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间,中光防雷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46万元,同比增长25.15%。 记者注意到,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光防雷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在磁性元器件产品上实现逆势增长,同时还研制出微波环形器及隔离器。此外,公司开始向陶瓷滤波器行业的拓展,布局的无人机项目也成功申报科创板。 磁性元器件产品同比增长646.09% 在非防雷通信类产品领域,中光防雷的市场拓展成果明显。据悉,中光防雷从2017年开始在磁性元器件产品上进行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磁性元器件产品已实现营业收入2144.0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6.09%。 中光防雷董秘周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磁性元件是电力电子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司向器件领域拓展的重要起点,帮助公司在通信设备商等现有客户拓展合作范围,并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今年上半年,中光防雷还成功研制出5G基站射频前端产品微波环形器与隔离器,可满足5G系统的高性能、宽频段、小体积、低成本要求。据悉,上述产品目前已为多个客户进行送样、小批量生产。此外,中光防雷4G\5G小基站产品经过持续投入和技术积累,已成为爱立信、中兴通讯、诺基亚等多家国际领先通信设备商以及国内多家从事小基站业务的上市公司的ODM供应商,并已给多家公司稳定、规模化的供货。 参股公司有望登陆科创板 拓展陶瓷滤波器行业 近年来,无人机也渐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信息化产品。周辉介绍到,今年4月,中光防雷参股的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自动化”)已成功申报科创板,目前正处于已问询状态。据悉,纵横自动化是一家无人机智能飞行控制与导航、机载任务设备、指挥控制系统以及系统集成服务商,其主要产品有APSystem系列自驾仪、无人机等。 周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完善,智能硬件已开始向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方向迈进,硬件成本的不断走低,为无人机制造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无人机产业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5G基站建设进入提速阶段,作为基站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滤波器也将迎来爆发期。由于5G设备的重量和体积相对于4G要求将更为严格,滤波器必须小型化、集成化,体积更小、更轻的陶瓷介质滤波器将取代传统的金属腔体滤波器成为主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光防雷和从事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5G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江西一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并控股四川中光一创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向陶瓷滤波器行业的拓展。 中光防雷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公司管理层将通过自身业务拓展与并购合作布局,努力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实现业绩来源于“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努力成为雷电防护产品全球领先、非雷电防护产品国内前列的专业制造企业。
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打乱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节奏。无论是A 股还是港股,包括通信行业在内的多行业都出现大幅波动。进入下半年,通信行业应该怎么看? 上半年螺旋式上升,板块转向业绩、技术、政策驱动 复盘2020年上半年,无论A股还是港股,通信板块市场整体皆表现良好。 截止至 7月1日,年初至今申万通信板块上涨6.81%,跑赢同期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在 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1位。从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上半年,通信细分板块中,通信运营遭遇下跌,跌幅为9.12%;而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通信配套服务表现优于大市,涨幅分别为17.65%、7.16%、 4.95%。 而港股市场也面临着类似的分化。除了通信运营,通信相关板块整体亦跑赢大市。具体而言,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27.81%;而同期恒生电讯业指数下跌20.16%,表现弱于大市。 