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苏州银行始终秉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初心,逐步形成了“服务中小、服务市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定位,也在持续探索特色化经营道路,创建特色化普惠银行。 探索特色经营模式理念,实现普惠金融科学发展 苏州银行作为苏州本土的法人城商行,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实现普惠金融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成立了“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经营战略规划,选定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做好“普惠”的最佳方法,通过“线上+线下”、“产品+服务”、“科技+人才”结合的发展方式,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科学发展。 首先是坚持信贷资源倾斜,单列专项信贷计划,加大对小微、民营、制造业等实体企业贷款资源倾斜,优先保证实体企业贷款专项贷款额度。同时创新平台服务模式,近四年持续打造优化全国领先的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引入苏州企业征信体系,通过“一网”覆盖小微融资服务、“一站”查询企业征信信息、“一键”实现融资供需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专业度。 针对小微企业缺少抵押、担保的问题,苏州银行不断丰富融资担保方式,加大与省、市、县(区)主要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合作,共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对中小科创企业,扩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股权等抵质押物范围。 目前苏州银行已合作的具有风险补偿性质的银政合作类产品24项,未来将充分考量风险成本、政府合作贡献等因素,大力加强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类贷款的投放,进一步促进科创型、轻资产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以“转贷通”探索小微转贷模式,减轻小微企业成本负担。 此外,苏州银行也不断丰富民生金融场景,围绕发行的734万张市民卡,初步打通社保、医疗、交通、教育、旅游、消费等生活场景。持续实践“金融+场景”和“金融+行业”业务模式,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多触点的精准化营销体系。 科技赋能抢占战略高地,数字转型搭建智慧平台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度的日趋加深,为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随着科技力量的壮大和相关技术的成熟,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链接融合作用将更加显著。 苏州银行高度重视科技赋能,将“科技引领”写入其新三年战略规划中,金融科技由战略支撑转向了战略引领;将前沿科技运用于产品创新、客户营销、业务运营和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实践中,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市民衣食住行跨界打造出新服务场景。 民以食为天,2018年,苏州银行与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跨界合作,以移动支付为媒介,首创运用区块链可信、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在解决食药监针对农产品在农贸市场的多级分销监管和销售溯源电子化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实时存证,建立农产品追根溯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2017年,苏州银行与市卫计委合作推出了“健康苏州掌上行”医疗服务平台,帮助市民实现“线上就医”。苏州银行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推出“健康园区”医疗服务云平台,为园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首次实现园区医疗机构就诊记录的在线查询,并提供在线健康档案查询、管理服务,患者可以线上自主择医,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医疗过程。 苏州银行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风控转型,设立大数据部,推进全行数据治理,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搭建多维度数据治理体系,自上而下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仓库。搭建“小苏云”平台,对零售客户生成超400个客户画像标签,开始尝试个性化推荐。搭建璇玑智控系统,尝试运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迈出数字化转型关键一步。未来苏州银行将继续抓牢智能风控之要,不断迭代风控模型,升级客户筛选、客户准入、风险预警等智能风控技术,完善普惠金融智能风控体系。 抗击新冠疫情奋勇争先,普惠小微金融持续发展 疫情以来,苏州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支持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为企业复工复产 “输血供氧”,支持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资金不断、项目不减、信息不失,疏通城市金融血脉,助力化解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疫情发生后,苏州银行第一时间捐赠500万元款项和价值约200万元的医用设备。在苏州金融同业中首家提出备战企业复工,发布苏行“惠企12条”,安排20亿元贴息贷款专项用于防疫抗疫,助力企业复工和民生保障。在本次疫情中,苏州银行前后实现了多个“首批”、“首创”、“首推”,充分彰显了抗击疫情的苏州速度。 