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于2019年投资5.5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壳体、1000万套汽车转向系统壳体生产线新建项目,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经济开发区浦东大道288号。项目总用地总面积127.49亩,总建筑面积98790平方米,购置精密加工中心、熔炼炉、压铸机、抛丸机等各类加工及检测设备共370台(套),项目产品由新能源整车企业牵头、零部件企业协同推进,形成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壳体、1000万套汽车转向系统壳体生产能力,满足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高精度、车载充电器高性能指标要求。据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预计2021年11月投产。 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11 月,经营范围为:汽车铝合金压铸件、汽车零配件、通讯配件、机械配件制造、加工。
对外投资,宁德时代能打翻身仗吗?宁德时代,这一次能重新迎来自己的时代吗? 都说“穷则思变”!与全球领先地位渐行渐远的宁德时代,开始寻找机会了。 8月11日,宁德时代发布《关于开展境内外产业链相关投资的公告》。公告称,它将“拟围绕主业,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 2019 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 50%,即不超过 190.67 亿元(不含本数)人民币或等值币种。”其中,境外投资总额不超过 25 亿美元。 这样,之前宁德时代的募资也算是有了比较明确的去向。 近200亿的投资额,加上“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这个让人遐思的投资范围,从理论上看,宁德时代未来的举动很具有吸引力。这时候人们不禁发问:近200亿的证券投资,能对宁德时代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宁德时代,这一次能够挽回颓势,重新迎来自己的时代吗? 下面,我们看这几个因素。 首先,应该分析宁德时代此次投资的主要目的。 一直以来,我都愿意将比亚迪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列,因为它即控制了产业链的上游——电池,又拥有产业链的下游——汽车制造。且不管比亚迪的行业影响力如何,这种结构是很完美的,也有不少效仿者。 而在这一点上,宁德时代逊于比亚迪。 想起之前大众对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的投资,我们有理由相信宁德时代的目标很大概率应该是延伸自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产业链条。看来,宁德时代是想走比亚迪的路子——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否则,宁德时代的业务就有些“单一”了。 “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这个投资范围,恰恰能够证明这一点。 第二,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新变化,宁德时代可能要去迎接机遇。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 如果不是疫情这个突发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绝不会是今天的局势。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了新变化,主战场有可能会暂时转移。 根据国内媒体报道,“7月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八个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9.9万辆,同比增长214%。其中德国、法国和英国销量分别为3.59万辆、1.70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增长289%、298%和286%。”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0年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超过中国,我们非常痛苦。” 严重依赖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失去了全球第一的位置,于欧洲市场的崛起不无关系。 也就是说,在欧洲市场可能会继续强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会错过这个机遇吗?按照常理,宁德时代可能要去迎接机遇。 当然,国内的市场也在向好发展,特斯拉的热销仍在继续,最近惹人关注的蔚来汽车财报,也可以说明问题。不过,宁德时代肯定会迎头赶上。 第三,随着大众的深度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之前,特斯拉来了,搅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很是热闹。这是一件好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国内企业的含金量。 之后,大众也来了,采取的是投资方式,虽然暂时还未见效果,但可想而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更何况,经过特斯拉的刺激之后,国内的诸强也正在跃跃欲试。 在这片新能源汽车的红海,宁德时代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数据看,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中,即便宁德时代在国内还处于暂时的领先位置,但“狼”已经来了——LG化学来势凶猛,松下也有后来居上之势。 宁德时代,必须要做出反击。 正如前面所讲,这种反击,仅仅是电池方面的怕是已经不够。 第四,宁德时代会投资谁呢? 虽然是以证券投资方式投资,但宁德时代的目标,不会仅仅是成为一家投资公司。 其实,宁德时代的对外投资早就有之。 比如,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与吉利就有了深度合作。2018年12月20日,宁德时代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经营范围: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可充电电池包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锂电池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测试服务以及咨询服务。 这一次,应该不是这种形式了。 仔细想想很有意思,“境外投资总额不超过 25 亿美元”这个“限额”,以及前提到的欧洲市场崛起,会不会预示着宁德时代有投资境外上市公司的意图呢?大概率如此。甚至,投资一家或几家海外企业也不足为奇。 LG与吉利有合作,大众在中国有布局,宁德时代“打出去”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想一想吉利在海外的运作,宁德时代为什么不可以? 综上,我认为,宁德时代很有可能会给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惊喜。 但是,这个投资公告发布以后,在8月12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情况并没有好转。虽然有A股大盘下跌的影响,但也多少能反映出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不太看好,或者说叫谨慎。 毕竟,宁德时代究竟要投资谁还没有最终确定。投强大的企业,搞强强联合,人家需要吗?投经营不怎么样的企业,“起死回生”的难度越来越大,有这个必要吗?投资的目标,会有谁呢? 所以,目前看,这个投资公告的意义还没有真正体现。一切,等着投资意向明确再看吧!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投资都很值得期待。 对外投资,宁德时代能打翻身仗吗?宁德时代,这一次能重新迎来自己的时代吗?
