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家险企调升权益投资上限 数千亿增量资金在路上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权益投资实施差异化监管后,各家险企依据偿付能力等因素,迎来8个不同档位的权益投资上限,最低10%,最高45%。具体每家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上限是多少?权益投资空间提升的都有谁?二季度末最新偿付能力数据提供了一些线索。 按最新偿付能力数据推算,权益投资额度缩减的多为中小险企,而大公司则多为保持30%不变或获得提升。从大型险企来看,中国人寿等8家大型险企的权益类投资上限提高5个百分点、人保财险提高10个百分点,以其2019年末资产计算,这9家大公司的权益投资空间提升4500亿元。 60家险企权益投资额度将缩减 各家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主要依据上季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确定。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143家保险公司已发布二季度末偿付能力,若只考虑这一指标,则这些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变化情况为:55家权益投资额度下调、33家维持30%上限不变、55家提升。 其中,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为负数,权益投资受限;君康人寿、渤海财险、安心财险等19家险企的偿付能力介于100%~150%,权益投资上限将从30%降至20%;复星保德信人寿、英大人寿、前海联合财险等35家险企偿付能力介于150%~200%,权益上限将从30%降为25%。 另外还有25家上市系险企和被接管险企未发布二季度末数据,据其一季度末数据,有5家综合偿付能力在200%以下,若二季度没有大的提升,其权益比例上限也将下调。其中,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权益投资上限或将降至20%,国华人寿、太保安联健康、易安财险的权益投资上限或将降至25%。 那么,权益投资比例上限“遭降”,对险企投资影响有多大?一家中小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对记者称,权益投资比例降低目前对公司不会有影响,因为公司现在实际投资的权益资产占比未到20%。公司出于稳健投资考虑,暂不会大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 不过他表示,从长期看,权益比例较低可能会是一个制约。“这和不同公司的投资策略有关系。如有的公司极其看好权益类投资,这种限制后果可能就非常严重。”他说。 他认为,从整体大方向来看,监管是鼓励保险资金加强权益类投资的,但毕竟还是要控制风险,尤其是偿付能力的风险。所以此次权益投资差异化监管的思路是,鼓励大公司、好公司多投,同时适度限制小公司、弱公司的权益投资。 68家权益投资上限提升 是否“加仓”需要权衡 根据新规,综合偿付能力超过250%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可提升,最高至45%。据统计,有55家非上市险企满足这一条件,上市系险企方面,依据目前一季度末数据,也有13家将获得提升。据此计算,68家险企可能获得额度提升。 据记者统计,权益类资产配置差异化监管后,中国人寿等8家大型险企的权益类投资上限提高5个百分点,人保财险提高10个百分点,以其2019年末资产(合计约8.4万亿元)计算,这9家大公司的权益投资空间提升4500亿元,这将大概率为权益市场带来具备长期投资属性的增量资金。 从保险行业整体看,目前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不到23%,距离原上限30%仍有一定空间。另据国寿集团6月9日披露,其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20.33%。 多家大型险企也曾提及差异化监管后的投资思路。中国人保原董事长缪建民在今年6月份股东大会上表示,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是否提高、提高多少,要平衡好两方面因素。一方面,要通过增加权益投资提升收益、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要控制权益投资增加程度,避免在国际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实施后权益资产价格变化给报表带来太大波动。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7月23日表示,泰康将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积极参与权益类投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信用风险事件或侵蚀险企利润 多公司计提减值损失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信用风险对险企的部分投资正带来不利影响,其利润或受到侵蚀。 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资信”)7月份发布的29份险企跟踪评级报告中,《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多家保险公司投资的债券和信托等项目出现了信用风险事件。与此同时,近日部分险企在对偿付能力报告进行解释时,也提及部分投资项目的信用风险问题。这些事件或将对险企利润产生侵蚀,大多数公司已经计提了减值损失。 尽管债券等固收资产出现了一些信用风险事件,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险资投资的基础配置,固收类产品仍然将维持很高比例。但与上一年的占比相比,各险企升降各异,在债券等固收领域,险企的风险偏好也有所不同。相关机构研究指出,下半年债券市场风险仍然较高,金融机构需要做好防范。 部分债券和信托项目现风险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从2016年以来不断增加,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也由2017年年底的0.50%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02%。中小险企对投资收益的依赖性较高,在宏观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事件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小险企面临的债券信托等投资项目风险事件也不断增加。”某保险资管公司固收业务负责人陈栋(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渤海人寿近日发布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看,其在一季度阶段性盈利后二季度再度陷入亏损,该公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业务配置的部分信托产品存在交易对手信用违约,利润受到个别投资资产计提大额减值的影响。”该公司表示,正持续大力推动相关项目的风险化解工作,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资产对其利润的影响。 中债资信发布的金融机构跟踪评级报告也提及了诸多案例。 具体来看,长城人寿持有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公募债券和信托计划)发生信用风险的金额为18.1亿元,目前已计提资产减值13.08亿元,对利润造成侵蚀。 