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00981,HK)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4月30日通过决议案,批准建议进行人民币股份发行、授出特别授权及相关事宜,决议案让中芯国际申请于科创板上市,建议将予发行人民币股份数目不超过16.86亿股新股。 5月6日,中芯国际开盘大涨,最终收报16.90港元/股,当日上涨10.7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或受中芯国际“回A”刺激,A股芯片概念行情再起。根据东方财富数据,5月6日,光刻胶、国产芯片和半导体概念分别上涨8%、4.94%和4.71%。代表企业中,兆易创新、安集科技分别上涨10%和20%,长电科技上涨8.10%。 募资发展先进制程工厂 中芯国际是一家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其官网资料显示,为了满足全球客户的不同需求,中芯国际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包括逻辑电路、闪存内存等。 半导体行业主要分为三种模式——IDM、Fabless、Foundry。其中,IDM是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环节于一体,代表企业为英特尔、三星;Fabless主要指无工厂的芯片设计公司,代表企业有高通、华为海思等;而Foundry则只负责制造、封装或测试的其中一个环节,并不负责芯片设计,代表企业有台积电、格罗方德以及中芯国际。 目前,华为海思在中国大陆Fabless厂商中独占鳌头,中芯国际则是最大的Foundry。由于华为海思并没有上市,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无疑将成为A股最“硬核”的芯片股。 中芯国际此次赴科创板IPO,目的之一便在于募集资金发展其先进制程工厂。公司表示,此次募集资金约40%将用于投资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用作为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约4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5月5日收盘,中芯国际报15.26港元/股,若是平价发行,中芯国际发行16.86亿新股预计将募集约235亿元人民币。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SN1项目就是FinFET的14nm及以下工艺,资本充足后,将加快公司先进工艺进展,有利于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快速实现。 对于中芯国际科创板IPO,集邦咨询分析师认为,晶圆代工是典型的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中芯国际正处于追赶国际晶圆代工先进技术水平阶段,资本支出巨大,科创板上市将进一步加大其融资力度,亦利于中芯国际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逐鹿14nm制程 中芯国际总部在上海,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地拥有生产基地。在中芯国际各地晶圆厂中,采用12英寸先进工艺(14nm及以下)的中芯南方最为业内及投资者瞩目。 信达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方竞表示:“SN1项目即为中芯国际子公司中芯南方,主要用于14nm及N+1产线的研发及生产。据信达电子产业链调研,目前中芯国际14nm已在量产华为RFTransceiver芯片,麒麟芯片在验证中。而N+1产线即7nm产线,目前仍处早期客户验证阶段,2020年Q4计划风险量产。” 中芯国际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第一代14nmFinFET技术已进入量产,2019年四季度贡献约1%的晶圆收入,预计2020年稳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技术平台持续客户导入。若成功赴科创板IPO,以上文中预计募集235亿元资金计算,中芯国际预计将为SN1项目投入94亿元。 实际上,无论是三星、英特尔这种IDM厂商,还是台积电这类Foundry,都对先进制程投入重金,中芯国际也不例外。为了分担初期高额投入,快速扩大先进产能规模,中芯国际SN1项目还引入了国家、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进入。 2018年1月30日,中芯国际宣布旗下子公司中芯南方增资扩股,其中上市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芯控股出资15.44亿美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47亿美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8亿美元。增资完成后,中芯南方注册资本由2.10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中芯国际持股比例约为50.11%,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对于赴科创板IPO融资具体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中芯国际,不过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在公告中,公司董事会认为人民币股份发行有利于维持其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改善其资本结构,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有利于加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信达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方竞表示:“晶圆厂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战略布局重要性凸显,是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同时,为了摆脱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也将不断增大上游设备材料,下游封测的国产化比例。”
