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延长禁止解雇员工令。据路透社安卡拉消息,土耳其政府公报当地时间30日刊登的一项总统令显示,该国已决定禁止解雇员工令延长两个月(自明年1月17日起)。该禁令旨在降低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就业和经济的冲击。 报道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拥有延长该禁令的权限,每次可延长最多3个月,最晚可延迟至明年6月30日。 据报道,官方数据显示,由于土耳其经济在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和第二波疫情之间出现好转,9月份该国失业率降至12.7%。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近日,华讯投资在特斯拉车主群里看到,有车主咨询,售价28000的车辆延长保修服务该不该买?买了如果后悔应该怎么退款?华讯投资发现建议车主配置车辆延长保修服务费的理由一般是:不买的话,维修费用真的高,别的地方又修不了。 比如修个电池加热器需要5000元,换后视镜集成件需要8000元,如果不购买延长保修服务,维修费用确实比较高。 那这个价值28000的车辆延长保修服务内容都有什么?华讯投资先带大家看一下。 这个延保协议的生效日期是新车出保时生效,也就是说,你可以把新车保修服务延长2-4年,代价就是要交11000元-29000元。 那么,延保到底该不该买呢?华讯投资整理车主朋友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特斯拉汽车的维修费用高,这是毫无疑问的。让特斯拉随便一修,就是几千元起。 2、是不是车坏了就得完全自费修?要知道,其实我们修车,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出了事故,而事故修车可以走机动车商业保险。所以,需要自费修车的情况其实很少。 3、在美国,特斯拉从2012年就开始交付Model S了,到现在已经很多行驶里程很远的出保车。但从车主论坛、媒体报道的信息看,绝大多数车辆的修车费用都是花在了轮胎上。而不是那些价格昂贵的科技元件上。 4、别的地方真修不了特斯拉汽车吗?也许以前是,但以后不会了。现在特斯拉开放了特斯拉服务与维修信息(包括维修手册、服务文档、接线图和零件信息)。以后别说去专业修车店了,有能力的车主甚至都可以自己修车了。 当然了,这个服务与维修信息并不是免费开放的,我们需要支付一定费用:600元/天、2200元/月、19200元/年。这个费用标准除了按时间划分,还有按账号类型的:面向个体的“个人专用”、面向企业的“商务专用”、面向保险的“行业专用”以及面向拥有特斯拉认证ID的特斯拉官方认证的车身修理车间的“车身车间专用”。 华讯投资从特斯拉官网消息发现,这项“延长保修服务”,包括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因特斯拉生产或提供的零部件材料或制造工艺质量问题引起的必要维修或零部件更换,但不包括车辆的动力电池和驱动单元等其他指定项目。特斯拉称,该服务包括两种类型:2年或40000公里、4年或80000公里,处于保障范围的汽车相关拖车费、维修更换零件费及工时费无需车主承担。车龄在180天之内的新用户以及车龄大于180天且小于48个月,行驶里程不超过8万公里的老用户可选择该项延长保修服务。该服务生效日期为新车有限质保期届满后之日,前提为新车必须从Tesla销售体验中心或服务中心直接购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从下周一开始,银行间债市将延长T+1交易时间至晚上8时,便利境内外投资者交易银行间债券。这也是继推出直接交易服务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发展,便利境内外投资者交易银行间债券,自2020年9月21日起延长银行间现券买卖交易时段至20:00时。 公告称,自9月21日起银行间债券市场延长现券买卖交易时段,T+1及以上的现券买卖交易时段延长至20:00,T+0现券买卖交易时段不变。延长交易时间段内,境外机构可在债券通渠道通过请求报价方式开展现券买卖交易,在直接投资渠道通过代理交易或请求报价方式参与现券买卖交易。 一般而言,债券交易会根据交易对手选择T+1或者T+0结算模式。T+1模式在不少机构中较为常见,因为时间处理较为宽松。T+0这种当日进行结算的交易,也是机构所青睐的重要方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时差原因,国内晚上8时是欧洲多地的午后,延长交易时间后,在当地早盘时段就可以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交易。 近期,中国债市投资便利化在持续提速。9月1日,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下直接交易服务开始试运行,这也是继债券通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创新,极大便利了海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目前,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这些渠道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和债券通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表示,银行间市场是场外交易市场,采用了非竞价交易,在交易时间方面可以更具有便利性。将交易时段延长至20时,可以照顾到欧洲投资者,有利于投资便捷化和提升市场流动性。 去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开始分两个步骤实施延长交易时间,基本实现对全球主要黄金市场交易时段的全覆盖。 面对即将延长的交易时间,不少交易员调侃,未来将迎来“早九晚八”的工作节奏。事实上,多数机构交易员暂时不会碰到这样的状态。 “此次延长交易时间目的是方便国际投资者,而非拉长国内交易员的工作时间。应该说绝大部分交易员并不需要推迟至晚上8点下班,在目前正常交易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主要任务。”一位资深债券交易员向记者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真正受到延长交易时间影响的是做市商机构,特别是具有跨国业务的做市商机构。 “一些大型做市商此前已经拥有外汇和贵金属板块业务,其交易时间要远远长于债券交易。因此,大型机构已有一定经验去很好应对。”一位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发布文件,对于智能手表和某些医用口罩在内的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限会延长至2020年底,而不是像此前那样延长一年。这些商品包括许多蓝牙和可穿戴数据传输设备,涉及到苹果、FitBit、Sonos和其他科技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产品。
