允许公众自愿改变其行为。而我们则认为隔离是有理由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 首先,尽管一个人可能选择限制自身社交互动,但是当他/她进入公共场所(例如杂货店)时,其接触程度将取决于其他所有人同时选择限制自身社交互动的程度。因此接触的程度——以及遭到传染的风险——可能会比个人实际选择的要高得多。在劳动经济学中,这种动态类似于从就业匹配技术中获取的“增加回报”可能性——虽然该结果尚未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证实,但却似乎很容易在疫情上得到印证。 其次,在疫情期间,政府可能需要出手干预以减少医疗服务不堪重负的风险。“压平治疗曲线”将取决于国家的作为,因为个人通常会忽略自身求医问药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而将经济和流行病学两方面的见解相结合所得出的一条主要信息是,即使人们对传染病的自然反应也可能会降低感染率,但在群体免疫因强制性社交隔离而得以推迟的时候人们的境况会更好。尽管政府下达的限制措施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时间延长并需要动用更多的执法力量,但最终实现的群体免疫将呈现出一种感染,住院或丧生者数量都更少的状态。 当然,在严格社交隔离措施下实现全面群体免疫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在此过程的后期,政府可能会决定人口免疫状况已经足够接近终点线,因此可以开始放宽限制,例如重新开放学校或某些行业。但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依然可能受到感染,他/她们或许仍会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例如在家工作,不让子女上学等等。 那么届时政府又是否应将其社交隔离政策扭转过来,强制个人实施比其本身意愿更多活动,例如强制上学?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幸的是,距离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出回应的时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作者介绍: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汉堂学术委员,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系 Reguis 讲席教授,劳动及宏观经济学领域领军人物)
体外诊断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火热,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倒逼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多支行业概念股涨势良好。 2020年4月17日,证监会核准了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产业)的首发申请,公司顺利拿到IPO批文。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产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研究。 今年二月份,新冠肺炎在国内蔓延,亟需专业的检测设备与配套试剂,新产业较早研发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并已获得欧盟CE准入,此消息在网络上传播较广。 招股书显示,新产业连续三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其毛利率也是远高于行业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新产业所处的体外诊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数据显示,国内市场规模增长率均超过20%。 营收净利连增三年 最新招股书显示,新产业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及销售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先者。产品主要用于提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预测的诊断信息。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主要有8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122项配套试剂,均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国内提供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种类最多的供应商之一。 据了解,新产业自1995年设立以来,一直从事免疫分析仪器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通过20多年持续自主研发,已经全面掌握了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研发与生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发与生产等关键技术。 此外,新产业亦积极拓展生化分析产品线,截至2020年3月31日,拥有4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并拥有39项配套试剂,均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公司仪器型号系列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仪器测试速度、样本和试剂装载量的需求;配套试剂涵盖甲状腺、性腺、肿瘤标志物、代谢、肝纤维化、传染病等检测项目,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检测需求。 近三年来,新产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41亿元、13.84亿元和16.82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8亿元、6.94亿元以及7.73亿元。 招股书显示,新产业前十大股东中,持有股权5%以上的有3个,分别是西藏新产业、天津红杉及董事长饶微。其中翁先定合计控制公司33.7295%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销售模式上,新产业主要采用的是经销模式。招股书显示,体外诊断行业终端用户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用户数量多、分布广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生产与销售的分工,出现了大量专业经营医疗器械产品的经销商。 另一方面,新产业在招股书中表示,与经销商合作的模式,其销售回款及时性明显优于直接销售给终端医院。对于海外销售,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成立时间较短,业务尚不成熟,很难直接对当地终端医疗机构展开营销活动和技术服务,更适合通过当地经销商向市场输出产品。 营收的结构上,新产业更偏重于国内市场,但是海外市场也有相对合理的比重,2014年至2019年,新产业外销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61亿元、1.79亿元、2.25亿元、2.66亿元和3.43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73%、21.95%、19.35%、19.69%、19.25%和20.39%。海外业务先发优势突出,海外收入从绝对量上看领先于同行可比公司。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产业共有国内经销商2000余家,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海外经销商220余家,进入143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主要大洲。 