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大连金普新区揭牌,标志着大连与日本地方双向开放合作进入新阶段。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副省长郝春荣,大连市市长陈绍旺,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川上文博出席揭牌仪式。 大连示范区是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唯一获批两个产业方向且面积最大的示范区。示范区以金普新区为核心,以黄渤海沿岸为两翼,包含新日本工业团地、松木岛、西中岛、花园口4个片区,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对接、金融服务等合作平台,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大连将在投融资、财税、出入境、对外贸易、金融等领域为示范区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示范区法治、政务、人文、市场、社会环境,为双方合作项目的落地、达产、扩产、增产,创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揭牌仪式上,日本电产工业园千人研发中心、本田中国和东软睿驰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等8个项目现场签约。
近日,由沈抚示范区管委会、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数智制造 互联工业”数字产业高端峰会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研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行业应用。峰会上,沈抚示范区管委会与用友科技、上海磐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建设、运营辽宁省(沈抚示范区) 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据介绍,此次合作,三方将以市场为导向、供需为协调、数字产业化经济为重点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签约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为区域产业发展吸引关键资源、人才、资金、技术;同时,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实体经济为载体,推动核心企业夯实行业竞争力,为产业链成员企业赋能,树立区域数字产业基地标杆。 沈抚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示范区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布局,目前已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产业项目。此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将有利于推进数字沈抚建设,努力打造东北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高地。
其中11个为盘活闲置资源项目 8月4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2020年集中签约开工暨汇置·爱琴海奥莱项目奠基仪式。本次集中签约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额100.35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额292.2亿元。一批符合沈抚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与省内高校参与的产学研项目正式开建。 本次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分,包括:生命健康项目1个,总投资200亿元,为方大生命健康产业小镇项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及新材料项目5个,总投资20.6亿元,分别为中科院金属所沈抚产业基地项目、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项目、辽宁红银金研殷瓦合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尚良仲毅沈抚示范区研发基地项目、盛世五寰智能装备基地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6个,总投资71.6亿元,分别为爱琴海奥莱项目、中金公元启城项目、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大厦项目、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研究院项目、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沈抚分园项目、沈阳理工大学科技园沈抚分园项目。12个项目中,多个项目来自科研院所与省内高校,将发挥这些机构的技术、人才等优势,与沈抚示范区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此外,把“沉睡资源”转化为有效投资,成为此次签约和开工项目的重要特点。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通过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盘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项目落地新空间,大幅减少了招商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达效的时间,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次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中,属于盘活闲置资源的项目有4个,协议投资额达90亿元,占本次签约协议总投资额的89.7%。本次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中,属于盘活闲置资源的项目有7个,协议投资额达86.5亿元,占总投资比重的29.6%。
日前,中建地产在北京打造的首个高端别墅项目,中建·国望府实景示范区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中建·国望府,总占地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整体为新中式建筑风格,商品房以0.8容积率围绿营园。项目规划共推出92套住宅,其中5套明星合院、43套主力合院以及44套4-6层叠拼。 中建·国望府位于丰台长辛店,永定河畔,园博园旁。根据相关规划,区域板块定位为生态旅游区,发展目标为首都园林文化休闲镇。未来将以产业+生态组合,依托西山,建立以文化为内涵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园林设计上,项目以西山三山五园为基础,提取典型意象并加以凝练,打造出“国望八景”。京西故道――国望燕门――知松园居――采香云径,贯穿全区的四个功能景点,形成一条礼仪轴线;玉华丹枫――西山夕照――清漪缦廊――玉泉鱼戏,由南向北的三个山水花园,形成一条自然轴线。
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日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表示,两省一市共同研究起草了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实现跨省级行政区“一个目录明导向、一个标准定准入”。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刘平表示,去年启动编制工作以来,两省一市借鉴雄安新区以及日内瓦、松山湖等国内外知名湖区的建设经验,提出在示范区发展以“五大经济”为主导的产业。 所谓“五大经济”,包括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和生态型湖区经济。其中,功能型总部经济的重点是放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溢出效应,引进和培育一批跨国企业、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总部,如正在推进建设的青浦华为研发中心等。 特色型服务经济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绿色金融、科技服务等特色鲜明的高端服务业,如依托进博会发展国际化、精品化的会展业。 