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不断“扫货”加仓,掀起“举牌”潮。截至目前,险资全年举牌次数已达20次(以交易日为基准),涉及13只股票,创2016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新高。 举牌次数创新高 2020年,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动作频频,举牌的险资包括中国人寿、太保人寿、太平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泰康人寿、百年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等,大多是龙头险企。 从被举牌公司来看,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举牌成本是险资考虑的重点,H股上市公司频遭举牌可能与H股估值较低有关。同时,险资举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方式,既可以降低买入成本,也能减少因举牌而带来的股价波动。”华西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 从行业类别来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和地产股依旧是险资的最爱,其中,险资今年有6次举牌标的属于金融业,包括农业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中国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举牌最积极的是“国寿系”(中国人寿和中国人寿集团),一共举牌7次,紧随其后的是太保人寿,共举牌4次。 为何今年险资积极投资权益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标资产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险企增加权益性资产配置比重成为有效对冲方式。 这也是应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调整的需要。魏涛认为,这一轮举牌潮由IFRS9准则变更、政策引导、险资资产配置需求共同推动。保险公司倾向于在新准则实行前逐步降低股价对利润表的影响,同时选择高分红股票来增厚利润,将持有股票的收益由交易转为股息收入。 更强调协同效应 与此前相比,今年险资举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盛证券团队认为,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主体以上市险企、大型险企为主,中小险企极少参与,而2015年-2016年是以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的万能险资金为主。二是以财务投资为出发点,被举牌公司与举牌险企之间的业务协同性更显著,同时举牌港股明显增加。三是参与方式更多样,不仅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举牌,还有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非公开发行等方式获取上市公司股权。 注重协同性可以以万达信息为例,从基本面来看,万达信息应该不是险资的“菜”。数据显示,万达信息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97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2.45亿元。 但中国人寿和和谐健康今年却先后举牌万达信息。记者注意到,中国人寿网站曾披露称,“中国人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以科技为重要支撑,不断提升保险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万达信息在此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对于和谐健康入股,万达信息方面表示,新进股东将新增资源导入和业务协同,合作空间巨大。和谐健康与万达信息可在健康管理、科技金融、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业务协同。 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促进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 多位险资人士对记者表示,政策“暖风”频频,随着保费增加,2021年各险企预计同比例增加权益投资规模。 华北地区一家中型险企投资总监认为,权益投资方面,2021年险资财务性股权投资预计会增添很多新行业、新方向,预计险资通过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案例会增多。此外,险资对定增的投入预计也会增加。 这意味着2021年A股增量资金可期。根据华西证券测算,假定2021年权益资金占险资的比例提升3个百分点至16.2%,考虑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增长至23.6万亿元,2021年险资将为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约为8524亿元。 东吴证券表示,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条件下,分别假设2021年综合持股比例为11%、10.5%、10%,则对应保险资金净流入规模5697亿元、3964亿元、2231亿元。
(原标题:险资年内21次举牌创近五年新高 密集加码金融地产股) 近日,和谐健康举牌万达信息,再次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来险资已合计举牌21次,超越了2016年至2019年历年举牌次数。今年被险资举牌的对象中,金融、地产、公用事业、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公司成为重点。其中,金融、地产企业是险资举牌的重中之重,年内有7次被险资举牌标的是金融企业、4次为地产企业。爱心人寿资管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普遍重仓并继续加仓银行、地产等板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估值较低,盈利确定性强,尤其是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分红比例高,股息率优于债券;三是盈利能力强,资产回报率与市净率匹配度高,适合作为股权投资长期持有。”中国人寿与和谐健康接连举牌万达信息和谐健康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以竞拍方式,从上海万豪投资有限公司受让1.17亿股万达信息股份,持股比例为9.89%,受让资金为保险责任准备金,来源于一款万能险账户。此次受让后,和谐健康险对万达信息的持股比例增至9.998%,成为仅次于中国人寿的第二大股东。万达信息近两年频频获得险资举牌。2019年以来,中国人寿就多次举牌万达信息。今年11月6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人寿通知,前期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签署的《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中国人寿20亿元独家参与万达信息定向增发事宜),已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本次增持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万达信息的股权比例将升至24%,坐稳第一大股东。