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走进宁夏西吉县吉强服饰有限公司的大厂房里,整洁宽敞的车间,近百个女工在制衣机前忙碌缝制。 40岁的李军霞是一位在车间工作的妇女,家中有两个孩子在读高中。她说道:“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自己不懂上学的好处,现在长大为人父母,才明白读书的好处。如果时光倒流,我就一定会念书。”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她的大儿子非常有想法,今后想在动漫发展,于是学习美术。她和老公一起努力工作,2018年他们贷款在幸福家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在车间工作,李军霞负责安全衣的口袋工序,现在一天能做300多件,每月工资1800保底。她开心的笑道:“希望我以后日子能越来越幸福,儿子们能考上大学,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41岁的王渊2016年从白崖乡移民到民生家园,家中两个孩子以前在乡下学习,在村子里孩子不好好学,基础薄弱,而且家里经济困难。搬到县城后,王渊有了稳定的工作,每天工作九个半小时,每月能挣两千多。她的丈夫在银川做装修,一年有三万多的收入。他们认为“干的多,挣得多”。于是两人齐心协力地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她嘴角露出笑容说道:“以前在家里种庄稼,现在到车间里打工,特别满意现在的工作。对我一个女性来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挣得还可以。但家里老人还在治病,经济上仍有压力。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挣一点钱,让家底再厚一点,供两个孩子考上大学。” 优小缠今年42岁,以前在乡下开的小店,家中有四个孩子,丈夫在收费站工作。后来陪孩子来城里上学,为了照顾孩子们,她便在车间工作,照顾孩子之余也有了稳定收入。“我努力工作,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考上大学。”优小缠开心地说着。魏变卓也是车间的一员,2019年9月来到车间工作,负责衣领缝制,每月拿着3000元的工资她很是满意,她也希望自己多赚钱供孩子考上大学。 宁夏吉强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是宁夏西吉县2019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要生产欧美政府采购订单。公司有各类服装加工设备180余台(套)。疫情期间,产量从百分百下降到了60%,但工厂坚持不裁员,甚至继续扩招员工。今年2月28日,企业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的前提下复工复产,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5.1万元,主营业务收入400.6万元,利润总额7.9万元。 园区管委会主任马耀宏介绍,员工通过园区管委会,劳动就业等方式招入,每位员工先进行入园法律法规培训,然后进行技能培训,由企业负责在岗培训,培训期为两个月,期间有保底工资1800元,除此之外,培训期间还有劳动就业补贴。 宁夏吉强服饰技术负责人陈光平说道:“福建与西吉对口帮扶协作市县,政府招商,厂房建好,还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做企业的尽一些社会责任也是应该的。恰好服装生产劳动力资源需求量大,这里人力资源丰富,虽然我们的物流费用仍然较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后续扩大规模,招收员工,带动就业能力。目前车间有150多名员工,其中建档立卡户128户,人均月收入2100元左右,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有效带动126户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
一位朋友不久前到某大城市公安局参观,亲见了很多硬核科技运用,如大数据搜寻、图像识别、声纹鉴定,公安的同志说:“科技应用让我们现在只有不想破的案,没有破不了的案。” 当越来越密的高清摄像头照进越来越多的角落,肯定有助于破案。 但摄像头照不到人心。而人心中的矛盾、痛苦、扭曲、畸形、罪与恶,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地方。 01 为何不安 我很少写社会题材的文章,但最近的一些接触让我感到不安。 一是看了12集网剧《隐秘的角落》和原著《坏小孩》,很揪心; 二是看贵州安顺公交坠河事故和杭州杀妻分尸案的相关报道,很震惊; 三是周围听到一些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的事情,有的就是用ipad打游戏被母亲批评两句就跳楼了。某大城市今年中小学生自杀数量是往年的几倍; 四是看了朋友发来的关于他儿子在一所小学受到欺凌的民事起诉状草稿。孩子受一个调皮的同学欺负,被突然撞击,头磕在书柜上晕倒,眼角流血,被送校医。老师不愿认真处理,对家长说是同学玩耍推搡蹭破了点皮。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此后两年欺凌加剧,孩子出现精神障碍,几次自杀未遂,多次因病玩弄火、水电、煤气,造成家里火灾、煤气泄露、燃气灶倒火等等,父亲辞了职专门陪他。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苦不堪言。 我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交流时得知,这些年儿童精神问题的就诊量一直上升,一些青春期花季少女的自残更令人痛心。有的是家长管得太严、目标太高、压力太大,有的是家长娇惯包办,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自适应的能力差,有的是父母离异或父母在外地不管孩子,有的是失恋或是童年创伤的影响。 不少孩子很聪明,但精神和行为却发生了异常:自我折磨不能自拔;自我惩罚,用肉体痛感转移注意力;通过自残表达愤怒,以引起家人注意,获得关爱甚至操纵父母;也有些是受不良模仿的影响,越陷越深。 02 社会不理它,它会长出来 中国经济比几十年前不知增长了多少,但40年前《中国青年报》那封著名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人生的路越来越窄”——今天依然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严重了。 当年那封信的开头是,“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结尾是,“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 信里弥漫的深深的无力感、无助感,今天也在蔓延。无数隐秘的心灵角落都有无法缓解的压力,无法厘清的情绪,无法疏通的矛盾,默默发酵。社会不理它,它会长出来,缠绕社会,伤自己,也伤他人。 心灵是很强大的力量,也是很容易干涸的地方,需要滋润抚慰,才能让积存的压抑缓解、解脱。而我们的交流传导机制基本是KPI化的,就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有什么结果。父母对孩子,上级对下级,同事对同事,都假定对方是一条通畅的水管,这边水龙头一开,那边就自动出水。事实上,水管里可能堵塞了很多东西,憋着压着,但外面看不见。 