近日,征得国务院同意,央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在坚持资管新规政策框架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审慎研究决定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过渡期至2021年底,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稳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 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金融监管工作动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确定资管产品过渡期是经过审慎研究、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决定。事实上自《指导意见》从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相比原来的《征求意见稿》就已延长了一年半的时间,已给予金融机构更为充足的整改和转型时间。而此时再次延长整改与转型时间,还是令金融业界及全社会产生不小的反响,也还有不少人对央行此举抱有不理解态度。 说好的过渡期延长到2020年底,为何就这么轻易地更改?这样不能不让人产生诸多联系:将过渡期再次延长到2021年底,到底有什么不得已的金融监管苦衷?且央行此举是否有点朝令夕改的味道?这对整个金融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也确实是,全社会产生这些联想也是正常的,毕竟一项重大金融政策出台是严肃的,不是儿戏。 那么,资管新规过渡期再次延长到2021年底,都会让人产生哪些方面的联想?这些联想又会帮助我们认识到哪些深刻的金融问题? 央行再次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也是事出有因,迫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无奈,央行延长过渡期的行为是符合当前客观经济金融现实需求的。众所周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适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是从疫情常态化防控出发,也是对中央要求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这一金融监管制度安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延长过渡期1年,金融机构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二是过渡期也不宜延长过多,一年比较适中。因为过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确保资管业务顺利转型,实现老产品向新产品的平稳过渡。将过渡期延长1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在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早整改、早转型。三是可实现最大化的政策效用。过渡期延长1年,能够较好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关系,通过资管业务的转型升级,带动存量资产的规范整改。 尤其,过渡期延长,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从根本上起到稳定金融支持经济的作用:一方面,可推动资管存量业务整改平稳进行。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是9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同比增长3.5%;资管产品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是39.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43.6%,比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数额之庞大。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是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投资项目原有还款安排面临调整或者产生较大压力。显然,适当延长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另一方面,可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宽松环境,使金融机构能够从容应对,避免短期内整改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过渡期适当延长,既可分散整改集中带来的困难,也可为资管机构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投研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资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而且,从今天现实看,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确实能带来六方面实实在在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银行资管平稳过渡,缓解存量资管产品压力。再延长1年过渡期,金融机构可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尽快推动业务和产品的转型,能让银行有足够的时间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保持固收类产品优势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最为重要的是,延长过渡期有助于缓释对相关市场的过度冲击,规避更大的机构破产和资金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传染效应。 其次,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扩大信贷投放,同时还可缓解资本市场压力。过渡期延长的意义在于给利用非标融资的企业更多腾挪时间,同时,顺应了市场呼声,稳定市场信心;为银行整改行动提供了喘息之机,使得新规改革平稳过渡,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可抓住此类契机,提升自身主动管理能力,回归业务本源发行符合监管要求的创新产品,加强业务风险隔离与管控。 再次,有利于疫后经济恢复,对于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持企业复工复产起到重要作用。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中国经济在上一季度处于低谷,二季度虽然增速有所回升,但整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众多挑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资金链的接续压力较大,适当的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时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资金的可获得性。 第四,有利于进一步支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民企相对国企获得资金能力有限,现在要求通过更多的表内融资来支持民营企业,客观上需要资管新规适当延长过渡期、进一步拓宽表内融资空间,以更好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第五,有利于真正解决金融机构资管新规的实际困难。目前不少金融机构现存资管产品的到期日依然还有2年甚至更长,全部实现净值化转型的难度依然存在。对于银行来讲,一年内全部实现消化确实存在整改困难,由于投研能力、投资者教育、系统建设等因素阻碍,部分中小银行资管业务转型难度较大,尤其是全部实现净值化的难度很大,即使延长到2022年,对于中小银行的存量化解而言仍然存在困难。 最后,利好长期稳定资金入市。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自然到期,避免集中处置压力,有利加快推动存量资产的整改和转型,引导长期稳定的资金入市;尤其能够稳妥处置银行理财投资的存量股票资产,避免以单纯卖出的方式进行整改。