多年来苏州银行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抗疫期间“线上苏行”厚积薄发,一条条“绿色通道”、一项项科技创新,是苏式金融抗疫的有生力量。配合苏州市卫健委,仅用3天时间,在智慧医疗平台和苏州银行APP紧急上线“口罩购买预约登记”功能,全市累计近70万名市民预约登记。配合苏州工业园区紧急上线SIP线上金融服务集市,为7000多家企业提供线上金融服务。上线供应链产品“医采通”,推出医护人员消费贷产品 “天使贷”,开发政策性贷款产品“战疫贷”,以产品创新确保金融抗疫不断档。 为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助力“六稳、六保”,苏州银行扎实推进“百行千人进万企”,线上、线下并举,分级对接存量小微企业客户2.1万多户,及时支持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1800多户,涉及企业员工5.2万多人。主动为149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1.98亿元,为34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息902万元,对应本金7.32亿元;投资防控疫情相关债权2.2亿元,帮助共度难关。为响应苏州市政府“保就业”专项支持方案,快速推出苏州银行“薪金云贷”产品,调拨15亿元专项信贷规模,预计惠及3500户企业、超过10万名员工,稳定员工就业,加快复工复产。 正是系列抗疫举措,苏州银行普惠金融的服务力度不减。截至今年3月末,苏州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5.58亿元,较年初增加3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9.6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1.14%,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5.35个百分点,平均投放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45BP。
7月27日讯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期发布行政处罚公示,苏州金悦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即擅自施工,被罚款3.9万元。 公示显示,苏州金悦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苏地2019-WG-4号地块2#配套用房工程项目建设中(面积:1509.68平方米,合同价:300万元),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已由江苏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09月19日擅自施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2020年7月25日,2020建发房产苏州城市品牌发布在现代传媒广场苏州广电演播厅启幕,建发房产华东区域总经理助理秦进先生、建发房产华东区域苏州城市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倩女士亲临现场解读建发产品魅力。特邀百家讲坛明星讲师、复旦大学教授、国学大师——钱文忠老师,共同探讨东方文化和现代人居理想。 建发房产华东区域苏州城市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倩女士为我们解读建发年度新作,她首先表示苏州是建发华东发轫之地,拥有独特的活力和魅力,文化遗产众多,是世界文化之城。 随后吴倩女士讲到建发新中式建筑,表示只有中式建筑才能更好的展示中国的文化。 建发新中式产品建造理念均为“稀贵文脉之上,唯与山水论著”。建发2020苏州三大新品建发悦江南、建发春江泊月和园玺建设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城市”,在社区打造上讲究“儒门、道院、唐风、华文”的新中式风格,同时还进一步的与时俱进,在社区的建造上使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延长建筑的寿命。 最后,吴倩女士表示:中国人就应该住中式建筑。 点击查看>>>建发发布会直播
旺能环境6月18日午间公告称,公司前一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收购苏州华益洁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公司有望进一步夯实餐厨板块基础。 具体来看,公司董事会同意子公司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旺能生态”)以6800万元收购苏州华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锋环保”)、中科元和再生资源技术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元和”)合计持有的苏州华益洁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华益洁”)100%股权。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公告,苏州华益洁成立于2016年8月29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环境能源技术的研发、咨询服务;城市餐厨垃圾、废植物油、废弃食用油的收集、运输、处置服务等。2019年、2020年1-4月,苏州华益洁分别实现净利润72.95万元、-20.42万元。 旺能环境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夯实公司餐厨板块基础,有利于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可有效巩固和深化公司餐厨业务板块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本次交易遵循了公平、公允的原则,交易标的股权的定价以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为基础,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在华东区域“3年千亿”的战略目标下,金地于苏州投资额日渐提升,由此也带来不俗的业绩。截至2019年末,金地在苏签约销售额接近70亿元,首次跻身苏州TOP20房企之列。 谈到房企在长三角区域的深耕,苏州必定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华东区域“3年千亿”的战略目标下,金地(SH.600383)于苏州投资额日渐提升,由此也带来不俗的业绩。截至2019年末,金地在苏签约销售额接近70亿元,首次跻身苏州TOP20房企之列。 