于是,也许一个偶然的契机,比如就是几句口角,水管就突然裂了。 03 心事,总是和事相关 有很多情绪和精神问题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的。但绝大部分问题的根源,还是具体的事,不是空穴来风。 40年前那封信的作者潘晓之所以感到路越来越窄,她自述是因为这样的事: 1、初中毕业,外祖父去世了。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亲竟因此拒绝给我寄抚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而沦为社会青年。天呵,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那么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我得了一场重病。 2、病好后,被分配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里,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 3、我求助友谊。可是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说的知心话悄悄写成材料上报了领导。 4、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很惨。爱情给了我安慰和幸福。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就不再理我。 所有这些事,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对关系是有期待的。人的喜怒哀乐因关系而生,在关系中呈现。 《隐秘的角落》里的几条线,起点也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1、少年宫数学老师张东升,面对的是妻子徐静和岳父母的看不起,岳父母觉得他配不上徐静,徐静也因婚姻无味而出轨。 2、学霸朱朝阳,面对的是父母离异,同学不爱跟他玩,母亲对他充满控制欲,后妈待他刻薄,后妈生的妹妹对他嚣张。 3、福利院的小姑娘普普,面对的是弟弟做手术需要30万元的难题,仗义的大哥哥严良带她逃出来筹钱,找到了严良曾经的同学朱朝阳。三人在山上拍照时刚好拍下张东升将岳父母推下山崖的镜头,就产生了向张东升勒索30万的办法。整个故事也从这里开始。(注:小说中普普和丁浩即剧中的严良,之所以逃离孤儿院,是因为在那里受到欺凌。) 04 事背后的逻辑 不同的观众可以从《隐秘的角落》中看到不同的逻辑。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威胁与反威胁的故事。三个孩子发现张东升杀人的证据后,没有交给警察,而是步入敲诈勒索的非正常轨道,由此牵出更多关系,酿出更多灾难。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需要与满足的故事。人有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ERG理论),等等。当需要受挫,得不到满足,产生失落感甚至羞辱感,就会反抗或报复。 还可以把它理解成压抑与喷发的故事;家庭与教育的故事;价值毁灭的故事,一切价值都可以毁灭,一切毁灭也都有理由;孩子世界和成人社会的互动故事,孩子是成人的模仿者,成人也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看剧时最大的感叹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没有成人,就以为孩子缺乏行动能力。行动受思维和动机决定,只要孩子有思维活动,就有行动可能。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一个完整世界,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行动能改变世界。 太阳每天升起,阳光明媚,但很多人的心灵都住在外人看不到的“隔离屋”里。不是所有隐秘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如果隐秘和“压抑”、“长期不满”、“迫切需要”等关联,且找不到缓释的通道,人就可能选择一种不能见光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我想,在普普的弟弟需要钱做手术时,如果有一种正常化、社会化的通道,让普普把愿望说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也许就有办法帮助解决,接下来的一串灾难也许就不会发生。 有人会说,这种想法是幼稚的,社会上有那么多问题,都让社会去解决吗?但事实是,当残酷的真相和无助感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他们就像急需灌溉才不会绝收的干枯田野,必须立即有一种传导机制,让水流进来,否则他们很可能铤而走险。看不到危险,就是最大的危险! 这就是这部剧的意义:我们如何让那些可能触发伤害的隐秘——无论是张东升式的被弃,朱朝阳式的压抑,普普式的急难,严良式的无家可归——都能找到一个社会化沟通与解救的空间,而不是完全让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那些在“隔离屋”、隐秘角落里的声音,如何能被社会清晰地听见?如何让里面的人放松、无畏地说出苦恼和需要? 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都在从增量为主转为存量为主,存量时代的发展要靠存量的调整与优化,比如把废弃厂房改成文创空间。人心也是如此,很多存量问题堆积在那里,但社会关注点一直是这个那个新目标。如果现在还不关注存量,并以问题为导向加以解决,我们的未来很可能是,新目标尚未达成,旧问题又不断爆发,并死死缠住现实和未来。 05 四道光 怎样照亮那些隐秘而危险的角落,特别是孩子们的隐秘角落? 我觉得需要四道光,家庭教育之光,学校教育之光,社会教育之光,自我教育之光。自己就是自己的教室,很多问题的最终、最有效的解决,还是要靠自学,自适应、自包容、自超越,形成良知良能,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前三道光也只有化为自己心里的光,才真正靠得住。 现在的问题是,前三道光和第四道光都不强,都有缺失。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活的教育,也缺乏爱自己的教育。 最近我看了中国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陶行知(1891-1946)的一些文章,深感好的教育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才先成人,以育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日常即教育,而不是将教育和生活相抽离。 人一生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孩子个性形成的最初基础也在家庭中。家长就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家庭生活的氛围和状态就是塑造孩子心智的学校。陈鹤琴指出:做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注意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应有适宜的伙伴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和睦的家庭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愉快和精神满足,民主、平等的家庭易使孩子感受到自尊自信,家长对人、对生活的热情态度及敬业精神易被孩子所效仿。 