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台探探发起“Z世代”青年恋爱、婚育观调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下,本次调研面向探探平台出生于1995年后的用户展开,共回收有效问卷近4000份。 结果显示,作为新科技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Z世代”在寻找恋爱、婚姻时深受社交软件影响。社交软件超过“熟人介绍”,进入最受“Z世代”期待的恋爱渠道Top3,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社交软件比传统恋爱渠道更加有效。此外,“Z世代”对待恋爱、婚育问题的态度,呈现出更独立、更平等、更理性、更现代等特点。 社交软件成“Z世代”恋爱渠道Top3 “Z世代”被认为是出生、成长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人群。由于成长伴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科技的飞速发展,“Z世代”的人际关系、自我认同、价值观都深受科技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在“Z世代”寻找恋爱、婚姻的过程中,社交软件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成受访者表示和探探上认识的朋友谈过恋爱,67.1%受访者认为社交软件比传统恋爱渠道更加有效。在被问及最期待通过哪些渠道“脱单”时,社交软件超过“熟人介绍”,进入最受“Z世代”期待的恋爱渠道Top3。 此外,探探等线上社交软件也对“Z世代”的交友标准、择偶标准等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次调研中,35.3%受访者认为使用探探让自己“对异性了解增加,更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伴侣”,也有超五成受访者认为使用探探提高了自己在某些维度的择偶标准,如精神契合度、颜值等。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认为,年轻人不妨学习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交友,提升找到理想爱情的几率。“通过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不仅能够打破日常生活的圈层,扩大交友范围,还能帮助年轻人学习如何与异性交流,并在交流中提升对自己、对他人的理解,改善沟通技巧,这些都有利于最终找到理想爱情。” 男性恋爱、结婚意愿均高于女性 男性和女性,谁更渴望恋爱、谁期待结婚?本次调研的分性别数据显示,男性受访者的恋爱意愿、结婚意愿都明显高于女性。 在被问及“希望什么时候开始恋爱”时,70.7%的男性受访者表示越快脱单越好,女性受访者选择越快越好的只有44.9%。此外,在被问及恋爱动机时,30.7%男性受访者选择“为了找到婚姻的另一半”,而女性受访者选择“为了找到婚姻的另一半”的仅占18.8%。从调研结果看,“Z世代”女性恋爱时比男性更少考虑结婚,究其原因,女性的独立意识、经济地位的提升等,或为重要因素。 本次调研中,还出现了不少与传统性别角色相冲突的有趣数据。例如,男性一向被认为是“视觉动物”,但此次调研显示,“Z世代”男生寻找伴侣最关注的因素前三名是:是否合得来、消费理念是否一致、有没有时间陪自己,“颜值”未进前三;女生寻找伴侣最关注的要素前三名则是:是否合得来、工作是否稳定、颜值即正义,“Z世代”女生显然比男生更加“颜控”。 七成女性期待平等分担育儿工作 很多“Z世代”还未面临婚姻、育儿难题,但“Z世代”的态度无疑是未来社会文化趋势的重要风向标。作为平等文化中长大的一代,“Z世代”对待婚姻、育儿的态度,显示出了更独立、更理性、更平等的特点。 传统性别文化中,“上迁婚”(指女性习惯选择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男性作为结婚对象的文化现象)一直根深蒂固,但“Z世代”男女显然有突破的趋势。本次调研中,近四成男性受访者能够接受女方收入高于男方的恋爱、婚姻模式,这意味着,未来女性和男性的择偶范围都将更加广泛、多元。 同时,“Z世代”女性在经济、思想上都更加独立。近八成受访者接受婚前财产公证,40.1%女性受访者非常赞同女性应婚前买房,小部分人开始探索AA制婚姻。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相处模式上,“Z世代”青年都在全方位思考和探索更加平等的恋爱、婚姻关系。 不过,“Z世代”男女受访者对育儿分工的倾向有显著差异。74.4%女性受访者希望与伴侣平等分担育儿工作,但男性受访者只有55.8%希望平等分担;34.6%男性受访者希望妻子主要承担育儿工作,女性受访者只有19.7%认为育儿应以妻子为主。由此可见,“Z世代”男性的育儿意愿依然有待提升。 作为备受“Z世代”喜爱的社交平台,探探已成年轻人寻找爱情、人际扩列的重要渠道。“探探平台上有很多交友、婚恋相关的讨论,我们也会主动设计一些话题。”探探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年轻人会把自己对亲密关系的困惑发到探探上,跟网友交流。“这些讨论非常有价值,从中能够看到当代年轻人最新的观念演变趋势。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年轻人,帮助年轻人交友。” (CIS)
1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B站或将于下周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筹资超20亿美元。对此,B站方面暂未作出回复,但据接近B站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B站回港上市的动作属实。 投资人为何看中B站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站可以代表新生消费群体的趋势,长期成长空间大,到港交所上市或是为了更贴近自己的主体市场和投资者。 B站的成长性也反映在二级市场上,过去一年(自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B站股价涨幅高达360.37%,截至北京时间1月5日,B站市值已经达到3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10亿元。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B站印有二次元、小众的标签,但在过去的一年中B站成功“破圈”,从开年的跨年晚会,到与欢喜传媒达成合作后的首部剧集《风犬少年的天空》上线,B站已经树立起高高的内容护城河。 