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全球经济汹涌巨变,不确定性大幅攀升,同样也是这一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金融科技赋能如火如荼,财富管理转型风起云涌,基金业迎来前所未有之大风口。在此背景下,由金融界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20金融界领航年度盛典于12月10日在京召开,百位金融业大咖齐聚一堂,就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公募基金大时代、养老金融的未来等话题进行深入务实的探讨交流。 中国证券业协会互联网证券委员会秘书长、平安证券经纪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高婕苹在证券平行论坛演讲时表示,平安证券运用新时代新技术,通过“有原则、有温度、有专业、智能化”四大价值主张,嵌入平安证券每一项产品和服务中,以极致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图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互联网证券委员会秘书长、平安证券经纪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高婕苹 高婕苹表示,金融产品的新业态服务要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具备复合型的技能,既要懂市场、懂客户需求,也要懂金融产品背后复杂的服务逻辑和产品内涵。因此,要做好金融产品的新业态服务,真正需要把线上化的能力构建好,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难度的事情。 “平安证券较早地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从2015年确立互联网战略起,公司就加速引进互联网科技人才,以此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敏捷和APP快速迭代的要求,不断提高客户服务的线上化、智能化水平”,高婕苹指出。 从IT时代到DT时代,平安证券在践行金融服务新业态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以客户为中心,形成了“有原则、有温度、有专业、智能化”的四大价值主张。 首先是打造出买方投顾“国民级”服务——站在买方角度,帮客户进行投资方案的设计、投资工具的匹配和交易的实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传统卖方业务模式下,券商通过客户交易获取佣金,以卖产品为业务指标,这样“你买我卖”的业务逻辑使客户利益与券商利益相对立。平安证券选择转变立场,从客户真实需求出发,用最专业的“买方服务”和客户一起合力创造价值,与客户共同成长、分享收益。 平安证券在买方投顾上拥有研究资源和研究框架两大核心竞争力,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拥有2亿个人客户和5.16亿互联网用户,平安证券作为其投资版块的重要成员,不仅具有信息优势,也有个金融模块间的协同效应,研究所、银行、基金公司和陆金所等集团子公司的研究资源能充分支持经纪部门。而在研究框架上,平安证券不局限于股票,而是综合研究,并且发现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联动关系,根据变化所反映出的利率和通胀的真实属性,来刻画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力求实现前瞻性的预判,从公司层面上安排了统一的资产配置策略和产品配置排期。 其次是通过持续科技赋能,不断完善提升平安证券APP的平台能力,将之打造成“有AI、懂你”的智能服务平台。 高婕苹介绍,平安证券APP通过完整的产品体系、贴心的服务运营、专业高效的服务,把原来很重的、线下的、付费的服务和内容,在平台上全场景、智能化、普惠化提供给客户,让客户感知到懂他所想,给他所需,减少客户的决策时间,将简单交给客户,把复杂留给自己,为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 平安证券APP建立了智能投资服务能力和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运营能力,为用户提供7*24小时“专业、高效、有温度”、客群全覆盖的投资陪伴服务。不同于依赖问答库处理客户简单咨询的线上客服,平安证券APP的机器人客服建立全方位智能化分析和选股诊股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了解客户和分析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账户诊断、产品或服务推荐及7*24小时客户服务。 智能化的应用还催生了“千人千面”的服务场景,平安证券APP通过深刻洞察客户、洞察产品和洞察场景做到“人货场”的匹配,通过数字识别出来客户的真实诉求、海量的内容,最后有针对性、精准化的为客户提供匹配的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帮助客户发现价值,享受贴心的投前、投中、投后体验。 平安证券APP还深刻洞悉客户痛点,在业内首创多项领先服务,7*24小时银证转账服务即是其中的有力代表。为了解决客户在非交易时间段的资金需求,平安证券联合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推出了业内首创也是业内唯一的7*24小时银证转账服务,客户随时随地可以将账户中的可用资金转出,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这也是对“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最好注解。 凭借不断提升的线上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平安证券个人客户数已达1800万,稳居行业第一。APP月度活跃客户超500万,居行业前三。一个更能体现客户服务价值的数据是,APP客户人均使用时长从2018年不足20分钟翻一番提升到40分钟,客户粘性大幅提升,足以说明平安证券APP提供的内容、体验、服务有了显著的提升,客户也更加认可平安证券的价值和服务。 高婕苹最后表示:“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运营也好、新业态也好,垂直领域的深化经营也好,不管怎么说,都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将产品及服务流程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呈现出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也是一条漫长的路。”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钱包越来越“鼓”,对资产稳健增长的需求愈发增大。那么,普通老百姓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如何选择和搭配?