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界定为明星城市,那么GDP突破2万亿大关的,一定算得上是城市中的超级明星。而今,这样的超级明星又多了一个,那就是苏州。1月19日,苏州市市长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整个“十三五”时期,苏州GDP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6.1%,现已迈上2万亿元的新台阶。2万亿是个什么概念?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2020年贵州省GDP为1.78万亿元,山西省1.765万亿元,黑龙江1.37万亿元……换句话说,苏州的经济体量比很多省份都要大。排在苏州前面的城市都有谁呢?答案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和广州——这五个城市当中,上北深广都是笑傲群雄多年的老大哥,直辖市重庆则是西部的龙头。反观苏州,既不是直辖市,也不是省会,更不是计划单列市,相比之下少了很多政策光环的照耀。然而,即便是没有太多的仰仗,苏州依然从全国数百个城市里脱颖而出,将杭州、武汉、成都、天津等一众明星城市都甩在身后,无愧于“地表最强地级市”的美誉。苏州凭什么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们不妨来做一番讨论。1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在江苏,苏州的风头一点都不逊于南京。早在300多年前,苏州和南京就开始暗暗较劲了: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一称问世,其名源于“江宁府”与“苏州府”的首字,江宁府是南京的古称,可见彼时的南京和苏州一字齐肩、携手并进;时至今日,南京虽然贵为省会,但江苏的简称“苏”,仿佛又在不断提醒着人们,苏州的地位举足轻重。论经济实力,苏州放眼全国都鲜逢敌手:论总量,苏州GDP于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第六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只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之后,2020年再度成为第六个“两万亿俱乐部”成员;论人口,苏州早在2010年就突破了千万大关;论人均,苏州2019年人均GDP高达 17.9万元,遥遥领先于全国的7.1万元(见图1),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即为初等发达国家,超过3万美元即为中等发达国家,那么苏州的人均GDP(约合2.6万美元)已相当于初等发达国家水准。苏州经济体量之所以如此庞大,其发达的县域经济可谓居功至伟。2019年,由苏州市代管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四个县级市,联手贡献了苏州1.92万亿GDP中的1.02万亿,占比高达53%;而根据苏州各区最新的政府报告测算,四个县级市在2020年均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并仍将贡献整个苏州GDP的53%左右(见下表)。另外,在赛迪顾问发布的《县域经济100强(2020年)榜单》之中,这四个县级市悉数位列前十名;其中,昆山已是连续多年高居榜首,而张家港和常熟也分列第三、五名,足见苏州各区域经济发展之全面,苏州“地级市之王”的江湖地位也得以成就。除此之外,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现已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达到了52%,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1%和55.7%,这样的成绩在全国难逢敌手。在如此特殊的2020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疫情防控的到位自然是直接因素。公开信息显示,苏州是中国十大经济城市中疫情最轻的,虽然常住人口达1000多万,但苏州确诊病例低于90个,治愈率为100%,其他同等人口量级的城市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得益于此,苏州经济在短时间内重启,并迅速回暖,这也是苏州2020年多个经济指标能实现逆势上扬的原因。不过正如前文所说,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既没有深圳那样的特区优势,也没有南京杭州那样的省级首府的地位,但依旧能稳扎稳打地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苏州模式”,这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这种缺乏先天禀赋、更多依靠后天努力而崛起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其他城市更具借鉴意义。2总结起来,“苏州模式”的精髓主要有三:一是拥有以工业为核心的强大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综合国力与社会财富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命脉,拥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抵御各种风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其中,工业又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正是这样一个工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与上海浦东开发的契机,苏州大力吸引外资和台资入驻,以包括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多个产业园区为支点,不断致力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如今,苏州已经拥有了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16万家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万亿元,稳居全国前三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达到了8718亿元。而这些,也成为了苏州经济稳健发展的根基。二是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社会整体产出实力,并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苏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可小觑,前文提到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1%和55.7%,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此外,苏州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惊人的3.7%,显著高于全国2.23%的整体水平(2019年数据),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5%,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名,无不彰显出苏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之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在仅仅2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苏州近1/8的GDP,截至2019年底,这里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0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及独角兽(培育)企业5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6000多家,“国字号”科研院所15家;通过学习新加坡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持续改进完善,现已形成了“以注重规划先行、突出先行先试、坚持开放创新、强化亲商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为主要内涵的园区经验,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更是连续数年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典范案例之一。