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广磁悬浮规划登上热搜!深圳至上海将只要2.5小时即可到达。 沪深广磁悬浮规划曝光 据深圳特区报,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广东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简称《规划》)的初步成果,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规划》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构建安全、繁荣、和谐、美丽的高品质国土,提出未来15年内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格局和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广东首次提出预留建设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深圳到上海约1500公里,如时速以每小时600公里算,大约2.5小时就可以互通深沪两市。深圳至北京约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大约3.6小时可到达北京,比高铁要节省超一半时间。 《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规模为1.3亿人,城镇化水平约80%,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个现代化都市圈。同时预留六大重要交通廊道,其中包括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这也是广东首次明确提出两大磁悬浮高速通道的构想。 消息一出,就冲上了微博热搜!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去年已成功试跑 2019年,高速磁浮作为前沿关键科技被列入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交通运输部2020年8月6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智能高速动车组,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制和试验。 据青岛日报去年报道,2020年6月21日,由中车四方股份(行情601126,诊股)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自2016年7月项目启动以来,历经近四年的科技攻关,项目团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试验样车,经过地面调试和静态试验,此次车辆进入线路动态运行试验,首次试跑。 此次试跑成功,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也为后续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据介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预计在2020年底下线,2021年,将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在具备工程化能力之后,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投入商业运行。 2019年以来,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山东半岛等多个大型城市群纷纷将高速磁浮交通方式纳入到整体规划。这意味着青岛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或将在中国大力推进的城市群建设进程中较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这些磁悬浮概念股又要飞? 从磁悬浮概念股来看,如下股票跟磁悬浮的相关性最高。 这其中,新筑股份(行情002480,诊股)2018年5月与中铁二院签署《内嵌式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当年6月5日,公司公告拟投资6.8亿元在成都市新津县天府新区建设一条4.5公里长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综合试验线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设计最高时速200 km/h。 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证券梳理了三条投资主线。 其一,设计与施工企业。“十四五”与“交通强国”持续发力,未来轨交建设中长期高景气的趋势已相对确定。相关标的,中国铁建(行情601186,诊股)、中国中铁(行情601390,诊股)。 其二,减振降噪产品。该类产品主要基于环保降噪的要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为主的轨道交通领域,随着环保降噪标准趋严,渗透率逐步提升,当前应用比例已由10%以下提高到40-70%;由于应用在轨交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后1-2年,因此滞后于轨交审批与建设期,当前正处于快速释放期。相关标的,天铁股份(行情300587,诊股)、时代新材(行情600458,诊股)、铁科轨道(行情688569,诊股)。 其三,城轨+TOD导向下的建筑减隔震。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较快,而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紧缺让越来越多的城市饱受困扰,源于美国的TOD模式引入国内,截至2019年末的40个开通城轨的城市中近一半已出台TOD相关规划,与此同时,地铁上盖或轨交沿线的物业,由于受到地铁下穿带来的振动影响,具备房屋减隔震的功能性需求。相关标的,震安科技(行情300767,诊股)、天铁股份,时代新材。 此外,随着国铁和城轨运营里程逐年增加,运营车辆保有量屡创新高,轨交后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 据国盛证券此前的报告,目前我国是全球各国中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国家。日本、德国虽然技术领先,但迟迟没有得到产业的验证。轨道建设以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为代表,在建成并运营长沙磁浮快线之后,中国铁建为了加快磁悬浮建设,于2016年10月成立了全额出资的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整车方面,中国中车(行情601766,诊股)在磁悬浮列车上的技术优势明显,中国铁建专门成立了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进入该领域。
“如果某一位说,这辆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1月16日,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长续航电池公开“泼冷水”。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言一出,立即在行业内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直接打脸了蔚来汽车推出的超1000km续航里程的新车ET7,也有人认为此番话针对的是广汽埃安推出的石墨烯电池。 1月17日,同样在百人会的线上论坛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针对舆论热议正面回应。他表示:“大家不要错误理解欧阳明高院士的话,过去即便电池可以满足8分钟充满1000公里,充电桩未必能承受得住。技术与运营推广是两个问题,大家还是要科学地对待技术的进步。” 院士“泼冷水” 8分钟充满80%电量、续航1000公里、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 1月15日,新能源汽车广汽埃安在其官微发布的一则石墨烯超级电池预告,引爆了市场行情。