在港股上市刚满16年之际,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正式启动回A计划,欲登陆科创板,谋求“A+H”。 5月5月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董事会于4月30日通过决议案,建议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建议初始发行不超过16.86亿股股份;由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及承销商。 若以2020年5月5日收盘价15.26元港币推算,中芯国际募资总额约254亿港币(约231亿人民币)。 中芯国际表示,募资总额约40%资金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作为其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剩余约40%作为补充流动资金;此次拟发行的16.86亿股股份,将全为人民币股份新股,不涉及现有股份的转换。 目前,这一上市建议仍然需取决并受限于市况、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以及必要的监管批准。 若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将是红筹回A登陆科创板的第一股。 宣布这一消息后,中芯国际5月6日股价应声大涨,涨幅10.75%,总市值871.25亿港元,相比5月5日收盘,市值已飙升100亿港元。 港股上市16年之后回A 官网显示,中芯国际2000年4月创立,总部位于上海。 中芯国际介绍称,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目前,中芯国际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晶圆厂,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在江阴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块加工合资厂。此外,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营销办事处,同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代表处。 而在资本市场上,中芯国际分别于2004年3月17日和18日登陆美国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市。 2019年5月24日,中芯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主动从纽交所退市,且已得到董事会批准。 如今,港股上市16年之后,中芯国际终于启动回A之路。 谈及回到境内上市的理由,中芯国际董事会认为,“人民币股份发行将使其能通过股本融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并于维持其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改善其资本结构。另外,人民币股份”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有利于加强其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2015-2019年实现营收分别约为147.13亿元、202.16亿元、203.26亿元、231.84亿元、217.9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6.46亿元、26.13亿元、11.74亿元、9.2亿元、16.37亿元(人民币)。 2019年年报来看,国内业务仍占中芯国际营收的大头,其中国业务营收占比达59.5%,此外,美国、欧亚大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6.4%、14.1%。尽管2019年营收下滑,但基于其在中国的战略位置,中芯国际将今年的增长率目标定为11%至19%,并计划将毛利率维持在20%。 此外,中芯国际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在先进制程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代14nmFinFET技术已进入量产,在2019年四季度贡献约1%的晶圆收入,预计在2020年稳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技术平台持续客户导入,将把握5G、物联网、车用电子等产业发展机会”。 对于中芯国际在募资用途中提及的“12英寸芯片SN1项目”,不久前的一篇媒体报道透露了一些信息,“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SN1&SN2厂房建设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预计今年8月全面竣工,建筑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文章还提到,“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SN1生产厂房、CU8动力车间和SO8生产调度及研发楼三个大的单体建筑物及一些配套设施,该项目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中国强芯梦的投资项目,投产工艺节点可覆盖14纳米-7纳米”。 有券商人士分析指出,中芯国际技术突破伴随国内迎来晶圆厂的建设热潮,配套产业需求将成倍增长。 中芯国际的众多A股“伙伴” 代表着中国芯片制造水平的中芯国际回A消息,一度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5月6日,A股半导体、国产芯片、光刻胶等板块纷纷跟涨,兆易创新、晶瑞股份均获涨停,长电科技涨幅8.1%,雅克科技、江丰电子也顺势飘红。 此外,科创板公司的聚辰股份、安集科技涨停,中微公司上涨近14%。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拥有众多A股“伙伴”,主要为设备和材料企业。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国内先进制程的领军企业,中芯国际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值得重点关注。