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华为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则是华为更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限制升级,这一年,华为5G运营商业务困难重重,不过,重重困难没能阻挡华为前进的脚步,相反华为今年上半年三大业务齐头并进,显示较强的生命力,其中消费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占比56%。 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预计,华为手机出货量2020年全年可能超越三星,成为世界第一。唇齿相依,部分华为A股小伙伴新鲜出炉的业绩也喜人。 华为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华为目前主营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及企业业务三大业务,去年至今的美国持续打压,对华为消费者业务及运营商业务海外市场影响都较大,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海外市场份额占比下滑,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5G设备遭英国、印度、新加坡等各国排除的声音屡被传出。 不过,7月13深夜,华为出炉的2020年半年报印证了任正非此前“美国制裁对我们有影响但不大,疫情也一样”的言论。 据华为官宣,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 %。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 为了更加清晰地对比华为2019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张对比图,便于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华为目前发展情况。 从对比图可以看出,华为运营商、消费者、企业三大业务上半年齐头并进,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最快,近16%,企业业务次之,同比增长近15%,运营商业务同比增长约9%。 据了解,华为企业业务主要包括华为云、华为机器视觉、华为数字政务、华为车联网等板块,今年受疫情影响,华为云相关业务发展势头较好。 消费者业务出货量方面,本次华为并未公布,但余承东此前预测2020年的华为手机出货量预计在3.2亿台,他预计如果销售计划一直很顺利的话,那么在年销量上很可能超越三星成为NO.1,同时任正非上半年曾透露公司平板、笔记本电脑相关呈倍增之势。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4月,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超越三星登顶全球第一,当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937万台,同比减少41%,其中三星手机市场占有率约为19.1%,华为则达21.4%。 这些A股小伙伴业绩甚好 华为坚韧不拔,其他与之关系紧密的A股小伙伴上半年业绩亦喜人。 欧菲光(002456)是华为旗舰机摄像头模组和屏下指纹模组等元器件的主力供应商之一。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0亿元-5.50亿元,同比增长2043%-2519%。 至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欧菲光指明,其中一个原因为,公司光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部分大客户订单增加,高端模组和光学镜头出货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受益于大客户平板电脑销量增长和安卓触控业务独立发展,公司触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提高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蓝思科技(300433)与华为、苹果、三星、华为、OPPO等达成长期深度合作,主营中高端视窗防护玻璃面板、外观防护新材料。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08亿元-19.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56亿元。蓝思科技称上半年,公司各主要产品订单充足、需求旺盛,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卓胜微(300782)是射频前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为华为供货,卓胜微发布2020上半年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44亿-3.59亿元,同比增长125%-134%。公司称,公司充分发挥在移动终端射频领域的优势,持续推进与客户的深度合作。 华天科技(002185)与华为有封装业务合作。公司及预计上半年盈利2.3亿-2.9亿元,同比增长168%-238%。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2020年上半年集成电路市场景气度较2019年同期大幅提升,公司订单饱满。 安洁科技(002635)是华为、苹果、特斯拉等供应商,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9亿元至4.62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60%。公司方面人士透露,上半年业绩大增主要原因之一为公司智能可穿戴产品、笔记本电脑及新能源产品等业务报告期内也在不断提升。 比亚迪(002594)承接华为部分消费电子代工业务,比亚迪方面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比亚迪消费电子业务今年值得期待。 今日上午,A股华为概念板块部分个股表现强劲,多只涨停。
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在陆续发布。7月13日晚间,又有一批预计净利润同比倍增的公司提前报喜。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到抗疫一线的公司成了主角。 抗疫产品大卖 凭借年内20余次涨停的强势表现,道恩股份一度被市场封为“口罩第一股”。公司13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也没让投资者失望。上半年,道恩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5.21亿元至6.21亿元,同比增长560%至680%。公司表示,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公司扩大生产用于防疫物资的熔喷料产品,同时部分新产品投产,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加。 消杀品也是战“疫”的关键物质之一。中粮科技公告称,受益于国内外市场医用及消毒用酒精的产销量增长,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盈利3.2亿元至4亿元,同比增长75%至115%。