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户不排队,交易安全稳定,就选东方财富证券,点此在线开户>> 大商股份7月19日晚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大商集团向辽宁省及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关于支持公司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请示。如果该事项进展顺利,“免税”概念股将再增一员。 布局免税业务 大商股份公告显示,为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及控股股东大商集团近日向辽宁省及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关于支持公司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请示。 大商股份表示,相关工作仍处于申请初期阶段,公司及控股股东没有收到任何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没有就免税品经营事项与任何客户或合作方进行商业洽谈,或签署任何合同或协议。免税品经营资质属于特许经营资质,公司最终能否取得该资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仍为有税商品的零售业务,短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在东北地区的零售业版图中,大商股份占据龙头地位。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18.88亿元、净利润8.93亿元。 近年来,大商股份通过并购整合和自主开发,实现了跨区域发展,旗下130余家实体店铺分布在辽宁、黑龙江、河南和山东等地区的核心商圈,在多个区域具备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大中型百货店铺数量、已进入城市数量以及销售规模、盈利能力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大商股份旗下拥有现代高档百货麦凯乐、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新玛特、时尚流行百货千盛百货、实体商业专业平台大商城市乐园、改造升级的老字号百货和以实体零售网络为依托的天狗网销售平台等。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均有大商的身影。其中,在公司大本营大连,大商股份在核心商圈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在全市范围布局网点,金州、瓦房店、开发区等均有门店。 对于未来发展,大商股份在2019年年报中提及,公司将以商品为核心,持续推进和落实“集进分销”改革,继续探索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依托集团自有资源优势,逐步增加全球地理标志性稀缺商品的引进和销售,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场空间大 从7月1日起,海南岛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新政策正式执行。根据规定,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等。海南岛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进一步搅动了免税概念,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民生证券指出,中国免税业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中国免税品整体销售规模占全球比重仅为7.8%;我国居民在境内的免税购物渗透率在10%至23%,远低于邻国韩国。随着新一轮离岛免税政策细则落地,预计下半年免税业仍有相关重磅政策落地。 目前,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牌照的公司有8家。国泰君安研报指出,若仅考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预计2023年市内免税市场有望达到172.5亿元收入、34.5亿元利润的体量。如果加上二线城市和离岛免税,2023年有望达到859亿元收入、利润规模172亿元。国泰君安认为,免税市场蛋糕巨大,企业将逐渐从拼牌照过渡到拼运营的阶段。牌照阶段性具有稀缺性,中长期运营能力是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世联行20日早间公告,公司于7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华居天下的通知,获悉华居天下与大横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华居天下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8.99%下降至2.99%,华居天下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本次股份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权发生变更。 大横琴曾于7月1日与公司控股股东世联中国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受让世联中国持有的世联行201,812,441股股份,交易完成后大横琴持有世联行股份总数的9.90%。此次与华居天下的股转协议中,受让华居天下所持世联行122,265,400股股份,占世联行股份总数的6.00%。大横琴经上述两项交易完成后,合计持有世联行股份总数的15.90%。大横琴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世联行股份。 大横琴进一步提高持股比例,将有利于完善世联行股东结构,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有利于世联行与大横琴的战略协同,激活公司发展潜力;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万里石20日早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金麟四海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比例超过1%的告知函》,金麟四海在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17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减持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5,47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4%。
今年二季度以来,恩捷股份(002812.SZ)股价连续上涨,屡创新高市值一度超过了600亿元,二级市场的良好表现除了与公司所属行业有关外,最为重要的是公司今年50亿元定增计划的推出,该项目已在7月7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 2020年的恩捷股份可谓“乘风破浪”一路绿灯,今年2月份公司可转换债上市募资16亿元,3月又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7月即通过审核,该定增项目从发行预案到证监会审核通过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预案显示,本次定增项目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其中35亿元将用于锂电池隔膜产能扩建,15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步伐加快,恩捷股份两次募集资金逾50亿元只为扩产锂电池隔膜,剑指近百亿平方米的市场需求。 隔膜需求量巨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恩捷股份下游客户纷纷扩产。