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讯,春节期间,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美国财政刺激计划推动,再通胀预期升温,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均上行,10Y美债收益率突破关键水平1.3%,10Y-3M美债利差持续走阔。 经济复苏前景乐观,全球主要股市普遍上涨,富时100涨幅最大(3.4%)。大宗商品方面,黄金价格下跌,原油、铜铝价格明显上涨。此外,美元指数小幅上升,英镑、离岸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走强,欧元、日元相对走弱。 而在疫情形势稳定和“就地过年”背景下,国内居民观影需求旺盛,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成就史上最强春节档。此外, 交通客流量明显减少,2月11日-2月15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593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37.2%。 今日券商晨会上,广发证券表示,国内外顺周期板块普遍领涨,区别在于:海外货币政策宽松驱动科技股行情;而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下,具备“确定性溢价”的必需消费领涨。 国泰君安认为,伴随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加强,受益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强势归来,自去年下半年起,“拥抱顺周期”已然成为行业布局的重点。 东吴证券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大概率迎来明显的PPI上行周期,参考历史上每轮PPI上行过程中,顺周期板块均有不错表现,典型如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广发证券: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 将继续强化涨价顺周期+科技行情 截止2月16日,年报业绩(预告)发布率达到53.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年报(预告)业绩增速45.7%,显著高于之前预期。 当前A股呈现“经济持续修复+信用紧缩初期”的组合,美股则呈现“经济加速修复+利率回升初期”的组合。建议配置: 1. 出口链和 “内需”共振的可选消费(汽车/家电); 2. “涨价”主线的顺周期及科技(有色金属/化工/半导体/面板/新能源); 3. 景气拐点确认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银行、保险)。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实验)。 国泰君安:周期核心资产或主导春节后市场行情 受到货币政策预期影响,体现出股价的震荡,然而较强的业绩支撑与依然相对谨慎的估值成为市场有效的避风港。若开春周期股业绩持续改善,很可能春节后市场会彻底切换成周期股行情,当前的化工股仅仅是序曲。 当前判断周期品确定性主线:全球定价大宗品 + 地产链上确定性的内需升级,这是顺周期的核心,而水泥等逆周期品种则看不到反弹空间;全球定价的大宗品(玻纤属于此类,类似于化工石化),补库存和再通胀,这是顺周期的核心逻辑,当前运行到山腰,但春节后大概率将进一步上调业绩预期。 东吴证券:通胀加速归来 市场已开始交易通胀上行风险。美国10年期国债隐含通胀预期自疫情后持续上行,21年1月底以来再度呈现一定的加速趋势。通胀预期走高进一步影响到商品和股票价格。商品方面,猪油共振上行。股市方面,顺周期行业在中美股市表现均领先。 现有供需错配推动原材料价格走高:需求回暖、全球库存处于低位,带动全球出口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强劲回升;供给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12月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基本达到疫情前水平的95%以上。未来需求上行使得通胀或超预期。 A股前瞻
近两天手头琐事较多,没能及时更文,却有小伙伴私信问候,颇感欣慰。想了想还是上来闲聊几句。 1、现在愈发能够感觉,“基金”在国民投资理财的权重的确是提高了不少。老韭依稀记得,前几日某基金经理“千亿顶流破圈”,市场就连跌了3天,昨天传闻某基金经理“年终奖7000万”,今日科技股哀鸿遍野(我知道外围好像又传出什么幺蛾子...)。多少有点“饭圈”捧杀的意味。 这里,存在一个预期差的问题。 首先考量的是新发基金的承接力度。大家有没感觉到,“爆款基金”这个词,我们有一阵子没有听到了?事实上,既1月份公募基金天量发行之后,2月份以来发行的基金募资力度是有所减弱的,当然好消息是后续几个月依然有超300只产品相继发行,这一波“全民搞基”热潮,远没到喊结束的时候。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今天央妈又喊话了,会议中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喊话的次数多了,大家才能逐步形成共识:不急转弯,但这弯,还是得转的。 流动性的收缩,对于高估值板块的冲击,是最为明显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科技股而言,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里头的资金就吓得不要不要的。毕竟市场对于整体估值中枢的预期,是在往下走的。 行业景气度没有任何问题,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那就是股价有问题。