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来到2020最后一个月。对于金融市场而言,2020年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黄金以每盎司1518美元开盘,一路高歌猛进在8月飙升至每盎司2075美元历史新高;这一年,原油“三国杀”致使油价经历了崩盘性暴跌,美原油单日暴跌30%、最低价格更是跌落10美元/桶;这一年,美股的关键词变成了熔断,的确,历史上美股熔断过5次,光2020年就占了4次;这一年,史诗级财政刺激措施引发市场巨震,美国大选上演反转行情。 如此动荡的一年,年终走势又怎么可能趋于平稳。数据满满的12月,行情依旧火爆,汇选为您预告最佳掘金机会! 12月10日,欧洲央行政策会议,料加码紧急刺激 自从10月以来,各国的防疫措施已令欧元区经济受到打击,预计很可能在第四季度陷入负增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下一次会议定于12月10日召开,目前外界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延长并扩大规模1.35万亿欧元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并为银行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欧洲央行最新发布的10月28-29日政策会议纪要就显示,官员们普遍赞成采取行动。 影响:欧元/美元在数次试探后欧元终于突破1.2000美元,如预期加码,短线将刺激欧元走势。 12月15日,辉瑞首批新冠疫苗正式交付 CNN获得的文件显示,辉瑞公司的第一批新冠疫苗将于12月15日交付。该文件还估计Moderna的第一批疫苗将于12月22日交付。该文件还提到这些疫苗的预计产量情况,其中辉瑞疫苗预计在12月能生产2250万支,Moderna疫苗在12月的产量为1800万支。不过在疫苗获批之前,海外疫情持续恶化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北欧联合银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冬季低温有助于病毒扩散,因此这个冬天气温的低点可能也是疫情的高点。 影响:疫苗的利好冲淡了避险情绪,黄金等避险资产曾受其影响短线下跌。如能按期正式交付,或需提防金价重回跌势的可能性。 12月16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将放大招? 市场的普遍共识是,在当地时间12月16日的利率决议上,美联储将维持低利率,2023年之前不会加息。至于资产购买计划,目前美联储购买的大部分资产都集中在短期债券上,若经济走强,这一行动就会导致收益率曲线趋陡。但是美联储不会让收益率过高,一些市场人士预计,这暗示美联储即将开始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FOMC将会增加长期国债的购买,并延长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的加权平均期限。 影响: 如若美联储公布将维持低利率,或为黄金短线上涨提供持续动力。 12月28日,欧洲议会可能就任何英退协议进行投票 进入12月的第一周,欧盟谈判团队仍留在伦敦进行更多会谈。约翰逊政府的官员们认为,脱欧贸易协议数日内有望达成,谈判人员正在讨论最后的症结:公平竞争环境,欧盟船只在英国水域的捕捞权,以及协议如何执行。英镑近期的强势表明了对协议的信心。 影响:随着协议因素已被消化,预计英镑未来一周或迎下跌风险。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杠杆基金的英镑净空头增至8月初以来最高水平。 2021到来前的这一个月,不理论是热门的黄金、外汇产品,还是原油,都将迎来大波盈利机会。 登录汇选网站,选择具备安全性、合法性,以及合规性的交易平台,为您2020的财富冲刺,筑起最有力的防火墙!
6月11日讯,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美联储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将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2022年年底。 美联储预期美国2020年底GDP增速预期中值为-6.5%,去年12月预期为2.0%。美联储承诺使用所有工具以支撑美国经济,将继续进行大规模的隔夜和定期回购操作。 美股三大股指短线下挫。随后,三大指数全线拉升,纳指续刷历史新高,现涨1.01%,标普500指数涨0.3%,道指涨0.16%。
路透中文网11日公布美联储6月9日-10日的货币政策声明全文。 声明称,美联储致力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利用其各种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从而促进实现其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美联储声明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困难。这种病毒和为保护公众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正在导致经济活动的急剧下降和失业人数的激增。需求下滑和油价崩跌拉低了消费物价通胀。金融状况有所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持经济的政策措施以及流向美国家庭和企业的信贷。 声明指出,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在短期内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并对中期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鉴于这些发展,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委员会预计将维持这一目标区间,直到它确信美国经济经受住了近期事件的考验,并有望实现其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 委员会将继续关注后续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包括公共卫生相关信息,以及全球形势发展与低迷的通胀压力,还将利用其工具以及采取适当的行动支撑经济。在决定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机与规模时,委员会将评估与其充分就业目标及2%对称通胀目标相关的实际与预期的经济情况。该评估将把广泛讯息纳入考量,包括劳动力市场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与国际形势发展的数据。 声明指出,为了支持信贷流向家庭和企业,在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将至少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其持有的美国公债和机构住宅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维持平稳的市场运作,从而促进货币政策向更广泛金融环境的有效传导。此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提供大规模的隔夜和定期回购协议操作。委员会将密切监测市场情况,并准备适当调整其计划。 投票赞成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的FOMC委员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副主席威廉姆斯、理事鲍曼、理事布雷纳德、副主席克拉里达、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哈克、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柯普朗、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卡什卡利、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梅斯特和金融监管副主席夸尔斯。(中新经纬APP)
