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交易量持续走高,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2194亿元,深市成交额2836亿元。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或按要求以上市公告书形式披露2019年主要经营数据。科创板公司上市元年“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展现出这些公司鲜明的科创风貌。 截至4月29日晚间,沪市主板1500余家公司,除极个别公司外,也已披露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初步统计显示,沪市主板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均实现正增长。 科创板亮点频现 从整体上看,科创板公司去年经营状况亮点频现。 一是业绩稳中有升。2019年年报显示,科创板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些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 二是主要行业均衡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类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42%。 三是创新经济特征明显。一是轻资产。二是毛利率和净利率高。三是净资产收益率高。 四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科创板公司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资金117亿元,增幅23%。 五是科技创新成果喜人。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 六是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不断释放。在科创板公司中,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逾九成。 七是信息披露有效性提升。风险导向更鲜明。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注册制披露要求得到落实。 八是亏损上市、红筹、特别表决权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在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下,已有3家亏损企业、1家红筹企业、1家设置特别表决权企业上市。年报显示,这5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值均超百亿元。 九是现金分红保持较高比例。在满足分红条件科创板公司中,已有88家提出现金分红预案。 十是普遍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 中国经济韧性强 2019年,沪市主板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以及经营性现金流上均实现正增长,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统计显示,2019年,沪市主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21万亿元,净利润3.1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97万亿元,增幅分别为9%、9%和7%。 同时,科创板公司按期披露2020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共实现营业收入261.14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28.44亿元,同比增长14%。 (责任编辑:赵金博)
创业板单日成交额突破4000亿元,又一次创出了历史新高水平。不过,在创业板再创历史天量的背后,实际上与创业板低价股频繁异动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从大涨到大跌,作为散户偏爱度最高的低价股,却在近期出现了显著波动,创业板对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确实在显著提升。 在创业板低价股持续活跃的背后,一方面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且放宽至20%涨跌幅限制因素有关,把涨跌幅瞬间放宽,对创业板市场来说,确实带来了不少的提振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之后,整体扩容能力出现明显提升,不仅把创业板的成交额大幅提升了起来,而且还把主板市场的存量资金以及部分增量资金吸引过来,进一步盘活了创业板市场,带来了很高的投资人气。 与之相比,对沪市市场来说,即使加上了科创板市场,但整体成交额依旧低于创业板市场,且从这两天的市场表现来看,沪市与创业板之间的单日量能差距持续扩大,创业板市场的吸金效应正在不断提升。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科创板本身为沪市贡献了一定的成交额,且注入了不少的投资活力,但随着近期科创板的持续扩容,科创板新股的上市涨幅也发生了明显地变化,甚至对不少科创板次新股来说,还出现了短期破发的迹象,这对主板市场以及其余主要市场来说,还是带来了不少的警示。 剔除科创板之后,实际上近期沪市主板的日均成交量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若与创业板市场的活跃度相比,沪市主板市场显然欠缺了不少的投资活力。在创业板成交额显著超越沪市的背景下,实际上为沪市主板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预示着沪市主板的改革显得迫在眉睫。 与科创板、创业板乃至深市主板相比,沪市主板本身聚集了大量的传统周期行业,其中银行股、地产股的占比较多。传统行业占据整个市场的比例较高,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之处则是体现在提升市场的稳定性,传统权重股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减少大幅波动的风险。不过,弊端之处,则是在于这类行业板块缺乏了想象预期,且并不迎合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甚至有被市场边缘化的迹象。由此可见,通过交易制度的改革来达到盘活沪市主板市场的目的,还是显得非常关键的。 针对沪市主板市场的权重板块,多聚集在银行、券商、保险以及地产身上,加上部分传统周期行业,实际上这些行业板块对沪市主板市场的影响力确实很高。