目前中芯国际的供应链中,设备企业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沈阳拓荆等;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华特气体、江丰电子、安集科技、雅克科技、晶瑞股份等。” 如中芯国际为国内刻蚀机设备龙头厂商中微公司2016年第一大客户。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在国内外知名厂商55纳米到5纳米的芯片生产线上。 此外,中芯国际也是安集科技最大单一客户,占比60%左右。安集科技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已在130-14nm技术节点实现规模化销售,主要应用于国内8英寸和12英寸主流晶圆产线;10-7nm技术节点产品正在研发中。 无独有偶,晶瑞股份表示,公司光刻胶产品2018年进入中芯国际天津工厂8英寸线测试并获批量使用。 鼎龙股份也提到,公司负责中芯国际子课题“20-14nm技术节点CMP抛光片产品研发”任务;南大光电也提到,给中芯国际供应电子特种气体等。 目前,中芯国际还是国内封测龙头长电科技的股东,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控股的芯电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持股14.28%,为第二大股东。 “海思、中芯国际与长电科技作为本土半导体设计、代工以及封测领军企业,一季度业绩携手超预期增长,有望协同推进半导体国产化”,长城证券分析指出。
1月16日,汇丰银行研究部(HSBC)更新对国泰君安国际(01788)研究报告,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港元,隐含27.5%升幅空间。 香港头部券商国泰君安国际周二提议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用于其业务发展和扩展。该公司计划在发行19.19亿至28.88亿股股票,每股1.45港元,集资约37.52亿港元。我们发现该提案值得探索,原因如下: 1)有限的供股价折让反映了大股东国泰君安证券对国泰君安国际的强烈信心。 2)资金将投入业务拓展和扩张。资金主要用于重资产业务如孖展和债券做市,同时继去年收购越南后,会继续投入发展东南亚业务。 3)供股对ROE稀释有限:在极端情况下,即在2020年无盈利贡献,扩大净资产后的2020年ROE仍在10.9%,有关投资回报率相对于中国内地券商仍然非常吸引,后者2020年的预期平均ROE为9.4%。 同时,报告预期2020年国泰君安国际的股息收益率约6.6%,维持“买入”评级。汇丰提到,其继续用市净率法对公司股票估值,前提包括中期ROE 12%,增长率5%,股权资金成本为11%。公司股价处于在过去5年中的低位,6.6%的股息收益率较为吸引。
佳兆业集团(01638-HK)公布,公司建议进行优先票据的国际发售。 落实票据的条款后,预期瑞信、德意志银行、海通国际、中银国际、巴克莱、中信银行(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佳兆业金融集团、富昌证券有限公司、香江金融与公司等各方将订立购买协议,据此瑞信、德意志银行、海通国际、中银国际、巴克莱、中信银行(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佳兆业金融集团、富昌证券有限公司及香江金融将为票据的初步买家。
1月8日消息,佳兆业集团(01638-HK)公布,公司建议进行优先票据的国际发售。 落实票据的条款后,预期瑞信、德意志银行、海通国际、中银国际、巴克莱、中信银行(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佳兆业金融集团、富昌证券有限公司、香江金融与公司等各方将订立购买协议,据此瑞信、德意志银行、海通国际、中银国际、巴克莱、中信银行(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佳兆业金融集团、富昌证券有限公司及香江金融将为票据的初步买家。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早盘,招商银行总市值突破万亿元,盘中股价一度突破40元,截至发稿,招商银行涨0.10%,市值为9944亿元,成交接近15亿元。 招商银行成为继工行(市值2.15万亿元)、建行(市值1.82万亿元)、中行(市值1.09万亿元)、农行(市值1.29万亿元)后的万亿元市值银行股俱乐部中的一员。 消息面: 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以来,招行涨幅达57.66%,而同期银行指数的涨幅只有30.23%。 而招商银行通过旗下招银国际,在宁德时代项目上的浮盈已蔚为可观。 目前宁德时代总市值超2400亿元。而这只锂电池王者,背后站着招行全资的投资公司招银国际。 深圳市招银叁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宁德时代前十大股东之一,持股数7215.7万股,占比3.27%。而融资信息却显示:招银国际在2017年11月10战略投资了宁德时代,金额未知。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公开信息最保守计算,仅从宁德时代2018年6月11日上市开始算,相对宁德时代25.14元的发行价,招银国际在其上市后净浮盈约63亿元。而这还只是招银国际持股宁德时代股份上市后的浮盈情况。 据报道,如果按照公开信息最保守计算,仅从宁德时代2018年6月11日上市开始算,相对宁德时代25.14元的发行价,招银国际在其上市后净浮盈约63亿元。而这还只是招银国际持股宁德时代股份上市后的浮盈情况。 上招银国际内部人士表示,招银国际首次投资宁德时代是在2016年1月,当时其投后估值230亿元。招银国际以9.6亿元投资,每股价格为14元。 据测算,招银国际首次共投资宁德时代共6857.14万股。而这部分股份,到目前为止每股浮盈97.88元,招银国际首次投资的股份浮盈67.12亿元。 而招银国际后续又追加了29亿元投资额,以43元/股追加6744.18万股,这部分股份到目前为止浮盈46.45亿元。 综上,招银国际仅在宁德时代一个项目上就保守浮盈113.57亿元。
