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两家国有企业获批离岛免税经营资质 ■年内争取在三亚新开设3家离岛免税店 7月1日离岛免税新政策正式实施以来,49天时间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50亿元;海南省两家国有企业获批离岛免税经营资质;年内争取在三亚新开设3家离岛免税店……这是海南日报记者8月19日从省新闻办公室在海口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7月1日至8月18日,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5倍,日均销售额超1亿元;购物人数达74万人,同比增长70%;购物件数458万件,同比增长1.5倍。 近日,省政府已正式批准两家公司享有海南离岛免税经营资质,并报财政部等部门备案。这两家公司是海南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和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 按照国家部委要求、鼓励适度竞争、满足游客的期盼以及综合考虑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等因素,按照选址规划原则,海南省今年争取在三亚新设3家离岛免税店,包括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店和2家市内店,拟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并组织经营主体提出设立离岛免税店的申请,按规定上报批准后设立。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后,第一个实质性落地实施的重大政策。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新热点。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实施,持续释放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红利。接下来,海南省将通过进一步丰富免税商品品种和品牌、降低免税商品价格水平、提升购物便利度等,增加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海南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 海南省两家国有企业获批离岛免税经营资质,分别是海南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这是海南日报记者从8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实施成效和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今年7月,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授权海南省批准1-2家经营主体享有海南离岛免税经营资质。为确保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行稳致远,按照逐步放开、适度竞争、平稳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海南省企业发展定位、经营领域、管理能力,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准上述两家公司享有海南离岛免税经营资质,并已报财政部等部门备案。 省商务厅厅长陈希表示,新增两家有海南离岛免税经营资质的企业,将有利于逐步形成离岛免税销售多元主体经营、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免税购物需求。
要闻精选 □ 韩正在国家管网集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确保油气市场稳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 7月份A股市场新增投资者242.63万人,环比增加56.64%,同比增加123.64%。 □ 周一至周三的行情显示,周期股轮动特征明显,房地产、有色金属、水泥、工程机械等板块都有一波上涨。 □ 近期,北向资金频频现身蓝筹股龙虎榜,且上榜金额显著大于其他席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蓝筹股自身振幅扩大,带动交易型外资参与度提升有关。 □ 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16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7个基点,已实现六连升,达到今年2月3日以来最高。当天盘中,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92关口。 □ 19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与上次持平。鉴于有1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昨日实现净投放100亿元。 □ 8月以来发行的多只新基金设置了60亿至80亿元的规模上限,还有多只绩优老基金开始限制大额申购。 □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目前已有江苏、湖北、重庆等近20个省市宣布取缔辖内全部网贷业务,尚未“清零”的网贷密集地区机构也在陆续退出中。与此同时,机构转型也在推进,一些平台正在申请网络小贷等相关牌照。 □ 财政部:前7月财政收入增速降幅继续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35.3%。截至8月16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发行2.56万亿元,规模同比增加51%;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加快,截至7月底已支出2万亿元。 □ 地方加码新基建热度持续升温,一批投资规模数千亿元级别的项目清单随之出炉。近期部委相关负责人密集发声将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预计未来仍会有系列支持政策出台。 □ 工信部发布修改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 □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类脑智能”等评审专家名单圈定,今年将围绕五大方向攻关。 □ 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水利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级别。 □ 海南两家企业获得离岛免税品经营资质,年内于三亚新设3家免税店。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策自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免税购物消费迅猛增长,免税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 □ 水泥两大头部企业天山股份和万年青齐发半年报,二季度业绩修复明显。 □ 收储预期叠加供需形势向好,钴价已连续4日上涨。 □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9日15时52分(北京时间21时52分),全球确诊病例达到21989366例;死亡病例达到775893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8月19日17:33(北京时间20日05时33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5515775例,死亡病例达到172640例。 详情请扫二维码↓
今年以来,免税购物在国内火了。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称,正在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地。除了机场(口岸)免税、离岛免税,新进场的企业纷纷瞄准市内免税店这一业态。有关专家表示,免税蛋糕的做大有利于消费回流。 免税购物“乘风破浪” 千亿增长空间可期 近日,西安市商务局发布消息,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中大国际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备忘录,双方计划设立西安首个市内免税店项目。 西安免税店是今年国内免税购物热的一个缩影。在西安之前,王府井、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大商股份和欧亚集团等上市公司相继公告称,已向相关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申请,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大连和长春等地。其中,王府井的申请已经获批,并在今年7月宣布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的免税品经营子公司。 免税购物为何在今年异军突起?专家分析,这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 首先是免税购物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携程和银联国际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境外旅行支出1275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境外购物支出。如韩国免税产业销售额突破200亿美元,中国消费者贡献超过七成。 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消费者无法出国购物,为海外消费回流提供了契机。这个时候在国内设立免税店,可谓顺势而为。来自中信建投的研报认为,2019年我国免税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其次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扩大口岸免税业务,增设口岸免税店。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和免税品种类,等等。 布局市内免税店新赛道 谈起免税购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机场(口岸)和离岛免税。尤其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来,离岛免税政策不断放宽,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已提高至10万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海南省4家离岛免税店共实现免税销售额约25亿元,人均消费5527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82%。 离岛免税政策显然难以复制推广。从新一轮的申请看,多家公司瞄准的是市内免税店这一业态。 近日,记者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免税店看到,不少化妆品和生活日用品柜台前人头攒动,有的货架已被抢购一空,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中服上海免税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在过去半年内无法出国,中服上海免税店阶段性地将原本需要顾客在180天内有出入境记录的条件放宽,让更多人拥有购买资格。此外,中服上海免税店将每年8月举行的店庆活动提前到7月,活动时间有所延长,且优惠力度更大,同类商品的价格普遍比百货商店低两到三成。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分析,和一般的百货商店相比,市内免税店的商品免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价格具有竞争力。和机场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拥有出行更便捷、购物时间更长、免税品种类更丰富等特点。 “截至2019年,以乐天为代表的市内免税店销售额已经占到韩国整体免税收入的80%左右。”国泰君安证券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免税购物的主流是以中免和日上为代表的机场(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将是下一片蓝海。 从“拼牌照”到“拼运营” 分享蛋糕需练好内功 从国际经验看,免税购物主要实行特许经营政策。目前国内仅8家企业拥有免税经营牌照。更多“新玩家”的进入,有利于将免税购物这一蛋糕做得更大。 做免税购物,是不是真的“牌照到手,天下我有”?业内人士表示,对此要冷静思考。 