如何才能“钱生钱”? 近期,由平安人寿和国研经济研究院产业头条以及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经纬、中国网等中央媒体共同打造的系列直播对话节目《险商大咖说》上线,探讨如何认识“险商”、提高“险商”、运用“险商”。12月8日20:00,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和平安人寿代理人、平安人寿产品专家委员会委员罗巍将在平安金管家直播间与网友分享如何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既让现有资金相对安全,又能持续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鸡蛋不但要放在不同篮子里还要在鸡蛋下垫块绒布 魏伟分析称,居民有钱了,他们的理财的需求就会逐渐增加,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说,居民的资产配置要多样化,这个多样化可能包含了几个维度。 第一,还是要有一定的高流动性资产,比如存款,也包括货币类的产品,都是一些高流动性的资产。第二,要有一部分对应于中长期的投资类资产,包含了权益、债券,也包括房地产类的资产等,是久期比较长的一些投资类产品。还有一类,就是保险类的资产,它主要是做一个更长久期的跨周期配置。 罗巍表示,一定要去规划好资产配置,因为高收益产品一定伴随着高风险,但若资金相对安全,收益率又会相应降低。 罗巍认为,以前大家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这两年在这句话前又加了一句话,就是如果大家真的希望做资产的配比,不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甚至还要在每个鸡蛋下面垫块绒布。老百姓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再去合理的投资,才会有回报。 长期持有复利资产获得稳健回报 魏伟指出,复利的概念,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就是说,要坚持的时间长,我觉得复利的核心概念就在于此。那么其实它隐含的就是希望我们老百姓能够更多的以长期的角度去获取一个稳健的投资回报。以前老是担心钱“毛”得比较快,其实对应于未来,让自身的资产不断地增长,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魏伟称,一个长期的产品,经过了复利的长时间以后,尤其是以20年这样的时间轴来记的话,即使只有一个4%、5%的回报率,积累20年,原来的本金收益也能提升不少。 在魏伟看来,复利这个概念所鼓励的就是投资者需要有一笔资金去长期投资,持续的获得相应的回报。等到步入老年之后,它成为自身生活保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近日,平安健康险迎来新的掌舵人。平安健康险11日宣布,杨铮于12月7日由平安健康险调任平安人寿之后,原平安产险副总经理朱友刚接棒出任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上述相关任命除党委书记即刻生效外,其余均需获得有关监管部门的核准。朱友刚1964年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EMBA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于1994年加入平安。曾任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带领安徽分公司构建了扎实的经营管理和队伍基础,充分发展“双优”优势。2003年,作为平安集团发展改革中心“卓越工程”改革项目组负责人,朱友刚参与推动平安产险从“产品导向”向“个团客户分设”全面转型。2006年进入平安产险总部后,朱友刚先后任职平安产险总公司企划部总经理,平安产险总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平安数据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构建了产险经营对标市场和“三分成本”考核、“产品+渠道+客户”多维度核算体系,推动了数科集中化运营和产险运营整合改革。2012年起,朱友刚进入平安产险班子,担任平安产险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平安产险理赔、客服、运营车代等多个重要条线工作。朱友刚在平安任职26年,是一名平安老将,对保险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业务能力过硬,且有创新精神,有着极强的战略规划统筹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前线业务销售经验等。近年来,他通过领导产品优化、极致服务设计来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其中推出了AI智能闪赔和一键理赔、“极速”510查勘服务和“iCare”创新服务标准等重点项目,使平安产险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处于领跑地位。平安健康险方面表示,此次调任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动力,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健康险将会持续发力,不断冲刺,再创佳绩。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提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三支柱的发展尚不均衡。第一支柱政府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广覆盖低保障,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第二支柱雇主统筹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低,增长陷入瓶颈期。因此,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障产品未来承载着重大期望。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包括个人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个人储蓄等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其中,个人养老年金保险可以对抗市场风险、长寿风险,更好地契合了养老需求,因此被市场给予厚望。 响应监管号召 纾困养老难题 今年1月,银保监会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发展有助于实现养老金融产品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对此,各保险公司积极行动,加大产品创新。 