《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万达信息的险资股东还有信泰人寿。截至三季度末,信泰人寿持有万达信息的股份占比为1.1811%。近两年来,万达信息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19年,万达信息实现营业总收入21.25亿元,同比下降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97亿元,同比下降702.30%。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1.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669.85%。基本面不佳的万达信息,缘何被注重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险资频频增持、举牌?究其原因,可能源于二者业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近年来,险企在经营层面持续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对软件开发和服务的需求提升。万达信息的核心业务是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开发和服务,三大主营业务(软件开发、运营服务和集成收入)均与保险公司业务具有很强的业务协同效应。以中国人寿持续增持万达信息为例,今年10月份,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基础技术、数字化经营管理、医保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就和谐健康举牌一事,万达信息方面表示,新进股东(和谐健康)将新增资源导入和业务协同,合作空间巨大。万达信息将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举牌与主业存在业务协同效应的企业,是今年险资举牌的显著特征之一。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举牌具有类似特点的上市公司。比如,近年来持续加码高端养老社区的泰康人寿在今年举牌阳光城,太平人寿举牌大悦城,华泰资产举牌国创高新,被举牌者均为地产企业,其负债端能与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对接,可有效解决举牌双方对投融资的需求。险资青睐金融股年内多次举牌除上述特征外,险资举牌金融股也是今年的另一大特征。今年以来,中国人寿系多次举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太平人寿也举牌农业银行;太平洋人寿则举牌锦江资本;中信保诚人寿举牌光大控股。爱心人寿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根据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银行等金融企业仍是服务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是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力量。鉴于金融行业可以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回报,未来保险公司仍将对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稳定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险资举牌的金融股中有不少H股。华西证券在研报中称,举牌的成本是保险资金考虑的重点,H股频被举牌可能与估值较低有关。险资举牌A股的方式,并非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或定增的形式,可降低买入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举牌而带来的股价波动。今年举牌上市公司主要以大型险企为主,这与此前大为不同。2015年前后,一批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密集举牌,一度引发市场热烈讨论。而自2016年以后,中小型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次数开始减少,大型龙头险企开始成为举牌的主角。今年,举牌险企中,包括中国人寿集团及寿险公司、中国太保集团及寿险公司、泰康人寿及养老公司、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华泰资产、中信保诚人寿、百年人寿等险资巨头,此前中小险企密集举牌的现象不再。今年以来,在监管层面,银保监会持续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保险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重要投资标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各类股票、债券约10万亿元。促进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制定发布监管规则,促进保险公司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实施差异化投资监管比例,最高可达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指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险资应适当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应在保持总体规模稳定的基础上,抓住A股波动向上的结构性机会进行配置,并高度关注高分红股票的长期价值;继续挖掘大市值、业绩优、高ROE、低估值的蓝筹股的长期投资机会,为保险资金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原标题:重大突破!固态电池传出大消息,能量密度4倍Model 3,15分钟充电80%!美股龙头暴涨400%,A股概念股名单来了) 近日,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传出大消息了。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提升至45%12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提高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较早之前便已经有讨论,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险资扩大投资A股进行了预热。7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都较优的险资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从30%升至45%。根据分析,险资并未马上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而是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银保监会不同,国常会明确指出,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一方面是引导险企加大投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是明示险企避免资金投机。