但是,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科创板、创业板对沪市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效应明显,增量资金迟迟不愿意进入到传统权重板块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反映出传统权重板块并未迎合新经济的发展潮流,市场感觉这部分权重板块缺乏了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这类权重板块的流通股数庞大,甚至称得上资本市场的巨无霸品种,对资金的消耗非常明显,且这类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机构云集等现象,一旦出现快速拉升的走势,则可能会引发部分机构资金的抛售,在多空分歧显著的背景下,场外资金并不愿意深度参与其中。 怎样盘活长期筑底的沪市主板市场,如何把沪市主板的传统权重股盘活起来,这显然影响到沪市主板市场的投资活力。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借着科创板以及创业板先后实施注册制的机遇,沪市主板市场可以针对部分权重板块试行放宽至20%的涨跌幅限制规则,或实施局部T+0交易制度的试点措施,这两者均可起到盘活沪市主板权重股的目的。 或者,从管理角度出发,最担心的还是制度改革后沪市主板会重演创业板低价股暴涨的一幕。对此,可以从几方面的举措增加配套的措施,以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其中,初期先在沪市主板进行小范围的制度改革试点,或先以沪市主板基本面稳定的大盘权重股进行试点。从盘活市场交易活力的角度出发,可以突破性地尝试T+0交易制度的试点,把长期不活跃的上市公司盘活起来,获得一定经验后,再扩大试点的范围,降低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再者,在放宽至20%涨跌幅限制规则的同时,可以增加融券比例以及加强当日异常波动的实时监测,尽可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保障股票价格的平稳运行。若出现不可控或持续非理性的价格波动,再通过适度行政干预手段来为股票市场降温,但在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干预频率应该逐渐减少。 此外,加快筹建非盈利,且运作透明的平准基金,在市场处于异常波动的环境下,平准基金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在平准基金运作的背景下,应该充分保障信息披露的对称性以及透明性,且强调非盈利的特征,在资本市场加速成长的大环境之中,确实需要有平准基金的保驾护航。 沪市主板的持续低迷,确实应该加快市场交易制度的改革步伐。对长期处于底部筑底状态的沪市主板权重股,可以成为初期小范围试点的对象,并以此提升沪市主板的投资活力。不过,在注册制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无论是主板,还是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板块,更应该积极引导增量资金入市,再通过交易制度的改革来提升市场的资金利用率,最终更好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
沪市3500点附近的位置,属于A股市场比较敏感的运行区域,从2009年的3478点到2018年的3587点,再到近期的3458点,A股市场似乎在3500点关口附近徘徊不前,这一区域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一道强阻力位置。 当前的A股市场,究竟属于真牛市阶段还是属于假牛市的状态呢?牛市的争论声音,似乎一直未有停止。 一般而言,当市场指数从低点上涨以来,出现了20%的累计涨幅之后,将会确立技术性牛市的行情,在此位置之上,市场可以称得上技术性牛市。从今年的市场行情表现分析,年内沪市见底2646点,最高点位触及到3458点,市场指数累计涨幅接近30%,远高于20%的累计涨幅空间,按照技术性牛市的定义,目前的市场仍然处于技术性牛市的阶段,3176点附近将会成为A股市场的牛熊分界线。 与沪市市场相比,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深市的走势明显强势于沪市市场,牛市的意味更显浓厚。不过,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与深市市场相比,沪市市场在权重设置上还是过多偏向于部分传统周期行业,而这类行业的周期性较强,且更容易受到大资金的控盘影响,甚至成为了市场指数的调控工具,由此也容易导致市场指数的失真表现。 但是,从今年7月22日起,上证综指已经实施了指数编制改革的调整,未来将逐渐降低传统周期股或权重股的影响比重,且次新股对市场指数的拖累影响也将会逐渐下降,这一改革初衷,还是在于降低市场指数的失真风险,促使上证综指的指数表现更具活力,甚至有效打破以往沪市3000点天花板的魔咒。 如今,沪市已经摆脱了3000点的点位束缚,但至今仍未有效破解3500点的重压魔咒。虽然指数编制改革已经在上演,但多年来沪市3500点对市场的心理包袱沉重,且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量的套牢筹码,一旦释放这一沉重的抛售压力,将会引发市场指数的剧烈波动。不过,换一种角度思考,当沪市从真正意义上突破3500点之际,实际上意味着A股市场将会进入新的空间运行,A股市场的牛市基础将会更显牢固。 面对如今的A股市场,一方面需要看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未来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A股市场的上涨高度,而下半年经济复苏程度,仍与未来的货币宽松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另一方面则需要看资本市场政策改革的决心,在当前积极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显然不是短暂性的工作,而是长远性的改革方向,在资本市场积极引进新经济企业乃至巨头企业的同时,将会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状况,未来市场的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可否得到匹配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开展注册制改革的成果。 从时间周期分析,自2015年6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走过了长达五年时间的熊市行情,在历年来的A股熊市中,基本上最长的熊市运行周期在四五年时间,甚少超出五年的时间。