作为国内首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险”)近期推出 “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首期上线 “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该产品具有收费低、领取灵活、条款清晰、产品纯粹等特点。 该产品于2020年5月1日正式上线。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安养老险公众号、平安好福利、平安口袋银行和陆金所APP等渠道线上投保,也可以在平安银行全国各大网点进行购买。 契合养老需求 财富稳健增值 具体而言,在最让消费者头痛的产品复杂度上, “安之心”设计简单纯粹,专注养老需求,并且条款描述简单,让客户能够轻松掌握规则。同时对于养老年金险的保障性和灵活性均有所兼顾。 保障性方面,“安之心”可以提供定期的年领或月龄养老年金,且管理费用较低(初始费低至1%,退保费用仅收3年)。 充分考虑到中老年人既有长期稳定养老收入的需求,又有重大疾病等短期突发状况下用钱的需求,资金长期积累常常有所顾虑。在产品灵活性方面,客户可以不定期、不定额、不定次地向自己的保单账户追加保费。而除了定期的养老年金领取外,该产品还支持客户灵活设置领取方式或退保,充分契合养老生活实际需要,在确保稳健收益的同时,也能灵活应对中老年人相对更高的意外和疾病等风险所带来的突发资金需求。 考虑到中老年人的需求,平安养老险对线上投保流程进行了大量优化,确保大部分中老年人可以顺畅地完成投保流程。同时开通了线下网点销售的方式,符合不同中老年人的支付习惯。 据悉,“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后续还将推出投资连结型年金保险,与“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实现零手续费的灵活转换(1年4次),可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保险消费者。 发挥专业优势 推动产品创新 在养老年金保险方面,平安养老险此前已建立了包含传统型及分红、投连、万能等新型产品的全系列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产品。2018年,公司成为首批具备个人税延养老年金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并推出三款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据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介绍,此次推出“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弥补了平安养老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领域的空白,也是平安养老险发挥养老的定位优势,向C端转型的重要创新举措,大力布局个人养老保险市场。 平安养老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成立16年来专注养老市场并拥有丰富经验。公司希望凭借十多年团体养老市场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帮助更多人实现“拥有平安、幸福养老“,把“家家有平安”的美好承诺带给千家万户。
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对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有着积极的意义。 纵观行业可发现,有一家成立仅8年的公司,它不走老路,坚持用科技引领金融,快速完成从产业租赁到创新租赁,再到科技租赁的升级。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始终探索新方向、新领域、新模,它就是连续四次获得中国融资租赁“年度公司”的平安租赁。 线上化构建强大客户服务能力 融资租赁不仅是一种金融业态,也是一种高端服务业。因此,只有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助力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回归价值服务的最初,如何才能构建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平安租赁给出的答案是用科技的力量。 经过8年的飞速前行,平安租赁资产规模已达2533.76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赋能的助力。作为前线业务的最佳后勤保障队,平安租赁在内部构建起了强大的科技化中后台体系,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效率。 在管理效能层面,“智能运营管理系统”作为打通中后台管理体系共享机制的平台,于2020年正式上线。系统通过线上化的方式,实现了组织架构、人员信息、权限信息等的结构化管理,并建立了多套体系间有效联动的自动化管理流程,有效保证体系信息的一致性;同时,以微服务模式搭建“系统权限管理小中台”初步试点,成功集中管控下游业务系统权限,业务系统无需再进行系统权限相关功能的开发及维护,大大减少IT人力成本。通过一系列系统化解决方案,化解了行业普遍面临的架构管理、人员管理、权限管理等体系信息共享和体系联动等管理难题,从而做到信息一盘棋。据悉,未来系统还将实现预警监控闭环管理和智能分析决策支持,让更多的科技化工具有效支持管理决策,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支撑决策的精准化与公开化。 然而,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只是硬币的一面,要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还必须提升服务效率。 在客户服务过程中,授信是办理融资租赁的重要步骤。过去在给客户办理授信时,客户经理需要将相关数据一条条手动粘贴导入系统中审批。而财务报表不仅数量多,维度也多,手动导入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极容易出错。进而导致授信速度慢,客户体验差。 为解决客户经理展业过程中这一痛点,平安租赁开发了智能财报服务系统,依托OCR技术,客户经理仅需上传财报图片,平台就可以自动识别并提取报表内容导入业务系统,解决了授信过程中财务报表的录入问题。此外,智能财报服务还将客户财务数据结构化沉淀,提供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指标预警、预警处置等一系列应用,还支持Wind财报查询、杜邦分析法等。 对客户经理而言,这不仅是高效展业的神器,还能够形成更全面和多维度的客户数据,完善的客户画像,为其他业务系统和业务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支撑,全面提升服务效率。 正是有了这些神器的支撑,平安租赁借助中后台系统实现了客户、员工、资源、厂商和设备等“5个在线”,推动了管理的数字化和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和服务客户,以此构建强大客户服务能力。