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61天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后,九号公司又在赶赴下一个“战场”。 日前,有坊间消息表示,为推动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抢占AI以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先机,九号公司对原有机器人团队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了AI及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商用机器人事业部、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部以及机器人移动平台产品线四个新的组织架构。 开辟诸多细分赛道 有接近九号公司的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九号公司本轮组织架构意在进一步建设精干稳定、能打胜仗的机器人团队,夯实机器人核心技术,推进机器人产业落地,以便适应机器人业务未来3年至5年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看,新成立的AI及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整体定位是用机器人技术为整个公司赋能,主要负责AI及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全球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顶级专家陈子冲为院长。该研究院研发的技术可以赋能运载机器人产品,机器人移动平台产品线,以及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甚至这些技术也可以降维运用到九号公司的短交通产品线上,提升短交通产品的智能化。”前述接近九号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商用机器人事业部主要负责运载机器人产品线的战略规划、产品开发方向定义、业务规划、商业应用规划等,发展、积累和应用服务机器人各项关键核心技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 机器人移动平台产品线主要职责是通过公司各单元技术的集成和封装,模块化的形式提供高度灵活、自由配置的运载机器人平台;积极参与和对接核心客户,收集和整合主要场景和技术要求,在服务核心客户的过程中快速迭代各模块。 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部则致力于面向消费者的家用服务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从新增四大团队的类型来看,九号公司拓展产品线意向明显,家用机器人亦首次正式出现在九号公司的发展版图中。至于当下九号公司正在研发的家用机器人产品类型,上述相关人士表示该产品目前仍处于保密阶段,未能透露过多信息。 事实上,这并非九号公司首次拓展产品线。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九号公司一直坚持多元化布局,并开辟了诸多细分赛道,包括平衡车、两轮智能电动车,全地形车、机器人等等。 布局机器人赛道的好时机 九号公司方面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新赛道的逻辑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紧紧围绕着“智慧移动能力公司”这一定位、“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这一使命展开,智慧移动能力包含智慧的移动“人”,和智慧的移动“物”两个维度。 多元化的布局也使得九号公司在移动人方面发展智能短交通,在移动物方面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形成明确的、面向未来的战略方向和边界。 从九号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亦能找到九号公司加码机器人研发的“预兆”。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九号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覆盖智能配送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事实上,早在初创时期,九号公司踏入的赛道是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但机器人业务才是九号公司矢志不渝的梦想与初心。 “公司的早期创始人很多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是做机器人出身的。整个技术团队其实对机器人都有一种特别的热爱和情怀。”谈及机器人领域,九号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禄峰此前表示。资料显示,高禄峰、王野、陈中元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司多位董事会成员也出自该校。 初创时期的九号公司,由于当时的市场不成熟,暂时放弃了机器人业务,但如今,九号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发展,让其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实力、拓界能力以及资金保障,市场也在逐渐打开。 “当下正是布局机器人赛道的好时机。”盘和林告诉记者,机器人产业覆盖两个领域,一个是商用机器人,一个是工业机器人。“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随着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的周期需求波动,而商用机器人现阶段还在导入阶段,市场消费力还很不稳定。” “工业机器人需求实际上已经爆发,甚至逐步进入了成熟阶段。商业机器人结合AI人工智能,未来的前景是很广阔的。但现阶段属于概念期向成长期转变,预期2年至3年内会逐步进入成长期。”盘和林表示。
