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公募基金四季报全部披露完毕,2020年最能为基民赚钱的基金公司也随着出炉。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全年累计为基民赚了20217亿元,继2019年后再创历史新高。由于规模大小和基金业绩表现差异较大,基金公司盈利能力出现显著分化,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整体盈利可观。其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5家头部公司2020年均为基民赚逾1000亿元。 赚钱能力分化明显 2020年基金市场热度不断升温。随着基金规模持续扩张,基金公司为基民赚钱的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有41家基金公司为基民带来了百亿元以上的盈利,其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五家公司均为基民赚逾1000亿元。 其中,易方达基金旗下各类基金产品2020年合计盈利1600亿元,为基金公司中的冠军;汇添富基金则以1113亿元位列次席;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分别为1045亿元、1009亿元和1008亿元。此前的年份,单家基金公司年度为基民赚得超千亿的现象非常少见。 对比各基金公司的赚钱能力,不难发现大小公司之间分化明显,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产品整体盈利非常可观。处于中游的基金公司,其为基民带来收益的水平多集中在50亿元至80亿元之间,竞争较为激烈。而排名第100名的基金公司则只能为基民带来不足10亿元的收益。 百亿级基金带来丰厚回报 细看2020年各基金产品为基民赚钱的能力榜单,规模超百亿的基金排名居前列。被称为“国民基金”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为基民带来126亿元收益,位居榜首。张坤管理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分别为基民带来120亿元、80亿元收益,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易方达消费行业位居第四,为基民带来74亿元收益。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位居第五,为基民带来72亿元收益。 从趋势来看,头部股票型基金产品市占率提升。2020年前10大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市占率提升至20.4%。“百亿俱乐部基金经理”达到138人,管理规模占总规模的比重从2019年的28.8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63.03%。 业内人士认为,在上千只中小规模的基金中,未来规模能够扩大十倍的如同大海捞针。对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就算集全公司之力也未必能创造出一个爆款“日光基”。中游基金公司不进则退,不发新基金将面临被赎回。 当下,公募基金行业格局加快“二八”分化,头部基金话语权增强,呈现出规模越大就有越多人购买、规模越大为基民带来收益越多的“马太效应”。
● “2020年中国人寿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近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7500亿元,合并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合并管理第三方资产1.8万亿元,持续保持历史高位。”1月27日,在2021年中国人寿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表示,2021年中国人寿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强党建,稳经营,促发展,抓改革,推创新,守底线,凝心聚力共创重振国寿新局面。 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 2020年中国人寿转型发展见成效。价值创造持续强化,寿险公司保费突破6100亿元,市场领先优势稳中有增。财险公司保费收入超860亿元,非车险占比提升到29%。海外公司一年新业务价值率超20%。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养老险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1.3万亿元。广发银行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居股份制同业前列。 同时,中国人寿服务大局显担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捐赠保险保障总额超1.2万亿元,认购抗疫主题债105亿元,为抗疫企业授信超1000亿元。投资超长期政府债券2822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85亿元。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区域累计投资规模超1.16万亿元。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直接投资存量规模突破2.8万亿元。积极支持污染防治,绿色信贷余额300亿元,推出央企首笔绿色供应链融资,新增绿色投资306亿元。 投资板块坚持“双提升” 王滨指出,2021年中国人寿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王滨强调,将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保险板块要坚持回归本源、回归保障,大力发展高价值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投资板块要坚持“双提升”不动摇,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银行板块要强化资本管理,提升净息差水平,积极拓展中收业务,持续优化客户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 同时,寿险公司和资产公司作为重振国寿的“双轮”“双肩”,要打造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广发银行作为重振国寿的中坚力量,要在“站起来、走起来”的良好基础上“跑起来”。财险公司作为重振国寿的大梁立柱,要在新兴非车险业务上下大功夫。养老险公司作为重振国寿的重要支柱,要持续巩固行业主力军、领头羊地位。此外,要牢固确立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先发优势,要在健康保险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晚,德赛电池、东山精密、蓝思科技等21家苹果产业链公司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8家公司预喜。机构指出,苹果手机产业链仍维持高景气度,看好苹果供应链长期趋势。 业绩持续增长 在上述已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的苹果产业链公司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科技、长电科技等14家公司业绩预增;2家公司业绩略增,1家公司业绩续盈,1家公司业绩扭亏。 蓝思科技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8亿元-50.61亿元,同比增长98%-105%。蓝思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与产品结构健康并进一步优化,各类主要产品订单充足,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新产品生产及交付顺利。 中金公司指出,苹果iPhone12持续热销,2020年四季度销量创下单季历史新高,预计2021年一季度将延续高成长,ASP(平均售价)方面,2020年下半年蓝思配合的超瓷晶面板ASP有明显提升,预计2021年下半年有望进一步提升;APPleWatch表现超出此前市场预期,预计未来iPad有望复制iPhone的双玻璃趋势,蓝思科技将受益。 