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带动锂电池行业景气上行,虽然有些声音认为锂电池行业可能会产能过剩、设备会随之减少,但是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设备折旧一直是高成本的,高性能电池设备没办法用于低性能电池生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新设备的更换需求不容忽视。 今天介绍的这家公司是锂电池设备龙头——先导智能(300450.SZ)。 公司介绍 先导智能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非标设备企业,从最开始的薄膜电容器设备领域扩展到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领域,尤其在锂电设备行业,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全球高端锂电池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者。锂电设备是先导主要收入支柱,宁德时代、LG、松下、northvolt 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是先导智能的大客户。 图表来源:方正证券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源于锂电池设备、光伏自动化生产配套设备、薄膜电容器设备以及 3C 智能设备。2019 年锂电设备营收占比 86%,是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其次是光伏设备,占比为 11%。 图表来源:方正证券 2020 年上半年公司锂电设备毛利率 40.0%,较 2019 年全年提升 0.54%;2020 年上半年公司光伏设备毛利率 26.2%,较 2019 年全年下降 3.40%。2020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18.64 亿元,同比增长 0.1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28 亿元,同比下滑 41.98%。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公司营收增速有所下降,研发支出的增加导致公司利润增速小于营收增速。 营收增长逻辑 1. 拥有技术优势 先导智能在锂电池关键设备涂布机、卷绕机、化成分容系统上保持领先水平。 涂布机是正负极材料做成完整电池之前的重要一环,涂布机要将正负极材料挤压或喷涂在集流体上。涂布设备的技术难点在于提升涂布速度和涂布幅宽的同时保障涂布厚度、密度、对齐精度。先导涂布机的涂布方式为狭缝式挤压涂布。其涂布速度最高能达到 100m/min,涂布宽度最大能达到 1400mm,涂膜重量波动为±1.5%,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表来源:方正证券 卷绕机的技术难点在于提升卷绕线速度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卷绕对齐度、张力控制和位置精度。公司卷绕机分为方形铝壳、圆柱、软包三种,属性相对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同类产品,先导卷绕机速度快,精度高,张力波动小,生产效率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同类产品。 2. 覆盖锂电生产设备后段,完成整线布局 公司产品线覆盖了锂电前中段设备:涂布机、卷绕机之后,2017 年公司又收购了专注于后段设备的泰坦新动力,形成了锂电前中后段设备全覆盖,完成了公司的整线布局战略。 泰坦的并购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在 2017 年 8 月完成收购并表后,公司 2018 年业绩增长 36%,泰坦业绩增长 169%。在进行收购时,泰坦承诺 2017-2019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05、1.25 和 1.45 亿元,实际完成 1.2、4.0 和 2.6 亿元,大大超过业绩承诺。相信协同效应在之后会继续放大,持续为公司营收续力。 3. 深度绑定大客户,订单前景良好 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直接受益于其扩产进程。根据宁德时代公告,CATL拟投入不超过390亿用于锂电池生产与研发项目。宁德时代一直是公司的主要客户,根据公司公告,2017-2019年来自CATL的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分别为28.32%、12.07%和38.65%,占比有明显提高。9月,先导智能公告25亿元定增预案,CATL全额认购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公司来自CATL订单的确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未来将持续受益其扩产进程。预计未来随着CATL扩产规划的落地,公司来自CATL的订单将维持较快增长。 小结 全球电动化趋势逐渐深入,先导智能享受行业高景气度。同时各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渐提升,根据EV Sales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18%。公司是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中段卷绕机、后段化成分容设备等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并且公司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大客户,在电动汽车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将持续增长。 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91/14.64/19.56 亿,对应 PE 为 75.1、45.7、34.2 倍。下游锂电池扩产计划或超预期,公司充分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浪潮,业绩拐点或已到来。
