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仪科技”)首发上会。皖仪科技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334万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皖仪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2.56亿元,分别用于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皖仪科技两年一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84亿元、3.26亿元、1.4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58.99万元、4924.47万元、5203.66万元、455.9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17.22万元、1890.05万元、3247.91万元、-2135.44万元。 皖仪科技连续三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敌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76亿元、2.61亿元、2.76亿元、1.60亿元。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4659.11万元、6335.43万元、7528.64万元和4142.70万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243.68万元、3076.56万元、3541.52万元和2494.0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92%、22.33%、23.06%、28.1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5%、10.84%、10.85%和16.92%。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6550.91万元、8627.88万元、1.12亿元和1.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30.41%、34.26%和73.83%。 报告期内,皖仪科技存货金额分别为6487.81万元、1.15亿元、1.19亿元和1.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76%、33.32%、28.66%和37.67%。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16%、51.24%、52.64%、55.1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43%、50.41%、51.92%、54.64%。 据财联社报道,皖仪科技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在报告期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7.19%、50.75%、60.11%和56.74%。2018年,皖仪科技该业务收入1.8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2.56%。 皖仪科技第一大应收账款客户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录。据环球网报道,“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是皖仪科技应收账款的第一大欠款客户,涉及欠款金额高达1170.52万元,这宗销售业务则要追溯到2017年。2018年末该公司的实缴资本仍然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仅为3人。不仅如此,这家客户在2018年12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目,至今未能移除。 据资本邦,2019年11月18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19年合肥市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名单的公示》,后标题改为《关于2019年合肥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名单的公示》。皖仪科技也在名单之列。 2019年12月20日,上海海关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不实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459号)。皖仪科技委托上海丹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向海关申报进口一般贸易项下货物一票,其中,第1项申报品名为不锈钢管经海关查验及审核发现,上述进口货物实际应为不锈钢丝。上述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共计人民币173395元,应纳税款共计人民币59925.31元,皖仪科技漏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034.14元。对皖仪科技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4800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向皖仪科技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分析检测仪器生产企业拟科创板上市 皖仪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光谱、质谱、色谱、频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四大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电力、汽车制造、新能源锂电池、制冷、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 报告期内,皖仪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臧牧。截至2019年12月18日,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臧牧直接持有公司5209.68万股,持股比例为52.10%。此外,臧牧通过成泽投资间接持有公司0.96%股份。臧牧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具有实际的控制力。 臧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72年生,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EMBA。1995年至1998年在中科大科技实业总公司中佳分公司任销售经理;1998年至2001年在合肥众成机电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2001年至2014年在合肥皖仪生物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03年至今就职于皖仪有限及皖仪科技,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皖仪科技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334万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皖仪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2.56亿元,其中2.06亿元用于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4937.05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经营性现金流两年一期低于净利润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84亿元、3.26亿元、1.4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58.99万元、4924.47万元、5203.66万元、455.94万元。 其中2017年度、2018年度相比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69%和15.05%。 报告期,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占比均在93%以上,主要为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销售收入。 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17.22万元、1890.05万元、3247.91万元、-2135.44万元。 皖仪科技连续三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敌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76亿元、2.61亿元、2.76亿元、1.60亿元。 皖仪科技上市选择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然而,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不到2018年全年净利润的一半。公司在招股书中预计,2019年1-9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4.85万元。 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且销售费用率超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4659.11万元、6335.43万元、7528.64万元和4142.70万元,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差旅费、市场推广费和业务招待费占比合计在 90%左右。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3243.68万元、3076.56万元、3541.52万元和2494.04万元,主要由研发人员薪酬和材料费构成,两项费用合计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8.76%、80.44%、77.17%和77.56%。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92%、22.33%、23.06%、28.1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5%、10.84%、10.85%和16.92%。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5.39%、13.41%、13.13%、15.66%,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19%、7.07%、6.42%、7.15%。 2019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1.09亿元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6550.91万元、8627.88万元、1.12亿元和1.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30.41%、34.26%和73.83%。 2018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营业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增长率分别为11.64%、31.71%、29.63%、-2.70%,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81%、45.69%、15.05%、-54.85%。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4、3.74、3.30、1.3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33、2.60、2.63、1.27。 公司称,尽管付款条件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公司也按照销售回款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但由于部分客户原因,应收账款实际收讫时间迟于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 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下: 2018年,公司应收票据金额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金额分别为1695.07万元、479.13万元、3370.16万元、3426.63万元。 2019年上半年末存货1.68亿元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存货金额分别为6487.81万元、1.15亿元、1.19亿元和1.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76%、33.32%、28.66%和37.67%。 