而高光背后亦有暗影。连续不断的维权事件,以及兄弟公司的“挖墙脚”,都给金地华东在苏州的发展增添了掣肘。在内外竞争激烈的姑苏城,金地想要实现“后来居上”,似乎并不容易。 苏州金地缓慢崛起 自2015年阳侃上任金地华东董事长之后,苏州便成为了华东区域的“重点栽培对象”。 在此前后,金地华东以苏州为大本营成立了苏南区域,与南京、上海公司并驾齐驱。当年6月,金地成功竞得何山路地块,实现了在苏零的突破。 随后几年中,虽然在土地拓展方面几经波折,但随着项目的增多,金地在苏州的业绩也迎来了爆发期。据金地集团年报披露,2016年至2018年,金地在苏州的签约销售额分别为:7.8亿、0亿、29.56亿。 截至2019年末,金地通过招拍挂、股权介入等方式,已在苏州布局十几个项目。以此为基础,金地苏州于2019年实现69.4亿元的签约销售额,首次跻身当地TOP20房企之列。由此,苏州也一跃成为金地华东的重要的业绩贡献区。 作为后来者,金地能在苏州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个不小的突破。只是,与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金地在苏州的深耕力度仍有待提升。据克而瑞数据披露,得益于公司多年持续投资,金地于2019年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在内的十几个城市销售排名长期位列前十。其中,金地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还多次获得年度销冠。 并且不可忽视的是,金地在苏州规模的增长,更多是依赖合作等方式。2019年在售的十个项目中,金地权益占比超过50%的项目仅有2个。 显然,如何有质量做大在苏州的市场份额,是摆在苏南区管理层的重要课题。蓝鲸房产注意到,进入2020年,拥有资金优势的金地集团明显在苏州加大了扩储力度。 今年4月份以来,金地在吴中、高新区、太仓连落三子,累计斥资23.08亿元。据苏南地产公司总经理陈胜透露,“目前公司的投资目标仅仅只实现了25%左右,2020年,公司在深耕苏州、无锡、常州主城区的同时,还会广拓苏锡常下属优质县市。” 随着土地储备的进一步提升,金地在苏州的“钱景”可谓一片光明。不过,业绩的高增长并不意味着口碑的爆棚。据悉,金地在苏项目中,既有四季春晓、平江风华等爆款,也不乏金地名悦、浅山风华等口碑“扑街”的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加速布局的同时,金地也有必要提升品牌形象。 内部竞争疑云 虽然苏州是华东区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但在金地集团内部,“关心”苏州发展的却不止金地华东一家。 今年4月初,杭州天霖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天霖”)和绍兴金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绍兴金汉”),与苏州金地同台竞技,谋求获取“苏地2020-WG-18号”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 据天眼查显示,杭州天霖、绍兴金汉均是金地杭州的子公司,而根据集团的区域划分,金地杭州隶属于金地东南。杭州公司跑到苏州“抢地盘”,多少让人有些意外。蓝鲸房产为此致函金地方面寻求采访,截至发稿日对方并未回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是房企为增大拿地概率,不得已的措施。根据苏州当地土地出让规则,当出让时报价达到价格限制后,实际上就是各个开发商拼运气的时候了,因为最终是按照报价区间的平均数确认竞得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开发商多一个马甲,自然多一份拿地胜算。 不过,作为江苏省第一经济、人口大市,苏州强大的市场购买力不可小觑。因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或许是看好苏州的前景,不排除金地东南公司赴苏“抢地盘”的可能。事实上,在金地集团,内部竞争的事情时有发生。 蓝鲸房产了解到,在金地集团布局苏州的第二年,金地商置(HK.00535)就以5.1亿元的价格,首次斩获姑苏区一宗地块。截至2019年末,金地商置已在姑苏区、吴江区、张家港、昆山等苏州下属区市,布局了多个住宅、商业项目,已与金地华东下属的苏南区域呈分庭抗礼之势。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金地商置和金地华东公司的业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双方相互竞争的业务部门相对有限。一定意义上来讲,有利于集团业务在苏州的拓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二者同时在苏,也存在着相互竞争企业资源和苏州本地市场的困扰。 随着苏州楼市走向火热,金地华东正试图摆脱后来者的印象,加速在苏扩张步伐。然而在内外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金地华东能否在大牌云集的苏州,谋取一席之地?或许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5月26日,苏州高新(600736)发布公开发行公司债预案。根据公告,公司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25亿元公司债券,拟用于偿还公司前期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为苏州高新2020年首次拟公开发行公司债。 对于本次发行,苏州高新证券事务代表龚俞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债的用途主要是‘借新还旧’,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有利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促进公司稳步发展。” “苏州高新2019年年报财务费用当中利息费用达到4.04亿元,较2018年2.23亿元有较大变化,公司战略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并且传统业务涉及房地产,对资金的需求较大,此次发行债券可有效缓解公司资金方面压力,有效推进公司在产业升级方面的布局。”有不愿具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拟发不超25亿元债券 据记者了解,苏州高新本次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00元,可以为单一期限品种,也可以为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债券利率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 公告显示,由于债券募集资金到位时间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在本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其将根据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本次债券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采取余额包销的方式承销。