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雅迪控股(1585.HK)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期内,雅迪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6.387亿元,同比增长87.5%;录得毛利13.925亿元,同比增长10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13.8%。此外,期内研发投入2.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77%;存货同比减少10.22%,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增长104.47%。 雅迪控股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远超市场预期,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利润翻倍式增长,代表着雅迪的进入了新一轮增长阶段。研发持续的高投入赋予产品竞争力的加强,以及规模效应的贡献,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2020年市占率有望超20%以上(2019年市占率17.59%)。经营活动现金的净额的增加与利润的增幅一致,业绩增长的含金量高,并且存货的持续减少预示着公司产品需求加快及现金回笼提高,公司总体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从产品销量来看,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及充电器、电动两轮车零部件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增长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高,其中电动踏板车销量实现225.35万台,同比增长107.3%;电动自行车销量实现180.53万台,同比增长90.81%。 回顾2019年,雅迪全年销售数量609万台,相比于2018年的503.9万辆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0.85%;而2020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了405.88万台,相比于2019年的上半年的203.3万台,同比增长99.65%,如此一来,2020年销售或有望突破1000万台。而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逻辑和成长性,接下来我们逐一梳理。 一、新国标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 2019年4月15日起,《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正式生效执行根据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重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蓄电池电压不超过48伏,不符合规定的电动车不得销售。 那么在合规方面,两轮电动车企业面临两种抉择: 1)选择符合新国标要求,例如重量控制在55公斤之内、具有骑行能力的电动自行车型; 2)进军电动摩托车产业。但是电动摩托车生产资格认证严格,在新国标正式实施后,电动摩托车被列入机动车管理目录,电动摩托车的使用者需要考驾照。 而最直接的结果是:过去专攻低端产品的电动车的落后产能大面积退出,据统计国内电动自行车厂商从1000家左右规模锐减至目前仅存的170家(同时拥有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 资料来源:各级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安局、交通局 另外,在“新国标”实行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颁布了对超标电动自行车的处置方案,并设置了三年的过渡期以淘汰超标车辆。由于不同地方的政府执行力度有不同,在当前我国近3亿的电动车社会保有量中,由于产品设计不规范,预计有超70%是超标车辆。按照各地政府的清退方案,假设中性预计执行力度为50%,2020-2022年更替需求将集中爆发,预计三年合计接近1亿辆的电动车面临更替,折合平均每年更替需求约3000万辆。 所以新国标提升行业准入门槛,行业低端产能被动加速出清,市场集中度将加速提高,2019年行业CR6已达60%,而雅迪/爱玛/新日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16年的11.3%、12.2%、3.7%提升至2019年的17.59%、14.7%、4.9%,其中雅迪市场份额提升的幅度最大。在新国标的推动下,地方管理政策带来存量市场换购潮加码,作为行业龙头及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雅迪将持续受益。 二、“内循环”产生的新需求,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除了“新国标”的影响以外,还有疫情冲击、外卖拉动、共享电单车等新需求带动行业增量空间打开,行业龙头雅迪受益匪浅。首先,在2020年初在疫情影响下,民众更倾向于独立出行,可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健康,因此民众“一人一车”及家庭用车数量提升带来了新的需求。 值得借鉴的是十七前的“非典”疫情期间,电动两轮车经历了一轮行业爆发式增长。2003年,电动自行车全国销量为490万辆,较上年同比增长208%。在2003-2008年间,电动车的产销量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 由此预计,2020年疫情改变人们出行方式并且让人们重新审视电动两轮车出行带来的便利性,将使电动车需求增长趋势延续到2023年,并且每年带来百万辆级别的增量。 