体外诊断行业前景广阔 体外诊断产业在国际上统称为IVD(In-VitroDiagnostics)产业,指将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从人体中取出后进行检测,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涉及免疫检测、基因诊断学、转化医学等众多学科,进行体外诊断时,主要利用相关医学临床诊断仪器和配套检测试剂构成的统一检测系统,为医生提供更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 数据显示,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体外诊断目前已经成为人类进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数据,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在2018年为650亿美元,预计2018年到2023年以4%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78亿美元。 实际上,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与各地区和国家的人口总数、医疗保障水平、人均医疗支出、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相关。其中北美、西欧是体外诊断消费的主要市场,但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服务已经相对完善,其体外诊断市场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体外诊断市场增长迅速,成为全球市场新的增长点,预计增长率在10%~15%之间。 据AlliedMarketResearch统计,2016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410亿元。近二十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游市场需求膨胀、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产业化程度快速提高。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预测,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最近三年增速接近20%,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增长。 事实上,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由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血栓与止血诊断等细分领域构成。其中免疫诊断市场规模最大,约占据体外诊断整体市场的39%,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分列第二、三位。 近年来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迅速,检验产品的种类迅速增加,国内外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就行业整体而言国产产品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4%,但具体到产品类别发展不均衡,随着国内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未来国产品牌将逐步替代进口品牌。 体外诊断行业的火热,还在于其较高的毛利率,新产业招股书数据显示,体外诊断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利润水平较高,国内企业综合毛利率一般在50%左右,行业总体利润水平保持相对平稳。新产业的毛利率远高于行业的平均值,2017、2018以及2019年的前6个月,毛利率分别为78.67%、80.81%以及79.36%。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在国内体外诊断市场上较为分散,市场份额超过1%的有13家,包括迈瑞医疗、科华生物、达安基因以及新产业等,这意味,后续还是会有很大的变动发展空间,有前沿技术的企业也将占得先机。 根据McEvoy&Farmer出具的中国免疫化学诊断市场报告和公司2015年度审计报告数据,公司2015年在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占有率为1.8%,新产业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均来源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其配套试剂。 未来拟继续强化主业 新产业招股书显示,在业务特点上,新产业专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究与发展,建立了纳米免疫磁性微球研发、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研发、全自动化学发光试剂研发和试剂原料研发四大技术平台。 此外,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研发团队始终紧跟该领域世界技术前沿,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技术和工艺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产业拥有150项专利,截止2020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医疗器械注册证172项。 新产业也在招股书照中特别提到,重视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与深圳大学深化产学研合作,合作开发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的某些核心部件国产化预研,在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合作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新产业与多家三甲医院保持临床试验合作关系,迭代开发产品,保证产品研发质量,这些三甲医院也是公司新产品注册的临床试验研究基地。 招股规模上,新产业本次上市前总股本37040万股,本次发行4120万股,发行后41160万股,发行价格31.39元,(当前)计算的总市值约为129.2亿元,新产业本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2.03亿元。 根据公司的资金使用规划,其中约6.51亿元用于新产业生物研发生产基地二期;约2.75亿元用于新产业生物海外拓展项目;约1.40亿元用于新产业生物营销网络升级项目;1.37亿元用于新产业生物研发中心项目。 新产业在招股书中表示,为解决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及满足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需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规划为“新产业生物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年产3000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1500台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及400万盒配套试剂的规模。 新产业董事长、总经理饶微曾对媒体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围绕公司现有核心业务或未来业务发展方向。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充产能、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强化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增强国内外营销网络深度与广度,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的上市规则即将迎来新的变革,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科创板注册制的顺利推行,也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有分析指出,此举将有利于提升成长股的活跃度和点燃投资者热情。 作为体外诊断热点板块的“新兵”,聚焦登陆创业板,新产业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