“卡脖子”问题还是得解决,高端制造的坎还是得迈过去,半导体、军工里头依然有个股分化的机会。 2、关于“春节效应”。入市有些年头的朋友,多少领教过A股这一玄学。节前交易日所剩无几,市场调整多了,老韭反倒对节后行情抱以更高的期待。 客观规律来看,节前市场交投情绪趋于清淡,甚至担忧假期间的种种不确定性,先跌为敬。节后打消顾虑,叠加2月份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赚钱效应比较可观。贴几张图供大伙儿参考,玄学,玄学,玄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聊聊热门“白马股”。上机今天打开了跌停,如果是抱着价投去的,要做好熬的准备了(短期博弈另当别论)。毕竟基本面已经发生了质变(疫情的不确定性+变动协议),股价还需要来回反复敲打(外资深度重仓,持股信念存疑),好饭不怕晚,对价格稍微挑剔点,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平安年报,喜忧参半。喜是四季度的业绩表现依旧龙头本色,投资收益率也是超额完成,即便是踩了大坑。忧是NBV同比下滑了近35%,比机构的一致预期还要糟糕一些。总体来说符合预期吧,四季度不少明星基金也在逆势加仓,坐不住想割肉的,不妨等等看。 蚂蚁集团或将重组为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阿里尾盘应声大涨。这不是一个新鲜事,圈内时不时都在传。往小的说,是靴子落地,但往大的说,蚂蚁的估值得缩水不少了(之前是互联网,之后是传统金融)。 聊完下来,不得不感慨,某前辈的一语成谶:一个不理解“利好茅台”四字含义的投资人,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人! 今儿就侃这么多,有想法的评论区明早醒来再聊一会。 福利索取关键词(公众号“图解天下”菜单栏回复) 里昂丨港股通丨港股丨核心资产丨新经济十年
近期的市场表现,疯狂扰乱了基民的心态。 基金开年即大爆,投资者跟随公募冠军张坤为其打call应援,甚至打榜。 截至1月28日,新发规模高达4614.77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然而,无法忽略的是,同一月基金也遭遇大额赎回的苗头,出现了接近“1天1只”的高频率。 涨的时候耐不住躁动看涨,跌的时候抵不住崩溃看跌,这就是人性的浮躁。 所以,基金君还是要说一句,投资随大流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针对新进场的90后基民们,与其教基金经理做事,不如好好分析一下这波行情。 为什么都选择赎回? 1.1流动性收紧引发恐慌 今日A股表现还是较为颓靡,高开后便马上走低,期间多次红绿交替,最后还是集体收跌。 显然,这一波利空情绪还没完全释放完。 利空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美联储最新的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符合预期,但并未出现更多的边际宽松政策和信号,且经济预期显示悲观,外围股市出现暴跌,华尔街空头和散户的一场游戏battle更是加剧行情震荡。 另一方面,则是令人惴惴不安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 可以发现,央行已经发声,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但总归是会进行调整。 央行连续四天净回笼资金累计5685亿元,潜在使得资金面受到波动影响,收紧信号显著,进而使得股票市场这一货币政策的晴雨表跟着反应,飘绿重挫,估值溢价缩水风险显现,该抑制一下疯狂的资产泡沫了。 毕竟在疫情期间,股市从底部反弹走牛上涨是基于全球央行拧开水龙头之上的,缺少一定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心态就容易不稳了,股票下跌使得持有的基金净值表现不佳,便开始抛售赎回,好好过年。 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还是太浮躁了。 没有什么行情只涨不跌,只跌不涨。要知道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这意味着承受不住波动而频繁短炒则是下下策,就如同巴菲特所说——“不要紧盯着市场的风吹草动,跌一点就心神不宁,涨了就卖,那他永远赚不到什么钱。” 今日,央行再度恢复净投放(对冲到期的20亿元逆回购后,净投放980亿元)。 市场情绪或许会有所缓和,毕竟春节前市场有大量流动性需求,央行也看在眼里,下周则是观察央行节前操作的关键时期。 1.2失望于业绩不及预期 这种浮躁不仅体现在无法以平常心对待行情波动,还体现在对爆款基金的业绩预期上。 近期,不少明星基金遭大额净赎回。2020年前三个季度成立、开放式的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中,有18只百亿级新基金在四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高达90%。 2020年四季度净赎回份额最高的是南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茅炜,王博),净赎回85.66亿元,其中A类份额净赎回11.24亿元,C类份额净赎回74.32亿元。 其次是华安聚优精选(基金经理饶晓鹏),去年四季度净赎回84.42亿元;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基金经理胡昕炜),其A/C类净赎回63.48亿元;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基金经理陈皓),去年四季度被净赎回60.14亿。 事实上,这一大额赎回的原因直接明了,那便是基民认为业绩没有达到预期。 但这一预期的程度其实很微妙,是没有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还是没有达到基金的正常业绩区间,想必短期内多数受投资者心理驱动。 