公司表示,2017年末较2016年末存货余额增加5190.40万元,增长比例77.60%,主要原因系随着营业收入规模的增长,公司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增长所致;2018年末与2017年末相比较存货余额总体变动不大;2019年6月末较2018年末存货余额增长4986.95万元,增长比例40.56%,主要原因系2019年当年度已发往客户现场暂未验收的发出商品增加,以及为满足订单生产需求已购置的原材料增加所致。 招股书提醒,公司存货余额较高、周转率较慢,若下游客户采购政策或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购买公司产品,公司存货则可能面临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3、1.49、1.28和0.45,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水平1.83、1.85、1.81、0.91。 毛利率波动大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16%、51.24%、52.64%、55.1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43%、50.41%、51.92%、54.64%。 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8.68%、48.55%、48.12%、48.23%。 核心产品市场占比仅2% 据财联社报道,皖仪科技营收占比最高业务为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不过该项业务却面临市场占有率低的处境。 根据招股书显示,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在报告期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7.19%、50.75%、60.11%和56.74%。根据此次补充披露情况,皖仪科技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及运维服务在国内竞争对手主要包括雪迪龙、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力合科技。2018年,皖仪科技该业务收入1.8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2.56%。 在另一项实验室分析仪器业务上,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国际巨头垄断,报告期内除2016年外,均不足2000万元,市场占有率同样较低。检漏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业务目前则缺乏由权威机构发布的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或排名数据。 对于市场空间是否存在被同行业挤压、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降低的风险,皖仪科技表示通过差异化市场策略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市场开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检漏仪器领域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第一大欠款客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据环球网报道,“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是皖仪科技应收账款的第一大欠款客户,涉及欠款金额高达1170.52万元,这宗销售业务则要追溯到2017年,当年“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1812.39万元的采购金额位列皖仪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同时,截止到目前,这家客户也是皖仪科技前五大欠款客户中,唯一涉及到1年以上账龄款项的客户,相比其他主要销售客户的结算政策存在很大差异。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但截至到2018年末该公司的实缴资本仍然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仅为3人。不仅如此,这家客户在2018年12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目,至今未能移除。 针对这家存在疑点的客户,皖仪科技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销售合同中约定的验收款比例高于公司一般合同约定的收款比例,主要系合同金额较大,客户出于资金安排考虑在与公司进行商务谈判时约定。”然而,记者也发现,皖仪科技在给证监会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中也提到,“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被归类为贸易类客户,而非直接产品的直接使用方,因此这家客户也并不是真正的支付方。 另据招股书披露的正在履行销售合同信息中,仅有与“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合同,是签订于2017年的,而且与此项销售业务完全相同的、正在履行的合同中,最早也是在2019年3月签订的了。对于这一宗金额也并非很大的简单销售合同,为什么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仍然未能履行完毕? 上榜合肥“困难户” 据资本邦,2019年11月18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19年合肥市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名单的公示》,后标题改为《关于2019年合肥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名单的公示》。 除了四创电子、美的集团、长虹美菱、国轩高科、科大讯飞等诸多上市公司或下属企业,皖仪科技也在名单之列。 申报不实行收政处罚决定书 2019年12月20日,上海海关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不实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459号)。 决定书显示,皖仪科技委托上海丹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向海关申报进口一般贸易项下货物一票,其中,第1项申报品名为不锈钢管,申报商品编号73065000.00(关税率13%),申报总价FOB24476美元,报关单号为224420181001090816。经海关查验及审核发现,上述进口货物实际应为不锈钢丝,商品编号应为72230000.00(关税率16%),与申报不符。 经海关核定,上述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共计人民币173395元,应纳税款共计人民币59925.31元,皖仪科技漏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034.14元。 上述事实业已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对皖仪科技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4800元。 (责任编辑:张紫祎)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国健”)将于5月11日首发申请上会,公司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不超过6162.1142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三生国健此次拟募集资金31.83亿元,其中,13.07亿元用于抗体药物生产新建项目,4.68亿元用于抗肿瘤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4.39亿元用于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4.3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30亿元用于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3.10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营业收入分别为9.61亿元、11.03亿元、11.42亿元、11.77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9.32亿元、8.15亿元、10.99亿元、14.81亿元。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3.89亿元、3.70亿元、2.2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4亿元、2.35亿元、3.61亿元、5.88亿元。 上述数据可见,三生国健2018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连降两年。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研发费用分别为1.76亿元、1.22亿元、1.99亿元、2.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27%、11.08%、17.40%、23.69%;行业均值分别为7.82%、9.70%、12.10%、10.35%。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研发投入分别为1.89亿元、1.29亿元、2.13亿元、2.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7%、11.70%、18.61%、24.82%。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销售费用分别为3.31亿元、3.41亿元、3.68亿元、3.6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38%、30.86%、32.21%、31.24%;行业均值分别为36.81%、35.02%、37.27%、37.4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1.97亿元、4.74亿元、5.52亿元、2.94亿元;应收账款净值分别为1.91亿元、4.59亿元、5.34亿元、2.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9.91%、41.60%、46.77%、24.46%;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5.17%、26.15%、24.85%、17.4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5次、3.39次、2.30次、2.86次;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16.84次、11.81次、9.65次、9.61次。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存货余额分别为1.15亿元、1.09亿元、1.27亿元、1.68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9.13%、6.19%、5.92%、10.22%。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62次、0.94次、1.00次、0.99次;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2.19次、2.22次、2.03次、1.98次。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2.93%、90.51%、89.64%、87.60%;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70.71%、74.56%、70.26%、78.56%。 三生国健主要产品单价下降。2016年至2019年,益赛普12.5mg规格销售均价分别为332.83元/支、328.59元/支、323.88元/支、322.61元/支;25mg规格销售均价分别为656.22元/支、586.90元/支、562.03元/支、551.92元/支。 此外,三生国健主要产品益赛普产能利用率低。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益赛普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9.95%、71.60%、51.82%、67.05%。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6.13亿元、7.44亿元、7.49亿元、7.9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81%、67.43%、65.61%、67.23%。上交所问询函要求三生国健说明客户集中度高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发行人对主要客户是否存在依赖等问题。 招股书显示,三生国健存在1项未决诉讼;另据天眼查信息,三生国健存在3项法律诉讼信息,其中,1项为劳动合同纠纷,2项为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三生国健还存在2项处罚事项。