从时间轴来看,通信行业受5G行情影响较大。2-3月份,5G 基建被市场认为是提振疫后经济的推力,相关板块出现高景气度。随后,海外疫情的爆发带来风险,引起市场忧虑导致下跌。但随着4月份三大运营商5G设备大规模招标集采正式落地,5G正式进入高速建设期。运营商单项集采总额高达760亿,总计超过52万个5G基站的规模,5G全产业链建设加速在望。5月份两会召开,新基建政策进一步推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板块持续回弹。 展望2020年下半年,预计通信行业在内的5G产业的资本支出较 19 年会有大幅提升,拉动上游相关供应商业绩增长。5G板块将从概念投资彻底转向业绩、技术、政策驱动的价值投资。对比起4G行情,5G行情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反弹。以5G基站为代表的产业链确定性强,细分领域龙头股值得关注。类似摩比发展这样的基站供应链龙头,该怎么看? 把握5G三大变化的机遇,龙头供应商业绩确定性强 为了满足 5G网络高功率、高频段和高速率的关键性能需要,5G 基站设备与4G相比产生巨大变化。5G基站的AAU包括中频模块、转换模块、射频模块和阵列天线,其中射频模块和阵列天线变化最大,其供应链充分受益。 5G基站三大变化包括: 1、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大幅度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2、采用陶瓷滤波器,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 3、将传统基站的天线与射频单元一体化集成为 AAU,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5G大规模天线阵列对基站天线和基站射频器件的要求显著提高,技术门槛上升且技术难度增加,行业面临洗牌。只有把握行业变化,才能牢固地占领市场份额。摩比发展在5G的天线与射频子系统技术方面处于国内行业的领先位置,具备产品研发和批量生产的全产业链的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多频╱多系统天线 、低频重耕╱物联网天线、WCDMA/ FDD-LTE窄频╱多频天线、FDD+TDD天线 、微波天线、5G天线 、CDMA/GSM天线 、AAU多频天线等天线产品和WCDMA/LTE射频器件 、TD/TD-LTE射频器件、低频重耕╱物联网射频器件、GSM射频器件,介质滤波器等。摩比发展是全球市场的领先玩家。 具体来看,第一大变化是在天线领域。5G天线阵列采用Massive MIMO技术,通道数同比增加8-16倍,架构从RRU/BBU两层架构升级到AAU/DU/CU三层架构。天线产品量价提升,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天线的结构更复杂,集成度更高,对供应商的研发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摩比发展在天线产业具备顶尖研发能力。Massive MIMO技术是5G天线的主流技术方案,而摩比发展早已在Pre-5G天线中应用该技术。摩比发展抢先一步于2019年完成5G产品的出货,就得益于其先发优势。事实上,早在4G时代,摩比发展已是全球龙头。根据招商证券,以全球基站天线出货量市场份额计,排名前五的公司为华为、京信通信、康普、摩比发展、ACE。摩比发展稳居全球第四。 第二大变化在滤波器领域。受Massive MIMO技术的推动,5G的射频子系统更复杂,向小型化、轻型化、新材料的方向发展。目前5G基站有两种滤波器方案:小型化金属滤波器和陶瓷介质滤波器。小型化金属滤波器本是3G、4G时代的主流方案,这种滤波器技术成熟、价格较低,但体积大且易发热,因而不再适用于Massive MIMO技术;而陶瓷介质滤波器能克服它的缺点,具有高稳定性、高Q值、高介电常数的优点。因此,金属滤波器是4G向5G过渡时采取的方案,而陶瓷介质滤波器是未来主流解决方案,将占据5G时代滤波器的主要市场。 摩比发展在金属滤波器时代就已经是中兴通讯核心供应商。公司在陶瓷介质滤波器依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019年以来公司获得包括中兴通讯、中信科等全球各主要系统设备商的5G射频子系统及陶瓷介质滤波器多个研发项目和市场订单,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第三大变化是一体化趋势。5G天线将以AAU一体化的形态存在,即滤波器和天线一体化。以前的基站主要由主设备、射频单元,天线三部分组成,5G时代变成天馈和主设备两部分。新的技术方案下,天线+滤波器一体化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优势, 能把握射频产品代际更迭的机遇。 摩比发展是国内稀缺的同时具备 5G 基站天线和滤波器生产能力龙头企业。公司具有较强的基站天线研发和制造能力,它的陶瓷介质滤波器业务亦保持行业领先。天线业务和滤波器业务能相互协同,发挥出较强竞争力。事实上,公司早在2014年已正式面向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发布其CDMA/GSM+FDD-LTE+TDD-LTE一体化天线解决方案,产品具有宽带宽、高阶MIMO、体积小、独立电调、性能指标优异、可靠性强、指标稳定等优点。可以说,摩比发展在高度集成的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 凭借着先发优势、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及良好的口碑,摩比发展成为第一批和中兴等主设备商进行天线射频一体化深度合作的厂商,或将成为5G的最终赢家。 除了走在三大行业技术变革的前沿,摩比发展还围绕着更多的5G创新应用,做了多方向探索。