德赛电池是苹果iPhone和AirPods等产品电池供应商。德赛电池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0亿元-6.90亿元,同比增长25.45%-37.40%。 招商证券认为,德赛电池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因为iPhone12ProMax需求佳及新品盈利能力提升,使得综合盈利能力同比、环比提升。此外,公司应收应付外汇对冲以及套保等措施使得汇率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小。 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是苹果AirPods耳机代工厂商。在2020年三季报中,立讯精密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为70.71亿元-73.06亿元,同比增长50%-55%。歌尔股份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27.53亿元-28.81亿元,同比增长115%-125%。 歌尔股份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无线耳机、精密零组件及虚拟现实等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长期趋势向好 1月初,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研报中指出,在2年连续高速成长后,AirPods出货增长将在2021年放缓。正向看待iPhone、iPad、AppleWatch与MacBook在2021年的增长。对A股苹果供应链最重要的iPhone与AppleWatch预计2021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5%-20%,分别约为2.3亿部与4100万部。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了解到,苹果iPhone代工厂富士康的iDPBG部门深圳厂区正在新增招聘员工生产iPhone。 1月13日,财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苹果延续的价格策略有利于苹果手机销量增长。不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用户的换机需求是否延后还有待观察。苹果在无线充电领域和光学领域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无线化战略以及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利好国内无线充电以及光学领域相关厂商。同时,苹果取消标配充电器和耳机,有利于推动第三方配件厂商的业绩增长。相关上市公司将陆续披露的2020年12月营收数据值得期待,苹果手机产业链仍然维持高景气度。 郭明錤认为,中国厂商从海外竞争者取得订单的长期优势仍在,正向看待A股苹果供应链长期发展。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的供货商仍是市场关注焦点:一是具备新业务、新产品导入能力;二是能满足苹果海外生产需求能力;三是2021年新产品、新技术的显著受益者。
近日,上海证监局网站显示,国产EDA公司概伦电子与招商证券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此前,广立微与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申请在A股首发上市。 EDA软件是芯片产业链最上游、也是壁垒最高的环节,相当于整个产业的基石。目前,全球EDA市场主要被Synopsys、Cadence和Mentor三家海外公司垄断,国产EDA软件发展面临挑战重重。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下,国产EDA软件公司将迎来发展春天。 ● 接受上市辅导 根据上海证监局披露的辅导备案情况报告,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概伦电子”)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本3.9亿元,法定代表人刘志宏。公司致力于提升先进工艺节点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竞争力,为半导体工艺开发和集成电路设计提供国际领先的建模、仿真和验证的EDA解决方案。 概伦电子主要产品线分为三类,包括集成电路制造EDA领域的建模及分析验证平台、集成电路设计EDA领域的快速电路仿真及良率和可靠性设计验证平台、高端半导体器件电学特性测试系统。 概伦电子表示,公司在上述领域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客户覆盖大多数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及知名研究机构。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是贯穿整个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EDA流程的关键核心技术。公司以业界领先的核心EDA技术为基础,立足于打造创新的工艺开发/电路设计协同优化EDA解决方案以及业界领先的存储器EDA解决方案,推动集成电路工艺开发和芯片/IP设计之间的深度和高效联动,加快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快速迭代,提高芯片产品的性能和良率,提升客户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浙江证监局披露的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立微”)辅导备案情况,广立微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一家专为半导体业界提供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向客户提供基于测试芯片的软、硬件系统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广立微表示,利用高效测试芯片自动设计、高速电学测试和智能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平台与技术方法,为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企业实现芯片性能、成品率、稳定性的提升,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广立微介绍,公司围绕半导体性能分析与良率提升,主要提供基于测试芯片和数据分析的制造类EDA软件、电路IP、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以及与半导体成品率提升相关技术服务。其先进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180nm-4nm工艺技术节点。 EDA软件与IP方面,广立微的主要产品包括SmtCell、TCMagic、ATCompiler、DataExp与可寻址IP。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方面,广立微推出了快速WAT测试设备,为客户提供持续准确和高速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方面,广立微根据客户的工艺节点与工艺类型,采用公司的EDA软件、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硬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成品率提升服务。 多有海外厂家从业经历 概伦电子实际控制人刘志宏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7.94%股份,通过与共青城峰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行使共青城峰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公司6.20%股份的表决权,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外,澜起科技持股0.25%;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持股5.41%。 