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荣盛发展旗下物业公司登陆港交所上市,这也是2021年度首支登录港交所上市的物业股。 然而,荣万家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下午收盘,荣万家跌幅超8%,市值蒸发4.1亿港元。 荣万家早盘大幅低开,开盘价为12.8港元,盘中股价持续下挫。截至上午收盘,荣万家报12.4港元,较发行价13.46港元下跌7.88%;下午时段,荣万家继续一路低走,截至收盘,荣万家报12.36港元,跌幅8.17%。 募资11.68亿港元,六成用于收并购 今日上午,随着“虚拟锣声”响起,荣万家成为了2021年港交所物业“第一股”。 因河北疫情原因,荣万家并未举行传统的敲锣仪式,而是代之以“虚拟敲锣”。不过今日敲锣的主角并不是荣万家的实际控制人耿建明,而是其弟、荣万家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耿建富。 据此前公告显示,荣万家全球发售共计94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940万股,国际发售股份8460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月14日上午,荣万家公告显示,荣万家厘定发售价格为13.46港元每股。荣万家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1.68亿港元。 这也是荣万家此前所列发行价区间13.46-18.36港元的最低端。对于所得款用途,荣万家表示,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收并购扩张,预计将有约60%。 荣万家成立于2000年,最早由荣盛发展全资持有。2019年,荣万家引进中鸿凯盛进行增资入股,以9896万元转让8.8%股权。 2020年5月,荣万家采用股权激励制度,盛绎德商务由此成立,作为股权激励平台,持有荣万家8.42%股权。 股权激励平台确立后,荣万家的股权架构变为:荣盛发展、盛绎德商务及中鸿凯盛分别拥有83.52%、8.42%及8.06%股权。 此次IPO全球发售后, 荣盛房地产发展持股稀释为62.64%,盛绎德商务6.31%,中鸿凯盛稀释为6.05%。 99.3%物业管理收入来自母公司开发项目 截至2020年6月30日,荣万家共管理272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240万平方;订约管理380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为8060万平方米。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荣万家的营收分别为7.32亿元、9.02亿元、12.82亿元与7.65亿元;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72亿元、1.13亿元与0.53亿元。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服务业务包括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2019年度,上述三项业务收入分别贡献了6.8亿元、4.29亿元、1.41亿元,占比54.4%、34.3%、11.3%。 荣万家收入高度依赖母公司。虽然2018年起,荣万家开始管理独立的第三方物业,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无论是管理面积上,还是物业管理收入上,其对荣盛发展仍有极高的依赖度。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物业管理收入中,由荣盛发展开发的物业收入占比达99.3%。这或也是荣万家将六成发售新股融资所得款用于收并购的原因之一。 毛利率28.6%低于物企平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荣万家毛利率一直处于低位,2017年、2018年、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16.0%、16.7%、18.2%。 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上市物企平均毛利率为29.27%。 据荣万家聆讯后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荣万家毛利率为28.6%,较上年末增长10.04个百分点。不过,荣万家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荣万家为何突然毛利率大增? 成本大幅下降是2020年荣万家毛利增长的原因之一。 2020年疫情期间,荣万家采取节约成本的策略,其中物业管理服务的现场人员缩减13.9%;通过增加外包服务,员工福利开支缩减34.4%,约6370万元;以及政府减免政策,豁免社会保险1200万,这些帮助荣万家降低了成本。 招股书显示,荣万家2020上半年物管服务毛利率由19.8%增长至32.5%。 然而,这些疫情期间临时的措施难以持续,这或许将影响荣万家毛利率的稳定性。 母公司负债率高企 除此之外,荣万家母公司荣盛发展财务状况亦不容乐观。 过去一年,荣盛发展频频高息发债。荣盛发展于去年7月和8月分别发行了两次中期票据,金额分别为11.2亿和10亿,利率分别为7.18%和7.22%。 7月20日,荣盛发展发行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利率9%。 此外,荣盛发展与实控人耿建明之间存在关联借款,且借款利率经常偏高。 去年5月,荣盛发展公告称,向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借款,合计借款5.4亿,借款利率不超过9%。上述公司的实控人均为耿建明。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荣盛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26%;现金短债比1.06倍。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记者马先震孙辰炜)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于近日公示的《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部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及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甘市监通告﹝2020﹞第19期总第58期)显示,本次检查共发现5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甘肃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食品名列其中。 上述检查结果显示,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国本级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要求,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2020年国家本级食品抽检中涉及该省的部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和核查处置情况通告。 本次检查发现,甘肃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乌鸡检查不合格。该食品购进日期为2020年7月15日,检出氧氟沙星、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企业购进20公斤,货值912元,已全部销售完毕。