在疫情发生初期迅速转产口罩用熔喷聚丙烯专用料的国恩股份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8.07%至257.68%。 参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生产的达安基因和华大基因,上半年业绩也均表现不俗。达安基因13日晚间发布向上修正业绩预告,将此前预计的同比增长400%至643.64%上调为同比增长924.57%至1222.03%,预计实现净利润6.2亿元至8亿元。华大基因方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2.83%至723.35%。 人体测温产品及红外热成像仪等产品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逐渐成为“刚需”,相关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样亮眼。华盛昌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盈利2.58亿元至2.7亿元,同比增长440.93%至466.09%。公司表示,业绩增长原因主要是生产的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等防疫产品的需求在短期内迅速增长。无独有偶,同为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也因红外测温产品需求增加而大涨,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7.41%至181.37%。 养殖板块大赚 生猪养殖板块半年报业绩增速同样喜人。 傲农生物13日晚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大增1539.70%,扣非后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2225.44%。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养殖规模扩大以及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生猪养殖龙头温氏股份13日晚间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亿元至42.5亿元,同比增长189.24%至207.32%。根据温氏股份日前发布的销售简报,6月份毛猪销售均价33.35元/公斤,环比上涨12.63%,同比上涨114.88%。 同处养殖产业的天康生物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1亿元至8.6亿元,同比增长912.35%至974.84%。除生猪销售增长外,公司表示,饲料业务和生物疫苗业务产品盈利能力也在报告期内有所提升。 5G产业链猛增 除上述公司外,还有不少来自各行业的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超100%的净利润增幅。 以欧菲光为例,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4.5亿元至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43%至2519%。提及增长原因,公司表示,上半年光学业务快速增长,部分大客户订单增加,高端模组和光学镜头出货提升;同时,受益于大客户平板电脑销量增长和安卓触控业务独立发展,公司触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提高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受益于欧洲及部分新兴市场等海外区域的业务增长,以无线通信设备产销为主业的海能达预计上半年盈利2.3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959.63%至1282.13%。蓝思科技上半年实现业绩大逆转,由去年上半年同期的亏损1.56亿元扭转为预计盈利19.1亿元至19.2亿元。 凭借对资本市场的精准预判,锦龙股份上半年也将实现净利润翻番,预计同比增幅为75%至125%。
近日,因二季度经营好于预期,多家公司上调半年度业绩预告。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共有10余家公司发布业绩上修公告,其中达安基因、鱼跃医疗、普利特等净利润上调超亿元。 多家公司上修净利 7月13日晚间,紫光国微发布半年度业绩修正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盈利3.57亿元至4.15亿元,同比增长85%至115%,此前预告净利润为2.7亿元至3.28亿元,同比增幅为40%至70%。 对于业绩上修的原因,紫光国微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复工复产,努力将疫情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持续贡献稳定利润,公司报告期经营业绩好于前次预测。 同日晚间,丽江股份公告,上半年预亏1500万元至3000万元。此前,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5000万元至8000万元。业绩修正主要原因是公司实际游客接待情况好于预期。 普利特7月10日晚间公告半年度业绩预期修正,修正后公司上半年预盈2.81亿元至3.11亿元,同比增长370%至420%。对于业绩上修的原因,公司表示,第二季度汽车材料等各产品销售已逐渐恢复增长,经营情况好于预期;同时,公司熔喷材料业务和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也对公司上半年利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康华生物、ST中科创、吉宏股份、天赐材料等10余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修正公告。对于业绩上调的原因,大部分公司均表示生产经营情况好于预期。 以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达安基因、鱼跃医疗、普利特、天赐材料等多家公司净利润上调超亿元。 抗疫类公司表现抢眼 今年以来,疫情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受益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产品贡献,与抗疫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亮眼。不仅如此,部分与抗疫相关的公司还在继续上调半年度业绩预告。 7月13日晚间,达安基因发布半年度业绩修正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6.2亿元至8亿元,同比增长924.57%至1222.03%。此前4月30日,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3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400%至643.64%。 对于业绩上修的原因,达安基因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达安基因在近日的机构调研中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检测试剂的日产能从10万人份提高到20万人份,目前已经达到30至50万人份,根据市场需求产能可以达到100万人份/日以上。截至目前,公司已生产新冠检测试剂盒累计超过3000万人份。 此外,鱼跃医疗曾预计2020年1-6月净利润变动区间为8亿元至8.27亿元,变动幅度为同比增长50%至55%;7月7日晚间发布业绩上修公告,修正后公司预盈10.67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10%。 鱼跃医疗在公告中称,依托强力高效的研发、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大量海内外抗疫类产品订单的交付工作,其中无创呼吸机等呼吸类、红外额温枪、血氧仪等检测类与消毒感控类疫情防控产品出货量增幅较大。
