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5月19日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减税降费2.3万亿元超预期,多项民生指标超额达标。专家认为,这一“对账单”彰显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也为2020年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经济总体平稳 2019年,6.1%的经济增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实现了6%至6.5%的预期目标。全国CPI指数同比上涨2.9%,符合3%左右的预期目标。 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可圈可点。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高出1100万人以上预期目标近20%;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也优于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预期目标。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指出,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推进援企稳岗、创业带动就业、鼓励灵活就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各项就业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2019年,中国铁路固定投资完成8029亿元,超过8000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完成公路水运投资23451亿元,超过1.8万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实现了8000万亩以上的预期目标。 专家指出,增长、就业、物价等量化指标完成情况显示,中国经济总体稳健。在巨大的风险挑战和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能够经受风险、承受压力,具有充足的韧性与活力。 全年减税降费超2.3万亿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普惠性与结构性并举的减税政策力度规模更大、惠及范围更广,助力2019年经济指标达成。 从减税降费相关指标来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实际上,去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此外,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均已降至16%;全国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10%,全国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36.7%。 值得关注的是,为企业减负不仅包括真金白银的减免税费,还包括营商环境优化等“软环境”的提升。 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647亿元,台账清偿进度70%以上,中央企业率先实现无分歧欠款基本“清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任务。 “提质增效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据测算,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系列减负举措不但稳定了企业的信心,而且为应对疫情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优化调整的空间,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为2020年经济的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减税降费从根本上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和动力。减税降费的后期效果会在今年持续显现,而且伴随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预计还将推出更大力度为企业减负的相关举措。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9年,通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 在脱贫攻坚方面,2019年预期目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实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9万人;预期目标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际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此外,预期两年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问题,实际一年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资553.7亿元,提升了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此外,在教育培训方面,政府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筹集资金1138亿元,2019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77.1万人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1056亿元;高职院校全年扩招116.45万人。 在社会保障领域,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的15元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均实现预期目标。 降低网络资费也是一大民生红利。2019年,全国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41%,远远超过“再降低20%以上”的让利幅度。 专家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为经济增长找到持久动力。(班娟娟 孙韶华 北京报道)
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从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完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23条针对性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 加大减负稳岗力度。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中小企业,返还3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 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个体工商户以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合理降低利率。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求职就业,意见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对新招用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全市国有企业2020年从新增岗位中拿出不低于50%的岗位专门招聘2020年应届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当前的重要工作。针对各项目标,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打出政策“组合拳”。 数据一:近八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进度较好,已完成意向面积近八成,同比快4.1个百分点。在我国,春播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和薯类,面积达9亿多亩。当前正是春播关键时期,各主产区正多措并举,保面积,稳产量。 数据二:12.6万亿元。春播加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市场主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在明显提升。从小微企业贷款情况看, 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截至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2815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1.9%,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 数据三:近50万。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位于首位,是重中之重。今天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今年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今天启动,各地将集中开展系列专项活动,积极支持贫困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助力贫困残疾人就业脱贫。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目前贫困残疾人数量已从700多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近50万人。 数据四:70多万人。湖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受疫情影响,黄冈市内无法返岗人员有75万,当地通过“集中输出一批、本地吸纳一批、开拓新岗位一批、托底安置一批”等措施,目前已经将超过70万人送上就业岗位。此外,为帮助湖北省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山东省已提供了2515个就业岗位。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3小时,比3月份减少0.5小时。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唐建伟、刘学智 4月份主要宏观指标回升符合预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回正,投资、消费跌幅收窄。生产恢复正在加快,消费逐渐改善但存在分化。随着生产的恢复,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小幅增长。当前经济运行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压力较大,保就业各项措施需要落实落细。 