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引向何处?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核心是人的成长。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之后的第二站。陶行知提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老师和学生“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所谓“活人”是指具有生活力、行动力、创造力和情感力并能致力于社会改造的人,自主、自立、自动的人。他认为学生的“学”是“主动求学”,不是坐而受教,“生”是生存、生活。因此,“学生”就是学会生存与生活的人,“人生之道”就是“人的生存与生活”之道。 陶行知提出,要将教育从学校中解放出来,将学校从围墙中解放出来,将知识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将方法从单纯的讲授中解放出来,将劳心与劳力从把彼此孤立中解放出来,将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能做自己渴望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自然界与社会中获得学问。 而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虽然也讲育人,但往往是把育人和思政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联系在一起。其实,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在一切课堂内和课堂外,在生活中,在相处中,家长、老师的日常行为就是育人的一部分。 2、让孩子们建立多元化目标,从不同的路径选择中找到价值认同和自信,而不是走独木桥,以单一目标如考试成绩作为中心,或者到了社会就以官位大小或财富多少为中心。 当然,这不完全是家庭和学校能决定的,但家庭和学校能起到很大作用。 人的兴趣是多元的。陈鹤琴说,儿童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家长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针对性地施加教育。他认为传统教育把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自然隔离开来,把学校变成了“知识的牢狱”,“把—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了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看见的世界,不过是一本6寸高8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说,“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死教育”让人丧失生活力、限制人的行动力、消灭人的创造力、阻断人的情感力,制造出“死的学校”和“死的国民”。他主张将知识的来源由一种(即书本)拓展为三种(即自然界、社会、书本),将知识的种类由一种(即书本知识)拓展为三种知识(即实践知识、书本知识、反省知识),将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一种(即听讲或学习)拓展为三种(即实践、听讲、反省)。 只有拓宽教育的视野和内涵,才能让孩子们找到更多的成长路径,找到安身立命、蓬蓬勃勃的地方。如同陈鹤琴所说的,“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3、好的教育是关系型、互动型的,是共同参与塑造出来的,而不是指令型的,让孩子单方面完成的。 陈鹤琴指出,“学生由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不应该只是片面的学习”。教师的“做中教”关键是教会学生“做中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与学生共同“做”。“你要儿童游水,你一定要在水里教他学;而且要他自己也实地到水里去,否则光是把游泳给他看是没有用处的。”可见教育是教和学两方共同参与的学习和引导过程。 陶行知更强调互动的一面,他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师生双方通过创造性的合作与互动(教、学、做,三者合一),都成为“彼此崇拜之活人”。他认为“死教育”隔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通,使人成为缺乏情感力的“死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情感力培养需要在互动共学中实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真正的共同生活必须大家把人格拿出来互相摩擦,各人肯以灵魂相见,才算是真正的共同生活”。他批评死教育中没有问题,师生间没有对话主题,缺乏交流机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疏远了。 以上述原则反观当下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紧盯成绩,疏于育人,成绩是最大的指挥棒,孩子则是学习的动物,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孩子的内心缺乏感知的兴趣和感知的能力。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而家长和老师的基本认知是,孩子有问题是不正常的、不好的。如此怎能发现孩子们真正的苦恼并帮助他们放下负担,更谈何去感化他们!? 0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最近这些有关孩子的悲剧和教训,启示我们,太多隐秘的角落都潜伏着隐患,发动着危险。 如果有温暖的光照进来,帮他们释怀,他们就可能被救下。 有光照耀的地方,是大道。没光照耀的地方,走不远就是悬崖。 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单位、社区、关爱组织、调解组织等等),都应该成为温暖、和善、悲悯的光,照耀那些揉碎的心,使其复原,恢复健康弹性,和外界形成良性互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孩子的心理建设,也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善恶常在一线之隔,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急需建立缓解和化解孩子心理问题的网络、机制,并找到有效的沟通与传导方法。 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些隐秘的角落,它们一定会被别的力量占据,就像很多农民工在无助之下转而信仰这样或那样的宗教。 对孩子来说,没有光的陪伴,他们就只能自己摸索,有些只会走向恶。 教育,不是一时一地的任务。人生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人生,而且是终生大事。
