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由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深上协”)组织、副会长单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举办的“互联互通--走进比亚迪”活动在比亚迪坪山总部召开。此次活动是自深圳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深上协2020年的第四场线下活动,也是继2019年“互联互通——走进兄弟上市公司”系列活动以来的第四站。 深圳证监局公司监管处副处长蒋迅锋、深上协会长麦伯良及深上协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以及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媒体、专业服务机构代表等合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对于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动力电池技术,比亚迪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电芯规划部经理何科峰表示,“比亚迪近20年来深耕于动力电池领域,在电池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深入布局,注重自主研发与专利技术积累,已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刀片电池为例,比亚迪做到今天,拥有宽幅技术、制造加工等方方面面的核心技术,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壁垒,不逊于国际电池产业巨头的技术实力与制造能力。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若要依靠新能源汽车站上全球制高点,中国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定要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整体升级依旧任重道远。” 在比亚迪众多业务板块中,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今年,先是3月份推出弗迪电池的刀片电池,随后是全新旗舰轿车汉,还有8月16日上市的2021款唐以及即将在9月份推出的宋PLUS等。而新能源汽车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电池。 对于比亚迪刀片电池运用的磷酸铁锂材料,在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上和当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之间的差异,比亚迪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电芯规划部经理何科峰表示,“与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热稳定性高,更加安全,成本更低,并且使用寿命长。” 何科峰进一步表示,今年推出的刀片电池基于全新的平台化设计和结构创新,极大提高了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已将续航做到了600公里以上的水平,实现了飞跃性突破,或将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 最后,深圳证监局公司监管处副处长蒋迅锋对活动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深上协新能源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辖区会员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将推动会员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服务、研发与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寻求彼此之间的合作机会。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聚集了辖区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是国家产业升级、制造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力量,是国家实现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环节,将推动国家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最近,中央提出资本市场要发挥枢纽作用,对企业而言就是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
派思股份公告,公司拟与上海元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交易实施主体上海派思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持有上海派思51%股份。上海派思以现金受让美源辰能源、豪迈新能源100%股权,交易对价分别为5.52亿元、5.42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美源辰能源及豪迈新能源将成为上海派思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将通过上海派思、美源辰能源及豪迈新能源间接控制绿周能源及豪佳燃气。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将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着力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在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置换,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加快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安装有36台2.5MW智能风机的墨西哥半岛风电场于7月底正式投入运营,这一位于古玛雅文化摇篮之一的尤卡坦半岛上的风电场,是中国企业远景能源在墨西哥的第二个并网风电项目。“半岛风电场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过3亿千瓦时,将降低当地居民的用电成本。”尤卡坦半岛能源部负责人胡安·卡洛斯·韦加·米尔克说。 今年5月,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电市场-供应侧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球风机制造商前十五强中,有八家中国企业。从2019年全球光伏企业的营业收入统计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占据前十中的七个席位。 2020年以来,尽管受到不断升级的全球竞争格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风电、光伏企业仍未动摇出海的决心,正在用“新”的面貌,步步踏稳国际新能源市场。 技术实力领跑全球 拥有可再生、永久性、零排放、绿色清洁、资源充足等特性的太阳能与风能,正成为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1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04.3GW,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全年光伏发电量22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占我国全年总发电量的3.