在推动客户价值实现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商业价值,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助力“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2025》“绝对”不是光指大企业,而是涉及很多中小企业;制定相关方案和支持措施时,“千万”不要光面向大企业,而要对中小企业和“双创”企业给予充分支持。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 虽然中小企业在经济健康运营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社会所认同,然而在现实经营中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在融资申请、审批等环节复杂繁琐流程,更是加剧了这一难题。 面对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难题,平安租赁坚持向科技借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安租赁构建了一套全线上化、智能化的中小企业智能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申请、智能审批、电子签约、远程监管等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这个平台极大提升了审查效率和欺诈识别能力,让极速审批和秒速放款成为了可能。最快半小时完成审批,2天完成电子签约。可以说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次效率和体验的提升,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加方便、快捷。 为更好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国智造”发展,平安租赁还依托物联网技术推出了监测中小企业设备运营情况,进而了解开工率的设备手环。具体而言,设备手环将设备和生产过程数字化,通过获取设备的电流,测算设备开工率分析、设备产能调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防范风险。而且通过分析生产设备的运营状态,可实现对机器智能维护保养提醒,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推动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设备数字化的价值还不止这些。借助这些数据,平安租赁为客户、渠道和政府等提供全方位大数据综合服务,降低整个生态的管理与巡视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疫情时代,通过设备手环数据监测发布“安指数-复工指数”精准监测了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成为政策方向指导的有力支撑。 在风险控制方面,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还有效地支撑了数据风控体系,使得以往不好切入的中小单租赁业务的批量化、快速化处理成了可能。重构了以往的商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持续推动助力行业升级和实现“中国智造”的发展。 如今平安设备手环已应用到9个行业、100多类设备中。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平安租赁疫情期间小微金融累计起租55.5亿,同比增长115%。 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 近年来,汽车租赁在国内发展迅猛,成为融资租赁的重要业务板块。作为平安租赁的创业条线之一,虽然面临突发的疫情,行业发展受阻,但是其汽车租赁业务却仍在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85%,业务投放额达191.5亿元的亮眼业绩。逆势增长的背后,是依靠科技优势,深化“金融+科技+运营”的特色能力,构建智能化支撑平台。从而实现在提效降本的同时,保证业务的高效运转。 在租前环节,智能化平台实现了申请、审批和签约的线上化,客户足不出户就可提交申请,审批过程最快3秒就可以完成。在租中环节,搭建了车联网平台,通过GPS构建车辆管理、磁场管理为一体的交通风险监控体系。在租后环节,智能化平台实现了租后的风险监控,并对回收车辆进行再运营。同时,汽车租赁作为一个面向C端的业务,客户在租赁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大量个性化问题。如果全部依靠人工服务的模式,不仅成本高,服务效率也难保证。平安租赁汽车金融事业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一套智能客服体系,实现了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协作,高效快速解决客户问题、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服务成本。 如今汽车租赁的智能化平台已经实现了智能营销、智能服务、智能推荐、智能选址、智能调度等功能。智能化也加速了汽车租赁业务的发展,短短5年时间就已跻身于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一梯队。但平安租赁并没有满足于此,已经开始探索智慧车队应用。通过车辆的状态数据去构建车联网平台,基于该平台回传的车辆信息,给客户推送相应的增值服务,如车辆维保建议,以及给司机及车队管理提供相关的安全提示和科学化建议。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租赁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融资租赁行业虽然短期发展承压,但监管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而且作为与实体经济连接最紧密的金融业态,在“新基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持续推进趋势下,融资租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科技的渗透与应用,将推动融资租赁企业走出一条高效高质量的道路,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机遇期,作为始终积蓄力量,在机制体制运营长期积淀,在行业科技布局和应用“排头兵”的平安租赁,发展前景也充满想象力。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7日晚间,平安人寿宣布,杨铮将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平安人寿整体经营管理工作。 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不再兼任平安人寿党委书记,平安人寿董事长丁新民拟改任监事长。上述相关任命除党委书记的变动即刻生效外,尚需获得有关监管部门的核准。 有消息指出,陆敏在平安系统内发文称,因为超期服役,平安批准其进入退休流程。公开资料显示,陆敏,1960年8月生人,如今确已超期服役。 