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圈“拼”服务的行列里又添了一员。近日,河北菜系餐饮品牌小放牛在通州万达开了北京首家门店,“炒菜界的海底捞(港股06862)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口号让这个走出“家门”的新面孔在热搜上逛了一圈,直接喊话海底捞的举动更是吸引眼球。 据了解,河北小放牛前身是北斗星餐饮有限公司,1991年品牌初建,2013年公司进行品牌形象升级战略,品牌升级为“小放牛”,以河北菜系为主,目前在河北省已经有近30家门店。 俘获人心的餐饮服务,让迫切“出圈”的餐企纷纷加入拼服务行列。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小放牛北京首店注意到,从小放牛门店外就可以看到店内墙上“炒菜界的海底捞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字样,“服务”显然是门店的重头戏。门外设置了沙发座的等餐区,提供可乐、酸奶、糕点等餐食。在店内用餐,餐桌抽屉里包含口罩袋、眼镜湿巾、手机支架等,当然也包含“庆祝生日”服务。 从菜品上看,北京首店在产品上作出了较大调整。该店人均在130元左右,菜品并不局限于河北菜,而是包含了京菜、湘菜、淮扬菜等多地名菜。从菜单的调整上不难看出,这也是为“走出去”铺路,满足多样化需求。 小放牛工作人员表示,北京首店的菜单与以往门店是有区别的,目前除了烤鸭在其他门店也有上线外,其他部分菜品仅在该门店上架。“北京门店的服务人员均是从河北总部经过培训后调配过来的。” 关于小放牛品牌后续的规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小放牛方面,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大多数消费者对地方品牌小放牛的熟知度并不高,而它近期以“炒菜界的海底捞”的口号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在大众点评的通州区美食热评榜上排名第一。 近几年,不少地方品牌在原有的强势地盘发展稳固后想向全国发展,而对于这类品牌而言知名度是“硬伤”。在业内人士看来,“炒菜界的海底捞”这个口号透露出为品牌“造势”的意味。 实际上,如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多样化,也是餐饮企业逐渐向“海底捞式”服务靠拢的因素之一。在餐饮行业连锁顾问王冬明看来,如今餐饮企业瞄准服务,主要因素在于“好吃”不再是消费者买单的主观理由,这也是餐饮行业在逐渐进步和升级产生的效果。对于小放牛而言,走出舒适圈需要在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而“炒菜界的海底捞”更多是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强调,随着餐饮产品的同质化,很多企业也会更多去关注和强化服务方面,对于小放牛来说,步入其他市场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知名度问题。小放牛选择用比附的策略,借助海底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引起消费者关注。 实际上,作为近年来被称为服务标杆的餐饮企业之一,海底捞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和效仿,不少企业希望吸取经验,助自身品牌发展。然而,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文志宏指出,“对于海底捞的服务模式来讲,胜出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各种服务项目,其背后是一道很强大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更深的层次在于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自身的口号,小放牛是否得到大众的认同和口碑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消费者认同才会形成正向裂变的传播。”文志宏表示,小放牛押宝服务,需要围绕服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来做支撑,同时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样的定位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想要良性发展除了品牌定位外,消费层面的产品是根本和基础。“如果产品不达标,过度强调服务并不会达到效果”,在文志宏看来,环境、运营模式、供应链等都是支撑品牌进入新市场后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餐饮圈“拼”服务的行列里又添了一员。2月1日,记者调查发现,河北菜系餐饮品牌小放牛位于通州万达开了北京首家门店,“炒菜界的海底捞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口号让这个走出“家门”的新面孔在热搜上逛了一圈,直接喊话海底捞的举动更是吸引眼球。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叫板已有市场的品牌,可以让区域品牌缩短出名的时间长度,但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海底捞式服务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企业还要防止只学服务不学背后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成为“四不像”餐企。 俘获人心的餐饮服务,让迫切“出圈”的餐企纷纷加入“拼”服务行列。记者注意到,从小放牛门店外就可以看到店内墙上“炒菜界的海底捞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字样,“服务”显然是门店里的重头戏。门外设置了沙发座的等餐区,提供可乐、酸奶、糕点等餐食。在店内用餐,餐桌抽屉里包含口罩袋、眼镜湿巾、手机支架等,当然也包含“庆祝生日”服务。 从菜品上看,北京首店在产品上作出了较大调整。该店人均在130元左右,菜品并不局限于河北菜,而是包含了京菜、湘菜、淮扬菜等多地名菜。从菜单的调整上不难看出,其也是为“走出去”来铺路,满足需求的多样化。 小放牛工作人员表示,北京首店的菜单与以往门店是有区别的,目前除了烤鸭在其他门店也有上线外,其他部分菜品仅在该门店上架。“北京门店的服务人员均是从河北总部经过培训后调配过来。” 关于小放牛品牌后续的规划,记者联系到小放牛方面,截至发稿前,未收到任何回复。 就在前不久,小放牛在进入北京市场试营业期间,因未采取有效分流措施,未控制合理上座率等问题被公示,并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据了解,河北小放牛前身是北斗星餐饮有限公司,1991年品牌初建,2013年公司进行品牌形象升级战略,品牌升级为“小放牛”,以河北菜系为主,目前在河北省已经有近30家门店。 “傍大牌”提升知名度?