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卫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61% 南卫股份披露两市首份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22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21.6万元,同比增长260.57%。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拓维信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46% 拓维信息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488,684.55元,同比增长10.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67,763.38元,同比增长23.46%;基本每股收益0.033元/股。
南卫股份(603880)7月14日晚间披露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226.62%;实现净利8321.6万元,同比增长260.57%。 拆解来看,南卫股份半年报有两点折射意义。 其一,这是A股首份“疫情概念”半年报。南卫股份财报表明,相当比例的“抗疫”公司已经将订单迅速转化为业绩落地。 目前,南卫股份形成了贴膏剂、创可贴、敷料、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急救包、运动保护用品、防护用品、护理用品等产品系列,其中防护用品主要为口罩。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暴发的影响,全国各地采取多种手段、短期内集中资源抗击疫情,医疗器械物资短时间内供不应求。而南卫股份则是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根据医疗器械行业的经营特点以及长三角区域纺织业的集群效应、交通便利等特点,满足境内外客户交货需求并节省运输成本。通过与境外客户密切配合,形成了以ODM为主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直接销售的比重,实现境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的市场布局。 从南卫股份财报的推演逻辑来看,“主营业务-净利润-每股收益”已经形成正向链条。公司在半年报中明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系本期受疫情影响防疫类防护用品销售增加所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加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增加所致;每股收益增加主要又系净利润增加所致。 实际上,除了南卫股份,不少抗疫概念公司上半年都有望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以延江股份为例,该公司日前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2.7亿元-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0.28%-700.72%。主要原因也在于报告期内,口罩需求大幅上升,而用于生产口罩的关键材料熔喷无纺布出现短缺,公司紧急立项,成立熔喷无纺布项目组并扩大产能,从而促进公司业绩较大幅度增长。此外,九安医疗等医疗产品也持续热销,带动了业绩提升。 其二,这也是两市首份正式出炉的半年报。 按照预约披露时间,南卫股份和拓维信息摘得今年半年报发布的头筹,不过南卫股份在交易所披露的时间要相对稍早。 从稍后披露出来的拓维信息2020年半年度报告来看,公司也同样实现了一定幅度提升。具体来看,拓维信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6.78万元,同比增长2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85.78万元,同比增长11.51%;基本每股收益0.033元。这表明,“靓女先嫁”的披露定律仍在上演。 按照计划,沃华医药和长信科技将于明日披露半年报。这两家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样也都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半年报业绩表现较好应是大概率事件。 从南卫股份和拓维信息的半年报业绩表现情况来看,也折射出挖掘业绩的两个主要角度。一是未来预期,特别是近期或一季度的业绩增速较大者,通常半年报也会表现不错;另一个是行业增长因素,从产业趋势来看,计算机、电子、医药等行业都在成为A股“预喜高地”,尤其是医疗物资、信息服务两个行业,无疑使两家首轮披露半年报的公司搭乘了行业顺风车。 作为2017年上市的次新股,南卫股份的募投项目建设情况也受到市场关注。在半年报中,公司对此也进行了披露。 南卫股份表示,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7837万元,公司位于安徽郎溪经济开发区的新建医用胶粘敷料生产项目仍在建设过程中,目前胶布车间、动力中心、食堂、1#倒班宿舍已完工,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创可贴车间主体建设已完工,相关设备正在安装调试;灭菌解析车间、消防水泵房主体建设已完工,目前进行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2#倒班宿舍主体框架建设已完工,内部装潢正在进行中;厂区道路铺设已完成,管网铺设除2#倒班宿舍周边其他已完工。 从股东变动情况来看,与一季报相比,整体变动幅度不大。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了苏州一家创投机构之外,其余全部为自然人股东。这表明作为次新股的南卫股份,由于估值相对高企,暂时没能得到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垂青。 而在今年5月,唯一的创投机构股东苏州蓝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不超过1521万股。
韶能股份14日晚间公告称,持有公司19.9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华利通拟全额认购公司14.91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份。发行完成后,华利通将成为韶能股份的控股股东,而华利通背后的姚振华也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韶能股份自2017年7月至今的“无主”状态也将结束。 记者注意到,华利通目前持有的韶能股份股权原属于同为姚振华实控的前海人寿。2020年3月,前海人寿将持有的韶能股份19.95%股权,以26.4亿元(每股12.26元)转让给了华利通。值得一提的是,每股12.26元的价格与韶能股份前20个交易日均价5.82元的价格相比,溢价超过100%。 截至7月13日收盘,韶能股份股价为每股6.32元,仍大幅低于今年3月股份转让时的每股单价。 深交所曾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同为姚振华实际控制下的两家公司之间,转让公司股份的具体原因及必要性。韶能股份回复表示,两家公司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有不同的经营发展模式与商业利益考量,本次交易决策系经由两个主体各自的内部权力机构审议程序而作出。 华利通彼时表示,基于其自身对水电、生物质发电、精密制造等行业未来竞争力的判断,看好韶能股份的上述相关业务的发展前景。对于转让溢价,公司表示,交易价格综合考虑了前海人寿投资韶能股份的买入成本、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转让溢价、转让意愿以及华利通的受让意愿和商业判断等因素。 至于韶能股份的本次非公开发行,公司拟将不超过14.91亿元的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韶能股份表示,公司和华利通将进一步在管理体制、发展资金支持、未来市场开拓中更多地协同和合作,有利于保障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持续发展。
