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不断“扫货”加仓,掀起“举牌”潮。截至目前,险资全年举牌次数已达20次(以交易日为基准),涉及13只股票,创2016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新高。 举牌次数创新高 2020年,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动作频频,举牌的险资包括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太平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泰康人寿、百年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等,大多是龙头险企。 从被举牌公司来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举牌成本是险资考虑的重点,H股上市公司频遭举牌可能与H股估值较低有关。同时,险资举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方式,既可以降低买入成本,也能减少因举牌而带来的股价波动。”华西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 从行业类别来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和地产股依旧是险资的最爱,其中,险资今年有6次举牌标的属于金融业,包括农业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中国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举牌最积极的是“国寿系”(中国人寿和中国人寿集团),一共举牌7次,紧随其后的是太保人寿,共举牌4次。 为何今年险资积极投资权益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标资产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险企增加权益性资产配置比重成为有效对冲方式。 这也是应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调整的需要。魏涛认为,这一轮举牌潮由IFRS9准则变更、政策引导、险资资产配置需求共同推动。保险公司倾向于在新准则实行前逐步降低股价对利润表的影响,同时选择高分红股票来增厚利润,将持有股票的收益由交易转为股息收入。 更强调协同效应 与此前相比,今年险资举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盛证券团队认为,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主体以上市险企、大型险企为主,中小险企极少参与,而2015年-2016年是以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的万能险资金为主。二是以财务投资为出发点,被举牌公司与举牌险企之间的业务协同性更显著,同时举牌港股明显增加。三是参与方式更多样,不仅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举牌,还有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非公开发行等方式获取上市公司股权。 注重协同性可以以万达信息为例,从基本面来看,万达信息应该不是险资的“菜”。数据显示,万达信息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97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2.45亿元。 但中国人寿和和谐健康今年却先后举牌万达信息。记者注意到,中国人寿网站曾披露称,“中国人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以科技为重要支撑,不断提升保险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万达信息在此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对于和谐健康入股,万达信息方面表示,新进股东将新增资源导入和业务协同,合作空间巨大。和谐健康与万达信息可在健康管理、科技金融、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业务协同。 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促进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 多位险资人士对记者表示,政策“暖风”频频,随着保费增加,2021年各险企预计同比例增加权益投资规模。 华北地区一家中型险企投资总监认为,权益投资方面,2021年险资财务性股权投资预计会增添很多新行业、新方向,预计险资通过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案例会增多。此外,险资对定增的投入预计也会增加。 这意味着2021年A股增量资金可期。根据华西证券测算,假定2021年权益资金占险资的比例提升3个百分点至16.2%,考虑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增长至23.6万亿元,2021年险资将为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约为8524亿元。 东吴证券表示,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条件下,分别假设2021年综合持股比例为11%、10.5%、10%,则对应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5697亿元、3964亿元、2231亿元。
(原标题:险资年内21次举牌创近五年新高 密集加码金融地产股) 近日,和谐健康举牌万达信息,再次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来险资已合计举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历年举牌次数。今年被险资举牌的对象中,金融、地产、公用事业、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公司成为重点。其中,金融、地产企业是险资举牌的重中之重,年内有7次被险资举牌标的是金融企业、4次为地产企业。爱心人寿资管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普遍重仓并继续加仓银行、地产等板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估值较低,盈利确定性强,尤其是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分红比例高,股息率优于债券;三是盈利能力强,资产回报率与市净率匹配度高,适合作为股权投资长期持有。”