在志趣、意识都不一样的世界里,当那些完美的烟花越来越少,伤害人的炸药越来越多的时候,少一点欲望和要求,与世事保持一点疏离感,或许能获得一种久违的宁静。 顾佳是独立女性吗?不! 看各种群都在说热播剧《三十而已》,于是我也去看了看。 虽然人物设计有点用力过度的、不切实际的,上海不是纽约,不需要上东区的铂金包,这样硬巴巴的镶嵌感让这部剧流俗,但是,它对于人物的感情刻画倒是绵密精纯的。 让我触动的场景是: 女主角之一的顾佳,在背着很多银行贷款的滨江豪宅的阳台上,一个人孤独地坐着。 她虽然是个全职太太,但生孩子之前跟老公一起创立了一家烟花设计公司。那天她不仅要帮老公去争取难缠的客户,赔礼道歉,酒整樽猛灌,还要被那人上下其手。她那个艺术家式的老公,公司都资金链断裂了,还是不愿意去讨好客户,连电话都不愿意打,她专门处理这些脏活、累活等等收拾残局的活儿。 回家后,她发现孩子不在,被幼儿园家委会会长接走去过生日了,她们欺负孩子,把他锁在房间里。为母则刚,她上去就把她们都打趴下了。这个幼儿园是她费尽所有心力讨好住在她们同楼顶层21楼的巨富太太,托关系进去的。 配乐里唱着:“青春苦短,何必妥协,我的幸福不太明显,要完整必将先碎裂。这几年烦心事多了些,我一点点在学,怎么自己化解。请看我幸福中的泪眼,不敌孤独就打成一片。” 是啊,多孤独啊。然后她老公回来了,跟别人去踢球了很晚回来。她什么都没跟他说,那惊险的一天就自个儿扛着。 这样的情景设计,对我形成了暴击,我深深地惭愧啊,我是个什么女人啊,我是个什么妈啊。 我甚至还祈祷男人们千万别看这部剧,他们会教育自己的老婆为什么不能像顾佳一样,什么都做得好,还什么事都能扛。我朋友的老公就有一句我听了都愤怒的话:“你都是当妈的人了,这点事都扛不住,我们家里不能有弱者!”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已经够高了,别再高了。 顾佳啊顾佳,这哪里是全职妈妈啊,这是“创业者+全职妈妈+打怪超人”啊。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她的强和她的累。童瑶把顾佳演活了,她的眼睛是有灵魂的。她太厉害了,有颜值有气质,智商情商双高,她的双手不仅能做顶级甜品还能打架,她太有魅力了,太不真实了。我们这样普通资质的女人学不会,也不想学。 很多人说,这部剧颠覆了人们对全职妈妈的刻板印象,让人形成了“全职妈妈也是独立女性”的新认知。 顾佳是独立女性吗? 我并不认同。 她的修为是一个顶级的、为了孩子和丈夫愿意牺牲一切的女人。这跟传统的三从四德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啊?为什么,大家会说她是个独立女性?请问她哪里独立了?就因为还能在社会上扛那么多事,比男人都能扛,没有脱离社会游戏规则,反而玩得很溜,就是独立女性吗? 独立女性首先是内心有自己完整的精神支柱,是先有自己啊!而在剧本里,这个女子说,“有了孩子之后,原来的顾佳已经死了”,都没有了自己的女人还是独立女性吗? 原来,顾佳是“顾家”的极致版本和偶像塑造啊。她把家里面的每个人都照护得好好的,她的爸爸、她的老公、她的孩子,甚至她的闺蜜。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家人得到幸福,得到提升,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有掌控欲,她需要每一步都成功。 顾佳虽然也充实自己,练瑜伽、普拉提、法语课、时尚课等等,但她生命和内心的中心始终是丈夫和孩子,不是她自己。谁说全职妈妈脱离社会,她才是最懂社会的,她无时无刻不在花时间研究,而别人只要专注自己的工作,或者专注男人、专注孩子就可以了。她是一个信息收集系统,是学什么会什么的学霸,是解决麻烦和问题的智能机器。 每天她都在努力加固自己的家的堡垒,每天进步一点点,多学会一点点,她就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意义。 物欲横流与拼命努力 这确实也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精神需求。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永不停歇,简单直接,金钱流、信息流、人脉流,都要加强、加强再加强。 我小时候常看到小说等文本上描述城市总是物欲横流,一直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场景,现在明白了,那不是简单的物质的堆积和拥有,而是你必须要很多东西装扮自己的身份,以获取认同感。 物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得到什么东西,它纵横交错,是社会联结,那种为了更好的生活,拼命努力的奋斗感,像一把尖刀,让人流血流泪,而横流的就是焦虑、困惑、迷茫,即便行动起来,改变了现实的困境,总有下一个局面需要你去解、去破,那是永不停歇地依靠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驱逐的生活。 7*24小时,金钱永不眠,资本永不眠,奋斗永不停。乔纳森·克拉里的《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里说到:“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除了那些与个人占有、积累和权利相关的愿望,别的愿望通通被禁止。在24/7式资本主义的世界里,这些限制既是外部力量强加的,也是心甘情愿地自我施加的。” 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时间管理是精英们的利器。他们自得其乐、毫不疲倦,因为他们有觉知、有新知,可以不断塑造他们更好的身材、安全感和地位。 那些个社会资源和资本已经如此之强的富太太们,为什么还要定期聚会、交换信息,她们当时不是因为志趣相投,而是因为一旦你还在社会之中生存,你就要谋求更好的发展,而“更好”有时候也是一种魔咒,让你停不下来。《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里说,“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在追求增长的大时代还在延续的时候,人和社会就只能变成永动机。 当“低欲望社会”成了“问题”的时候,物欲横流就是个褒义词,它还能制造繁华、制造油腻,因为人们现在可能还不喜欢、不适应清汤寡水的peace&love的生活。 当物欲横流幻化成拼命努力的精神横流,这也是一种油腻啊。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力量。物欲横流,变成了褒义词。拼命努力,再也没有什么高尚的目标和情怀了。 在那套阶层逻辑里:不油腻,干巴巴的,吸风饮露是没办法在社会上混着的。中产阶级必须扒在悬崖上,往上爬,累了也不能放手,因为一放手就会坠落,不能这样当loser。 顾佳有她的“搬楼论”,“我们搬进了这栋大楼,我们就是要过更好的生活,因为我们的辛苦,决定了孩子将来发展的方向”。住进了顶级的房子,自然要配上顶级幼儿园。她住在12层,顶楼21层随时买莫奈的《睡莲》、买小行星命名权的王太太,是四十岁才过上这样的生活的,她觉得她才30岁,还有10年可以不断努力。她还有“细线论”,“再细的线搭到我这,我都能想办法搭到关系”。 豪宅欲望是扩张其他欲望的膨胀剂、催化剂。几千万的房子都住着了,几万块一个月的幼儿园,几万块一套的衣服、几十万块的包包手表、几万块的医美、几千块的保养品,自然慢慢地均不值得一提。 物欲横流,社会跃迁欲望也陡然上升,一切都自然而然,身在其中的人,浑然不觉这样的追求有什么错。爱马仕就是霸气,限量版就是从容。那是她们真实的经不起推敲的纸老虎式的安全感。入世太深,必经之路便是物欲横流之后,接得住,放得下,她们内心也有真的猛虎。 