7月14日消息 华为昨晚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总销售收入为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 净利润率9.2 %。 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
华为今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 当前,各国正在努力应对疫情挑战,ICT技术不仅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经济复苏的引擎,华为愿意和运营商、各行各业伙伴一起努力,保障网络稳定运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助力各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和互信愈发重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华为都将致力履行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义务,继续努力生存和向前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进入下半年,与大盘高歌猛进的姿态相呼应,一大波绩优股也提前秀出了“肌肉”。 截至7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已经有超过1000家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44家公司宣布业绩预增。其中,159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增长超过1倍,17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增长超过10倍。 其中,新五丰预计净利增幅区间上限为39倍,暂时坐上业绩预增榜的头把交椅。 展望后市,机构近期的选股策略也纷纷指向中报业绩指标,那些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个股成为市场焦点。 猪周期成就“预增王” 猪周期影响下,A股“养猪大户”们的业绩在众多公司中表现抢眼。 新五丰日前发布的业绩预报称,上半年预计净利润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25.62倍至38.93倍,暂时坐上预增榜头把交椅。 紧跟新五丰之后,大北农中报业绩预增的上限倍数达到了32倍,占据了当前中报预增榜次席。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波养猪产业链上的公司实现大幅扭亏为盈。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05亿元至110亿元。牧原股份表示,2020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是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 从去年同期亏损63.17万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7000万元至9000万元,从事饲料添加维生素生意的兄弟科技业绩也得以翻身。兄弟科技称,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相关维生素产品销售价格出现上涨,产品毛利率提升。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维生素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各产品盈利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上半年,兄弟科技的维生素B1出厂价同比上涨19%,维生素B3的出厂价同比上涨27%。 此外,“抗疫”概念股上半年业绩同样表现亮眼,英科医疗、振德医疗、东方生物等公司预计上半年盈利增长均超过10倍。 多只业绩暴增股近期大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收盘,沪深两市已有1000余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有17只个股上半年业绩增长超过10倍,159只个股业绩同比预增上限值超过1倍。 在中报业绩助推下,不少个股近期大涨,业绩和估值双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在A股频频上演。 以英科医疗为例,该股在上周五晚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盈利19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2581.8%至2864.1%。7月13日,该股早盘直接涨停并再创新高,报收152.37元。今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超过820%。 此外,振德医疗、理邦仪器等业绩大幅预增的个股,今年上半年股价也均实现大幅上涨。 在A股大盘近期持续向好的态势下,诸多机构纷纷建议,投资者可将中报业绩作为近期重点参考的投资主线。 安信证券表示,对市场的态度短期从积极转为中性,未来一个阶段,行情特征将从β回归α,投资者需要戒骄戒躁,不宜过于亢奋,警惕外部风险,精耕细作,关注中报超预期优质品种机会。 东吴证券表示,投资者需保持冷静不宜盲目追高,可继续拥抱以核心资产为主的相关板块跟随本轮行情上攻,另外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可选择中报业绩预喜的成长股进行布局,把握阶段性的行情机会。 天风证券指出,市场情绪仍然高涨,但市场普遍关注的是这波行情的可持续性。具体板块看好新能源车、消费电子。中报季来临,可密切跟踪和关注公司业绩兑现情况及超预期公司的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目前的A股运行阶段,正好就是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折期,见顶信号尚未出现;业绩改善的行业正在增多,业绩驱动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