在海富通基金高级分析师刘海啸看来,市内免税店的建设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在采购端和供应链管理上,有非常高的要求。不能仅仅看谁可以获得牌照,更要看有可能获得牌照的企业中,谁能真正做好这件事。” 记者在一些已开张的市内免税店采访时,也听到不少顾客抱怨:“品牌不够多,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奢侈品牌都没有”“价格竞争力不够,不但赶不上机场免税店,甚至还不如部分电商大促的时候有优势”…… 奥纬咨询副董事合伙人陈闻认为,在电商冲击下,我国的百货商场普遍陷入低迷,进军免税购物是转型选择之一。但是即使拥有免税经营牌照,练好内功才能更好发展。 “考虑到免税行业的特殊性,预计相关部门对免税牌照批复的数量和节奏会有所把控,避免冲击现有的零售市场。”唐健盛表示,免税购物市场规模的壮大,也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在面对品牌商时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大力度的促销举措,从而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参与采写:蒋一鸣)
8月11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题为《免税购物政策利好,助推中国旅游股飙升》一文。 《华尔街日报》报道网页截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跨境游持续低迷,而中国国内旅游股却逆势上扬。文章称,在宽松的免税政策利好下,国人不出国门也能买到低价商品,中国消费者被抑制的旅游需求未来将在国内游上得到释放,成为拉动国内旅游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 文章提及国有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称今年该公司的股价在沪市已累计增长141%,助推中证旅游主题指数上扬19%,而相比之下,斯托克全球1800旅游与休闲指数今年已跌逾22.9%。 除免税政策利好外,文章认为,中国旅游股表现亮眼还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消费开始回暖——中国市场的销售也成为许多美国公司的业绩亮点。 此外,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旅游股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文章援引美国GW&K投资管理(GW&K Investment Management)基金联席投资组合经理汤姆•马西(Tom Masi)的观点表示,全球股市今年3月经历暴跌,但由于中国在控制疫情上走在了美国前面,国内部分酒店股表现优于美国竞对。马西预测,中国商业活动将从疫情影响中更快恢复正常,国内旅游股未来1-3年潜在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因此他管理的基金加持了中国的酒店、在线旅游等旅游主题股。
8月初,台风来袭,海南三亚连日阴雨。但大雨冷却不了一波波游客们逛免税店购物的热情。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三亚海棠湾免税店门口安检入店的消费者已排起长队,免税店内更是人潮涌动,Gucci、Burberry、卡地亚等奢侈品店铺因为限流,等待进店的队伍在门口拐了数道弯。 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安保人员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7月以来,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几乎每天都这么热闹。 海南免税店为何这么“火”?一切还需要从7月1日执行的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说起。 这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逾9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旅客每人每年的免税购物额度从3万提高至10万元;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其中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热门产品;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化妆品单次离岛限制从12件提高到30件。 海南免税市场的火热,在A股市场已经被资金爆炒。中国中免、凯撒旅业、海汽集团等免税概念股股价早就一飞冲天。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企业、零售企业及全球免税行业巨头纷纷谋划入局海南免税市场。 免税风口之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难点与痛点?在这场刺激消费的盛宴之中,除了中国中免,还有哪些后来者可乘势而起?未来海南自贸港将如何打造高效的免税购物天堂? 免税店太火爆了:排队抢购 “你要的口红色号没有了,还要别的吗?”“SK-II‘神仙水’两瓶装,相当于每瓶比天猫旗舰店便宜近500元,要不要和我一起凑单?”在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内,随处可见一边询价、抢购,一边用手机和朋友远程沟通的消费者。 香水、护肤品专柜人气最旺。尤其是SK-II等国际一线香化品牌,许多人进店后直奔货品摆放区,开好单据便匆匆赶往收银台排队结账。为了满足收银需求,SK-II等品牌店内设立了两个收银台,但依旧大排长龙。雅诗兰黛、Whoo后等柜台旁,还堆放着数十箱亟待上架的补货商品以及整叠的空箱纸皮。 海南免税市场的热度,还在持续发酵,这从新浪微博就可以窥见一斑。截至8月10日,新浪微博上关于“海南免税店”的话题讨论次数已达2.1万,“度假+购物”俨然成为海南游客的标配。 坐拥海南4家免税店的中国中免快马加鞭。公司在最近一个多月里,加速与各大国际品牌供应商进行多轮谈判。7月30日,国际知名珠宝品牌宝格丽入驻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开业当天,人山人海。 还有许多消费者在免税店的APP上“云抢购”。“我们7月份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2至3倍。”负责将消费者网上订购的免税商品分拣送至各个机场、港口的免税店物流员工小齐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工作量突增的需求,他们一组的人手已由原先的4-5人增加至10余人。 