中国人寿与和谐健康接连举牌万达信息和谐健康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以竞拍方式,从上海万豪投资有限公司受让1.17亿股万达信息股份,持股比例为9.89%,受让资金为保险责任准备金,来源于一款万能险账户。此次受让后,和谐健康险对万达信息的持股比例增至9.998%,成为仅次于中国人寿的第二大股东。万达信息近两年频频获得险资举牌。2019年以来,中国人寿就多次举牌万达信息。今年11月6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人寿通知,前期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签署的《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中国人寿20亿元独家参与万达信息定向增发事宜),已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本次增持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万达信息的股权比例将升至24%,坐稳第一大股东。《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万达信息的险资股东还有信泰人寿。截至三季度末,信泰人寿持有万达信息的股份占比为1.1811%。近两年来,万达信息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19年,万达信息实现营业总收入21.25亿元,同比下降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97亿元,同比下降702.30%。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1.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669.85%。基本面不佳的万达信息,缘何被注重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险资频频增持、举牌?究其原因,可能源于二者业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近年来,险企在经营层面持续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对软件开发和服务的需求提升。万达信息的核心业务是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开发和服务,三大主营业务(软件开发、运营服务和集成收入)均与保险公司业务具有很强的业务协同效应。以中国人寿持续增持万达信息为例,今年10月份,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就和谐健康举牌一事,万达信息方面表示,新进股东(和谐健康)将新增资源导入和业务协同,合作空间巨大。万达信息将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举牌与主业存在业务协同效应的企业,是今年险资举牌的显著特征之一。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举牌具有类似特点的上市公司。比如,近年来持续加码高端养老社区的泰康人寿在今年举牌阳光城,太平人寿举牌大悦城,华泰资产举牌国创高新,被举牌者均为地产企业,其负债端能与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对接,可有效解决举牌双方对投融资的需求。险资青睐金融股年内多次举牌除上述特征外,险资举牌金融股也是今年的另一大特征。今年以来,中国人寿系多次举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太平人寿也举牌农业银行;太平洋人寿则举牌锦江资本;中信保诚人寿举牌光大控股。爱心人寿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根据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银行等金融企业仍是服务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是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力量。鉴于金融行业可以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回报,未来保险公司仍将对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稳定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险资举牌的金融股中有不少H股。华西证券在研报中称,举牌的成本是保险资金考虑的重点,H股频被举牌可能与估值较低有关。险资举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的形式,可降低买入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举牌而带来的股价波动。今年举牌上市公司主要以大型险企为主,这与此前大为不同。2015年前后,一批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密集举牌,一度引发市场热烈讨论。而自2016年以后,中小型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次数开始减少,大型龙头险企开始成为举牌的主角。今年,举牌险企中,包括中国人寿集团及寿险公司、中国太保集团及寿险公司、泰康人寿及养老公司、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华泰资产、中信保诚人寿、百年人寿等险资巨头,此前中小险企密集举牌的现象不再。今年以来,在监管层面,银保监会持续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保险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重要投资标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各类股票、债券约10万亿元。促进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制定发布监管规则,促进保险公司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实施差异化投资监管比例,最高可达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险资应适当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应在保持总体规模稳定的基础上,抓住A股波动向上的结构性机会进行配置,并高度关注高分红股票的长期价值;继续挖掘大市值、业绩优、高ROE、低估值的蓝筹股的长期投资机会,为保险资金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作为A股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的动向一向备受市场关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中国人寿日前买入工商银行H股2000万股,均价4.2339港元,斥资8467.8万港元,最新持股43.59亿股,比例增至5.02%。