7月24日,中债资信在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年末,该公司1.5亿元公募债面临信用风险事件,已计提减值0.91亿元;同时,其面临1亿元不动产计划底层资产信用风险事件,目前资产仍处于处置中阶段,需关注这些资产资金回收情况。“总体看,公司投资风格较为稳健,投资收益率有所上升,但需关注投资收益波动性和部分面临信用风险事件资产的资金回收情况及未来投资收益率稳定性情况。”中债资信指出。 此外,根据中债资信报告,在投资方面,英大泰和财险涉及违约项目金额2.5亿元,计提0.65亿元减值损失,需关注后续处置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由于来自行业内外的竞争日益激烈,保险负债的成本没有同等程度的下降,所以险企需要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这就需要适当提升投资的风险容忍度,包括更多配置股权类资产、房地产和另类资产,也包括投资更低信用等级的固定收益产品,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情况。 王向楠指出,险企的投资通常不复杂、嵌套少,很容易穿透到底层,但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基础性的资产、过去较好资质的债务人也可能违约。多险企面临债券信托等投资项目风险事件,既有市场整体环境的原因,也反映出不少险企的风险判断能力较弱。 “一般而言,高等级的信用债收益率较低,各机构的风险偏好不同,部分机构愿意冒一定风险去博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固收仍是主力 从险企的大类资产配置来看,固定收益类资产仍然是险企最主要的配置领域。不过,不同险企的投资策略有明显差异,多数公司权益类投资资产占比有所上升。 陈栋表示,随着债券市场和非标资产收益率的同步下降,大部分险企均面临资产负债成本收益错配,通过积极布局“固收收益+”资产,同时加大权益类资产和另类资产的配置。 具体来看,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投资资产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和信托计划为主,但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由2018年的49.67%下降至43.69%,权益类投资占比由2018年的12.96%大幅升至20.31%。 农银人寿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为43.65%,同比下降6.82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占比上升4.62个百分点至12.71%,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占比分别为22.74%和15.94%,基本保持稳定。 而民生人寿投资资产中的固定收益类资产2019年的占比为57.01%,较2018年上升2.17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占比21.01%,较上年上升3.17个百分点。百年人寿2019年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从2018年的47.51%提升到55.83%。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投资资产中的固定收益类占比48.49%,较上年上升11.55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占比上升10.08个百分点至22.87%,流动性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占比分别为3.31%和25.33%。 从险企的债券投资来看,各公司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固定收益资产是险企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的基本工具,在险资运用中有基础性地位,所以该领域的违约风险上升对险资的影响很大。”王向楠表示,险企需要改进投资决策的流程方法、吸引更专业的投资人才以及积累经验。 下半年还需持续关注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中国银行研究院7月28日发布研报指出,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杠杆率的攀升可能会继续提升企业的信用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 同时,中诚信研究院指出,上半年债券新增违约主体11家,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40%,债券违约规模共计566.61亿元,同比增加12%。下半年信用债到期压力大,疫情冲击下部分发行人偿债压力较大,叠加下半年信用债净融资额度有限,债券市场违约率或反弹至0.75%左右。 王向楠认为,经济在快速反弹后仍然面临多种固有约束和新的不确定性,市场流动性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迹象,中小企业整体上的经营状况和融资环境仍没有明显改善,所以下半年或明年的债市和信托的违约风险更加值得关注。 在陈栋看来,目前债券违约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由于他们的违约率高,因此,其在债券市场面临的再融资压力仍然较大,不过央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行对冲,下半年或明年的违约风险预计不会出现巨大变化。 据他介绍,今年一季度末,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年末提升0.35%,连续九个季度增加。随着《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和部分信托公司风险事件的爆发,整个信托行业未来仍面临较大的整顿压力。
增厚偿付能力安全垫 险企纷纷增资发债“补血” 7月30日,银保监会和央行就《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和改进偿付能力监管,将险企偿付能力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际上,2020年以来,险企已经在加速“补血”。除直接增资外,积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业内人士认为,险企积极利用增资发债“补血”,一方面是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留足空间;另一方面是出于偿付能力方面的考量。随着保险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需要持续补充资本,以保证偿付能力的稳定。 积极“补血” 7月23日,银保监会批准建信人寿将注册资本由44.96亿元增至71.20亿元。同月,英大保险资管、国任财险、中煤财险的增资申请获得银保监会核准。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已批准的增资主体还包括利宝保险、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招商局仁和人寿、融盛财险、现代财险、阳光财险等。综合来看,增资主体不仅包括寿险公司、财险公司,还包括保险资管机构和再保险公司。 与此同时,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强势“补血”。