资深人士认为,此次会议目标非常明确,由上而下管理的系统性更强,进程也有望加快。险资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提高至45%,相比之前的上限30%提高了一半。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两项投资余额合计26828亿元,按照50%的比例增长估算,险资投资金额最高增量为13414亿元。最新披露的10月末险资持股数据比6月末增加了641亿元,理论上还有约1.3万亿元的增量险资等待入场。险资一向偏好高分红、低波动的大盘蓝筹股,可以预期等待入市的险资很大一部分将投向基本面优秀的大盘股。此外,国常会特别强调的基础建设也将是险资重点的目标所在。最后,科技自主基调下的科技热持续发酵,收益率一直领先于市场,也有望吸引大量险资买进。固态电池重大突破,15分钟充满80%电量作为电动车的最大瓶颈,电池一直是决定电动车性能的最大要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的电池是帮助电动车行业腾飞的关键。近日,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就传出大消息了。当地时间12月8日,由大众和比尔·盖茨支持的初创公司Quantum Scape公布了其最新固态电池惊人的性能数据。数据显示,它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80%,并能在15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通常锂离子电池需要40分钟或更长时间)。在续航里程为300英里或更高的车辆上搭载,正常使用寿命将达到12年左右。同时测试表明,该电池在800次循环后并未衰退,相当于24万英里(3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令业内惊讶的不仅仅是其出色的充电速度,更在于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超过每升1000瓦时,几乎是顶级商用锂离子电池组密度的两倍,是目前特斯拉Model 3电池的四倍。而按重量计算,它能提供380至500瓦时/公斤的能量,相比之下,目前的特斯拉电池大约能提供260瓦时/公斤的能量。Quantum Scape表示,电池将于2024年投入生产。据报道,其固态电池甚至可为电动飞机提供动力。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技术制高点,相比传统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寿命、适用范围、安全性等指标性上大幅领先。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第30个年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电池技术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变革周期,固态电池极有可能就是这个新周期。受利好消息刺激,公司股价前日大涨31.08%,盘后交易中继续大涨。隔夜盘前公司股价就一路走高,盘中触及87.5美元/股高点,最高涨幅超过50%,收盘涨近30%,近一月内涨幅高达429%。Quantum Scape是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于2010年在美国圣何塞成立的公司,曾得到大众汽车、马牌轮胎、上汽集团等企业投资。今年6月,大众对Quantum Scape追加2亿美元的投资以帮助其到2025年建立固态电池量产生产线,大众或将成为Quantum Scape固态电池的第一个主机厂客户。虽然上市还不满4个月,但Quantum Scape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喜爱,上市前即从大众汽车筹集了3.8亿美元,并从比尔·盖茨、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Khosla Ventures、KPCB等科技投资者获得了额外资金。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作为下一代电动车适配的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根据中银国际测算,全球固态锂电池的需求量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1.7GWh、44.2GWh、494.9GWh,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目前,全球主流主机厂和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大众、宝马、丰田、日产雷诺、通用等国际车企都在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最新有媒体报道称,丰田汽车将在未来数年搭配销售全固态电池的汽车。我国虽然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辉能科技、珈伟新能、赣锋锂业、横店东磁在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发力固态电池的研发。国轩高科公开了固态电池时间表,表示两年内引入相关技术,2022年开始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生产高安全固态电池;2025年后生产出能量密度超过800Wh/L、超过400Wh/kg、循环800次的全固态电池。当升科技2019年底曾表示,公司固态锂电材料已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目前正根据客户反馈和需求进行后续研究开发。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投产时间需要根据产品研发进度和市场需求状况而定。杉杉股份2018年就曾表示,公司将从全固态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开始研发,逐步对全固态电池材料进行全面布局;同时亦侧重对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研发。珈伟新能表示,公司生产的类固态电池的工艺体系可以应用于手机,但公司目前生产的是体积较大的动力电池,没有在手机领域运用;公司生产的类固态锂电池其能量密度较相同材料相同质量的液态电池更高。(数据宝 王林鹏)