与TCL合约到期 黑莓手机再见 2月4日,BlackBerry Mobile(黑莓移动)在其官方Twitter上宣布,TCL与该公司的合约将会在今年结束,8月31日开始,TCL将会停售黑莓手机,这也意味着,黑莓手机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早在2016年,黑莓就将手机品牌授权给TCL,停止自身的生产和销售,然而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黑莓还是未能摆脱边缘化的困局。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市场基本被三星、华为、苹果等几大主流品牌占据,黑莓即便找到新的合作商,也难再有崛起之日。 四年合约到期 黑莓移动表示:我们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从2020年8月31日起,TCL通信将不再销售黑莓品牌的移动设备。届时,TCL通信将无权设计、制造或销售任何新的黑莓移动设备。 在声明中,黑莓移动回顾了自2016年12月起与TCL的合作历程,提及了近年来面世的黑莓KeyOne、Key2等多款机型,并明确表示协议到期后TCL将不再具有设计、生产和销售黑莓手机的权利。 北京商报记者也从TCL通讯方面确认了上述消息。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回应道,他们将继续为现有的黑莓移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客户服务和保修服务,这些后续服务将会持续到2022年8月31日,这一期限很有可能是依据当地法律所要求的期限。 至于黑莓手机的后续系统升级问题,TCL在声明中并未提及。 这不是黑莓手机第一次说再见。2016年9月,黑莓宣布在全球除了印尼之外的地区停止销售黑莓手机,未来也不会设计和生产新手机,智能手机的开发和生产将被外包;同年,黑莓公司将黑莓品牌授权给TCL使用,同年12月起,TCL就拥有了全球设计销售黑莓品牌手机的权利。 此后,TCL通讯将黑莓品牌作为争夺海外市场的一把利器,但或许是由于合约快要到期,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开始主推自主品牌TCL手机。去年9月,TCL在德国柏林发布了第一款针对海外市场的TCL品牌手机TCL PLEX,这也是TCL首次将其显示技术融入到TCL品牌的智能手机产品线中。今年CES展上,TCL通讯展示了其首款折叠屏手机,手机的背面配备了4个摄像头,目前尚未公布这款手机的名称以及售价等信息,有消息称其在价格上可能比其他品牌更有优势一些。 昔日辉煌不再 作为智能手机市场上曾经的先驱和领跑者,黑莓手机以其安全的邮件服务著称,在北美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曾高达51%,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是黑莓的忠实用户。 2001年11月,NTP公司起诉RIM公司(黑莓前身)侵犯了其无线电子邮件技术专利,并且索赔3300万美元。虽然RIM惹了官司,但是却因此名声大噪,后来甚至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青睐,有许多政府部门开始使用黑莓的邮件服务。而黑莓独特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华盛顿与纽约的通信系统几乎崩溃,而黑莓则凭借其点对点的邮件服务系统在事故的救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6年,黑莓手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用户,7100魅力系列包括照相机、导航两大功能,取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黑莓8800系列及入门级的Curve系列在2007年发布,当时黑莓成为了加拿大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同时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的用户,对于北美地区的消费者来说,虽然当时苹果已经发布iPhone,但黑莓依然是购买手机的头号选择。2008年,BlackBerry Bold推出,使得黑莓的市值达到顶峰。 然而,自2010年起,黑莓手机的销售状况每况愈下。陷入困境的黑莓不得不在2013年9月宣布,公司已与一个由费尔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牵头的财团达成收购协议并签署意向书,后者将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收购黑莓,交易总金额达到47亿美元。 但收购并没能改善黑莓的处境。2015年一季度时黑莓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跌到0.4%,当时黑莓CEO程守宗对于黑莓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阐述了黑莓并不会放弃硬件的诸多原因;然而到了2015年四季度,黑莓所占的市场比例已经跌到了0.2%。之后的数据依然一跌再跌,最后不得不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并授权品牌给TCL。 据外媒援引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TCL持有的黑莓手机与阿尔卡特两大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1%,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衰退的大趋势下,华为、小米、OPPO等来自亚洲的品牌使得竞争日趋激烈。 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商报记者在TCL商城看到,黑莓手机仍然采用的是全键盘实体模式的外观,与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相比略显笨重。 黑莓在与TCL合作的时候,还在打自己的安全邮件功能,这就已经脱离了市场。资深通信专家刘启诚表示,这些年智能手机主打的都是外观、硬件配置、处理器、拍照等功能,像苹果和安卓的App服务也很成熟,但黑莓还是延续当年的思路,出发点就错了。 因此,黑莓这几年的重新翻盘其实是失败的。其实在之前,2G时代的一些老品牌也都试图翻盘,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但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还没有踏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节拍,仍旧主打自己原来的特色,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使用习惯都在变化,过去的特色已经没有吸引力。刘启诚说。 关于以后,黑莓官方表示,黑莓手机与TCL的未来都是光明的,但没有透露未来的规划。 有分析认为,黑莓手机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鉴于黑莓手机在一些特定市场仍有授权合作伙伴,可能还会有些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 刘启诚坦言,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手机已经没有太大的市场生存空间了。