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速稳步回升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解读2020年1—11月份投资数据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投资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增速进一步回升,结构继续优化。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三大领域投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9.0%,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8.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1%,铁路运输业投资和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0%和2.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降幅进一步收窄。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5%,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0.1%,而1—10月份为下降1.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5.4%,石油加工、炼焦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6.1%。装备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6.6%,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0%,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二、民间投资实现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1—11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1—10月份为下降0.7%。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2.4%,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6.8%,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教育民间投资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加快。1—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增速自1—5月份转正后持续回升。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7.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0%,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2.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7.5%,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6.1%。 三、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畜牧业投资高速增长 1—11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卫生投资增长26.1%,增速加快2.0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加快13.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6.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1.7%。 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89.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猪的饲养业投资增长156.7%,家禽饲养业投资增长41.2%。 四、投资到位资金增长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1—11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2.5%,持续处于快速增长区间。投资到位资金与新开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将对全年投资增速的进一步回升起到支撑作用。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坚持客户至上、服务实体,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可获得性。通过实施客户服务全流程的线上化、订单化改造,工商银行构建起了线上便捷办理、流程无缝衔接、信息实时交互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有效增强了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让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腿乃至不跑腿”,这是工商银行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全面提升个人客户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目标。今年以来,工商银行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要求,加大无接触服务供给,积极为广大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安全、便捷、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全力服务民生保障。 这项业内首创的服务,正是工商银行基于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实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建设成果之一。目前,工商银行已推出借记卡换卡不换号、资信证明、历史明细、主题存单、上门收款、询证函等一系列个人及对公业务场景,通过业务全流程的订单化管理,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客户“一次都不用跑”。其中个人资信证明寄送、对公电子询证函等均属业内首创。 同时,工商银行还推出个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运用数字化金融打造的全线上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零距离”在线金融服务。自2月份推出以来,已有近2.6万名客户经理开通服务,累计访问量近2000万人次。 近年来,银行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顺应“数字中国”和“信用中国”建设趋势,深化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持续打造线上化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高质量发展。截至12月上旬,工商银行线上小微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占全部普惠贷款余额近七成,融资客户数超35万,进一步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降低了融资成本。 围绕“数据驱动、场景获客”理念,工商银行打造了“小微e贷”线上品牌,借助“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主力产品,持续扩大客户边界,丰富服务内涵,全方位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中,“经营快贷”依托丰富数据资源,拓展服务场景,运用“数据+模型”方式实现客户自动准入及主动授信,已累计为100多万家小微企业授信超8000亿元。目前,工商银行已与海关、国家电网、顺丰等合作,上线结算、税务、用工、跨境等12个全国性场景产品。同时,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数据,与医保、专业市场、园区等合作推出300余个区域产品。 此外,长期以来,客户到银行取款需要带银行卡。但随着手机银行的快速普及,客户到银行但忘带银行卡的情况屡屡发生。为此,工商银行根据客户服务需求变化,试点推出无介质服务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出门不带卡”的需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上海12月14日讯 打造滨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上海湾区健康医学城,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500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市金山区正在推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举措,力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优化核心功能、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表示,把“上海湾区”作为金山城市品牌,既是对金山滨海地区功能定位的延续、深化和提升,又着眼于湾区特征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能有效涵盖“建设成为产城融合样板城市、滨海花园城市、门户节点城市”这一远景目标。 产城融合是上海金山赋予“上海湾区”城市品牌的重要特征,大健康产业则是金山推动产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金山区将着力强化产城融合特征,聚焦发展大健康产业、绿色化工、休闲旅游,加快产能提升和动能转换,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创新发展。 “十四五”期间,金山区将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传统产业将深挖潜力推动转型,坚定不移推动化工产业朝着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快向碳纤维、石墨烯、氢能源等产业挺进。新兴产业则集中精力推动产业集聚,把握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紧密对接上海市委提出的“五型经济”,加快打造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大都市经济特征的业态结构。 