恩捷股份表示:“到2025年之前,公司的主要客户(国内及国外)预计锂电池的整体产能将超过544GWh(瓦时)。假设按照1GWh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1500万平方米估算,公司现有客户在2025年之前将有超过81.60亿平方米锂电隔膜需求。因此,公司产能的扩张成为必然趋势。”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开文明认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量约为111GWh。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提升,我们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约1013GWh,这次全球电动化浪潮‘风浪较大’。” 记者了解到,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由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及充电桩等领域构成。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作为动力输入设施,已被纳入新基建;而锂电池则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动力心脏”。 汽车零售平台花生好车销售经理梁志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而言,购买新能源汽车能享受到多项政策优惠,尤其是在车辆购置税方面的减免幅度较大。但是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额上涨的是,国内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充电桩的覆盖率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值得一提的是,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技术含量和资金壁垒较高的环节,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认为:“恩捷股份是湿法隔膜领域的龙头,在研发能力、工艺、成本上较同业具有明显优势。”恩捷股份2019年报显示,公司的隔膜综合良品率78%,涂布膜良品率显著提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高于业界平均水平。刘强认为,良品率的提高得益于工艺改进以及涂布膜放量后单型号产品产量提升,减少了停机转产的次数。 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浪潮 除产品质量有保障外,恩捷股份成本控制得非常好。由于去年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83.45%,同时产能更高的无锡基地生产线投产,产生的规模效应使单品对应折旧、燃料动力成本、人工成本进一步下降,在价格和生产成本方面优势显著。 由于公司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力较好,刘强认为:“如果此次非公开发行进行顺利,预计2020-2023年公司无需额外进行融资,仅凭借利润留存即可按计划进行扩产。” 记者采访了中信证券云南分公司投顾陈明璆,他表示:“从云南资本市场来说,50亿元的定增募资规模是今年以来上市滇企中募资规模最大的一次,足以说明公司对隔膜行业前景的看好,以及对扩产项目的信心。同时,该定增项目从发布预案到过会仅用4个月的时间,也是因为今年以来,证监会再融资新规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条件的放宽,这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效果。” 由于恩捷股份产能规模大、供货能力较强,开源证券尤其看重公司的海外业务。2019年恩捷股份向LGChem,Ltd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向LGChem,Ltd.关联公司供应锂电池隔膜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45亿元。LGChem,Ltd与包括特斯拉、大众在内的多家海外主流车厂深度绑定,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积极。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表示:“恩捷股份将充分受益于此轮全球电动化浪潮,‘看好’海外业务和涂覆膜业务增长给恩捷股份带来的业绩增量。” 恩捷股份自2016年上市以来,竞争力和市值稳步提升,近日已出炉的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上,恩捷股份以人民币530亿元的总市值位居第342位,较去年排名上升65位,市值同比增长30.30%。
7月17日晚间,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半年报。得益于二季度生猪销售的快速增长,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净利润107.84亿元,同比大增7026.08%。 销售量方面,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678.1万头(同比增16.61%),其中商品猪396.7万头、仔猪273.1万头、种猪8.3万头。 公司披露,今年二季度,共销售生猪421.7万头,其中商品猪246.2万头、仔猪167.4万头、种猪8.1万头。与之对比,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分别是:销售生猪256.4万头,其中商品猪150.5万头、仔猪105.7万头、种猪0.2万头。换言之,二季度的生猪销量全面提速。 销售收入方面,上半年公司生猪销售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逾200%。其中,一季度的累计销售收入80.05亿元,二季度销售收入127.1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方面则更为明显,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864%,而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则超过7000%。 牧原股份仅花了半年时间,营收和净利润就已双双超过去年全年,其中今年上半年107.84亿元的净利润较去年年末的61亿元,接近翻倍。 作为生猪养殖企业核心价值之一的种猪规模,牧原股份此前在6月销售报告中披露,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191.1万头。 一个细节是,在今年3月6日牧原股份的“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曾透露,根据公司的配种计划,预计2020年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19年底可提高一倍。 而在最近一次机构调研中,牧原股份已将这一目标大幅提升。据公司透露,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正根据公司的留种计划有序增加,预计2020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将为2019年底的两倍左右。 与之对应的是,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性生物性资产正稳步增长。半年报显示,公司生产性生物性资产为53.6亿元,去年年末为38.35亿元,增幅约四成。公司称,这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种猪存栏量增加所致。 公司表示,目前正加快在南方区域的发展布局,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设立子公司,增加生猪出栏量,保证猪肉供应。同时,公司在个别地方开始尝试楼房养猪。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提升场区生物安全防控、扩大生猪养殖产能以及屠宰场建设等工作进行,截至6月底,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余额为42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54.64亿元。 对于猪价走势,牧原股份认为,猪价明后年总体上应该呈下降趋势,但是价格和供给量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由于现在行业的平均成本有明显上升,如果短期内价格下降过快,反而会对后续的产能恢复产生影响。