现在大家都在讨论5G到来之后会对移动设备有什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手机领域还是以苹果和采用安卓系统的品牌为主,它们已经对用户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划分,慢慢从商务用户过渡到年轻人,根据普通用户的喜好配备应用和功能,而这些对黑莓来讲基本上是没有的。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黑莓在退出手机业务之后,专注于软件、设备管理等业务,并在2016年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当时,黑莓扩大了子公司QNX在渥太华的工厂,专注于发展先进的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将以前侧重于工业化的软件用于改造已废弃的黑莓手机操作系统,将业务重点放在如何使嵌入式软件与传感器、摄像头及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其他部件同步互动。 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文 | 付一夫 眼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快速蔓延。 在美国,自9月中旬以来,几乎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都在4万以上,如今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800万;而在欧洲,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疫情形势都再度恶化,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的当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都达到了几千甚至上万,所有人担心的第二波疫情似乎已经拉开序幕。 然而,中国却不在其中。除了肉眼可见的国民经济回暖之外,我们几天前还刚刚经历了一场中秋国庆小长假,8天假期内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这与欧美地区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枝独秀”之势,想必会让其他国家无比羡慕。 防疫生产两不误,发达国家没有做到,为什么我们就做到了呢?在很多人看来,国家超强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必然是居功至伟,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移动支付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极大地减少了病毒传播风险,保障经济顺利重启。 众所周知,支付是一切交易行为的最底层支持,从生产、分配到交换、消费,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支付,它堪称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根基,若是这个根基的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在此次疫情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 举例说明。根据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室温(20摄氏度、68华氏度)下,新冠病毒可以在钞票、玻璃等表面存活28天;考虑到现金流通的银行ATM机等都是人们最可能频繁接触的玻璃表面,而且可能不会经常清洁,有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研究人员还表示,在新冠病毒大规模爆发前,中国就曾对纸币进行消毒,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当时的确存在对纸币传播的担忧。 比起现金支付,使用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工具显然就要“卫生”得多了:只需拿出手机动动手指,扫码后再输入密码,即可在线上或者线下完成所有的支付流程,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既绕开了有可能成为病毒间接传播源的纸币,防止疫情通过一张张经过转手的钞票而扩散,又有效地避免了人们在线下的大规模聚集,还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对于生活物资的获得与相关业务的办理,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资金往来,继而保障经济的顺利重启。 事实上,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其他国家也都逐渐开始意识到了移动支付的价值,欧盟、非洲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地都纷纷在疫情期间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推广移动支付,就连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也在公开场合承认了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化工具防疫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并声称“疫情会加速美国朝移动支付方向转型”。相比之下,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早已领先全球,这也给支付宝等国内支付巨头们出海布局提供了契机。 其二,助力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市场。 在我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消费券”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很多城市都曾用发放消费券的办法来提振消费。