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仅有少部分投资者关注的基金——公募量化基金正悄然扩张。该类基金两年内规模增幅高达120%。量化基金为什么此前长期处于低谷,又为什么悄然快速扩张?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九泰基金总经理卢伟忠,该公司以量化为战略特色,且近50%规模来自于保险机构。 卢伟忠认为,公募量化虽然前期发展慢,但是正在爆发前夜。主要是因为三方面变化:一是政策鼓励,市场定价效率提升;二是创新工具催生出新的量化“富矿”;三是AI智能为量化策略“升级”。 他预测,公募量化基金的“中频交易”未来将有超预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有望胜过指数增强产品和ETF,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宠”。 量化策略“深蹲后起跳” “现在量化投资,尤其是对冲策略已经度过了非正常阶段。”卢伟忠说:“公募量化基金正处在爆发前夜,值得机构投资者关注。” 目前,公募量化基金主要有三种,一是主动量化,靠多因子模型量化选股,行业轮动模型量化配置;二是指数增强,即跟踪指数的同时通过一定程度的主动投资超越指数;三是量化对冲,即通过对冲贝塔风险来实现市场中性,获取阿尔法收益。中国首只公募量化基金诞生于2004年,但此后六年基本处于早期摸索阶段,直到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才进入发展正轨,并在2012年迎来第一个发展黄金时期。2016年后,股指期货进入长期深贴水,量化业务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招商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量化公募基金仅263只,总规模仅有1114.4亿元,占公募总规模近0.8%。对冲成本高启、超额收益不明显、政策收紧等是主要原因。到了2020年底,量化基金增至348只,总规模2418.3亿元。贡献最大的细分品种是量化对冲基金,规模业绩双丰收,规模同比增长277%。此前,因股指期货限仓等原因,量化公募基金在2017年、2018年新发数量几乎为零。 卢伟忠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让量化基金的生长环境“好转”。 首先是政策支持,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提升。以量化对冲策略为例,经过多轮松绑后,2019年股指期货基本恢复常态化交易,流动性恢复正常,股指期货长期贴水的情况明显缓解,产品审批重开闸,加上稳定的阿尔法超额收益始终存在,绝对收益策略产品的广泛需求,制度红利恢复,更多产品在路上。 其次,是更多策略“蓝海”诞生。卢伟忠认为,改革后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就是一片新蓝海,能催生出更多有效量化策略。比如要求2%有效报价,即买入(卖出)报价超过即时最低卖出(最高买入)申报价格的2%,这对量化策略而言,速度足够快即有优势。再比如放宽日涨跌幅限制至20%,高波动再加上两市有足够多的股票,更广的价格偏离为量化交易提供了更大空间。此外,两融制度允许特定类型公募基金的持仓股票成为融券来源,创业板指基和ETF快速扩容,大量券源为股票多空策略带来机会。多因子选股的主动量化和市场中性策略均在创业板的新环境中有了更好的施展机会。 最后,是AI智能为量化策略“升级”。量化策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是2010年到2014年,卢伟忠认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量化策略有望迎来第二个飞速发展阶段。 科学投资拓展管理空间 因为严格的交易限制,近年逐渐为大众熟知的高频交易策略和套利策略等,更多在私募领域发展,2020年也为量化私募带来6000多亿元的规模,而公募基金往往采取更低频的量化交易策略。 卢伟忠认为,经过快速发展,高频交易已经愈发拥挤,甚至遇到规模瓶颈,超额收益获取难度不断提升,相反量化选股结合中低频交易因为上述新积极因素出现,开始变得有吸引力。 “互联网巨头的海量数据,融入到量化多因子选股中,把更多高频数据纳入到行业景气度分析和风险预警中,模型就可以抓住一些短期的市场变化趋势,把握行业轮动机会,增强风险监测能力,提升组合收益风险比。” 卢伟忠认为,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能力是量化投资的核心,中频交易需要有强大的数据获取和加工能力,才能提高收益确定性,适合公募基金去开发。从资产配置角度,有稳定超额收益表现的主动量化基金,未来有望替代当前的指数基金和ETF,获得机构投资者青睐。 他介绍,目前九泰的量化多因子选股策略,正进行大量的数据优化,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模型,管理时间最长的量化公募基金已经有超过五个完整年度的实盘超额收益业绩表现。在中性策略上,随着对冲成本回归到正常水平,依托量化多因子策略,能实现波动小、不论牛熊市都有稳定超额收益的绝对收益。 “从客户资产配置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而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是一个有望成功的投资策略。目前美国21万亿美元规模的共同基金中有3万亿美元选择量化策略,占比近14%。中国的公募量化基金占比为1%左右,量化基金在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让我们不断“见证历史”。而中国人民的伟大抗疫精神,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成为书写历史的英雄。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出了超强动员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金融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广大企业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奋力自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强心剂”,投资者重拾信心,资本市场如划破夜幕的晨曦,给所有人奋进的力量。 在中国经济顽强复苏、逆势上扬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已走过22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基金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再度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政策的大力扶持、投资者的认可和基金公司砥砺前行下,基金业进入大时代,逆势而上获得丰收年。 