随着B站主流用户Z世代(泛指95后)步入工作岗位,其消费能力也渗透进了各个行业。沈萌认为,B站和泡泡玛特一样都是属于Z世代的新经济与新消费,代表着未来,只要它们能够不断贴合Z世代的需求升级,就一定会紧紧抓住Z世代消费支出中最大的份额,就像亚马逊、特斯拉早期亏损仍受市场追捧一样,市场相信它们代表着消费的未来,而一旦“未来”到来,那么它们的收入将成指数型快速成长。 B站“破圈” 2020年的最后一天,哔哩哔哩(B站)凭借跨年晚会“2020最美的夜”再度成功“破圈”,晚会继续启用百人交响乐团,对影视、游戏、动漫中的经典IP进行全新演绎,再现“80”、“90”、“00”等不同世代、不同圈层的热爱。 数据显示,晚会直播人气峰值突破2.5亿,是去年同期的近6倍之多。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9.4亿来算,约27%的互联网用户都在当天收看了B站的跨年晚会。 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表示,我们希望晚会能延续去年的精神内核,持续挖掘年轻人喜欢的内容。通过对IP内容的重新演绎,把传统的变成流行的、把复古的变为潮流的,在舞台上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而外界的期待是有迹可循的,在晚会开场前夜,B站股价高开高走,收涨于14.42%。 2019年的跨年晚会也引发B站股价大涨,2020年1月2日,B站股价上涨12.51%。在随后一年时间里,B站在二级市场表现亮眼,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一年的涨幅高达360.37%。 商业多元化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B站营收再创新高,达81.7亿元。从收入模式上,B站也摆脱了上市初期依靠游戏单一收入来源,形成直播、大会员、广告、游戏等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尤其是广告收入在B站收入构成中占比逐年递增。继2019年,B站首次提出“万物皆可B站”后,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B站广告客户数增长超过200%。 2020年7月份,B站上线花火商业合作平台。5个月时间里,合作的UP主数量增长6倍,合作品牌方增长5倍,复投率达75%,对中小UP主的商业合作拉动尤为明显。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B站的月活UP主数量已经达到了170万人,同比增长51%。他们创作的高品质视频——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专业个人用户视频)是B站内容生态的基石。 在OGV(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Video,专业生产内容)领域,围绕精品化与IP化两大核心策略,B站长期的投入正迎来收获期。 2020年12月15日,B站宣布全面升级整合营销“Z+计划”,首次推出UP主营销“3i兴趣营销模型”方法论及联动百大标杆品牌的“PLAN B”计划。确定开放的OGV资源有39部国创,26部纪录片,6项大型演出活动,以及电竞直播等。 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表示,2021年B站将出品3档与《说唱新世代》比肩的S+级综艺。在杨亮看来,“流量时代的黄昏中,内容是品牌在夜路上的长明灯”,只有找到合适的精品内容,才能不被真假难辨的流量旋涡牵着走,传递自己的品牌信息。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讲来自亿万人的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亿万的人,也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始终是宏观经济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之一,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变量。 大致在2012年前后,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由升转降,已经对近年来的宏观经济造成了一些显性变化。下面我想跟大家汇报的是,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更为广泛,更值得引起重视。具体而言,我将其称之为“人口世代落差”或“人口世代断崖”。 将每十年出生的人口数加总,可得到人们日常所谓的“八零后”人口总数、“九零后”人口总数、“零零后”人口总数……。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1。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个人口世代中,“六零后”出生人口最多,总数达到2.45亿人。其次是“八零后”,总数为2.22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九零后”人口总数相比“八零后”减少了1172万人。“零零后”总人口相比“九零后”又减少了4736万人,也就是说“零零后”总人口相比“八零后”下降了将近六千万人。“一零后”总人口数量与“零零后”大致相当。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可以做如下两个情景分析: 其一:将“八零后”和“九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人口世代(“80-90后世代”),将“零零后”和“一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世代(“00-10后世代”)。那么,“0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80-90后世代”减少了1.1亿人。 2020年,第一波“零零后”已经二十岁,其中不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正在上大学的零零后也将于两年之后陆续进入职场。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新进入经济活动的年轻人总量将明显少数之前二十年。 其二,将“六零后”、“七零后”和“八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人口世代(“60-80后世代”),这个时代在2020年处于31-60岁区间,正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将“九零后”、“零零后”和“一零后”合起来称作“90-10后世代”,这个人口世代到2035年前后将处于16-45岁区间,2040年将处于21-50岁区间,成为届时各行各业的新生力量或中坚骨干,进入“当打之年”。