疫情大流行下,世界上许多央行正式审查其货币政策战略。不幸的是,他们似乎发现需要从所面临的挑战中吸取错误的教训。 最先完成这一进程的是美联储,它决定转向一种新“灵活形式的平均通胀目标制”策略,这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8月份杰克逊霍尔货币政策会议(Jackson Hole monetary policy conference)年会演讲中所提出的。同样,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最近在第21届欧洲央行观察家会议(ECB Watchers)上表示,欧洲央行正在进行其 “货币政策战略审评估”。而据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透露,目前正与首相菅义伟的新政府讨论如何应对疫情,以及新货币政策战略是否妥当。 从这些讨论来看,此前似乎有一项改革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行动在进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与美联储相似的战略,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但现在看来已经不是这样了。前首席经济学家、欧洲央行董事会成员奥特马尔·伊辛(Otmar Issing)认为,“至少,其他央行不应盲从美联储的新战略。” 伊辛并不是唯一发现美联储的最新做法存在问题的人。9月初,前美联储理事罗伯特·海勒(Robert Heller)在给媒体的评论中指出,美联储“不应将平均通胀率定为2%”。随后,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本月召开的线上会议中,前费城联储主席查尔斯·普洛瑟(Charles I. Plosser)和贝伦贝格资本市场公司(Berenberg Capital Markets LLC)的米奇·拉维(Mickey D. Levy),均批评美联储没有具体说明衡量平均通胀率的时间跨度到底是一年还是几年。 鲍威尔本人也在8月份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承认了这一点。他指出,“我们并没有把自己束缚在定义平均数的特定数学公式上,”他补充说,“我们关于适当货币政策的决定不会受任何公式支配。”随后,美联储理事会在同一天的新闻稿中解释说,政策决定将基于“从最高水平对就业缺口的评估”,而不是像之前所说的“偏离最高水平”。 但是,无论重点是“偏差”还是“短缺”,这种新方法都会增加不必要的不确定性,因为它没有定义什么是短缺。 此外,它也没有提及如何使用货币政策来产生更高的通货膨胀,以弥补通货膨胀率低于2%时期的损失。美联储是否正在考虑在当前接近零利率和大规模资产购买的组合之外,对其程序进行进一步改革? 在采取这种“灵活”的做法时,美联储似乎已从至少2017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更具战略性、基于规则的政策上做出了转变。截至今年夏天,其《货币政策报告》不再包括有关货币政策规则的内容。而之前的六份报告则有一个完整的章节,其中介绍了不同的规则,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其规则包括美联储利率政策的透明设置,包括所谓的泰勒规则(Taylor rule)、价格水平规则,以及应对零界限的经修正的泰勒规则。 可以理解的是,伊辛和其他人将不愿意接受美联储这种做法,尤其是在其他央行可以寻求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走上疫情大流行之前与美联储本身所遵循的基于规则的政策道路,而不是寻求新的或完全不同的东西。 实际上,这比说起来要容易。 当我第一次提出泰勒规则时,该规则已经被广泛讨论了30年,当时我是基于平均通货膨胀率提出的。 但是,与美联储现在采用的模糊定义不同,我明确地将“平均”定义为“前四个季度的通货膨胀率”。换句话说,美联储仍然可以改用平均通胀率的方法,但具体程度远远超出其决定的范围。 此外,先前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列出的正式政策规则都有变量来解释通胀率以外的因素,例如失业率或实际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差距。在不忽略通胀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变量纳入当前的战略中,同时也可以纳入处理资产购买及其最终平仓的政策规则。对于美联储而言,制定这种方法并不困难,特别是如果其他中央银行也选择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 十年前,我与现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John C. Williams)撰写了一篇题为“简单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章,其中我们强调了基于规则而决策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研究表明了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杰出的货币学者都认可这种方法的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央行和其他央行在陈述其货币政策评估时通常会使用“战略”一词。战略方法必定是基于规则的方法,而这正是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方式。