2018年6月15日,三生国健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出具的第2188710233号、第2188710234号处罚文件,处罚事由均为未经放样复检擅自开工建设,处罚结果均为罚款2000元。 据红刊财经报道,三生国健的营业收入存在大额勾稽差异,不排除其中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报道称,三生国健2018年有1.41亿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相关现金流入,也没有经营性债权的支持。要知道三生国健当年的营业收入仅十几亿元,上亿元的营收勾稽差异对其来说并不是小数目,该部分差异占含税营收总额的比例高达11%。同样,三生国健2017年营业收入中有1.79亿元没有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该部分金额占含税营收总额的比例达13.88%。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三生国健,公司回复表示,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真实有效。此外,益赛普属于处方药物,药品终端价格主要受到与全国各地区招标政策的影响,药品招标政策导致的终端销售价格下降,进一步导致了益赛普25mg规格的销售均价下降。但随着未来医保进一步覆盖和市场下沉,竞品加入也将有助于共同影响医生及患者群体关于生物制剂整体治疗的用药观念,进一步提升生物制剂整体的市场渗透率、加大整体行业规模。 三生国健还表示,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优质医药商业公司,客户资信良好,因此基于下游客户的优质背景,公司对应调整商业政策,信用期适当放宽,导致2017年、201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2019年通过重视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应收账款周转率已较2018年上升至2.86次/年。 国内抗体药物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拟科创板募资32亿元 实控人为安提瓜和巴布达国籍 三生国健是国内抗体药物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以创新型治疗性抗体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高品质、安全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包括12.5mg/瓶与25mg/瓶两种规格。 三生国健控股股东为富健药业,直接持有公司39.94%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LOU JING,通过三生制药及其下属企业和香港达佳合计控制公司94.49%股份的表决权并担任发行人董事长,LOU JING为安提瓜和巴布达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 三生国健此次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不超过6162.1142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三生国健此次拟募集资金31.83亿元,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相应的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体投资项目如下: 1.抗体药物生产新建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3.39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3.07亿元;2.抗肿瘤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项目投资总额4.76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4.68亿元;3.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项目投资总额4.50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4.39亿元;4.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0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4.30亿元;5.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2.80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2.30亿元;6.补充营运资金项目,项目投资总额3.10亿元,拟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金额3.10亿元。 2019年营业收入11.77亿元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营业收入分别为9.61亿元、11.03亿元、11.42亿元、11.77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9.32亿元、8.15亿元、10.99亿元、14.81亿元。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3.89亿元、3.70亿元、2.2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4亿元、2.35亿元、3.61亿元、5.88亿元。 2019年研发费用2.79亿元 研发费用率23.6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研发费用分别为1.76亿元、1.22亿元、1.99亿元、2.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27%、11.08%、17.40%、23.6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82%、9.70%、12.10%、10.35%。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研发费用中,工资及福利费分别为6153.28万元、4714.53万元、6811.71万元、8639.37万元;折旧摊销费分别为3743.49万元、3572.85万元、3947.94万元、4406.22万元;直接材料投入分别为2669.79万元、1673.53万元、3762.04万元、5593.31万元;临床试验费分别为2785.73万元、879.98万元、2671.41万元、5123.90万元。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研发投入分别为1.89亿元、1.29亿元、2.13亿元、2.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7%、11.70%、18.61%、24.82%。 2019年销售费用3.68亿元 销售费用率31.24%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销售费用分别为3.31亿元、3.41亿元、3.68亿元、3.6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38%、30.86%、32.21%、31.24%。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6.81%、35.02%、37.27%、37.4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分别为1.77亿元、1.86亿元、2.06亿元、1.90亿元;工资及福利费分别为1.28亿元、1.34亿元、1.40亿元、1.52亿元。 三生国健表示,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市场推广费和工资及福利费构成,报告期内二者合计占各期销售费用的比例均大于90%。 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低于同行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1.97亿元、4.74亿元、5.52亿元、2.94亿元;应收账款净值分别为1.91亿元、4.59亿元、5.34亿元、2.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9.91%、41.60%、46.77%、24.46%;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5.17%、26.15%、24.85%、17.49%。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5次、3.39次、2.30次、2.86次;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16.84次、11.81次、9.65次、9.61次。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97亿元、4.74亿元、5.31亿元、2.89亿元;2017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1-2年(含2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3.85万元、2144.12万元、508.15万元。 2019年存货1.68亿元 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存货余额分别为1.15亿元、1.09亿元、1.27亿元、1.68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9.13%、6.19%、5.92%、10.22%。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存货中,原材料及耗材分别为2455.70万元、2315.22万元、4018.30万元、7202.39万元;在制品分别为169.84万元、521.37万元、687.81万元、355.69万元;自制半成品分别为7400.54万元、6673.55万元、6537.13万元、5543.09万元;产成品分别为1345.87万元、1166.64万元、1359.14万元、3462.24万元。 三生国健表示,公司存货主要系原材料及耗材、在制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2019年末,原材料及耗材、产成品金额较上期分别增长3184.09万元和2103.10万元,同比增长79.24%和154.74%,自制半成品较上期下降 994.04 万元,同比下降15.21%,主要原因系据益赛普预计销售情况及 302H 预计上市后市场情况增加产成品及其对应原材料的备货;此外部分自制半成品转成产成品,增加产成品备库。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存货中自制半成品及产成品的比例较大,报告期各期末合计占存货余额均超过50%。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62次、0.94次、1.00次、0.99次;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2.19次、2.22次、2.03次、1.98次。 毛利率逐年下降 仍高于行业均值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2.93%、90.51%、89.64%、87.60%,逐年下降。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70.71%、74.56%、70.26%、78.56%。 三生国健表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较高,位于行业合理区间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抗体药物益赛普贡献,抗体生物药行业的行业壁垒、技术壁垒、前期投入等因素使得行业毛利率水平较高。 主要产品单价下降 三生国健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为益赛普产品的销售收入,其中,2016年至2019年,益赛普25mg/支及 12.5mg/支两种规格制剂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85%、99.96%、99.84%、99.59%。 2016年至2019年,益赛普25mg/支规格销售收入分别为6.70亿元、7.29亿元、7.85亿元、8.2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0.18%、66.68%、69.60%、71.12%;12.5mg/支规格销售收入分别为2.83亿元、3.64亿元、3.41亿元、3.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9.66%、33.29%、30.24%、28.47%。 数据显示,益赛普产品销售均价逐年下降。2016年至2019年,益赛普12.5mg规格销售均价分别为332.83元/支、328.59元/支、323.88元/支、322.61元/支;25mg规格销售均价分别为656.22元/支、586.90元/支、562.03元/支、551.92元/支。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益赛普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9.95%、71.60%、51.82%、67.05%。 客户集中 2019年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近70% 2016年至2019年,三生国健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6.13亿元、7.44亿元、7.49亿元、7.9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81%、67.43%、65.61%、67.23%。