当日,广汽集团(行情601238,诊股)在A、H股的股票集体飙升,其中A股尾盘直接拉至涨停,H股当日更大涨19.49%。 受此消息影响,A股石墨烯板块迎来普涨,华丽家族(行情600503,诊股)、碳元科技(行情603133,诊股)、宝泰隆(行情601011,诊股)等个股涨停,德尔未来(行情002631,诊股)、中国宝安(行情000009,诊股)、方大炭素(行情600516,诊股)等跟涨。 然而,在市场情绪被迅速点燃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却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中公开“泼冷水”,他表示:“如果某一位说,这辆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就在一周前,蔚来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据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介绍,此次发布的150kWh电池不再采用液态锂电池技术,而是采用量产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50%的能量密度提升,搭载该款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 正因如此,欧阳明高话音刚落,就有业内人士认为,此番话的矛头直接对准了蔚来汽车和广汽埃安。 高效率快充+1000公里续航到底能否在目前实现?石墨烯电池到底是不是噱头?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的会场,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正式回应了市场热议。在他看来,外界对欧阳明高的言论理解有偏差。 “电池要想达到8分钟充满1000公里的效果,需要解决充电桩的问题。大家不要把技术问题与推广问题混为一谈。”古惠南表示,希望大家科学地对待技术进步。同时他也强调,“2021年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肯定会出来,快充也会出来。” 商业化面临挑战 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7月,广汽集团就曾在广汽科技日上公布过在石墨烯技术上的研发进展。据悉,广汽集团从2014年开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已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为更好地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广汽还以广汽投资+员工持投的方式,计划共同成立一家石墨烯高科技产业化公司。 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给出了广汽在石墨烯电池应用上的具体时间表。 “目前广汽石墨烯基快充电池已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 V,当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产。”曾庆洪表示。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它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王”。研究分析指出,在汽车领域,石墨烯应用大有可为,可为超级快充电池、车身轻量化、燃料电池等领域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 在广汽埃安宣布了石墨烯超级电池的推出计划后,整个石墨烯板块迎来普涨。不过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石墨烯电池只是一种电池的称呼,其本质还是锂电池或者其他介质的电池,广汽借老题材讲述新故事,有炒作之嫌。 业内人士分析称,石墨烯是由碳分子网状结构组成的,本身不能存储电能。因此,它将主要应用于电池的负级。不过,无论是其作为电池中的主材料还是添加剂,其成本比普通锂电池材料都要贵上十几倍。 曾庆洪透露,广汽埃安的石墨烯超级电池是通过在811、622电池基础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以及续航能力的。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石墨烯电池的长续航和快充优势,从技术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商业化尚有距离。因此,目前市场上围绕着广汽石墨烯电池的争议并不是技术层面,而是成本层面。 按照广汽集团目前公布的资料显示,广汽掌握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制备生产成本可降低90%以上,使整体电芯成本与目前市面上常规动力电池成本相比较,略高5%~8%。 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一般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的是普通石墨,掺杂石墨烯后会提高导电性,可增加锂电池的宽温、快充性能,但对于增加比量性、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效果有限。同时,目前石墨烯的价格较为昂贵,还无法实现规模量产。 一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业务的技术人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由于各个企业对于电池技术的投入加大,技术的进步确实很快,广汽对电池的研发也有一定的时间,但如果要从成本和性能上找平衡,用石墨烯电池去挑战现有的电池,并实现量产,还是有很大挑战的。不过,他认为,广汽的举动不仅刺激了资本市场,也给整个电池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或将进一步驱动各方力量在电池层面的研发和投入。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虽然2020年铁路建设不断推进,但仍难掩饰未完成铁路“十三五”规划的事实。2021年1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召开全路工作会议,会上公布,截至“十三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这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还差了3700公里。“十三五”规划未完成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前身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2017年底联合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国铁集团和其前身中铁总公布的官方数据则显示,2015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2.1万公里。“十三五”规划前四年(2016~2019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分别为3281公里、3038公里、4683公里和8489公里,合计1.95万公里。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也就是说,若要完成“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国铁路新增开通里程要达到1.1万公里。而实际上,2020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仅4933公里。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铁路“十三五”规划未能完成,但国铁集团仍完成了2020年初制定的年度铁路建设目标:2020年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000公里。