现在的基民结构越发年轻化,而年轻人总是有种无所畏惧的冲劲,他们追求绝对收益,想要快准狠的落袋为安。 于是,追捧明星基金经理不够,甚至还想在线下场指导,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们对爆款基金的入市热情很膨胀,但基金经理很理性,开始为行情降降温。 易方达、中欧、前海开源等发布限购通知,又或是基金经理普遍倡导基民降低对今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预期。 这一切都在告诉基民们,不要去盲目追爆款,沉淀一下会更好。 上面都分析了,随着国内疫情在大方向上好转,政策回归中性几率较大,阶段性流动性收缩信号已有所显现,赚钱效应或会淡化,持稳很重要,今日北向资金开始进场抄底,整体流向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热钱该涌入哪里? 那么,基金投资该去向何方呢? 首先得明确的是,选择优秀头部基金经理的明星产品,但切忌不要被新基金的火爆而迷惑了视野,毕竟比起新基金,陪伴那些老基共同成长更为可取,这才是坚持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 新一年来看,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会延续结构性行情,这便要求投资者正视高估值的泡沫风险,以及需要寻找低估值的补涨机会。 短期来看,抱团股分歧依旧,但新能源、光伏、白酒等高景气度行业值得以长期眼光去关注,尤其是针对龙头标的。 除此之外,低估值叠加盈利持续改善的板块有望获得补涨机遇。 例如,军工,在“十四五”期间,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基本面表现上升所带来的行情,而如今基金对其持仓占比还处于低点;以及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跟随宏观经济复苏,PB修复行情有积极预期。 结语 权益类基金的甜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停驻,而随着机构化进程不断加快,跟着头部机构“炒基”已成趋势。 比起一知半解的认知和过度的欲心,还是更应对专业的基金经理抱有多点信心。 对于短期的净值表现看轻点会更好,好事多妨,耐心成就长期投资,非理性的博弈心态免不了懊悔出局。 正所谓,众人恐慌我疯狂,众人疯狂我恐慌。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投资江湖里,放下浮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 瑞银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表示,乐观预期沪深300在2021年涨幅为13%,恒生指数为9%。她谈到,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长见底,伴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预计我国今年GDP增长达8.2%。居民家庭或提高对股票、基金、保险的配置,龙头股投资仍然非常重要,且具有可操作性。
内容摘要 气候或自然条件异常导致粮食价格超预期上涨 当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预计将持续到2021年,干旱或低温气候可能造成粮食供给收缩,加大粮价上涨压力。目前来看,拉尼娜事件造成全球粮食大幅减产概率较小,但若叠加蝗灾、草地贪夜蛾灾等自然灾害,或者原油价格大幅提振导致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上行,粮食价格可能出现持续上涨态势。 原油供给收缩超预期引发输入型通胀 油价长期低迷使得全球原油市场的博弈日趋复杂,若出现超预期事件导致原油供给收缩,油价有可能大幅度上涨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输入型通胀。我们认为,拜登上台以后伊核协议存在较大可能重返,2021年中东大规模军事冲突再现推升油价导致通胀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印度基建投资落地带来需求超预期 印度未来5年1.4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和拜登上任之后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若能顺利落地,则将大幅度提振大宗商品需求,从而促成一次从原材料国到消费国的全球经济复苏共振,成为再通胀超预期的一大需求端因素。整体来看,2021年印度基建存在的资金问题将使得基建推进速度慢于计划,拜登的基建计划同样在2021年实际落地的概率较低,两者对经济及大宗商品的拉动作用有限。 疫苗兑现不及预期导致供需缺口持续存在 我们认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由供需缺口导致:疫情蔓延导致海外生产能力受阻,但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放水”的逆周期刺激作用下,海外需求端保持韧性。一旦疫苗大规模应用,全球的供给能力将快速修复,供需缺口弥合,通胀上行压力因而减轻。但是,如果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或者疫苗接种率较低等原因使得疫苗兑现不及预期,那么全球复工复产将继续受到拖累,供需缺口迟迟难以弥合,加大通胀持续上行压力。 风险提示 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二次爆发;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目 / 录 正 文 气候或自然条件异常导致粮食价格超预期上涨 气候或自然条件异常可能造成粮食生产收缩,加大粮价上涨压力。