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三生国健说明客户集中度高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发行人对主要客户是否存在依赖等问题。 三生国健回复问询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符合行业惯例,对主要客户不存在重大依赖。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选择前述全国性大型或者区域性龙头医药商业公司开展合作,与当前国内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高且主要由优质医药流通企业主导的行业特点相符。此外,与其他医药制造企业相比,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及主要客户构成亦具备可比性。 存1项未决诉讼 招股书显示,三生国健作为一方当事人存在1起未决诉讼。 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名称为“抗人白细胞介素-4受体a单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发明人为张成海、党尉、朱玲巧。张成海、党尉、朱玲巧曾在三生国健工作,前述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与发明人在发行人承担的工作有关,属于主要利用发行人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应归发行人所有。 三生国健已于2019年1月17日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要求确认相关专利申请权(申请号:201710074949X)归发行人所有,该项诉讼正在审理过程中。 此外,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三生国健存在3项法律诉讼信息,其中,1项为劳动合同纠纷,发布日期为2020年3月5日;2项为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发布日期分别为2017年7月27日、2017年5月10日。 未经放样复检擅自开工建设 两被处罚 招股书显示,三生国健存在2项处罚事项。 2018年6月15日,三生国健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出具的第2188710233号、第2188710234号处罚文件,处罚事由均为未经放样复检擅自开工建设,处罚结果均为罚款2000元。 三生国健表示,公司对上述行政处罚已及时缴纳相应罚款并进行了整改,上述行政处罚的罚款数额较小,且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未认定该违法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发行人的违法情形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不会对本次发行及发行人生产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营业收入勾稽异常 或存虚增收入嫌疑 据红刊财经,招股书披露,三生国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如表1),其中境外收入1639.07万元,该部分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故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境内收入部分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5月1日由17%下调为16%,按月平均计算增值税后,估算出三生国健2018年含税营业收入金额大约为13.26亿元。按照财务勾稽关系,该部分含税收入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入和经营性债权的增减。 合并流量表中,三生国健2018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为10.99亿元,考虑预收账款减少额171.95万元的影响后,与当期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入金额达11.01亿元。与含税营收相勾稽,理论上应有2.25亿元因未收到现金将计入经营性债权中,应收部分应体现为同等规模的增加。 翻看合并资产负债表,三生国健2018年末应收票据金额为2897.77万元,应收账款金额为5.34亿元,二者合计金额达5.63亿元,2017年末相同两项目合计金额达4.82亿元,相较之下这两项比上年仅增加了8103.48万元;2018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比2017年新增加317.33万元,算上这部分后,应收部分实际增加额为8420.81万元,比理论应增加额2.25亿元差了1.41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三生国健有1.41亿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相关现金流入,也没有经营性债权的支持。要知道三生国健当年的营业收入仅十几亿元,上亿元的营收勾稽差异对其来说并不是小数目,该部分差异占含税营收总额的比例高达11%。 同样的逻辑分析其2017年数据,2017年三生国健实现营业收入11.03亿元,当年适用于17%的税率,计算其含税营业收入金额为12.88亿元。同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为8.15亿元,扣除预收账款新增95.20万元的影响,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金额为8.14亿元,与含税营收勾稽少了4.74亿元,理论上这部分应体现为经营性债权的新增。 事实上,2017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较上年仅新增2.86亿元,考虑当期计提坏账准备890.07万元的影响后,实际新增额达2.95亿元,这比理论应增加额少了1.79亿元,这代表着2017年三生国健营业收入中有1.79亿元没有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该部分金额占含税营收总额的比例达13.88%。 可见,近年来三生国健的营业收入均存在大额勾稽差异,不排除其中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 98%营收来自学术推广 据长江商报,除了已上市销售的益赛普之外,目前三生国健拥有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及眼科等疾病领域的15个主要在研抗体药物。 这也决定了三生国健的高研发属性。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76亿元、1.22亿元、1.99亿元、1.30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8.27%、11.08%、17.4%、25.16%,研发费用率平均值约为17.9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三生国健对销售费的投入也是毫不吝啬。报告期,其销售费用分别为3.31亿元、3.41亿元、3.68亿元、1.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38%、30.86%、32.21%、36.38%,销售费用率平均约为33.46%,几乎为研发费用率平均值的1.86倍。 三生国健目前主要通过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各报告期内,三生国健来自于学术推广模式的主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8.83%、98.35%、98.55%、98.01%,代理模式的销售收入占比则分别为1.17%、1.65%、1.45%、1.99%。据公司介绍,公司通过自营销售团队负责药品的学术推广,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座谈会,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临床用药指导以及最新理论成果等,同时持续收集药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一线反馈,进一步推动临床上的合理用药。 在学术推广模式主导下,报告期内三生国健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用分别为1.77亿元、1.86亿元、2.06亿元、9516.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38%、16.81%、18.01%、18.4%。以去年为例,2018年公司市场推广费用2.06亿元,相当于日均支出56.36万元。 (责任编辑:赵金博)
编者按:4月28日,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仪科技”)首发上会。皖仪科技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334万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皖仪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2.56亿元,分别用于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皖仪科技两年一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84亿元、3.26亿元、1.4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58.99万元、4924.47万元、5203.66万元、455.9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17.22万元、1890.05万元、3247.91万元、-2135.44万元。 皖仪科技连续三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敌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76亿元、2.61亿元、2.76亿元、1.60亿元。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4659.11万元、6335.43万元、7528.64万元和4142.70万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243.68万元、3076.56万元、3541.52万元和2494.0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92%、22.33%、23.06%、28.1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5%、10.84%、10.85%和16.92%。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6550.91万元、8627.88万元、1.12亿元和1.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30.41%、34.26%和73.83%。 报告期内,皖仪科技存货金额分别为6487.81万元、1.15亿元、1.19亿元和1.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76%、33.32%、28.66%和37.67%。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16%、51.24%、52.64%、55.1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43%、50.41%、51.92%、54.64%。 据财联社报道,皖仪科技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在报告期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7.19%、50.75%、60.11%和56.74%。2018年,皖仪科技该业务收入1.8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2.56%。 皖仪科技第一大应收账款客户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录。据环球网报道,“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是皖仪科技应收账款的第一大欠款客户,涉及欠款金额高达1170.52万元,这宗销售业务则要追溯到2017年。2018年末该公司的实缴资本仍然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仅为3人。不仅如此,这家客户在2018年12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目,至今未能移除。 据资本邦,2019年11月18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19年合肥市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名单的公示》,后标题改为《关于2019年合肥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名单的公示》。皖仪科技也在名单之列。 