(原标题:宁德时代大举扩产能 锂电设备企业狂欢开启!) 宁德时代宣布狂砸近400亿元投资锂电池生产项目之后,今日锂电池板块全线走高。12月30日周三,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开盘大涨,最高涨12%,目前涨幅为8.6%;格林美封板,天原集团一度涨停,川能动力、宁德时代、大族激光、永兴材料集体走高。12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三份公告,称将分别在福建省福鼎市、四川省宜宾市和江苏省溧阳市投资建设锂电池生产项目或扩大产能。三大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0亿元。中金公司今日发布研报表示,宁德时代大举投入建设锂电产能,测算将在未来2-4年内合计新增产能约120-150GWH。考虑到短期行业景气度提速,中长期预期全面提升,将宁德时代目标价大幅上调50%至450元人民币。广发证券认为,宁德时代扩大产能令下游受益扩产,尤其是作为产业链前端的设备企业。以先导智能为例,公司及子公司泰坦新动力自2020年9月21日至11月11日,收到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中标通知累计32.28亿元,占公司去年营业收入总额的68.92%。公司今年新增订单增长迅猛,20Q1新增订单同比增长57.83%,在手订单(含税)54.42亿元;上半年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长83.19%;20Q3合同负债15.01亿元,同比增长89.86%。 先导智能开盘大涨 广发证券还表示,全球新能源扩产新周期来临,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将迎来机遇,预计国产锂电设备企业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转型推动锂电供给端加码,叠加汽车电动化浪潮催生需求端爆发,全球即将迎来新一轮新能源产业扩产周期,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锂电设备行业有望充分受益。“整车+电池”产业联盟形式将使得双方形成牢固的供需关系,电池产能释放后的销售将得到保障,这将有力推动未来新建产能步伐加快。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在技术、效率、稳定性等多个方面都已经逐步赶超了日韩设备企业,并依托国内成熟产能经验进军国际市场。目前中国锂电设备企业与国际竞品公司相比,已经在产能规模、盈利能力、技术水平、整线化一体化能力方面明显更胜一筹。我们持续看好国产设备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长期优势和成长前景,预计国产锂电设备企业在新一轮扩产浪潮中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1月18日,超华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铜箔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处在高位。铜箔加工费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处于上涨趋势,公司铜箔加工费2020年下半年至今涨幅约30%-40%。 超华科技作为全产业链布局的铜箔潜在龙头企业,受益于电子铜箔和锂电铜箔的市场供需格局,叠加铜箔加工费不断提升,短期内业绩的高成长性具有较强确定性和可持续性。 下游需求爆发 电子铜箔供给吃紧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和宅经济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印制电路板PCB及上游覆铜板等铜箔有关产品订单需求增量明显,特别是去年4季度以来,整体订单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上市公司昊志机电及2020年12月过会的东威科技先后表示,订单已排至2021年第二季度。 PCB厂商排单“爆满”,主要是由于下游5G、云服务器、消费电子的需求爆发。东吴证券预测,2020-2025年国内由5G建设带动的PCB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50亿元。同时,据IDC圈预测,2021年IDC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700亿元,其中PCB板及上游覆铜板的应用分别对应135亿元和31亿元的市场规模。加之近期由苹果、三星等企业引领的MINILED的背板PCB应用,使得本就局促的供给更加紧张。 国内需求爆发,叠加国外疫情形势严峻造成的高端铜箔供应不足,使得各家PCB、IC载板厂纷纷抬价抢产能。东吴证券表示,目前生益科技、超华科技等具有高端铜箔、覆铜板产品线的企业被给予厚望,通过技术突破加速国产替代,实现高端产品的大批量出货。 锂电铜箔供需加剧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国内35家企业电子铜箔扩产增幅为3.9%,而锂电铜箔的扩产增幅则为8.6%,增速超电子铜箔一倍。然而,在此背景下,锂电铜箔仍然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紧张局面。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2021年和2022年锂电铜箔的需求量分别为28.81万吨和36.97万吨。 对比来看,我国锂电铜箔2021年和2022年的产能仅分别为28.59万吨和32.03万吨,供需之间仍有较大缺口。且由于铜箔扩产速度慢,短期内缺口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可以说,锂电铜箔是2021年新能源产业链上最具业绩弹性的领域之一,相比市场已经熟悉的四大材料,也存在更大的预期差。 铜箔制造业全能王 超华科技是行业内少有的具有全产业链产品布局的企业,也是PCB行业标准重要制定者之一,其产品包括电子铜箔、锂电铜箔、覆铜板、印刷电路板及其产业链上的其他生产材料。2020年11月,公司新增8000吨的铜箔产能,目前铜箔产能已达20000吨。 公司产品升级加快,已具备6μm锂电铜箔的量产能力,且5G用相关铜箔也将快速放量。 除了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电子铜箔和锂电铜箔业务外,超华科技的覆铜板业务也在加速产品升级中,“M”品牌覆铜板制造技术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公司PCB业务收入一直稳定保持在每年4亿元以上。 考虑到公司所披露的铜箔加工费2020年下半年至今涨幅约30%-40%的涨价效应,东吴证券认为,公司在建项目的加速扩建有助于公司增收增利,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
近日,诺德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李鹏程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锂电行业景气度仍在提升,锂电材料行业“产销两旺、量价齐升”。公司订单排产已满。随着铜箔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客户结构持续改善。公司将借助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紧抓产品轻薄化、功能化趋势,加快提升高端铜箔产能,推动产品创新升级。 涨价预期明显 在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走出疫情影响。中汽协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增速由负转正。中汽协预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高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给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近期,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计划大手笔投资扩产,大幅提升电池产能水平。