据介绍,刘志宏为美国国籍,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博士,曾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集成电路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10年在全球三大EDA软件公司之一的Cadence公司工作并担任其全球副总裁。 而广立微实际控制人为郑勇军。郑勇军直接及间接通过广立微投资、广立共创和广立共进控制公司55.0807%的股份,并担任广立微董事长兼总经理。资料显示,郑勇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在广立微之前,曾担任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赛灵思Xilinx资深主任工程师。 此外,广立微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东还包括北京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北京亦合”)等。北京亦合持有广立微10.45%股份,知名半导体领域投资人潘建岳是亦合资本的创始人之一,潘建岳曾担任全球三大EDA公司之一的Synopsys的中国业务负责人、中国区总裁。 事实上,不少国内EDA团队创始人都有海外大厂从业经历。曾在EDA巨头Synopsys担任中国区副总经理的王礼宾,在EDA行业工作20年后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芯华章,担任董事长兼CEO。芯华章在2020年10月完成Pre-A轮融资,2020年12月完成超过2亿元的A轮融资,2021年1月25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高瓴创投、高榕资本、五源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芯华章将运用这些资金加速推进EDA2.0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进程。 概伦电子的融资进程也很快。概伦电子网站显示,2020年4月,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兴橙资本和英特尔资本共同领投,融资将助力概伦电子快速发展,积极加强全球布局。公司董事长刘志宏表示,EDA作为芯片设计流程的支撑,需要理念上的创新和突破。概伦电子将重点针对产业痛点,加快加强先进半导体工艺研发和高端芯片,特别是各类存储器的设计之间的深度协同优化,与现有主流EDA流程实现优势互补,推出创新EDA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才供给不足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DesignAutomation)。EDA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操作性。赛迪顾问分析师吕芃浩援称,据测算,如果一颗系统SoC的设计费约为4000万美元,在没有EDA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费用会达到77亿美元,EDA软件让设计费用降低了200倍。 吕芃浩强调,EDA软件是半导体行业乃至于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底层,在EDA之上支撑约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带动1.5万亿美元的电子信息市场以及数十万亿美元级别的应用市场。 在全球2019年EDA市场,Synopsys、Cadence和Mentor三巨头占据了66%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三巨头占据了85%市场份额。 吕芃浩称,EDA行业对人才要求极高,其产品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内容涵括众多基础科学,包含物理、化学、材料、数学等学科。从事EDA工具开发需要工程师同时理解数学、芯片设计、半导体器件和工艺,综合技能要求高。2019年全球EDA从业人员约为4.5万人,仅三巨头就有接近2.7万。 相比之下,国内EDA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据吕芃浩介绍,国内从事EDA研发的人员约1500人,除去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工作的人员,本土企业的EDA研发人员仅500人左右。这也是国内不少EDA企业创始团队来自三巨头的重要原因。 在国产化加快的趋势下,国产EDA发展空间大。据吕芃浩统计,2019年国内EDA厂商总营收不到4.2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6%,同比增长14.3%,国产化率约10%。 不过,提升国产化渗透率并非易事。除了人才供给不足,吕芃浩坦言,目前国内EDA公司对先进工艺支撑较弱,数字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模块缺乏,无法支撑全流程设计。一位半导体产业从业人员对此表示,海外EDA工具可以提供整套方案,且技术更新很快。
● 1月26日,科德数控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获审议通过。上市委要求发行人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技术演进路线,充分披露其从航空航天领域向其他领域市场拓展的难度及风险等。 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投资面向航空航天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产业化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并补充营运资金,合计使用募集资金约97624.29万元。 提出问询 科创板上市委要求公司说明,在数控机床领域是否因技术适用性、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固有因素,导致单个企业难以在多个门类的数控机床产品领域持续扩大销售规模、提升整体市场占有率,是否充分披露了这一市场特性及风险;说明研发领用原材料金额较大的原因、研发活动消耗材料的具体方式、是否形成样机并实现销售,是否存在将原本应计入产品销售成本的料工费支出计入研发投入的情形,说明2018年12月及以后的非专利技术产生收入27746万元大于财务报表同期收入21569万元、原值仅228万元的非专利技术“基于GDUB平台的Glink总线伺服驱动系统研制技术”产生高达19546万元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在测算单项核心技术对收入贡献的过程中存在多项技术之间、新老技术之间混淆的情形。 并结合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光洋科技之间的业务、资产和人员调整情况、报告期内发行人与光洋科技持续存在多种类型关联交易的情况,说明发行人业务、资产和人员是否真正独立于光洋科技,是否对光洋科技存在重要加工环节的技术依赖,是否与光洋科技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是否价格公允且决策机制规范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是从事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系列化五轴立式(含车铣)、五轴卧式(含车铣)、五轴龙门、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和五轴磨削、五轴叶片两大系列化专用机床等。 强化主业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2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最终募集资金总量将根据实际发行股数和询价情况予以确定。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分别为面向航空航天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产业化能力提升工程、航空航天关键主要部件整体加工解决方案研发验证平台、新一代智能化五轴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以及补充营运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合计约97624.29万元。 