险资权益类投资的分类监管政策使劲“扇动着翅膀”,资本市场能收集到多少“暖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 实际上,该项会议内容是对4个月前银保监会发布的政策的“升维”推动。今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内容包括根据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设置差异化的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笔者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险资分类监管作出部署,重点在于对保险机构发挥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作用进行“顶层引导”,以及提升优质险企对于险资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从而在提升险企发展质量的同时,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首先,“最高至45%”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是对于风控表现优异险企的特别授权,为其加速成长提供更大空间和可能。 目前,险企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包括存款、债券等固收类投资以及权益类投资。由于存款和固收类投资更多的是依靠规模获取收益,因此险企的个性化竞争赛道主要集中于权益类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占上一个季度末总资产(2019年年底)的21.3%,而彼时险企权益类投资的占比上限为30%。也就是说,险企对于权益类投资权限的使用还是比较积极的。 这种积极一方面是源于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另一方面,也在借此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险企自身经营业绩,以及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其次,资本市场欢迎中长期资金,但必然需要对资金设定“质量门槛”。 在供给非常充分的商品流通市场,只要是善意的资金,其进出的自由度通常较高,因为流通基本上是买卖双方的权利兑现,并不会对市场中其他个体产生比较大的扰动。但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需要对进场资金的质量设限,质量的评价维度包括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运作方式等。 这是因为,一方面,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具体板块相匹配,这一点在散户方面,体现为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中的不同层级对投资经验和资金门槛的设置;对机构而言,虽然门槛不像散户那样直观,但是差异化监管显然明示了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资金的运作期限等具体运作方式也需要适合资本市场。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其行为与资本市场生态可能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并进而可能影响其他资金权利的实现。因此,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的是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保险资金先天具有长期性,且具有相对低风险下的相对高回报需求,与资本市场“气质匹配”。因此,监管部门愿意给予其中的风控“优等生”以更高的投资权限。 第三,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提升,虽然并不等于“直接入市”增加,但是资本市场越来越有能力从中赢取更多“流量”。 有部分观点认为,险资对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入在整个险资运用余额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中均不突出,如今上限的提升,可能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险资年内投资运用余额20.85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8.53万亿元增长12.52%。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75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2.44万亿元增长12.7%。截至10月末,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为13.19%,较去年年底的13.17%小幅上升。此外,从一季度末的数据来看,股票、股基及混合型基金余额在权益类投资余额中的合计占比略低于50%。 从上述数据来看,险资好像对于A股投资的主动性略有不足,但实际并非如此。其一,险资大量的权益类投资可以跟随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因为险资对于实体企业的投资可能潜伏于从孵化期到PRE-IPO之间的任何阶段,这部分资金实际上为A股市场培育了优秀的拟上市、拟挂牌公司;其二,即便是暂时没有入市的险资,其考察的投资方向中也必然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而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资本市场,自然有动力和能力吸引更多的险资进驻。 笔者认为,监管部门通过分类监管赋予险资的虽然是投资的权利,但是鉴于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职能、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共同目标,鉴于险企自身的发展诉求,有能力的险企和险资将必然更好地行使权利,而主动变革、主动作为的资本市场有望收集到更多的政策“暖风”。
近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险资提高股权投资比例,对A股带来什么影响? 博众投资表示,截至10月末,险资年内投资运用余额2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1%。今年前10个月,险资实现投资收益共计8656.93亿元,平均收益率达4.32%。其中,在今年险资配置的各类资产中,权益类资产实现的投资收益率遥遥领先。前10个月,险资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为9.05%,位列险资各大类资产投资收益率之首;股票投资收益率为8.74%,位列第二,可见,即使遇到疫情,但股权投资收益依然比较可观。 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意味着目前总资产超过20万亿元的保险行业,将有更多资金可以进入资本市场。从长期看,这对增加资本市场流动性,提升价值投资理念和进一步稳定A股市场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今年遇到疫情,市场波动特别大,加大“杠杆”成为了A股上涨的主要动力。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货币政策上将会适度收紧,资金流动性下降将会降低A股整体估值,加大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有利于为A股注入“活水”,稳定市场。其次,作为资本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领域一直为市场所关注,也潜在影响着市场的投资“话风”。保险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提高A股市场的稳定性和强化价值投资的长线风格。 一眨眼,已经进入12月份,上证指数迟迟未能有效突破7月份高点3458点,盘久必跌?博众投资表示,由于7月份市场3458点见顶,并且放出巨量,可见形成了不少套牢盘。目前在宏观经济稳定,并且逐步探底回升的大背景下,A股没有持续杀跌的逻辑支撑,我们认为短期调整可以解放前期套牢盘,更有利于市场下一步走好。投资者短期可以注意风险,适度降低仓位。政策和经济基本面依然支持结构性慢牛走势,投资者更应该立足于长期投资,坚守中国核心资产,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博众投资,陪伴创造价值 博众投资专注,致力于打造权威、专业的咨询及投教服务能力,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均设有金融研究基地,是业内最早成立“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证券市场研究中心”、“资讯数据信息中心”、“上市公司调研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的投资咨询公司。除研究中心的投入外,博众投资广纳人才,拥有同类机构中人数最多的持牌资深投资顾问,汇聚了大批中国第一代注册分析师、知名专家、以及海外归国人才,被誉为中国证券界的“黄埔军校”,研究实力与规模均处国内一流水平。