针对室内环境的无线网络覆盖,摩比发展推出了大功率皮基站、分布式皮基站、一体化企业级皮基站等皮基站产品矩阵。皮基站产品在今年4月中标中国电信相关项目。此外,公司推出移动数字微室分系统产品,中标了中国铁塔5G室分天线项目,中标金额位居第二。同时,公司布局IoT物联网领域,推出了云化WIFI及智能灯杆等产品。至此,摩比发展广泛覆盖了“主流应用+创新领域”,展现出公司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实力。 图:皮基站(左)及移动数字微室分系统(右) 客户资源壁垒牢固,业绩放量在即 上面提到,5G时代出现一体化趋势。在此趋势下,原有的天线主体将成为AAU内的一个部件,天线公司的下游客户将由以往的运营商转变为设备商,二者绑定得更为紧密。因此,只有在研发和出货上与设备商密切合作,才能分得5G市场的一杯羹。 目前,全球通信设备商的数量较少。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仅有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四者占领约 90%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稳定。进入这些巨头的供应链需要经过多重验证和考核,目前全球核心供应商数量不多。摩比发展目前是中兴通讯天线产品和滤波器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同时,与诺基亚的合作也比较密切,是诺基亚全球的天线、滤波器产品核心供应商,此外,前几年它也进入了爱立信的合格供应商短名单。在5G领域,摩比发展将与头部通讯设备商共同成长。 摩比发展是国内少有的能同时为全球及国内电信运营商与电信设备商(如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兴通讯、中信科、爱立信、诺基亚等)提供射频解决方案的技术供应商。摩比发展与多个下游龙头稳定的合作关系,助其在5G中不断获得订单。 图:无线射频元器件商业模式的改变 据摩比发展6月份的公告披露,公司持续稳定接到运营商客户5G产品订单。近期,摩比发展的子公司摩比天线中标了多个千万级规模的5G产品项目,中标份额稳居前列,中标金额累计超过1亿。这正是其竞争力的体现。其中,摩比天线在中国移动及中国铁塔多个省级5G美化项目的单项中标金额均超过1,400万元人民币;还获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铁塔多个地市级美化项目大份额标的,大部分标的中标份额达100%。同时,在近期中国铁塔5G室分天线的集中采购招标中,摩比天线获得30%的份额,中标份额居第二,中标金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公司订单接近饱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除了国内供应商,摩比发展也成功打入了海外通信设备厂商供应链中。摩比发展不断进入各跨国与区域主要运营商的短名单。其中,欧洲运营商是全球采购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应用场景最复杂的运营商。公司凭借在海外多频多系统产品的领先技术与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进入多个欧洲客户供应链体系内,在欧洲地区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公司对国际运营商直销的收入较上年上升超过19%。总体来看,公司目前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预计未来几年业绩继续处于向上发展周期。 展望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5G需求将成为摩比发展业绩向好的强驱动因素,叠加4G低频重耕与海外市场放量因素,业绩有望进入快车道。市场普遍认为,5G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集中在2020-2022年。根据华泰证券测算,高峰期中,宏基站天线市场每年空间可达 67.2-75.6 亿元;相较 4G 时期每年规模同比增长 32%~48%;对应的宏基站滤波器市场空间每年可达约 51.6-59.4 亿元,相较 4G 时期每年规模同比增长 91%~120%。 随着 5G 基站建设加速, 公司天线业务将从以 4G为主切换到以 5G 为主,天线业务增速可期待。另外,除了华为主推纯介质波导滤波器,其他设备商早期以金属滤波器为主,目前正在逐渐切换到陶瓷介质滤波器。摩比发展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供应商,将会迎来陶瓷介质滤波器的放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像摩比发展这样的核心供应商,除了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其更多的新产品管线和更先进的技术研发将会获得更多的溢价,龙头效应明显。 摩比发展作为天线和滤波器供应商,在4G时期通信周期受益时序比较靠前。但 5G 时期产业链顺序发生改变,天线将集成在设备商 AAU中,不再单独招标,天线厂商与设备商进行有源天线的一体化研发和测试,因此板块受益时序可能较 4G 时代延后,后续仍可能继续受益,建议可保持关注。