而这一“园区经验”,与“昆山之路”和“张家港精神”并称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法宝,共同为苏州工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三是形成了发达的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市场化改革、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关键力量。而组成民营经济的众多民营企业,又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它们经营灵活,效率更高,拥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追逐利润的动机也极为强烈,对提升区域市场活力来说至关重要。苏州民营经济的发达,可以从以下数据里得到佐证:(1)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144家,稳居全国前五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其中有3家入围世界500强;(2)共有26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双双位居江苏省第一,上榜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仅次于杭州,与深圳、无锡并列第二;(3)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苏州得分位居全国第三。除此之外,苏州发达的民营经济以及众多民营企业还提供了更为灵便、包容、广阔的就业机会,不仅解决了720多万户籍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350多万外来人口来此谋生,这也反映出,苏州对于外来人口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显示,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苏州高居第九位。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共同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3当然,苏州经济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被诟病得最多的地方,莫过于苏州对于外贸的过度依赖。回顾历史,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在整个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苏州从国外引入先进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来为本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苏州又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事实证明,外向型经济给苏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但加速了苏州的工业化进程、形成了完备齐全的工业体系,还大大提升了本土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典型如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还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然而,外向型经济蒸蒸日上的另一面,却是苏州对于外贸和外资形成了较强的依赖,而且愈演愈烈。数据显示,近些年苏州对外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100%(见图2)。要知道,外向型经济的弊端,恰恰在于受海外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太大,如果过度依赖于此,那么经济增长的主动权很难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如此,由于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长此以往难免会导致本地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既不利于本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又增加了自己提高外贸竞争优势、抢占全球价值链上游的难度,甚至还会威胁到自身经济安全。事实上,这一弊端已经有所显露。近年来,关于“外资撤离苏州”的讨论时常出现在网络之上,从数据上看,自2011年起苏州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同比呈现出明显的下滑之势,其中2013~2017年更是表现为负增长(见图3)。虽然2018年以后有复苏迹象,但鉴于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一旦发生贸易摩擦或是单边制裁行为,难免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这对苏州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隐患。正因为如此,经济体量迈上新台阶的苏州,未来更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尽快摆脱过去以外贸外资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进口替代和外资替代,同时推动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继而打造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夯实实体经济、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又需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而这些,不正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精髓所在吗?苏州,真的是观察和反思中国经济的最好样本!【公告】苏宁金融研究院系苏宁金融旗下大型研究智库,聚焦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领域,长期专注行业研判、业务发展、金融科技转型等领域研究,对外提供业务转型咨询&培训、用户体验提升咨询、研究报告定制、投资理财&商业保险方案定制、商业推广、业务合作咨询等服务,相关需求请发送邮件至sncfzx@suning.com,感谢您的支持!
江苏苏州是我国GDP前十大城市之一,素有“最强地级市”之称。今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楼市都保持了一定热度,但苏州却传出房价下跌的消息。今年苏州房价到底如何?成交情况怎么样? 苏州:二手房价格逐月微跌成交明显萎缩 在苏州老城区,由于建筑物限高,附近都是房龄较老的住宅,记者走访附近居民和多家房产中介了解到,今年二手房无论挂牌价还是成交价都有所下跌。 江苏苏州姑苏区房产中介:明显感觉到,现在的价格比刚复工回来时便宜。比如装修良好的某小区的房子,春天的时候能卖到每平方米两万五六,现在卖每平方米两万三四。 记者又来到苏州东环,附近房产中介同样表示今年有不少二手房价格出现下跌。 江苏苏州吴中区房产中介:它是属于东环,这个小区目前有房子房东降价较多,因为这边没有带学区,都是自己住的,之前成交价格基本为每平米29000左右,现在降到每平米27000左右。 房产中介表示,热门学区房的价格依然在涨,但非学区房,包括姑苏区、吴中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下跌。价格方面,根据链家数据,今年苏州二手房挂牌价格呈现逐月微跌的情况,从2月份的近28000元跌落至11月的24000多元。而成交方面,苏州楼市今年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冷清了许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2020年11月份显示,成交套数是5965套,也就是5000来套的水平。