理论上讲,消费券是一种较好的短期刺激手段,相当于是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能通过“杠杆效应”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的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经济运行压力;比起直接发钱,发放消费券更能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起来,刺激效果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支付在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今年疫情以来,全国超过170个地方政府在支付宝平台向民众发放电子消费券,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下载登录绑卡后,即可在线上领取消费券,这比传统的纸质消费券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一份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蚂蚁集团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发放1元消费券能带动3.5元的新增消费。形容移动支付是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回暖的一支奇兵,并不为过。 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根本在于我国已经拥有成熟完备的移动支付体系,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也是国内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步推进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法宝”。 移动支付,从来都不仅仅是支付。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清算支付、融通资金、渠道便捷、防控风险等功能属性之外,如今移动支付的社会价值也在日益彰显,其意义甚至远远超出支付本身。 这一点,理应被所有人看到。
方不亮西方亮,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施行,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到一些IPO企业的身上了。比如,木瓜移动在科创板折戟后又改为冲刺创业板IPO了。 这件事情其实是挺正常的。毕竟科创板与创业板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而且两个板块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审机构,在科创板折戟后再到创业板来试试运气,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对于木瓜移动科创板折戟后冲刺创业板这件事情,其实市场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毕竟木瓜移动冲刺创业板的申请是7月28日被深交所受理的,距今已有2个月的时间了。 近日,木瓜移动改道创业板IPO一事之所以引起市场的关注,是因为木瓜移动在前次IPO时存有误导性陈述之嫌的事情被媒体挖掘了出来。对照木瓜移动冲刺科创板与创业板的两份招股书,媒体发现木瓜移动在公司定位上有误导市场的嫌疑。 木瓜移动向科创板递交的旧版招股书显示,“发行人是一家依靠自主研发技术进行大数据处理分析的公司,主要利用全球大数据资源和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为国内企业提供海外营销服务,具体包括搜索展示类服务和效果类服务。”由此不难看出,木瓜移动俨然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大数据处理分析公司。但从商业模式角度分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 而木瓜移动将自己定位为“大数据处理分析公司”的定位在冲击科创板时实际上就遭到上交所的问询。上交所要求木瓜移动补充披露行业定位为大数据行业的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并要求保荐机构就发行人定位准确性发表明确核查意见。虽然木瓜移动及其保荐人进行了回复,但并不能消除质疑。 总结前次教训,这次冲刺创业板IPO,木瓜移动对自己的定位进行了修改。在向创业板递交的新版招股书中,公司删除了“大数据处理公司”的定位,称“主营业务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互联网海外营销服务”,定位变得准确、清晰。只是如此一来,那旧版招股书中关于公司“大数据行业”的定位是否构成了“误导性陈述”呢?这个问题显然是沪深交易所乃至证监会需要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由于A股市场划分出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小市场”,而且这些“小市场”的IPO又有相对独立的发审机构,因此企业在寻求IPO时,改道IPO是可以接受的,包括在科创板折戟后转道创业板也是允许的。但企业在改道IPO时,必须对前次IPO审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清算,不能将前次IPO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带到下次IPO中来。如木瓜移动冲击创业板IPO,那么对于前次IPO涉嫌“误导性陈述”的事情,有必要给市场一个交待,如果影响到本次IPO,则其冲刺创业板IPO事宜就必须推迟。 这种清算前次IPO发审所暴露问题的做法对于下次的IPO来说显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它是对前次IPO发审机构与发审结果的一种尊重,这也是对IPO公司质量负责的表现。毕竟对于股市来说,IPO发审机构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他们的意见需要得到市场的尊重,更需要得到同行的尊重。更何况他们的意见涉及到对IPO公司的质量把关问题,因此,前次IPO发审机构的意见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公司IPO可以改道,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带走。 其次,对前次IPO发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清算,也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尊重。以木瓜移动为例,明明前次IPO发审中存有“误导性陈述”的嫌疑,而且投资者也都已众所周知,但木瓜移动却对此视而不见,根本就没有把投资者的感受放在眼里,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丝毫没有尊重投资者之意。因此,基于对投资者的尊重,前次IPO发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清算。 此外,对前次IPO发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清算,也是对下次IPO发审负责、对IPO公司质量负责的表现。以木瓜移动为例,如果“误导性陈述”真的成立,那么根据《证券法》,木瓜移动就必然要受到处罚。而在这个问题没有弄清的情况下,创业板发审机构就受理木瓜移动的IPO申请,这样做是否合适呢?所以在前次IPO发审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清算之前,下次的IPO发审机构不宜对相关公司进行IPO审核。