近日,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传出大消息了。 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提升至45% 12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 提高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较早之前便已经有讨论,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险资扩大投资A股进行了预热。7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都较优的险资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从30%升至45%。根据分析,险资并未马上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而是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与银保监会不同,国常会明确指出,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一方面是引导险企加大投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是明示险企避免资金投机。资深人士认为,此次会议目标非常明确,由上而下管理的系统性更强,进程也有望加快。 险资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提高至45%,相比之前的上限30%提高了一半。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两项投资余额合计26828亿元,按照50%的比例增长估算,险资投资金额最高增量为13414亿元。最新披露的10月末险资持股数据比6月末增加了641亿元,理论上还有约1.3万亿元的增量险资等待入场。 险资一向偏好高分红、低波动的大盘蓝筹股,可以预期等待入市的险资很大一部分将投向基本面优秀的大盘股。此外,国常会特别强调的基础建设也将是险资重点的目标所在。最后,科技自主基调下的科技热持续发酵,收益率一直领先于市场,也有望吸引大量险资买进。 固态电池重大突破,15分钟充满80%电量 作为电动车的最大瓶颈,电池一直是决定电动车性能的最大要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的电池是帮助电动车行业腾飞的关键。近日,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就传出大消息了。 当地时间12月8日,由大众和比尔·盖茨支持的初创公司Quantum Scape公布了其最新固态电池惊人的性能数据。数据显示,它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80%,并能在15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通常锂离子电池需要40分钟或更长时间)。在续航里程为300英里或更高的车辆上搭载,正常使用寿命将达到12年左右。同时测试表明,该电池在800次循环后并未衰退,相当于24万英里(3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令业内惊讶的不仅仅是其出色的充电速度,更在于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该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超过每升1000瓦时,几乎是顶级商用锂离子电池组密度的两倍,是目前特斯拉Model 3电池的四倍。而按重量计算,它能提供380至500瓦时/公斤的能量,相比之下,目前的特斯拉电池大约能提供260瓦时/公斤的能量。 Quantum Scape表示,电池将于2024年投入生产。据报道,其固态电池甚至可为电动飞机提供动力。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技术制高点,相比传统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寿命、适用范围、安全性等指标性上大幅领先。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第30个年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电池技术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变革周期,固态电池极有可能就是这个新周期。 受利好消息刺激,公司股价前日大涨31.08%,盘后交易中继续大涨。隔夜盘前公司股价就一路走高,盘中触及87.5美元/股高点,最高涨幅超过50%,收盘涨近30%,近一月内涨幅高达429%。 Quantum Scape是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于2010年在美国圣何塞成立的公司,曾得到大众汽车、马牌轮胎、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等企业投资。今年6月,大众对Quantum Scape追加2亿美元的投资以帮助其到2025年建立固态电池量产生产线,大众或将成为Quantum Scape固态电池的第一个主机厂客户。 虽然上市还不满4个月,但Quantum Scape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喜爱,上市前即从大众汽车筹集了3.8亿美元,并从比尔·盖茨、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Khosla Ventures、KPCB等科技投资者获得了额外资金。 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 作为下一代电动车适配的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根据中银国际测算,全球固态锂电池的需求量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1.7GWh、44.2GWh、494.9GWh,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目前,全球主流主机厂和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大众、宝马、丰田、日产雷诺、通用等国际车企都在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最新有媒体报道称,丰田汽车将在未来数年搭配销售全固态电池的汽车。 我国虽然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包括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辉能科技、珈伟新能(行情300317,诊股)、赣锋锂业(行情002460,诊股)、横店东磁(行情002056,诊股)在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发力固态电池的研发。 