2.3亿闲置募集资金无法按期归还 腾邦国际称因募资专户被司法冻结 腾邦国际(300178,SZ)的债务危机正在持续发酵。12月25日,腾邦国际公告称,由于金融去杠杆等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变化,银行收缩贷款信用,致使公司资金周转紧张,存在部分债务逾期,导致公司多个银行账户(包括4个募集资金账户)被司法冻结,募集资金存在归还后被冻结或划转的风险。公司暂时无法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不超过2.3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归还至公司募集资金银行专户。 “账户被冻结了,如果还进去就会有风险,我们正在和债权人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撤诉,如果能撤诉,账户就会解冻。”腾邦国际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回应并解释道。 定增募资屡次变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5年,腾邦国际发布定增预案,拟向实际控制人钟百胜在内的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7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98亿元。此后,腾邦国际对定增方案两度调整,募资总额从15.98亿削减到12亿元,后又再下调至7.98亿元,最终只用于O2O国际全渠道运营平台及差旅管理云平台(第一期)项目,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 到了2017年12月,腾邦国际再一次“改变主意”,称为满足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益,拟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金额为人民币 2.3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 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在上述资金归还次日,即2018年12月25日,腾邦国际再度宣布,要继续使用部分闲置资金不超过2.3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今年8月,腾邦国际公告称,获悉公司及子公司名下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原因系借款合同纠纷,涉及公司及子公司基本账户、一般户及募集户等在内的45个账户,当时腾邦国际方面称,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正与银行积极磋商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部署加快回笼应收账款,精简不良业务,确保诉讼事项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时隔四个月,腾邦国际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开设的4个募集资金专户仍全部被法院冻结,尚未解封,可见公司仍未寻求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根据公告,这4个募资账户余额合计为56.37万元。 腾邦国际方面称,公司正在积极与债权人协调,争取早日解除募集资金账户的冻结,待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时尽快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同时,公司董事会、管理层正在积极与公司保荐机构探讨其它可行的归还方式,尽快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债务危机何解? 腾邦国际的危机或要追朔于控股股东腾邦集团的债券违约。今年6月10日,腾邦集团公告称,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17腾邦01”债券未能按时足额支付1.125亿元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由债券违约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逐渐蔓延至上市公司。8月8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对腾邦国际下发“封杀令”,因腾邦国际及部分子公司BSP票款欠款总金额高达2.17亿元,国际航协通知各GDS暂停其BSP现金销售权限。这就意味着,腾邦国际无法继续从国际航协拿到机票资源并分销,对于以机票代理业务起家的腾邦国际而言,这无疑是影响甚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年初以来,因股票质押到期,腾邦集团三度被动减持:2月至4月,腾邦集团累计被动减持腾邦国际1189.5万股股票,占腾邦国际总股本的1.93%; 5月至8月,腾邦集团累计被动减持807.96万股股票,占腾邦国际总股本的1.31%;8月26日至12月4日,腾邦集团累计被动减持的股票数量为626.09万股,占腾邦国际总股本的1.02%。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邦国际也在“卖子求生”。11月8日,腾邦国际披露,拟向控股股东腾邦集团出售全资子公司融易行100%股权,双方最终协商确定交易价格为9.1亿元。不过,一独立董事因控股股东已出现大量债务违约,对整个交易的担保能力及付款能力存疑,而对该转让事项投了弃权票,加上融易行尚欠上市公司22亿,这宗交易备受外界质疑。 “这宗交易已经在月初的股东大会通过了,之前我们已经公告了腾邦集团将通过盘活土地等资产的方式按协议约定时间支付购买融易行的9亿价款,具体详情可看公告,一切以公告为准。”腾邦国际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根据腾邦国际此前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后续融易行将逐渐降低放贷规模,用收回贷款偿还腾邦国际欠款。同时强调称,此次转让对融易行未偿还借款约定了偿还时间及其违约责任,并约定由腾邦集团欠款本息以及违约金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除此之外,腾邦集团还出具了承诺函,此次交易融易行在过渡期间的收益归上市公司所有,亏损由腾邦集团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出售融易行所获得的9.1亿作价款以及融易行尚欠腾邦国际的22亿,并非一次性到账,而是分期支付及偿还,这是否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司的债务压力,解除相关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均存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