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奔腾8月12日在上海开出首家新能源体验店。同时,一汽全新纯电动SUV奔腾E01也在上海地区开启盲订。业内专家指出,在新能源车销量上涨背景下,由于上海等一线城市存在新能源牌照吸引购车的因素,以奔腾为代表的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正努力争夺这一重要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战略的实施,将助力一汽奔腾在新变革中孕育新机遇。” 一汽奔腾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肖说,首家一汽奔腾新能源体验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4S店模式,用户来这里可以像逛街一样,体验和享受智能数字生活。新能源体验店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私人交车场景的定制。一汽奔腾借此将打造全方位的“数字生活体验馆”,来应对国内未来多元化的消费需要。 伴随首家新能源体验店的开业,一汽全新纯电动SUV奔腾E01也在上海地区开启盲订。汽车盲订,是指消费者在没有看到实车背景下,仅通过官方对外宣传的信息,就缴纳订金预订汽车的销售方式。根据一汽奔腾的安排,凡是上海地区参与奔腾E01盲订的用户,均可以享受终身整车质保,以及终身免费救援。另外,盲订用户还将被赠送1年免费充电、6次代客充电、品牌私桩并免费安装。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3万辆,同比增长28.3%,其中纯电动批发销量6.7万辆,同比增长37%。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绩优板块。而在新能源车销量上涨背景下,由于上海等一线城市存在新能源牌照吸引购车的因素,这些城市又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以奔腾为代表的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努力争夺这一块重要的蛋糕。(俞立严)
8月10日,协合新能源(0182.HK)发布2020年度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6%;毛利6.42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略微下降4.97%;资产负债率68.82%,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协合新能源净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公司于期内实施了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导致计提商誉转出和绿电补贴折现较去年同期提高(非现金性影响),以及电厂陆续进入全额或减半缴纳所得税期,所得税开支有所增加。从经营层面看,期内公司虽遭遇了新冠疫情的爆发,但各项业务依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且风电及光伏电厂的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价项目储备价值潜力大。 1) 权益发电量二季度大幅回暖,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共实现发电业务收入9.08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收入的份额为90.9%。 具体而言,期内公司的独资电厂发电量为1,759.2GWh,较上年同期增长6.6%,权益发电量达到2,463GWh,较上年同期增长2.5%,增长幅度略有收窄。其中,风电权益发电量增长3.7%(独资风电厂发电量增长9.2%),主要受益于新增电厂资产质量的提升和电厂装机容量的增加;光伏权益发电量、独资光伏电厂发电量则较去年同期均下降7.4%,主要是因为光伏电站光资源较去年同期下降5.3%,以及西藏等地区弃光率上升。 虽然受疫情以及光资源下降等因素影响,协合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电厂权益净利润也因此下滑4.8%,但从下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权益发电量主要是在今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发电量较2019年同期略有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公司的权益发电量在二季度已经顺利反转,5、6月份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6月份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5%,今年下半年大概率将继续改善,恢复过往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协合新能源近日公布的业务数据来看,公司于7月份的权益发电量同比增幅已经达到16.7%,其中风电权益发电量的同比增幅达到19.7%。 技术指标方面,协合新能源重视技术改造,进而推动其的运行效率依然保持在行业头部水平。2020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持有股权的风电厂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77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小时,主要是得益于公司新增投产项目的质量提升,独资风电厂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提高63小时,达到了1,303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0小时。 在保证核心发电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协合新能源也在探索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的其他业务实现收入9,112.0元,同比增长18.3%,主要是以再生资源产业投资为依托,围绕发电业务开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相关业务,包括能源物流网业务、智慧运维、电厂设计服务、融资租赁业务、储能等领域的发展。 