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6日电 (左宇坤)近日,为促进家电市场全面升级,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规范有序、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有业内人士认为,家电回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旧家电的淘汰,促进消费者家里的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从而带动家电产品销售额的提升和家电市场的发展。 家电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其中相当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家电产品是在2009年至2013年间进行家电下乡政策刺激时购置。依据家用电器8-10年的安全使用寿命来看,这部分家电即将或已经进入了替换更新期。 家电产品虽然能够长时间使用,但它也有自己的寿命。“过期”的废旧家电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而且非法拼装的产品会扰乱市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其中的有价资源不能正常循环利用,也会造成巨大浪费。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早已进入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近年来,每年报废的家电数量基本在1亿到1.2亿台左右,并且还以平均每年20%的数量持续增长,预计至2020年,每年废旧家电量将达到1.37亿台。 “家电回收体系的建设是必然的。”在百姓家电网创始人杨帆看来,中国市场巨大,淘汰的家用电器产品也非常多,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家电回收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引导用户淘汰超龄家用电器的适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企业来说能增加更新换代速度,增加企业营收,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杨帆表示。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中国在家电回收行业所具备的潜力毋庸置疑,但反观我国的家电回收市场,可以说一直是由骑着三轮车在马路边、小区里吆喝的废品小商贩撑起来的。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仅占20%左右。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健全回收网络、优化回收渠道、增强处理能力是当前的重点任务。对此,《实施方案》主要提出了以下三条举措: 首先,以互联网技术为纽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回收处理体系的覆盖率;其次,通过多元化、全品类、可预约的组织形式,吸收个体回收者加入,大幅度壮大回收体系队伍,解决企业人手不足问题;最后,通过社区、中转站、产销企业和处理企业的有机组合,形成较为高效的多元化实施主体,为安全、高效、合规处理废旧电器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首次明确了资金支持回收环节。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确定在我国对电器电子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生产者建立废电器处理基金,补贴有资质的处理企业。 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是,同样是参与家电回收处理环节,拆解厂可以获得补贴,家电回收企业却没有针对性的补贴优惠政策。因而,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支持资金可向前端的回收企业倾斜。 对此,《实施方案》指出,要给予符合条件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先进典型培育项目,城市以及家电生产、回收和处理大型企业建设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废旧家电处理项目布局等必要的资金支持。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玉文认为,这些在资金支持方面的举措,有利于调动相关责任主体对落实《实施方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回收体系质量。 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一季度我国家电行业国内市场零售额累计1172亿元,同比下降36.1%。 在众多家电品类中,大家电受疫情影响尤甚。空调市场由于受到标准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销售额降幅达57.2%,价格创新低;彩电、冰箱、洗衣机市场销售额降幅均在30-40%之间,总体上呈“断崖式”下滑。 面对目前亟待复苏的家电市场,激活更新需求是家电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举措。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曾对媒体表示,家电回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旧家电的淘汰,促进消费者家里的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更新升级从而带动家电产品的销售额提升。 具体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开展覆盖城乡的家电以旧换新等更新消费活动;引导消费者及时更换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老旧家电;探索家电新型消费模式,开展家电租赁业务。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认为,此次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发挥市场的作用为主。依靠家电生产商、销售企业、电商平台等相关机构联合开展,行业协会组织各相关机构落实具体工作,摆脱依赖政府补贴的以旧换新模式,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推动家电以旧换新的一次探索。 “预计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于可利表示。
