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定调202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会议的公报透露出八个主要的政策信号。 一、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一季度增速-6.8%,二季度反弹至3.2%,三季度4.9%,前三个季度增长0.7%,预计四季度增速在6%左右。全年增速接近2%。虽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年度增长,并因此导致以前制定的到2020年GDP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差一点点没有实现,但也完成了97%,算基本实现。 但考虑到今年是千年不遇的疫情,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可能以负增长收官的情况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值得肯定。 二、以“双循环”为核心的新发展格局明年启动。 2020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新”为典型特征,以高质量为特征,以供给侧为主线的新周期正式启动。会议没有提明年经济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特别强调要有“新气象”,这里的新气象,毫无悬念就是为“双循环”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格局勾画出具体的路线图。 最大的看点是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也强调需求侧改革,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强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首次提出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头号任务。 2021年,是真正贯彻创新驱动的关键之年。要开始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首次提出“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提出提法建设国际和区域创新中心。对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并重,提出鼓励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 四、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被确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这一点非常重要。改革开放40年,笔者认为,中国最值钱的就是全球以中国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美国最想颠覆的也是这个体系,确保这个体系的安全是“双循环”的基础和前提。首次提出要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提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五、提出扩内需的有效制度安排和具体的路线图。 内需既包括消费需求,又包括投资需求。在消费需求上提出“扩中产”的收入分配改革计划,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主要针对汽车)。投资消费主要提出要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力。推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 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2021的八大重点工作。 虽然在不久前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作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工作。这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这意味着,互联网巨头的事很大。而且用了极大的篇幅谈这个问题。 一是提出要健全数字规则;二是要完善平台反垄断规定;三是特别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所指非常明显。 2021年,互联网巨头疯狂扩张,跑马圈地,无序竞争,恶性补贴的日子结束了。互联网金融在监管外悠闲自在的日子也结束了。 七、把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单独列为重点工作,并视之为“突出问题”。 过去的每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房地产,是在民生部分用极小的字数为房地产政策定基本基调。这次把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单独列出来,这也是第一次。在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租赁住房的发展问题,这意味着,撬动租赁市场,加强租赁房的制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将会成为明年房地产问题的重点: 一是提出加快完善长租政策; 二是提出要逐步实现“租售同权”; 三是提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倾斜。 明年将是租赁房发展的真正元年。 八、定调明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强调政策“不急转弯”。财政政策要增强国家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是新的提法,预计在重大科技攻关力度上政府投入会明显加大。货币政策提出“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提法。 总结一下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的很多提法很新颖,问题针对性强,但又极其注重战略思维。会议无论是在大的战略方针,还是重点工作上,都坚持“长期主义”,为中国经济换挡换心奠定基础。会议公报没有一个具体的短期指标,静下心来,为解决很多战略性的、长期性的问题营造环境的意味特别明显。这的确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中央经济会议。 期待2021!
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已于12月25日在京闭幕,会议研究“十四五”形势任务,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目前看中央企业完全有把握实现全年效益正增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议上强调,央企要坚持市场导向,增强提质增效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从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深度下滑58.8%,到经济效益逐月逐季度艰难拉升,再到降费让利约1840亿元的情况下,有把握实现全年效益正增长、圆满完成“两个力争”目标,央企的业绩喜人。展望来年,外部形势依然复杂,疫情冲击仍在继续,中央企业如何应对?对此,郝鹏回应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明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下一步改革要更加聚焦重点任务,更加注重激发活力,更加突出基层创新。”郝鹏说。“此次会议,出乎意料的是新加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排序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被放在第一条,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放在第二条。第三条才是优化调整布局结构。如果按照一年前,结构调整是要放在第一条的。新加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与此前是有区别的。”12月26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启动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为央企国企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因为有个五年规划、三年行动,整体上感觉比去年视野更为宽广。”李锦说。2021年怎么干?“讲完‘抗疫大战挺身而出’后,讲国企改革再出发,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改革专项工程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搭建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李锦如是解读此次会议。那么,新的一年里要怎么做?在李锦看来,首先是发挥优势带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此次会议强调,立足国内大循环,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产业龙头作用,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主动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境外投资布局,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工作,此次会议强调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创造潜能。郝鹏强调,2021年要紧紧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以更大力度提升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优化研发支出结构,着力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更加有效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创造潜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面,要求突出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将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纳入业绩考核,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怎样放权,改革的决策权,这是国资委要思考的事情。”郝鹏说。在李锦看来,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把实业主业放在一起来说进一步突出实业主业,抓好“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工作,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用“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有意味的,对新兴产业不能一窝蜂上,导致过剩产能形成。“为此,国资委将通过在线督办系统加强督导推动,并将三年行动的落实情况纳入业绩考核”。郝鹏表示。李锦则表示,国企改革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改革的任务目标面临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因此要发挥国企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加强主动性,追求实效性。在李锦看来,明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几个着力点,如打好公司制改革“收官”之战,加大授权放权力度,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分层分类推进混改等。“十四五”时期怎么干?梳理发现,郝鹏从发展,科技、布局、改革、党建五个方面强调后,还特别论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重大部署,准确把握做强做优做大的关系,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机统一起来。“这里连续出现三处‘和’,有意强调立场似的,有大讲特讲的味道”。李锦分析。中央企业要向国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与开拓,牢牢把握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这一重要使命,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好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这是对国企功能定位的提法,与以前区别是强调‘国计民生、公共服务’,意味着中央企业要向这些领域投资与开拓。”李锦说,与过去相比,现在国家队的目标更明确了、更具体了。即,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一重点任务,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使中央企业真正成为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2021年对高质量发展,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更明确。