由统计数据推算可知,“9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60-80后世代”减少了1.5亿人。 不论1.1亿也好,还是1.5亿也好,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解世界人口地理的人知道,地球上人口总量超过1亿的国家屈指可数,只有15个左右。很多人们熟知的大型发达国家,人口总量都不足一亿,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9年德国人口为8313万人,英国为6683万人,法国为6706万人。而未来我国,以二十年计的世代人口数量落差就将超过一亿人。 人口数量在世代之间如此剧烈的变动,将带来广泛影响。笔者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青年群体消费结构变化的大型课题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例如,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住房需求未来可能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体现为“4-2-1”家庭结构导致住房供需结构性失衡。又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账户平衡压力,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可持续性压力可能加大。再如,汽车、能源、电子产品等行业,以及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保险等行业,未来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世代间人口数量剧烈变化的影响。 最后须要补充说明的有两点:一是由于不同世代人口分年龄死亡率和平均寿命的差异,上述根据出生人口数的推算结果与后来的实际人口数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应很大。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之后,我们可以对此加以更新测算。二是上述世代之间“人口断崖”在一定程度上是渐进的、而非在某个年份发生突变,但即便如此,其在十到二十年时间里的持续落差造成的影响仍将是重大的,企业界和相关政府部门须要充分估计,未雨绸缪。 本文为作者于12月2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的节选,补充了一些数据。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后浪”涌起!“Z世代”正成为新一届“消费担当”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姚均芳 追剧、听音乐时,不介意购买平台会员以改善使用体验;“爱豆”代言了一款产品,愿意为其而买单;游戏打不过,乐于充值“氪金”……有这样一个群体,个性鲜明、消费意愿强烈、追求“美好消费”,正逐渐成为新一届“消费担当”。 这些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特殊的成长环境下,这一群体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 如今,已经到了必须看懂“Z世代”的时候。他们具有哪些消费习惯? “‘95后’年轻人对品牌的忠诚度是极其低的。”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日前举行的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年轻消费者快速切换品牌的习惯,造就了如今大量的“网红”品牌。 同时,徐雷表示,“95后”消费者极具个性、孤独感强,因此会形成很多小的圈层、偏好,从而创造出很多细分市场,为各类新品牌带来新的机会。 “这些年轻人付费能力强。”影谱科技创始人姬晓晨表示,由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习惯在线支付方式,加之生活条件优于上一代人,因此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 在为综艺节目和IP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中,姬晓晨发现,部分产品的在线付费群体甚至已经集中在9到13岁。 苏宁金融研究院报告显示,“Z世代”群体具有愿意为兴趣付费、热爱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追求“懒经济”与“宅文化”、偏爱颜值与萌宠等消费态度。他们崇尚的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我们长期看好‘美好消费’的前景。”名创优品联合创始人叶国富表示,只追求性价比已经无法打动年轻消费者,能给消费者带来快乐体验的“美好消费”才是争夺年轻消费者的新赛道。 如今,“Z世代”对消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正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喜好,进行转型发展。 柠萌影业联合创始人陈菲是今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的制片人。在对这类“爆款”产品的研究中,她发现,近几年内容消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户正在迭代,“Z世代”群体成为文娱消费中占比约60%的主力人群。 “这些变化在倒逼我们自己进化。”陈菲说,要生产更多“爆款”,就要在补短板的基础上有极致长板,在充分洞察用户的基础上做到超过用户预期,在击中集体情绪的基础上做到价值观引领。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则发现了年轻人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特质。数据显示,目前每个月有超过1亿的用户活跃在小红书上,他们当中有72%是“90后”用户,其中又有50%是“95后”的“Z世代”。 “年轻人对于消费和服务体验的分享,让小红书成了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消费趋势的塑造者。”瞿芳说,年轻人与社交网络共生,需求更加个性与自我,消费决策更加专业与理性,同时期待更主动参与品牌建设,这些都是值得企业把握的机遇。 徐雷表示,企业要更多关注行业趋势变化,对消费者的关注怀有敬畏心。“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避免温水煮青蛙。”