目前,国寿集团合并持有工行H股46.94亿股,约占其H股股本的5.4077%。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险资共19次举牌A股或H股公司,已远超去年的8次。其中,国寿系已举牌6次,次数位居险企榜首。从对举牌公司持股比例来看,国寿系对万达信息的持股比例最高,达到24.11%。举牌银行股的次数最多,已达3次。除国寿系接连举牌农行及工行H股外,今年太平人寿也曾举牌农行H股。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二季报数据,保险资金二季末持有的银行股持仓市值超3000亿元,占二季度末保险持仓市值比例超过55%。 中国人寿资管中心负责人张涤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长期看,有很多因素在驱动股票市场长期向好。她表示,对权益市场,中国人寿会在长期坚持看好的前提下,围绕着自身战略资产配置的中枢和上下限,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把握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做好控制短期波动与获得长期收益之间的平衡。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险资通常举牌蓝筹股,且持股时间较长,看好相关公司的长期发展,通过长期持股来获得收益。目前险资权益类配置比例整体较低,而一些蓝筹股估值较低,险资有增加股票配置的需求和动力。 分析人士预计,金融类、大消费等板块仍将是未来险资布局的重点领域。昆仑资产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表示,目前较看好顺周期行业,包括传统“铁公鸡”在内的钢铁、水泥及地产后周期相关行业,以及“大金融”板块,这些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修复上行时期往往有较好表现。某大型险企资管公司人士表示,市场风险偏好未显著放大,市场倾向于进一步追求业绩确定性和景气度向上的板块,建议关注周期龙头+消费板块。
坐拥万亿资产的保险巨无霸,又开始“买买买”。最新信息显示,中国人寿近日增持并举牌了工商银行H股,中国平安也再度增持汇丰控股股份。 据统计,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0次,半数以上投向港股,其中相对偏爱金融股。这背后的资产配置逻辑是什么?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两大保险巨头增持银行股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与其一致行动人已多次举牌国有大行H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9月2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9月21日,中国人寿通过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工商银行H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份约43.59亿股,持股比例由4.9989%上升至5.0219%;中国人寿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工商银行H股约46.94亿股,持股比例由5.3846%上升至5.4077%。 另一大保险巨头中国平安亦不甘人后。据港交所网站披露,9月23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管以平均每股28.2859港元,增持1080万股汇丰控股。增持完成后,平安资管对汇丰控股的持股数量达16.5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再次取代贝莱德重新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 受此消息刺激,汇丰控股昨日涨幅达到9.22%,创下一年多以来最大涨幅。有消息称,中国平安一直在和汇丰控股洽谈未来恢复股息的问题。 险资为何偏爱银行股 保险资金如此看好银行股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当前银行股估值偏低,股息率又高,将来不排除会带来估值上涨的收益。 中国平安管理层也多次向记者提及,银行股普遍经营稳健,盈利能力较强,股价波动小,且股息率较高,可为投资者提供较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此外,银行股H股价格目前普遍低于A股价格,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H股可获取更高收益率,长期投资价值更为明显。 此外,保险资金加强高分红、低波动的蓝筹股配置思路的一个主因是:境内保险公司将相继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9编制报表。 在新准则下,大部分权益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利润表,因此,在资产配置中控制波动率将变得尤为重要,即一方面要控制权益的配置比例,另一方面要控制权益配置的质量。因此,高分红、低估值并适合长期投资的大盘蓝筹股将更受保险公司青睐。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数创3年新高 作为资本市场主力军之一,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据统计,今年以来,保险资金累计有20次举牌A股、H股上市公司的举动,已远超2019年、2018年、2017年的举牌次数,创下3年来的新高。 在这20次举牌中,12次举牌为港股公司;从行业类别来看,6次举牌标的为金融股,4次为地产股。 除金融股之外,保险资金偏爱地产股的理由是,地产类相关公司还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存在战略协同价值。一方面,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宇具备可观的收益率,符合保险资金的喜好和要求;另一方面,保险巨头近年来相继布局养老领域,先股权投资,后业务协同,保险巨头与地产公司未来在养老产业、长租公寓等领域的合作可期。 当然,港股举牌与内地投资者所熟知的举牌概念“不一样”。由于两地市场口径不一样,在香港市场增持至流通股5%后,就被要求进行申报,和内地达到总股本5%的举牌概念存在一些差异,其实际对应的总股本持股比例会低一些。这也是今年保险资金举牌数大幅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以上特点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的这轮险资举牌潮与5年前那轮相比,存在本质区别。