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间,徐家汇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在3990.60万元-5700.86万元之间,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14亿元下降50%-65%。预计基本每股收益在0.10元-0.14元之间。 上半年,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零售百货行业受影响更是明显,公司预计半年度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徐家汇方面表示,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百货零售业客流显著下降,公司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公司给予租赁商户和供应商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导致公司收入下降。此外,公司为尽快拉动消费回暖,稳定销售基本面,提高了促销频次及折让力度,组织了包括直播、群营销等促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成本费用。
丽珠集团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上半年盈利9.6亿-10.3亿元,同比增长30%-40%。报告期内,出售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公司归母净利润约8524万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抗病毒颗粒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同比大增,加之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产品实现新增销售,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宇信科技15日早间公告披露2020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00万元~13,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5%~62.93%。 业绩变动的原因有: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复产,公司从三月下旬开始,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恢复了稳步增长态势;创新运营业务收入则受疫情影响较小,对利润贡献较大;集成业务跟去年同期相比虽然略有下降,但对利润影响不大。同时,疫情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略有减少。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数据经历了一季度震荡、二季度回稳的过程。昨日上半年成绩单揭晓: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他说,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为促进外贸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6月份进出口双双实现正增长 从月度数据看,我国出口自4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口在4月份和5月份同比连续两位数下降后,也在6月份“转负为正”。6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 “6月份进出口贸易好于预期,实现了出口正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二季度以来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稳外贸力度加大,对外贸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称。 今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接连推出了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出口转内销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防疫物资、手机等出口向好 受疫情影响,我国防疫物资出口成为上半年外贸的一大亮点。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和46.4%。 “防疫物资出口大增,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本身是防疫物资产品生产大国,不论口罩、防护服还是呼吸机,我国产能在全球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没有限制防疫物资的对外出口,进入二季度后,我国产能迅速恢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国还出台了不少措施保证防疫物资贸易的畅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疫情防控也带动了“宅经济”消费提升,我国笔记本电脑、手机上半年出口分别增长了9.1%和0.2%。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稳外贸重要力量 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分别增长了28.7%和33.4%,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和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上扬,为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发挥了积极作用。”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海关实施了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等改革措施,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卖全球”。 对于未来的外贸形势,刘学智表示:“全球需求减弱影响出口预期,不过近期欧洲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美国非农数据转好,外需状况有望逐渐修复。国内消费逐渐恢复会促进消费品进口,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将带动工业初级产品进口,进口有望保持增长。”
7月14日晚间,中联重科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1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8亿元-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50 % - 63.03%。 中联重科表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基建、新能源等下游行业需求保持高景气,“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相关项目拓展工程机械行业空间;混凝土泵车、塔式起重机、工程起重机等系列4.0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核心产品板块市场反馈良好。期内,公司稳健经营、严控业务风险,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2020年开年,中联重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强化经营,稳扎稳打取得了各项利润指标向好、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增速的业绩,赢得了良好、稳健的开端;随着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旺季的到来、基建投资力度加大,以及新基建工程的陆续发力,公司再接再厉,上半年取得闪耀佳绩。 上半年,中联重科以“云营销”等新业态强化经营,陆续开展了60余场新品订购、服务指导直播。 中联重科表示,在订单和销量持续高增长的同时,公司强化供应链管理和保障,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严控各项费用支出,随销售规模增长,平均生产成本和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进一步优化了公司效益。 据了解,2020年上半年,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的建设施工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同时公司携手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启动了“面向未来·引领30年”项目,将以构建中联智慧产业城为契机,打造世界级的“灯塔工厂”和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样本。此外,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并新增了建筑起重机械华东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智能制造全面发力将进一步夯实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行业专家表示,工程机械行业已从传统的房地产工程项目拉动扩展为新基建、传统基建、新能源等各类建设项目带动,随着“两新一重”建设的持续推进,将为企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同时,龙头集聚效应的凸显,也将助推中联重科这样具有战略、品牌、技术、规模、服务优势的领先企业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14日晚间,新界泵业披露了公司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净利润6.2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40%-47%。 公告显示,新界泵业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铝业”)100%股权事项,现已完成置入资产的注入和置出资产的置出,且新增股份已完成发行上市。此次业绩预告的本报告期及上年同期数据均为天山铝业半年度财务数据。 新界泵业完成重组后,已正式转型为铝全产业链,形成从上游铝土矿、氧化铝、发电、阳极碳素到原铝及铝深加工一体化的铝业公司。 据悉,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广西天桂氧化铝项目一期工程的顺利投产,氧化铝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公司抓住上半年市场原辅材料价格下降的机会,多管齐下降本增效,提升了运营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增长显著。报告期内,上市公司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精心组织疫情期间的安全生产,各业务条线包括发电、电解铝、碳素、高纯铝生产均保持正常,未受疫情影响。 此前于7月10日晚间,新界泵业曾公告称,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天山铝业”,证券代码仍为“002532”。
7月14日晚间,东阿阿胶公告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东阿阿胶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亏损6754万-98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151%。 一年前,东阿阿胶在2019年半年业绩预告中,因为预告净利润大幅下降,且是12年来首次业绩下滑,一贯优秀的“白马股”东阿阿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当时,公司给出的业绩下滑原因就是“清库存”。在之前披露的公司2019年年报中,东阿阿胶就提出把渠道清库存作为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东阿阿胶也一直在执行该政策。 而当持续的清库存遭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又延长了东阿阿胶的“阵痛期”,致使公司上半年业绩持续承压。 在7月14日晚的公告中,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预亏,且较上年同期继续大幅下降,东阿阿胶表示,一方面,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期内特别是一季度,国内部分经销商复工复产延期,且药店等销售场所普遍顾客流量严重低迷,导致公司线下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公司目前正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运营体系,积极推进渠道优化,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因此对今年上半年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但东阿阿胶也在这延长的“阵痛期”内持续推进数字化营销转型,并进一步优化丰富产品体系,不断推出方便、即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阿胶产品。在疫情刚有所缓解的4月份,东阿阿胶就推出了“健康小金条”东阿阿胶粉,从产品IP打造入手,重塑品牌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的上半年,东阿阿胶社交新零售平台“娇生活”顾客总量达到95万人次,仅这单一平台就实现了4200余万元的销售额。在今年的618购物节中,东阿阿胶618当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84%,创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新纪录。 公司方面表示,下一阶段,东阿阿胶还将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综合评估选择触达顾客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全渠道运营,并围绕顾客运营、数字化营销配称组织资源,建立东阿阿胶新增长逻辑。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强化研发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外延拓展,推进新增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