记者获悉,「讯联数据」获C轮4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日本金融解决方案供应商TIS株式会社。本轮融资将主要投入到其亚太移动支付基础网络“EVONET”的建设中。 此前,讯联数据还曾于2017年获得TIS的B轮融资,以及2014年底获得红杉资本1300万美金融资。 目前的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传统支付(银行卡、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如微信、支付宝)两大类。而在产业链上,传统支付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发卡机构、卡组织、收单机构、商户的四方模式。移动支付早期是三方模式,后来央行主导断直联后也成为四方模式。 C端在商户处无论是通过传统还是移动支付完成消费,资金都要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银行完成交易处理、资金清算、归集等过程,途径卡组织/发卡银行等机构,最后才到达商户处。在中小型收单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由于技术水平和业务量等原因,自建全产业链的业务平台常有难度,讯联数据的定位则是为上述机构的对接提供底层技术支持,提供包括传统支付和移动支付集成方案等服务。 自2010年成立以来的近十年历程中,讯联数据的业务版图从国内延展到国外市场,从国内第三方支付、聚合支付逐步发展到提供移动支付基础设施服务,自2017年起年平均营收增长率达30%以上。 国内市场:从第三方支付到聚合支付 讯联数据总裁朱佳胤对36氪介绍,成立之初,讯联数据首先专注国内市场,相继建立起了POS收单处理系统、多币种网上支付网关、国际卡收单多币种处理(DCC)服务等基础设施。 从提供的能力来看,在上游,讯联数据为银行提供国内外卡品牌收单系统,国际卡发卡系统等,帮助银行和支付机构接入各类卡组织,高效受理和发行国际卡。这一环节中,讯联数据的优势在于与多个卡组织都达成合作,可以满足部分客户对跨境用卡的需求,目前已经接入了包括银联、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JCB以及大莱卡等国际卡组织。除此之外,讯联数据也为合作银行提供集国际卡,银联卡,扫码于一体的聚合支付收单系统IT服务,帮助合作银行完成交易处理、清分清算、异常处理等服务。 在下游,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直接对接终端商户,目前国内市场在第三方支付逐步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第四方支付服务。也就是说,终端商户只需要接入一家聚合支付服务公司,即可用多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宝、银联等)让客户进行消费,无需重复对接,在支付基础上聚合支付公司还会发展如供应链金融、营销等增值服务。 在这一部分,朱佳胤表示,讯联数据自成立以来一直定位技术类服务商,因此主要为中大型的商户提供第四方的聚合支付服务,与其收银系统整合,以及基于支付基础之上的营销类服务。目前,讯联数据为国内超过30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超过400万境内商户提供Visa、万事达、大来(发现卡)、JCB、美运卡受理以及移动支付服务。 国外市场:从聚合支付到移动支付基础设施 而随着支付宝、微信在2016年开始出海,标志着中国支付公司逐步将业务模式输出到海外,讯联数据也成为第一批出海的支付服务公司之一。 朱佳胤表示,像支付宝、微信等机构本身拥有大量用户,出海首先是获取更多支付场景,而后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户。他们的进场也进一步促使海外的支付公司、本地钱包等机构启动移动支付业务。这些机构所面对的情况与国内大不相同,首先用户群体不如国内接受程度高,并且接入受理网络等工作对于这些机构来说成本高昂。 因此,讯联数据启动建设亚太地区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EVONET”,能够帮助海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卡组织、本地钱包等快速连接移动支付网络,扩大用户群。“EVONET”既是运营实体名称也是移动支付基础设施的品牌,会整合优化传统支付和移动支付方式,也支持所有国际卡组织以及新型钱包的交易,目前提供EVO Payment、EVO Transfer、EVO Debit、EVO Mini等一系列账户、数字营销服务、收单解决方案和钱包解决方案。而在支付端,EVONET让传统金融支付网络和新兴钱包受理网络以最小改造系统的成本连接新兴的支付服务商,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的快速连接。 在支付业务基础上,讯联数据也会为国内外的商户提供支付+营销类服务,包括一站式智能营销平台“灵犀”,提供门店、会员、卡券等管理,移动钱包定制、精准营销等服务。 在业务拓展版图方面,讯联数据已经在3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在香港、东京、曼谷、新加坡等地设立区域中心及本地团队,为各地的主流收单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支付集成解决方案。 团队方面,讯联核心成员拥有包括卡组织、互联网等企业的多年从业经验。本轮融资后,朱佳胤表示,讯联数据将聚焦内部产品和系统升级,并进一步加速“EVONET”的团队建设、系统建设和市场推广,形成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 相关阅读 解决商户的支付管理痛点,“讯联数据”提供了“聚合”式的统一平台