国轩高科(行情002074,诊股)公开了固态电池时间表,表示两年内引入相关技术,2022年开始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生产高安全固态电池;2025年后生产出能量密度超过800Wh/L、超过400Wh/kg、循环800次的全固态电池。 当升科技(行情300073,诊股)2019年底曾表示,公司固态锂电材料已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目前正根据客户反馈和需求进行后续研究开发。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投产时间需要根据产品研发进度和市场需求状况而定。 杉杉股份(行情600884,诊股)2018年就曾表示,公司将从全固态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开始研发,逐步对全固态电池材料进行全面布局;同时亦侧重对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研发。 珈伟新能表示,公司生产的类固态电池的工艺体系可以应用于手机,但公司目前生产的是体积较大的动力电池,没有在手机领域运用;公司生产的类固态锂电池其能量密度较相同材料相同质量的液态电池更高。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坐拥万亿资产的保险巨无霸,又开始“买买买”。最新信息显示,中国人寿近日增持并举牌了工商银行H股,中国平安也再度增持汇丰控股股份。 据统计,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0次,半数以上投向港股,其中相对偏爱金融股。这背后的资产配置逻辑是什么?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两大保险巨头增持银行股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与其一致行动人已多次举牌国有大行H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9月2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9月21日,中国人寿通过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工商银行H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份约43.59亿股,持股比例由4.9989%上升至5.0219%;中国人寿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工商银行H股约46.94亿股,持股比例由5.3846%上升至5.4077%。 另一大保险巨头中国平安亦不甘人后。据港交所网站披露,9月23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管以平均每股28.2859港元,增持1080万股汇丰控股。增持完成后,平安资管对汇丰控股的持股数量达16.5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再次取代贝莱德重新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 受此消息刺激,汇丰控股昨日涨幅达到9.22%,创下一年多以来最大涨幅。有消息称,中国平安一直在和汇丰控股洽谈未来恢复股息的问题。 险资为何偏爱银行股 保险资金如此看好银行股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当前银行股估值偏低,股息率又高,将来不排除会带来估值上涨的收益。 中国平安管理层也多次向记者提及,银行股普遍经营稳健,盈利能力较强,股价波动小,且股息率较高,可为投资者提供较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此外,银行股H股价格目前普遍低于A股价格,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H股可获取更高收益率,长期投资价值更为明显。 此外,保险资金加强高分红、低波动的蓝筹股配置思路的一个主因是:境内保险公司将相继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9编制报表。 在新准则下,大部分权益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利润表,因此,在资产配置中控制波动率将变得尤为重要,即一方面要控制权益的配置比例,另一方面要控制权益配置的质量。因此,高分红、低估值并适合长期投资的大盘蓝筹股将更受保险公司青睐。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数创3年新高 作为资本市场主力军之一,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据统计,今年以来,保险资金累计有20次举牌A股、H股上市公司的举动,已远超2019年、2018年、2017年的举牌次数,创下3年来的新高。 在这20次举牌中,12次举牌为港股公司;从行业类别来看,6次举牌标的为金融股,4次为地产股。 除金融股之外,保险资金偏爱地产股的理由是,地产类相关公司还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存在战略协同价值。一方面,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宇具备可观的收益率,符合保险资金的喜好和要求;另一方面,保险巨头近年来相继布局养老领域,先股权投资,后业务协同,保险巨头与地产公司未来在养老产业、长租公寓等领域的合作可期。 当然,港股举牌与内地投资者所熟知的举牌概念“不一样”。由于两地市场口径不一样,在香港市场增持至流通股5%后,就被要求进行申报,和内地达到总股本5%的举牌概念存在一些差异,其实际对应的总股本持股比例会低一些。这也是今年保险资金举牌数大幅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以上特点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的这轮险资举牌潮与5年前那轮相比,存在本质区别。比如,这轮险资举牌主体都是大型保险公司,而5年前那轮举牌则以中小保险公司为主;这轮险资举牌方式都是以协议转让、参与定增等相对平稳的方式为主,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在二级市场竞价争抢的模式,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较大;这轮保险巨头举牌的动机均为中长期财务投资、价值投资,而5年前,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则意图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掌握后者的控制权。 这轮险资举牌资金的来源更多元化,既有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也有中长期保险产品账户资金,这类保险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长、成本相对较低,相对应的资产配置也比较稳定,资金不会大进大出。而5年前中小保险公司举牌的资金来源多来自于保险产品,且以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负债久期较短、成本较高,一旦到了产品给付阶段,容易影响资产端的持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