原因可能为饲养过程中导致。当事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三十四条,已移送公安机关。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甘肃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日,注册资本1.36亿人民币,为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为健旭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 (记者 康博) 邻近年底,2020年权益基金业绩已无太大变化。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12月28日收盘,公募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8.21%,然而在如此靓丽的业绩下,依然有为数不多的混基遭遇亏损,其中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精选混合(519185)因全年始终坚持重仓地产股,令基金净值年内亏损了3.32%,但由于该基金成立于2009年,多年下来累计净值也达到了2.3729元。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看,万家精选的风格非常稳定。一季度为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万科A、常熟银行、中南建设、阳光城、正邦科技、荣盛发展、华夏幸福、温氏股份,行业分布为7只地产股、1只银行股和2只与生猪养殖有关的公司。 二季度为金地集团、保利地产、万科A、中南建设、天康生物、常熟银行、荣盛发展、华夏幸福、阳光城、金科股份,其中地产股有8只,银行股和动物疫苗与饲料公司各1只,三季报里地产股也达到了7只,可见该基金今年来始终将地产股作为绝对重仓行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其业绩不佳的影响下,基金规模呈现出缩水态势。截至去年底时,万家精选基金份额还有15.07亿份,规模17.56亿元,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变成11.12亿份和11.57亿元,二季度末继续缩水到8.56亿份和9.17亿元,好在7月份之后地产股的反弹让该基金的份额即便小幅下滑到8.53亿份,但资产规模出现上升,达到了9.85亿元。 但在整体资产规模下滑的背景下,该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持仓占比却出现提升。与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占其资产净值的51.98%相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59.97%、59.09%。 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在三季度的投资中,期末仓位较二季度末变化不大,以低估值、高分红的地产/金融板块为主,持有一定比例的军工及农业板块。目前的流动性和市场情绪不足以支撑市场估值的系统性提升,但相对较好的基本面对市场的底部区域形成支撑,预计后市将更多由基本面驱动。投资方向上,我们继续看好地产和银行板块的优势企业,该类龙头公司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业绩增长的稳定性高,是当下性价比最强的标的。” 但这并非万家精选首次看好地产股的估值,事实上,该基金从2016年初开始就一直将房地产作为第一大重仓行业,当时持仓比例达到了31.32%,超过前一个季度制造业的29.17%。然而从近3年的业绩看,其可谓是一直跑输同类产品均值。 如近3年来该基金净值涨幅为5.82%,但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59.46%、26.02%,近2年的业绩涨幅为26.04%,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84.61%、68.22%,近1年的业绩涨幅为-1.09%,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39.85%、25.92%。各阶段涨幅四分位排名均为不佳。 目前万家精选的基金经理只有黄海一人,这位任职公募基金经理不足百天的新人从今年9月23日才开始管理该基金,而此前多年,该基金一直由莫海波陆续和李文宾、孙远慧管理,其中由以莫海波名气和资历最大,其任职公募基金经理已经超过5年,李文宾和孙远慧分别3年多和4年多,但这几位老将如今都已经离任该基金管理工作。 莫海波最早是在2015年5月6日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参与管理该基金,在2016年1月23日其正式独自管理,巧合的是,从2016年一季报开始,万家精选就主要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多年来一直以此风格为主。 资料显示,莫海波2010年进入财富证券,任分析师、投资经理助理;2011年进入中银国际证券,任分析师、环保行业研究员、策略分析师、投资经理。2015年3月加入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投资研究部总监及基金经理。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3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总部位于上海,股东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其管理规模为1633.51亿元,排名行业第32位。
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文旅部获悉:元旦、春节假期期间,我国将继续暂不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执行景区游客量不超最大承载量的75%等政策。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旅游、旅行、机票、酒店、航空、旅行社、景区”,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旅游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350万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旅游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36万家,约占全国的10%;山东省位居第二,相关企业数量超28万家,约占全国的8%;另外江苏省和上海市也均拥有超过20万家旅游相关企业。 行业分布方面,有近32%的旅游相关企业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近28%的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超12%的相关企业分布在住宿和餐饮业。 另据文旅中国报道,同程艺龙、途牛、携程、美团纷纷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在线旅游市场加快复苏的信号跃然纸上。 报道指出,一季度由于国内旅游企业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务几乎停摆,携程、途牛、同程艺龙等在线旅游企业相继出现亏损。二季度,虽然重新启动的旅游业并未迎来外界期待的报复性反弹,但从在线旅游企业的业绩来看,已经出现了“回血”迹象。到三季度,在国内游迅速回暖的大环境下,在线旅企的业绩也水涨船高。