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地方品牌小放牛的熟知度并不高,而近期以“服务不满意免单 炒菜界的海底捞”的口号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在大众点评的通州区美食热评榜上排名第一。 从河北走进北京,从主打河北菜到包含全国名菜,不难看出小放牛想要打破品牌区域化的现状。近几年,不少地方品牌在原有的强势地盘发展稳固后想向全国发展,而对于这类品牌而言知名度是“硬伤”。因此,与行业内有知名度的企业对标,是新锐品牌快速打开市场的有效方式之一。从定位来看,小放牛喊出了“炒菜界的海底捞”的口号,直接表达在服务标准上对标海底捞,希望从服务入手获取流量。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其口号中也透露出在为品牌“造势”的意味。 实际上,如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多样化,这也是餐饮企业逐渐向“海底捞式”服务靠拢的因素之一。在餐饮行业连锁顾问王冬明看来,如今餐饮企业瞄准服务,主要因素在于“好吃”不再是消费者买单的主观理由,这也是餐饮行业在逐渐进步和升级产生的效果。对于小放牛而言,走出舒适圈需要在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而“炒菜界的海底捞 服务不满意免单”更多是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餐饮企业产生的价值无非是在产品、服务、环境这三个方面体现,其中突出菜品或者菜系也是餐饮企业在定位上最容易突破的方面。“在产品上不易找到突破点的话,就会考虑在服务上面去去找定位。” 文志宏强调,随着餐饮产品的同质化,很多企业也会更多去关注和强化服务方面,这也是很多餐饮企业会在服务方面下功夫的重要原因。对于小放牛来说,在河北市场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步入其他市场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知名度问题。从菜品来看,其以融合菜为主,本身这种菜品或者菜系不太容易找到突破点,因此要瞄准服务。另外,小放牛选择用比附的策略,借助海底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引起消费者关注。 服务不是决定性因素 实际上,众所周知,作为近年来被称为服务标杆的餐饮企业之一,海底捞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和效仿,不少企业希望吸取经验,助自身品牌发展。然而,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文志宏对于上述观点表示认同,“对于海底捞的服务模式来讲,胜出并不是表面上的各种服务项目,其背后是一道很强大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更深的层次在于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自身的口号,小放牛是否得到大众的认同和口碑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消费者认同这才会形成正向裂变的传播。”文志宏表示,小放牛押宝服务,需要围绕服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来做支撑,同时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样的定位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想要良性发展除了品牌定位外,消费层面的产品是根本和基础。“如果产品不达标,过度强调服务并不会达到一定效果”,在文志宏看来,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包括环境、运营模式、供应链等都是支撑品牌进入新市场后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现代快报讯日前,“饿了么”和“饿了吗”不正当竞争纠纷官司有了结果,“饿了吗”被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立即变更其企业名称。据悉,“饿了吗”关联公司已更名为“北京御膳房主食厨房有限公司”。有网友笑称:“公司胆子越来越大,这次把紫禁城都搬出来了。”其实在市场上,有很多品牌都遭遇过“李逵李鬼”的尴尬,经常会引发“到底谁是正宗谁是山寨?”的讨论。 “饿了吗”碰瓷“饿了么”,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 上班族们,你们平时点餐是用“饿了么”还是“饿了吗”?问题一出,相信很多小伙伴才惊讶地后知后觉,原来这竟然是两家企业。 据悉,饿了么品牌运营商是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创立“饿了么”本地生活平台,在线外卖平台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饿了吗”则成立于2016年12月23日,其行业属于商务服务业,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销售工艺品、食用农产品、日用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 “饿了么”方面在法庭上表示,2016年12月23日,在“饿了么”系列商标已获核准注册且具有了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后,被告饿了吗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将与“饿了么”商标高度近似的“饿了吗”作为字号进行了企业名称登记。“具有攀附我公司商誉的主观恶意,被告的企业名称已经造成了相关公众的混淆,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5月29日对案件进行了宣判。法院审理认为,案件中的系列商标注册在先,而被告的字号“饿了吗”与原告注册商标相比,字形、读音和含义均极为相近,应当认定为近似标识。被告将与原告注册商标极为近似的“饿了吗”作为其字号登记注册企业名称,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客观上容易产生市场混淆,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1万元。 记者了解到,2020年9月8日,饿了吗公司改名为“饿不饿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11月19日又改名为“北京御膳房主食厨房有限公司”。对于这样的更名,有网友笑称,虽然没有再蹭“饿了么”的品牌效应,但是又把紫禁城都搬出来了,小心故宫起诉。还有网友留言:“建议干脆改成‘饱了么’。” “久久丫”与“久久鸭”傻傻分不清,大牌屡被“抱大腿”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家店的“金字招牌”。于是近年来,通过改个字来“抱大腿”的商家,渐渐多了起来。 2020年12月29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的案件进行了二审宣判,而这个商标正是大家所熟悉的卤味休闲食品品牌久久丫。