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多城市集中卖地,土地市场成交额持续上升。截至12月7日,我国已有11个城市卖地破千亿,超过30个城市卖地超过500亿,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11月,50城卖地收入3.67万亿元,同比增20.8%,收入和增幅均刷新历史纪录。 具体来看,上海、杭州、广州卖地收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广州2249亿元,同比上涨75.63%;杭州2564亿元,同比上涨3.09%;上海2773亿元,同比上涨56.76%。此外,南京、北京、武汉、宁波、佛山、苏州、成都、重庆等八个城市卖地收入超千亿,其中,南京卖地1898亿元,同比上涨25.35%;北京卖地1802亿元,同比上涨15.71%;佛山卖地1234亿元,同比上涨72.8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随着经济全面复苏,资金面相对宽松,房企拿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多地出现高溢价率土地成交,特别是厦门等地再次出现总价百亿地块,使得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张大伟表示,房企拿地主要是追求市场规模,而且近年来拿地很少的企业,很多也开始积极拿地。50大房企拿地达到了22107亿元,41家企业拿地超过200亿元。 张大伟认为,楼市热度和土地市场热度相对应,当下部分区域出现热盘,看房人数相比之前有明显上升。一些城市部分土地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土地溢价率上行也主要体现在这些城市。 土地市场与楼市走势类似,分化比较明显。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800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7%;出让金额4209亿元,环比下降15%。贝壳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年底住宅用地成交量增幅收窄,二线城市仍未追平去年同期。 从一周数据来看,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上周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累计同比增长3.3%,环比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规划建面累计同比增长39.2%,环比收窄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下滑1.7%,环比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三四线同比增长9.0%,环比收窄0.8个百分点。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表示,11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大增,而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因下半年以来调控政策显效,出现量价齐跌。
5月土地市场热度持续 下半年供应加码可能性较大?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思纯 导读:5月土地市场保持平稳,但优质地块争夺激烈,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5月持续出现高价地。 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在土地市场需求端持续火热的同时,下半年土地供应加码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或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逐年走高有关。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宋兴国 编 辑丨李博 土地市场持续高温。 进入6月,多家市场机构陆续发布了5月的房地产数据。其中5月土地市场保持平稳,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5月单月拿地前100房企拿地总额386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1%。 同时,优质地块争夺激烈,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5月持续出现高价地。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全国范围内单宗地块超过20亿元的土地已经有44宗。 土地市场需求端为何持续火热?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曹晶晶表示,热点城市优质地块推出增多、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叠加多地在供给端出台的扶持政策,企业竞拍积极性提高,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房企2020年融资状况 土地市场成交火热 5月,多个“明星”地块的出现,被认为是土地市场需求火热的直接体现。 5月15日,深圳以116亿元总价、45%的溢价率出让一块位于前海的宅地,十余家房企经过百轮出价方获成交,可售楼面价格创下深圳新高。 另外,合生创展以180亿元的总价,10日内连续拿下北京分钟寺区域的多个不限价住宅地块。 27日,烟台一宗商住用地经过1148轮耗时近7小时,最终以118.8%的溢价率成交。 分地域来看,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拿地重点,长三角区域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涨幅较大。 CREIS中指数据显示,1-5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前十城市总计成交7400亿元,较去年增长42.5%,杭州以1210亿元的成交总价居首,而北京和上海分别以1131亿元和1047亿元的成交额占据第二、三位,相比去年分别增加了58%、73%。 从出让面积来看,前5个月前十城市成交139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1%。其中成都以2323万平方米稳居榜首,广州和西安分别以1543万平方米和1505万平方米位居二、三名。 从增速来看,二线城市南京、成都分别为145%、73%,增速明显加快,一线城市中广州增幅较大。 1-5月,前50房企拿地总额9248亿元,同比下降6.3%,前100房企拿地总额的下降幅度同样进一步收窄。5月单月来看,拿地前50房企拿地总额3127亿元,同比增长4.7%;前100房企拿地总额3862亿元,同比增长3.1%。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影响下,房企拿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多地再次出现高溢价率土地成交,特别是厦门等地再次出现历史最高总价百亿地块,使得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张大伟认为,房企开始积极拿地,主要是为了追求市场规模。 疫情下,部分房企判断市场会快速企稳,政策刺激楼市,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4-5月整体行情持续升温。另外,疫情对房企的资金链影响虽然大,但国内融资难度降低,也提高了拿地积极性。 6月1日,贝壳研究院发表报告称,5月房企境外新增债券复苏,房企在融资市场保持活跃。 5月单月国内外债券融资总额发行约617亿元,同比上升31%。 1-5月房企债券融资5627亿元,前5月房企融资规模占比2019年全年48%,2020年有望在规模上超越上一年。 供应或持续放量 多位受访人士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在土地市场需求端持续火热的同时,下半年土地供应加码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或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逐年走高有关。 根据易居研究院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2019年土地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2.9%,较2018年增长1.9个百分点,比值再创历史新高。而在疫情压力下,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加大供地力度成为必然选择。 兰州市近日宣布,今年土地出让宗数和面积同比超1倍。兰州市相关部门称,“面对疫情影响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市自然资源局今年通过加大土地供应、及时配套规划等方式促进项目落地,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再以济南为例,根据自然资源部近期公布的2020年济南市本级供地计划,今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9349亩,占供地总量的25.93%。截止到5月末,济南市本级供应住宅用地(包含已供未成交的)23宗,总面积1037亩,仅完成全年计划的11.1%。下半年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的可能性较高。 有地产研究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因城施策”,为地方政府灵活调控和供地政策提供了一定空间。 另一方面,在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政府天然有加大供地的冲动。 因此,不建议房企在现阶段持续高溢价拿地,下半年供应增加后或才是更好的时机。 6月1日,在一场房地产线上研讨会上,平安证券研究所地产首席研究员杨侃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3月以来楼市持续复苏,政府加大土地供应规模,企业拿地积极性逐步提升带动土地市场溢价率攀升,预计在规模增长诉求与资金环境宽松的契机下,部分房企拿地态度或仍保持积极。 杨侃表示,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一方面房企加快推货下新开工的回升以及赶工期带来的施工强度提升均会对投资形成支撑; 另一方面,土地市场升温、延期出让金补缴也有助于土地购置费增速修复,全年投资仍有望实现正增长。