编剧设计了顾佳一家是做烟花设计公司的,这里很有隐喻啊。一切都可以很绚烂,也可以一日之间全数炸毁,人活着精细的管理和绵延不绝的运气一个都不能少。他们的好朋友,沈杰一家也是做烟花的,工厂炸了,人被抓了,家就离散了。什么都好的顾佳,最后也被她老公情感背叛了。 道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博喻》里写道:“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意思是攀登山峰的人,不急于把目标定得过高;渡深水的人,祸患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船只过于沉重。 为了物欲的拼命努力,会有报偿,也会有反噬。一旦还突破道德、伦理以及作为人的底线了,可能还会有诸如近日大案——杭州53岁失踪女子已遇害,现任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动机是为了钱财,是真的拼了命。 理念就是炸药,世事皆因它爆炸或成烟花 编剧张英姬说,她是写了三个爬山的女人。 顾佳是属于出发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爬哪座山,山有多高,用多长时间爬,过程中无论有没有困难,有没有人同行,她最终要爬上去。 她其实,并不了解她的丈夫,也不了解她的孩子,甚至不了解她的爸爸。她的所有目标设定都是为了他们,却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的。她独立设计,独自扛。 顾佳在追求什么呢?豪宅,更好品质的生活,更高级的圈子,好的教育。为什么我看不到,她对孩子的各种亲自教育和精神影响呢? 任何事物都是表面功夫人们最在意、最愿意钻研,因为弱人际关系才是杠杆,可以撬动更多的资源。不是同一个圈层,向上攀附的弱关系,往往可以达成更好的效果。顾佳和太太圈就是弱人际关系。 而她很少花时间真正去维护好强人际关系,她是一个智库,只是告诉老公应该做什么,没得商量,她总是对的。她也没有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关注他的内在本质。比如,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孩子怎么会在面试中一生气就咬老师呢?她想到的就是托关系解决问题。 她是学霸啊,怎么会对自己的孩子这么没有自信,非要去顶级幼儿园才行?她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任何事情是要回归本质的。书是要靠自己一本本读的,知识是要慢慢打基础积累的,只有自驱力和兴趣,才能触达它的本质。 虽然时代进步很快,但知识并没有因此突然变得有多高深、多贵重,它依然起始于那些基础科学和基础知识。它的基层没有变,数学还是那个数学,诗歌还是那些诗歌,英语也只是一种语言……注重本质和基础,注重精神力量,那才是教育。 而且人生并不需要多少花里胡哨的技能和才艺,只要精通一门,终生学习和坚持,才是尊重心性的法则。很多事情,是不用各种巧心思钻营的,不用拼命的,是要笨功夫、每天坚持的。一心一意又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啊。有些人门路很多,却都是小溪流,而有些人拥有自己的深潜的海洋。 理念不同的人,最终都会分道扬镳。看着另一对,钟晓芹和陈屿,动不动就吵架,随时随地都能爆发,两个人都在意和守护着自己的“点”,频道不一样,大吵大闹是常态。 为什么现在的冲突这么多,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很难想明白有什么直接的理由和导火索,都可能是理念问题。 在志趣、意识都不一样的世界里,当那些完美的烟花越来越少,伤害人的炸药越来越多的时候,少一点欲望和要求,与世事保持一点疏离感,或许能获得一种久违的宁静。 里尔克的诗歌《秋日》写着:“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秋风刮过田野。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他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即使是2016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国内新生儿出生率还是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新生婴儿总数量是1723万人。2018年约是1523万人,比2017年整整减少了200万人。 2019年我国新生婴儿总数量是1465万人。今年比2018年又减少了58万人。随着"二孩婴儿潮"的消退,到2020年,新生婴儿出生的总人数,很可能还会骤减。于是,有专家建议,生养二胎补贴3万,这样可让新生儿出生率重新回升。 其实,专家们的担忧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国虽然拥有14亿人口,但是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90后的人口要远低于70后、80后,而00后的出生人口又低于90后,国内出生人口越来越少,会造成两大问题: 一个是,中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的养老金将日趋严峻,照此下去,总有一天会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人口越来越少,会导致未来的中国经济将像现在的日本那样,陷入困境中。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参加工作岗位,很多岗位由老年人坚持做下来,经济增长将会停滞甚至长期衰退。 不过,我们认为,即使国家给生养二胎的家庭补贴3万元,也很难促进人们再去生养二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生二胎补三万,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再生孩子。因为现在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有人估计从婴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家庭至少要多掏出四五十万,这对普通家庭是巨大的负担。 而三万元对于一个孩子的生养成本简直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根本没有什么诱惑力。国内人口总数量减少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中国自1979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早已经深入人心,“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等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至今还言犹在耳、历历在目;“少生优生,快乐一生”的生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思想观念一旦定型,要想再次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很多城市家庭都只准备生一个孩子后就不再生了。更何况,现在放开二胎政策也太迟了,想生孩子的60、70后女性,早已经过了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龄,即使国家给钱鼓励生二胎,也无法再生孩子了。 