2019年12月20日,上海海关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不实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459号)。皖仪科技委托上海丹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向海关申报进口一般贸易项下货物一票,其中,第1项申报品名为不锈钢管经海关查验及审核发现,上述进口货物实际应为不锈钢丝。上述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共计人民币173395元,应纳税款共计人民币59925.31元,皖仪科技漏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034.14元。对皖仪科技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4800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向皖仪科技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分析检测仪器生产企业拟科创板上市 皖仪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光谱、质谱、色谱、频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四大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电力、汽车制造、新能源锂电池、制冷、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 报告期内,皖仪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臧牧。截至2019年12月18日,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臧牧直接持有公司5209.68万股,持股比例为52.10%。此外,臧牧通过成泽投资间接持有公司0.96%股份。臧牧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具有实际的控制力。 臧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72年生,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EMBA。1995年至1998年在中科大科技实业总公司中佳分公司任销售经理;1998年至2001年在合肥众成机电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2001年至2014年在合肥皖仪生物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03年至今就职于皖仪有限及皖仪科技,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皖仪科技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334万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皖仪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2.56亿元,其中2.06亿元用于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4937.05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经营性现金流两年一期低于净利润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84亿元、3.26亿元、1.4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58.99万元、4924.47万元、5203.66万元、455.94万元。 其中2017年度、2018年度相比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69%和15.05%。 报告期,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占比均在93%以上,主要为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销售收入。 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17.22万元、1890.05万元、3247.91万元、-2135.44万元。 皖仪科技连续三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敌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76亿元、2.61亿元、2.76亿元、1.60亿元。 皖仪科技上市选择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然而,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不到2018年全年净利润的一半。公司在招股书中预计,2019年1-9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4.85万元。 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且销售费用率超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4659.11万元、6335.43万元、7528.64万元和4142.70万元,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差旅费、市场推广费和业务招待费占比合计在 90%左右。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3243.68万元、3076.56万元、3541.52万元和2494.04万元,主要由研发人员薪酬和材料费构成,两项费用合计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8.76%、80.44%、77.17%和77.56%。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92%、22.33%、23.06%、28.1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5%、10.84%、10.85%和16.92%。 皖仪科技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5.39%、13.41%、13.13%、15.66%,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19%、7.07%、6.42%、7.15%。 2019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1.09亿元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6550.91万元、8627.88万元、1.12亿元和1.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30.41%、34.26%和73.83%。 2018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营业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增长率分别为11.64%、31.71%、29.63%、-2.70%,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81%、45.69%、15.05%、-54.85%。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4、3.74、3.30、1.3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33、2.60、2.63、1.27。 公司称,尽管付款条件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公司也按照销售回款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但由于部分客户原因,应收账款实际收讫时间迟于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 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下: 2018年,公司应收票据金额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金额分别为1695.07万元、479.13万元、3370.16万元、3426.63万元。 2019年上半年末存货1.68亿元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皖仪科技存货金额分别为6487.81万元、1.15亿元、1.19亿元和1.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76%、33.32%、28.66%和37.67%。 公司表示,2017年末较2016年末存货余额增加5190.40万元,增长比例77.60%,主要原因系随着营业收入规模的增长,公司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增长所致;2018年末与2017年末相比较存货余额总体变动不大;2019年6月末较2018年末存货余额增长4986.95万元,增长比例40.56%,主要原因系2019年当年度已发往客户现场暂未验收的发出商品增加,以及为满足订单生产需求已购置的原材料增加所致。 招股书提醒,公司存货余额较高、周转率较慢,若下游客户采购政策或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购买公司产品,公司存货则可能面临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3、1.49、1.28和0.45,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水平1.83、1.85、1.81、0.91。 毛利率波动大 2016年至2019年1-6月,皖仪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16%、51.24%、52.64%、55.1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43%、50.41%、51.92%、54.64%。 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8.68%、48.55%、48.12%、48.23%。 核心产品市场占比仅2% 据财联社报道,皖仪科技营收占比最高业务为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不过该项业务却面临市场占有率低的处境。 根据招股书显示,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运维在报告期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7.19%、50.75%、60.11%和56.74%。根据此次补充披露情况,皖仪科技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及运维服务在国内竞争对手主要包括雪迪龙、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力合科技。2018年,皖仪科技该业务收入1.86亿元,市场占有率约为2.56%。 在另一项实验室分析仪器业务上,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国际巨头垄断,报告期内除2016年外,均不足2000万元,市场占有率同样较低。检漏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业务目前则缺乏由权威机构发布的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或排名数据。 对于市场空间是否存在被同行业挤压、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降低的风险,皖仪科技表示通过差异化市场策略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市场开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检漏仪器领域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第一大欠款客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据环球网报道,“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是皖仪科技应收账款的第一大欠款客户,涉及欠款金额高达1170.52万元,这宗销售业务则要追溯到2017年,当年“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1812.39万元的采购金额位列皖仪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同时,截止到目前,这家客户也是皖仪科技前五大欠款客户中,唯一涉及到1年以上账龄款项的客户,相比其他主要销售客户的结算政策存在很大差异。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但截至到2018年末该公司的实缴资本仍然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仅为3人。不仅如此,这家客户在2018年12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目,至今未能移除。 