从芯片被“卡脖子”到120天的倒计时,外界的压力让华为一步步走向“至暗时刻”。但是老话讲“置之死地而后生”,重压让华为在绝境中突破自己,也让国内的芯片企业,在重压中找到新的生机,谋求更好的发展。 卓胜微就是这些企业之中的一个。作为华为供应链之中的一员,已经是国内5G龙头企业,甚至在华为遭遇“卡脖子”之后,不少人表示如果谁能找到下一个卓胜微就牛了。虽然有玩笑的成分在其中,但卓胜微的实力也可见一斑。 近日,卓胜微也在重压之下,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 由轻向重的转型 新的决定,让卓胜微正式从轻资产转型为重资产模式。 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不需要自建工厂以及生产流水线的卓胜微,一直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企业。在2019年的年报中,卓胜微表示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采用Fabless(无晶圆制造)经营模式,主要参与的企业类型有芯片设计厂商、晶圆制造商、外包封测企业。 卓胜微只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余环节分别委托给晶圆制造商和封装测试厂完成。这种Fabless模式有效降低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而在5月31日,卓胜微发布公告,拟定增30亿元用于投入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生产线等项目。根据公告,在定增的30亿资金中,有14.1亿投向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主要面向手机市场;另外8.3亿投向5G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面向基站市场。 而在两方面的投资中,硬件设备都是重头戏。合计硬件设备投资共有22.4亿元,这和此前卓胜微仅6636万元的固定资产相比,明显不是一个量级。同样这也预示着卓胜微从单纯的芯片设计轻资产模式转型为集设计、制作、封测一体的重资产模式。 但是,卓胜微的“增重”之旅,却充满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 滤波器才是重点 卓胜微在滤波器方面的高投入,看中的自然是这片充满机会的市场。 卓胜微目前的主营业务是用于手机的射频开关和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在2019年这两种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2.08亿元和2.55亿元。但是在整个射频前端市场中,射频开关和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仅仅占据了市场的很小一部分,而更大的市场在滤波器。 根据QYR数据,2018年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83.61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219.1亿美元。而如今全球滤波器厂商大多采用IDM的模式,以拥有设计、制造和封测的全产业链能力,高端滤波器基本上被Skyworks等少数几家国外的厂商垄断。 而卓胜微这种Fabless的模式,在射频滤波器方面并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因为滤波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精密结合,不仅需要单纯的设计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充足的制造经验来防止工艺参数等细微变化对滤波器的性能影响。 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必须整体联动、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生产的滤波器产品在市场中能够和龙头企业的产品相抗衡。这就需要卓胜微必须需要硬件设备和生产线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只能通过自建生产线来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市场更加巨大的滤波器领域。 也就是说,卓胜微想要在射频前端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涉足市场更大的滤波器领域。而滤波器产品对设计和制作的双向高要求,也让卓胜微不得不投入大笔资金来置办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生产线,从轻资产模式转而成为一家重资产企业。 而卓胜微在5G基站领域的布局,也同样充满了不得已的意味。 5G很紧迫 新基建带动的5G蓬勃发展,也让卓胜微充满了紧迫感,不得不进行大力投资。 中国是5G基站建设覆盖面最大的国家,2020年2月,国家强调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多地政府也立即响应将加快5G建设推进。5G技术将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赋予新的能量,同时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也正经历向中国转移的过程。 这将为卓胜微提供很多的发展机会。一方面5G频段的逐步实现,MIMO和载波聚合的支持,Wi-Fi、蓝牙、GPS 等无线技术的普及等,都将导致高端射频滤波器的需求激增。 并且在移动通讯技术的持续发展之下,高端应用对滤波器的需求逐渐趋向复杂化、高端化、小型化,而以TC-SAW和BAW为代表的高频率、高功率、高性能滤波器将成为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滤波器主导技术。 