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来,2019年是一个高位,那时接近于13000套。2020年这个量相比去年高峰点差不多少了一半。 苏州:供大于求新楼盘销售清淡 事实上,2019年,苏州楼市是非常火爆的,热度一度位居全国前列。而今年,不仅二手房,新房销售也同样遇冷。 在苏州相城区的一个新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可以享受不少优惠政策,比如首付分期,也就是首付款也可以分期进行支付,此外还可以享受一口价优惠。 江苏苏州某新楼盘置业顾问:一口价比备案价便宜将近40多万。只有这段时间是这样。说句实在话,之前客户买比现在贵了接近20多万,因为之前没有过这种一口价。 记者了解到,最近苏州一些新楼盘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优惠,市场人士表示,年底开发商为了冲业绩进行打折促销属于正常情况,但今年新房打折力度更大,特价房、一口价、免费物业等变相降价也不在少数。此外,和许多城市一样,苏州部分板块同样存在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 根据研究机构数据,苏州今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294元每平方米,新房供应量为86851套,而成交套数仅为64649套。8万多套的供应和6万多套的成交,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今年长三角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处于收紧状态,也就是市场热度较高,例如杭州、宁波、徐州等,分析人士指出,苏州楼市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019年涨幅较多,今年出现回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这是一个市场周期调整,是很正常的现象。苏州此前确实经历过一波炒房,一波市场交易比较热的现象,但是2019年到现在,市场肯定是有所透支的,所以出现降温也是客观的。
江苏苏州是我国GDP前十大城市之一,素有“最强地级市”之称。今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楼市都保持了一定热度,但苏州却传出房价下跌的消息。今年苏州房价到底如何?成交情况怎么样? 苏州:二手房价格逐月微跌 成交明显萎缩 在苏州老城区,由于建筑物限高,附近都是房龄较老的住宅,记者走访附近居民和多家房产中介了解到,今年二手房无论挂牌价还是成交价都有所下跌。 江苏苏州姑苏区房产中介:明显感觉到,现在的价格比刚复工回来时便宜。比如装修良好的某小区的房子,春天的时候能卖到每平方米两万五六,现在卖每平方米两万三四。 记者又来到苏州东环,附近房产中介同样表示今年有不少二手房价格出现下跌。 江苏苏州吴中区房产中介:它是属于东环,这个小区目前有房子房东降价较多,因为这边没有带学区,都是自己住的,之前成交价格基本为每平米29000左右,现在降到每平米27000左右。 房产中介表示,热门学区房的价格依然在涨,但非学区房,包括姑苏区、吴中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下跌。价格方面,根据链家数据,今年苏州二手房挂牌价格呈现逐月微跌的情况,从2月份的近28000元跌落至11月的24000多元。而成交方面,苏州楼市今年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冷清了许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严跃进:2020年11月份显示,成交套数是5965套,也就是5000来套的水平。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来,2019年是一个高位,那时接近于13000套。2020年这个量相比去年高峰点差不多少了一半。 苏州:供大于求 新楼盘销售清淡 事实上,2019年,苏州楼市是非常火爆的,热度一度位居全国前列。而今年,不仅二手房,新房销售也同样遇冷。 在苏州相城区的一个新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可以享受不少优惠政策,比如首付分期,也就是首付款也可以分期进行支付,此外还可以享受一口价优惠。 江苏苏州某新楼盘置业顾问:一口价比备案价便宜将近40多万。只有这段时间是这样。说句实在话,之前客户买比现在贵了接近20多万,因为之前没有过这种一口价。 记者了解到,最近苏州一些新楼盘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优惠,市场人士表示,年底开发商为了冲业绩进行打折促销属于正常情况,但今年新房打折力度更大,特价房、一口价、免费物业等变相降价也不在少数。此外,和许多城市一样,苏州部分板块同样存在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 根据研究机构数据,苏州今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294元每平方米,新房供应量为86851套,而成交套数仅为64649套。8万多套的供应和6万多套的成交,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今年长三角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处于收紧状态,也就是市场热度较高,例如杭州、宁波、徐州等,分析人士指出,苏州楼市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019年涨幅较多,今年出现回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严跃进:这是一个市场周期调整,是很正常的现象。苏州此前确实经历过一波炒房,一波市场交易比较热的现象,但是2019年到现在,市场肯定是有所透支的,所以出现降温也是客观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2日讯 今日晚间,苏农银行(603323.SH)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19年9号令),经与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沟通,由于徐晓军属于同类性质职务平级调动,无需重新申请核准任职资格,仅需向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报告。截至目前,徐晓军的董事长任职资格已向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报告。 此外,近日,苏农银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关于徐卫忠等2人任职资格的批复》(苏州银保监复〔2020〕447号),核准徐卫忠、邱萍公司副行长任职资格。 相关人员简历: 徐晓军,1972年10月出生,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1996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海安南屏信用社柜员、信贷员、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海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公司业务部经理;如皋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主任;如皋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任苏州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 徐卫忠,1977年10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中共党员。1999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吴县农村信用联社东渚信用社员工、信贷科科员;苏州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吴中区信用社业务股副股长;东吴农村商业银行相城支行副行长;江苏沭阳东吴村镇银行行长;东吴农村商业银行宿城支行行长;苏州银行宿迁营业管理总部主任、苏州分行副行长、零售银行相城区域总裁;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助理、高新支行行长、苏州与异地业务总部总监。现任苏州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兼公司金融总部总监。 邱萍,1975年2月出生,江苏吴江人,本科学历,助理会计师,中共党员。1992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桃源农村信用社柜员、平望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员;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平望支行综合柜员、行长助理、副行长、同里支行副行长、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组织部部长;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兼党委组织部部长、风险与合规管理总部总监。现任苏州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风险总监。