法院认定,北京畅香达公司店铺销售的商品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同种商品,被控侵权标识“久久鸭”与涉案商标“久久丫”在读音、字体、排列方式上相近,整体构成近似。而且“久久丫”一词并非固定的词语组合,本身具有较强的显著性。 综上,法院认为北京畅香达公司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即构成未经浙江顶誉公司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诉争商标近似的商标。因此,北京畅香达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浙江顶誉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并赔偿1万元。 无独有偶。2019年5月,一家与“茶颜悦色”仅一字之差的“茶颜观色”奶茶店在长沙开业。“茶颜观色”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广州洛旗公司以长沙“茶颜悦色”商标侵权为由,向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起诉。2020年4月,岳麓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驳回洛旗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洛旗公司作为同行业竞争者,理应知晓“茶颜悦色”的知名度,但其仍受让使用注册商标“茶颜观色”,并以此作为权利商标对注册商标“茶颜悦色”提起商标侵权之诉,主观恶意明显,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商标维权大战战果不尽相同,海底捞、美克美家均败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在商标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的官司上维权成功。 2020年,知名餐饮品牌“海底捞”起诉“河底捞”商标侵权被驳回一案上了热搜。判决书显示,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长沙市雨花区河底捞餐馆诉至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海底捞公司请求河底捞餐馆停止商标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河底捞”标识与“海底捞”商标虽都有“底捞”二字,但在文字的整体字形方面,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海底捞经营的菜谱全部是川菜系列的火锅,而河底捞经营的则是湘菜系列。因为,被告河底捞餐馆不构成对原告海底捞公司的注册商标“海底捞”的商标权的侵犯。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不仅是餐饮店家,就连家具连锁有限公司也有相同的苦恼。2017年11月28日,美克公司向上海浦东法院提起该案诉讼,称曾在该公司任职的李某“跳槽”至大千公司后,全面抄袭其商标及装潢设计,运营与其“A.R.T”品牌非常近似的“A.F.S”品牌,并据此认为两被告“恶意串通”,共同实施了侵权行为。 法院称,被诉商标虽然存在借鉴美克公司商标的可能,但属于合理借鉴范围,被告使用该商标的行为并未侵犯美克公司享有的商标专用权。于是,法院驳回美克公司全部诉讼请求。
12月28日晚,海兰信(300065)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本次发行的对象为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特区建发”),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4,401,250.00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 同时,公司也披露了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控制权变更方案实施完成后,特区建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16.65%,另外拥有上市公司35,829,46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持有的表决权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4.15%;且特区建发将达到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重大战略即将落地 开启“国资赋能型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海兰信为谋求战略升级,在“131”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公司需要有一个混合所有制的支撑平台。此次控制权转移,意味着海兰信向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 特区建发是由深圳市国资委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作为深圳市政府在海洋开发建设领域的唯一载体,产业布局与海兰信业务方向存在高度协同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国资在国资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业务资源优势将为公司转型升级开辟新通道。 “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重点强化发展空天科技、深地深海、量子信息等空间科技前沿领域。其中在深海领域,海兰信实力强劲,作为我国海洋观探测领域的核心设备、系统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核心技术、深海装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由此,特区建发筹划接手海兰信可谓是“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海兰信借助国家未来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战略实施,率先布局深海装备业务落地深圳,为后续进一步实现深海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替代、业务全球化拓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布局海底IDC新业务 打开发展天花板 早在2020年3月,海兰信就已开始布局海底IDC领域,完成收购欧特海洋的动作。基于其成熟的海底接驳技术、深海电站技术和海底工程实施经验,海兰信具备了实施海底IDC项目的核心能力。之后8月,海兰信与海南移动、联想信息、中通服、奇安信签署绿色数据中心(海底IDC)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底IDC布局初具规模。 