其次外卖、同城配送、快递等催生了大量的电动两轮车需求,截至2019年,我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4.2亿,2015-2019年复合增速达到19%;2019年我国快递数量超过600亿件,2015-2019年复合增速为32%。并且在疫情期间,人们线上消费习惯加深,进一步促进外卖、快递、同城配送等快速成长,刺激电动自行车需求持续增长。 最后,共享电单车的兴起,主要解决3-10公里出行痛点,更是催生了电动自行车的TO B端增量空间打开,雅迪作为上游供应商,持续受益于共享电单车的推广浪潮。 共享电单车正在进入加速发展期,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发展迅速。因此哈罗助力车、滴滴青桔电单车、美团电单车等体量较大的共享电动车平台应运而生,并且行业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9年我国共享电单车数量超过100万辆。未来几年,随着各大平台持续地投放共享电单车,将有更多用户使用共享电单车,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将超过800万辆,2019年到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美团也将在2020年加大对共享电单车的投入,计划采购超200万辆共享电动车。 数据来源:沙利文 根据沙利文报告,未来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相比以往有更快的增速。在2020年以前,复合年增长为3.9%,而在2020年以后,复合年增速为8.61%。 因此,需求端的放量带动行业规模的突破具有较长持续性,而不是昙花一现。 数据来源:Wind 从公司的业绩来看,在经历了2018年新国标政策的观望期之后发生过短暂下滑,由于上述的增长因素支持下,2019年下半年雅迪开始迈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与此同时,雅迪逆周期布局渠道,加大研发(上半年研发同比增长73.77%),进一步加强了雅迪未来持续增长的逻辑。 在研发上这里需要提及雅迪的黑科技: 1、TTFAR电机:雅迪历时7年,通过SPOKE结构克服电机体积难题,成功研制出符合两轮车使用的凸极电机,凸极率达到前所未有的1.7!不仅如此,雅迪TTFAR电机的运转高效面占到了43.81%,比普通电机增加了35.63%,能效转换率高达90%,续航里程提升了37%。 2、TTFAR石墨烯电池:相比于一代石墨烯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20%,支持20A反向充电技术,能将回收的电能储存起来。此外,TTFAR石墨烯电池还支持1小时快充,电池寿命达到了普通铅酸电池的3倍。同时,雅迪还为TTFAR石墨烯电池提供了长达2年的质保服务(2年内有质量问题免费换新)。 3、TTFAR能量回收控制器。能量回收控制器增加了高速电机才配备的MTPA算法。在FOC+MTPA双算法联合电控下,TTFAR能量回收控制器内设3420种行驶方案,充分吸收滑行、下坡制动时所产生的动能并转化为电能,能量回收率有效提升5.3%,从而实现一边骑车一边充电。 三、海外市场增量潜力凸显,雅迪的产品和技术全球领先 上述增量只是基于国内需求现状,还未考虑庞大的海外市场。根据沙利文报告,2015-2019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售量占全球市场的八成以上,排名世界第一。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类似,其产销量占全球50%以上份额,也曾一度被认为即将触及天花板。 但放眼全球市场,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电动自行车,中国都有着完善的产业链,与国外产品对比,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一旦海外市场开始放量,国内本土企业产业优势将十分明显。 看点一:欧洲市场快速放量 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自行车补贴政策 基于环保的角度及疫情下减少密集交通的考虑,欧洲电动自行车行业与新能源车一样推出了各种补贴政策。因此能够大胆预测,未来欧洲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的起步时间早,与欧洲市场先比有更明显的成本优势,雅迪作为国内电动车龙头以其领先的技术和规模化成本优势将受益匪浅。 看点二:东南亚、印度市场“油换电” 东南亚、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市场,道路状态和收入水平低下是选择摩托车的主要原因。2019年东南亚摩托车销量达1375万辆,占全球市场的22.4%,印度两轮车销量达2118万辆。东南亚和印度的两轮车市场电动化渗透率仅维持在7%左右。 但是随着这些国家的道路环境、环保和防治污染问题凸出。东南亚和印度市场的两轮车电动化革命也拉开序幕,开始推出适应于当地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制度,加之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性价比高于汽油摩托车,电动两轮车替换汽油摩托车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China Insight的预测,2017年到2022年,东南亚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将增长400%以上,达到25亿美元的销售额。 