2020年,监管层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继续发力,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完善资本市场治理。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等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崛起,“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的最强音。 在行业基础制度层面,2020年基金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公募REITs开闸,侧袋机制和指数基金指引落地,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大幅提速,公募、专户经理兼职“破冰”,基金长期评价制度、基金投顾试点机构趋于完善,基金行业建章立制进程加快。 2020年,公募基金长期业绩和专业投资价值凸显,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头部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首批4只科创50ETF,单日认购规模皆超过了千亿大关;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和净值化转型后,稳健类投资品种需求爆发,“固收+”基金出现翻倍式增长;摊余成本法债基全年募资6200亿元,50只产品完成了80亿元募集上限;机构定制权益类基金增多,银行、保险等机构资金投资需求持续旺盛。 2020年,大量资金加持的公募基金砥砺前行:行业继续提升专业化投资能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产品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基金业大力支持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91家公募基金公司累计捐赠1.55亿元,捐赠物资折合1.67亿元,招商基金、博时基金等发行定向助力湖北的“抗疫债基”;疫情下,直播热潮席卷金融业,开启了基金直播元年;多家公募股权激励计划陆续落地,拉长业绩考核期限,推出基金投顾产品和持有期基金等,绑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可投新三板公募基金、注册制后创业板主题基金、科创50ETF、公募MOM产品等创新品种陆续面世,分级基金告别市场;贝莱德基金公司获准设立,中国诞生首家外资全资公募基金公司。 2020年,虽然波折不断,但广大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重拾信心;2020年,虽然股市也出现巨震,但投资者对头部基金经理专业投资能力倾注信任;2020年,坚守信义义务的公募基金,不负投资者重托,为资本市场和亿万基民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横跨22年的中国公募基金发展史,背靠祖国崛起的大时代,彰显中国基金业茁壮成长的磅礴伟力;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权益类基金的迅猛发展增添了最强动力。 从1998年3月基金开元、基金金泰的扬帆起航,到2020年已有1400多只新发基金“千帆竞发”;从1998年总计百亿规模基金的小溪流起步,到当前接近19万亿的时代洪流;从最初的5只基金、6位基金经理,到目前2382位基金经理管理的7361只基金;从当初封闭式基金,到目前开放式基金、定期开放基金、持有期基金并存;从起步时的主动股票型基金,到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QDII基金、指数型基金、养老FOF、MOM,各类创新投资和产品形态竞相迸发。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若剔除一般法人,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比超过41%,成为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020年公募基金的大发展,彰显了行业强劲的发展韧性,也让基金业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2021年的大幕徐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起步,“十四五”规划迎来开局,经过疫情大考的中国经济更为坚韧,资管行业的未来也让人更具信心和充满期待。在新的历史征程,基金业还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并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承载机构投资者的历史性担当和使命。
为彰显长期投资信心,2020年以来近100家公募机构进行了基金自购(指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金,不包括员工自购和基金经理个人自购),累计自购规模达37.14亿元,创下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以来的历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购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行为。若从基金自购名单里选对品种,依然要着重考察历史收益稳定性。公募机构踊跃自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共有99家公募机构(包括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资管)累计进行了283次(只)基金自购,总规模达37.14亿元,创下自1998年来的新高。具体看,从1998年至2020年,公募整体自购规模前三位分别是2020年、2018年、2016年。中国证券报记者跟踪梳理相关信息后发现,早在年初疫情爆发之时,公募机构就踊跃展开基金自购。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2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就发布公告称,运用自有资金购买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3700万元,并于2月4日追加购买2300万元,合计购买旗下偏股型基金6000万元。