海底IDC是在“新基建”背景下,一种全国甚至全球具备创新理念的全新数据中心模式,具备低能耗、低成本、低延时、省资源、多能互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建设周期短并可模块化生产的优势,相对于陆上IDC拥有更高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悉,海兰信针对海底IDC业务制定了5年规划,拟在我国近海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地方政府、金融、企业、互联网用户,全面建设系列海底IDC项目。公司表示,拟推进海底IDC建设在海南先行先试,为海南自贸港数字化建设提供更加切实的支持与服务。 此外,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大量使用科技防疫、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电商生活等措施,新型客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激增。据业内人士分析,2022年我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因此,海底IDC的布局和应用,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据公司的公开信息,2020年11月29日,公司自主研发的海底IDC数据舱样机完成下水布放工程作业,开展国内首例海底IDC水下试验。2020年12月17日,海底IDC项目公司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设立。可以看出,海兰信海底IDC业务的推进速度在明显加快。 发行可转债募资7.3亿元 加码主业持续发展 资金对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管理层显然也早有考虑。今年9月份,海兰信公开发行可转债受市场踊跃认购,成功发行并募资7.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用于年产智能船舶系统370件套及年产智能感知系统360件套项目、海洋先进传感器综合智能作业平台项目、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两个募投项目与公司现有海洋电子与海洋传感器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可为海兰信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带动产品销售。而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可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加速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公司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自2020年以来,海兰信海底IDC新业务快速推进、可转债成功发行、深圳特区建发成功入主成为国资控股股东,种种利好因素叠加,公司基本面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在市场前景广阔的情况下,海兰信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1 筹码在松动。 这是所有筹码高度集中的庄股,最害怕听到的词,就如同听到大厦崩塌前屋梁的咯吱断裂声。 资本市场做局者很多,多数是些窃铢小贼。 但也有骨骼清奇者,妄图一把捞饱的窃国做诸侯者。 这类做局者,要把局做成,就必须用大利益联合维系一群兄弟,高度锁定筹码,然后罔顾宏观、行业的任何问题,罔顾市场的任何质疑,甚至罔顾常识与逻辑,不回头地拉抬股价至近乎疯狂的水平,用枪杆子粗暴“教育”全市场:我的地盘,我说了算。 以此绑架和培养一种信仰:跟着我,有肉吃,任何时候买入都是对的。 等这种宗教般的虔诚终于培养出来,再开始收割——这种收割,往往可以收割很久,而且被收割者的痛感不强。 但,不容易凡。 做这种局,敢藐视一切,把股价拉到上帝都吃惊的水平,其底气与自信,除了讲故事的天赋,其核心依俟者,唯高度控筹,四字而已。 在资本市场,这种局,俗称“凶局”——谓其过于凶残过于贪婪,局做得太大,想一把捞足捞饱,同时也暗示其路途凶险,极易被自身所设之局反噬,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 这是一把双刃剑。所谓成也萧何,败亦萧何——这种“凶局”,成的前提,是筹码高度锁定。 但如败,也一定会败在这个高度锁定——筹码一旦松动,便会如同悬河决堤,一泻千里。 半日跌去90%,毫不为奇。 尸横遍野,没有人能跑得出来。 2 资本市场的设局,如山岳一样古老。 筹码高度集中,股价予取予求,肆意羞辱常识与逻辑,令所有做空者生不如死,捞君不是第一家。 港股前面有远比捞君做得更凶悍、更牛皮哄哄的案例——汉能太阳能。汉能设的局大到了一度令其大股东李河君成为当年中国的首富——你没看错,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首富,不是700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新加坡首富。 李河君把自己成功打造成一个行业模式的创新者与引领者,向全市场讲了一个完全颠覆科研与行业常识认知的故事:在全行业都认为薄膜路线没有任何优势与前景,并予以放弃的时候,汉能公司宣布自己研发的薄膜路线,其太阳能量转化效率,远高于晶硅路线。而且该路线只有汉能玩得转,市场巨大。 你信不信不重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专治不服。 在2015年5月20日瞬间崩盘前,筹码高度锁定的汉能太阳能,其市值一度冲到了将近3800亿。 它的曼妙身姿(股价)是这么走的: 在崩盘前,它的筹码集中到了什么程度呢? 没有卖盘。 你没有看错,卖盘档口空空如也,根本没有卖盘。 这导致的结果是,所有从基本面与常识面,去试图做空该公司的人,最后都会被“局方”轻而易举的股价拉升打爆。 在汉能股价崩盘前的一段时间,每日沽空量最少的时候只有7万股,做空金额50万,但这可是一只3000多亿市值的股票啊。 这不是人间最惨的。 人间最惨的是,你被打爆以后,你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反向买入股票,平掉空仓,否则违法。 有没有更惨的呢? 有的。 你被迫打自己的脸,并不是最悲哀的消息。悲伤逆流成河的消息是,你在场内盘口,根本买不到货去平仓。 出再高的价,也买不到。 因为根本没有卖盘,一股也没有。 于是,香港(恐怕也是世界证券史上)最匪夷所思的奇观上演了:做空者被迫放弃尊严,低声下气去哀求做局者,在场外高价卖给他一些筹码(港股可以场外交易),用以平仓。 从此再无人敢做空,汉能封神。 问题是,这个世界,真有神吗? 神自己有的是钱,它不会来收割人间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种“凶局”,一层一层股价堆上去,靠的就是不断买股票,然后把买来的股票拿去券商抵押,券商根据抵押股票的市值打一个折扣放给资金,抵押的钱接着买股票,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把市面上的浮筹几乎买光为止。 这个游戏的致命点在于:券商为确保自身利益,所有这些抵押盘,都会根据抵押折扣率设置严格的平仓线。