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判断,当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预计将持续到2021年。在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易较常年同期偏少。从全球角度看,拉尼娜事件往往导致东北亚地区和非洲西岸异常寒冷,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降水增多。拉尼娜事件可能造成导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玉米单产下降,影响南美部分地区大豆生长,另外东北亚冻害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若叠加蝗灾等自然灾害,粮价上涨超预期有可能引发全球通胀持续更长时间。 分品种来看,大豆在低温和干旱气候下会延迟成熟,株矮叶小,结荚数量减少,最终影响大豆单产,2007年8月~2008年5月和2010年6月~2011年5月两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均造成全球大豆减产,巴西和阿根廷均受到显著影响。相应地,大豆价格在2008年和2011年出现了显著上行。 玉米产量和价格受气候条件影响同样较为显著。2007年8月~2008年5月的拉尼娜现象造成全球玉米主产地巴西和阿根廷玉米的减产;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拉尼娜现象时期,阿根廷玉米产量又一次显著下行。因此,玉米价格在2008年和2011年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上一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发生在2007~2008年,当时除了拉尼娜事件等自然条件异常导致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的产量有所收缩之外,原油价格高企使得许多国家投入大量农产品发展生物燃料,供需失衡导致全球粮食库存走低、价格飞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各国农业生产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主要粮食品种产量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013年之后库存消费比维持在相对健康水平,因此2013年之后全球粮食价格也保持相对稳定。 整体上来看,拉尼娜事件造成全球粮食大幅减产的概率较小,由此引发的全球通胀超预期可能性也较小。但若叠加蝗灾、草地贪夜蛾灾等自然灾害,或原油价格大幅提振导致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上行,粮食价格可能出现持续上涨态势。 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较小。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几年中,我国粮食供给并未受到显著影响,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保持连续上涨态势,因此供给端压力较小,不过冷冬期间的“屯粮”需求可能小幅拉动粮价上涨。实际上,2004年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之后,CPI粮食项仅在“猪油共振”时期出现大幅上行,其他时期粮价基本保持温和上涨。 原油供给收缩超预期引发输入型通胀 关于原油价格的博弈日趋复杂,若出现超预期事件(如中东局部战争)导致原油供给收缩,那么原油价格有可能大幅度上涨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输入型通胀。 2020年全年原油市场处于低价、低产的状态,原油大国的经济状况受到较大冲击,俄罗斯、沙特等中东国家的GDP大幅收缩。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较强,疫苗广泛应用之后原油消费有望迅速提振,产油国俄罗斯、伊拉克、尼日利亚先后表达了在2021年增产的意愿,阿联酋也曾表示目前减产协议下的配额有失公允。因此,在原油需求复苏的大背景下,各产油国有偏离协议增加产能的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页岩油生产成本较高,美国不希望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原油虽称不上美国的支柱行业,但整个石化产业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拜登上任后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位于历史高位的失业率和持续走低的劳动参与率,如何使得石油工人走回工作岗位是下一任美国总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综上所述,原油市场格局的博弈日趋复杂,目前原油大国之间并未发生较大分歧,但若因利益纠纷发生冲突,甚至出现局部战争等超预期事件,那么原油价格上涨存在较大可能性。 历史上,暴恐袭击、地缘冲突,政局不稳等因素都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推动国际油价上涨,市场尤其关心全球原油重要输出地区——中东的地缘局势。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伊朗核问题、利比亚战争等中东地缘政治事件经常成为油价上涨的重要触发点。以2011年利比亚战争为例,2月17日战争爆发之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103美元/桶,短短53天后布油价格上涨至127美元/桶,上涨幅度超过20%,当年同比涨幅约为40%。 