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上汽大众Lavida(朗逸)家族终端交付同比上涨近20%,复苏势头强劲;不仅如此,Lavida(朗逸)家族累计销售突破460万辆,再次刷新销量记录,以其可靠的品质、强大的口碑,稳居畅销国民车地位。 近日,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为全新朗逸消费者带来极具吸引力的保值回购政策,7月购车享限时3年7.5折保值回购政策,畅销国民车购车无忧。 3年7.5折保值回购 每日仅用50元用车成本即可拥有全新朗逸 二手车保值率经常是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车时的一大顾虑,上汽大众大众品牌针对全新朗逸最新推出的保值回购政策,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在满足该政策要求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全新朗逸可享3年7.5折保值回购或2年8折保值回购,同时可享受以4成首付2年0利率的优惠好礼,以及高至3000元的保险补贴。折算下来,每日仅花50元(包含购置税、保险、保养、车辆折旧费等用车成本)即可将全新朗逸开回家。 而在2017年7月1日后购买的朗逸三厢燃油车的车主如有置换上汽大众部分指定车型新车的需求,在未发生过过户的情况下也可享受旧车成交价7.5折回购用于抵扣用户置换新车的费用,让置换更加实惠便利。 460万车主信赖之选 硬核实力领先同级 Lavida(朗逸)家族持续受到市场青睐的秘诀就在于其领先同级的产品实力以及上汽大众对于消费者不断升级需求的精准把握。 全新朗逸在设计、尺寸、空间、科技、能效、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接近B级车的用车体验,成为细分市场名副其实的价值之选。除了大众品牌最新一代设计语言所展现的中西合璧优雅大气造型,全新朗逸还全系标配的EPB电子手刹、Auto Hold自动驻车、后排空调出风口与双USB接口、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等越级功能配置,而8英寸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不仅支持CarLife、CarPlay、Mirrorlink手机映射等功能,还提供车牌限行导航、自然语音控制等贴心实用的在线互动功能。 保值回购体现了上汽大众对品牌与产品的信心,而以企业引导的高保值回购也为二手车市场的车辆价值划下参考线,对现有车主和未来车主都将是一大利好。
近日,上汽大众与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上汽大众全品类车型领域”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国网电商公司成为国家电网大众全品类产品唯一厂家直接授权经销商。 作为国内最大的能源电商与金融科技平台,国网电商公司致力于优化提升国网系统内外的车辆整合服务。长期以来,它依托国网商城交易专区,面向国家电网27个省市电力公司、直属单位和集体企业提供车辆平台交易服务。签约后,双方将围绕车辆销售、资源共享、售后维保、新零售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多渠道、深层次合作,推动新的汽车全产业链构建,实现新能源汽车落地推广应用及车辆电商化采购模式深度发展。 今后,双方将在能源电商新零售业务方面开展试点合作,拟建立电力积分服务可运行的合作模式,使电力积分用于兑换上汽大众车辆相关服务,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大众品牌专属优惠。同时,通过国网电商公司交易平台,上汽大众旗下全品类车型还将精准对接各单位生产用车采购需求,提供便捷实用的大厂级别服务,提升其车辆采购品质。 基于上汽大众35年来丰富的渠道经验,以及国网电商公司的车辆与新零售板块业务,双方期待实现协同发展,推动互利共赢。 (久和)
“我们今年有信心跑赢行业大盘。”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 6月11日,上汽集团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如期召开,高票通过了董事会工作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全部议案,董事长陈虹和总裁王晓秋还一一解答股东关注的问题。 根据此次股东大会通过的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上汽集团将以总股本116.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8.8元(含税),共计分红102.8亿元。在低迷车市中,公司销量和净利润同比减少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维持高比例分红充分展示出对自身业务发展的自信。 大众汽车参与江淮汽车的混改,让不少股东对上汽大众的未来充满疑问,上汽大众由此成为股东大会上的高频词。 对此,陈虹表示,大众汽车CEO迪斯在写给他的信中称,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全方面的战略合作不会受到影响。“双方合作已有30多年,上汽大众作为大众今天在华业务的基石,未来会继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陈虹解释道,“未来5年,上汽大众计划继续投资1400亿元,用于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重点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此外,陈虹还透露,上汽大众MEB工厂计划在今年10月正式投产,“大众集团有个激进的新能源车计划,每年都会推出新车型,包括奥迪的。” 股东问及上汽奥迪项目时,陈虹回答,一切都在照常推进中,操作性方案的制定已经接近尾声,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未来会有一些创新的做法,不但会充分利用现有的经销商资源,也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销售。” 陈虹还表示,上汽集团有计划加大混改力度。“汽车行业在转型,加大混改力度有利于上汽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新出行、新零售、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公司等都可以进入上汽集团混改的考虑范围内。但陈虹也坦言,“现在盲目地出台混改方案,可能会引起老股东们的不满,还需要一个时机。” 此外,陈虹称正在考虑分拆部分创新型企业上市,“像联创电子、斑马网络这些创新型的公司,我们会推进转变机制,加快发展,后面会考虑分拆上市。”(周健)
6月11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公司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等于6月11日通过云签约方式签署3项合作协议,大众中国投资通过增资方式获得江汽控股50%股权,增资完成后,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同时,大众中国投资将向其与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增资,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合资公司75%股权。在此基础上,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至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合资公司将逐渐扩大规模并力争在2029年达到年产量35万辆至40万辆,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约10亿欧元或等值人民币。 