2月5日,又有鹏华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等机构和公司员工展开自购。截至12月23日,在上述99家机构中,年内以来自购次数超过一次的有61家,其中有21家自购次数在5次或以上。从自购规模看,今年以来共有9家机构自购规模超过亿元,其中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3.18亿元的自购规模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建信基金(2.7亿元)、汇添富基金(2.30亿元)、永赢基金(1.38亿元)。从基金自购的结构上看,公募机构基金自购规模最大的是债券型基金,规模为18.34亿元,整体规模占比49.38%。在2020年权益基金大力发展趋势下,公募自购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15亿元和13.25亿元,两者之和在整体自购中的占比为46.85%。逾8成基金实现正收益基金投资分析人士韩蕾(化名)指出,2020年是基金大年,公募机构的基金自购规模飙升并不意外。一方面,在疫情之下,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势力,以自购行为释放出投资信心;另一方面,自购基金中也聚集了新能源、消费、医药等热门品种,与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有着高度契合性,体现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效应。截至12月23日,公募机构自购的283只基金中,今年以来共有229只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80%。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A以87.80%的净值增长率位居第一,汇添富旗下的三只主题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汇添富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升级,分别占据第二名至第四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6.77%、67.79%、67.61%。但中国证券报记者也发现,在公募机构自购的基金中,依然有近50只今年以来出现负收益,最高亏损幅度甚至超过了10%。对此,某基金研究人士唐浩(化名)表示,基金自购的确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购就一定赚钱。不排除部分基金自购是出于维护规模以避免清盘,或使得冷门基金顺利达到成立条件等目的。此外,不同公司的自购基金收益率大相径庭,背后还有着不同公司之间的投研能力差异。因此,投资者若要从中选择品种,依然要遵循“基本面”原则,重点考察基金经理的风格稳定性和历史收益稳定性,更要避开规模长期徘徊在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跟随绩优基金经理选基韩蕾指出,除了要观察公募机构层面的自购,还要关注基金经理个人对自身管理基金的自购(但这部分自购数据没有列入Wind统计之中)。相比之下,基金经理个人自购行为释放出的信号,更具备参考价值。实际上,在2020年公募基金自购规模创下新高背后,有着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的身影。比如,华南某公募在三季度末时发行了一只爆款基金,该基金的首募规模超过100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出资认购100万元。11月中旬,国联安核心资产混合基金成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魏东出资500万元认购。魏东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将陷入优质资产荒,业绩持续增长的中国核心资产属于全球稀缺的优质资产。此外,天弘基金于12月初成立的天弘医药创新基金,基金经理郭相博也自购了100万元。郭相博表示,随着具有科技属性创新企业的不断加入,医药板块的平均估值持续走高,但板块内部的估值分化也有所加大。与笼统关注整体市盈率相比,准确挖掘其中的优质企业更加重要。(余世鹏)
2020年,爆款公募基金可谓从年头“红”到年尾,助推基金行业众多数据刷出历史新高。一方面,截至12月16日,年内成立新基金1355只,合计募集规模达到3.04万亿元,这是基金业史上首次出现单年度新基金成立规模超过3万亿;另一方面,今年权益基金唱起主角,整体发行规模逼近2万亿元,占比达64.23%,这也是年度权益新基金合计成立规模的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公募基金出现“超级大年”,有诸多助推因素。2019年底,证监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2020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持续推动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多方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促进投资端和融资端平衡发展。此外,在低利率、低增长和(港股00001)高负债的全球大环境下,A股成为性价比相对更优的资产类别。公募基金也展示出了不俗的收益率水准。截至12月16日,2020年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收益率达37.22%,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深证成指,更有超2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翻倍,最牛者收益超130%。2019年的情况也是如此,连续出现大幅跑赢主流指数的情况,激发了投资者入市的热情。 在资本市场演变和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过程中,公募基金的专业投资机构形象逐渐得到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信任。市场预期公募基金依托其强大的管理能力将在未来继续占据优势,基金行业大发展的趋势不改。 确实,在蓬勃发展过程中,公募基金通过深入研究价值发现,已成为基金持有人和优质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另外,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发挥了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公募基金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时隔7年重回6%之上。 “激动人心”的3万亿只是结果,规模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公募基金以完善的内控体系和稳健的业绩赢得了投资者信任,这才是公募基金长期稳健发展的根基所在。肩负着18万亿规模前行的公募基金,需要用稳健、持续、良好的业绩去回报这份信任,才能将路走得更长、更远。展望2021年,目前各大基金经理齐称“降低预期、精选个股”,对公募基金公司来说,专心致志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才是王道。