目前来看,2021年中东大规模军事冲突再现的可能性较小。拜登上台以后的外交政策将致力于恢复国际协议并加强与盟友的关系。新的国务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布林肯和沙利文都曾参与过当年伊核协议的谈判,是该协议的坚定支持者,伊核协议存在较大可能重返。总而言之,中东局势恶化导致原油价格上涨进而使通胀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印度基建投资落地带来需求超预期 若美国和印度基建投资落地,将大幅度提振大宗商品需求,促成一次从原材料国到消费国的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全球通胀将持续更长周期。 印度未来5年1.4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和拜登上任之后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若能顺利落地,两国基建超预期推进并产生共振,则从需求侧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拉美、俄罗斯等资源禀赋型国家经济复苏。此类国家大多产业链单一,国内收入上升后将提振进口需求,继而带动中国、越南等加工制造型经济体出口规模增长。这一场景的实质是美国加金砖国家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叠加新冠疫情期间宽松货币政策尚未退出,从需求侧拉动通胀水平上升。 印度总理莫迪在2019年宣布在2020-2025年施行总额100万亿印度卢比(折1.4万亿美元)的国家基础设施管网(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ipeline,以下简称NIP)基建计划,以实现到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万亿美元的目标。对比2008~2017年的10年间,印度在基建方面的总投资只有1.1万亿美元,因此这一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如能落地,将大幅拉动需求。 整体来看,2021年印度基建将持续推进,但资金问题使得推进速度慢于计划,对经济及大宗商品的拉动作用有限。其一,私人资本近年来参与基建项目建设的热情逐步减弱。基建项目周期长、收益回报慢,最近6年印度PPP参与基建项目建设的项目总规模迅速下降,2019-2020年参与基建项目的PPP数仅4个,项目总规模仅501亿卢比,两项数据均已降至历史冰点。其二,近年来印度政府财政赤字控制基本稳定但水平较高(且有部分隐性债务),2019年为5.9%,受疫情影响印度央行预计今年赤字率将升至6.1%,整体债务及赤字水平在中等收入群体国家中偏高。印度疫情当前仍未平复,明年可能受持续影响,政府税收可能难有起色(今年税收收入预计萎缩-14%),在此情况下2021年地方政府大兴基建的难度较高,NIP推进速度难以保证。 美国方面,拜登在竞选演讲中曾主张“大规模基建投资+加税”的组合方案。一方面发展传统基建,建造现代道路、桥梁、高速公路、宽带、港口和机场,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电池板和与风力涡轮机的建设,普及新能源汽车。胜选后拜登承诺,在控制疫情之后将大力发展经济,有意颁布名为“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的经济刺激方案,除向地方提供援助避免更多工人被解雇、增设失业保险外,他提议在10年内投入7.3万亿美元新开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保和公平经济等方面。 总体而言,拜登的基建计划在2021年实际落地的概率较低。其一,虽然其政策理念有利于基建落地,但大概率将受阻于国会两党分立格局导致无法推进。一是拜登主打加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的组合拳,其加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可以有效改善政府财政状况并为基建提供切实的资金来源。但当前国会两党分立,共和党主张减税,拜登的加税方案落地概率较小无法为基建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二,基建推进的核心仍然是资金来源问题,因此需要加税作为前置方案,而将企业税率由21%提升至28%是拜登税改方案中的核心措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在本次疫情中受到重创,2021年立刻开展加税并不现实。其三,美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只有25%的资金出自联邦政府,联邦政府和通过PPP撬动的私人资本是主要的出资方。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私人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热情同样大幅下降,联邦拨款及投资始终未能有显著增加。其四,美国基建项目面临严格的环保核查,导致“铁公基”等大兴土木的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面临层层阻碍。 疫苗兑现不及预期导致供需缺口持续存在 疫苗兑现不及预期使得供给修复较慢,供需缺口持续存在导致通胀周期持续更久。 我们认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由供需缺口导致。疫情蔓延导致海外生产能力受阻,供给收缩严重;但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放水”的逆周期刺激作用下,海外需求端保持韧性,以美国为例,政府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居民收入不降反升,消费能力反而增强。