针对这家存在疑点的客户,皖仪科技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销售合同中约定的验收款比例高于公司一般合同约定的收款比例,主要系合同金额较大,客户出于资金安排考虑在与公司进行商务谈判时约定。”然而,记者也发现,皖仪科技在给证监会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中也提到,“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被归类为贸易类客户,而非直接产品的直接使用方,因此这家客户也并不是真正的支付方。 另据招股书披露的正在履行销售合同信息中,仅有与“深圳市盖洛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合同,是签订于2017年的,而且与此项销售业务完全相同的、正在履行的合同中,最早也是在2019年3月签订的了。对于这一宗金额也并非很大的简单销售合同,为什么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仍然未能履行完毕? 上榜合肥“困难户” 据资本邦,2019年11月18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19年合肥市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名单的公示》,后标题改为《关于2019年合肥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名单的公示》。 除了四创电子、美的集团、长虹美菱、国轩高科、科大讯飞等诸多上市公司或下属企业,皖仪科技也在名单之列。 申报不实行收政处罚决定书 2019年12月20日,上海海关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不实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机关缉违字[2019]0459号)。 决定书显示,皖仪科技委托上海丹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6日向海关申报进口一般贸易项下货物一票,其中,第1项申报品名为不锈钢管,申报商品编号73065000.00(关税率13%),申报总价FOB24476美元,报关单号为224420181001090816。经海关查验及审核发现,上述进口货物实际应为不锈钢丝,商品编号应为72230000.00(关税率16%),与申报不符。 经海关核定,上述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共计人民币173395元,应纳税款共计人民币59925.31元,皖仪科技漏缴税款共计人民币6034.14元。 上述事实业已构成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对皖仪科技作出如下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4800元。 (责任编辑:张紫祎)
4月30日,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芯股份”)首发上会。敏芯股份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330.00万股(未考虑公司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1529.50万股(若公司全额行使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敏芯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7.07亿元,分别用于MEMS麦克风生产基地新建项目、MEMS压力传感器生产项目、MEMS传感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13.69万元、1.13亿元、2.53亿元、2.84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2.43万元、1307.42万元、5325.13万元、5948.29万元。 2016年、2018年、2019年,敏芯股份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7.41万元、2001.04万元、4730.75万元、4255.72万元,其中,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7907.06万元、1.30亿元、2.80亿元、3.11亿元。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002.32万元、1595.12万元、2739.49万元和3567.0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89%、14.10%、10.84%和12.56%,可比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4.95%、9.82%、12.76%、12.62%。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23.52万元、496.39万元、679.44万元和737.7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7%、4.39%、2.69%和 2.60%,可比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0.95%、8.04%、11.04%、10.76%。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34.24万元、360.49万元、716.82万元、1589.92万元,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317.53万元、342.46万元、679.76万元、1510.03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0%、3.03%、2.69%、5.32%。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幅分别为7.85%、98.49%、122.14%,近两年翻倍增长。 报告期内,敏芯股份存货金额分别为2488.16万元、3145.79万元、5378.10万元7260.33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6.25%、43.37%、36.92%和25.99%。 敏芯股份毛利率连续四年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15%、39.50%、44.03%和38.62%,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9.09%、42.79%、47.02%、42.65%。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年,公司引入了多位机构投资者,多家上市公司潜藏在公司股东之中。元禾控股旗下的中新创投持有敏芯股份12.11%;私募基金——日照益敏通过受让华芯创投的股份成为敏芯股份的股东;苏州康力君卓股权投资中心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日照益敏6.1538%的股权,康力君卓是上市公司康力电梯旗下的投资平台……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敏芯股份因涉嫌专利侵权而遭歌尔股份起诉。2019年8月5日,敏芯股份收到应诉书称,歌尔股份以敏芯股份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度网讯”)侵害其第ZL201521115976.X、第ZL201520110844.1及第ZL201020001125.3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敏芯股份立即停止侵害其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合计1000万元以及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歌尔股份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资料显示,歌尔股份总部位于潍坊,是该市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也是国内电声行业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耳机、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等,常年为苹果公司等手机厂商供应声学元件。 据读我网报道,在起诉上述专利侵权的同时,歌尔股份还认为敏芯股份的部分专利权,实际上应该归属于该公司。2019年11月,作为歌尔股份子公司的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歌尔泰克”)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敏芯股份所有的“ZL200710038554.0”发明专利,应该是梅嘉欣在歌尔泰克就职时的职务发明,专利权应当归属于歌尔泰克。诉讼文书显示,作为此案关键人物的梅嘉欣之前是歌尔员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敏芯股份在去年9月,在至少4项专利中将唐行明变更或者删除。 相较于10多年前就已离职的梅嘉欣,另一位2018年从歌尔股份离职,随后跳槽到敏芯股份的研发人员唐行明,也是歌尔股份最新诉讼中的关键人物。自2019年8月起,敏芯股份陆续对大量涉及到硅麦克风的专利发明人信息进行变更,多项变更中将涉及发明人“唐行明”进行变更和删除。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公司产销存数量竟现较大差异。2016至2019年上半年,敏芯股份各期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量分别为1266.74万颗、193.30万颗、1896.78万颗和-31.82万颗。在首轮问询第35题回复中,2017至2019上半年,敏芯股份各期的库存商品净增加量分别为80.96万颗、1766.25万颗和-213.05万颗。 中国经济网记者向敏芯股份证券事务部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MEMS传感器芯片研发企业拟科创板上市 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传感器研发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线包括MEMS麦克风、MEMS压力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 李刚直接持有敏芯股份1074.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26.93%,为公司控股股东;作为苏州昶恒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敏芯股份2.35%的股份;作为苏州昶众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敏芯股份4.64%的股份。李刚通过上述方式合计控制敏芯股份33.92%股份,系敏芯股份实际控制人。 根据李刚、胡维及梅嘉欣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胡维及梅嘉欣为李刚的一致行动人。胡维直接持有敏芯股份3.94%的股份,梅嘉欣直接持有敏芯股份4.16%的股份。综上,李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敏芯股份42.02%股份。 李刚,男,1975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1月至2005年8月,担任北京青鸟元芯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担任赛米克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就职于芯锐微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2007年9月至2015年12月,担任敏芯有限董事长兼总经理;2015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担任子公司昆山灵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敏芯股份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330.00万股(未考虑公司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1529.50万股(若公司全额行使本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开发行后的流通股数量占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敏芯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7.07亿元,4亿元用于MEMS麦克风生产基地新建项目、5991.42万元用于MEMS压力传感器生产项目、1.47亿元用于MEMS传感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去年营业收入增速下滑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13.69万元、1.13亿元、2.53亿元、2.84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2.43万元、1307.42万元、5325.13万元、5948.29万元。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下降。