债券发行完成后,在满足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公司将申请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苏州高新负债总额分别为168.94亿元、236.03亿元、320.48亿元及354.8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75.46%、65.76%、60.87%及60.26%,非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24.54%、34.24%、39.13%及39.74%。苏州高新表示,总体来看公司负债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且公司信用状况良好。 2017年度至2019年度及2020年一季度,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2.42亿元、72.82亿元、91.38亿元及8.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06亿元、6.11亿元、3.53亿元及621.86万元。“公司整体业务及盈利还是相对稳定的,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春节疫情的影响,另外公司房地产项目结转周期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龚俞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苏州高新表示,未来公司业务运营状况将继续维持在良好状态,盈利能力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中长期看,公司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近年来,在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苏州高新构建的‘3+1’产业发展思路,有望协同发展,此次募集资金对于公司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的助力也有望起到推进作用。”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3+1”产业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年来,苏州高新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源优势,以苏州高新区为核心有序开展房地产等多项业务,并与园区相关企业合作,有力支撑了公司高新产业的布局与未来发展。 作为苏州高新区唯一的上市国企,苏州高新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投资运营商”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地产、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向“高”、“新”转型发展,并以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为助推力,构建“3+1”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263.78亿元、370.67亿元、472.84亿元及505.56亿元,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中,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其占比均保持在70%以上。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较大,报告期内分别占总资产比例为38.52%、49.63%、53.86%及54.86%。 “从2019年业绩来看,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收入91.38亿元,同比增加2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滑42.20%。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税费随收入相应增加,同时部分项目计提增税,加上财务费用的增加,并购项目商誉减值等影响,使得公司增收不增利。”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房地产板块,商品房销售收入75.72亿元,同比增长19.86%,毛利率35.95%,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是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部分。” 谈及2020年发展重点,苏州高新证券事务代表龚俞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围绕创新地产、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3+1’发展战略,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创新地产为核心布局产城融合;节能环保推动构建环保集团,纵向延伸水务全产业链;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子公司东菱振动拓展业务范围;非银金融与产业投资方面,通过直接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实施产业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推进公司战略转型。”(编辑 白宝玉)