第三,生二胎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并不是补贴3万元就可以的。除了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外,还要较好的居住、教育、医疗环境,还要有时间来养育,或者当全职妈妈,或者交由双方父母来照顾。而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家庭,能生一个娃就不错了,根本没精力,也没这个条件生养二胎。 其实,在中国生养二胎、三胎是要有一定综合实力的,不是补贴3万元就能让全民生二胎的。现在只能让那些有能力生的家庭去生,多数家庭不具备生二胎这样的实力。 第四,现代年轻人的生育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早已经失去了市场。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即使结婚了,也不愿意生孩子,选择做丁克家庭,快乐潇洒享受人生。 与此同时,很多职场女性,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在生一胎时就放弃休产假,提前快速到岗上班,她们对生二胎的事情,早也已经不去想了,因为夫妻双方工作都很忙,二胎也无时间来照顾到。 受到国内人口出生率下滑的影响,专家呼吁养二胎补贴3万元。但是我们认为,靠补贴鼓励人们生二胎的起不了什么特别大的效果。如果真的想鼓励妇女们生养二胎,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解决生育家庭的一些后顾之忧,只有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家庭响应才能提高二胎的出生率。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应该是放开多孩的生育政策,让愿意生养孩子的家庭去生养,不愿生养二胎的家庭可以不生。
【本专栏系硅谷教育机构 7EDU 创始人刘君在开设的独家专栏,专注于赴美留学行业和教育方法论。】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要走到中段了,中国开始复工复学,美国在经历了疫情和游行双重份风波后,也正在试图回到日常的轨道上来。然而从疫情而言,还未出现有效的疫苗;从两国关系来看,今年可以说一直处于中美之间持续拉锯的紧张局势。对于留学生或准留学生而言,这样一个问题挥之不去:在2020年后,我们还能出国吗?这是一个关乎人生抉择的大问题,我虽然有一些教学和出国留学咨询方面的经验,却也不敢轻易作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可以分成两个来看:第一个是 要不要出国? 第二个则是2020申请季要不要申请出国?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想说:留学是一个长期决定,而非短期目标。要知道,很多家庭,尤其是孩子准备来美国读大学的家庭,出国的准备历时数年,而出国后孩子的求学时间也是四年起。出国留学对于一个孩子的视野扩展等有很大帮助。经历不同的文化,和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思想。这无疑是出国留学的众多优势之一。我在之前的博客文章中也指出过,留学计划是要越早越好,这样才能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如果有出国留学准备的家长,就可以提前多了解信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安全意识等。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国内阶段时,家长及学生就要在语言、独立生活能力、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更不用提耗时耗力的学校筛选及申请了。这每一点都可以展开众多内容,比如语言,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为出国做的语言准备并非背背单词这么简单,而是需要跟美国的教育内容做到同步,比如看看小学的必读书目、学习必选课程等等,尽量让孩子在出国前和国外的教育体系“接轨”。而申请更是,除了准备标考,孩子还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眼界,找到亮点与热情所在,尝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等,并把相关材料组织成优秀的申请资料。这每一步都意味着数十甚至数百个小时的时间与心血,如果仅仅因为局势就直接放弃,的确有些可惜。与之相对,不管是疫情,还是近期相对紧张的局势,都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两相对比之下,由于短期的变化而放弃长期努力和计划的留学,我其实是不太赞同的。这可能会导致很长时间的努力付诸东流。然而我也能理解,家长或孩子本身对于未来的忧虑。那可能我们就需要聊聊第二层——也许这次疫情,正是家长和孩子审视“出国留学”这件事的好机会。到底希望孩子出国,是因为什么呢?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历傍身?留在美国?还是开阔视野,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更多元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有超过500万中国学子出国留学。其中有三百多万最终都回到了中国。可以说,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留在国外并非一个最终目标。如果十分希望最终能够留美,那客观看待现在的情势,了解可能有的风险也是必须的。不过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我的孩子和学生出国留学这件事情,最重要的其实并非一切尘埃落定后的一纸学历,而是在这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能力与成长的机缘。之前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在国内是学校的第一名,刚到美国时,由于语言问题学习跟不太上,在国内的高压学习又让他放下了自己其他的爱好,没有其他的精神支撑,挫败感油然而生,疯狂沉迷游戏。最严重的时候,他父母几乎都无计可施,只把孩子托付给我,说是管不了了。我和他的寄宿家庭沟通,让他们安排孩子负责打扫卫生、收拾整理,才能继续供给他一日三餐。我们还安排他去硅谷游戏公司实习,他在实习过程中体会到了游戏的成瘾机制设计,后来反而不那么喜欢玩了,说是“不愿意踏入游戏开发者设计好的套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再是过去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经历过低谷后逐渐变得坚韧,在家里还会指导父母更好地安排整理家务,最后孩子上了全美前三十的学校。除最终的升学以外,变得更加坚韧、负责、有自信,是留学给他带来最珍贵的变化。第二个问题:2020年要不要继续申请出国?其实疫情只是一方面因素,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签证政策,以及安全等。我以美国为例,学校并不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也会积极欢迎国际学生申请,近期美国出台政策,禁止只参与线上课程的国际学生进入美国,很多大学也在积极地帮助学生,哈佛、MIT等知名学府甚至支持他们把移民局告上法庭。