当熊市周期告一段落之后,市场将会步入牛市初期的阶段,即使按照牛市两年的运行周期计算,A股市场距离牛市结束仍有一段不短的日子。 面对当前的A股市场,自2019年1月市场触底回升以来,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上涨趋势。与沪市相比,深市市场的上行趋势更显好看,与政策面、基本面等因素相比,一旦市场趋势得以形成,那么短时间内也很难扭转艰难形成的单边运行趋势,这也是市场趋势的力量。 3458点久攻不下,但市场却在下方区域有着较强的承接能力,在市场仍处于上行趋势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走势更像是空中加油、蓄势待发。但是,近期A股市场的IPO发行节奏确实过快了,且超出了市场的心理承受范围,似乎用很短的时间透支掉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这可能会影响到未来A股牛市的延续时间。时下的A股市场,最具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在于政策环境的变化预期,若市场融资力度继续高歌猛进,那么在市场阶段性休整,且缺乏持续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可能会加速A股市场由增量资金主导的环境转变为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届时对艰难形成的牛市运行趋势构成不少的冲击考验。
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临近收官。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国内外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的上市公司群体,会交出一份怎样的年中答卷,备受市场关注。记者注意到,这两天半年报披露愈发密集,个别公司也出现了业绩亏损金额较大的情况。可以说,这些亏损案例很多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基本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盘点沪市亏损程度比较大的公司,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司风险早已暴露,市场对公司的业绩已有充分预期。拿西水股份来说,公司旗下核心资产天安财险认购大量新时代信托产品,而新时代信托和天安财险等6家“明天系”公司已于上个月被银保监会依法接管,公司前期也多次披露所持信托产品逾期的公告。如此来看,公司在半年报中大额计提信托产品减值准备而导致巨亏271亿元,也便在预料之中了。还有*ST力帆,公司此前也已暴露出经营停滞、债务累累、面临巨额诉讼等多重风险,公司日前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股价表现也一路下行,相关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6亿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上述风险的另一种呈现。类似的,*ST康美也在此列。 还有一类是行业整体性调整,上市公司个体难以独善其身,市场对此也早有预判。例如,首旅酒店、广深铁路等公司业绩亏损较大,都是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暂时性下滑,市场前期已经充分消化。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亏损近300亿元,乍看可能有点惊人,但结合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也能够给予理解: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石油需求出现历史性下降,国际油价深度下跌,上半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同比下滑39.4%;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现货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6.3%。除中国石油外,壳牌、英国石油等国际巨头也都面临大幅亏损,仅二季度便分别亏损181亿美元和16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有较大波动,中国石油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半年报中推出了160亿元的分红派现方案,与往年的分红水平基本一致,显现了公司的定力和实力,也是公司坚持回馈投资者相应责任感的体现。 其实,就沪市上市公司而言,亏损还是少数。记者梳理了截至8月27日已披露的半年报,依然有近九成公司实现了盈利。三一重工、隆基股份、韦尔股份等行业龙头均实现了营收、利润的显著增长。在今年疫情影响叠加国内外经济形势挑战严峻的背景下,沪市主板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也体现了沪市主板公司的蓝筹本色,顶得住压力、经得起考验。 进一步看,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调整,上市公司业绩有涨有跌、有盈有亏也属正常,需要市场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可以看到的是,绝大多数沪市公司正在主动调整、积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努力实现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升级。当前,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和发展的转换器,无疑将在这个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找到新的发力点,迈向新的高度。