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已新增超63万家旅游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其中,一季度新增9.6万家,二季度新增17.6万家,三季度新增16.3万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今年第四季度已新增超过20万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近25%。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记者何潇马先震)12月11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53期)显示,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食用农产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罐头、粮食加工品等5类食品416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06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经中国经济网记者计算,不合格率为2.40%),不合格样品涉及农兽药残留、营养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微生物指标等问题。 其中,食用农产品不合格信息第2项显示,由苏果超市(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市庐江分公司销售的散装称重鳊鱼(生产日期/批号:2020年7月10日)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含量为291.6μg/kg,标准值为≤100μg/kg。检验机构为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宿州、亳州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宿州、亳州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芜湖、合肥、马鞍山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查清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对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停止销售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级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核查处置并向社会公布处置结果。调查中发现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应当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职能部门。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苏果超市(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18日,注册资本7.23亿元。该公司大股东为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5.00%;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华润万家(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3.50%。 华润万家官网显示,华润万家是中央直属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旗下优秀零售连锁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华润万家、苏果、Olé、blt、V+、乐购express、V>nGO等多个著名品牌。华润万家创立于1984年。2018年华润万家全国自营门店实现销售1013亿元,自营门店总数达到3192家。2014年华润万家与TESCO中国业务合并,这是民族零售品牌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步。截至目前,合资完成后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240个城市,员工人数近22万。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消费与生产景气度出现持续向错配,叠加消费端恢复速度更快,导致了各类制造业产成品的需求集中向中国转移并持续至今。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我国今年新增制造业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105万家,而2019年全年新增制造业企业数量为110万余家,也就是说疫情对于制造业企业注册量影响并不明显。 三季度以来,包括船舶、汽车、小家电、纺织服装等重工制造业、轻工制造业的订单数量均出现大增。截至今年三季度,上证 50、沪深 300、中小板综指和申万制造业指数涨幅分别为 9.87%、10.17%、8.43%、10.92%。 中信期货报告分析称,供需错配有望持续到明年一季度。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将有望维持强势,白电、小家电、汽车等都将充分受益这一过程。此外,除了传统制造业的增长,智能制造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重、轻工制造订单大增 首先是临近年底,国内小家电的出口企业开启“爆单”模式。 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明显提高了家电的使用频率,小家电产品的海外需求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电炒锅、面包机、榨汁机等出口分别增长62.9%、34.7%、12.1%。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2万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小家电相关企业。其中74%的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23%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从注册资本上看,60%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以下。 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今年1-2月,我国小家电企业注册量仅为1.2万余家,之后两个月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出现短期井喷,3-4月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已经猛增至3.6万家(全部企业状态),环比增长187%。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今年已新增15万家小家电相关企业。 从行业分布上看,58%的小家电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的小家电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4.9万家。