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而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首次突破400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5%。 英国独立智库Ember于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电力行业回顾2020》的报告中也显示,2019年全球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15%,在全球四大光伏风能主要发展地区中,中国的增速最快,达到16%。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新能源居全球领导地位。据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介绍,在光伏行业,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从上游材料到中游组件再到下游电站投资能力的国家。中国企业拥有全球60%到70%的光伏产业链资源,是全球发展新能源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此外,中国风电产业具有全球40%的产业链资源。 从技术创新来看,我国也保持着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光伏行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达到59GW,同比增长15.7%。其中,PERC黑硅多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6%,PERC单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为22.4%至22.5%,最高量产效率接近23%,皆属于全球领先水平。在风电行业,我国在大容量机组研发,长叶片、高塔架应用等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实力领跑全球”——日本媒体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十多年来,光伏、风能行业的很多核心技术都是由中国企业首先推出或投入大规模使用,中国愈发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 “新”面貌踏稳国际市场 据了解,此次投运的远景能源墨西哥半岛风电场项目前期也经历了激烈的角逐,全球上百家风电企业、近500份项目提案参与投标。远景能源相关人员认为,中国风电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还在于“新技术”,此次并网的2.5MW智能风机能适应当地极端温度、盐度和湿度,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确保风机始终运行在最佳工况、最大限度地优化电能产出。 技术创新之下,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引领之势正在显现。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占据全球风电市场半壁江山,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为28.9G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26.2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7GW,在全球市场占比48%。 发展也促成“新转型”,一些具有丰富海外建设经验的中国企业也正在迎“风”向“光”。今年7月,上海电气新能源公司在沪正式挂牌成立,不久之后,其便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签约,联手成为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五期900MW独立发电项目的总承包方。 据了解,太阳能公园项目是迪拜“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装机容量达到5GW,是阿联酋已生效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工程。转型新能源后迅速投入全球市场,对此,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建华表示,太阳能发电在全球方兴未艾,项目成功签约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说明上海制造的能力已得到国际认可。 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与深耕,商业“新模式”也为其向前跨进提质增速。此前,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宣布与另类资产管理公司TPG集团旗下睿思基金签署总交易金额约7亿美元的项目合同,其中包含35个海外光伏电站项目,总规模近1GW,分布在欧洲和拉美地区。 据天合光能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其海外电站业务签下的最大金额的项目出售合同,这一在境外率先实现项目包整体批量出售的突破,迈出了光伏企业海外项目开发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一步。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提到,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重点,加快能源设施互联互通,抓好重大标志性合作项目,推动能源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而当下,中国的绿色能源企业也正在用新技术、新转型、新模式,跑稳国际市场。 直面挑战无惧冲击 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向主力能源发展的进程中,仍面临着电网消纳空间限制、电网协同稳定性不足、和其他传统能源的竞争,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有待突破等问题,中国新能源产业仍面临各方挑战。 在刚刚落幕的“SNEC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上,新能源的从业者也在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机遇。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光伏产业即将面临“二次起跳”的机遇,全产业链必须戮力同心,从“单一竞争”走向“链群竞争”。当前,光伏发电的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需求全球共振,装机规模必将再攀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良好,显示了勃勃生机和强大的持续发展能力。”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光伏发电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正在加速,中国光伏行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都走到了世界领军者的位置,要为全世界向无碳能源转型作出领军者的贡献。