7月14日晚,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工作拉开序幕。当晚,沪市公司南卫股份与深市公司拓维信息先后披露半年报。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对防护用品需求的提升,主营医用卫生材料的南卫股份“中考”成绩单颇为亮丽。而拓维信息上半年的业绩亦有小幅上涨。 南卫股份:业绩劲增260.57% 南卫股份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226.62%;实现净利润8321.6万元,同比增长260.57%;不分配不转增。截至6月底,公司股东总数1.543万户,较3月底的2万户大幅减少。 资料显示,南卫股份主要从事透皮产品、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急救包防护用品、护理用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公司生产的防护用品主要为口罩。同时,公司还是云南白药的长期合作伙伴。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南卫股份表示,主要系公司根据市场对于防疫类防护用品的需求,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转变,扩充了口罩生产线,保证了防疫类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在支持国家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也对公司销售带来积极影响。 在股东榜方面,半年报显示,二季度有多名自然人股东新进前十大股东。其中,林小芳以311.9万股位列公司第七大股东,余黛吉和刘金顺分别以160.4万股和119.5万股的持股数位列第八、第十大股东。 相比一季度,二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末席的仓位“门槛”也大幅提高。 具体来看,一季度位居该榜单末席的自然人股东朱新良持股数仅为21万股,若考虑10转3的利润分配方案,其二季度持股数将增至27.3万股;但二季度末,同样位于该榜单末席的自然人股东潘春希持股数为98.98万股。由此可以推测,二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总数出现了大幅增加。 拓维信息:与华为合作是亮点 相较于南卫股份的大幅增长,拓维信息上半年业绩则呈平稳上涨态势。 拓维信息14日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0.58%;实现净利润3606.78万元,同比增长23.46%。截至6月底,公司股东总数11.42万户,较3月底的11.51万户变化不大。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公司的经营工作主要围绕与华为的合作展开。半年报显示,公司依托华为云及鲲鹏生态,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5G智慧园区等领域与华为共同为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行业一体机,围绕鲲鹏计算产业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软+硬”战略协同模式,与华为携手共建鲲鹏产业生态。 据悉,湘江鲲鹏计算机产业生产线项目一期用时120天实现厂房建设并交付,目前湘江鲲鹏研发制造的服务器和PC机产品已在报告期内成功下线,生产和销售工作正有序开展。 同时,拓维信息在全国其他区域鲲鹏生态的布局已经有序开展。公司7月2日与甘肃兰州市政府、华为就鲲鹏生态在兰州的发展达成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并展开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在智慧教育方面,公司在线学习中心联合华为云Welink为广东、湖南等十几个省市提供线上教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其空中课堂独立访客(UV)超过4754万,预览次数(PV) 达到4.68亿次,注册用户数达680万人。 此外,在鲲鹏服务器的销售方面,拓维信息子公司海云天科技中标贵州省招生考试院鲲鹏服务器采购项目。贵州省2020年高考网上评卷采用鲲鹏服务器,这也是鲲鹏服务器在全国高考中的首次应用。
7月14日晚,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工作拉开序幕。当晚,沪市公司南卫股份与深市公司拓维信息先后披露半年报。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对防护用品需求的提升,主营医用卫生材料的南卫股份“中考”成绩单颇为亮丽。而拓维信息上半年的业绩亦有小幅上涨。 南卫股份:业绩劲增260.57% 南卫股份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同比增226.62%;实现净利润8321.6万元,同比增长260.57%;不分配不转增。截至6月底,公司股东总数1.543万户,较3月底的2万户大幅减少。 资料显示,南卫股份主要从事透皮产品、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急救包防护用品、护理用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公司生产的防护用品主要为口罩。同时,公司还是云南白药的长期合作伙伴。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南卫股份表示,主要系公司根据市场对于防疫类防护用品的需求,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转变,扩充了口罩生产线,保证了防疫类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在支持国家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也对公司销售带来积极影响。 在股东榜方面,半年报显示,二季度有多名自然人股东新进前十大股东。其中,林小芳以311.9万股位列公司第七大股东,余黛吉和刘金顺分别以160.4万股和119.5万股的持股数位列第八、第十大股东。 相比一季度,二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末席的仓位“门槛”也大幅提高。 