雅迪已经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步伐,越南工厂2019年11月投产,产能20万台/年,计划在未来3年内提升到50万台/年,并以越南为基础,逐步辐射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雅迪的产品出口88个国家,并签约好莱坞巨星范·迪塞尔作为雅迪品牌代言人,雅迪的产品通过EN15194、CE、欧盟E-MARK、3C四大国际品质认证,单从技术和产品性能来看,已经做到全球领先。随着海外市场的放量,将使雅迪迈入全球化及国际化推动的新成长期。 四、总结 新国标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马太效应”将逐步凸显,新进入者的空间将会越来越狭窄,形成更为有利于领先者和行业龙头的发展格局。国内出行的换购潮、出行习惯改变、共享单车、快递同城配送的增量需求,将长期带动电动自行车的增长。 并且以全球化的视野去审视,雅迪正以其技术、规模、成本优势加快全球化的扩张。当人们还沉醉在电动两轮车存量3亿辆左右,增长空间有限等这样陈旧的视野,雅迪已经以新的增长逻辑,全球化的姿态踏上了新的增长台阶。参考迈入了全球化发展阶段后的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成长路径和表现一样,大象起舞机会也会继续降临在雅迪的身上。
8月13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宣布,九月采购节将于9月1日开幕,预计将吸引全球2000万批发商,为黑五、圣诞等年底大促提前备货。 阿里巴巴国际站方面对记者表示,全球疫情之下,阿里巴巴国际站交易额持续逆势高速增长。而今,为迎接全球贸易重启,公司将充分抓住机遇,希望能够在今年下半年帮助传统外贸以及中小企业“重燃”自己的生意。 入驻的商家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采购节,寻找线上机会。老字号凤凰自行车方面对记者表示,4月以来,凤凰自行车的线上销量逐渐出现增长,还成为阿里网交会的网红。阿里巴巴国际站使得他们真正接触到了自行车卖家和消费者,公司团队从零学起,研究新的技术,学习直播带货,学拍照、剪辑、话术等等,希望借助国际站这个平台实现企业转型。 跨境电商新机遇 2020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国际站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80%(按美元计价),为跨境电商行业平均增速的3倍;订单数同比增长98%,支付买家数同比增长60%。6月以来,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核心指标仍保持三位数的增速。 据介绍,2020年,阿里巴巴国际站安排超过50场线上展会,使之成为海外订单集散地、企业转型练兵场。6月举办的阿里巴巴网交会,是全球跨境电商领域规模最大的线上展会。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记者表示,跨境电商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低成本的电商平台的展示,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信息成本和选择成本。疫情给传统的国际贸易带来了阻力和负面影响,却给跨境电商带来更好的机遇。 “阿里乘势而上,助力国际站的发展,这个战略非常迎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抓住了战机和商机,阿里巴巴国际站可以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董登新表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也对记者表示,阿里国际站交易额的增长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线上的需求增加,增量用户及线上采购需求推动交易额上升;另一方面,跟阿里国际站平台本身的服务提升、推出相应的活动等刺激方式也有关。 据悉,此次九月采购节,中国各地的工厂、义乌小商品城的档口,将通过B2B直播、短视频、3D展厅等新形式,向全世界敞开。 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也对媒体表示,跨境贸易越来越简单,基于平台大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在不断提高买家和卖家的体验。复杂的国际批发,也可以像在淘宝“剁手”一样简单。 老品牌焕发生机 阿里巴巴国际站方面表示,一场疫情将其整个运营进度往前推了四年。而其中,网红产品凤凰自行车作为一个典型也抓住了机会。 据悉,2017年,凤凰自行车就入驻了阿里巴巴国际站,但一直没有太多收获。今年疫情初期,凤凰自行车销量急速下滑,3月份,公司紧急加码阿里巴巴国际站,6月份参加了阿里巴巴网交会,在B2B直播拉动下,当月销量直线上升,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线下出口总量。 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俞跃峰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作为百年老字号,凤凰自行车的出口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日本市场、美国市场以及欧盟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扩张,今年由于疫情的发展,这些国家对自行车需求大幅增长,凤凰自行车在这些市场均得到了突破。 董登新表示,跨境电商的难点在于距离和物流成本及效率的影响,适合标准化产品,或者体积不非常庞大,成交金额不巨大的商品,凤凰自行车这种老品牌在跨境电商中就有其优势。 “跨境电商更基于对产品质量、对企业品牌的信任。自行车属于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凤凰自行车有其品牌价值,不会存在技术上的瑕疵和产品的严重问题。”董登新如是表示。 俞跃峰也表示,一直以来,拓展海外市场受制于物流和支付的种种限制,而现在,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给海外的客户发货,支付和物流都不是太大问题。据他透露,目前凤凰集团线上渠道的销售量已经占到了整个销售量的60%左右。 张周平认为,凤凰自行车的案例说明需求依然存在,只是消费者消费方式变了,目标市场变了。老牌子出海有着品牌、资金等优势,加上良好的线上运营,比一般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他建议,其他类似公司要积极转型或布局线上市场,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借助电商平台开拓线上业务。