增长机会确定,锂电材料领域上市公司受到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明星车型不断推出,锂电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上游材料的需求和价格均有望全面复苏,作为材料领域关键部分的铜箔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将提高。 李鹏程表示,锂电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推动锂电铜箔产业产销两旺。随着下游锂电池产能和产销的快速提升,锂电铜箔出现了供应紧缺的情况,有限产能短期难以满足客户需要。在锂电铜箔产品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铜箔价格回升;同时,铜箔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部分企业加快产能扩建节奏。 东吴证券指出,根据产业链调研情况,铜箔主流生产企业目前订单饱满、供不应求,预期紧张局面短期难以改观。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铜箔加工费的调整只是供需失衡下的价格回升,仍有提升空间。安信证券指出,2020年全球锂电铜箔产能约29.5万吨。其中,国内约15.3万吨、海外约14万吨;2021年全球产能约36万吨。其中,国内19万吨、海外约17万吨。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相对低迷,主要厂商转而生产标箔;2020年下半年以来需求转旺,锂电铜箔和下游电池厂商皆缺少锂电铜箔库存。根据对主要厂商的调研情况,铜箔厂商目前多数处在满产状态,优质产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微米及以下的产能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锂电铜箔优质产能供需偏紧,存在涨价的可能性。 瞄准高端品种 铜箔是生产动力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品质会直接影响电池工艺和性能。 诺德股份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并生产电解铜箔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为锂电池用4-8微米锂电铜箔、微孔铜箔、5G通信用的高端标准铜箔及超厚电解铜箔等,技术与成本优势较显著。公司4.5微米铜箔产品已批量化供应。”李鹏程说。 目前,诺德股份年铜箔产能为4.3万吨。其中,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经过年产2.5万吨产能技改升级后,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产品结构方面,诺德股份铜箔产品以6微米为主,产能占比约为50%;8微米铜箔产品占比20%左右;4微米、4.5微米和5微米产品所占比例约为20%;部分标箔产品占比10%左右。 “公司现有的锂电铜箔产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产能存在瓶颈。而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对锂电铜箔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此外,锂电铜箔轻量化需求快速增加,进一步扩大了高端锂电铜箔的供需缺口。高端高品质锂电铜箔有效供应很紧张。”李鹏程说,诺德股份此前完成了定增募资14.2亿元,以建设新项目提升高端铜箔产能。 李鹏程表示,在稳定国内一线客户的基础上,公司国际客户比例大幅增长,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基于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将不断优化产能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有效产能,强化工艺技术创新和产品品牌优势,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诺德股份在日前的机构调研中表示,无论从设备还是人才角度看,铜箔行业都很难大干快上。这给公司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要逐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能提升步伐,与核心客户保持战略协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提高产品附加值 受提升续航需求等因素影响,锂电池轻薄化、高能量密度趋势明显。对锂离子电池技术性能的要求提升,推动铜箔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随着6微米锂电铜箔的应用普及,动力锂电池厂商对更轻薄化的锂电铜箔提出了更多需求,小于6微米的极薄锂电铜箔产品逐渐在龙头企业中开展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极薄铜箔批量化生产难度大,国内仅少数企业能够批量化生产。专业人士表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使用极薄锂电铜箔制造动力电池,在电芯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定比例,进而加大电池容量,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极薄锂电铜箔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李鹏程表示,锂电池技术路线的多元化不会影响铜箔的使用。目前,电池创新升级主要的方向是电池材料和结构。轻薄化是铜箔产业技术与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产品技术创新与迭代的方向。公司将根据核心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下一步,公司将逐步推动6微米铜箔向4.5微米和4微米标准切换,使得6微米铜箔产品占比降到40%左右。 铜箔作为生产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重要材料,功能化趋势越发显著,未来将进一步向功能材料方向发展。公司将积极探索产品升级,生产更多包括像涂炭铜箔、微孔铜箔等在内的差异化产品。 “目前,行业整体扩产速度难以跟上下游的扩产节奏。这要求我们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实现产业、产品和技术工艺协同,保证公司产能节奏和产品品质与客户需求相匹配。”李鹏程说,“公司将加快高端产能建设进度,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推动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升级。”