具体看,面向航空航天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产业化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科德数控,项目总投资额为46178.23万元,建设期3年,将利用公司现有厂房进行装修改造,购置性能先进、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检测、仓储、物流等设备,扩充生产团队规模,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产品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 航空航天关键主要部件整体加工解决方案研发验证平台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科德数控,项目总投资额为13853.55万元,建设期3年。新一代智能化五轴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科德数控,项目投资总额12602.51万元,建设期3年。 此外,公司拟将本次募集资金中的24990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近年来,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公司预投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流转资金需求。公司指出,募投项目均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有助于公司的持续科技创新。 提示风险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1999.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04%。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造成的延迟发货、验收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并实现了进一步增长;合并口径净利润为1312.5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02%,主要原因为2020年处于费用化阶段的研发项目较多,当期研发费用达到1429.61万元,同比增长87.38%。此外,增加了2019年新设子公司的租金费用以及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中介服务费、差旅费。由于政府补助属于非经常性收益,研发费用属于经常性支出,且公司2020年1-9月政府补助研发项目的费用化支出较多,导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为504.34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17579.3万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44.73%,研发投入强度较大。部分研发投入资本化形成了开发支出,进而转入无形资产。公司目前仍处于研发成果产业化的初期阶段,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较小。此外,宏观经济、下游需求、行业竞争格局、下游客户验收条件等外部因素,以及研发周期、研发强度、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都可能影响公司当期业绩,若未来上述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导致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报告期各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7.21%、34.47%、48.25%、39.62%,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分别为2689.28万元、1837.26万元、4933.77万元和1794.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08%、17.87%、34.77%和24.32%。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开发支出余额分别为2822.75万元、3593.06万元、1225.59万元和2620.1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86%、6.33%、1.89%和3.85%。若开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集中摊销,或者公司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不及预期导致无形资产可能出现减值等情形,或者后续研发无法满足条件不能资本化处理,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1月26日,普冉股份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获得审议通过。普冉股份是一家存储芯片设计公司。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3.45亿元,用于闪存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产品应用广泛 公开资料显示,普冉股份成立于2016年1月,主要产品包括NORFlash和EEPROM两大类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属于通用型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网络通信、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 公司NORFlash产品应用于低功耗蓝牙模块、TWS耳机、手机触控和指纹、TDDI(触屏)、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车载导航和安全芯片等领域。公司已和汇顶科技、恒玄科技、杰理科技、中科蓝讯等主控原厂,深天马、合力泰、华星光电等手机屏幕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三星、OPPO等品牌厂商。 公司EEPROM产品应用于手机摄像头模组(含3-D)、智能仪表、网络通信、家电等领域,并与舜宇光学科技、欧菲光、丘钛微电子等领先的手机摄像头模组厂商以及闻泰科技、华勤通讯、龙旗科技等ODM厂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华为、小米、美的等知名厂商的终端产品。同时,公司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覆盖了三星、松下、惠普、希捷等终端客户,并与Dialog等主控原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普冉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楠、李兆桂。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王楠直接持有公司24.97%的股权,李兆桂直接持有公司6.48%的股权,且王楠担任上海志颀(持有公司24.48%股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王楠与李兆桂合计控制公司55.93%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名高管来自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华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楠,以及董事、副总经理李兆桂均曾就职于华虹;分管销售部的副总经理孙长江、分管产品工程部的副总经理曹余新、分管设计开发部的副总经理童红亮、董秘及财务负责人钱佳美、高级专家工程师陈涛和冯国友均有在华虹的履历。 