除平安人寿党委书记外,陆敏还是平安系入主公司汽车之家的现任董事长兼CEO。对于今后陆敏是否会卸任汽车之家董事长等职务,平安方面人士表示,暂不知情。 杨铮,现任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CEO。自1994年加入平安后,杨铮曾先后担任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平安银行东区副总经理、平安好车董事长兼CEO、平安产险总经理等管理职务。 平安人寿方面对此表示,杨铮出身前线干部,有丰富的保险业务专业经验,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工作经历。近年来,他在平安健康险公司经营、科技改革和互联网转型上取得了优异的业绩,且对寿险产品、渠道、运营等具有深入的理解。 据中国平安最新披露的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754.46亿元,同比增长9.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428.44亿元,同比下降27.1%,新业务价值率下降12.4个百分点,至35.7%。 中国平安三季报中对此解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高价值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冲击。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逐步恢复,但线下大型活动举办依然受限,线下客户拜访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10月19日,银行股板块拉升,平安银行盘中涨逾5%,盘中股价创下18.10元的新高,当日收盘价为17.48元,仍为历史新高。 股价表现突出的同时,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总市值也在稳健增长,并超过国有大行之一交通银行;最新总市值为3384亿元,在股份行中,也仅次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事实上,平安银行上市至今,已是银行板块的“牛股”——股价复权后较发行价翻了约40多倍,总市值较上市首日发行时更是翻了约170倍。 究其原因,综合多个市场机构分析来看,主要在于,一是科技引领的零售转型,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基本面,为盈利能力提供强劲支撑,可谓之“道”;二是该行IR(投资者关系)与投资者持续保持密切沟通,回应市场关切等,可谓之“术”。 市值稳健增长 上市公司市值,是按照现时行情计算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投资回报能力。 平安银行总市值首次超过交行,是在今年9月17日。当日收盘,两家银行总市值分别为3021亿元、3013亿元。 回溯平安银行近几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该行总市值不断增加——2019年2月超过2000亿元,2019年9月超过3000亿元,最新总市值较发行时的19.4亿元,大约翻了约170倍。 2019年,平安银行的股价上涨大约77%,涨幅居A股上市银行第一位,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长期保持在上市银行前两位。今年年初至今,该行股价累积涨幅5.74%,是仅有的两家股价上涨的银行之一。 在行情震动中,平安银行的估值在不断修复,PB在今年9月修复到1.15倍之上。 在北上资金流入的前5大个股中,今年8月到9月,平安银行是唯一的银行股。 市值节节提升,也让平安银行有了底气回报投资者。虽因历史原因,2012年前平安银行未进行分红,但此后至今,该行每年都对股东实施分红,连续9年累计现金分红达189亿元。 平安银行表示,随着银行的成长和发展,给股东合理的投资回报,包括现金分红和价值成长,为股东提供分享经济和银行增长成果的机会,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零售+科技 筑稳基本面 股价、市值由市场决定。平安银行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突出,在机构看来,首要得益于转型零售后的盈利性等,特别是市场对其智慧零售业务的认可,这是推动市值增长的根本。 新领导班子执掌该行后,平安银行开启零售转型,从压降对公倾斜信贷资源、大手笔投入科技等,火力全开支持零售业务。 转型首年,该行零售业务就为全行贡献近七成净利润;次年中,零售业务转型实现“阶段性成功”,再度贡献近七成净利。截至2019年末,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创下新高;在降息环境中,该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持续提升——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2.53%、2.62%,同比均提升27个基点;资产回报率(ROA)同比提升;同时,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不良贷款率1.65%,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 资本结构上,平安银行不断优化,补充资本实力。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3%、11.35%、14.96%,符合监管要求。 2020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平安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净利润仍保持双位数增长。特别是,该行已成为一家智慧科技银行。今年6月,平安口袋银行App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彼时,华泰证券银行团队给予平安银行今年目标PB1.15倍,目标价调整至17.64元,浙商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邱冠华甚至给出21.84元的目标价。 其次,得益于平安银行主动且持续与投资者保持沟通。近年来,该行打出多张市值管理牌,包括:近一年来,平安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同时优化投资回报机制,完善利润分配制度。 此外,该行还积极保持与投资者沟通。今年上半年,该行通过业绩发布会、路演、电话会议、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定期、高频与投资者良性互动,接待投资者的次数与频率在股份行中属较高位置。 无需质疑的是,市值管理的根本还是经营管理,在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最终由市场判断。今年,是平安银行迈向转型新阶段的元年,该行正在积蓄新势能——未来三年,零售增长仍然要快,要以科技驱动,重塑资产负债表。不过,能否实现,是市场和投资者给予该行管理层的新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