近日,斯莱克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斯莱克控股子公司江苏正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正彦”)在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内,投资建设智造融合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预计不少于3亿元,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展公司数码印罐业务增长空间。 推动发展C2M商业模式 根据公告,该公司通过江苏正彦与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拟在园区内建造智造融合创新中心,数码制罐自动化生产车间和销售、物流、展示场地。中心功能将分为智能制造创新体验中心、易拉罐主题交流空间、新媒体联合聚集地、产业服务平台、实训教育基地及投融资服务中心。武进区管委会为江苏正彦预留24亩土地的发展空间,并依法提供相应的政府补贴、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税费奖励政策等支持和服务。 对于本次投资,斯莱克总经办李保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基于公司数码印罐迷你线一罐一印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所需易拉罐定制特定外观,以满足特定的消费场景需求。在国内,我们想把这种个性化定制推广出来,所以先成立了江苏正彦主做数码印罐产品业务。公司的设立,也是斯莱克延续拓展C2M产能思路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分几期,未来也会根据市场拓展情况增加投入,不会对公司财务造成压力。”李保均向记者表示:“目前只是成立了江苏正彦,项目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土地对接、后期建设对接等,还未能涉及到实质性的进展。” 记者了解到,斯莱克于2019年12月份成功验收了第一条迷你数码印罐自动生产线,生产效率最高可达200罐/分钟,实现最快当天交付,产品性能处于国际领先。2020年年初,公司国内第一条数码印罐迷你线正式投产,并通过子公司"苏州觅罐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C2M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销售工作。目前,公司完成与乔府大院、江南味稻等大米制造企业合作,提供小批量、高品质的数码印罐产品,并开发出小罐茶、小罐坚果等新兴定制易拉罐产品。 “数码印罐业务是公司技术的一个延伸,让市场更多的人来接受个性化定制,也会带来更多的资源、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斯莱克易拉罐生产设备的销售,从而带动公司主营业务增长。”李保均向记者表示,后续公司将利用直播、微信商城、抖音小店、小程序等多种途径推动C2M商业模式的发展。 C2M是指用户直连制造商,消费者直接通过平台下单,制造商接收个性化订单,然后根据需求设计、采购、生产、发货。C2M模式下,制造商可以迅速知道消费者的具体需求,通过市场需求迅速改变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让用户获得高性价比的产品。 电池壳前期布局如期放量 在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方面,2019年,公司通过新乡盛达在河南省新乡市启动年产30亿只圆柱形动力电池钢壳项目,生产新能源圆柱电池使用的18650和21700钢壳。同年,公司还通过先莱汽车持有安徽斯翔51%的股份,生产圆柱铝壳专门为磷酸铁锂电池配套,投资年产3亿只圆柱形电池铝壳项目。 从斯莱克最新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来看,公司电池壳的前期布局也如期放量。半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上半年取得明显进展,前期积累的产能优势不断转化为实际业务。2019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新乡盛达实现营业收入1115.54万元,2020年上半年新乡盛达已经实现营业收入2370.81万,是2019全年的两倍多。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肖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新能源电池的性能与保养,是当前亟待突破的重要方向,这里就涉及到新能源电池壳的工艺与生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新能源电池壳市场也将出现新的红利。” “高品质动力电池壳发展前景广阔,完全可以‘打质量、立身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已经成为投资的风口,在一定程度上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有量均与动力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形成一定规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相关上市企业或许会在新一轮融资中,更多地将资金投向研发和规模生产。”某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王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8月14日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以“新变局、新挑战、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在论坛上透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与美国相当,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本届论坛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汽车产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汽车产业一直是重要的引资和投资的产业,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在中国陆续完成布局,各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也同时起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付炳锋说。 在具体数据方面,付炳锋透露,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在2009年跃居全球第一,随后继续攀升,到2017年产销量达到2888万辆的高点。而根据新的2020年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与美国相当,达到2.6亿辆,预计2020年下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将稳定增加1000万辆。 付炳锋指出,在中国形成巨大汽车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也为全球车企打造了充分竞争的舞台,德、日、美、法等国家的老牌车企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繁荣。与此同时,民族品牌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合资合作,自主创新、焕发生机,新造车势力蓬勃发展,民族品牌汽车在市场上占比超过50%,其中乘用车也达到了40%。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超过46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进入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受疫情与消费低迷持续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销量出现42.4%的跌幅,今年二季度汽车消费回暖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的现象,连续3个月销量同比增长,从而使得上半年销量跌幅降至16.9%,降幅有所收窄。中汽协方面分析,在相对乐观的情况下,2020年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下降10%。