2)持续践行“建成-出售”战略优化资产质两,储备中80%均为平价项目 除了权益发电量企稳回暖外,公司的电厂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中。 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投资电厂的总建设装机容量为946MW(2019年同期为933MW),权益装机容量为810MW。其中,续建项目9个,装机容量646MW,均为独资项目;新开工建设项目2个,装机容量300MW,权益装机容量164MW。 期内,受疫情影响,公司仅新增投产独资风电厂一间,总装机容量为100MW。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74间并网发电的风电及光伏电厂股权,总装机容量3,251MW(2019年同期为3,189MW),权益装机容量2,266MW。其中,风电厂55间,装机容量2,918MW(2019年同期2,857MW),权益装机容量1,952MW;光伏电厂19间,装机容量332MW(2019年同期332兆瓦),权益装机容量314MW。同时,公司独资持有41间并网发电的风电及光伏电厂,总装机容量1,576MW。其中,风电厂24间,装机容量1,273MW;光伏电厂17间,装机容量303MW。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协合新能源的总权益装机容量同比仅是增长了2.8%,基本保持稳健,但公司通过“建成-出售”的战略,实质上已经显著改善了项目的结构,使得资产的成长空间更具弹性。2020年上半年,公司共出售了绿电补贴项目3个,对应权益装机容量196MW,出表绿电补贴应收款1.3亿元并将每年降低绿电补贴新增超过8,000万元,同时通过出售获得的大额回笼资金将进一步支持平价项目开发。期内,公司共计有858MW的风电和光伏项目被列入国家能源局2020年平价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风电项目5个,光伏项目5个,为后续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项目保证。 在这样的战略下,公司在运项目中有已85%的权益容量都已申报或纳入了申报补贴目录或无需补贴,补贴依赖得到有效改善,而核准/获批指标项目储备中,平价项目占比达到80%,为未来现金健康的流入增加了确定性。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用于解决新能源补贴拖欠的首期1,400多亿元债券的发行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据参加债券发行推动会议的人士介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经同意,将由两大电网企业发行债券解决新能源欠补问题。另据电网企业人士透露,公司方面已基本同意并向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了汇报。首期债券预计将覆盖“十三五”规划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即前八批目录内的光伏、风电和生物质能项目。如果该政策成功落地,协合新能源的存量资产现金流也有望大幅改善,资产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结 2020年是风电、光伏补贴的最后时限,这意味着2021年属于风电、光伏的平价上网时代也将正式开启。目前,风电、光伏平价项目的度电成本已大幅低于火电项目度电成本,风电及光伏平价项目在电力市场拥有竞争优势。同时,随着1,400亿元专项债券的落地,风电、光伏行业的现金流也有望大幅改善。摆脱疫情的影响后,在双重利好的驱动下,新能源行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放眼港股风电企业,虽然协合新能源的发电量规模目前来说相对较小,但发电增速在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属于“小而美”的风力发电企业,且在积极发展光伏项目。同时,公司采取置换资产的战略,平价项目储备充足在平价时代价值凸显。据WIND资讯显示,截至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对应的PE(TTM)仅有5倍,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修复预期。
8月10日,金力永磁公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专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C等核心应用领域,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341.09万元,同比增长23.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9.99万元,同比增长55.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13.51万元,同比增长59.60%。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做强主业,近年来金力永磁融资非常活跃,定增密集的同时发行可转债,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能。 金力永磁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新建年产1300吨高性能磁钢项目”和“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效益已逐步显现。 同时,该公司可转债的募投项目“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和实施,部分改造项目基本完成,预计整个可转债的募投项目今年能大部分完成。募投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可有效补充公司高性能磁钢产能,提升公司产线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为积极培育和开拓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业务,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磁性材料的市场竞争力,金力永磁近日又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7.18亿元,其中5.03亿元拟投入“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高端磁材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开工。