普速铁路建设缓慢虽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没有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但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经大大超越《规划》预期。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3.79万公里,超过《规划》7900公里。这也证明,“十三五”期间普速铁路建设进度远低于高速铁路建设进度。《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调查发现,普速铁路建设节奏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放缓。2016年~2020年这5年来,全国新建普速铁路仅6400公里,这不及《规划》中两年的建设量。而同期,全国共新建高速铁路1.89万公里,几乎是2015年全国高速铁路1.9万公里的翻番。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速铁路建设速度慢,高铁建设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建设高铁的意愿更强烈,对于高铁项目配合征地拆迁的积极性会更高,对于普速铁路配合积极性较低。而从供求关系角度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左大杰与赵坚也有着相似看法。左大杰对记者称,在需求侧,铁路客运增长迅猛,特别是高铁需求旺盛,铁路货运增长相对温和,需求增长幅度不及客运;供给侧,铁路客运尤其是高铁客运,节假日仍然一票难求,中西部与全国高铁网衔接不畅,运输供给能力仍然不足;铁路货运除主要线路主要区域能力略显不足之外,其他线路大多能满足需求,而且更多客运转移到高铁上。“综合多方面因素看,‘十三五’期间,中国对于高铁的需求要高于普速铁路和货运铁路的需求。”左大杰说。防止高铁盲目建设在2021年1月4日举行的全路工作会议上,就2021年铁路建设工作目标,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表示,2021年,确保投产新线3700公里。陆东福没有指出其中高铁投产份额。此前,国铁集团人士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预计2021年铁路新线开通里程,尤其是高铁里程都将继续收窄,预计下降幅度会在40%~50%之间。“2021年高铁新线开通里程或在1000~1200公里左右。”他说。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高速铁路开通营业里程就已经呈大幅下降趋势,2020年高铁新开通里程仅2900公里,同比大降51.67%。《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2016至2020年5年间,新建高铁开通里程分别为3000公里、3000公里、4000公里、6000公里和2900公里,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高铁开通里程最低年份。就高铁与普铁建设如何平衡问题,国家发改委日前也给出建议。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2020年12月2日在全国地方铁路“十四五”规划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优化布局和建设,坚持高铁与普速并举、客运与货运兼顾、新建与改造结合,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优先贯通干线通道,补强能力紧张路段,打通多式联运“前后一公里”。郑剑强调,明确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250公里、200公里及以下铁路,需要满足客流密度、城市规模、路网功能等条件。除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外,项目实施需满足财务平衡基本要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相互攀比、盲目建设以及片面追求高标准。就高铁建设规模与发展能力,郑剑表示,铁路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高铁规划建设应有客流支撑,有盈利预期,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建成后长期运营补贴是不可持续的。他要求,铁路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发展,统筹考虑建设运营成本、沿线地方政府及国铁集团财力支撑等因素,科学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时机,确保建设规模与发展能力、筹资能力相匹配。截至“十三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4.63万公里,同比“十二五”增长20.9%,高铁3.79万公里,增长近1倍;复线率为59.5%,电气化率达到72.8%。“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较“十二五”增长1.7%,完成旅客发送量14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次,较“十二五”分别增长41%和152%。国家铁路完成经营总收入1.13万亿元,其中,运输收入6501亿元,较调整目标增收347亿元。(编辑:孟庆伟 校对:颜京宁)
来自国铁集团的官方消息,盐城至南通的盐通高铁将于明天12月30日开通运营,届时连云港(601008,股吧)、盐城至上海最快分别只需3小时54分、2小时7分可达,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将进一步融入融入长三角。盐通高铁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北起盐城市,向南经大丰区、东台市、海安县、如皋市,终至南通市,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盐城、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皋南、南通西6座车站。盐通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端在盐城与青盐铁路、徐盐高铁连通,南端在南通连接沪苏通铁,对促进苏中、苏北、苏南地区协调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通高铁动车组列车车票已于今天15时开始发售,初期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对,运营时速300公里。2021年1月20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时,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高峰线安排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47对。- THE END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工程建筑#高铁#江苏省