直观的感受或许有些偏颇,不过,官方披露的数据同样令业内沸腾。 财政部门的统计信息显示,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的第一个月(7月份),海南省4家离岛免税店共实现免税销售额约25亿元,人均消费5527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82%。同期,新增的品类共实现免税销售额8197万元,占总销售额的3.2%。其中,最受欢迎的新增品类手机,销售额占新增品类总销售额的比重分别达66%。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在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新开设的电子产品店铺调研时,深切感受到抢购之热:苹果产品柜台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 是市场开放激发了消费潜力。“离岛免税新政通过大幅度放宽离岛免税额度、税收上显著让利消费者,让购物成为未来游客来海南旅游的重要目的。”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7月至今的种种表现来看,离岛免税新政对旅游行业的推动可谓立竿见影。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自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落地以来,三亚机票、酒店的搜索量分别增长了近2倍和3倍。 “我们预料到会回暖,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火爆。”三亚海棠湾某酒店的高管对记者表示,传统暑期旺季叠加离岛免税新政实施,进入7月后,三亚各个湾区的酒店住房率基本在88%以上。部分酒店更因人手不足,正在加紧招聘暑期兼职。 在刘锋看来,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将推动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及深刻变革,从过去的观光游项目向综合性的休闲度假、购物、康养、娱乐等旅游项目升级,从“吃住行”为旅游主要消费向“游购娱”转变,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免税概念股太猛了:动辄翻倍 被点燃的还有资本市场的免税板块。近两个月里,“免税”成为A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涨幅逾1倍的免税概念股包括海汽集团、王府井、格力地产、中国中免、凯撒旅业等。 王府井、格力地产、海汽集团的股价躁动大都与免税牌照有关。如海汽集团,因市场憧憬其母公司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旅投公司”)有望获得离岛免税牌照,公司股价今年以来涨逾5倍。 资金狂热的背后是免税牌照稀缺和行业前景广阔。据新时代证券相关研报,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三个部门的审核批准,牌照具有稀缺性,获取难度很大。在今年6月王府井宣布斩获免税牌照之前,行业已多年未有新增牌照。 由于牌照稀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免税店基本属于垄断经营。截至目前,国内免税的“持牌玩家”仅有8家——中免集团、中出服、中侨免税、深免集团、珠免集团、海南免税公司、日上免税行以及王府井。股权穿透之后可见,海南免税公司及日上免税行均由中免集团控股。中免集团为上市公司中国中免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目前免税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 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市内免税店均由中国中免控股。除此之外,中免集团还在全力打造海口市国际免税城,计划于2022年年中开业。 免税行业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与一般的零售业态不同,免税店经营大都是直接向品牌供应商采购,免去许多中间环节,这决定了免税经营商的毛利率要高于一般零售企业。 2019年年报显示,中国中免的免税商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8.18亿元,同比增长 37.89%,毛利率高达50.00%。此外,国内第二大口岸免税业务企业,珠免集团在2019年实现营业利润13.34亿元,营业利润占收入比例亦有50%。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A股市场一沾“免税牌照”必涨。 可能的高利润叠加资本热炒,催动诸多商业类上市公司纷纷申请免税牌照。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上市公司已先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或是公司自身正在开展免税经营资质申请。 后来者不易: 免税生意还有诸多隐形门槛 事实上,拿到“入场券”只是第一步,要想瓜分免税市场的蛋糕,未来的新玩家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述免税行业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新入局者可能面临着缺乏议价能力、采购物流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物流仓储供应速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以采购为例。由于品牌定价策略、关税等原因,许多国际品牌的产品在境内外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免税店直接向品牌方、免税零售商拿货叠加免税因素,才能实现优惠的价格。在此情况下,价格优惠幅度多大主要取决于,免税经营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免税企业的拿货规模越大,议价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如兰蔻明星产品“小黑瓶”,三亚海棠湾免税店的官网价格为1050元/100ml,深免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价格为1350元/100ml。“中免集团的免税业务在国内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议价能力自然比其他免税企业高。”