显而易见,美联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影响着全世界的市场利率,没有一家中央银行可以忽视美联储而不给本国汇率带来不利波动风险。 此外不论好坏,美联储的领导力不只限于当前货币政策。诚然,在设计货币政策策略或让决定和沟通更加透明方面,美联储并不是全球领导者,想想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正式调整通胀目标。但不要搞错了,美联储在战略性央行业务问题的全球讨论中也起着领导角色。 因此,毫不奇怪,央行官员们对美联储最新货币政策策略、工具和沟通评估的结果翘首以待。但美联储在8月底宣布的新策略或许不应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全球基准。 其他央行在跟进美联储之前应该深思熟虑,原因包括技术和政治两方面。首先来看美联储转向平均通胀目标,即“寻求实现长期平均2%的通胀”。很难想象这一机制能可信地锚定通胀预期,美联储既没有明确衡量2%目标未达标程度的时间段,也没有披露决定未来高通胀持续和扩散情况的程序。 其次,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说,决策者将保持克制,不制定就业最大化的数字目标——而这是美国国会规定的美联储使命目标之一,因为这一目标无法测量,也不随时间而改变。但如果就业最大化不可测量,那么这一水平上的就业缺口数值也就无从谈起了。而就业缺口是未来货币政策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样的条件下,关键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与自然真实利率下降有关,而后者是一个不可观测的利率,实证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此外,扩张性货币政策本身是否造成了自然真实利率的下降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果真如此的话,降低央行利率就成了循环论证。 第三,美联储现在明确承担了美国收入分配的责任。在最近的杰克森霍尔(Jackson Hole)年会的讲话中,鲍威尔强调,随着美国疫情前的长期经济扩张的延续,“收益开始在整体社会得到广泛分享。黑人和西班牙裔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低点,与白人失业率的差距也收窄至有记录以来的最小值。” 但鲍威尔加入不平等性争论最终将适得其反。一旦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就会遭到不可伤害社会中最贫困成员的巨大政治压力。 最后,美联储的新策略并没有回应构建通胀目标模型的挑战,这一通胀目标模型要整合金融系统风险,考虑它们不断变化的动态,非线性和复杂性。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模型。我并不热衷于欧洲央行用包容方式分析风险、进而为稳定定价的“双支柱方针”,但这至少是 解决问题的尝试。因此,美联储仍然危险地忽视了货币和信用,并且甚至都没有在更新的策略说明中纳入这些字眼。 在最低限度上,其他央行至少不应该盲目跟进美联储的新策略。但我最大的担忧在于美联储对收入分配重要性的强调。显然,经济不平等性是关键性的全球政治问题,货币政策决定天生具有分配效应。但承认这一事实,并让货币政策避免直接影响分配,与将分配正义列为货币政策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美联储的新策略带来了不少问题。货币政策可以实现分配目标吗?这些目标是否与价格稳定使命存在潜在矛盾,自我采取的目标和法定使命之间的冲突应该如何解决?民主国家的央行是否有权力宣布为分配政策负责? 央行官员不是全能的,也不应该如同全能的神一样沟通和行动。分配决定必须由直接回应选民的政府和立法机关做出 。货币决策者如果扮演政治色彩日益浓重的角色,就会进一步破坏、最终毁掉央行独立性。央行在全方位暴露于政治的情况下可以和将会实现什么仍有待观察。 美联储承担解决经济不平等性的责任,这让其他央行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和道德的跟进压力。抵挡住这些压力才是明智的。
美联储“着急”全球央行都在拥抱财政刺激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眼看着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迟迟不出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有点“着急”,并敦促美国应该在财政刺激上发力。这时,美联储如期公布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将焦点放在财政支持之上。 美联储公布的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担心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将受到威胁。美国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前的财政援助,但由于国会和白宫之间迟迟未能就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达成一致,这种经济复苏势头将受到威胁。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白宫与国会就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进行的谈判,很多国会议员和市场人士担心,美国经济复苏将遭遇困难。鲍威尔呼吁继续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并表示只有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同时提供支持直至经济明显摆脱困境,经济才能强劲复苏。在鲍威尔看来,美国经济前景目前面临两大下行风险:一是疫情可能复发至严重限制经济活动的水平;二是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更长、更缓慢,这将引发“疲软导致疲软”的恶性循环。 鲍威尔表示,虽然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可持续,但在当前形势下,不应当优先担忧预算赤字问题,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支持政策“做过头的风险反而较小”。 其实,美联储不是唯一呼吁加强财政刺激的央行。摩根大通指出,全球央行几乎都在拥抱财政刺激。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此前表示,过早撤回财政援助所产生的“悬崖效应”是她现在最大的担忧。尽管欧洲经济在春末夏初有所恢复,但现在担心的是防疫措施将继续对经济产生影响。摩根大通指出,虽然全球央行已经采取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复苏,但央行决策者们现在担心,财政刺激不足可能会削弱目前的经济复苏势头。 此外,各国央行对于加大财政支持的呼吁也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支持。IMF在其财政监测报告表示,对于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公共投资增加GDP的1%,将直接创造700万个就业机会,考虑到间接的宏观经济影响,则将创造2000万至3300万个就业机会。 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金融稳定部门副主管Michael T. Kiley在论文中表示,在赤字货币化方面,美联储需要购买相当于美国GDP30%的债券,即6.5万亿美元,才能抵消基准利率已经接近于零的影响。自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购买了创记录的3万亿美元的债券。根据Michael T. Kiley的观点,这意味着未来美联储还需要进行3.5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