融合型数字经济重点发挥三地的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优势,发展“AI+”“5G+”“北斗+”“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前沿型创新经济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支持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如江苏吴江推进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 生态型湖区经济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体现时代风、江南韵和国际范的湖区水乡文体旅游、绿色农业等滨湖产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唐晓东说,除了指导目录和准入标准,示范区执委会还将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协同机制,形成产业分区引导、重大项目会商、首谈利益保障、合理迁移利益共享等工作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 支持各地发行专项债筹资改造老旧小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共服务领域电动化行动有望年内实施 将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 记者昨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信部制定了《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据介绍,在充分征求意见后,公共服务领域电动化行动有望在年内实施。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我国公交、环卫、邮政、出租等车辆的电动化水准将进一步提高。 >>跨省统一准入标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瞄准“五大经济” 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日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表示,两省一市共同研究起草了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实现跨省级行政区“一个目录明导向、一个标准定准入”。 >>国内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建成 青岛5G智能电网项目日前建设完工,这个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成功实现5G智能分布式配电、变电站作业监护及电网态势感知、5G基站削峰填谷供电等多个新应用。 >>影院重开第一天:人空格人空格人空格人 熟悉的龙标、熟悉的BGM、暗场的灯光……“休眠”半年后,电影院于今日正式重启,影迷们期待已久的一切终于又回来了。 据淘票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18时,全国总复工影院835家,总场次数接近万场,总观影人数11.2万。其中,浙江、上海、山东的复工影院数量排前三。
上海、江苏、浙江7月3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支持政策》),这是两省一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改革举措。 建设一体化示范区,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在发布会上说,《支持政策》是一个不同的省级行政主体对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毗邻地区实施的共同政策,也是实现共同发展的政策,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一体化示范区将拥有更大改革自主权 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使命是“两个率先”,即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围绕践行这一初心和使命,《支持政策》对贯彻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作了细化和补充规定。 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组织保障8个方面,在两省一市政府事权范围内,《支持政策》明确了22条具体支持政策。 其中,政策有8大看点:一是赋予一体化示范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必要的管理权限;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强化用地保障;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五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六是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七是进一步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八是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落实。 支持政策的亮点之一,就是赋予一体化示范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必要的管理权限。这意味着,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示范区推广分享。同时,政策还进一步明确执委会负责先行启动区内除国家另有规定以外的跨区域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权限,以及联合两区一县政府行使先行启动区控详规的审批权,有利于提高跨域项目审批效率,加强先行启动区规划的统筹,有利于探索和示范跨域项目的管理新模式。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专项资金3年不少于100亿元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方面,《支持政策》提出,两省一市共同出资设立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财政专项资金,3年累计不少于100亿元。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的财政支持,以及中央财政和两省一市财政共同出资设立示范区投资基金。 记者获悉,两省一市将按比例共同出资设立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建设发展以及相关运行保障。在此基础上,两省一市还将加大对示范区财政支持力度(具体办法由两省一市自行制定)。 《支持政策》提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扩大金融领域开放,积极发展与一体化示范区相匹配的特色金融。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金融组织、融资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创新,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记者获悉,一体化示范区将通过加大金融领域开放,支持长三角地区城(农)商行、外资银行在示范区设立异地机构,并有序提升层级,创新发展小微金融服务。在绿色金融方面,目前,一体化示范区正在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世界银行全球绿色基金等,支持示范区绿色发展。 注重一体化制度安排: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承载着特有的使命,要求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前提下,探索出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为此,22条政策中特别注重一体化发展中的政策制度安排,共有13条内容涉及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内容和任务。 其中,为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政策》提出,加快实施5G、千兆光纤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享,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推进数字制造、量子通讯、智慧交通、未来社区等应用,加快“城市大脑”建设。 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支持政策》提出,争取高水平大学在示范区设立分校区、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探索跨省职业教育“中高贯通”“中本贯通”改革试点。推进医疗资源互补、医保信息互通、医保标准互认、业务经办互认、监管检查联合,全面实现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