原标题:土地出让面积同比下降,成交金额同比上涨——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热起来了” 最近,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表现颇受关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土地出让计划已经完成,共成交地块31宗。其中,成交建设用地面积同比下降20%,成交金额为1133亿元,同比上涨30%。 分析人士称,北京成交建设用地面积和金额的一跌一涨,反映出北京今年土地出让溢价率有所提升,其原因是北京今年土地供地减少了限房价、竞地价的“限竞房”用地,同时推出了个别位置优良的地块。 北京的情况并非孤例。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40个大中城市中,有14个城市出让金同比增加。一线城市表现抢眼,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出让金涨幅均在前10位。其中,上海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686.84亿元,位居首位。 土地市场变热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相关。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920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1月份至4月份收窄3个百分点。1月份至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8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3%,降幅比1月份至4月份收窄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6269亿元,下降10.6%,降幅比1月份至4月份收窄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正逐步回升。 虽然疫情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有一定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形成了一定冲击,但随着流动性增加、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向好,一些土地储备不丰富的房地产企业选择加快拿地进程。不过,考虑到风险和不确定性,特殊情况下企业的拿地策略更为谨慎,更倾向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 分析人士称,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方向并未改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强调“因城施策”。这可能导致各大城市之间地价分化将成为常态。 需要注意的是,因北京出现疫情反弹,短期内土地市场走向也有待进一步观察。6月15日,北京市住建委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北京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疫情防控,位于疫情中、高风险区域的门店暂停各类聚集活动,通过弹性工作方式降低人员密度。土地市场热度短期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疫情防控是否有力。
近期多组数据显示,土地市场受疫情影响正逐渐减弱,多个城市集中卖地,土地市场有所回温,地价见底回升,溢价率稳步上升。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企拿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多地出现较高溢价率地块成交,使得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该机构监测的50个城市土地总成交金额1.8万亿元。从城市来看,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地价皆有走高趋势。 “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多个城市集中卖地,土地市场成交额持续上升。”张大伟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杭州3个城市卖地金额超千亿元,卖地金额超过200亿元的城市数量达到31个,50个城市的土地成交额超百亿元。 多家机构也关注到土地市场的供需两旺现状。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地产团队陈天诚观察到,年初至今,百城土地供应同比增速6.07%,成交同比增速-1.07%,基本实现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一、二、三线城市累计供应的土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0.97%、1.98%、4.09%,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6.58%、-6.87%、1.95%。 “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大幅提升(或主要由于去年供应较少),伴随的成交也明显增加,土地市场呈现出持续火热的状况。”陈天诚说。 “疫情对房企的资金链影响虽然较大,但随着融资难度降低,部分企业拿地积极性再次提高。”张大伟认为,房企开始积极拿地,主要是为了追求市场规模,特别是一些近年拿地很少的房企,也开始积极拿地。 方正证券(行情601901,诊股)分析师夏亦丰认为,近期房企融资环境相对宽松,融资成本保持低位。5月国内债券发行额同比增长24.2%,平均利率为4.29%。据分析,今年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将会落在销售回款、融资量和成本、推货速度三点之上。 房企积极投资拿地的另一个主因是楼盘销售超预期。克尔瑞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百强房企销售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九成以上的销售规模。个别房企1至5月累计销售规模已转正,如中国恒大、世茂房地产、招商蛇口(行情001979,诊股)、金地集团(行情600383,诊股)、中国金茂、绿城中国、荣盛发展(行情002146,诊股)等。 由此,华创地产首席分析师袁豪综合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土地、销售和融资三大基本面改善,助力行业利润率阶段性见底,部分优质房企或将见底回升,由此A股地产板块也有望扭转“市场偏见”,凸显价值。
近期,深圳、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高价地频出,全国高溢价地块增多,土地市场热度提升。 5月20日,成都天府新区挂牌出让一宗地块,最终成交总价21.89亿元,溢价率56.35%。19日,佛山一宗包含住宅性质的土地出让溢价率达到75%。北京19日出让三宗住宅地块,最低溢价率为31.4%,合计土地出让金达到133.9亿元。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经有七个城市今年以来的累计土地出让收入超过500亿元。其中,杭州最高达到1024亿元,北京为997亿元。 “近一个月来,在降准等政策影响下,房企拿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多个城市陆续出现高溢价率土地成交。特别是厦门等地再次出现历史最高总价地块,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尽管疫情对房企资金链造成一定冲击,但国内融资难度正在降低,部分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升。 4月,在地方供地规模加大、重点城市商品房交易回升的市场背景下,土地市场交易景气大幅回升。不仅成交规模恢复至历史同期水平,溢价率也快速上行。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4月全国土地市场经营性用地供应总建筑面积为27349万平方米,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除二线城市供应量有所下降外,一线和三四线城市的供应量均持续上涨。 从价格方面来看,成交楼板价呈现全面上涨的趋势。随着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在多宗优质地块高价出让的带动下,4月受监测城市平均地价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成交楼板价每平方米达到3030元,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15%。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自开年后地价持续上涨,4月成交楼面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1914元,为2019年以来第二高点。业内预计,在优质土地入市带动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预计会进一步升温。(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