规模快速增长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普冉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80.11万元、1.78亿元、3.63亿元、4.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1.79万元、1337.37万元、3232.08万元、4702.39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94.84%。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290.91万元、1345.79万元、3114.11万元和859.3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6.59%、7.55%、8.58%、6.05%。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48.78%。其中,核心技术人员5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88.59万元、-1947.31万元、3143.05万元、-5840.34万元。 从产品业务层面看,报告期内NORFlash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71.3万元、13459.31万元、25467.6万元、30990.8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收入的57.53%、75.55%、70.16%、66.83%。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分别为1942.93万元、4168.73万元、4895.81万元及13161.57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89%、31.81%、18.75%及32.40%,应收账款余额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2%、24.85%、14.42%及30.14%。 对于应收账款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度及2019年度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9.11%及103.64%,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39%、24.79%、27.46%和23.18%,低于可比上市公司水平。同期,兆易创新的毛利率分别为39.16%、38.25%、40.52%、40.92%。从细分市场看,普冉股份NORFlash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2.43%、23.88%、25.88%及22.32%。 推进技术研发 普冉股份本次拟发行不超过905.72万股,募集资金3.45亿元,投资闪存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EEPROM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部基地及前沿技术研发项目等。 普冉股份认为,从下游市场看,TWS蓝牙耳机、手机屏幕等消费电子市场未来几年仍是NORFlash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等智能电子市场发展前景较广阔,未来有望拉动NORFlash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40nm的NORFlash产品的研发。新一代NORFlash产品具备更高的芯片集成度、更低的功耗水平。EEPROM产品方面,普冉股份正在进行新一代95nm及以下工艺制程研发,进一步降低芯片的面积和单位成本,实现更高的可靠性。依托新一代的EEPROM产品,其下游应用将逐渐从手机摄像头等消费电子领域拓展到5G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市场。 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行业之一。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推出,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普冉股份表示,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非易失存储器领域,以NORFlash和EEPROM为核心,不断满足客户对高性能存储器芯片的需求。未来三年的目标包括实现工业控制领域产品全系列覆盖、耕耘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拓展大客户和海外市场等。
证券代码:600701证券简称:*ST工新公告编号:2021-006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高新”、“公司”)于2020年4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了《关于工大高新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和担保情况的专项说明》,公司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违规担保事项。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本金余额为7.71亿元,违规担保本金余额为32.46亿元。 现将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的进展公告如下: 一、资金占用事项进展 公司分别于2020年3月31日、2020年6月2日、2020年8月14日、2020年10月14日、2021年1月3日、2021年1月26日向公司关联方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集团”)发函,要求其尽快偿还所占用资金。公司关联方工大集团于2020年6月、8月总计偿还公司资金占用本金金额为675万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资金占用本金余额为7.71亿元。 二、违规担保事项进展 公司分别于2020年3月31日、2020年7月23日、2020年8月14日、2021年1月3日向公司控股股东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工大高总”)发函,于2020年3月31日、2020年6月2日、2020年8月14日、2020年10月14日、2021年1月3日、2021年1月26日向工大集团发函,要求其尽快解决违规担保事项。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为控股股东工大高总及关联方工大集团违规担保本金余额为32.46亿元。其中,北京新华富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富时”)与工大集团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已判决,工大高新对工大集团不能清偿判决所确定债务的部分,向新华富时承担二分之一的赔偿责任,工大高新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工大集团追偿;深圳市彼岸大道贰拾柒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圳彼岸”)与工大集团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已判决,深圳彼岸自愿撤销对工大高新的起诉。 公司前期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以前年度确认了上述担保的本金及相关费用。其中,对新华富时担保累计计提预计负债金额为3.70亿元;对深圳彼岸担保累计计提预计负债金额为2.79亿元。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0年7月4日、2020年9月9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披露的《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关于公司涉及诉讼及诉讼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0-074、2020-086)。