供给收缩而需求保持稳定,海外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明显的供需缺口。我们收集了一些供需缺口显著存在的证据:其一,海外订单修复情况优于生产,如美国耐用品订单修复速度显著快于生产,德国企业未交付订单指数连续数月上升;其二,工业生产能力较弱使得全球工业品库存数据走低,主要经济体的库存指数均位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三,全球供需缺口需要中国的供给能力来填补,中国出口不断走强,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一路飙升。 那么,未来供需缺口弥合的时点也就是通胀出现拐点的重要时间窗口。我们在再通胀系列研究报告《疫苗广泛应用是推动还是抑制全球通胀?—再通胀系列研究之五》中提到,疫苗广泛应用对供给的改善作用强于需求,因此疫苗落地之后供需缺口将快速弥合,通胀上行压力因而减轻。 但是,如果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或者疫苗接种率较低等原因使得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全球复工复产将继续受到拖累。一方面,疫情大规模复发有可能导致各国反复“封城”,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开工。欧洲国家自入冬以来疫情再度爆发,各国屡屡实施二次封锁,复工进度受到显著影响。若疫苗兑现不及预期,各国面临疫情数据抬头之时不得不再次实施“居家令”进行封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强大的工会体系也会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之时,阻碍复工复产的进行。例如,德国工会曾在11月因工作条件呼吁亚马逊德国物流中心停工;美国工会10月向联合国劳工组织提交申诉,反对特朗普政府激进推进复工。因此,若疫苗不能顺利兑现,全球供给的修复速度将再次被拖累,供需缺口迟迟难以弥合,加大通胀持续上行压力。 目前来看,疫苗推进速度符合预期,医学权威专家也表示目前研发的疫苗不会因为现有的病毒变异而失效,疫苗大概率可以在2021年二季度广泛应用。现阶段,疫苗的普及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全球各国“预购”的新冠疫苗已达到77亿剂,另外39亿剂目前正在谈判中;世界卫生组织同时发起了一项名为新冠疫苗供应计划(COVAX)的全球倡议,保证中低收入国家也能公平地获得疫苗。另外,疫情防控好的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地复苏,疫苗作为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解药”,将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预计疫苗订单会继续增多,疫苗普及工作也将顺利开展。 风险提示 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二次爆发;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牛年无疑带给市场太多“牛”的期许。那么,牵动千家万户的“楼市”将欲何往? 今年以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出现的房价暴涨,一度被市场解释为楼市调整的结束、新一轮周期的开始。特别是春节楼市“淡季不淡”的表现,让人们仿佛又见楼市狂飙。据有关数据,2021年春节,受监测的10个城市新房成交1416套,比去年春节上涨224.8%。楼市新一轮周期真的来临吗? 显然,这种揣测并不成立。笔者若干年前曾撰文《中国房地产没有周期只有预期》,认为在行政化调控特征明显的市场,房地产市场自身运行规律所体现的周期性被政策调控的周期性所淡化,而真正引领楼市前行的是市场预期。这或能解释很好地解释一个现象:尽管多年来“房住不炒”被反复强调,各地调控也未见放松,但市场运行的方向总不尽如政策调控之意,房价在总体得到控制情况下仍会以各种形式表达着上涨的愿望。一旦某种预期形成偶合或聚合效应的时候,势必成为影响楼市运行方向的重要极。 那么,牛年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楼市预期?当下房地产市场走势将至少受以下三方面预期的左右。 通胀预期:宽松货币的滞后效应,在实体经济回报下降、有效消费能力不足情况下,已由显性的物价上涨转化为资产价格上涨的资产通胀,或诱发资产保值需求和“资产慌”。 通胀预期真的存在吗?或许纯粹从通胀的标志性指标CPI看,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似乎都找不到有力的数据支撑。 2007年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国家纷纷开启量化宽松模式,向市场持续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匪夷所思的是,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通胀上升。实际上,在这些国家和地区,CPI总体处于低位徘徊甚至呈下降态势(见图1)。美国作为放水最严重的国家,2020年末CPI为1.4%,相当于2008年11月的水平;而同期M2由2008年末的8.2万亿美元增至2020年末的19.29万亿美元,货币投放增长2.34倍。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从国内情况看,2008年以来,我国M2大多时期保持两位数增长,M2/GDP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20年末达到215%的高点,比2008年上升了66个百分点;而同期CPI则呈振荡下行,2020年末CPI为2.5%,较2008年下降3.4个百分点(见图2)。