新华社天津7月30日电疫情来袭,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天津市一家自行车外贸企业开始向国内国际“双循环”之路转变。 天津市武清区是我国重要的自行车生产集散地。这里有家颇受资深骑行爱好者青睐的“单车生活体验馆”――百客屋,它承载了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转战内销市场的决心。 创立于1987年的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自行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年产8万辆电动自行车、200万辆自行车,出口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金轮集团自2000年起深耕海外市场,但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让集团总经理杨玉峰意识到,“外贸依存度过高,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有一定风险。”转向国内并不是挤占市场,而是重在培育新市场,百客屋便是一个新尝试。 在百客屋1000多平方米的体验馆内,摆放着9个国内外品牌的100多辆自行车,图腾、爱轮德等品牌一一亮相。自行车旁边是一间排列各类工具和零件的小车间,可维修保养市面上各类高档自行车。此外,体验馆还有咖啡厅、浴室等。 “对自行车来说,这是一家4S店;对骑手来说,这是一个俱乐部;对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小型车展;对同行来说,这是展示骑行文化的新方式。”百客屋工作人员邱晗环视一圈,语气颇为自豪。 百客屋成立两年多来,车友会、订货会、技术培训会、新品发布等活动已开展几十场,带动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此外,上半年国内市场童车需求大增,企业多年库存一扫而空。“我们估计是上半年游乐场关闭,家长选择童车作为孩子锻炼和娱乐的工具。”金轮集团营销总监李珍昆说。 日前,金轮集团上半年数据出炉,国内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几乎是去年全年国内销售额的2倍。 “这虽然在企业大盘子中不算什么,但对开拓国内市场来说,是很好的开始。”杨玉峰说。 墙内开花里外香,在国内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企业积极寻变,借助新模式、新技术,危中取机,稳住了自己的外贸盘。 疫情让人们更加重视个人出行,近几个月欧洲多个国家出台自行车补贴政策,这让海外自行车市场逐渐恢复。金轮集团在捷克的工厂正逐步恢复正常,计划在8月上市的智能调节助力、跌倒警告自行车也将如期与海外消费者见面。不久前,捷克工厂又与客户新签订10万辆自行车订单。 外贸逐步好转起来。企业二季度外贸数据基本转正,6月甚至出现大幅增长。1月至6月金轮集团出口额1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颠覆想象,才能开创新的世界。”杨玉峰说,借助5G、物联网等技术,未来的智能自行车可以感应到拐弯处有车驶来,自动降低车速或停车。“无论在哪个市场,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才能站稳脚跟,不被市场淘汰。”
自行车行业为何表现亮眼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实现由负转正;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3.6%,经济效益回升……1—5月,我国自行车制造业逆势增长、成绩喜人。仅5月,自行车产品产量就同比大增近45%。 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自行车行业为何表现亮眼?自行车这一人们出行的“老物件”,为什么能焕发出新生机?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自行车企业及行业专家,探寻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之道。 新模式 试水直播带货、发力电商平台,线上消费逐步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现在给大家推荐一款儿童自行车,整车通体粉红、采用高碳钢材质,安全又可爱!”在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儿童车销售中心,新品展示区变为“直播间”,公司员工正通过淘宝直播在线推介新款车型。一天下来,引来数万人“围观”,成功销售上千辆。 如今,全员上阵、直播带货已成为凤凰自行车这家老企业里的一道新风景。公司副总裁季小兵告诉记者,目前70%左右的线上店铺都实行了直播带货,几乎每位业务员都熟练掌握了运镜拍摄、卖点介绍、系统调试等直播技能。 集中资源,借力电商,让凤凰自行车销量大幅增长,上半年业绩逆势上扬。在“618”购物节期间,公司多款产品脱销,电商销量同比大增约160%,并一举带动公司第二季度电商销量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56%。 试水直播带货、瞄准线上销售,看似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背后却是自行车企业发展路径的一次抉择。