伴随上海电气入主,叠加上游电池厂商不断开疆拓土,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赢合科技业务版图更加清晰,再次站在产业投资热潮的风口之中。 12月29日,宁德时代拟以不超390亿元投建三个锂离子电池基地,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这也给下游锂电设备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实际上,自2018年起,赢合科技已连续三年中标宁德时代锂电设备订单,中标份额持续提升。其中,2018年、2019年,公司与宁德时代及控股子公司的合同金额为5406.60万元、1.81亿元,2020年10月,公司与宁德时代单笔订单金额达到14.4亿元,增长明显,彰显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装备领域的综合实力,标志着国际一流客户对公司能力的高度认可。 赢合科技高管表示:“目前公司订单非常饱和,并且核心客户粘性足,进入到供应体系后,不会被轻易替代。” 订单在手,赢合科技未来业绩便有了一定支撑。相比同业,公司估值相对较低,Wind数据显示,杭可科技市盈率为69.11倍,先导智能为74.65倍,赢合科技市盈率只有47.14倍。 翻看公司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其中6个席位为机构投资者,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在三季度加仓。 公司在锂电“朋友圈”中也是风生水起。据公司12月18日的调研纪要显示,赢合科技产品已全面进入国内外一线电池企业,今年以来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客户签订锂电设备订单。截至目前,今年新签锂电有效订单合计超过30亿元。 太平洋证券的研报表示,未来三年将会是行业订单大年,市场容量未来3年将翻倍增长,赢合科技的核心设备技术性能优异,根据公司2020年新签订单的交付期来看,未来增长趋势较为确定。 新股东入局,让公司行业资源、资金、品牌、资信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上海电气今年1月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锂电及自动化相关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公司称,未来将在产业链内进行纵深布局,将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性平台。 此外,赢合科技于12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斯科尔拟在新三板挂牌,斯科尔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电子烟、烟弹、雾化器及其他电子烟配件,业务涵盖代工和自主品牌的电子烟。
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下年内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影响,下半年,锂电池设备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关生产企业不断招募工人,扩大产能。 1 锂电设备生产企业招工人扩产能 市场需求旺盛 在深圳一家锂电设备生产企业,生产负责人吴丽玲告诉记者,疫情好转后,企业今年的订单出现了猛增。为了保证如期交付,她所在的企业又招聘了不少工人,来扩大产能。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交付负责人 吴丽玲:今年锂电池生产招了200多个工人,因为我们的产能扩增了一倍,为了要完成这些任务,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赶工。 在广东惠州的另外一家锂电设备生产企业,记者同样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据了解,今年有不少订单都是临时加单,客户期望的交付周期明显缩短,品质要求也更高了。 惠州赢合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总监 袁应强:我们现在装配的是大型涂布机,因为现在客户的交期要求特别高、特别紧,以前是120天交付给客户,现在是90天,相对于去年同期,今年交付量是去年的三倍。 进入下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复苏叠加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利好,新能源车企产能利用率迅速攀升,带动锂电池需求也开始大幅增长。 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今年在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以及产能建设规模等方面均创下新高。10月26日,锂电设备提供商赢合科技公告显示,宁德时代已通过邮件形式向公司发送订单中标通知,合同涉及总金额为14.4亿元。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许毅:相对于去年来讲,今年的订单增长量在45%到50%,比较大。客户的趋势明显集中化,目前前十大客户的需求量已经占了订单的90%以上。我们发现在这个产业链上,无论是车企、锂电池,还是设备厂商,最终都会向龙头企业集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环比增长17.5%和24.1%,同比增长75.1%和104.9%。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迎来了今年的首次正增长。受此正向的影响,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同比也实现今年来的首次转正。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6.6GWh,同比上升66.4%;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96GWh,同比上升44.0%。 2 锂电设备迭代速度加快 技术门槛抬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入消费需求驱动,竞争格局也日益激烈,这就要求锂电池设备生产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今年,锂电设备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更高效和智能的生产线,产品迭代的速度也比以往明显加快。 在广东惠州的一家锂电设备生产企业里,研发人员正在对一款用于锂电池电芯生产的涂布机进行优化。 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和往年相比,今年客户对锂电池设备研发需求更迫切,要求也更高,不仅设备开发的周期要明显缩短,设备效率和精度都要有明显提升。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份额也逐渐向各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集中。 