从去年开始,很多投资者都发现,自己炒股已经很难赚到钱了。于是纷纷加入到了买基金的行列当中,去年下半年基金销售其实就非常火爆,从7月到现在,保守估计就得有万亿资金募集。这些钱,现在能有一半建仓完毕就不错了。 到了2021年,公募基金热度不减反增,1月18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认购总规模达到2398.58亿元,打破了去年由鹏华基金创下的1357亿元认购纪录,再度书写新基金发行的历史。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也成为了第一个管理千亿规模的主动基金经理,像广发的刘格菘,景顺长城的刘彦春这手底下也都管理着700-800亿的规模。基本上现在大家都用抢房子的思路在抢基金,现在你要不是秒光基,日光基都不好意思更人家打招呼。基金行业的总规模已经破了20万亿。从表现来看,去年也非常的好,2020年公募基金全年利润合计近2万亿,同比增长69%。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阶段。好像全都在赚钱。 从基金公司的排名来看,易方达现如今是全国最大的基金公司,2020年末他们已经是8000亿规模,汇添富第二,也有5500亿。再然后就是华夏,广发,南方,富国,嘉实,博时,这些也都是4000-5000亿。如果你要是选择主动基金,老齐建议你在前30名的基金公司里面选产品,基金公司越大,投研实力也就越强。资产管理水平越高。哪怕是基金经理差点,整个公司的投资委员会也会对他有把控。 现在可不光是公募基金卖的火,连私募也来凑热闹了,今年1月份宁泉资产、淡水泉投资、高毅资产、正心谷资本、千合资本、石锋资产、盘京投资等多家知名百亿私募在渠道热销。有私募单渠道就卖出100亿,提前结束募集;有私募限额认购,在两家渠道一天募集近50亿;更有绩优百亿私募产品在渠道被秒杀。 面对公募和私募的热销,老齐也经常在星球的粉丝群里,被问到各种问题,首先,私募和公募该怎么选?私募是不是更好一点!回答是,恰恰相反,公募的整体水平要明显比私募高出不少,私募只是有个别公司表现很好而已。而且头部的私募公司,他也不见得每款产品都很好,有的产品表现也很糟糕。比如去年某顶级私募大佬,自己亲自掌管的产品收益就很糟糕。而合伙人管理的产品业绩就很不错。所以私募鱼龙混杂,十分难选。经常是今年排名靠前,明年就排名垫底。今年你看他爆赚买进去,明年就让你巨亏。而且私募的持仓和报告都不怎么对外发布,你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搞的,所以没办法去追踪和评测。我们经常说,选到好的私募比选到好股票都难,所以劝大家还是尽量的选择公募去投资。 其次,公募这些新基金,我到底该怎么选?很简单,一律都不选。银行理财经理给你推荐新基金,只是因为他的提成返点高,而并不是因为这个基金有多好。新基金由于有一个半年左右的建仓期,所以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是牛市,你买新基金,浪费效率,半年之内根本跑不赢同类,更跑不赢指数。如果是熊市,我们完全可以等他折价了在二级市场去购买。所以无论牛熊都不合适。而且市场接近高点的时候,新基金发行,往往是去接老基金的盘的,从而保证老基金,明星基金能够全身而退。所以投资的原则之一就是不买新基金,什么都不买。 第三,基金火爆发行,是不是意味着市场即将终结?根据以往经验,只要市场热度增加,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有人还跟上次牛市比较,说现在基金发行规模远超2015年,是不是一个更大的泡沫形成,只能说市场确实到了情绪驱动阶段,但是还没到火爆。因为财富总是越来越多的,股市的市值也是越来越高的,所以成交也会越来越大,两次大牛市除了估值之外,像什么点位,成交量,投资者规模,市值,新基金发行数量都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新基金的量超过上一波牛市再正常不过了。目前看,新基金确实热起来了,但还没到疯狂,疯狂的标志是,大家都嫌基金涨的慢,自己去做个股了,也就是说新基金火爆,但是排队开户更火爆,投资者跑步入场,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到天量水平。我们在星球粉丝群里经常开玩笑,说啥时候有人开始教老齐炒股票了,基本上行情上也就到顶了。 所以,综合来看,大家心里要有根弦,现在肯定不是什么牛市的起点,而是牛市的尾声。种种迹象表明,市场正在持续升温。所以今年防守要比进攻重要的多。别看你现在赚钱了,那都只是赌桌旁边的钱而已,也就是说,随时都有可能输回去。华尔街有个比喻,在赌桌旁边数钱,是最傻的行为。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股市结账的时候,从来都是在熊市,而不会是在牛市。因为熊市的时候,才会割肉。牛市他们是不会舍得卖的,即使一开始卖了,看到后面还涨,自己也会加磅买回来的。所以别经过两年牛市,赚到点小钱就觉得自己英明神武,股神在世,其实只是因为还没到收网的时候。从现在开始市场进入零和博弈阶段,也就是你赚的一定有人赔,你赔的一定有人赚到了。