一旦筹码松动,股价下行,触及或击破下方的抵押盘平仓线,就会引起自动平仓盘的连锁反应,一层一层,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击穿而崩溃。 你问,都是“兄弟”,约好的一起“打江山”,筹码怎会松动? 股价(市值)越推越高,故事就越来越不容易匹配上,故事越难越难讲下去,亚力山大同志就会出现,人心就会散,队伍自然也就不好带,内部锁筹松动是必然的。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账面财富远不如落袋为安,约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伙”,一定会有人开始提前兑现跑路。 最关键,“叛变革命”的筹码,无需太多。只要能打穿最近一层抵押盘的平仓止损线,引发后续连锁反应,整个大厦就会轰然崩塌。 2015年5月20日,没有任何预兆,汉能股价瞬间崩盘,一泻万里: 没有人能跑得出来,所有参与者都成为了殉葬品。 包括做局者。 事发反常必有妖。 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 很多人还活着,大概率是因为,这些人,从来选择站在常识这一边,站在时间这一边。 3 我是做交易出身的。海底捞这个故事,说实话,感觉并不比汉能、乐视性感多少。是不是一个局,是怎样一个局,故事能不能讲得下去,我相信市场会做判断。我自己没有能力,也并不准备做出判断。 我做了23年的交易员,我的优势是熟悉盘口。 K线是这个世上最昂贵的图画,也是这个世上最实诚的语言——它的背后,都是真金白银在拼杀、博弈,它能提供你想要的所有信息。 从交易数据层面,我能做出的基本判断是: 1)海底捞筹码高度集中,集中度或超过港股史上绝大多数最知名庄股; 2)海底捞筹码在开始松动,看似稳若磐石,实际或危如累卵; 先看筹码集中度——我都用数据说话。 港股实行的是二级托管,查不到直接持股人与集中度,这点很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假道伐虢,去抽丝剥茧,挖出背后的“真凶”。这条道之一,就是席位托管数据。 感谢勾股大数据网站(www.gogudata.com),那里有所有港股最详实最全面的席位数据。数据显示,前十大席位,合计占了海底捞99.06%的持股——这意味着,外面几乎没有什么浮筹: 在港股,这种集中度,也许不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一定是确定的佼佼者。 其中第一大席位UBS,持股84.19%——这无疑就是海底捞创始人张施两家的持股: 剩下的第一大席位是HSBC汇丰,最近的持股占比大约7.55%: 这个席位的持股数在4亿股左右,最近一年,这个席位每天都只有极小量的变动,近乎“卧底休眠”——大概率就是锁筹的兄弟伙或外部核心机构的持股席位了。 所以,光这前两大席位,就占了海底捞所有发行股本的91.74%。 这个数据有多高呢? 我做了一个统计,单按照前两大席位持仓占比,从高到低排序,在所有2000多只港股(包括了那批市值极小、高度控筹,每天自弹自唱,专门用来收割零星散户的老千股)中,海底捞这个数据,排名第20位——而市场平均值,只有38%。 除去前两大席位之后,然后剩下大约3%是港股通席位,其他剩下的几个前十的席位也只有5.5%的持股量——整个股权集中度之高,实已登峰造极。 再来看看第二个判断:海底捞筹码在开始松动,看似稳若磐石,实际或危如累卵。 我还是用数据说话。 首先就是港股通资金的决绝撤离。 当然,你得明白,港股通对一个有梦想的陆资庄股,意味着什么? 2015年港股通刚开的时候,一个满心憋屈的哥们眼含热泪对我说:兄弟,你知道以前我做个港股的庄,有多辛苦吗?交易量又低,日复一日艰难收集筹码,等你要拉升了,一堆资金包括大股东都可能跳出来和你对着干,临时换汇调集资金又千难万难。现在有了港股通,你等着看,我分分钟打爆那些土鳖! 是的,不用换汇,不用把资金挪到香港就能买入股票的港股通,就是所有陆资庄股前期底仓卧底、后期四两拨千斤应急部队的快速通道。 这部分筹码(钱),除了极少数误打误撞,根本不知情就买进去了幸运儿,绝大多数,就是如假包换的离做局者最近、最贴身的钱——它们会拥有最优先级别的知情权、埋伏权,以及撤离权。 查这个数据并不难,APP上每只个股下,都有其详实的港股通资金流向数据(见下图): 其中,红色线条就是港股通的持仓占比变化。 很明显,从9月开始,港股通筹码就开始了持续而坚决的卖出撤离。 对海底捞的普通持股者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要知道,当年2015年,汉能的崩盘,就是从这部分“私房钱”的偷跑开始的。 松动的第二个证据,是认清真相的人民群众开始踊跃参军,无所畏惧地奔赴战场。 在港股,锁定所有发行在外筹码,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做空机制的存在,可以令市场上凭空多出筹码——除非市场上根本无券可借。 而这部分不断冒出的“新”筹码,会永远游离在做局者控制范围之外,且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路径,唯一的办法,就是真金白银,靡费弹药死磕,不断强行拉高,逼爆做空盘。 问题在于,如果群众认定你的故事讲不下去,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而做局者的弹药,以及股价拉抬空间,是有限的。 故事、弹药也有涯,而做空筹码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沽空预警数据,从APP上也可轻松查到。 数据显示,尽管做空者一批批被团灭,但却前赴后继,越来越多: 上图黄色,代表市场上空仓未平仓的总量。 随着海底捞的股价越来越高,未平仓总量也越来越高,而且每日沽空股数也不断上升。 事实上,对于高度控盘的股票来说,做空它是很危险的。今年7月份,海底捞未平仓空仓总量达到历史新高,超过8000万股。随后海底捞有钱任性,一波粗暴拉升,部分空头被打爆,被迫翻多回补,未平仓总量下降到了6600万股左右。 但这并未吓退空方。未爆仓的那些空仓,未见丝毫平仓迹象,而新增空仓数据,经过短暂下降,有开始迅速恢复、堆积。 即使那部分未平仓的6600万股,也占了总股本的1.25%,足以引发任何连锁反应。根据APP沽空预警的数据,空仓平均成本为55.75元,而海底捞周五的收盘价为56.15元,基本上已经在空头的总体盈利点附近(见下图): 这意味着,做局者又面临着不惜代价,死命护盘的大战——以现在筹码集中度与交易量,但凡击穿敏感线,引发哪怕区区一百万股的抵押平仓,股价就可能是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这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在高位不断有人下空单,做局者为了不让自己的融资盘爆仓,必须要时刻维持股价。 而近期海底捞从近期高点下跌已经有10%,这是最需要护盘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看出做局者实力与境况的时候。 没错,继续看逐笔成交交易数据明细,尤其尾盘——这是研判筹码松动的第三维度数据。 如果故事还有足够讲的空间,如果还有足够子弹拉抬股价,如果筹码依然紧致,做局者会优哉游哉,闲庭信步。 但如果不是,而是各种逼仄,各种捉襟见肘,各种气喘吁吁,那就只能四两拨千斤,用最低成本,取巧做表面文章了。 但凡做交易出身的,一定都已明白我在说什么:做尾盘。 我们来看看最近几天海底捞尾盘的走势。 上周五: 上周四: 上周三: 所有基金经理都这么干过:身体虚弱,力有不逮,根本无法持久战时,选择在尾盘搞偷袭。 中文有两个词,“色厉内荏”,以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4尾声 希伯来语系有一句偈语:贪婪者的墓地层层叠叠。 无论做局者,还是跟局者,他们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贪婪者。 如果这是一个局,我一点不在意,也不好奇它的结局。 因为, only the dead have seen the end of war。