新京报讯 今日上午,拥有国内最长过海地铁隧道的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运营。除了穿越胶州湾,该地铁段还下穿燃油燃气管线、人工填海区、养殖场、涉铁路公路等,部分区间线路与高铁并行,用施工人员的话说,“几乎涵盖了地铁建设领域的所有难题”。地铁8号线列车地质复杂 最大埋深达海面下56米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全长48.3公里,设车站11座,其中过海区域为大洋站至青岛北站区间,全长7.9公里,海域段长5.4公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长的过海地铁隧道,也是国内最长的泥水盾构过海隧道。何为盾构?参建过海隧道施工的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周耀生解释,就是在场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再送入施工现场拼接。“8号线北段有2.9公里采用了泥水盾构法施工,还有2.5公里运用的是传统矿山爆破法,这两种工艺都比较成熟。”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不仅海域段长,过海隧道距离海平面也更远,最大埋深达到海面下56米。周耀生解释,埋深大意味着海底岩石多且强度高,地铁运营安全性更高,但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地质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共穿越了9条断层破碎带,总长约1.2公里。破碎带围岩破碎、渗透性强,且部分连通海水。“简单来说就是岩石有裂缝,有些裂缝中有水,这些水可能与上层海水相连,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过海段掘进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喷涌的柱状浑水。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青岛地铁邀请了国内顶尖智力资源,中国工程院陈湘生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等专家团队都为过海隧道设计施工“会诊把脉”。根据专家意见,施工方采用多方式超前地质预报、防涌防泥防坍塌管理预案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进度。同时,在国内首次采用双模式TBM在海底过断层破碎带,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到达停机点,顺利实现增加4个开挖面的目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创新,如超长探孔及孔内成像技术、机械手臂进行多循环帷幕注浆等,大大降低了对周边围岩的扰动,避免了突泥涌水情况的出现,有效提升了开挖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施工效率,2年零7个月完成5.4公里过海段掘进,32天完成过海隧道5.8公里轨道铺设,18天完成过海隧道540公里的光电缆敷设,30天完成过海隧道供电施工……危险点多 施工轮廓线距3号运营线仅0.4米除了过海隧道,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其他区间也穿越了多个“危险地带”。“下穿燃气管线时,我们离管道最近距离只有3-5米;有段区间与青兰高速和石油管线呈十字交叉,这段全部人工开挖,每天进度0.5米······”说起团队攻克的危险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项目总部总工程师刘海兵如数家珍。刘海兵2017年3月进入施工现场,到今年11月30日8号线北段正式竣工,他见证了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从无到有。在此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和高铁“抢工期”。刘海兵介绍,8号线北段唯一的高架段与济青高铁并行了6.5公里,最近处仅相隔12米,且穿越电厂区,距离烟囱不足30米。“我们必须在高铁开通运营前完工,否则一旦济青高铁开通运营,我们的施工将会非常被动,也会影响全线的施工进度。” 刘海兵说,项目总部带领工区人员从方案的策划、设计方案变更、人员投入等各方面进行协调,通过增加1个架梁点、1套提运架设备和运梁通道等措施提高施工效率,施工高峰时人员投入1000余人同时作业,最终确保了在济青高铁开通前完工。“12月17日进行了试乘,作为8号线北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心情非常激动。” 刘海兵说。地铁8号线列车记者了解到,8号线线路全长60.74公里,共设18座车站,今日开通的是其中11座车站,其外7座车站还在建设当中。按照青岛市规划,8号线将承担起胶东国际机场旅客联程运输使命,未来,旅客下飞机后,通过航站楼,走过连廊,在综合交通中心负一层即可换乘8号线,大约40分钟接驳市区,这里将成为每年数千万旅客抵青后的第一公共交通门户。定制设备 成功穿越“地质百科全书”今天同时开通的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施工难度不亚于青岛地铁8号线北段。地铁1号线司机1号线北段全长21.9公里,设车站15座,被称为“地质百科全书”,沿线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岩土种类众多、跨越众多断裂带,完整性与稳定性较差,让青岛地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施工难度。中铁二十局青岛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刘军参与了1号线北段一站两区间的建设,线路全长4.1公里。仅仅在这里,就遇到了硬岩、上软下硬、软岩、砂层四个阶段的地质变化。施工前专门量身定制了2台盾构机,遇到不同地质更换不同设备。“还有的地方属于富水砂层,砂子是流动的,就像我们挖砂,一铲子下去就有新砂子出来。” 刘军介绍,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邀请知名专家工程院院士策划方案,成功引入冷冻法施工,安全平稳完成施工任务。“通俗来说,就是不停冷冻,将砂子冻成固态。”克服重重困难之后,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实现了安全精准贯通。刘军介绍,按照规定,施工允许误差是1公分,但他所在区间修建完工后误差只有2毫米。地铁1号线列车记者了解到,1号线线路全长约60公里,共设41座车站,线路南起西海岸王家港站,北至城阳区东郭庄站,成功串联起青岛北站、汽车北站和流亭机场、青岛站、黄岛汽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飞机、火车、汽车、地铁四种交通方式的连接。新京报记者 刘娟编辑 马浩歌
12月22日,国新办召开《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介绍,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将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时速400的高速铁路是否安全?这是最关键之问。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名铁路方面专家了解到,10年前,高速列车就已经能跑出400公里以上的时速,且均符合安全标准。但铁路作为系统工程,测试时速与实际运营速度或许还有明显区别。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研发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方面,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举世瞩目,“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等交通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洋山港自动化码头、快递包裹自动化分拣等智慧交通发展成果不断涌现。预计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9万公里。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60%和73%。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系列化产品谱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铁路大功率机车、重载车辆、通信信号等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严贺祥说,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推动铁路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看来,中国高铁向400公里运营时速前行,已众望所归。他认为:“此次新闻发布,对于进一步助推中国高铁获得战略重生,实现效率效能效益充分利用,以中国创造重构世界轨道交通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时速400公里安全吗?