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一位不肯具名的海南免税公司相关人士称,海南免税公司成立初期主要向国际免税零售商DFS采购,因进货规模不大,获取的成本价折扣空间有限。这导致当时美兰机场免税店相同产品的价格,高于由中免直接进行采购管理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店。 据悉,2019年初,海南免税公司与DFS长达7年的供货合同到期结束,美兰机场免税店的采购团队交由中免集团主导。 除了价格之外,供货能力也是对免税店的重大考验之一。一直以来,日韩免税店之所以对消费者有较高吸引力,不仅是由于价格优惠,还因为其上新快、产品内容丰富并且货源充足。“如果与供应商没有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很有可能会出现旺季期间供货能力跟不上,或者是无法第一时间拿到新一季的商品等情况。”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行业人才在此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该人士对记者表示,最近不少企业都试图从行业龙头中国中免“挖墙脚”,引入熟悉免税店运营的人才。 打造购物天堂:海南还需乘风破浪 记者从调研中获悉,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火爆,或许也与新冠肺炎爆发导致出境游受限有关。 出境游此前非常流行。据携程与银联国际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2019年上半年中国境外旅行支出1275亿美元,购物是国内游客出境游的最主要消费形式。受新冠疫情影响,上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较难通过出境游实现,或将逐步回归。这将为境内消费市场,尤其是免税市场带来巨大增量。 “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让海南成为旅游购物一族释放境外消费需求的承接地之一。”海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夏锋告诉记者,可以预测,在全国及海南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海南免税销售额将持续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免税市场的火爆,可谓是海南自贸港打响了头炮,不过,这才刚刚开始。 夏锋表示,海南要抓住免税购物新政红利,增加更多的国际化旅游服务,不仅能提升海南的世界能见度,也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眼下,海南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7月10日,海南省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海南将按照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的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几乎国内较为知名的免税集团都在找机会进入海南市场,目标大都以机场、港口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为主。“机场、港口人流量大,并且现在免税购物提货都必须在那边完成。市内店受物流限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购买,这或将促使消费者直接在机场店消费。” 机场、港口因此成为免税企业的主要合作对象。今年4月,中国旅游集团与海航集团在海口签约,双方将共同推动在三亚凤凰机场新增离岛免税店项目落地。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为海航基础控股子公司。此前海航基础董事长鲁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继续跟有牌照、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由公司提供相应的场地或设立合资公司来开展免税业务,包括将在三亚凤凰机场合资开设离岛免税实体店等。 “购物天堂”的打造需要配套的物流仓储服务。近日,海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得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外汇局四部门准予设立的批复。 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位于三亚,由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预计今年10月底开工建设。未来,三亚凤凰机场将依托三亚保税物流中心,为离岛免税、跨境电商、国际会展、国际邮轮岸上配送业务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显示,海南将在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刘锋表示,未来海南应着力破除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引入国际知名的免税运营商,特别是加快打造全岛机场免税店、主要城市重点商圈布局免税店、各大港口免税店等,并依托邮轮旅游项目,探索设立海上邮轮航线免税店,实现不同类型免税店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全岛封关后,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望成为一个全岛免税购物的大卖场,买卖全球。届时,海南消费场景应更丰富、消费层次更立体、消费体验更多元。”刘锋认为,这就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所应有的样子。