中南建设4.4亿关联交易转卖苏州第一高楼背后:中南中心已停工4年半 10月16日,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建设,000961.SZ)发布了对拟进行股权转让所涉及的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对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所涉及开发的唯一房产项目中南中心为何是4.4亿元转让价作出说明。 9月30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44,114.03万元向控股股东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公司持有的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 根据公开报道,中南中心项目规划为集观光、星级酒店(白金五星级)、顶级公寓、国际5A级写字楼、世界顶级商业一体化现代大型综合体,地上138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598米(檐口),矮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632米),是苏州第一高楼。 但从2014年3月开工到2015年4月打完最后一根桩基,中南中心就陷入长期停工状态。虽然每年都出现在年报中的“项目建设情况”,不过在此次评估报告披露前,中南建设从未披露过中南中心已经停工的事实,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否认过停工。《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中南建设投资者热线,董秘办人士承认停工,解释理由和信披一样,是“政府规划还未确定”。不过对方表示,此次卖给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获利将会超过2亿元。 开工5年半停工4年半 公开资料显示,中南中心项目的具体地址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西北角湖西CBD,毗邻东方之门以及苏州中心,与湖东CWD(商业文化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核心区。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湖西CBD规划用地面积1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中南中心就占了八分之一。湖西CBD的功能定位是以商务办公为主,包含金融、保险、基金、证券、地区总部、地区销售机构、会计、律师、评估中介机构、酒店、酒店式公寓等。 公开报道显示,中南中心早在2015年已经停止施工,但当时项目负责人予以否认,称“现场实际上还在施工中,进行基坑、土地的加固和坑基的收尾工作”,“项目开发进度正常”。 此次最新披露的《评估报告》,坐实了中南中心早已经停工的事实。 根据《评估报告》,中南中心于2014年开始施工,桩基工程总共1901根桩,包括塔楼区719根及非塔楼区1182根,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2015年4月4日随着最后一根钢管柱C60高强度水下混凝土浇筑完成,项目所有桩基全部施工完成。但后期由于政府城市整体规划等原因,造成项目停滞,无法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19年8月,苏州中南中心项目仍然处于停工状态,新的规划方案已报批,尚未获得批复。 根据苏州中南中心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国土房产局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列示:约定该项目于2014年3月9日前开工,于2019年3月9日前竣工;土地闲置满两年且未开工建设的,出让人有权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评估报告》认为,苏州中南中心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后期由于政府城市整体规划等原因, 造成项目停滞,无法正常开工建设,不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无偿收回的情况。 “卖地后,部分规划重新调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种重点工程的高楼项目,规划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不可能事前仓促,事后又要改来改去。”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把停工原因全部归结于规划,反过来等于说政府的规划是无序、杂乱无章的。“这样说不公平。” 转卖缘于高负债? 在9月30日公告的关联交易中,中南中心将作价4.4亿元卖给中南建设的控股方中南控股。《评估报告》对此交易价格的计算做了说明,截至评估基准日,苏州中南中心总资产账面价值为70,668.52万元,评估值为95,233.78万元,评估增值24,565.26万元,增值率 34.76%。 负债账面价值为51,119.75万元,评估值为51,119.75万元,无增减值变化。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9,548.77万元,评估值为44,114.03万元,评估增值24,565.26万元,增值率 125.66%。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中南建设历年的年报发现,中南中心都被列入投资所在工程项目,但直到9月30日的一则公告才突然披露出,这个在建“苏州第一高楼”要被卖给控股方。 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南中心一直没有披露旗下项目停工的实情,要看此项目在整个上市公司投资额度的占比,如果达不到信披要求,上市公司不做信披,不能说一定是信披隐瞒。 对于中南中心,中南建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2018年年报显示,中南建设对中南中心的投入,期初余额是296,026,000元,期末余额296,257,322.19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中南建设总负债率达到91.2%。像中南中心这样的超高楼,存在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发节奏又很缓慢,在严跃进看来,中南建设和中南控股对中南中心“左手倒右手”的转卖,算是一种较好的结果。但严跃进认为,4.4亿元的转让价格偏低。 “这个项目卖给大股东,我们可以获益2个多亿,对上市公司还是有好处的。”中南建设董秘办人士强调转卖带来的益处。 按照关联交易的约定,中南控股将在2019年12月31日前支付50%的交易价款,待公司解除标的公司股权质押,完成目标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一年内支付剩余款项。其中2.2亿元是否算作2019年的营收,以及1个多亿的利润?董秘办人士回应《华夏时报》记者说,需要由财务人员以实际情况再定,现在不能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