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货币超发与名义通胀率低位运行的反差,并不是真的否定了通胀的货币基础,而是说明通胀以更隐蔽的形式或非物价上涨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根本原因:一方面,与社会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充分性有关(当然也包括收入增长减缓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超发的货币找到了更好的消化渠道,即资产通胀。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持续低下、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持续丰厚的背景下,过多的货币会流向虚拟经济,势必推动资产价格膨胀。 由货币超发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逻辑是过多的货币去追逐过少的商品,中间的桥梁就是消费。但在疫情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消费能力不足使得全球货币超发的效应主要转化为资产通胀。股市、黄金、楼市等资产成了货币最好蓄水池,而楼市往往成为最安全、最适用的资产保值选项。 正是在资产通胀预期下,2020年全球上演了资本大狂欢。主要市场股指大涨,金价大涨21%,铜价猛涨28%,比特币疯涨270%。与此同时,全球房地产出现普涨。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美国住宅房价的中位数已攀升至26.6万美元历史新高,同比上涨8.4%;英国住宅交易量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32%;韩国首尔2020房价暴涨50%。欧盟国家截至三季末的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5.2%。 从国内看,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住宅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6%和2.1%。虽然房价总体平稳,但在量化宽松背景下,市场交易活跃,热点城市纷纷开启打新潮,上海、深圳等地楼市均被曝出“业主跳价”“排队摇新房”等现象,杭州屡现新房“万人摇”。楼市火爆的背后,是居民投资房地产、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强烈欲望和动能。实际上,在资产通胀预期下,房产已然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核心资产配置。据《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披露,2020年居民财富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住房资产增加贡献了财富增长的69.9%,金融投资价值增加贡献了21.2%。 可以预见,在全球央行大放水背景下,资产通胀的预期势必增强。这种预期之下,理性的投资人势必以资产价格上涨来承接货币贬值。当然,将资产配置于股市(基金)、黄金、债券还是房产,则因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而异。 增长预期:无论是房地产行业既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导向的落实,都决定了房地产稳的基调,而房地产平稳发展的预期将为“楼市”提供可信的安全边界。 毋庸置疑,“房住不炒”、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理念正不断深化。但其要义是要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而非打压、抑制房地产发展。实际证明,房地产在经济增长中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角色,无论是对GDP总的贡献、对投资的拉动,还是对地方财政的支撑,房地产的作用都摆在那里。 从需求拉动看,投资显然是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推动力,而房地产投资举足轻重。2020年全国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高达94.1%,拉动GDP2.1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贡献率达9.38%,拉动GDP0.22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超出全部固定资产投资4.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3.97%上升为27.26%(见图3)。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看,2020年全国土地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总收入的46%,占到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4.03%。如果从广义房地产(包括建筑行业)以及房地产涉及的上下游57个相关产业的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看,数据将更大。有人把房地产视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其实并不过分。 