平静许久的B股市场前段时间起了点小风浪。东沣B和*ST大化B先后触发面值退市警报,不少B股公司股价下挫。之后,东贝B推出换股吸收合并方案拟实现“B转A”,似乎又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B股在证券市场被边缘化已久,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被拿出来说一说,每次的话题都绕不开B股改革。兜兜转转数年,真正完成B股改革的公司仍然寥寥无几。B股这个结到底要如何解,真费思量。 说起B股的故事,颇有几分时代色彩,起于我国资本市场熹微之时,完成历史使命后,似乎又将逐渐消隐于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之际。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汇资金极度短缺,部分外向型企业急需外汇融资。B股应运而生,境外投资者可以直接用外币认购,满足企业的外汇需求,展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形象。继1992年电真空B首次登陆上交所之后,到2000年底,沪深两市已有114家B股公司。但此时,市场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境内企业海外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外汇短缺的矛盾基本解决,而B股以外币计价交易带来的市场融合等问题逐步凸显。此后,市场再未出现新的B股公司,纯B股公司的再融资也基本停了下来。到了2002年,QFII制度推出,境外机构可以直接投资A股,B股市场开始慢慢走向边缘化。 目前,B股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价值发现功能均已弱化,B股市场也变得有点清淡。就拿沪市A+B股公司来说,其B股最新均价仅为A股的四成,2019年的平均换手率只有A股的15%。B股从改革开放的明星,变得鲜有问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群体就该被遗忘和忽略。从沪市来看,目前仍有50家B股公司,总市值超600亿元,投资者近400万户。这其中,A+B股公司43家,纯B股公司7家(伊泰B为B+H公司)。虽然在资本市场遇冷,但B股公司的发展并未止步。2019年,沪市B股公司平均实现营收170亿元、净利润6亿元。50家公司中,40家连续三年盈利,22家近三年营收持续增长。可以说,多数沪市B股公司主营业务稳健,理应在资本市场有更好的发展。这么来看,解开B股这个结,既是“可以有”,也是“值得有”。 如何解B股这个结,市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实践。自2012年12月中集B成功实现B转H至今,两市已有近10家公司顺利完成B股改革。大致有两个方向,B转A和B转H。 现有的B转A,也不是B股直接转换成原上市公司的A股,实际上是由上市公司以外的主体发行新的A股,用来换取投资者所持的B股。也就是新的主体取得上市地位,原B股公司注销,原来的B股股东成为新上市公司的A股股东。法律意义上说,这实际是一个吸收合并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这个新主体往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沪市的东电B、新城B都采用了这一模式,正在推进的东贝B也属此类。实践中,这类方案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控股股东自身资产优良,符合首发条件;第二,A股和B股的定价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定价要得到认可并不容易。以东电B为例,发行A股的定价为5.53元/股,市盈率12.66倍,原B股作价0.779美元/股,已经较市价溢价41%,但B股投资者的意见分歧仍然不小。最终,虽然股东大会通过了相关方案,依然有29%的非关联B股股东投了反对票。 这一模式也可以演变出一些衍生类型。比如,除了控股股东,还可以找有实力的第三方来作为发行A股的主体,吸收合并B股公司。当年,阳晨B就是由非控股股东城投控股,以换股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但这类案例相对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非控股股东的第三方对B股公司不了解,参与意愿不强,整合难度也较高。除此之外,这个模式也可适用于A+B股公司,原先的A股和B股一起转换为新的A股。招商地产就是走的这条路。 至于B转H,就相对比较直观了。简单讲,就是将B股转换成为H股,到港交所挂牌上市并交易。深市已有中集B、丽珠B和万科B等3家A+B股公司完成此类实践。这个方案对A+B股公司比较可行,但对纯B股公司的吸引力可能就没那么大。对纯B股公司来说,实施B转H意味着完全脱离境内资本市场,可能不少公司不愿意接受。同时,H股估值偏低,投资者面临境外开户限制、交易制度不同等技术问题,也可能导致公司B转H的意愿不强。另外,以不发行新股的介绍方式到香港上市,也并非毫无门槛,公司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证券预期市值至少2亿港元,预期证券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市值至少5000万港元。 前面两种模式都有成功先例,但采用的公司并不多。实践中,也有A+B股公司尝试通过回购股份缩减B股规模,但因残存余股难以妥善处理,至今没能彻底解决B股问题。实际上,这些模式大都“曲线救国”,没有真正在上市公司层面实现B股直接转换成A股。之所以这方面未见突破,也是有其深层原因。动机上,数量居多的A+B股公司,仍能利用A股市场再融资,再考虑到B转A的定价涉及A、B股投资者利益的平衡,处理起来复杂,其解决B股问题的意愿并不强烈。制度安排上,B股直接转成A股在政策上还有些需要研究论证的关键问题,比如B转A的法律性质以及需要符合的条件等等。 要解B股这个结,目前来看需求最急迫的还是纯B股公司。这些公司没有A股,融资功能基本丧失,二级市场交投寡淡,不少公司的经营基本面也不太乐观,要通过已有的模式来求得改变,难度不小。市场曾经讨论过的一条思路是,上市公司定向发行A股,原B股股东以其持有的B股资产进行认购,由此实现B转A。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要求不高,可适用的面比较广。但也有不少需要考虑的难点。比如对于纯B股公司,新发A股是否需要符合首发条件、该如何定价,能否无需限售直接上市流通等。当然,这个模式如果放到A+B股公司上,遇到的困难可能相对小一些。类似的,还可以考虑A+B股公司定向发行可转换为A股的债券来置换B股。 这些思路到底可不可行,能不能经得起市场检验,还得集思广益、多方论证。要解开B股这个结,关键是要平衡好各方的利益,稳定好投资者的预期,也要尊重市场意愿,把握节奏和分寸,不可陷入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窠臼。总之一句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以改革的方法来解决。 【更多内容详见沪市监管锐评专题】
【沪市公司监管锐评第二十七期 | 服务,与监管同行】每年4月底,年报截止的最后一天,有点像是“除夕之夜”。为什么这么讲?在这个年报提交的最后档口,数百家公司的年报蜂拥而至、集中披露。当晚,交易所公司监管部门热火朝天,好似喧闹的市集。一边厢,要全力协助公司提交大量公告,遇到业务不熟悉的,还要手把手耐心帮扶;另一边厢,有些年报披露不出的公司讨价还价、甚或胡搅蛮缠,监管人员要在态度上不卑不亢,原则上决不退缩。这一夜的缩影,恰恰集中折射了资本市场中监管与服务的复杂性。记者曾实地采访,得以窥见监管人员的双重角色之一斑,颇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