在解筱文看来,从高铁技术发展情况看,中国在400公里运营时速的全套技术及生产制造方面不存在问题,只是“让不让干”的问题。早在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220公里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CRH380A高速动车组就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最高运行时速。衡量高铁安全性有三个重要指标,国际标准规定,脱轨系数不高于0.8,轮轴横向力不高于48,轮重减载率不高于0.8。2010年,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跑出486.1公里时速时,这三个指数为0.13、15和0.67,分别是安全极限的16%、31%与84%,还优于350公里时速高铁的安全性。目前,中国高铁设计时速最高标准的是京沪高铁,设计时速为380km/h,目前运营时速350km/h。但时速400公里的高铁其实已在筹划中。近日,据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消息,作为中国首条预留提速400 km/h条件的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正在加紧审批,目前项目可研鉴修报告完成审查,可研审批加快办理,筹备先期开工点工作,有望在2020年底获得可研批复。值得一提的是,铁路运输工程师王达水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为铁路轨道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速400的高速列车,是不可以直接在350高铁线路上以400的时速来运营的。“轮对的规矩变化技术,具有安全风险,不仅仅是在变换轨距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列车运行中的每时每刻。但如果以时速400的列车来进行350时速的运营,则将绝对提高列车全线运行速度,线路运营效率也将同步提升。这是时速400高铁潜在的经济效益。因为系统工程有一个80法则:系统以80%负荷工作,是最佳运行状态。”还能更快吗?时速400公里之上,是否还有可能突破呢?解筱文告诉记者:“2014年,中国研制的更高等级高速列车CIT500在室内轮轨实验室的静态实验时速达605公里。现在已过去几年,中国高铁技术持续得到新发展,相信在技术发展方面将更成熟和稳健。”不过,测试时速与运营时速还有较大的区别。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2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前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表示,中国正在开发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系统,开展磁悬浮关键技术、低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的研究,但暂时还不能开发出时速500公里高铁。“不是说在试验上不可能,而是在运用上有它的问题,因为高速列车的能耗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高速列车对环境噪音的影响是与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傅志寰当时说。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王晨婷)12月22日,国新办召开《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介绍,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将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科技研发。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名铁路方面专家了解到,十年前,高速列车就已经能跑出400公里以上的时速,且均符合安全标准。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预计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9万公里。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60%和73%。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系列化产品谱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铁路大功率机车、重载车辆、通信信号等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严贺祥说,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推动铁路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看来,中国高铁向400公里运营时速前行,已众望所归。从高铁技术发展情况看,中国在400公里运营时速的全套技术及生产制造方面不存在问题,只是“让不让干”的问题。早在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220公里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CRH380A高速动车组就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最高运行时速。衡量高铁安全性有三个重要指标,国际标准规定,脱轨系数不高于0.8,轮轴横向力不高于48,轮重减载率不高于0.8。2010年,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跑出486.1公里时速时,这三个指数为0.13、15和0.67,分别是安全极限的16%、31%与84%,还优于350公里时速高铁的安全性。铁路运输工程师王达水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为铁路轨道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速400公里的高速列车,是不可以直接在350高铁线路上以400的时速来运营的。“轮对的规矩变化技术,具有安全风险,不仅仅是在变换轨距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列车运行中的每时每刻。但如果以时速400公里的列车来进行350时速的运营,则将绝对提高列车全线运行速度,线路运营效率也将同步提升。这是时速400公里高铁潜在的经济效益。因为系统工程有一个80法则:系统以80%负荷工作,是最佳运行状态。”时速400公里之上,是否还有可能突破呢?解筱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14年,中国研制的更高等级高速列车CIT500在室内轮轨实验室的静态实验时速达605公里。现在已过去几年,中国高铁技术持续得到新发展,相信在技术发展方面将更成熟和稳健。”不过,测试时速与运营时速还有较大的区别。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2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前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表示,中国正在开发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系统,开展磁悬浮关键技术、低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的研究,但暂时还不能开发出时速500公里高铁。“不是说在试验上不可能,而是在运用上有它的问题,因为高速列车的能耗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高速列车对环境噪音的影响是与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傅志寰当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