其次为山东,有9.5万家相关企业。此外,江苏和浙江也均有5万家以上小家电相关企业。 此外,由于部分海外订单移至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全线回暖,大量纺织品订单已转移给中国的纺织业工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新增超过15万家纺织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同比去年上涨15.75%。 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分析称,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状态有以下特点:第一,从静态来看,服装制品和纺织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单纯从出口方面来看这种竞争力更显突出;第二,从发展趋势来看,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上升的趋势也明显缓滞;第三,以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从事纺织、纺织服装、服饰的制造业企业(以下简称“纺织相关企业”)超132万家。其中超7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6成以上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 地域分布看,浙江省纺织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约22.4万家,占比近17%;江苏省位列第二,约有20.4万家相关企业,占比达到15.4%;此外,广东、山东纺织相关企业数量也均超过10万家。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纺织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一直在14万家以上(全部企业状态)。截至2020年11月24日,以工商登记为准,今年我国已新增超过15万家纺织相关企业,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5.75%。 重工方面,订单增量也十分可观。 根据全球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3%,船厂手中的订单也占到全球份额的48.3%,几乎拿下全球半数订单,位居全球第一。 记者查阅天眼查专业版发现,船舶制造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逐年攀升,今年增长再提速。目前,我国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的船舶制造业企业共有逾3.68万家。其中,2019年新增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近4000家,今年截至12月14日全国共新增相关企业逾4500家。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加速恢复,购车需求加大。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共有逾37.7万家。其中,2019年前11个月新增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约3.2万家,今年前11个月新增注册约3.5万家,同比增长9.36%。 从地域分布来看,浙江省以拥有逾7.3万家相关企业位居榜首,占全国数量的19.52%。其次为江苏省、山东省,分别拥有约5.4万、4万家相关企业。 制造业投资同步复苏 从行业总体来看,疫情对于制造业企业注册量影响并不明显,且随着行业的复苏,相关投资也同步增长。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我国今年新增制造业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105万家,而2019年全年新增制造业企业数量为110万余家。 我国目前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的制造业企业数量约有995万家。地域分布情况方面,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占比较大,分别为14.03%、11.73%、11.29%、10.04%。 随着制造业复苏,相关投资逐步恢复。 中信期货统计分析,三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占比约为30%,基建投资占比约28%,房地产投资占比约为22%。今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制造业投资受到的影响最大,而基建以及房地产成为了对冲的手段。随着经济的恢复,制造业投资将开始接棒,而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抓手,此前的高速增长将会趋缓。 制造业投资逐步恢复。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后期国内外的短期供需错配将继续支撑制造业景气度。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时隔11年后,CPI再现负增长。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收窄,工业部门开工率和盈利状况逐步改善。 对此中信证券研报称,因此CPI通缩并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的走弱,同时考虑到是食品供给端扰动造成的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或不会因此作出调整。PPI负增长继续收窄,大宗商品价格环比普遍显著上涨,持续看好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趋势,预计明年一季度PPI同比可能会转正,明年制造业投资有望迎来内生性上行。 行业升级,智能制造趋势凸显 随着全球产业链布局和贸易格局调整,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牟一凌认为,全球经济供需错配有望贯穿于2021年,中国制造业经历了10年供给调整和产业升级后,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时刻。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的智能制造相关企业逾16.8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约4万家位居榜首,占全国数量的24.23%。其次为江苏省、浙江省,分别拥有约3.4万家、1.9万家。 自2014年起,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注册量逐年递增,尤其在2020年。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9年新增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近2万家,今年截至12月14日全国共新增相关企业逾2.5万家。 随着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大趋势。 中德制造业大学执行校长刘全伟认为,尽管现在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占的份额也在逐渐的扩大,但制造业仍是中国发展的基本盘。