据公告,受限于协议所规定的条款和条件,江汽控股应发行且大众中国投资应认购代表江汽控股等价于17.92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对价为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完成对新股权的认购后,江汽控股的总注册资本应增加至35.83亿元,且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 与此同时,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应发行且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淮汽车应分别认购合资公司新股权,其中大众中国投资应认购代表合资公司等价于45.17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江淮汽车应认购代表合资公司等价于8.39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淮汽车分别完成对合资公司新股权的认购后,合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至73.56亿元,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合资公司75%股权,江淮汽车持有合资公司25%股权。 此外,鉴于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未来将扩展其产品领域,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平台可用性和预计的市场需求,合资公司的产品组合框架已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在大众中国投资成为直接持有合资公司75%股权的股东后,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至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当大众集团评估在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针对中国市场的未来集团模型时,就大众集团控制的主体将要生产的产品,只要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且取得适当的许可,合资公司将获得优先考虑,以提高合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济规模。大众集团潜在的商用车产品也是如此。 据公告披露,合资公司力争达到的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万辆至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辆至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
地方政府也有高人,向来低调的安徽省会合肥,突然火了。 私募大佬在微博转了一条段子,是这么说的:转: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603986),赢了,上市估计浮赢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一时间引发网友讨论:简直是神操作,合肥市政府有隐藏的股神。 基金君搜了一些资料,来讲讲合肥政府有多牛。如果有人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 十年磨一剑 京东方成了国际显示产业龙头企业 一家深陷困境的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举步维艰,到实现“史诗般的崛起”,不仅企业自身跻身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让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并跑、领跑的三次跨越。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 “京东方自身难保,不看好这一项目。” 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的消息落地,周围一片非议。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当年由盈转亏,资金压力巨大。 引入京东方,对合肥市政府而言就是豪赌,是“敢为天下先”。开建的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所需的17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在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市政府投入60亿,战略投资者投入30亿,如未能引入战略投资,剩下的85亿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贷款解决。 当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30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当年合肥和京东方的合作,协议价 196 亿,虽然后来没有出这么多,但还是在 150 亿以上。在合肥市政府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一个企业出过这么多钱。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企业的压赌跟私人投资家的冒险是一样的,因为好机会不多,一旦认准了,必须要冒风险。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一个企业实现产业梦想,是拿「真金白银」加以扶持的。 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一度亏损。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在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合肥六代线成为京东方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他说。 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被称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合肥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一名合肥政府官员透露说,在充分产业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尽管面临较大的舆论质疑压力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阻力,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力排众议,敲定了合肥京东方6代线项目。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2017年底,在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产品下线前,合肥新闻联播做了一个连续三期的《合肥有个京东方》的新闻联播。 京东方为合肥市政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名,2010年,6代线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是实惠,京东方在合肥不仅投资的是生产线,还包括了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医院等项目,截至2017年底,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超1000亿,即使只有10倍的乘数效应,京东方能够带动的总的GDP,也已经超过了合肥市一年的GDP总量,这还不是按照半导体工业100倍的乘数效应来算。 京东方撑起了整个合肥经济,这样的论断毫不夸张。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合肥市的高科技生态已然是“鸡生蛋、蛋生鸡、鸡和蛋都留在合肥不想走了”。 在《合肥有个京东方》新闻联播中,京东方配套供应商合肥三利谱(002876)光电科技厂长任海东现身说法,说当时企业选址在武汉还是合肥犹豫过,但最终定址合肥,现在三利谱光电给京东方供货可以做到零库存。 据报道称,有人算了一下,仅算一下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巅峰时期的浮盈就有上百亿。 押注半导体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用于计算机处理器中以实现最佳功能。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市场对于DRAM的需求正在扩大。 这个市场,向来不是中国企业的舞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三家公司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它们称为“ DRAM Trio”或“ D3”。