比如,这轮险资举牌主体都是大型保险公司,而5年前那轮举牌则以中小保险公司为主;这轮险资举牌方式都是以协议转让、参与定增等相对平稳的方式为主,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在二级市场竞价争抢的模式,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较大;这轮保险巨头举牌的动机均为中长期财务投资、价值投资,而5年前,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则意图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掌握后者的控制权。 这轮险资举牌资金的来源更多元化,既有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也有中长期保险产品账户资金,这类保险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长、成本相对较低,相对应的资产配置也比较稳定,资金不会大进大出。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举牌的资金来源多来自于保险产品,且以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短、成本较高,一旦到了产品给付阶段,容易影响资产端的持有情况。
今年下半年以来(即2020年7月1日至9月14日,下同),两市被举牌的公司同比明显增加。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4日,两市下半年有22家公司提及被举牌,而在去年同期(即2019年7月1日至9月14日,下同),两市被举牌的公司则只有15家。 2019年7月1日至9月14日,两市公司被举牌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 2020年7月1日至9月14日,两市公司被举牌数据 (数据来源:同花顺) 在这22家被举牌的公司中,有4家属于ST类公司,且举牌方表示,而对于未来12个月内是否继续增持的问题,这4家公司的举牌方给出了“不排除”和“是”的答案。不过,由于这些公司ST属性,举牌方所持股份的来源渠道更多,除了二级市场之外,也有公司是通过司法拍卖获得股份。 按数据统计计算可知,在下半年增持达到举牌线的这22家公司,举牌所耗资金的总金额超过了21亿元,资金的来源上,有公告表示,系“自有资金”。 从增持行为对应的增持后持股比例可知,有一些增持行为比较“卡点”:通过最近的一次增持后,持股比例恰好到达5%的举牌线。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记者介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对于增持的原因,上市公司的公告多提及,“信息披露义务人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决定通过二级市场增持。” 比如,华菱星马的公告称,被增持的原因是,“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对商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上市公司华菱星马企业价值的判断,而作出的增持华菱星马股份。” 查阅数据可知,这些被举牌的公司,即有个人股东,也有产业投资者或阳光私募等股东,而且,有多家公司在短期内被这些股东频繁买入。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增持公司股票,大部分举牌股东表示“不排除”和“是”。 “前述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王智斌对记者说。
8月21日,透景生命开盘即告涨停。 事实上,透景生命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并不出众,是什么突然戳中了市场的炒作点? 原来,透景生命在8月20日晚公告,公司获境外机构投资者UBS AG举牌,后者持股数量达到459.5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06%,触及5%举牌线。 公告显示,UBS是根据其投资计划进行的业务活动导致举牌,且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股份权益发生变动的可能。 举牌时常发生,而外资举牌却很罕见。今日的强势涨停,也足见投资者对外资举牌概念的追捧。 详情请扫二维码↓
掏真金白银,买成5%以上大股东——A股市场中的举牌事件总是吸引着投资者的眼球。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50家上市公司被各路资本举牌。产业资本是其中的大买家,它们或以股权为纽带,谋求与上市公司协同合作发展,或以产业眼光深挖同行公司的价值,寻找估值洼地。与此同时,金融资本和牛散们也各怀心思,在二级市场频频出击“狩猎”,静待投资“开花结果”。 产业资本频出手:看重协同性 与其他投资者不同,产业资本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产业同行的认知和理解要更加全面、深刻,其实施举牌的投资逻辑也较为清晰明了。 以近期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腾讯为例。7月下旬,腾讯通过旗下资本平台连番举牌泛微网络和世纪华通。腾讯还向世纪华通提名两位董事,双方加深战略合作,并从子公司上升到上市公司层面,拿下产品与IP的优先合作权。 举牌世纪华通,腾讯期待巩固自身在游戏业务领域的实力,也被市场解读为抵御字节跳动进军游戏界的招数;举牌泛微网络则是针对线上办公领域,腾讯的企业微信通过股权“结盟”,与包括阿里的钉钉在内的办公软件在“后疫情时代”又一次形成对决态势。 相较于大鳄腾讯,三峡集团可谓是今年A股市场产业投资的一匹“黑马”。作为三峡集团的两家子公司,长江环保集团和三峡资本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一路“攻城拔寨”,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6月下旬,长江环保集团和三峡资本携手实施了对兴蓉环境的二次举牌;5月中旬,这对同门兄弟还通过持续增持,将合计持有纳川股份的股权比例增至15%,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此外,上海环境今年以来也获得了两家公司的持续买入。从投资标的选择上可以看出,相关标的公司主营业务都涉及水务或环保产业。 优创投资今年一季度对保龄宝的投资押注同样基于对其产业协同方面的考量。 根据保龄宝3月9日所发公告,优创投资在3月6日增持175.58万股后,累计持股规模达到1856.91万股,触及5%的举牌线。之后继续“增兵”,至3月末持股比例已达6.36%。 进一步来看,优创投资旗下的绿瘦健康主要布局大健康产业,与保龄宝从事的业务有一定的产业协同。优创投资在阐述其举牌动机时也表示,此番举牌首先出于看好大健康行业整体,特别是肠道健康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保龄宝在益生元(低聚糖)研发及制造领域所取得的业绩和行业地位的认可,看好保龄宝未来的成长性和带来的投资收益。 