图片来源:微摄 为保障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顺利实施,规范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审核、持续监管及交易运行,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深交所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于1月29日正式发布3项基础设施公募REITs配套业务规则。深交所新闻发言人就市场关注的业务试点进展、规则制定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介绍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情况。 答: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公募REITs产品空白,对于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丰富资本市场品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8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基础设施基金指引》),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的具体安排。2020年10月11日,中办、国办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再次提出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一系列政策制度出台,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顺利推出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推动REITs产品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深交所是境内最早探索引入REITs的交易所,一直致力于推进境内REITs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创新,2014年以来相继推出境内首单私募REITs、首单以公募基金为载体的REITs、首单物流仓储私募REITs、首单桥梁基础设施私募REITs等标杆产品。目前,深交所累计发行私募REITs产品近1000亿元,初步形成国内规模最大、不动产类型覆盖全、市场引领效应强和多元化投资者聚集的特色REITs板块。 深交所自《通知》发布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和《基础设施基金指引》要求,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要求,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研究起草业务规则,开发技术系统,对接储备项目,开展投资者教育,扎实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各项准备工作。目前,相关配套业务规则经公开征求意见后已制定完成;涉及项目申报审核、产品询价发售、基金上市交易等业务的技术系统已初步准备就绪;积极推动解决试点项目中关于税收政策、国资转让等共性问题,确保首批试点产品平稳落地。 二、请介绍深交所本次发布相关业务规则的总体情况。 答:为落实落细《通知》精神和《基础设施基金指引》有关要求,规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项目审核、持续监管、上市交易等行为,推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平稳起步、健康发展,比照公开发行证券要求,深交所起草制定并正式发布基础设施公募REITs配套业务规则。 深交所本次集中发布的业务规则包括“1个办法+2个指引”,即《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业务办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1号—审核关注事项(试行)》(以下简称《审核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2号—发售业务(试行)》(以下简称《发售指引》)。 《业务办法》是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业务的基本规则,规范业务全流程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遵循将基础设施基金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监管要求,围绕“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架构,对各参与方权责划分与运作协同作出相应规定,强化自律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审核指引》对业务参与机构、基础设施项目、评估与现金流、交易结构和运作管理安排等重点内容进行细化规范,聚焦优质资产和优质主体,提高审核业务透明度,在准入环节把控项目质量。 《发售指引》聚焦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售环节操作要求,参照深交所股票询价发行相关程序,匹配基础设施基金特有属性,对基础设施基金的询价与定价、战略配售、网下和公众投资者认购、扩募、监督管理等进行规范,提升产品发行效率,推进流动性建设。 三、相比前期公开征求意见版本,本次正式发布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配套规则主要有哪些修订? 答:2020年9月4日至15日,深交所就《业务办法》和《审核指引》《发售指引》3项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近30份书面反馈意见。总体看,市场各方对相关配套规则各项安排给予积极评价,普遍认为推出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期间,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深交所组织有关各方对配套规则进行专项交流讨论,充分吸收采纳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主要修订情况如下: 一是优化原始权益人战略配售安排。为保障基础设施基金的持续稳健运营,同时为部分特殊情形下股东参与战略配售安排预留空间,《业务办法》明确作为基础设施项目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原始权益人应当持有最低战略配售份额原则上应当不低于本次基金发售总量的20%。 二是优化交易机制相关安排。为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业务办法》将上市首日涨跌幅调整到30%,后续交易日的涨跌幅仍保持10%;规定基金管理人原则上应当选定不少于1家流动性服务商为基础设施基金提供流动性报价服务;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基金可以作为质押券参与质押式协议回购和质押式三方回购业务,除原始权益人及其同一控制下关联方以外的其他投资者持有的战略配售限售份额可以参与质押式协议回购业务。 三是优化权益变动和要约收购有关要求。