它们既是高墙,也是铁板。 如今,一丝丝裂缝出现了。 5月14日,合肥长鑫推出了自己的DRAM芯片产品,这被视作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早在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9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成立。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国家牵头,发起冲击。 此时的DRAM市场格局是这样的: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镁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剩下的份额,被台湾的南亚和华邦瓜分,中国,从0开始。 彼时,中国内地的芯片产业,被韩日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逼入「芯片产业墙角」。 2017年末,合肥开始“破题”,并实现了“捷足先登”。 合肥是这样用真情,打动了兆易:要上了一条生产线,还要一起出钱买了专利。 彼时,兆易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合肥。知道研发生产DRAM得烧多少钱吗?启动资金一年至少一百亿! 合肥用京东方的故事,表达的决心:很多年前,合肥就花了60亿拉起了京东方。 于是,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崛起的故事。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 Inc.手中买到了全套的专利授权。同年9年,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 随后,长鑫代工的内存条在京东悄悄上架了。一上架库存就迅速被一抢而空。合肥凭什么?凭的是高科技,凭的性价比,凭的是中国芯、中国造的信誉,凭的是“舍与得”的厚道和“四全服务”的诚信。 于是“中国芯”在合肥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于是“芯屏器合”的大格局,使合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新尖”千亿产业集群,带动的是数以十万计的“蓝领”就业。 有网友这么评论:自从光威发布了国产内存,金士顿、三星的工厂突然就不着火了,不发大水了。员工也不罢工了,产能也够了,价格突然就降了,毕竟合肥长鑫给的压力不小,光威弈Pro正式上市,首个纯国产DDR4内存条,沸腾了整个科技圈。性能还不错,而且价格具有绝对优势,8G的售价仅仅218元。 以前国外厂商可是炒到一千两百多,内存都可以做成期货的,一天一个价,缺什么,什么贵!现在国产出来了,直接便宜了一千块!这时候金士顿已经坐不住了,雷电系列8G 内存的价格直接刷新了两年来的最低价,还死活要比国产价格低,降到了215元,比国产还便宜3块钱。外国品牌是有国产品牌竞争才把价格降到比国产品牌还低,这就是想拖死国产品牌,然后价格还是他们说了算,如果自己人还不支持国产,总有一天外国人还是会骑在我们头上。 2019年,合肥市GDP9409亿元,离万亿俱乐部只是需“临门一脚”。请注意,这是2000年的三十倍;此时合肥与上海、北京同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区域中心城市的含金量,要高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但合肥的故事,会更令人羡慕。为什么?因为,合肥作为一个不靠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有着明显的“天然不足”(不要说资本与科技和优惠政策等“要素”无法与深圳“同日而语”,就是改变内陆省份的老旧观念,也是“难上加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合肥实现“无中生有”高质量发展,真的是创造了“中国芯”的“合肥奇迹”。 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注合肥 据第一财经报道,5月29日,大众宣布以约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002074),获得26.47%的股权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同时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600418)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江淮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江淮大众”)股份至75%。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在接受采访时称,传统国际品牌真正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此举算是标志性事件。 “如大众般出手之狠、出手之猛的企业尚未有。”梅松林谈道。在他看来,大众此举,一方面因为中国是大众在全球的重要战略市场,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之快,让大众不得不重视并迅速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让大众产生压力。特斯拉的市值超过大众已经接近丰田,尤其是在中国这一战略要地,特斯拉的国产让大众觉得自己的奶酪被触动。大众要在中国扩大电动车市场,仅依赖南北大众两大合资公司并不够,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谈到:“我们和安徽省政府、江淮集团进行探讨时,在战略上是要让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业务大幅度地发展,而不是专注于重载卡车和商用车,所以我们决定在合资企业当中增资达到75%。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江淮集团更好地发挥出合力,和他们的股东安徽省国资委共同持股。”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国轩高科占比约为5%,仅次于宁德时代(300750)与比亚迪(002594),位列行业第三。 “通过入股国轩高科,我们能够参与到电动汽车、电池电芯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当中,同时共同加强在电池领域研发工作,这对于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战略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 冯思翰谈道,将来江淮大众将会推出小型电动汽车产品,在这一类电动汽车产品当中,LFP电池在其所针对的价位上有优势。 目前,大众在合肥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预计将在2023年把一些新车型推出市场。大众希望这些小型走量的车型加上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更快占领各个细分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安徽汽车公司屡屡登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头条,这就是江淮汽车。原因无他,著名的德国汽车巨头大众盯上了江淮,大众收购江淮50%的股权,到底看上了江淮汽车哪一点? 一、大众大手笔收购江淮汽车(行情600418,诊股) 近日,一则盛传的德国大众集团股份并购消息,使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控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据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称,大众集团正就并购江淮控股50%股份展开最后谈判,并购额至少为35亿元,或将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并购交易。受上述消息影响,江淮汽车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发酵,多次被推上涨停板。截至5月28日收盘,江淮汽车报收8.38元,相比10天前4.95元的股价,涨幅接近70%。 