7月12日晚,佳源国际披露了6月及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3%。至此,多数房企已经完成上半年销售额披露。 其中,去年销售额2000亿以上的房企中,除华润置地、阳光城外,均已完成上半年业绩披露。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TOP10房企中,今年上半年销售额降幅最大是新城控股和保利地产,分别下降20.34%和11.12%。增幅最大的则是恒大和世茂,分别上涨23.8%和1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有疫情影响,依然有13家房企销售额突破千亿,上一年度同期为12家。 “以价换量”,恒大、世茂上半年售价分别同比下降16%和2.8% 从典型房企销售数据中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实施“以价换量”的房企多数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额。 其中最典型的房企是恒大。 中国恒大7月1日晚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今年6月实现销售760.5亿,同比增长51.3%,销售面积855.3万平方米,同比增84%;销售回款756.9亿,同比增60%。 1-6月,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额3488.4亿,同比增长23.8%,累计销售面积3863.2万平方米,同比大增47.5%。以年初公布的6500亿销售目标计算,上半年完成全年目标54%;若按许家印内部制定的8000亿销售目标,目标完成率则为44%。 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是恒大今年上半年以来一系列促销政策。 今年2月疫情期间,恒大宣布实施网上销售及7.5折降价促销等政策。在降价销售刺激下,恒大2月份实现447亿销售额。 此后3-6月,分别实现销售620.8亿、652亿、602亿、758亿,在上半年完成全年6500亿销售目标的超五成。 通过计算可知,今年上半年,恒大平均销售价格为9029.8元。而2019年上半年,恒大合约销售均价10755元。今年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格降幅达16%。 此外,刚刚完成“去地产化”更名的世茂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合约销售1104.75亿元,同比增长10%,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629.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 从单月数据看,6月,世茂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30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71.56万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7604元。而2019年6月,世茂房地产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8518元。 今年1-6月,世茂集团平均售价为17541元;而去年上半年,世茂集团平均售价则为18048元。 据此计算,世茂集团今年上半年平均售价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 TOP10房企中,销售额同比降幅最大的是新城控股。 7月8日晚间,新城控股发布公告,6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60.66亿元,销售面积约223.38万平方米。 1-6月,新城控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975.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34%,累计销售面积约877.5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6.39%。 根据上述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销售均价为11669.6万元每平米。而2019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的平均售价为11664.2万元每平米。平均售价几乎持平。 前五房企四家销售额下滑,TOP100全口径销售额同比下降2.7% 虽然头部房企销售情况受疫情影响不大,但非头部房企受疫情影响的比例明显较多。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超百亿的房企共10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 销售额超千亿的13家房企中,实现同比增长的有7家,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滑的有6家。其中,中国金茂、中国恒大增幅最高。 而销售额500亿至1000亿之间的房企中,有9家实现同比增长,8家销售额同比下滑。 据克而瑞统计,TOP100房企6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14517.2亿元,环比增长33%,单月业绩同比增速自4月转正后逐月提升至13.8%。 2020年4月-6月,TOP100房企全口径业绩规模高于去年同期,整体销售恢复情况好于预期。该研究中心表示,虽然疫情对上半年房企的销售、交付、结算等各方面的经营节奏都造成了较大影响,但自3月份以来市场热度回升,规模房企抓住市场窗口期,供货节奏及营销去化力度加码。 从累计业绩来看,1至6月,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业绩规模同比下降2.7%。 今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共计3.7万亿元,市场份额为57.5%,上升4.5个百分点。 从销售增速来看,6月TOP30房企中25家房企实现了销售规模的正增长,其中TOP16-30的房企整体销售表现优于其余各梯队。此外,TOP30房企中仅有5家房企的销售增速同比负增长。 整体来看,上半年,40家典型上市房企累计业绩变动的中位数为微增1.1%,相比百强房企累计全口径业绩同比下降2.7%,规模房企业绩表现优于行业整体。 而行业TOP5则表现平平。除恒大外,其余四家上半年销售额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其中,碧桂园2020年1至6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669.50亿元,同比下降5.32%。万科2020年1月至6月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204.8亿元。按此计算,同比下降4.05%。 融创中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952.7亿元,同比下降8.82%。保利地产2020年1-6月,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245.36亿元,同比下降11.12%。 融资方面,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95家典型房企融资7464.43亿元。 此外同策研究院报告指出,6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1303.56亿元,环比上涨114.62%。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加上房地产市场逐步回稳,房企融资于6月显著回暖。 融资成本方面,今年以来,房企发行的各期限债券平均票面利率在4%-6%之间。整体看,平均发债成本没有超过6%,且数量较集中的3年期和5年期债券平均利率未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