因此,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稳定增长,表现在房价上应该是平稳上涨。在全球疫情蔓延尚存较大不确定性、产业链供应链恢复尚待时日、量化宽松溢出效应凸显情况下,央行保持基本稳定的货币预期无疑将为房地产稳步发展提供支撑,房价稳中趋升将是大概率事件。或正基于此,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报告》给出2021年的预测,认为2021年全国房价平均依然上涨5%左右,房地产投资速度会呈现出下滑趋势,年增速保持在7%左右。 从房地产投资看,2020年地方财政在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中出台的大量惠企减负政策,其滞后效应或将逐渐显现。为纾解地方财政“钱袋子”紧张局面,地方政府或难走出土地“情节”。从房地产开发先行指标看,2021年,房地产投资不仅不会下滑,还会大概率加速。2020年1-12月,全国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长17.4%,较2019年全年加快26.1个百分点,这已为2021年房地产投资奠定了较快增长基础。 政策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将从供需两端进一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从总量和结构上影响“楼市”的运行,投机性需求将被进一步挤出,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将迎来稳定的窗口期。 房价上涨的问题,总体上表现为区域性的供需失衡问题,也包括结构性失衡问题(如学区房),因此需要匹配差异化的调控政策。自“房住不炒”以来,各地按照“一城一策”要求,因地制宜,适时调控,总体上保持了房价的基本稳定。纵观近年来各地出台的调控政策,每年零零总总多达数百项,但基本属于打补丁性的。真正触及供需这一核心的政策当属去年以来出台的“三道红线”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政策。 “三道红线”从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三个指标直接制约房企的有息负债能力,并将产生以下市场预期:一是房企资金链将趋紧,房企拿地能力、市场扩张能力或弱化,导致市场供给减少,加剧供需矛盾。二是将加剧房企分化和并购重组,推升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三是房企融资困难将推动高流转模式,这或带来购房者对新建商品房质量的疑虑;同时,开发商或加快销售节奏,这将给购房者带来新的机遇。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规定则根据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档设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意在尽可能减少房地产领域对金融资源的消耗,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也将推动市场主体稳定预期的形成。其直接效应,一是制约房企投资与扩张,或带来市场供给减少;二是鼓励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计算),这势必引导银行机构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转向住房租赁市场。 无论是“三条红线”还是贷款集中度新规,总体上看都是从房地产市场供给端发力,其最直接的效应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节奏,减少市场供给,虽然短期或许不会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看无疑会影响市场预期。这种预期来自对市场对供求关系的简单直接的理解,即逻辑上房价或仍存向上的动力。 而具有地域特征的调控政策才是影响需求端的关键。一方面,各地围绕如人才争夺战的落户政策调整客观上增加了刚性置业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从供求方面形成了房价上涨的市场预期。自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以来,人才战越演越烈。福建于2月9日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另一方面,核心城市楼市的暗流涌动又促使地方政府调控层层加码,不断补齐制度短板和堵塞政策漏洞,对楼市投机形成有效挤出效应。特别是今年以来,上海出台的买新房要先算积分及“法拍房”纳入限购,深圳出台的二手房参考价,杭州落户未满5年限购一套房,……无不牵动楼市的神经,影响民众的预判。如果这些地区性调控政策形成溢出效应,势必进一步对投机需求形成挤出效应,给刚需及改善性置业带来宽松的空间。 必须说明的是,市场预期是人们基于历史经验、当前运行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综合研判得出的趋向判断,其本身交织着主观与客观、合理与不合理、理性与非理性。无论是地区还是个体,都将在理性与预期的博弈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任何市场的问题,最终都要回到供需问题上来,都要服从供需平衡规律。因此,应将预期管理纳入房地产调控管理,遵循市场规律,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预期引导来纠偏市场行为、缓解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应该是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