3月份,随着各地供应链工厂加速复工复产,自行车产能很快提上来了,但销售渠道却迟迟打不开。“过去自行车销售多以线下门店为主,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受阻,眼瞅着1300多家门店开不了,客流也在减少。”几经思量,季小兵决定将资金和精力转投线上,“在线面对消费者是大势所趋,疫情防控中加快了企业的线上布局,去年线上线下销售比是4∶6,现在正好翻了个儿!” 事实上,自行车作为体验型消费品,转战线上还须掌握门道。“线下购车优势在于体验,线上销售要充分还原体验感。”前不久,小牛电动首次将新品发布会搬到了线上。直播间里,小牛电动首席执行官李彦亲自上阵,现场试驾,演示并交流产品性能,短短4小时内预订便超3万台。“直播解决了过去线上销售‘感觉不到’的问题,试驾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在李彦看来,交易转到线上,线下物流保障也要跟得上,让消费者一键下单后,就有门店人员第一时间配送上门。 线上销售的拓展正助力自行车行业加速释放产能。以凤凰自行车为例,通过加大线上店铺产品跟踪力度,动态分析每日产品销量,实现了按需生产,根据库存及时增加产量。“目前公司生产制造已满负荷运行,订单排到9月份,最高峰时产销量接近每月100万台。”季小兵说。 中国自行车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新型消费迸发出巨大潜力,线下不再是自行车产品销售的唯一途径。随着行业骨干企业纷纷采用线上新零售模式开拓市场,线上消费将逐步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新产品 深耕产品研发、寻求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助力企业加速转型 轻巧方便、制动灵敏,已成为时下不少自行车售卖时的主打关键词,但你听说过功能定位为防菌的自行车吗? 前不久,一款凤凰牌健康单车一上市便引发关注。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兵道出“奥秘”——通过在车身整体添加抗菌涂层,能有效对抗自然界中的多种常见细菌,不仅如此,握把和鞍座采用新型抗菌材料制造,长期在户外使用,抗菌效果可长达两年。 “疫情防控期间,骑车出行因通风条件好、使用方便、可避免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等优势,成为很多出行者选择的交通方式。”于是,刘兵和他的团队开始琢磨,自行车长时间暴露在户外,能否研发出新产品,有效守护骑行者身体健康? 3月份开始研发,4月份新产品便顺利投放市场,在电商平台上线后,尽管单价比传统自行车贵了两倍,但产品月销量迅速攀升至数百辆。 “此次疫情过后,以运动健康和生活休闲为目标的中高端自行车消费将成为新趋势。”季小兵说,能否把握住机遇,是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大考”。企业正逐年加大投入,研发上百种新产品投放市场,最终形成适销对路的产品结构,获取市场主动权。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自行车企业致力研发,奋力将“根茎”向下扎,也有一些企业寻求跨界,努力将“枝叶”向外扩。 上海浦东,一家男装店内,摆放整齐的T恤、鞋帽中,一辆怀旧风格的永久牌自行车同台展示,凑近一看,展示区的服装和鞋帽上都印有“永久”字样,“潮流”与“怀旧”在门店展示中相得益彰,引得消费者纷至沓来。 这场服装与单车的“碰撞”,源自永久自行车公司的主动跨界。作为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永久这家传统老字号如何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是公司董事长颜奕鸣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通过推出联名款自行车、文化衫,不仅带动销量逆势增长,6月销量破50万辆,更在年轻群体中打响了品牌。”颜奕鸣介绍,目前公司销售人群结构中,80后90后已从去年的不足50%提升至超过80%。 不断在跨界中进入新的成长区,永久自行车仍在蓄力。“下半年,永久将把目光投向年轻人喜欢的电竞行业,携手网易开启新的跨界合作。” 颜奕鸣说。 新服务 挖掘社交需求、涵养文化属性,从制造企业变身服务企业 采访中,不少自行车企业分析二季度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和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记者发现,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正在深耕自行车的潜在市场需求,从生产制造商变为生活服务商。 “起个大早,骑着小牛去上班”“准备出发去送快递了,有一起的吗”……早上6点,打开“小牛电动”APP,群里早已热闹起来。来自天南海北的小牛电动车用户分享自己的骑行状态,与骑行爱好者交流互动。 基于小牛电动车智能APP,不仅能够实时查看车的位置,实现人车互联,提升驾驶安全性,还能为有共同爱好的群体提供交流平台。“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小牛电动车交流平台,覆盖超过110万用户。”在李彦看来,消费升级带来需求变化,用户越来越在意骑行体验。在电动车的工具属性之外,开掘其社交属性有望成为两轮车发展的新增长点。 对于社群运营进行需求管理,正在有效助力产品的优化迭代。比如曾经有用户表示,希望车辆的储物空间更大,小牛便开发了专属后备箱,并增加挂钩,让用户根据需求使用。前不久,不少用户反映APP最好能直接导航,记者注意到,在更新版中,已经可以直接在APP里进入骑行导航模式。 正是看到了自行车社交属性的广阔前景,小牛电动车正在从做产品延伸到搞服务。最近,小牛APP上线“骑记”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骑行轨迹和沿途风景晒出来,进行骑行社交。李彦认为,“未来除开发更多新品外,要提供更优质的社交服务,拓展电动车的想象空间,这样才能让两轮车不断焕发新生机。” 