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近期的事件对留学这件事情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说,留学的人数相较以前有下降,其实就意味着国际生的竞争降低,孩子们可能可以冲击更好的学校。在现有状态下,如果还想继续出国,很可能过去目标是前五十的学生,现在可以目标改为前三十,原本目标前三十的学生,改为前二十,以此类推。从负面影响来谈,可能是敏感专业的申请及签证会受到影响。后续留美工作,可能也不一定非常顺利。此前澳洲的新闻一出,中国教育部同时提及澳大利亚的新冠疫情风险和“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问题。然而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反馈都显示,“澳洲种族歧视升级”并非普遍现象,而目标是求学的留学生群体也很难说会受到太大影响。其实在如今略显动荡的情况下,明辨消息源,自主判断,也是对家长和学生的考验——未来远赴异国,还有许多的判断要做,大量的消息需要厘清。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像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名校在疫情冲击下都打出了“不看标考成绩”的名号,我仍然建议孩子们把标考成绩准备好——在Brown University的声明中,他们明确提到,虽然标考成绩并非必须,然而提交的成绩仍会被他们关注,而未提交成绩的学生则需要解释COVID-19对标考测试准备的冲击与影响。不难想到,同是在疫情肆虐的美国递交申请,如果能给出不错的标考成绩,并表明实际受到的压力,可能会获得招生官额外青眼。最后,虽然疫情让我们很难像过去一样有很多线下的项目、实习等等,但是这一部分的自我仍旧需要向招生官展示,寻找线上课外活动的机会。要知道,申请者的竞争力不会因为疫情而减弱。我有学生疫情期间自修了5门AP课,也有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病毒相关的文献,并把这个作为未来大学专业,还有学生发起募捐,也有学生远程帮助停学在家学生上课等等。疫情中也显示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我创立7EDU以来,远程课程一直是重点,我们也将很多背景提升的内容加入到了线上。一些大学教授亲自带领学生进行远程线上研究,还有7EDU的很多大拿老师结合学校停课,推出很多和学校同步课程。让疫情这段时间学生学习不耽误。最后,换个角度来看,针对2020的种种因素,也可以考虑gap year,也就是间隔年。用一年时间用线上课提升语言,不能出去走走,但是可以在家多读读书, 同时也可以更充分的为出国做准备。在美国很多年轻人都会在高中或者大学选择一年gap year,让自己休整一下,或者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所以要不要Gap Year完全取决自己的想法。我有学生选择Gap year是希望能够完成自己一直以来当背包客的梦想,也有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工作一年,让自己从高中苦读中恢复过来,再继续进入大学读书。也有一些优秀学生因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发展正好,所以先gap一年。所以要不要Gap,给不给自己一个喘息、停顿的机会,完全要听你内心深处的声音。人生路很长,一路奔跑固然很令人激动,有时也需要停下来思考方向,这大概就是Gap year的意义所在。总而言之,是否还要出国这件事,孩子和家长们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理性分享,不纠结,不盲从,选择属于你自己的道路才是最优结果。这选择没有好坏,无关对错,从心而已。
据悉,杨澜一年半前因《杨澜访谈录》之《探寻人工智能》采访创始人栗浩洋,而与松鼠Ai结缘,也构成了此次双方合作的契机。 蓝鲸教育6月22日讯,近日,松鼠Ai杨澜代言发布会暨五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会上,松鼠Ai正式宣布资深媒体人杨澜出任代言人。对此,杨澜表示,牵手松鼠Ai,也是为了致力于给更多孩子带来公平的教育机会,能够个性化地给孩子们带来差异性的学习方法和成长道路。 据悉,杨澜一年半前因《杨澜访谈录》之《探寻人工智能》采访创始人栗浩洋,而与松鼠Ai结缘,也构成了此次双方合作的契机。杨澜表示,“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在大数据、算法、算力这方面推动之下,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世界上有样东西叫人工智能,而且他们人手一部手机上就充满人工智能的赋能。” 杨澜称,在教育方面,2019年采访中,栗浩洋对其震撼很大。“栗浩洋创造了一套‘超纳米级知识点拆分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将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用技术解锁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技术解锁教育的解决方案。松鼠Ai智适应给了孩子一个全知全能、见微知著又有无穷算力的AI老师,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性,给出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难度,让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时间去突破自己的认知阈值。” “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前计算机学院院长汤姆·米切尔教授告诉我,AI的灵魂就是两个词:预测和控制。”栗浩洋解释道,利用孩子的自适应学习数据,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学习水平,通过对参数变化进行控制,可以达到更优结果。 据介绍,截至目前,松鼠Ai已在全国开设超2700个智适应校区,另外还有800家签约学校正在选址或者装修中,全国校区收入从2016年的100万元飙涨1200倍至12亿元。教职工方面,松鼠Ai拥有1200多名员工,16000多名老师。 同时,松鼠Ai的C端用户加速增长,注册学生人数突破300万,正式付费学生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3000多人增长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8万人,两年飙升60倍,季度学习数据交互数量突破10亿次。