为便于投资者参与,《业务办法》将基础设施基金份额权益变动信息披露门槛从5%调整为10%;考虑部分原始权益人存在持有超过30%份额的需求,且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权益达到30%对基金资产运营难以产生重大影响,将要约收购义务触发门槛从30%调整为50%。 四是完善重要现金提供方定义。结合市场机构建议,《审核指引》调整重要现金流提供方界定标准,将基础设施资产的单一现金流提供方及其关联方合计提供的现金流超过基础设施资产同一时期现金流总额的占比由5%调整为10%。 五是调整认购价格的风险提示情形。考虑发行定价应基于网下投资者的实际报价情况确定,参考创业板注册制相关要求,《发售指引》明确认购价格高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孰低值的,应提前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四、请简要介绍深交所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的下一步安排。 答: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开明、透明、廉明、严明”工作思路一以贯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完善基础制度建设,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相关工作。一是全力做好项目审核、产品发售、上市交易、持续监管、市场组织等工作,严格把关试点项目质量,推动拓宽投资者群体,努力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二是持续做好规则宣传解读,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组织系列培训,加强市场引导,为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凝聚市场共识、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梳理业务难点,推动完善税收、国资转让、投资等相关配套政策,为REITs产品平稳落地、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月24日,一见“青”心,启“兴”时代暨兴华基金启动仪式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行。青岛市、李沧区、金融监管部门、胶东地区金融局等相关领导,以及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兴业银行、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在内的50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出席了仪式。 兴华基金董事长张磊表示,公募基金素来被视作资产管理行业的标杆,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自1998年全国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为数亿投资人创造了巨大利益和金融便利。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推广价值投资理念、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兴华基金是首家注册在山东省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是全国第18家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治理结构创新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全国第130家公募基金公司。 记者了解到,兴华基金于今年3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4月正式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9月取得了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取得公募基金业务牌照。自此,青岛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北方第三座拥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城市。兴华基金的落户,是青岛建设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成果,实现了山东省公募基金行业“零”的突破。 此次兴华基金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可以靠“港”研“港”,依托院士顶级智慧,深度研究创造超额回报,构筑“科技+金融”显著优势,为青岛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仪式上,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向兴华基金颁发了《营业执照》,青岛证监局向兴华基金颁发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时,兴华基金与青岛农商行、兴业银行青岛分行、青岛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兴华基金将与各战略合作伙伴务实高效加强合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探索银基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张磊介绍道,近期,兴华基金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兴华永兴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已圆满募集成立,第二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兴华瑞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在发行中,摊余成本法债券型基金——兴华安泰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批复。兴华基金将秉承“深度研究创造超额回报”的投资理念,持续推出权益类、固收类、养老类基金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资金投资管理服务,为居民理财提供新思路、新选择,全面助力广大老百姓的财富可持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