除社交属性之外,自行车还有文化属性。前不久,在江苏无锡市,一场由雅迪电动车主办的“城市骑行节”引来市民广泛参与。“不仅要给消费者推介新产品,也要向公众普及骑行文化,为自行车产业涵养文化属性。”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沈瑜说。 “疫情防控中,人们的出行模式改变了,进而掀起了这波自行车消费热潮。”中国自行车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全行业要抓住这一产业发展新机遇,从新模式中开拓市场、从新产品中赢得主动,从新服务中捕捉商机,提升产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疫情冲击是短暂的,行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过后需求还将持续释放,自行车销量还会保持增长,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记者手记】 抓住机遇 创新发展 自行车行业之所以能在疫情冲击下逆势增长,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出行模式的转变息息相关。既然自行车需求因疫情影响而增加,那么在疫情过后,是否会逐渐衰减? 回顾近年来自行车行业发展节点,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自行车行业曾迎来爆发式增长,随后便走下坡路,在共享单车兴起后,才重新成为重要出行方式,直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自行车得以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可见,新机遇不断涌现,但也稍纵即逝,要想长盛不衰,就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苦练内功,补足短板,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性能,深挖市场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值得高兴的是,采访中,记者观察到不少自行车企业已从被动转战线上到主动拥抱直播,从固守自有领地到大胆跨界创新,从专注传统功能到开拓产业空间,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出现,焕发出勃勃生机。紧抓机遇,赓续前行,相信中国自行车行业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市场医药、新能源、科技纷纷被机构看好吸引大量关注的同时,市场总有一些小分支行情走出来。光芒没有当下热门板块强度,但是涨起来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今天,就来说下近期涨幅喜人的两轮电动车行情。 从行情来看,两轮电动车相关个股近期表现非常强势,美股小牛电动自4月初以来,小牛电动股价涨幅达到129.56%,其中在上周五大涨11.50%,盘中最高涨幅近40%。 行情来源:wind 而在今日,该板块依旧延续强势,A股的新日股份股价两连板,而港股雅迪控股今年以来的涨幅就达到165.37%。 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近几年以来,随着节能减排以及健康出行概念的兴起,造就两轮电动市场发展。根据Navigant Consulting报告预测,从2016年到2025年,全球电动公交车、电动两轮车(包括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产业规模将会增加一倍以上,从256亿美元增长到6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3%。 据全球性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电动两轮车2019年至2023年的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提升至7.22%,市场规模将达到1089.9亿元。 不过该行业市场格局分散,竞争激烈,主要是电动自行车的市场结构集中度不高,同时消费基本上是工薪阶段,对于价格的敏感度高。这样的情况之下品牌层次不够分明,参与的竞争者众多。根据数据显示全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企业多达1000多家,比如新日、雅迪等,超过100万辆产销量的企业就非常少。 政策改革之下,行情正历经洗牌,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发生各类事故增多,所以政府对于电池篡改,电池安全性以及道路适应性提除针对规定方案,严格限定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最大不超过55KG。 即在2019年4月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落地,该项政策基本上一刀切,针对的对象是是近几年该产品主要的动力铅酸电动车,该车毛重就大于55KG,在2019年国内销售电动车3464万辆当中,该类车型就达到97%。而唯一满足新规的锂电电动自行车的销量仅仅在3%,大约只有100万辆。 所以市面上所有的电动两轮车,要么达到新国标要求,转变为电动自行车,要么申请电动摩托车目录,成为机动车。没有摩托车资质的品牌,要不只能生产销售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要不就退出电动车市场。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和消费结构升级,未来锂电智能高端电动自行车占比将不断提升。 据统计,国内电动自行车厂商从1000家左右规模锐减至目前仅存的170家(同时拥有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而过去盘踞乡镇市场、专攻低端产品的小作坊被迫关门。