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健表示,“十四五”时期,金山区将坚持“智造强区”战略,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增量倍增、产业投资倍增、园区产出倍增。 “平台开放、资源流动、要素集聚,是湾区作为一种空间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金山区更好发挥区位优势,加速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的责任担当。”胡卫国表示,金山区将强化门户枢纽特点,加快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辐射,提升枢纽功能和节点地位,全面形成“两个扇面”发展格局。全力实现“上海湾区”、枫泾地区两翼齐飞,加快从承接上海市区的单向辐射向对接长三角的双向赋能转变,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跨省市的融合创新实践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战疫情稳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步伐不断加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从“云办公”到“云上课”,从智能制造到5G新基建,从助企业化危为机到赋能现代化治理……数字化技术的加速应用成为抗疫“利器”,也在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迎“疫”而上,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崛起,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当前,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通过打造“新基建”、发展新商业、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高质量发展步履更坚实、成色更浓。 数字技术赋能 复工复产高效推进 每天清晨,打开生鲜APP买完菜,上个在线健身课程,听个“云演唱会”,休息之余进入直播间拼购……这是疫情期间80后小李宅居在家的常态。 在东亚前海证券金融科技部,每个交易日早上八点到九点,开启多达数十个业务系统并进行初始化和联调已经成为工作日常。疫情期间,东亚前海证券90%的会议和培训场景,都通过腾讯会议来完成。 作为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钉也在第一时间推出在线办公指南,并免费开放302人同时在线的视频会议,助力钉钉平台上1000万家企业组织、2亿上班族能够正常开工。 与“云办公”一同盛行的还有“云上课”。2月17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截至3月24日,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堂,浏览量累计达到9.94亿次,访问量累计达到7.75亿人次,通过平台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1.95亿人次。 美团副总裁、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指出,近年来我国已迈入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疫情期间,更多居民通过线上电商平台满足自己的生活服务需求。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充分发挥数据、科技、资本等优势,孵化出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有力地推动我国服务业供给侧数字化进程。 在制造业一线,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智能制造,更好地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复工复产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来回穿梭的智能AGV小车,运输全程自动化、物料全程不落地的生产现场,不停挥舞机械手全自动精准作业的智能化机器人,物料自动识别且自动出库的智能立体仓库……疫情期间,山东浪潮智能工厂开足马力生产高端服务器。“由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高,智能工厂的复工进度和效率要远远好于传统工厂。用工人数至少下降一半,生产效率却能提高2.5到3倍。”浪潮集团副总裁孔亮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在抗疫中作用凸显,城市治理体系也因此不断完善。比如,为实现精准抗疫、有序复工,各地政府和企业创造性地推出“健康码”。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府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这些仅是数字技术赋能复工复产的一个个缩影。以战“疫”为契机,不断挖掘数字经济潜力,“云签约”“云招标”“云面试”“云会商”“云培训”等云上协同实践蔚然成风。 西安91家单位组团“赴”北上广深纳新,云招聘高层次人才2207名;江西省举办省市联合、多屏联动“线上”招商推介会,1200余家企业在线参加,采用5G技术多屏联动、达成签约项目118个,投资总额1933.84亿元;福建莆田市举办“开放招商”全球云推介会暨招商项目线上签约活动,共实现线上签约项目40个,投资总额547.6亿元。 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从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除湖北以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已达95%以上。中小企业复工率也在稳步提升,工信部对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的监测显示,截至3月24日,中小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71.7%。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指出,根据统计,湖南、四川等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 “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复产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了新技术,其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 加快化危为机 数字经济新动能崛起 疫情大考之下,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崛起,不仅为抗疫保驾护航,也在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基于数字经济的抗疫实践,已成为一些企业化危为机、踏上新经济风口的助推器。 苏宁近日启动315全民焕新节,2574场直播同步开启,超3000万人次在线观看,1小时内家电销售同比增长286%。其中,除菌、消毒类健康家电“热卖”。截至当日20时,干衣机、洗烘一体机销售环比增长超2059%,消毒柜、净水器等健康电器5分钟售出5万台。 直播带货的火爆只是一例。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日交易额约为平时的四倍;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97%;贝壳找房首个VR售楼部开启,融创西安项目完成了10分钟内云销售1068套的记录;携程“景区云旅游”活动开放超过3000家景区的近7000条语音导览产品,活动仅开始一周时间使用人数增长超过600%。 受疫情影响一度遭遇“卖难”的农产品,也借助数字技术迅速打开市场通道。 农业农村部日前组织召开的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商会,组织产销主体视频协商、网络签约,促成采购量5.035万吨,金额达3.358亿元。不少电商平台也致力推动更多农产品“触网”。2月10日,拼多多开通“抗疫助农”专区,截至3月27日中午12时,已累积售出滞销农产品4300万单,总计超过16.25万吨,覆盖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虽然疫情对传统消费和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但压力下也蕴含巨大潜力和机遇,线上消费和智能经济爆发式增长,对冲了部分负面影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事实上,以战“疫”为契机,数字经济力量更加彰显。目前,数字化正加速渗透至设计、生产、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协同办公、在线研发等软件加速推广,无人巡检、无人配送等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VR展厅、虚拟导览成为在线商务远程展示的重要手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表示,这次疫情让我们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认识更深。“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管理,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促进经济从主要依靠人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中国正将疫情冲击转化为经济转型动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快撬动新基建引擎,激发新经济潜能,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潜力。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同比2018年增加3.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4%。2016至2018年,数字经济连续3年维持20%以上的名义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十余个百分点,为换挡阶段的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优化经济结构。数字经济是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 无论是技术的研发迭代,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都离不开创新大环境的“沃土”。当前,从微观端的模式创新、到中观端的产业更迭,再到宏观端的整体推进,正加速形成一个数字化赋能创新驱动的全链条、大生态。 