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不仅是比亚迪、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磁钢供应商,也是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蔚来、理想汽车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BEV3全球电动车平台的稀土永磁材料的定点供应商。 据了解,金力永磁还积极布局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C等新能源及环保领域,已经成为这些领域重要的高性能磁钢供应商之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万丰奥威1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镁合金业务已获得恒大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定点函。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企业中,云度新能源汽车并不是顶着光环般地存在,从2015年云度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至今,它仅有品牌发布、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时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长久的沉寂令云度汽车一度走向了市场的边缘,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竟然是因为产品销量低迷,核心管理层离职等负面消息。 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云度汽车再度出发,这次一个新的管理团队,将重塑品牌。 国资背景造车,起步早却先掉队 时间倒回到2017年2月,云度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发布亮相,彼时正值各类造车新势力企业崭露头角,云度这个全新品牌的突然出现对公众来说是陌生的,难道又是一家靠PPT对资本讲故事的公司? 云度首次亮相就正面回答了这个疑问,这是一家背景颇深的企业,首先它不算跨界,也不单纯依赖资本。云度公司的全称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股东有四方,分别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和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个既有造车背景、国资支持,又有造车经验的团队,这样的云度在初期发展速度比同行竞争对手快得多――2017年品牌发布之后,6月份就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7月首款产品进入工信部目录,8月产品下线,10月新车上市。开局顺利得让别人眼红。 在品牌发布初期,云度就规划了π1和π3款产品,时任云度汽车常务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林密曾介绍称,这是云度的双子座战略,两款产品前者扩大人群覆盖,降低购买门槛,后者打造品牌。 但从2018年起,就在造车新势力车企发力追赶云度的造车速度时,云度自己却停了下来,关于其品牌和产品的声音越来越少,销持续低迷,而林密也一度离开云度的管理团队。 2020年,林密以CEO的身份回归,他带来的还有重塑云度的消息。 重组制造及营销团队,产品升级改造 “三个月前开启云度新能源汽车重新出发的新篇章。”在云度的全新企业战略发布会上,林密介绍称,云度这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混合制经营企业已经构建了新的营销团队,同时拥有国际视野的研发团队,目前在上海设立了前沿技术研发及创意设计中心,为网罗人才,将营销和智能网联中心设立在深圳。 云度在沉寂已久之后,近期发生的最大改变在于,推进现有车型的改进,尤其是改善品控机制,重构供应商体系,完善制造团队的建设。“三个月的时间,今天站在这里,我骄傲地说云度新能源汽车再次实现云速度。”林密宣布称,“云度将以全新的姿态重回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竞技场。” 过去五年时间里,云度只靠两款产品打市场,此次重新出发,产品亟待升级。据林密透露,“基于现有两款车型的升级版产品将于8月上市,全新的纯电平台上的新产品将于2021年亮相并预售。” 云度制定了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充分借势福建地区丰富的新能源资源,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三强,代表中国新能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渠道下沉拓展二三级网点,产品双线布局 在目前国内车企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动辄高端化的路线不同,云度走的是平民化路线。按照云度的规划,未来该公司将在10-15万主力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 云度新能源汽车副总裁曹刚宣布,未来几年将会持续推进渠道建设,并强化渠道下沉的广度与深度。“未来2-3年把云度的销售渠道开到全国适合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每个城市。”曹刚表示,将在一级销售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二、三级网点覆盖,让云度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进入县城、进入城镇,“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更便捷的体验和拥有云度优质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 云度从福建出发,目光却在全国电动车普及事业上,更有意参与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为此,云度在产品未来规划方面,将采用“乘用车+商用车”的双线产品布局,以实现“双轮渠道”。对云度来说,多一条产品线,或许意味着多一种选择,多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