刘全伟认为,制造业发展也分很多阶段,其中拥抱互联网技术,拥抱数字技术必不可少,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改造,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近十年以来,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的年新增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2020年,相关企业的注册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40%左右。截至目前,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6.6万家,年注册增速高达41.87%。 德勤一份报告指出,疫情直接冲击中国外向经济产业,同时加速出清部分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可以考虑重点围绕提升产业链安全、打造供应网络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如制造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一直在进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受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出口企业订单滑落,企业可利用新技术开发国内市场。同时疫情迫使部分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为领先企业提供整合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上述德勤报告还认为数字技术也赋予传统产业大量发展空间,疫情倒逼和生存压力让许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数字技术对企业而言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因此新技术应用范围加快拓展。如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应用5G为其以订单驱动的柔性生产提供必要的通信网络支持。
2021年,第一只物业股荣万家上市首日破发。与此同时,物业股扩容至43家。 1月15日,荣盛发展控股子公司荣万家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荣万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此次共发行9400万股H股(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发行完成后总股本增加至3.76亿股。荣盛发展共持有荣万家2.36亿股,占荣万家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62.64%。 物业股破发非个例 1月15日,荣万家上市首日开盘报价12.8港元,较发行价跌4.9%,收盘价为12.48港元/股。上市首日破发并非荣万家的“专利”,近两年物业股上市首日破发数量尤其多,此前,包括恒大物业、金科服务、世茂服务、合景悠活、佳源服务、远洋服务等在内的物管企业均在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在房企纷纷分拆物业板块上市造成供股过量和板块估值整体回调的情况下,个股走势分化是必然的。一些中小物业股和缺少亮点的物业股破发是大概率的事。”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香港市场破发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破发与否与当时恒指走势,行业内其他股票表现,自身估值因素,交易造成的过度涨跌都可能相关。” 物业行业资深专家、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金永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上市物业公司数量的增加,服务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公司亮点越来越难以凸显。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辨识能力和挑剔程度越来越高,大公司会被追捧,业绩不佳的公司被进一步边缘化,于是破发频现甚至出现僵尸股。2020年第四季度,已经有不少的物管公司上市破发,所以荣万家上市破发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北京房地产商会会长黎乃超认为:“房地产企业分拆物管公司上市,这种形式虽然现在成为一个较普遍现象,但是,也不是说任何一个企业通过物业板块上市就能够成功,想要得到资本的认可,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经营模式、成功经验、成功业绩等有直接的关系。” 扩大规模为王道 荣万家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09亿元、8.79亿元和12.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8%;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192万元、7487万元和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2%。 在管项目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荣万家共管理272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240万平米。 荣万家主要以管理荣盛发展之项目为主,来自独立第三方之项目占比一直较少。2017-2019年及2020上半年第三方管理项目占总在管面积均低于1%。三大业务板块方面,按2020年上半年营收数据,物业管理服务约占58%,非业主增值服务约占33%,而社区增值服务约占9%。 对于荣万家的破发,金永宏分析道:“第一,公司定位有待聚焦。荣万家背靠荣盛地产,河北廊坊起家,可谓河北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但其定位为全国型的公司,资本市场很容易将其与全国性的物业公司做对比,荣万家的身段就明显单薄;第二,单方坪效不高。物业费平均单价不足2元,单方坪效低,属于行业较低价位,且物业费很难调整。第三,管理面积不高,合约面积潜力一般。至2020年6月,管理面积5240万平米,行业中下游水平,合约待接管面积仅2820万平米,与管理面积的比例不足54%,而这一比例理想的数字是100%,即待接管面积与已接管面积之比为1:1;第四,过于依赖关联地产公司,市场能力体现不力。来自第三方的管理面积仅为0.52%,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32.8%,对关联地产的依赖度过高。” 当前,资本市场的辨识能力和挑剔程度越来越高,从当前物业股的股价表现看,行业分化开始加剧,具有较强增长能力以及背靠实力房企的物业股在资本市场具有竞争力。 荣万家如想走出困境,金永宏建议,第一,通过项目拓展特别是并购方式快速扩大规模;第二,强绑定关联地产母公司,荣盛发展在房地产行业属于老牌公司,2020年销售额达1200多亿元,除交付面积的承接外,未来可考虑将荣盛体系内的其他产业的物业服务内容导入荣万家的物业服务范畴内,比如荣盛发展的商业板块的物业需要。甚至未来可将母公司的其他优质资产注入荣万家,会有助于其估值提升;第三,强化客户流量服务的满足,提升业主增值部分的营收和利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