产业资本布局“下注”的同时,擅长投资配置的金融资本也以举牌方式表达对投资标的的强烈看好,险资即是其中的典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险资今年内举牌上市公司达到16次,远超去年同期。涉及的保险公司有10家,以大型保险公司为主,被举牌标的既有A股也有H股,中联重科、中集集团、顾家家居、大悦城、国创高新、锦江资本、中广核电力等公司成为举牌对象。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举牌重点并非关注公司股价的短期波动,而是更关注于其低估值、高分红的特点。 类似举牌案例还有不少。7月20日佳兆业捷信物流举牌深天地A,成为后者持股5%以上股东;浙江龙盛集团7月17日举牌卧龙地产;成都银行7月2日获成都工投举牌等等。 剑指控制权:真刀真枪的对垒 在层出不穷的举牌事件中,最具“观赏性”的当属由举牌引发的控制权争夺战。“银泰系”创始人沈国军今年便联合另一产业大佬昝圣达向新世界展开了资本“围猎”。 回看事件进程,江浙两位商业大佬在5月上旬宣布结盟。沈国军、昝圣达分别携其一致行动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其中,沈国军及其一致行动人沈军燕、沈君升、鲁胜、沈莹乐、浙江国俊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新世界约8.5%的股份;昝圣达控制的综艺控股与他个人合计持有新世界约16.7%的股份。双方结盟后,合计持股比例达到25.22%,由此超过了新世界现第一大股东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的持股比例。 不仅如此,沈国军及其一致行动人确认,其存在对公司控制权的谋求意图,并高调表示此举是为“优化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及管理效率,促进上市公司稳定发展”。俨然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挑战者”,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也在第一时间表态:在尚未看到沈国军及其一致行动人提出的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之前,不放弃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目前,该事件已进入胶着状态。沈国军若能顺利拿下新世界的控制权,其商业零售版图将再下一城。 无独有偶,西藏景源对皖通科技的连番举牌,也颇有对控制权的觊觎。通过二级市场的持续增持,西藏景源今年6月9日二度举牌皖通科技,此次权益变动后,西藏景源持有上市公司4120.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 对于增持目的,西藏景源称是看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军工电子等行业,看好上市公司在以上领域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不过,从今年3月以来皖通科技内部日渐焦灼的“内斗”纷争来看,西藏景源的持续增持举动更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据记者此前调查发现,西藏景源与皖通科技其他股东存在众多交集。在李臻阵营夺权上位的背后,西藏景源似乎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然人举牌:各走各的道 自然人尤其是牛散的举牌操作同样引人关注。 与大型的企业集团相比,能拿出真金白银收购上市公司5%乃至更多股权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在今年以来的举牌案例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50个举牌案例中涉及自然人的仅有10例,占比仅20%。不过,自然人举牌案例虽不多,但却各具特色。 率先“出镜”的是牛散李凤英。泛微网络今年3月中旬公告显示,在小幅增持数万股后,李凤英持股规模增至763.35万股,触及5%的举牌线。事实上,李凤英潜伏泛微网络已久,其表示,此番举牌系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 截至一季度末,李凤英还入围了正业科技的十大股东序列。而提起李凤英,投资者最先想到的便是游资大佬章建平,他的岳母就叫李凤英。作为牛散的代表,章建平除自己上阵在股海“搏杀”外,还常用家族人员账户炒股。例如在海利生物十大股东名单中,方章乐、方文艳、方德基均是章建平的家人。那么,举牌泛微网络的李凤英是否也与章建平有关联? 除疑似为章建平岳母的李凤英外,现已70岁的“高龄牛散”顾鹤富对金枫酒业的举牌则颇有“误打误撞”的意味。据披露,顾鹤富在7月17日便已举牌金枫酒业,但其本人似乎并未意识到,此后又在7月20日至23日期间买入、卖出200余万股,因此触发了短线交易。 记者注意到,生于1950年的顾鹤富已在A股摸爬滚打多年,早期偏爱ST类股票。从其对金枫酒业的交易细节可以看出,其买入、卖出操作颇为频繁,堪称“交易型选手”。对于举牌过程中犯下的“低级错误”,顾鹤富称是对股票交易数量计算错误,并无主观故意。 紧随顾鹤富,自然人吴吉林也于7月下旬举牌了华菱星马,其表示增持举动源于“对商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上市公司华菱星马企业价值的判断”。 如果说上述牛散举牌是为投资交易获利,那么个别自然人的举牌行为则令外界捉摸不透。 例如,23岁的杭州人莫纬樑斥资逾亿元在6月底快速举牌三变科技,此后不久,莫纬樑父亲莫妙海又通过大宗交易购得三变科技3.2%股权,莫氏父子合计持股比例一举增至8.22%。尽管莫纬樑称增持是因认可上市公司价值,但短期内大量买入的举动,还是令外界怀疑其真实动机。目前,三变科技存在三变集团和卢旭日两大股东阵营且持股规模相差不大。在此背景下,倘若莫氏父子倒向任何一方,都可能改变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方向。 今年另有多起自然人举牌操作,与上市公司有一定关联,举牌方包括实控人、董事长或是核心股东等,其举牌动机主要是通过增持巩固自身控股地位等。如杭州高新实际控制人吕俊坤依照此前入主时的约定,在去年12月11日至今年3月24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了5%股权,吕俊坤此前明确表示此举是为巩固在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地位。 个别自然人的操作诡异莫测。据先锋新材此前披露,公司股东冯立东在6月29日买入100股后触及举牌线,但事实上这100股是其在去年11月中旬所卖出的股份,在举牌线附近如此“来回折腾”,其背后目的着实令人猜不透。不过,根据相关规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触线”,举牌方至少得乖乖等上6个月才能抛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