电动车品牌如牛电科技、雅迪、爱玛,新日,绿源,台铃,绿能等已经纷纷实现电动车锂电化。对应的龙头市占率在73%,雅迪、台铃、绿源、新日等品牌市占率较高,在2018年接近60%,低端的产能逐步出清。 中信证券也发布两轮车行业的深度报告提示,两轮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市场空间广阔,加上政策催化影响,以智能为标签的高端锂电电动车正带领行业迎来扩容,骑行体验佳的电踏车近年在欧洲市场的增长中枢预计仍将达20%。 而近期该领域股价大涨,主要有以下三点逻辑 1、线上销售的超预期,带货成为推动力。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以来,各行各业线下销售遭遇重创,线上成为企业发力的渠道,而直播带货成为主流。电动自行车也不例外。据京东平台数据显示,今年5月,电动自行车线上成交额增幅超过50%;618大促期间,小牛电动车、小刀电动车、爱玛电动车等销量均实现翻几倍增长。 以美股小牛电动为例,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小牛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43%。主要是因为电商平台的优势以及供应链打通,实现让用户让用户“即买即骑”。 另一家企业新日股份也亦如此,在6月1日-3日,京东618开门红前三天,新日就在京东平台卖出了超过5000台电动自行车,超过去年同期全月销量。 2、共享电动车预期差的存在,不单单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也成为当下热词,相比于单车,电动车能够省时省力,快捷方便。参照估算,可转化成共享电动车出行的约3亿次/日,按2元/次出行计算,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这其中,还未包括换电市场的规模。 而在当前,共享电单车现有哈啰、小遛、芒果、摩拜、蜜蜂、小鹿、小品、街兔、觅马、永安行、雷风行等等厂商加入,美团在其最新公布的Q1财报会议上,首度披露了对电单车业务的态度及初步规划。认为,该业务可能是未来几年的获利业务,同时又将带来新的高频交易。其计划在二季度推出数十万辆电动自行车,用于初期探索。 那么电动单车的厂商或是直接受益。 而从新日股份互动易透露出,截至到4月20日,公司已取得团购客户下达的需在二季度交付的订单约为30万辆整车以及相关配件,订单总金额合计约为8.8亿元。 3、海外需求暴增,随着欧美全面复工复产,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少上班族安全出行的首选。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也成为欧洲市场炙手可热的出行产品之一。据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今年5月,意大利市场上,电动滑板车销售额增长近9倍;同期,在英国、法国及西班牙的市场上,电动踏板车的销售额也分别增长了8倍、3.8倍和2.8倍。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当地政府为鼓励骑行提供了补贴,鼓励替代性出行并限制公共交通拥挤,而中国出口的自行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以上,电动车占比还要更高。 相关个股介绍 小牛电动(NIU.US):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最大的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车企业,在欧洲中端电动车市场排行第三。一季度业绩因国内市场因疫情影响受挫,最新的财报显示,小牛电动实现一季度营收2.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4%。 新日股份(603787.SH):主要从事绿色交通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大型民营股份制公司,主要经营电动两轮摩托车、电动正三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部件等等。最新的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8亿,同比下降38%;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339万,上年同期为1643.2万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 雅迪控股(1585.HK):中国领先的电动两轮车品牌,主营业务为电动两轮车(其中包括电动踏板车及电动自行车)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最新的业绩2019年实现营收11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20.7%,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同比增长20.35%。