1、工业增加值增速如期回正,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小幅增长 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升到3.9%,比上个月上升5个百分点,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4月以来国内疫情好转,全国复工复产促进工业生产逐渐恢复。生产类高频数据普遍明显回升,全国高炉开工率逐渐上升到68.65%,达到去年三季度的水平,高于去年四季度。4月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保持在55万吨/日左右,同比降幅从前一个月的25%收窄到10%。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加快到5%,比上个月上升6.8个百分点。新经济、新产业增长快速,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通信及电子设备、专用设备等产量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6.6%、29.2%、11.8%、14.3%。新动能逆势增长,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促进经济活跃度提升。 当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达99%,其中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也达到95%以上,东部沿海省份中小企业的复工率在80%以上。随着企业复工率和开工率上升,预计未来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小幅上升态势。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进行核算,预计二季度经济有望恢复到小幅增长。不过,前期终端消费减弱导致库存积压,疫情全球性爆发导致需求减弱,可能仍将对未来生产恢复带来一定影响。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2、投资有所改善,三大类投资降幅都有收窄 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预期较乐观,外需减弱影响制造业投资预期。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3%,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5.8个百分点,基建、房地产、制造业三大类投资增速都有收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预期较乐观,外需减弱影响制造业投资预期。1-4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11.8%,降幅比1-3月份收窄7.9个百分点。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有望带动未来基建投资回升,第三批专项债正在申报,额度可能超过1万亿。“新基建”将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内容,已明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类。交通、水利、市政工程等传统基建力度也将加大。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3.3%,降幅比1-3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疫情好转以来全国建筑工地已经开工,房产销售改善带动投资需求,房地产投资正在改善,预计很快回到正增长。1-4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仍然低到-18.8%,是三大类投资中最低的一项。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外需减弱,对外向型制造业投资带来较大影响,制造业投资可能仍将负增长。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3、消费逐渐恢复,结构分化较为明显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7.5%,降幅比上月收窄8.3个百分点。4月以来商品房销售和汽车零售改善,促进消费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全国各地相继推出汽车零售补贴措施,汽车销售有所改善,4月份实现同比0增长,而上个月同比为-18.1%。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分化,有的类别消费增长较快,而其他类仍然显著负增长。线上实物消费、消费升级类以及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较快,带动消费增速回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6%,比1-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4.1%。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通讯器材类增长12.2%。然而线下消费仍然负增长,整体外出消费仍然较为谨慎。餐饮、住宿等经营状况仍偏冷淡,餐饮收入同比仅为-31.1%,是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扩内需政策力度加大。各地出台刺激车市政策,主要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补贴、以旧换新补贴。多方协力促消费、拉内需,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费券或直接消费让利,大量网上商城和线下购物商城扩大购物券发放额度,上海开展“五五购物节”。在大量消费刺激措施的促进下,消费状况有望逐渐改善,预计消费增速将延续回升势头。但是疫情对服务业存在明显的滞后影响,今年五一期间消费同比去年依然是负增长,消费的完全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4、保就业成为首要目标,各项措施需要落实落细 当前经济运行中最大的压力在于就业,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6.0%,已经超过去年调控目标0.5个百分点。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六保”任务,保就业应该成为今年首要任务。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虽然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明显减少,但是全年新增就业目标不应该下降,建议仍然设定在1100万。为了完成保就业目标,需要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并且要落实落细。保障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加快落实各项财政金融优惠帮扶政策,着力助企纾困,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降低。通过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推动消费恢复和服务业发展,带动新增就业增长。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本文作者介绍:交行金研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43岁的张新明满是高兴和感激:“居住条件比以前好很多,又在家门口工作,每月能按时领工资,孩子上学和家里零用的开支都解决了。” 张新明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人。青龙是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张新明一家以前住在龙王庙乡偏岭石村的大山里,全靠一些薄田和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16年和2017年龙王庙乡有6个贫困村的110户贫困户、421人被纳入易地搬迁范围,集中安置到龙王庙乡龙王庙村。2019年9月,张新明一家住进了11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楼房。 “以前我们这些在家的妇女,每天就是带带孩子、干点农活,挣不到什么钱。现在每天起早贪黑,虽然很忙,但是家庭月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张新明笑着说。 龙王庙乡副乡长孙海龙说,在集中安置点,有一半的劳动力可通过培训、能人带动等措施实现外出务工,剩余大部分为留守妇女。扶贫车间和农业产业为这些留守人员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乡依托扶贫车间和农业产业带动就业300多人。 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张新明就职的企业,也是全县扶贫车间示范点。泡米、磨面、和面、包制、蒸熟……走进生产车间,120多名妇女正在忙着生产当地特色美食“粘豆包”。 “2月9日复工后,新增贫困户就业1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企业负责人张胜利介绍说,作为河北省民生保供重点企业之一,能够及时复工复产和增加带动就业,靠着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在疫情期间通过调整销售渠道,保住了订单。 “受疫情影响,公司的销售渠道由原来的学生餐、连锁餐饮转向了连锁超市和社区团购。订单量一直在增加,员工每天加班加点赶订单。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我们开出了双倍工资。”张胜利说。 在青龙镇龙潭村的食用菌大棚内,50岁的姚建民正忙着采摘蘑菇。2018年5月,姚建民一家从偏远的自然片搬到了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二层小楼。“搬新家之前,村里就提前通知有劳动能力的户去选岗。”姚建民说,“现在我种蘑菇一年收入3万多元,老伴儿在养殖场一年收入也有3万元,再加上大儿子外出务工,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据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冯继昌介绍,通过村里的种植养殖业扶贫车间和旅游产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30户贫困户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留守人员共23人,全部实现就近安置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能致富”是硬道理。青龙满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邓阁军说,全县共建设集中安置小区27个,涉及1657户6184人。为带动易地搬迁户就业,全县建立扶贫车间20个、扶贫基地4个、扶贫产业园7个,培育旅游服务创业主体60多家,带动贫困户就业2000余人。同时,通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安排公益岗等精准就业措施,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当地就业创业和转移就业2.6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