这也是继2018年和2019年后,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连续第3年下跌。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今年也出现较大幅下滑。 “在经历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后,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万钢说,如何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汽车强国战略,已经成为摆在汽车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全行业共同面对。 万钢指出,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融入国际循环,连续11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量首位,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求是强劲和稳定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挖掘内需和外在市场的潜力,尽快形成以汽车产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对于新能源汽车,万钢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引领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当前,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提速换挡、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发展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要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步伐,坚定不移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8月13日消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特斯拉在8月6日成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经营范围为保险经纪业务。 据中国乘联会(CPCA)的数据,7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共售出1.1万辆电动汽车,占据中国纯电动车销量榜首的位置。本次成立保险经济有限公司,或意味着特斯拉将在国内开展保险业务,从而开拓新的盈利模式,并为车主带来具有竞争力的保险服务,同时促进旗下车型的销售。 目前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奔驰和通用汽车公司等名牌车企从2011年起先后注册设立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中介机构公司。不过,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力系统在保险市场上一直没有相关保险产品为其提供相应保障。 1特斯拉保险经济公司落地上海厂区,注册资金5000万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特斯拉在8月6日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均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 该公司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登记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江山路5000号二楼,即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在地。 图1:特斯拉保险工商信息 数据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要求,特斯拉保险机经纪要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目前,特斯拉注册保险经纪公司暂未得保险监管部门批准。 2进军保险业务,积极拓展中国业务版图 难道特斯拉真的要跨界去卖保险? 目前在中国市场,特斯拉虽然采用直营的销售模式,不过售后的车辆保险业务目前仍然由第三方保险公司为车主提供服务。本次成立保险经济有限公司,或意味着特斯拉将在国内开展保险业务,从而开拓新的盈利模式,并为车主带来具有竞争力的保险服务,同时促进旗下车型的销售。 在7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自动驾驶,新的汽车保险业务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而落地。也就是说,特斯拉的保险业务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布局,保险是自动驾驶落地闭环的必要条件。 特斯拉推动自动驾驶落地,不仅仅是通过技术进行保障,而是全方位的商业模式闭环设计,包括直接由特斯拉保险公司提供保障,以及特斯拉开发的Robotaxi运营网络。 该保险在2019年已在美国加州推出。马斯克曾表示,加州的司机只需要支付相当于过去保险金额的的25%-50%的保险费。马斯克还表示,在保险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信息的准确性,特斯拉正在建立一个像大型保险公司一样的伟大公司。 3特斯拉有望推出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市场空白 媒体曾多次报道新能源车车险费用偏高、保障项目不合理、维修费用惊人,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平价电动车Model3的平均每年保费高达近2万元人民币。 此前,上汽、广汽、一汽、东风和通用汽车等大型汽车厂商相继成立了保险类子公司。其中,上汽成立了保险销售公司,代理保险产品销售和损失勘查;广汽、一汽分别发起设立众诚汽车保险和鑫安汽车保险,主营汽车保险业务。不过,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力系统,在保险市场上一直没有相关保险产品为其提供相应保障。 以2019年数据为例,全国承保新能源汽车车辆数为347万辆,仅占行业总承保汽车辆数的1.4%。保险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数据积累尚显不足,而更多以传统汽车车险模式对待新能源车车险,造成费用过高、保障不到位、消费者投诉频繁等现象。 银保监会曾在5月份就新能源车保险条款已初步征求过行业和有关专家意见,力争早日推出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示范产品。 在7月的车险综合改革征求意见稿中,包括新能源、车联网、UBI车险等产品创新被多次提及,成为车险改革的重点内容。 特斯拉此次成立保险业务子公司,在改革政策落地前拿下保险经纪牌照,或将成为特斯拉在车险综合改革大潮中抢占先机的关键一步,为自身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带来利好。同时将填补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市场空白。 4未来 特斯拉是否会改变汽车保险行业? 市场的竞争除了来自行业的竞争者,更多的是非行业的竞争,有时干掉你的不一定是竞争对手。 过去传统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司机信息,没有提供日常驾驶数据的反馈,所以很难有一个合理定价,而车企拥有丰富的数据、渠道、生态、资源和用户积累,通过设立UBI汽车保险公司,将实现全新的保险产品设计,赔付也更可控。 相信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的特斯拉将会倒逼保险行业新模式的出现,同样传统保险公司也可以与其展开合作,共同探讨研制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