编者按:2020年,一场突发的疫情使快消行业面临集体大考。商场门店流量下滑,宅经济悄然发展,休闲零食万亿市场蓝海出现……消费行业或迎来新一轮的重新洗牌。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消费群体的兴起,网红带货、社群营销……新兴的营销模式又会给快消业带来哪些改变? 搜狐财经推出《新消费观察》栏目。专题旨在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解读餐饮、零食、乳业、酒业等公司的新动态和新兴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第17期关注的企业为近日发布上市后首份亏损财报的海底捞。 半年净利亏损9.6亿元,同比下降205.7%,这是餐饮龙头海底捞交出的疫情下业绩成绩单。 对于净利的大幅度下降,海底捞在财报中归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门店短暂关闭,客流量减少,加上员工成本和财务成本增加等。 但与近10亿的净利亏损不相匹配的是,海底捞今年上半年营收97.6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只有16.5%,营收受疫情冲击并未如净利样严重。 搜狐财经注意到,海底捞上半年净利大幅亏损,有很大一笔亏损是出现在了纸面上,并非实际运营亏损,仅折旧摊销一项,上半年就有近13亿元,同比增加近60%。 疫情影响给海底捞带来的并不只有危机,在年初餐饮企业“疫情之下活不过三个月”的舆情下,金融机构对餐饮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海底捞仅上半年就获得银行超过30亿元贷款支持。 折旧摊销、员工成本多增加近9亿元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损失惨重,“疫情之下活不过三个月”在上半年被餐饮企业反复提起。 作为火锅业的龙头品牌,从营收上看,疫情对海底捞上半年经营业绩总体影响有限。 而近10亿的亏损中,从财报上看,海底捞停业期间的原材料成本和物业租金相关开支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海底捞提到的员工成本和财务成本外,主要体现在其大幅增长的折旧和摊销费用。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折旧与摊销费高达12.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3亿元增加了4.67亿元,同比增加56%。这同比多增加的折旧摊销,就占了其上半年亏损额近一半。 大额计提折旧和摊销对企业而言有不少“好处”。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搜狐财经表示,计提摊销可以既可以对财务报表进行洗澡,将各种亏损集中在某一期处理,也可以用于抵税、对利润做处理,是很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 实际上,疫情爆发之前,海底捞从2019年上市后,便开始大额计提折旧摊销费用。2019年年报显示,海底捞去年共折旧摊销18.9亿元,比2018年同期整整多计提了12亿元。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海底捞“趁机”摊销了更多的费用,截至6月30日该部分费用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70%。对此,搜狐财经询问了海底捞媒体中心,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而海底捞提到的员工成本确实是餐饮企业的重要“负担”。门店停业的46天直接砍断了海底捞等企业90%以上的收入来源,而员工薪资作为刚性开支直接压垮了不少中小餐饮企业。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员工成本升至40.74亿元,增加4.23亿元,同比增长11.6%,占收入比重从31.2%增至41.7%。 相比于去年同期,海底捞今年上半年折旧摊销和员工成本合计增加8.9亿元,在营收下滑下,这两笔增加数额吞噬了大量利润。 而员工成本增加下,海底捞员工数却减少一成。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员工总数从2019年底的102793名员工降至92179名,半年间减少了一万余名员工。 一增一减下,海底捞人均成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小幅提升。以上半年员工人数计算,海底捞投在每个员工上的成本4.43万元,而2019年同期仅4.15万。 疫情期间获32亿贷款,近期斥1.5亿收购新餐饮品牌 疫情期间大范围的停业状况使不少企业表示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彼时,不少媒体报道餐饮企业现金流出现紧张,“餐饮企业难以撑过三个月”成为关注热点。 而作为餐饮业龙头的海底捞,情况并未如此危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底捞资产净额106.3亿元,资产负债率2.2%,银行结余及现金22.2亿元。加之其上半年营收及子公司营收,事实上,海底捞账上现金足以支持其停业46天及后期继续运转。 但在“餐饮企业难以撑过三个月”的舆情之下,行业龙头海底捞仍获得了来自银行的信贷支持。今年2月,中信银行和百信银行共向海底捞授予信贷资金21亿元,用于缓解其现金流“吃紧”。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资本负债比率达38.1%,银行借款33.05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银行借款32.38亿元。 贷款的增加也使得海底捞的财务成本上升。其财务成本从上年同期1.02亿元增至1.83亿元,大增79.2%。对此,海底捞表示,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租赁负债的利息增加,以及银行借款的利息增加。 据搜狐财经估算,上半年其新增财务成本约为0.81亿元,对应其期末银行借款金额,粗略计算,海底捞上半年所获银行贷款利率约在4.9%。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6%,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5.94%。 除此之外,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截至6月30日,其仍有银行授信22.14亿元人民币尚未动用。 由此看来,海底捞疫情期间借机获得了大量来自银行的贷款和授信,也提高了海底捞的扩张能力。 近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斥资近1.5亿元收购位于中国和纽约的两大餐饮品牌及旗下多家餐厅。 