据悉,十天内五大城市齐推户籍新政。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广州,苏州在内的多个大城市密集推出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 最牛地级市放宽落户 苏州市近日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创新户口迁移政策。实施省内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 苏州是中国普通地级市的领跑者,有“最牛地级市”之称。去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35.8亿元,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六,普通地级市第一。苏州的GDP总量大,主要体现在强大的工业制造业。 数据显示,去年苏州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0%,有11个行业产值超一千亿元,26家企业入围“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入围数量列全国第一。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40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8%。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同时也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不仅如此,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去年全年苏州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60家、累计达7052家,仅次于北上广深,成为二线城市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今日,苏州龙杰(603332.SH)跌停,截至收盘报32.04元,跌幅10.00%。 公司三季报显示,有两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多只产品于三季度新进买入。其中,上海翎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达四只产品,速赢二号持有100.70万股,占苏州龙杰流通股比例的3.387%、翎巧4号持有83.82万股,占苏州龙杰流通股比例的2.819%、翎巧12号持有64.73万股,占苏州龙杰流通股比例的2.177%、翎巧7号持有63.09万股,占苏州龙杰流通股比例的2.122%,分别位居第1、2、7、8大流通股股东。 上海古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旗下的古骓六号和古骓十号,分别持有69.09万股和65.86万股,占苏州龙杰流通股比例的2.324%、2.215%,为第5和第6大流通股股东。 据悉,翎巧4号成立于2019年10月15日,截至今年10月16日累计单位净值为1.4456元,累计收益率44.56%。 翎巧12号成立于今年2月26日,截至10月23日的最新单位净值为1.1408元,累计收益率14.08%。 翎巧7号成立于2019年12月24日,截至今年11月13日的最新单位净值为1.3135元,累计收益率31.35%。 资料显示,上海翎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21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翎巧资产股东分别为赖联文、丁辰、王荟臻,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30%。 上海古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2月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杰,股东为李杰和郑建金。
苏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落实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深化“人钱挂钩”“人地挂钩”等配套政策。 具体而言,在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方面,《意见》要求修订积分落户政策,立足苏州实际,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市辖区和县级市等不同区域,抓紧制定全市范围内统一的差别化积分落户政策,引导人口在城市内部合理分布、有序流动。要合理设置积分落户规则,增加社保和居住年限比重,优先解决好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落户问题。 《意见》要求畅通落户通道。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按照新出台的《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吸引更多人才流入苏州。 《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户口迁移政策。实施省内特大城市苏州与南京在积分落户时,实现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积累互认。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允许符合条件的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者就业创业地落户,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在城镇落户。 在持续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方面,《意见》强调要全面深化居住证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在规划基础上,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步伐,有效增加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原则,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各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 中泰证券首席政策分析师杨畅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租赁住房发展的同时存在着“租购不同权”的问题,尤其在落户、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差异。苏州此次发布的落户新政在这两方面均有突破,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城市,长期面临人口流入的态势,通过发展租赁住房,是解决增量人口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杨畅表示,《意见》增加了租赁人口落户的选择权和便利程度,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口增量。在教育方面,文件提出“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将针对性地解决基本教育供给问题。 在杨畅看来,“租购同权”意味着租房者可以与购房者平等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的权利,现阶段关注度比较高的主要涉及户籍和教育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