盘点2020年上半年最火的词语,“后浪”一定位列其中。五四青年节前夕,一部名为《后浪》的宣传片登上了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紧接着又霸屏了朋友圈,该片的发布方bilibili网站(即B站)也由此成为了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后浪”一词频频被各方人士于不同场合之下提及,用“现象级蹿红”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后浪”所指代的,正是Z世代人群。Z世代,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意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按时间角度可定义为95后和00后人群,踌躇满志、注重体验、个性鲜明、自尊心强烈是他们共同的标签。在我国,Z世代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物质生活富足,又同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他们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的关注程度更高,儿时的孤独使他们更渴望依托网络渠道寻求认同。与此同时,深受“二次元”文化熏陶的他们,又表现出鲜明的崇尚高颜值、爱开脑洞、热衷于寻求理想人设、“同人志”、社交需求旺盛等鲜明特点。再加上Z世代人群规模日渐壮大,他们正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也正因为上述种种,我们迫切需要看懂Z世代的画像与消费偏好。今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Z世代”群体消费趋势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旨在对Z世代这一群体各方面属性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各个领域潜在的商机进行预判。《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1)深度起底Z世代:对Z世代的前世今生做出梳理;(2)融入血液“二次元”:解码“二次元”文化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Z世代的性格和偏好;(3)Z世代消费态度:详解Z世代的六大消费特征;(4)拥抱奔涌的“后浪”:针对“如何面对Z世代”这一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剧透到此为止,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报告》全文。如需获得报告PDF版本,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后浪”,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盘点2020年上半年最火的词语,“后浪”一定位列其中。 五四青年节前夕,一部名为《后浪》的宣传片登上了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紧接着又霸屏了朋友圈,该片的发布方bilibili网站(即B站)也由此成为了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后浪”一词频频被各方人士于不同场合之下提及,用“现象级蹿红”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后浪”所指代的,正是Z世代人群。 Z世代,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意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按时间角度可定义为95后和00后人群,踌躇满志、注重体验、个性鲜明、自尊心强烈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在我国,Z世代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物质生活富足,又同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他们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长辈的关注程度更高,儿时的孤独使他们更渴望依托网络渠道寻求认同。 与此同时,深受“二次元”文化熏陶的他们,又表现出鲜明的崇尚高颜值、爱开脑洞、热衷于寻求理想人设、“同人志”、社交需求旺盛等鲜明特点。再加上Z世代人群规模日渐壮大,他们正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也正因为上述种种,我们迫切需要看懂Z世代的画像与消费偏好。今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Z世代”群体消费趋势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旨在对Z世代这一群体各方面属性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各个领域潜在的商机进行预判。 《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 (1)深度起底Z世代:对Z世代的前世今生做出梳理; (2)融入血液“二次元”:解码“二次元”文化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Z世代的性格和偏好; (3)Z世代消费态度:详解Z世代的六大消费特征; (4)拥抱奔涌的“后浪”:针对“如何面对Z世代”这一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剧透到此为止,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报告》全文。如需获得报告PDF版本,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后浪”,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