共享出行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供电驱动或骑行者脚踏驱动的共享助力自行车迎来了快速发展。 近日,永安行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发行不超8.86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共享助力车智能系统的设计及投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公司本次拟实施增加投放30万辆共享助力车,主要覆盖公司目前已开展业务的地区。公司董秘董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共享助力车业务已在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省份布局,在常州、南通等多个城市进行投放,运行情况良好。本次募投项目建设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预期在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多元化公司收入结构,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用户基础铸就核心市场优势 资料显示,本次共享助力车项目总投资为7.36亿元,公司计划在现有公共自行车运营的近300个城市中,将共享助力自行车投放到其中100个以上的城市,目标在三年内形成一个总用户数超1亿的共享出行平台。 永安行表示,在保持传统公共自行车toB端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共享出行平台toC端业务,与公共自行车业务齐头并进、互为补充。共享助力自行车项目的如期顺利推广将助力永安行共享出行平台的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且toC端出行业务收入的比重将较现在大幅提升,形成更均衡的收入格局,有利于公司业务健康地多元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永安行通过围绕“共享出行平台”核心业务,依托已有公共自行车业务的优势资源,开展共享助力车业务的推广。目前,公司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近300个县市,其中有120多个市、县由公司独立运营公共自行车业务。 “公司推广共享助力车具有核心市场优势。”董萍告诉记者:“一方面,公司传统公共自行车业务拥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可以实现快速迁移转化;另一方面,公司在已布局公共自行车业务的地区建立了成熟的运维团队,部分设立有运营公司,共享助力车业务可以同传统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进一步降本增效;此外,公司与目标市场当地政府建立了合作信任关系,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打开共享助力车市场。” 据悉,公司已于2019年试制成功了第一款氢能源助力车,目前正在完善储氢和制氢的技术流程以及氢能源助力车的安全测试,预计2020年下半年将试投放100-500辆进行商业模式验证。公司全资子公司Cayman投资220万英镑收购英国LoMaRe公司25%股权,以发展存储芯片研究开发业务,新一代的物联网存储芯片计划将在2020年底推出。 “新一代的存储芯片具有速度快、耐高温、寿命长、极低功耗、存储量大等特点,公司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布局的成果正不断显现。”董萍向记者表示:“共享助力车业务预计成为公司未来在传统政府付费业务基础上的新的增长点。” 电动助力车市场前景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在27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人次,日均订单数达到4700万单。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动自行车市场,当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接近3亿辆。但相较共享单车,共享经济在助力车行业的渗透率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预期共享助力自行车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 从政策方面看,早在2017年,交通运输部就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141号(工交邮电类38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电踏车作为“人力+电助力”混合驱动的自行车,不同于一般的电动自行车,对于发展绿色交通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在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方面,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产品由生产许可管理转为强制产品认证管理(3C认证)。同年7月31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联合中国电子信息标准研究院制定了电动助力车系列团体标准,引领行业逐步走向规范。 董萍告诉记者,“新国标”出台后,市面上大量采用铅酸电池以致重量超标或最高时速、规格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因超标违规面临淘汰,共享助力车的最新设计严格满足新国标要求:采用锂电池等供电可以满足重量要求;普遍具有脚踏板;设计时速低于25公里每小时等,有望成为新国标下电动车出行的新解决方案。共享助力车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车‘新国标’出台后,在规范、清理市场上违规电动车的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共享助力自行车的市场普及和发展。相较于公共交通工具,共享电动助力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据清晖智库统计,预计2020年国内产销规模超过4000万辆。” “从企业竞争角度看,在滴滴出行、曹操约车以及各类共享单车平台云集的背景下,未来布局共享电动助力车的企业应该注重打造用户优质服务,让城市居民出行更加舒心,才有望脱颖而出。”宋清辉表示。(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