2017年较2016年增长56.78%,2018年较2017年增长123.45%,2019年较2018年增长12.39%。 报告期内,MEMS麦克风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80%、88.63%、91.22%和90.07%,单一产品收入的占比较高。 2016年、2018年、2019年,敏芯股份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7.41万元、2001.04万元、4730.75万元、4255.72万元。 其中,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7907.06万元、1.30亿元、2.80亿元、3.11亿元。 研发费用逐年增长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002.32万元、1595.12万元、2739.49万元和3567.0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89%、14.10%、10.84%和12.56%。 报告期内,可比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4.95%、9.82%、12.76%、12.62%。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研发用材料等构成。其中,职工薪酬金额分别为486.08万元、819.58万元、1275.47万元、1775.63万元;研发用材料金额分别为410.98万元、610.34万元、1004.46万元、1417.56万元。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系研发人员和研发用材料增加。公司2018年开始与中芯绍兴合作,向其支付了工艺开发和设备调试费用,使得2018年公司研发服务费较高。 销售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销售费用分别为423.52万元、496.39万元、679.44万元和737.7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7%、4.39%、2.69%和 2.60%。 报告期内,可比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0.95%、8.04%、11.04%、10.76%。 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办公差旅费、运输装卸费等构成。其中,职工薪酬金额分别为263.26万元、323.37万元、492.90万元、533.50万元。 应收账款连续两年翻倍增长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34.24万元、360.49万元、716.82万元、1589.92万元,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317.53万元、342.46万元、679.76万元、1510.03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0%、3.03%、2.69%、5.32%。 报告期内,敏芯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0.48、34.27、49.44、25.94。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幅分别为7.85%、98.49%、122.14%,近两年翻倍增长。 2019年存货7260万元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存货金额分别为2488.16万元、3145.79万元、5378.10万元7260.33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6.25%、43.37%、36.92%和25.99%。 报告期内,敏芯股份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76、2.43、3.32、2.76。 公司表示,存货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系公司MEMS传感器芯片技术及商业模式逐步成熟,本土化生产体系保障了公司MEMS传感器产品的稳定供应,公司及时抓住了2017年以来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型语音交互终端下游市场迅速发展的机遇,2017年至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由1.13亿元增长至2.84亿元,为满足生产、销售的需求,相应公司各年末的存货也快速增长。 2018年末,公司存货余额较2017年末增加了2211.43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2018年度产销规模激增。2019年末,公司存货余额较2018年末增加了1955.94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增加备货所致。 公司的下游应用领域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主,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较快。如果未来下游客户需求、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就可能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从而使公司存在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若因产品检测不合格或者原材料未在保质期使用,则存在存货失效报废的风险。 毛利率水平位于行业均值以下 敏芯股份毛利率连续四年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 2016年至2019年,敏芯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15%、39.50%、44.03%和38.62%,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9.09%、42.79%、47.02%、42.65%。 公司称,2019年,由于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如未来公司未能契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高定价的新产品、有效降低成本或市场竞争加剧,将会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公司顺应MEMS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新产品在投入量产初期可能存在工艺磨合和生产稳定性提升等问题,在短期内可能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 多家上市公司“隐身”股东之中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年,公司还通过增发、增资、股权转权转让的方式引入了多位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最近一年。记者发现,多家上市公司潜藏在公司股东之中。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元禾控股旗下的中新创投持有敏芯股份12.11%,元禾控股是苏州工业园区内一家管理数百亿元基金规模的投资控股企业。拥有上海国资背景的华芯创投持有敏芯股份12.08%的股份 2019年5月22日,私募基金——日照益敏通过受让华芯创投的股份成为敏芯股份的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为3.84%;苏州康力君卓股权投资中心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日照益敏6.1538%的股权,康力君卓是上市公司康力电梯旗下的投资平台。 晶圆制造厂商,同时也是公司报告期内的前五大供应商——港交所上市公司中芯国际间接持有公司股东聚源聚芯的基金份额,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聚源聚芯持有公司0.89%的股份。 另外,科创板上市公司传音控股间接持有日照益敏的基金份额,传音控股同时也是公司下游的终端客户之一;另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晶丰明源的实控人胡黎强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湖杉投资9.43%的股权,而后者直接持有公司2.90%的股权。 三个专利被指“侵权” 遭歌尔股份起诉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敏芯股份因涉嫌专利侵权而遭歌尔股份起诉。2019年8月5日,敏芯股份收到应诉书称,歌尔股份以敏芯股份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度网讯”)侵害其第ZL201521115976.X、第ZL201520110844.1及第ZL201020001125.3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敏芯股份立即停止侵害其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合计1000万元以及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歌尔股份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上述三个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分别为“麦克风电路板和MEMS麦克风”、 “一种麦克风的封装结构”和“一种MEMS麦克风”。 敏芯股份在首轮问询回复更新中表示,涉诉专利“ZL201020001125.3”号实用新型专利已于2020年1月12日到期,其他两项涉诉专利所涉技术也已属于公开较早的技术路线,均已被无效或部分无效,均不属于行业内的前沿技术。 记者查询得知,今年1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决定书,宣告另两个涉诉专利一个为全部无效,一个为部分无效,但无效请求人均为“北京小芦科技有限公司”。 对于上述三个专利诉讼情况,3月17日,歌尔股份内部人士表示:“其中一个专利是到期了,但它们(指敏芯股份和百度网讯)在我们专利存续期间涉嫌的侵权,并不会因为专利到期而消失,这个我们是有追诉权利的;部分无效其实也表明有一部分有效,这部分仍然要看法院对侵权行为的认定。” 对于上述诉讼,敏芯股份方面表示,上述专利权纠纷尚未结案,无法确定该纠纷的实际损失,但上述纠纷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在研技术、产品销售、存货以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且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承诺对上述诉讼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上述诉讼不会对本次发行构成实质性障碍。 然而,而若敏芯股份最终败诉,相关产品可能遭到禁止销售,或许也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敏芯股份涉诉专利对应的产品仅在2019年有销售,销售收入40.15万元。 核心成员系歌尔前员工 据读我网报道,在起诉上述专利侵权的同时,歌尔股份还认为敏芯股份的部分专利权,实际上应该归属于该公司。 2019年11月,作为歌尔股份子公司的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歌尔泰克”)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敏芯股份所有的“ZL200710038554.0”发明专利,应该是梅嘉欣在歌尔泰克就职时的职务发明,专利权应当归属于歌尔泰克。 诉讼文书显示,作为此案关键人物的梅嘉欣之前是歌尔员工,2004年硕士毕业后就进入歌尔工作,并在2006年底辞职。2007年,梅嘉欣与敏芯股份董事长李刚等人,共同参与了上述涉诉专利技术的研发过程,而这项专利的申请时间也是在2007年3月。 敏芯股份招股书披露,梅嘉欣出生于1978年,2007年1月进入芯锐微电子,并在当年9月出任敏芯股份研发副总,目前持有4.16%的股份,与李刚、胡维共同构成公司一致行动人,并出任副总经理职务,同时还担任敏芯股份多家子公司法人代表。 “梅嘉欣负责公司各MEMS 产品的封装技术以及测试技术研发,主持了MEMS麦克风、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产品的相关封装技术研发。”招股书中称。 不过,敏芯股份对于歌尔股份的指控并不认可,在回复上交所首轮审核问询中,敏芯股份委婉的表示,“发行人作为行业内新兴竞争者的角色引致传统竞争对手的显著危机感,并因此无法避免传统竞争对手以扼杀竞争、阻碍发行人IPO为主要目的提起的诉讼。” 多项专利发明人“踩点”变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敏芯股份在去年9月,在至少4项专利中将唐行明变更或者删除。 相较于10多年前就已离职的梅嘉欣,另一位2018年从歌尔股份离职,随后跳槽到敏芯股份的研发人员唐行明,也是歌尔股份最新诉讼中的关键人物。 “除了敏芯股份自己对外披露的(诉讼),后续还有好几个案子,敏芯方面没有对外披露。”歌尔股份代理律师张祥向记者透露,和唐行明有关的诉讼在2019年12月提起并立案,目前相关文件应已送达敏芯股份。 在最初被诉后,敏芯股份对多个申请专利更改了部分信息。记者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查询系统”时发现,自2019年8月起,敏芯股份陆续对大量涉及到硅麦克风的专利发明人信息进行变更,多项变更中将涉及发明人“唐行明”进行变更和删除。 