考核突出对中央企业“两利四率”指标的考核,“两利”即净利润、利润总额,“四率”即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在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后面追上一句“利长远”,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国资监管改革发力更精准。据悉,至今国资委建成央企在线监管系统和违规责任追究体系,整合修订央企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规范有限合伙企业国有权益登记和央企参股经营投资管理,夯实“管资本”制度基础。对此,郝鹏表示,围绕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国资委将不断完善权责清单,制定尽职免责清单,完善在线监管系统,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在深化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方面,将区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与产业集团等不同类型企业,探索更精准有效的差异化考核与监管。“对国企干部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这个思想,是习近平最近一直在强调的。努力打造政治强、专业精、作风优的干部人才队伍,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努力成为新时代治企兴企的行家里手。”李锦表示。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易 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做好新时代中央银行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夯实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战略支撑。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成立,1984年起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银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全面深刻概括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作出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货币是金融的根基,中央银行负责调节货币总闸门。因此,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对货币管理得好,就能够发挥出货币跨时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对货币管理得不好,不是出现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就是发生信用收缩,甚至造成经济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仍不够成熟、定型,需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一段时间以来,金融风险成为重大风险之一,其形成和我国中央银行制度还不完全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体现为货币政策易松难紧,政策传导效率存在体制机制性梗阻,中央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筹监管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需要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作为重要支撑,既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又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应对国际中央银行制度演变挑战的必然要求。从国际中央银行制度演变历史看,最初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向政府融资,后来转为专门管理货币,并逐步建立起通过调节货币和利率维护币值稳定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20世纪70年代全球中央银行开始重视充分就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又关注金融稳定和国际协调合作。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不再向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而是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一直以维护币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比较早地关注了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近年来又重视充分就业目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背景下,为应对国际中央银行制度的演变,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对国际中央银行的做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借鉴,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总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任务的中央银行体制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提供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服务,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外部溢出效应,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治理格局。 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抓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中央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目标,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为此,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同时要防止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信用风险,最终影响人民币信用。 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体系和社会提供最基础的金融服务,金融基础设施是中央银行实现四大任务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便捷性、联通性、安全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持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结构布局,统一监管标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 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我们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处置风险模式,但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市场纪律、破产威慑和惩戒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最后贷款人,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切实履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责任。从事前防范看,一是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应对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和金融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二是完善审慎监管基本制度,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使微观审慎监管不留空白;三是指导行为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从事中处置看,要压实股东、各类债权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责任。从事后问责看,要对重大金融风险形成过程中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和惩戒,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和溢回效应,人民币会以市场化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货币。在此背景下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求我们必须从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高度出发,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改革,积极参与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举措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有序开展可控试点,健全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框架。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使央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顺畅传导。破除贷款利率隐形下限,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至小微、民营企业,提高小微、民营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性,从制度上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在宏观层面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以现代化的货币管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通金融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三角良性互动;坚持协调发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持县域金融机构法人地位总体稳定,保持金融体系完整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坚持开放发展,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各类金融机构平等竞争;坚持共享发展,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以强化公司治理为核心,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更好服务小微、民营企业。从完善制度入手,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各类银行公平竞争的银行体系结构。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实施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提升支持国家战略的能力。改善融资结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统筹规划金融业综合统计、反洗钱以及金融市场登记托管、清算结算、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境内外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适应金融双向开放的金融基础设施管理体系。 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在金融领域加快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在坚持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持牌经营的前提下,统一准入标准,鼓励各类资本依法平等进入金融行业。