另一方面,随着5G新频谱的出现和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的应用,通信基站需要集成更多频段、扩展更大带宽、增加输出功率,这也为通讯基站和射频前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5G基站射频半导体材料和工艺的特殊性,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目前国内厂商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材料以及设备主要以进口为主。并且在移动智能终端和通信基站方面因为应用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射频器件的设计、性能、功能等方面均有不同要求。 5G浪潮为射频前端行业带来新增长机遇的同时,也为射频器件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向相关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卓胜微想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不得不对制作工艺和研发设计进行大力的投资,用以完善技术储备,确保技术创新的成果化。 技术积累很重要,而确保技术的落地同样很重要。也就是说,在5G通讯基站射频器件方面的投资,同样需要设计和制作两手抓,还要保证两手都够硬,这样才可以保证卓胜微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其战略目标快速实现。 而放在更加宏观的领域,卓胜微的“增重”,也充满了不得已。 不得不进行的国产替代 来自外部的压力巨大,让卓胜微扛起了国产替代的重任。 当前射频前端芯片市场广阔,总规模超百亿美元,但高、中端市场却基本被国外厂商占据。而且在华为惨遭美国“卡脖子”事件之后,中国的科技公司除了要为自身的市场奋斗,更加重要的还有,如何让中国自己的器件替代国外器件。 卓胜微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射频芯片供应能力的厂商,其部分产品性能已经可以与国际一流厂商相比肩。卓胜微是行业内率先基于RF CMOS工艺实现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产品化的企业之一,也是国际上先行推出集成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和开关的单芯片产品的企业之一。 但是这样的成就对于卓胜微而言,或者说对于中国科技企业而言,仍旧有需要进步的空间。尤其在中国科技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特殊时期,国产替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产替代的热潮会带来红利,卓胜微就是明显的受益者。去年上市的卓胜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打入华为供应链,成为A股市场中的芯片热门股,还被众多投资者称为“科技茅台”。 但是责任总是伴随着能力而来。卓胜微的能力有目共睹,这也让卓胜微扛起了国产替代的重任。而卓胜微这次定增30亿主要布局的两个方面,无一例外都面临着国外企业也的层层压力。 不论是滤波器还是5G基站领域,都需要卓胜微担起重任,在并不友好的市场中拼杀出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而想要实现自己这样的愿景,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困局,卓胜微的“增重”就成为了必要之举。 但是卓胜微的增重,除了不得已,还有一丝急于求成在其中。 一口吃不成胖子 卓胜微的“增重”虽好,但是一口也不能吃成胖子。 除去这次公告披露的两项投资项目之外,卓胜微在2019年6月IPO时提出的三项投资项目现在仍旧处于建设当中。 根据最新公告,卓胜微IPO募投的项目分别为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射频开关和LNA技术升级及产业化项目,但是这三个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皆为2021年11月16日。 老项目还没有完工,新项目接踵而至,并且需要的资金更是远超IPO时募资的三倍。这样烧钱的“增重”举动,不免让投资者怀疑,是否卓胜微拥有足够的能力带动这样宏大的计划。并且在公告中,卓胜微并未给出募投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 而卓胜微表示当前国内厂商的高端滤波器和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的生产供应,较之国际厂商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而贸易摩擦则大大提前了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并表示这次的融资项目是为了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并抢占国产替代的先机。 尽管主打的是目前市场热炒的国产替代旗号,但是卓胜微如果成功募资,就要面临五个项目的同时建设,这对卓胜微来说不算是小挑战。并且如此着急地扩张,对卓胜微而言似乎有急功近利的意味。 不论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急功近利,卓胜微的愿景总归是好的。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卓胜微想要打破行业内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一步一个脚印仍旧是必要的。急于求成的“增重”,或许难以让卓胜微达到预期,甚至有可能在这一程“增重”之旅上栽跟头。 刘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