以申请号/专利号“2019102930417”为例,该项专利的发明名称为硅麦克风,申请日为2019年4月12日,申请人为敏芯股份。去年9月20日,该项专利的发明人发生变更,由最初的唐行明变更为梅嘉欣、张敏。同时发生变更的还有申请号/专利号为“201910280377X”、“2019102932198”、“2019102930474”的专利发明,变更前,唐行明均为相关专利的发明人,变更后,唐行明的名字均被删除。 对于专利申请中的唐行明的身份,张祥称,“这个能够确认,唐行明原来就是歌尔的员工,然后跳槽到敏芯,否则的话,双方的纠纷也不可能提起来。” 从上述4项专利发明的申请日期来看,均发生在唐行明从歌尔股份离职后的一年内,敏芯股份申请专利的时间为2019年4月,这也意味着歌尔股份对梅嘉欣主张的专利法释义第六条的情镜再现。 异常的产销存数量勾稽关系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2016至2019年上半年,敏芯股份各期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量分别为1266.74万颗、193.30万颗、1896.78万颗和-31.82万颗。 与此同时,在首轮问询第35题回复的“公司各存放地的存货数量、金额及占比情况”中显示,2016至2019年上半年,敏芯股份各期末的库存商品数量分别为1465.2万颗、1456.16万颗、3312.41万颗和3099.36万颗。因此,2017至2019上半年,敏芯股份各期的库存商品净增加量分别为80.96万颗、1766.25万颗和-213.05万颗。 也就是说,2017至2019年上半年,由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产量和销量计算得到的各期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量要大于由首轮问询回复披露的库存商品期末数量计算得到的各期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量,超出部分分别为112.34万颗、130.53万颗和181.23万颗。 这就奇怪了,如果是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额存在差异,还可以解释为库存商品价格分布差异导致,但库存商品的净增加量仅仅是一个数数的事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产量、销量和库存商品数量,其中哪个数据是真的呢?由此投资者自然会产生疑问:敏芯股份靓丽的业绩表现还可信吗? (责任编辑:赵金博)
北京9月27日讯仙乐健康(300791.SZ)今日巨量换手,打开涨停,截至午间收盘,报90.52元,涨幅4.42%,成交额4.91亿元,换手率27.17%。此前,该股连续两个交易日一字涨停。 9月25日,仙乐健康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仙乐健康本次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2000万股,发行价格为54.7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0.9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19亿元,分别用于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仙乐健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仙乐健康B2B营销项目、包装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4.33亿元,合计6.33亿元。 2018年11月5日,仙乐健康报送的招股书显示,拟募集资金为6.06亿元。 仙乐健康本次发行费用为7557.77万元,其中招商证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5868.21万元,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获得审计、验资费用900.00万元,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获得律师费用358.11万元。 仙乐健康2017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16年至2019年1-6月,仙乐健康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86亿元、13.30亿元、15.95亿元、7.8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04亿元、1.04亿元、2.03亿元、8847.31万元。 报告期内,仙乐健康连续三年经营性现金流低于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826.35万元、4935.22万元、1.83亿元、1.39亿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仙乐健康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37%、32.99%、34.66%和33.30%,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11%、32.08%、32.57%和30.66%,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为49.13%、49.85%、50.45%、52.06%。 报告期内,仙乐健康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29亿元、1.69亿元、2.19亿元和1.60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36%、12.67%、13.74%和20.35%。 报告期内,仙乐健康存货金额分别为1.56亿元、1.93亿元、2.28亿元和2.17亿元,占同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07%、37.89%、40.05%和35.98%。 报告期各期末,仙乐健康负债总额分别为10.13亿元、7.08亿元、7.60亿元和7.29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为68.68%、54.95%、49.21%、45.52%。 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6年,仙乐健康决议分红金额合计达6.26亿元。 2014年12月20日,仙乐健康前身仙乐有限做出股东会决议,将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可分配利润中的1.26亿元分配给股东。 仙乐健康于2016年9月5日、2016年9月20日分别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议案内容如下:根据正中珠江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7.85亿元;公司同意以总股本6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83.4元,总共分红5亿元。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仙乐健康产品存在召回情况。公司于2018年10月8日收到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置告知书》,该告知书载明仙乐健康生产的保健食品浓缩磷脂软胶囊(批号:ABJ70803203、BBJ70900708)在流通环节抽检中检出霉菌和酵母项目超标;就前述事宜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仙乐健康进行:(1)不予处罚;(2)对召回的剩余产品68瓶予以监督销毁。公司于2018年6月及7月曾收到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上述事宜的口头通知以及相关产品不合格的检测报告。仙乐健康在收到前述通知后立即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对相关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通报,并进行调查整改。 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03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发审委指出:发行人报告期存在不合格产品销售和召回情况。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2)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是否损害消费者健康、是否对发行人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顺 政府补助为银宝山新利润增厚不少,但公司业绩下滑的趋势今年或仍难止住。 8月1日,银宝山新公告,公司符合 2019 年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的条件,已按操作规程的要求申请并已收到第一笔返还款2585.68万元 ,公司本次参保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总额共计5171.36万元,这已超过了去年的净利润。 2017年和2018年,银宝山新公司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142.61万元、2776.44万元,今年的政府补助项远超之前,但即使加上此次政府补助,目前净利润依旧录得亏损,公司今年的业绩仍可能大幅下滑。 7月12日,银宝山新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1-6月净利润-7500.00万元至-6500.00万元,同比变动-1833.90%至-1602.72%,而专用设备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53.35%。 公司解释称,受汽车行业销量放缓影响,汽车模具、制品市场竞争加剧,短期产能仍受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本期陆续体现,此外,公司加大对新材料、5G等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增加。 事实上业绩下滑早有迹象,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净利润已两年下降。 银宝山新主要从事大型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精密结构件成型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大型汽车外饰件模具、大型汽车内饰件模具、大型汽车功能结构件模具以及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子、家电及汽车行业的精密结构件产品。 公司近两年营业收入一直在增长,但净利润却持续下滑。2017年和201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9.05亿元和30.10亿元,同比增长2.94%、3.6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454.91万元、4166.29万元,同比下降34.83%、35.46%。 2015-2017年度及2018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32%、16.48%、18.38%及14.13%,而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为28.58%、28.43%、23.80%及24.18%,公司综合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银宝山新业务主要由模具业务和结构件业务构成,其中,模具业务报告期内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是公司毛利贡献的主要来源,去年模具业务毛利率呈现一定下滑,收入及毛利增幅放缓对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产生影响。 而且同期公司的产品产销率不断下降。根据同花顺显示,2016-2018年,其五金业务产量分别为102.34万套、94.61万套、101.35万套;销售量分别为99.47万套、92.21万套、96.15万套,产销率分别为97.52%、97.46%、94.87%,2016-2018年存货分别为8.43亿元、10.88亿元、12.44亿元,存货不断增长。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增加。 不过公司解释称,从存货构成来看,公司存货以在产品和库存商品为主,且基本遵循“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存货周转率较高,形成存货积压出现跌价的可能性较小。 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断增长,2016-2018年,其资产负债率分比为65.82%、69.90%、70.70%,今年一季度又增到了72.04%。而且同期财务费用分别为2077.76万元、4173.08万元、6335.12万元,整体增长了2.05倍。 7月17日,银宝山新公告董事长孙军因工作调整的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战略决策委员会召集人等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在此之前,6月24日公司副总经理高符生因个人原因辞职,而在1月25日,公司才公告经总经理提名高符生成为公司副总经理,也就是说其工作不到半年就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