具体来看,一季度位居该榜单末席的自然人股东朱新良持股数仅为21万股,若考虑10转3的利润分配方案,其二季度持股数将增至27.3万股;但二季度末,同样位于该榜单末席的自然人股东潘春希持股数为98.98万股。由此可以推测,二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总数出现了大幅增加。 拓维信息:与华为合作是亮点 相较于南卫股份的大幅增长,拓维信息上半年业绩则呈平稳上涨态势。 拓维信息14日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0.58%;实现净利润3606.78万元,同比增长23.46%。截至6月底,公司股东总数11.42万户,较3月底的11.51万户变化不大。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公司的经营工作主要围绕与华为的合作展开。半年报显示,公司依托华为云及鲲鹏生态,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5G智慧园区等领域与华为共同为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行业一体机,围绕鲲鹏计算产业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软+硬”战略协同模式,与华为携手共建鲲鹏产业生态。 据悉,湘江鲲鹏计算机产业生产线项目一期用时120天实现厂房建设并交付,目前湘江鲲鹏研发制造的服务器和PC机产品已在报告期内成功下线,生产和销售工作正有序开展。 同时,拓维信息在全国其他区域鲲鹏生态的布局已经有序开展。公司7月2日与甘肃兰州市政府、华为就鲲鹏生态在兰州的发展达成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并展开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在智慧教育方面,公司在线学习中心联合华为云Welink为广东、湖南等十几个省市提供线上教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其空中课堂独立访客(UV)超过4754万,预览次数(PV)达到4.68亿次,注册用户数达680万人。 此外,在鲲鹏服务器的销售方面,拓维信息子公司海云天科技中标贵州省招生考试院鲲鹏服务器采购项目。贵州省2020年高考网上评卷采用鲲鹏服务器,这也是鲲鹏服务器在全国高考中的首次应用。
昔日摩托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今濒临破产。 日前,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股份”,601777.SH)发布的《关于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的公告》显示,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力帆股份旗下的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被多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力帆股份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力帆股份做摩托车起家,当时占据了大份额市场。但后来力帆股份不断转型,汽车、金融等不同的业务‘一把抓’,主营业务越来越混乱。这两年力帆股份频繁找我们融资,但我们不认可其商业模式,也没有业务往来。”一家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称。 不过,还有10多家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看走眼”,折戕力帆股份。例如,重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均在其中,还有横琴华通金融租赁、长城国兴金融租赁、中铁建金融租赁等1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为力帆股份及其子公司做过租赁融资,目前还在合同期内。 截至7月14日收盘,力帆股份报4.98元/股,逆势涨停。 从行业龙头到濒临破产 力帆股份成立于1992年,曾是重庆摩托车业的龙头,2011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2020年7月10日,力帆股份旗下10家全资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被申请重整。力帆股份公告表示,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乘用车业务下降较大、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涉及诉讼(仲裁)较多、控股股东流动性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方面的风险。 例如,三三电器以力帆乘用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乘用车进行重整;石化商贸以力帆汽车销售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汽车销售进行重整;逸境环保以力帆进出口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进出口进行重整;钧顶机械以摩托车发动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摩托车发动机进行重整等。 “如果法院受理债权人对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的重整申请,将可能对力帆股份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产生影响;若法院依法受理申请人对公司重整的申请,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力帆股份公告称。 另外一则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力帆股份涉及诉讼(仲裁)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其中已判决(仲裁)221件,涉及金额18.36亿元,上述221个案件,力帆股份均为被告,被判决需要承担对应金额的损失;尚未开庭案件82件,涉及金额5.8亿元。 力帆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去年营业收入为74.5亿元,同比下降3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82亿元,同比下降104.45%;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力帆股份业绩再度下滑,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74.88%,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103%。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一季度,力帆股份流动负债137.2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77.2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52亿元,二者加在一起为90.75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力帆股份流动资产为55.1亿元,货币资金仅有10.61亿元。 