优化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环境,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资本实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升新产品接续能力,引导资管行业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同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和企业还款压力,达到实体与银行“双赢”效果。 对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同样也有人担心2021年之后,如果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按规定仍达不到要求,是否还会延长,而且,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是否意味着资管趋严的方向将发生变化?对于这些问题,央行给予了有力的回应,也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比如锁定2019年底存量资产数量,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对2021年底仍未能整改到位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逐月监测实施,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健全存量资产处置的配套支持措施,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允许类信贷资产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回表,并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等等,尤其为确保过渡期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决定实施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监管协调等措施,有利于从整体上推动金融机构资管新规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最后,大家可以放心,央行此次过渡期延长的政策安排,综合考虑了疫情冲击、宏观环境、市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等因素,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的决定,坚持了资管新规治理金融乱象、规范健康发展的初心和底线。而且,过渡期延长并不涉及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根本不会影响资管业务改革方向的变化。而且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前期化解风险的成果,推进资管业务持续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稳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供给,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资管新规全面延期“靴子”终于落地。7月31日,来自央行官网消息显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内俗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同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有关政策安排,《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范性文件、《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过渡期同步延长至2021年底。但公募理财债券基金、公募分级基金的规范整改不作延期。 谈及资管新规延长原因,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适当延长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影响,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也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宽松环境。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对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或整改虽延至2021年底,但进度快于计划,能提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和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对于未按计划如期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除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外,视情况采取监管谈话、监管通报、下发监管函、暂停开展业务、提高存款保险费率等措施。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过渡期延长的政策安排,不涉及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并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研究提出了“过渡期适当延长+个案处理”的政策安排。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在锁定2019年底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二是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个案处理,列明处置明细方案,逐月监测实施,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三是健全存量资产处置的配套支持措施。 一位机构人士表示,业内对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早已有预期,毕竟不符合资管新规的存量资管规模太大,压降非标资产更是“难啃的硬骨头”,仅用两年多时间处理存量资产,对资管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来说难度确实大。 据普益标准调研统计,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全市场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度为53.82%,较上季度环比上升2.43个百分点。全国性银行和城商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度刚过半,不及六成,而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度不到50%,各类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大。 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过渡期延长,中小银行机构在存量资产消化、投资者培养与教育、产品转型面临新老衔接阵痛等方面都将获得一定“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