发展前景存不确定性,美日央行宽松持续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当地时间16日在其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但警告全球经济前景仍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在结束最新一轮货币政策会议后,都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承诺必要时将采取更多支持措施。 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9月16日,经合组织发布了《经济展望中期报告》,将全球2020年GDP增长预期从下滑6%上调至萎缩4.5%。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于多国采取的“封城”等管制措施逐步放缓,迎来了经济活动的复苏,从而改善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经合组织报告指出,按照目前的经济和疫情态势,中国在今年将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中国能够迅速控制住疫情,相关政策也为经济活动的迅速恢复铺平了道路。经合组织1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今年第二季度,大多数二十国集团(G20)成员经济都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整体经济环比下滑6.9%,程度远超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危机深重时期1.6%的降幅。中国是唯一实现二季度经济正增长的成员。 展望未来,经合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这低于6月时对明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2%的预测。由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经合组织警告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在最初的经济重启措施实施后全球经济产出显著提升,但经济复苏的步伐在夏季月份中出现放缓的迹象。 经合组织称,受重创的行业,例如旅游业,尚未从今年初实施的严格措施中完全恢复过来。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应对感染数量的回升,但后果可能是重新推出限制措施,这将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16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法国经济衰退程度好于此前预期,预计2020年将萎缩10%,好于6月份做出的11%的预测值。印度央行行长达斯16日表示,高频经济数据包括农业生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都显示经济活动已经显现稳定信号。但由于每日疫情新增人数仍无法控制,经济复苏将是渐进的。 预计美联储2023年前不加息 经合组织在报告中建议,各国政府和央行需要在2021年前在应对疫情等方面继续提供支持。刺激计划要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而做出调整,使资金可以更好用于“暂时难以生存”的企业并支持相关就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至0.25%之间,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这一利率区间将保持至2023年不变。 美联储同时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正给美国乃至全世界造成巨大的民生和经济困难。经济活动和就业在最近几个月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年初的水平。经济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当前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在近期内继续拖累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并对中期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了平均通胀制,强调适度通胀不意味着远超2%。他还向投资者保证,美联储“未耗尽弹药”,仍有大量工具来刺激经济。如果出现阻碍美联储实现目标的风险,美联储准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并按需调整资产购买。 鲍威尔继续强调财政刺激的作用。他称,经济可能需要更多财政支持。如果缺乏后续的救助措施,恐怕最终将伤害到美国经济,届时,经济恐将面临下行风险。鲍威尔称,由于疫情流行,大约有1100万人仍然没有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工作的行业会陷入困境。这些人需要额外的财政支持。 当天,美联储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将萎缩3.7%,较6月份预测大幅调高2.8个百分点。美国商务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8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虽实现连续四个月环比上涨,但增幅较7月份的0.9%有所放缓。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当地时间9月17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不变,符合此前市场的广泛预期。 日本央行在宣布政策决定的声明中称,日本经济形势仍很严峻,但随着商业活动逐步恢复,经济已经开始好转,这比7月利率评估时的看法乐观,当时日本央行称经济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因此,日本央行暗示无需立即扩大刺激措施以抗击疫情流行。但日本央行对经济前景面临的各种风险发出警告,并重申一旦日本经济复苏受阻,央行准备“毫不犹豫地”加大货币支持力度。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菅义伟16日经过临时国会指名选举后顺利当选日本第99任首相,并于当天组建新内阁。菅义伟表示,新内阁将优先应对疫情,全力促进日本经济复苏。菅义伟表示他将继承“安倍经济学”,瞄准疫情后的社会,进行集中的改革和必要的投资。在促进地方发展方面,他谈到了此前力推的“地方税”,称今后要以此为中心,努力创造地方活力。 受疫情影响,日本经济遭遇重创。日本内阁府上周发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7.9%,按年率计算下降28.1%。此外,日本出口持续低迷。日本财务省16日公布的贸易初步统计结果显示,8月日本出口额连续第21个月同比下降。由于汽车出口持续低迷,8月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14.8%至5.23万亿日元,降幅较上月的19.2%有所收窄。据经合组织的报告预测,今年日本经济将萎缩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