近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为携手中国移动(以下简称“移动”)倍福中国(以下简称“倍福”)和华恒公司(以下简称“华恒”)联合发布了5G全场景智慧物流系统,利用5G网络的低时延以及高效的Ether CAT实时网络通讯机制,实现多台标准AGV同步协同作业,以及AGV与机器人组合工作,在智能仓储和物料配送大型工件运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高端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大型工件运输所需AGV通常存在非标设计困难,费用昂贵,使用率低等限制。为填补AGV领域这一空白,华为携手移动、倍福与华恒,通过多台标准AGV组合实现大型工件运输非标场景成功商用,5G网络实际测试表明时延与可靠性均满足设计要求,这对于加速5G AGV标准化进程,降低企业开发和采购大型AGV的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升扩展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华为表示,华为无线X Labs将会继续联合产业伙伴,围绕5G网络在智能仓储、智能制造领域积极探索,共同促进传统制造工厂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落地,以实现物流系统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运行。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正式生效,包括台积电、联发科、高通等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将无法向华为供应芯片,亦无法生产华为自主设计的芯片。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坦言,今年将发布的Mate40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只能生产到9月15日,或将是最后一代麒麟高端芯片。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记者表示,这会给华为手机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华为事先已备下了大量库存,甚至连半成品都准备了,在未来两年节省出货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继续发展的。 记者从线下手机渠道商处了解到,搭载了麒麟系列芯片的其他华为手机早已开始涨价,其中Mate304G版本等旧机型货源相对紧缺。 据了解,近年来华为持续布局软件与应用领域,欲构建新移动生态“曲线突围”,在近日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还发布了鸿蒙OS2.0与HMS的新进展。 增长规模或受影响 在华为硬件正式被“断供”前,手机市场已经有所反应。9月14日,记者来到深圳华强北商业区,多家手机销售门店内人来人往,不时有顾客驻足询问购买华为手机的事宜。 有商户告诉记者,近期咨询购买华为手机的人很多,其在售的Mate30Pro5G机型当前报价为5600元起,4G版本为4600元起。另有渠道商告诉记者,该机型的4G版本货源紧缺。在记者询问价格较此前是否有所浮动时,该渠道商坦言:“因为最近的一些情况,华为手机涨价好一阵了,从进货环节就已经开始涨价,旧机型也很难拿货。” 而在国美、苏宁等销售门店内,记者注意到,华为手机的报价均为官网同价。有店员称“目前没有官方折扣活动,但深圳地区有补贴,可以申请10%的返现。” “物以稀为贵,芯片断供是近期涨价的主要原因,”孙燕飚表示,“未来华为手机出货量减少后,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从50%下降到30%。目前来看,华为官方不涨价,但部分经销商可能会通过适当涨价来弥补损失。” 华为研究专家、《华为国际化》作者周锡冰向记者表示:“由于消费者业务占比高,华为近两年的增长规模会受到影响,其高端手机的海外销售也将受到冲击。而华为在‘补洞’芯片等业务的同时,也会影响其他项目的研发投入。” 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以手机为主力的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2558亿元,同比增长15.85%,占比高达56.34%。此外,据第三方研究机构Canalys统计,今年二季度华为实现智能手机出货5580万台,超过三星的5370万台,跃居世界第一。 此前有报道称,目前华为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备货量在1000万片左右,或可以支撑约半年的Mate40/Pro旗舰手机搭载使用。 但在备货用完后,华为手机的高端线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也有消费者开始担忧该机型能否顺利发布。 对此,9月14日,余承东在微博上回应称:“请大家再等一等,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发力构建新移动生态 事实上,面对硬件层面的限制,华为早已开始尝试在软件层面进行突围。 日前,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HarmonyOS2.0(鸿蒙OS2.0)并宣布开源,公布了HMS(HuaweiMobileServices,即“华为移动服务”)最新进展、EMUI11新升级等消息。 历时一年,华为推出的操作系统HarmonyOS正式升级至2.0版本。据余承东在大会现场介绍,HarmonyOS2.0将支持更多设备的协同,在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和分布式安全等分布式能力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发布了自适应的UX框架,开发者得以快速触达千万级新设备与用户。 余承东表示,HarmonyOS将正式开源,开发者将获得模拟器、SDK包以及IDE工具。“从9月10日起,HarmonyOS将面向大屏、手表、车机等128KB至128MB内存的终端设备开源,2021年4月份起将向128MB至4GB终端设备开源。”此外,据余承东介绍,华为智能手机明年将全面支持鸿蒙系统。 此外,HMS生态同样获得重大进展,在全球180万开发者支持下,其或有望成为全球除苹果、谷歌之外的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据悉,目前已有超过9.6万个应用集成HMSCore,AppGallery全球活跃用户达4.9亿,今年1月份至8月份,AppGallery应用分发量达到了2610亿。“打造一个生态非常难,但我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预期。”余承东表示。 在周锡冰看来,华为有序推进自己的移动生态建设,对其未来的终端业务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其手机整体性能需要自有操作系统和移动生态系统来支持,另一方面,如果继续使用基于谷歌生态的移动服务,华为将在智能终端的性能最大化上失去主动性。 “目前看来,华为在移动生态的建设上还是稳扎稳打的。因为管理层也清楚,建设一个新生态,比解决操作系统更难,面对庞大的开发者群体更不可盲目跃进。”周锡冰进一步表示,“华为做生态的优势比较明确,公司可以让利于开发者,激发其参与热情,或吸引海外‘苦谷歌久矣’的开发者加入。但这个生态还没有成熟,在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有些成熟的开发者可能会缺乏参与意愿。” 孙燕飚则向记者表示,华为在鸿蒙系统和移动应用生态上发力,有助于公司在5G生态中的规模化布局,特别是IoT物联网方面,或能够增加手机业务之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