锂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其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加速落到高性能、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较量上,这就要求锂电设备企业快速跟上市场需求,加快产品迭代,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制造设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不过, 对于锂电设备企业来说,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对技术、资本、人才、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等各个层面的要求也更高,锂电设备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比以往更大。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9月份减少13家。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 杜义贤:现在的竞争格局是整个产业链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表现出向头部企业聚集的态势。这就逼着设备企业,要具有规模交付的能力、强大的研发能力、较好的成本管控能力。 据了解,我国锂电设备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行业成长速度较快。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2016-2018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产值分别为120亿元、150亿元、186亿元。预计2020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243亿元。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政策落地,国内市场未来成长确定性增强。 3 锂电设备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关注龙头企业 近期,锂电设备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公司基本都实现稳健增长。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锂电设备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呢? 万得数据显示, 在A股市场上的5家锂电设备概念股中,2020年前三季度有4家业绩上涨,1家下降。其中,赢合科技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7.39%;科瑞技术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5.05%;先导智能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0.66%。 从年初至12月11日收盘,锂电设备指数上涨42.75%,同期上证综指上涨9.74%,锂电设备指数跑赢上证综指33.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在锂电池及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应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受益于各国碳中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无论供给还是需求均呈现出加速渗透的趋势。目前虽然板块的估值较高,但行业加速渗透的确定性仍然较高。 从行业角度来看,锂电池制造及锂电设备领域均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龙头公司能够胜出的确定性也更高。从投资角度讲,专家建议投资者多关注具有研发能力和领先客户的龙头公司。
赢合科技12月21日披露调研活动信息,公司表示目前受益于锂电池、新能源设备投资热潮,公司锂电设备订单明显增加,并对未来锂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新业务领域,公司在锂电设备业务之外,还布局了电子烟和OLED设备业务。 据披露,今年以来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客户签订锂电设备订单,截至目前,今年新签锂电有效订单合计超过30亿元, 公司连续斩获大客户订单,得益于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布局,公司在新产品性能及一体化和集成化创新方面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当年收入的6%-8%,构建了业内领先的交付能力和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人员和产能都在有序稳步扩张,预计明年研发设计工程师要超过1000人,公司的产能扩张及储备也领先于市场。 公司对未来锂电设备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从应用场景来看,锂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均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中新能源汽车供需两旺,消费电子更新迭代带动行业增长,此外风电、光伏不断扩容装机量,均带动了锂电储能需求规模的提升。 基于未来锂电池需求空间巨大,新能源设备也将相应会出现比较大的投资,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新股东入局,让公司行业资源、资金、品牌、资信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上海电气今年1月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锂电及自动化相关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公司称,未来将与当前业务有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内进行纵深布局,将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性平台。 公司面对未来行业高速增长也早有准备,公司2017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约14.13亿元,用于“赢合科技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赢合科技智能工厂及运营管理系统展示项目”。 今年8月,上海电气已完成了公司20亿元定增款的全额认购,在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公司扩大生产、研发及开拓市场等对于流动资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