上海免税牌照争夺战进入关键期。 “上海免税牌照一共两块,参与竞争的本地百货企业不少,很多本地国企进入了申请环节,目前为止应该有一些已经出局了,因为免税商品经营资质审批流程比较严格。”一位知悉上海免税牌照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自百联股份宣布免税牌照正在申请后,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上海市政府多方筛选后,向上递交免税品经营资质申请,其中包含绿地控股。记者就此致电绿地控股总裁办,对方并未否认,只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事实上,免税牌照早在二级市场打开了想象空间,自王府井宣布获免税牌照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而拥有唯一一张全国免税牌照的中国中免,已经成为公募基金抱团的热门大牛股之一。 多家本地国企集中“抢筹”稀缺上海免税牌照 一张稀缺的免税牌照带来的商业利益,不只是二级市场上的涨停板。争夺免税牌照,正成为数十家有百货商业业态国企的准动作。 在上海,除了百联股份,徐家汇、新世界等也成为免税牌照争夺的重要参与方,鄂武商也在公开平台回复称正在申请免税牌照。 对于免税牌照申请传闻,新世界董秘王文华并未否认。“如果有确切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告的。”王文华对记者称。 与鄂武商经营业态相似的百联股份,其业务范围涵盖更广,包含综合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等。 7月6日,百联公告控股股东百联集团已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申请。尽管百联在公告中指出免税牌照能否获批存在不确定性,但二级市场立即给出正面反馈。自7月6日起,百联连续5日涨停。 相比百联,绿地则是依靠其在商贸产业上的综合实力,得到竞争免税牌照申请的入场券。 以房地产和大基建为主业的绿地,在大金融、大消费等领域早有布局。进口贸易,是绿地“大消费”战略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年末,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简称绿地贸易港)组建成立,其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绿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绿地贸易港旨在于开拓国际贸易、终端零售、商业运营、商贸物流领域,围绕进口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成为中国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首个绿地贸易港项目位于上海虹桥,被政府认定为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 该项目内还有上海首个保税展示展销场所,合作伙伴包括日本最大免税店企业日本Laox株式会社、全球知名钻石商以色列罗德曼珠宝公司、全球榴莲供应商马来西亚林篷岸种植集团等。 除已有的上海绿地贸易港项目,绿地正在向天津、成都、武汉、西安、济南、哈尔滨等国内重要区域落地贸易港。 不过,绿地控股内部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绿地目前正在推动布局海南贸易港,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是能获取海南免税牌照的。 免税成长边界打开 二级市场估值引遐想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称,按照2019年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总额计算,市内免税空间可接近6000亿元,再叠加考虑年复合增速5%-7%,市内免税销售空间会进一步增长。 “若海南岛免税销售额在国内占比达到50%,则根据前述海南岛免税市场空间1000亿元倒推国内免税销售额市场空间可达到2000亿元,若离境市内免税店政策快速落地,则预计国内免税销售额市场空间会更大,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免税经营参与者打开充分的增长空间。”国海证券在研报中分析。 事实上,国内免税采用国企专营牌照管理,主要有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外交人员免税店等。不同免税牌照对应不同的经营权限和范围。 在王府井之前,国内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只有7家,分别为中免集团、日上免税行、深免集团、珠免集团、海免集团、中出服和中侨免,上述7家企业市场格局稳定。 其中,中免具有免税全牌照,可以经营机场、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等。2019年,中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5%,地位稳固,有垄断之势。 今年6月王府井获得的免税牌照,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继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之后,第一次正式批准新的免税牌照,这是免税资质审批迎来重大突破。不同的是,王府井主营百货零售,与历史资质企业的主营业务完全不同,国家对免税资质审批条件和方向可能转向出境市内免税店,打开免税竞争蓝海。 另外,近几年我国免税政策也在走向宽松。出入境口岸、离岛、市内等各类免税店的经营政策在大幅放宽。今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开始落地执行,被市场解读为免税行业的垄断局面有望在海南率先打破。 火爆的免税牌照背后,除了市场资金疯狂追捧,每一张免税牌照能产生的收益随着资质不同,差别也较大。 “像中国中免,它的牌照是全国性的,一张牌照能带来的净利润几乎是几十亿元,按照市盈率去推算估值,二级市场想象空间很大。事实上,论收益贡献而言,一线城市的免税牌照带来的经济效应远超过其他城市,所以一线城市的免税牌照价值稀缺性明显。”上海易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王永远对记者评价道。 “如果绿地控股能顺利拿到免税牌照,且是上海区域的,按照全国免税牌照带来收益除以一定的比例,能带来的净利润也是可观的,在估值上就不能单纯按照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去计算了,未来的想象空间是极大的。”杭州恒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徐明对记者分析道。 “照目前的进程来看,在免税牌照申请上,绿地控股应该是比百联更有优势,上海几家竞争的国企中,有一些已经确定出局。”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免税品的经营属于国家授权特定机构专营的业务,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的审核批准,已经不是上海市政府层面就能决定拍板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