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功能,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建立多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发挥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在风险识别和监管校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权威高效的重大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在股东、债权人等依法合规承担损失的前提下,发挥好存款保险基金的处置平台作用,中央银行依法履行好最后贷款人职责。严肃市场纪律,对重大金融风险形成进行问责,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承担责任。(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主题、精心谋划,创新形式、周密安排,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凝聚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强大力量。聚焦主题 示范带动12月2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齐聚一堂,以视频会议形式与400多名机关司局、直属单位党员干部一起,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会建议中有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等重要内容,大家热烈交流学习体会,认真研讨落实举措。会议还进行了现场抽查发言,检验学习成果。与往常的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同的是,本次学习有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的同志列席旁听。据了解,为不断推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探索建立列席旁听工作机制,联合派员列席旁听有关省部级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和检查。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有的进行专题研讨——11月30日,中央财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专题学习,由参与文件起草的中心组成员重点发言,其他中心组成员交流认识和思考,主要负责同志作点评。有的多次组织学习研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于11月3日、17日、25日召开3次扩大会议,持续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的扩大学习范围——11月15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采取“集中”加“扩大”、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与机关司局、京内外单位、专家学者、党校学员、青年代表集体学习,加深对全会精神核心要义的理解和把握。有的开展跨部门联学——11月23日,交通运输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与招商局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坐在一起,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展集体联学、研讨交流。党员干部普遍表示,各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学习方式、紧密联系实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作示范,引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走向深入。学深悟透 融会贯通11月22日至23日,位于北京北郊的农业农村部党校,迎来一群特殊的“学员”。利用周末时间,农业农村部将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部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集中起来,在两天时间里扎扎实实开展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踏实坐下来、把心静下来,大家在交流碰撞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像农业农村部一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吃透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学习中体会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建设方向。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着力点,建立健全确保党的建设质量的长效机制。科技部党组在学习后表示,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在党中央编制五年规划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抉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在学习后感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切实抓准做好人社工作的结合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行动,积极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商务部党组在学习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要组织好、学习好、理解好、落实好全会精神,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成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学以致用 确保实效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谋划,进一步明确了本部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思路和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研究提出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举措,确保高质量高水平聚众智编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认真完成“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提出,全系统要深入思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职责使命,深刻把握工业和信息化的历史定位,努力成为强化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认为,住房和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制度、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表示,要落实好“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着力增加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着力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效能,着力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 林晖、范思翔)《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第 04 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的紧迫感,自觉赶上时代潮流。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继续深化社会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疫情防控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要安排好“两节”市场供应,确保基本民生,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工作。 会议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根据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残联)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会前,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辛维光主持召开与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的见面沟通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有关工作安排。会上,辛维光作了动员讲话,对做好巡视工作提出要求。周长奎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央第三巡视组副组长及有关同志,中央巡视办有关同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民政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出席会议,中国残联其他领导成员及理事、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基金会主要负责同志,直属机关纪委、巡视办、巡视工作联络组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辛维光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巡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党中央以上率下、推进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是促进履行职能责任、督促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中国残联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两个大局”高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配合中央巡视组工作,坚决完成好党中央交给的巡视任务。辛维光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中央巡视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落实政治巡视要求,把督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紧盯党组职能责任、紧盯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主要矛盾、紧盯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制度执行、深化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了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情况,加强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情况的监督;了解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情况,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选人用人、机关党建和干部担当作为情况的监督;了解落实中央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情况,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周长奎表示,中央第三巡视组对中国残联党组开展巡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国残联党组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服从中央巡视工作安排。党组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严守巡视纪律,积极做好支持配合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勇气,自觉主动接受巡视监督,认真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中央巡视组将在中国残联工作2个半月左右。巡视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010-66028846;专门邮政信箱:北京市西城区A03520邮政信箱。巡视组每天受理电话的时间为:8:00-18:00。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15日。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中国残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视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中国残联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