近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频频出台支持举措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加快上线上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更多的经济和就业新增长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技术设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光网城市,4G基站总规模达到548.8万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4G通达率超过98%,网络规模全球领先,性能指标也名列前茅。疫情期间,新建的4G和5G基站超过6.3万个,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能力。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研究课题组组长赵国栋看来,大型互联网平台、网络服务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疫情按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进键。 目前,山东等多地正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强化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投资拉动作用。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让中国经济更显韧性和潜力,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 “制定《意见》的目的是着力补齐新型消费短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15项政策举措推动新型消费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型消费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数据显示,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1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6%,高于去年同期5.2个百分点。 “各领域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不仅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运转,还对接了产供销,创造了大量的新就业岗位。”高杲表示,能够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并且实现经济增速在二季度由负转正,与近年来我国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为了进一步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意见》围绕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四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看来,支持新型消费发展,短期内有利于推动消费回暖,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中长期来看,则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抓住新的消费需求点,提供优质服务和高品质消费体验,把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变成发展壮大的持久动力。 信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动力 目前,信息消费已成为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直播电商等信息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等政策措施,为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李颖说,下一步,将加快构建信息消费的大市场,进一步加大力度,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发力,构建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将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的消费领域融合,加快发展“信息+消费”,培育各类新模式、新业态。”李颖说。 谈及直播电商这一新业态,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据商务部监测,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活跃主播人数超过40万,观看人次超过500亿,上架商品数超过2000万。与此同时,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满足了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进一步完善“硬设施”和“软环境” 目前,《意见》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正加快落地,各地也以新型消费为着力点不断出台支持政策。业内专家认为,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型消费发展的“硬设施”和“软环境”。 从“硬设施”来看,王静文建议,要遵循应用导向、需求导向,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进一步丰富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加快推动消费升级。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50万个。5G用户不断增长,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1个亿。5G应用不断丰富,覆盖工业、医疗、媒体、交通等多个领域。 从“软环境”来看,高杲表示,一方面,要强化财税、金融、用工、用地、社保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运用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合作,推进消费大数据开放共享和研究应用,建立政策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和聚合效应,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作为城市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载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升温。近期,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多地发布支持举措,从优化商品服务供给,到以科技支撑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消费体验,全方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同时,国家层面也在酝酿进一步完善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离境退税、免税业发展等更多利好政策。分析指出,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可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上海市商务委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作用,全力打响上海“云购物”品牌,赋能“十四五”规划确立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 8日,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表示,要加快推动北京新消费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提出,要加快推动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同时,要强化科技对传统消费模式和业态升级的支撑作用,加快布局智能信息消费网络。 《青岛市商业网点专项规划(2019-2035年)》刚刚结束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35年将青岛建设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并将海洋、历史、美食、夜经济、大型活动、跨境、智慧七大消费吸引要素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 此前,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也纷纷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中,广州提出,计划3年内引入200个国际品牌,发展口岸免税店,并探索设立市内免税店、引入国际品牌折扣店,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明确要对标国际,突出特色,融合创新,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家层面,更多利好政策有望加快落地。3月,2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高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明确实施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离境退税、免税业等政策。 近期,商务部接连部署,把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升级行动的重要内容,并表示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落实上述意见的政策安排。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新的平台和载体,加快消费升级及新动能培育,不仅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辐射带动周围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前景可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也对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消费、加快形成消费引领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