公告显示,海底捞旗下全资公司四川新派于9月4日订立汉舍协议,以1.2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澍海80%的股权;全资公司Haidilao Singapore以30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76万元)收购80%的HN&T Holdings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 据悉,本次收购的上海澍海持有“汉舍中国菜”在北京、上海及杭州经营的9家中餐厅,HN&T Holdings为纽约的两家餐厅。 海底捞方面表示,作为集团整体增长策略的一部分,其计划横向领域收购优质资源,增强其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翻台率、单店营收接连下滑,增长乏力寻求多品牌扩张 除多品牌的横向扩展外,今年上半年,海底捞也并未停止扩张开店的脚步。 半年报显示,海底捞全球门店从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也就是说,海底捞上半年新开餐厅173家,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店开业。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上半年的开店速度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之前的新店增速。2019年全年,海底捞共新开308 家店,相当于平均1.2天开一家新店。 财报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在中国大陆门店共868家,一线城市门店为212家,二线门店为389家,三线及以下门店为267家,营收分别为20.19亿、38.01亿和24.51亿,分别占总营收22%、41.5%和26.7%。 与2019年同期相比,海底捞一、二线门店营收占比下降,三线门店营收贡献上升。此外,其门店数量主要增长在二三线城市,下沉趋势明显;一线门店增长乏力,一年来仅增长了66家。 此外,海底捞上半年的平均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降至3.3次/天,跌至历年翻台率的最低点。 据往年财报显示,海底捞2018年的翻台率达到5次/天,一二线城市翻台率分别为5.1/天和5.3次/天,为近年来翻台率最高水平。 而今年上半年,海底捞一线城市翻台率为3次/天,二线城市为3.5次/天,三线及以下城市为3.6次/天。 在疫情爆发之前,海底捞的翻台率已经呈下降趋势。2019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从2018年的5次/天降至4.8次/天,系近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其中一、二线城市翻台率均下降0.4个百分点。 此外,海底捞的单店营收贡献也延续了2019年的下滑趋势。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单店日均销售额由去年同期的12.4万元整体下跌27.2%至9.8万元。其中,一线城市单店营收从去年同期13.4万元跌至9.7万元,跌幅达38%。 随着单一餐饮品类的逐渐饱和,近年来海底捞多次进行多品牌扩张。早在2019年3月,海底捞附属公司Hai Di Lao Holdings Pte. Ltd.斥资2.04亿元收购北京优鼎优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对于海底捞此次以1.5亿元收购两家新的餐饮品牌的行为,食品产业师朱丹蓬对搜狐财经表示:“作为火锅龙头品牌,海底捞目前面临业绩增长乏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此次进行多品牌扩张意在减少其对火锅业务的依赖,但关键在于如何规划实施落地变现。”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已然翻篇,海底捞却度过了又喜又忧的一天。 昨日,海底捞因过节生意火爆导致排号系统异常一举冲上热搜,赚足了存在感。 数据来源:微博 与此同时,海底捞也正式迎来了中报业绩,由盈转亏,惨遭滑铁卢,符合此前的业绩预警,没有悬念。 但相对于业绩的不如意,8月25日,海底捞或已消化此前的业绩表现,股价有所拉涨,最新总市值为2451亿港元。今年以来其股价累涨超48%以上。 数据来源:Wind 疫情的重创是无法避免的,但作为龙头的优势还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就目前来说这条路并不好走。 疫情成为亏损催化剂? 一场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蒙上了阴霾,其中,餐饮业更是首当其冲,遭遇近年来的最大寒潮。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损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损失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 “今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17891亿元,同比下降29.6%...1-7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9.9%),全国餐饮市场增幅低于整个消费市场增幅19.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 2020 年 1-7 月餐饮收入以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数据来源:山西证券 而置身于其中的海底捞自然无法幸免,由于疫情爆发,为进行有效的防控,人们“闭门不出”,线下餐厅也被迫“关门大吉”,客流量骤减,直接加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餐厅经营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绝对比重,达到93.7%)。 疫情期间门店面临的主要困难情况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根据最新财报,2020年上半年收入97.61亿元,同比下滑16.5%;餐厅经营收入91.51亿元,同比下降19.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9.12亿元降为-9.65亿元,由盈转亏,降幅逾200%。 数据来源:官方公告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主营业务受到重大影响,公司自1月26日起自愿暂停中国大陆所有门店的营业,3月12日重新开放大部分暂停营业的门店。”——海底捞 值得玩味的是,虽说疫情为其带来较深的负面影响,但就目前海底捞的发展战略而言,疫情只是作为催化剂使得其本身存在的痛点更为凸显,而并不是根本主因。 事实上,基于海底捞强势的加速扩张战略,其业绩触及增长瓶颈也是意料之中的。 虽然乘着消费升级之风,海底捞通过重视个性化的服务以及供应链优势,实现了标准化、连锁化,为自身赢得了生存空间,加强了市场话语权。 但由于其进入积极扩张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好好平衡单店收入和门店扩张这两样重要指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结局也便悄然来临。 