01 六一儿童节,梁建章又又又又来号召大家生孩子了,比亲爹亲妈催得还凶。 作为携程董事长,梁建章事业、学问两不误,跨界当“人口学家”已经8年多了,他作为人口学家的知名度,一点不亚于企业家,搜索“梁建章+人口”这两个关键词,居然能找到326万结果,这是积累8年的成果: 作为互联网著名前浪,梁建章的履历很厉害,初三就上复旦少年班,21岁拿了乔治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99年回国创立了携程网,很成功,然后他突发奇想回美国深造,读的却是冷门的人口学。 梁建章的深造是认真的,从2007年到2011年,他整整花了五年时间在斯坦福读书。这期间,还自费拍摄了一部介绍中国人口问题的纪录片《中国人可以多生吗?科学探讨中国人口问题》,开始呼吁大众关注人口政策。 拍摄纪录片时,梁建章认识了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之后两人合作著书多部,矛头直指计划生育政策,出版前因为敏感,曾被好几家出版社拒绝。 2014年本书再版时,书名被梁建章改成了《中国人可以多生!》 此后不久,梁建章联合30多位主流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共同发起一份签署建议书,呼吁尽快停止计划生育政策。 从此,梁建章就开启了年年催政府放开生育、催大家多生孩子的模式。 效果不错,2013年“单独二孩”的政策就出台了,2014年新生儿数量有了明显的回升。到2015年又推出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新生儿一下增加了一百多万人。 只不过,从2017年开始,新生儿人数又开始下降,连续两年都创出20年新低: 02 于是这几年,梁建章的号召一直没停。 他陆续出了两本新书,为了扩大影响力,他还拉上马云做推荐: 可能觉得大家都不积极响应号召,他专门用数学公式苦口婆心地说,就算有少数家庭生三个四个,人口依旧是萎缩的: 他要推动的,就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但说句实话,经过这些年的普及,多生孩子的道理该懂的人都懂了,不懂的人也不关心,现在的问题在于:经济和精神压力才是生孩子的真正阻力,政策障碍倒不是最大问题。 建议梁建章们可以在民生、保障这些相关问题上多推动政策的实质变化,数量庞大的中间阶层为啥不敢生,因为代价确实有点大,只有身为父母,才能理解其中的压力。 03 生个孩子真是压力山大,我们来简单算算这笔账: 一、婚房、学区房 在城市里,很多人年轻时会买个一居室或者小两居当婚房,这就很不容易了,一旦需要张罗生孩子,就要换成大两居或者三居,每年的“改善性刚需”就是这么来的,生一个孩子,家里可能多两三个人,房子太小肯定不行。 这还是幸运上车的,因为房子跟教育资源挂钩,所以幼升小、小升初直接决定了房价,前些日子,北京家长为了孩子上学掏上千万买个3、4十平米的老破小,这都是很有实力的家庭,一般家庭只能望而生畏,这几天因为学校划片改变,有的小区房价十来天涨了700万。 这么疯狂,因为背后都是焦虑的父母。 二、奶粉问题 奶粉是个老问题了,大部分妈妈休完产假就得回去上班,有储奶条件的单位很少,小孩只能喝奶粉,奶粉价格贵不说,隔三差五还有安全问题。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妈妈快把全世界的奶粉都买回来了,引得很多国家大为不满,之后国家对奶粉安全问题空前重视,但今年还是又发生了大头娃娃事件: 虽说这次是因为固体饮料被商店当做奶粉出售了,不过这种夸大宣传也令人防不胜防。 三、托儿所问题 2017年,梁建章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为什么没有托儿所》,阐述为什么携程会成为少有的为员工提供托儿场所的公司。 一个月后翻车了,携程亲子园出了虐童事件。 虐童没过多久,红黄蓝幼儿园又出现了扎针、喂药事件。当时大家义愤填膺,恨不得把红黄蓝砸了,但你现在看,人家还是活得好好的。 这种结果完全可以预测,因为供需完全不平衡,现在大点的城市,上公立幼儿园需要抢,得提前一两年报名,还不一定轮得上,上不了公立的,你就上民办的吧,大城市里,一个月5、6千的条件都算一般的,一年学费超过10万、15万的幼儿园越来越多,这比小学生费钱多了。 但即便这样,你也没法杜绝恶性虐童案件的出现,因为幼儿园的收费和幼师的工资完全不匹配,你看北京幼师学历要求和薪资待遇: 幼师工资水品比不上保姆,决定了优秀的人才进不来,偶尔碰上几个心态失衡的很正常,赶上就是噩梦。 优质的幼儿早教应该多少钱?最近登上热搜的杭州刘阿姨给出了答案——2万: 说白了,都是大价钱供出来的。 四、上小学 上了小学就更头疼了。 语数英各种补习班是标配,热门的班还要托关系去抢; 各种兴趣爱好少不了,舞蹈、音乐或者画画,艺术类的总要学一项; 足球、跆拳道或者滑雪,体育类的总要整一个; 航模、乐高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或者编程,科技类的总要来一套······ 总之,为了追赶别人家的孩子,大家都不甘落后,一年下来烧个十几万,“四脚吞金兽”的名号不是盖的。 而且,这个时候不光花钱,有时还会要命。 减负多年,负担还在那,一点没变,不过挑担子的变成了家长,辅导作业占据了绝大多数家长的闲暇时间,小学生的父母,谈个人生活是奢侈的。 多数人会跟孩子怄气: 极个别的辅导作业成了生死较量,有的孩子受不了重压选择离开: 有的父母被气的各种疾病发作,差点要命: 劳心劳累不说,医药费还不少。 五、焦虑感 比起花钱来,焦虑感更让人崩溃。 比如小升初,政策年年不一样,就近入学、全区派位、特长招生、电脑随机抽签······ 这就成了很多家长的心病,住着千万的房子,有光鲜的职业,但遇到这个事基本无能力,不论你之前选择什么精英教育,未来多是随机择校,不确定性让家长倍感焦虑,牵扯大量时间精力,手机一刻不离手,听到一个消息就立刻行动,说来真是有点可悲啊。 六、青春期 顺利读上了初中,除了学业,还要担心青春期的孩子会不会顺利成长,比如遇上校园凌霸事件怎么办?尤其是13-15岁之间的初中生,身体发育了思想还跟不上,更可怕的是,他们都知道未成年人很少承担法律责任,恶性事情不少见: 当然,如果碰上那些禽兽老师就更惨了,一辈子的阴影。 七、中考 中考是一个大坎,人生分水岭。 因为不是每个初中毕业的学生都能上高中,中考录取率越来越低,很多地方还不到50%。 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会分流到中专职业院校或者干脆直接工作,未来挣到高薪的机会少了很多。 八、高考 拼了命考上高中,再继续苦读冲刺高考,又是一道独木桥。 成绩好的能够考上好大学,但是如果成绩不好读三本或者大专,学费比公立大学贵得多了,还学不到什么东西,学历拿出去找工作也没优势。 有些家庭选择花钱出国,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费用去读一些不太知名的学校,国内还不怎么认,读书择业的压力都在父母身上。 遇到极端情况更难受,像前不久的留学生回国问题,很多家长夜不能寐各处抢机票,价格不菲,而他们内心的焦虑更是旁人不能理解的。 九、就业 好容易读完书,可以上班挣钱了。但从2013年开始,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今年毫无疑问也是最难的,毕业的874万大学生,返校春招都错过了,经济也不好,现在已经6月了,很多毕业生的未来还没着落,父母能不跟着操心吗? 十、结婚 工作搞定还不算完,结婚这事父母比孩子还焦心,很多爹妈只好亲自上阵代为相亲,然后又要面临房子、车子的压力,等有了第三代,类似的循环还得来一圈…… 房子是最好的避孕药,其实生孩子的难度比买房子可大多了,不掂量清楚,谁还敢生啊。 生孩子从投资收益比看完全是个亏本的事情,当然基因的延续、人伦之乐、情感慰藉的功能让很多父母忽略了这些,但其中存在临界点,超过之后幸福感下降的太快,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不生孩子可能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生育率大降肯定不光是政策问题,接下来更需要专家们推动、完善其他链条,比如大力推动公立幼儿园的建立,怎么建立更有长效机制的幼升小、小升初制度…… 顾虑少了才敢生,生育确实是每个人应该有的权利,但为国生娃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的,有些事,你没穷过真的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