公司担保责任是否能够解除,需关注工大集团后续是否能够全额清偿。 三、相关风险提示 1、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9日起被暂停上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3.1条的相关规定,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或者审计意见类型触及第14.1.1条的第(一)项至第(四)项的标准,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四种情形之一的,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交易。 2、经营风险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商业服务业。因疫情原因对零售业、服务业、娱乐性行业影响较大,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服务业也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公司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另外,公司受债务逾期、诉讼及仲裁案件的影响,公司基本账户在内的多个账户被冻结,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权和资产被查封,公司及子公司到期的银行借款等存在无法支付本金及利息风险,存在被强制执行风险;同时,公司目前涉及诉讼事项较多,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出现不利于公司的生效判决,有可能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融资难度大、流动性短缺,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构成影响,存在一定财务风险。 3、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不能全额清偿的风险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存在的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尚未全部解决,目前工大集团债务较多,资产处于抵押、多轮查封状态。根据近日工大集团律师给出的研判意见,工大集团企业财务状况没有出现好转,后续不排除通过重整解决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鉴于上述情况,公司认为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后续能否全额清偿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已于近日再次向工大集团发函并与其沟通,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在依法合规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及时清偿和化解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4、控股股东资产注入承诺无法正常履行的风险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尚未履行承诺,公司已于近期再次向工大高总发函要求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的相关规定,充分评估承诺履行的可行性,尽早明确投资者预期。目前,控股股东的履约方式、标的资产、资产价值尚未明确,履约风险及对公司的影响等方面尚不确定。出于以上原因,公司认为控股股东向公司注入资产事项后续能否成功实施存在不确定性,资产注入承诺存在无法正常履行的风险。 特此公告。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证券代码:600701证券简称:*ST工新公告编号:2021-005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经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3.50亿元至-20.65亿元。 ●公司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约为-10.60亿元至-7.75亿元。 ●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9日起已被暂停上市,预计2020年度继续为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交易。 一、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二)业绩预告情况 1、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继续出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为-23.50亿元至-20.65亿元。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约为-10.60亿元至-7.75亿元。 (三)本期业绩预告情况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379.88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8,170.28万元。 (二)每股收益:-3.6858元/股。 三、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一)主营业务影响 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为红博商业,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安排,红博商业在报告期内特定期间商场暂停营业、对商户实施租金减免政策及恢复营业后商场客流量减少,导致了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下降。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本年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90亿元,主要系: 1、公司计提为关联方及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预计损失; 2、公司计提为汉柏科技有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的预计损失; 3、由于诉讼导致的罚息、诉讼费及迟延履行金。 四、风险提示 本业绩预告数据为公司财务部门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的初步核算预测数据,公司认为不存在影响本期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但有存在偏差的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年度审计仍在进行过程中,不排除年审会计师对公司财务处理存在不同意见,导致公司最终审计数据与本次业绩预告数据存在差异。 五、其他说明事项 以上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0年年度报告为准。 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9日起被暂停上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就退市制度修订答记者问》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9年4月修订)》第14.3.1条的相关规定,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或者审计意见类型触及第14.1.1条的第(一)项至第(四)项的标准,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四种情形之一的,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交易。 特此公告。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