近三年新开店数量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 回顾2019年财报,可以发现,随着海底捞“网红效应”不断被弱化,人们的口味更为多元化,扩容门店之下的供过于求问题开始凸显,经营成本“不堪重负”(财务费用0.9亿元,同比增长432.5%),单店收入开始陷入颓靡,进一步拖累了利润增长。 一方面,翻台率首次下降,2019年海底捞整体的翻台率为4.8次/天,一线城市由5.1次/天下滑至4.7次/天,二线城市由5.3次/天下滑至4.9次/天;一线和二线城市门店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也出现首次负值(分别为-0.2%和-1.9%),一改2018年的积极趋势(分别是11.7%和4.3%)。 近年同店销售增长率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海底捞翻台率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而即便是这样,海底捞依旧还是“不改初心”,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73家餐厅,全球门店网络从上年末的768家增至目前的935家(上年末),而其整体同店平均日销售额及同店平均翻台率都在下滑,海底捞餐厅上半年平均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减少到3.3次/天,进一步拖累了疫情时期公司的盈利水平。 如何破局“自救”? 基于上述,可以发现,海底捞本次财报并不好看,而这一成绩也将为其敲响警钟。 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如何在新趋势下通过“自救”举措去加固自身的龙头宝座了。 毕竟由于火锅行业准入门槛低,易于标准化经营与规模扩张,却具备高利润率的特点,这一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炽热。 数据来源:微博 而虽说海底捞已是火锅界的“一哥”,但其市占率依旧不高,仅占4%,尤其随着“后浪”的出现,其需要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去主动转型,接受变化。 火锅行业CR5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就现今来说,除了通过降低在租金、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方面的成本和其他营运开支来开源节流之外,继续在产品和服务上推动精品化、连锁化以及健康化等进程尤为重要。 1. 外卖成了“救星” 在疫情时期,当人们开始习惯于宅家文化之时,虽然堂食颇受冲击,但这也为外卖市场释放了更为广阔的需求空间,相关订单量和交易金额均保持了高速增长。 “截至2020年一季度,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9亿人,使用率为44%;手机外卖用户规模为3.97亿人,使用率达44.2%,预计2020年在线外卖交易规模或达到3460亿元..在疫情发生后,以线上作为主要战场的餐饮商家占78.0%,较疫情发生前增加了63.1个百分点。”——公开数据 而随着人们点外卖的习惯得到进一步强化,餐饮业的谋生之路也随之打开,成为入局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例如本文的海底捞,基于审时度势开始在商户数字化、配送物流网络完善等方面发力,拓展外卖业务,而这一业务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收入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123.7%,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同时,受到外卖的驱动,海底捞的客单价也随之增长,人均消费由去年同期的104.4元增至112.8元。 数据来源:官方公告 2.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海底捞作为业界一哥,在高速扩张期间,围绕其的负面新闻也不少,更为严重的是,多数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 1月3日,陕西宝鸡的海底捞店铺内,有顾客称在火锅汤底发现一个烟头; 7月12日,有消费者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7月14日,海底捞火锅富春新天地店使用的1批次筷子检出大肠菌群... 要知道作为行业的主要标杆,餐饮企业的品控问题至关重要,一旦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消费者的信任也便会毁于朝夕之间。尤其在后疫情时期,随着海鲜、鸡翅等冻肉类外包装等检测出病毒的新闻层出不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为重视,不容入局企业有一点的掉以轻心,显然海底捞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控制。 资料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从长期趋势来看,基于目前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围绕“内循环”的核心逻辑,扩大内需的重任也落在了扩大消费上,而经过了疫情洗礼之后,餐饮业作为消费的主力军,自然会承担较大的重任,其中,龙头标的通过新一轮的洗牌之后会进一步加固自身的护城河优势,具有较高的业绩确定性以及成长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底捞作为行业龙头股价呈现上升趋势且受多数券商较为看好的主要原因。 然而,虽然国内疫情形势整体受控,部分区域的偶然性新增依旧或将为正在复苏的餐饮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为置身其中的标的埋下潜在的承压风险。 “这是海底捞25年来首度出现亏损,餐饮业面临放缓的压力,我们的经营恢复程度及所需的时间仍不确定。”——海底捞 结语 首先,从海底捞的中期财报可以发现,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是较为沉重的,毕竟由于人们无法自由自在去线下品尝美食,以堂食为主的餐厅营收遭遇重击,进而拉低公司的盈利空间。 随着后期疫情日趋平稳,虽然过程或较为坎坷且缓慢,但餐饮业的春天终究会到来。毕竟食品饮料作为消费的重要刚需板块,目前走势积极,业绩较为确定,具有一定的长期配置价值,尤其是龙头的优势会更为明显。 而新冠疫情可以说给火锅界的“扛把子”——海底捞好好上了一课,即在进行针对性的扩张期间,其需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除了继续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投入,更需要对速度和质量加以有效平衡把控,进而通过外卖等风口去丰富餐饮业务形态,以加强消费者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