7月17日,“养猪大户”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度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同时业绩大幅抬升,实现归母净利润107.84亿元,在已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暂列盈利王。不过,半年报也显示了牧原股份的股东变化情况,普通股东人数大幅增加,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有减持的动作。 两大因素驱动业绩走强 半年报显示,1-6月,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8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6亿元。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89.50%至111.41亿元。 牧原股份表示,驱动业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受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报告期内生猪市场供应形势紧张,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猪价格的明显上涨,是净利润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二是公司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提升。公司继续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础设施改造,强化物品、人员的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实行智能化养猪管理,有效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猪只健康生长,提高了公司生产成绩,实现高品质、高效率养猪。 公告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同比涨幅较大。进入2020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2020年1-6月全国生猪均价为33.9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6.95%。 牧原股份表示,上半年公司主要围绕提升场区生物安全防控、扩大生猪养殖产能以及屠宰场建设等工作进行,截至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余额为42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54.64亿元。上半年,公司加快在南方区域的发展布局,在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海南等省份设立子公司,增加生猪出栏量,保证猪肉供应。 股东增加近三万人 半年报中披露了牧原股份前十大股东的变动情况。截至6月30日,牧原股份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26万人,相较于一季度的5.32万人,股东人数增加2.94万人。 数据显示,牧原股份最近一个月上涨34.97%,上榜深股通13次,外资累计净买入4.49亿元;近两个月上涨41.57%,上榜深股通27次,外资累计净买入5.47亿元;今年以来上涨82.02%,上榜深股通0次,年内外资累计净买入5.46亿元。 同时,半年报显示,牧原股份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均有减持动作。其中,公司控股股东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减持公司3248.11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5.24%;公司实控人之一的秦英林上半年共减持1116.38万股,目前持股比例为39.76%。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二季度减持牧原股份5.94万股,持股比例为2.75%,在前十大无限售条件普通股东中,持股排行第四位。此外,河南隐形富豪袁桂宝的持股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半年报显示,河南鸿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减持2310.12万股股票,河南鸿宝集团有限公司减持243.52万股。不过,兰考县鸿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增持公司3359.20万股。天眼查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袁桂宝。 数据显示,7月17日,牧原股份现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位居深股通港资成交额第8位,港资总计成交9.79亿元。其中,买入5.98亿元,卖出3.81亿元,净买入2.17亿元,净买入额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量的6.51%。 行业均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14家生猪养殖概念股已全部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均实现“大幅上升”或“扭亏为盈”。 正邦科技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至24.5亿元,2019年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75亿元。正邦科技表示:“国内生猪供应持续紧张,生猪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是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且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新金农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5亿元至1.95亿元,公司去年同期盈利1728.69万元,同比增长854.48%至1028.02%。 金新农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上半年生猪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95.63%,受此影响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长。 生猪养殖企业还带动了饲料生产企业的业绩。禾丰牧业17日晚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5.8亿元至6.1亿元,同比增长61.56%至69.91%。公司表示,报告期内,饲料业务呈爆发式增长,总销量同比增长42%,其中猪饲料销量同比增长61%,禽饲料销量同比增长39%。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下半年,预计主要上市公司出栏量将加速释放。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月度销售均价与其主要产能地区的均价差距在缩小,表明死淘母猪的销售比例逐月降低,在此趋势下,养殖成本有望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