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和江淮汽车均宣布,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几乎同步宣布的还有,大众中国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行情002074,诊股)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的总部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大众中国称这两项投资均将在今年内完成。这也意味着,年内,大众将要在合肥投资21亿欧元(约166亿人民币)。大众中国方面表示,除提升在华电动产品数量和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外,大众还将在电动汽车生产价值链领域加强投入,助力将安徽省打造成为中国电动出行的产业基地之一。 根据媒体报道,2018年6月,中国宣布将陆续放开汽车合资股比限制,不少外国车企随即展开行动。同年10月,宝马宣布,将对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华晨宝马也因而将成为第一家外资股比超过50%的合资车企。大众也被曝正寻求提高合资企业的股份。 目前,大众在中国共有三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上汽大众成立于1985年,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达、桑塔纳、帕萨特等众多热销车型;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一汽集团和大众、奥迪分别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奥迪、迈腾、高尔夫等大量热门车型;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江淮汽车和大众各持股50%,旗下仅有思皓一个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纯电动车型。 江淮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其营收为472.86亿元,同比下滑5.6%;新能源汽车补贴为其重要收入来源,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9.78亿元,2018年、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77亿元和-9.31亿元,连续三年为负。 一家之前合作成果并不好的企业,而且还连续多年亏损,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这场收购大事件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二、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 江淮汽车的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2001年08月24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上市,启信宝数据显示,江淮控股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独资持有的国有公司,为江淮汽车的控股股东,持有其25.23%的股份。近些年,江淮汽车最让市场关注的事情,无疑是江淮汽车成为中国著名造车新势力品牌蔚来汽车的代工企业,代工蔚来汽车几乎成为了江淮最让人关注的新闻。那么,作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德国大众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呢? 首先,三大大众合资企业收购江淮无疑是最划算的买卖。正如我们前文说的,2018年国家陆续开放了汽车合资股比限制,在大众面前一下子放着了三个选择,一个成功推出桑塔纳、斯柯达的上汽大众,另一个是推出奥迪、高尔夫的一汽大众,以及最后的江淮大众,但是问题是上汽和一汽都是中国国产汽车的绝对巨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可是上汽、一汽这两大巨头手中的绝对现金奶牛,放着任何一家都不会把这么好的业务拱手相让,想象宝马一样彻底控制华晨宝马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对于大众来说不得不把眼光放得低一点,看看江淮汽车,相比于上汽和一汽,江淮汽车无疑是个小字辈,无论是体量还是经营能力都远不能和前两者相提并论。对于大众来说,既然前两者都那么难以拿下,大众又不会仅仅只能够满足于合资生产汽车,之前之所以弄合资工厂毕竟是有政策约束,既然政策放开了,这个时候拿下江淮让江淮汽车成为大众最好控制的企业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好生意,所以擅长做买卖的大众会选择江淮也并不让人意外。 其次,新能源汽车才是大众心中永远的目标。近几年来,大众被“排放门”事件弄的焦头烂额,遭受了高达300亿欧元的罚款。并且,随着欧盟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对于大众来说,无论想不想都必须要走上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路上来,因此大众宣布到2025年,每年销售300万辆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其中,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是,问题来了,大众在上汽和一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可都是燃油车,电动车方面大众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那么,这个优势怎么来呢?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收购,自己没有收购一个不就有了,而再来反观江淮汽车,江淮汽车虽然无论是收入还是业务都非常不景气,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江淮汽车是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领域最早的玩家,虽然发展的不怎么太好,但是江淮的新能源汽车本身就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且还有大量的产能剩余,江淮汽车目前的工厂产能近一半闲置。这点在蔚来汽车挑选江淮作为自己的汽车主要代工厂商的时候就能够证明,对于大众来说,收购江淮无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体系,稍加改造就可以为我所用,大众可以充分把这部分产能利用起来,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么好的事情,大众当然不会放过。 第三,对于江淮来说大众入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大众看上江淮之外,其实还有江淮本身需要大众,江淮汽车虽然布局新能源汽车较早,但是长期以来一直都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4月28日晚间披露一季报,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20亿元,同比下滑37.68%;净利润为亏损3.5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463.59万元。一季报如此不好,其实也体现出来当前江淮汽车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而大众如此粗的“大腿”对于当前的江淮汽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一方面,江淮汽车拿到大众投资的10亿欧元将会有效帮助自己渡过当前的难关,从而缓解当前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大众的技术能够帮助江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再加上大众品牌力的加持,对于江淮来说的确不是坏事。 大众投资江淮的确是江淮最近一段时间难得的好事,只是两方联姻到底能否结出硕果,这就要看下一步的真正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