一家租赁公司高管对记者称,力帆股份目前的状况可能是公司转型新能源汽车失败造成的,转型不利,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减等,资金链可能倒不过来。 1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银行折戟 早在2019年,渤海信托就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判决被告力帆股份偿还借款本金1亿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共计882万元(暂计算至2019年4月17日),继续支付合同约定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及其他应付款项等。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17日作出一审判决,但力帆股份提起上诉。不过,2020年7月,力帆股份收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维持一审判决。 除了渤海信托,给力帆股份及其子公司提供融资的更多是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据企业预警通不完全统计,在租赁融资中,共有12家融资租赁公司为力帆股份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包括横琴华通金融租赁、长城国兴金融租赁、中铁建金融租赁、重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中航国际租赁,力帆融资租赁(上海)、浙江浙银金融租赁、佛山海晟金融租赁、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横琴金投融资租赁、湖北金融租赁、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等。 记者发现,上述租赁融资中,期限均在3-5年不等,借款日期在2017年下半年或者2018年年初,这意味着上述12家租赁公司尚未“脱身”。中航国际租赁放款较多,仅对力帆股份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就放款多笔,例如,2017年8月放款2.31亿元、期限5年;2017年12月放款2.16亿元、期限5年;2018年1月放款2.32亿元、期限5年。 一家融资租赁公司高管称,其所在公司也向力帆股份做了几千万元的融资租赁业务,早已经逾期,并在去年全额计提坏账。“我们的金额比较小,之前也想起诉,但没排上队。”他称。 另外,在力帆股份及其子公司应收账款融资中出现了重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长城国兴金融租赁、华融金融租赁、中铁建金融租赁的身影。2018年8月初,建设银行重庆两江分行为力帆股份旗下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提供8.06亿元应收账款贷款,2018年8月底,上述分行又为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提供2年期7.6亿元贷款。另外,2017年-2019年,重庆银行天门支行向力帆股份子公司重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发放多笔贷款,到期日为2022年。华夏银行上海分行也与力帆股份子公司力帆融资租赁(上海)有多笔资金来往,目前还未到期。 另一位融资租赁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大多从事的是售后回租业务,这被监管认为是“影子银行”范畴。从2017年开始,监管通过窗口指导限制银行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授信,严监管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 据了解,力帆股份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停滞已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明显。“无论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还是从严监管方面,银行对力帆股份旗下融资租赁公司持续输血都面临较大风险。”上述融资租赁公司人士称。
7月13日晚间,仙鹤股份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加106.49%至121.79%;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28亿元至2.45亿元,同比增加74.5%至87.51%。 仙鹤股份表示,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的一次性食品纸基包装材料与高端纸基型防疫类原材料销量大幅增加。其中,食品与医疗包装用纸系列产品预计实现销售3.3亿元至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74%至51.19%;一次性食品纸基包装材料预计实现销售2.35亿元至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60%至88.53%;医用透析纸类产品实现销售5750万元至5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0.51%至51.82%。 此外,仙鹤股份IPO募投项目2019年全面建成投产,自今年起产能得到释放,公司产品业务结构经调整优化日趋合理,综合规模效益凸显,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同时,通过优化公司上下游产业链使得营业成本整体下降,并且相比2019年同期,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在低位,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增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仙鹤股份还积极布局和拓展新市场、研发新产品以及开发战略性的价值客户。报告期内,公司与众多行业知名客户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上的战略性合作,在迅速实现效益,促使优势产品转化为销售和利润增加的同时,为后续的共同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仙鹤股份生产的电解电容器纸应用越来越广,被广泛用于电视机、电脑、空调、特殊照明等消费领域,以及大量地在工业通讯电源、手机数码、专业变频器、数控伺服系统等5G配套设施中应用。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生产配套企业,产品具有下游认证严苛,质量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报告期内预计可以实现销售收入增加20.74%至21.6%,实现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