早已进入存量市场的家电行业,在疫情的打击下形势更加严峻。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为1204亿元,同比下降35.8%。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式逐渐向好,以及五一期间,全国大范围升温,广东家电市场的温度也随之提升,大有复苏之势。《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华强北多家家电卖场探访,多位销售人员表示,“五一期间顾客已经很多了,特别是空调订单增多,越热买空调的人会越多。”线下销售回暖线上持续火热“天气太热了,没有空调实在受不了。也考虑过在线上买算了,不过这种中大型家电,感觉还是线下亲眼看看更放心。”消费者王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最近,南方天气开始逐渐炎热,对空调销售有明显拉动作用,王女士就是被气温驱动前来购买空调的消费者之一。(图为:格力空调在国美电器的销售现场)五一作为传统的销售旺季,各商家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都“铆足劲”促销。2020年5月6日,《证券日报》记者先后来到位于深圳华强北的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以及顺电等家电卖场发现,虽然是工作日,消费者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在格力、美的、三菱等大品牌的销售点,前来咨询的家庭型消费者更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此外,有多位卖场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现在整个市场环境是在向好的,除了洗衣机、热水器等品类,像空调、电视等家电的市场价格正在启动,五一过后,涨价是肯定的。”线下销售回暖的同时,疫情期间担当“主力”的线上销售也在持续火热。京东数据显示,5月1日,京东平台家电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日的两倍。其中,空调品类开场4分钟销售额便破亿,到上午10点就超过了去年全天销售额;冰洗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65%;电视品类销售额较日均增长500%;厨卫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89%,创历年五一销售新高。5月5日“超级5”当天,京东平台家电成交额高达去年同日的3倍,更是4月日均销售额的2.5倍。其中,空调品类销售额是4月日均的10倍;电视品类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整个市场销售情况向好,对于行业复苏可以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华讯投资首席策略师胡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行业复苏可以确认,随着疫情影响逐步降低,各行业都在复工复产,对下游企业的拉动正在加大,消费的复苏较为明显。二季度有望延续这一势头。”家电企业一季度业绩受挫事实上,受疫情影响,2020年开年来,家电市场遭受重挫,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一季度冰箱、洗衣机、空调的零售销量和金额均出现大幅下滑,空调市场更是几近腰斩。销量下滑也在业绩数据上有所体现。截至目前,广东省所有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均已披露。作为家电巨头的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在一季度业绩都较为惨淡,净利润罕见地出现负增长。而广东省其他家电公司,除了小家电领域的小熊电器、新宝股份、*ST德奥等,其余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更是下滑严重。实际上,中国家电早已进入存量市场,受房地产限购、拉力减小,以及人口红利消失的影响,近年来传统家电各品类的增速都有所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2018年,家电市场的成交额呈波动下滑的趋势,从316亿元降至272亿元。此次疫情的到来更是使整个家电行业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海信集团此前对外表示,公司经营形势严峻,面临渡过难关、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激发全体员工斗志。美的集团也宣布将对高管实施“冻薪以表决心”,暂停发放高管30%的月薪,根据年底集团整体及单位业绩达成情况来确定是否返还。销售渠道重塑小家电“出圈”虽然疫情下的家电行业遭受重创,各企业也纷纷开展自救行动,其中直播带货等“线上求生”模式最受欢迎。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网上零售额占家电市场零售总额的55.8%,网络零售首次撑起家电市场的“半边天”。美的集团官方微信就显示,公司采取微信营销、直播引流、秒杀活动等营销模式,一季度全网销售规模约135亿元,同比增加11.7%,线上收入占内销比例达45.6%,一季度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在谈及销售模式向线上加速转移时,胡宇表示:“家电销售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企业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加快存货的出清,属于疫情背景下的一种创新销售方式,未来仍有望延续这一种新业态,家电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受益于疫情影响下的“宅经济”兴起,空气炸锅、煎烤机、电烤箱等小家电受热捧。京东家电数据显示,2月至3月中下旬,电火锅成交额同比增长140%;苏宁数据显示,进入4月份以后,全国小家电销售上扬势头不减,小家电订单量同比增长103.5%。 小熊电器作为该细分行业的佼佼者,凭借边缘性的创意小家电,比如电热饭盒、打蛋器等,在今年一季度有亮眼的业绩表现。据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40亿元,同比增长17.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83.66%。对于家电行业面临的处境和未来发展,小熊电器董秘刘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依然会是今年家电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包括海外疫情的暴发,也会对家电行业的海外业务造成困难。但同时它也带来了系列的机会。随着疫情对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户会回归家庭,更注重家庭生活品质,家庭场景下,家电是每一个人都绕不开的生活用品,所以我们对于今年家电行业依然是持乐观看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