分析人士称,资本补充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保险公司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融资成本较低,而且可以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投资者认购更加活跃。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因不涉及现有股权比例的变更,且审批标准和发行程序相对简单,周期更短。同时,随着市场利率下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利率也相对走低,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不少险企青睐。 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至今,已有11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发债规模合计529.5亿元。其中,发债规模破百亿的有平安人寿和新华保险,发债额度分别为200亿元和100亿元;中华联合人寿和珠江人寿规模则较小,分别为6亿元和3.5亿元。从票面利率来看,11家险企中,新华保险、平安人寿、人保财险等6家险企票面利率处于3%-4%区间,民生人寿、长城人寿、中英人寿和珠江人寿票面利率均超5%。 保持偿付能力稳定 分析人士称,险企补充实际资本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股东投入、上市和再融资、盈利积累、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和保单责任证券化产品等。目前,增资和发债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险企积极利用增资发债“补血”,一方面是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留足空间;一方面是出于偿付能力方面的考量。 有保险业人士表示:“受疫情影响,不少险企上半年经营压力加大,部分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给下半年展业留足资本空间,保险公司选择通过发债进行资本补充。” 近年来,险企每个季度按监管要求公开发布偿付能力报告。偿付能力排名靠后的公司声誉受到影响,所以有增资提高排名的压力。在“偿二代”体系下,资本不足会被限制开展新业务等,保险公司都比较重视。 “偿二代”是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第二代制度体系,于2016年正式实施。与“偿一代”下保险公司规模越大资本要求越高相比,“偿二代”更加注重保险公司的风险大小及风险管理能力,整体监管框架可分为三支柱。其中,一支柱为“资本充足要求”,二支柱为“风险管理要求”,三支柱为“信息披露要求”,分别从定量、定性、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 监管新动向 “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的企业,要持续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来满足理赔、兑付和退保支出。具体到监管要求上,应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金。”一位保险分析人士指出。 7月30日,监管部门发布的一则通知,将险企偿付能力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按照《征求意见稿》,当一家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三个指标同时满足,其偿付能力才算达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为重点核查对象。 《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应建立发展战略、经营规划、机构设立、产品设计、资金运用与资本规划联动的管理决策机制,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提升内生资本的能力,运用适当的外部资本工具补充资本,保持偿付能力充足。 记者 薛瑾 黄一灵
险企股权变动频繁 年内变更事项已发生33例 本报记者 冷翠华 险企股权变动,往往会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险企股权变更事项已达33例,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2家、人身险公司7家,部分险企将近一半的股权易主,多家险企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向三分之一集中。 外资对国内险企频频出手 在今年险企股权的受让方中,外资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相关信息显示,已有多家外资巨头通过认购险企股份、收购险企股权等方式,加大对中国保险领域的布局,并对中国的险资机构进行了大手笔增资。 6月9日,泰山保险发布公告称,引入外资股东安顾财险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者增资8.82亿元。此次增资后,山东高速集团持股8亿股,占比从39.4090%下降为29.5967%;新进股东安顾财险持股24.8983%,为第二大股东。这也是德国安顾集团在中国布局人身险业务后的再一次出手,目标是财险业务。 安达保险加大在中国的保险业布局,则是通过收购险企股权的方式进行。6月22日,上市公司君正集团发布公告称,华泰保险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君正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将其持有的华泰保险合计15.31%的股份转让给安达天平再保险。此次转让后,“安达系”保险公司合计持有华泰保险股份占比升至46.2%,距离绝对控股仅一步之遥。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金融开放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取消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限制。在此之后,友邦人寿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汇丰人寿有望成为第二家。 5月11日,汇丰人寿发布公告称,作为公司原股东之一的国民信托将向另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出售其持有的公司50%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国民信托将彻底退出,汇丰人寿将由汇丰保险(亚洲)100%控股,成为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此外,为加大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于2月10日发布公告称,其股东汉诺威再保险决定增资15.6亿元,使之注册资本由25.45亿元增至41.05亿元。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的密度和深度已有较大提升,不论是行业巨头还是中小险企都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吸引力也更强了。”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证券日报》表示,中国居民已具备更高的保险知识和素养,教育和培养客户的成本较低。同时,中国保险产品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行业生态已较大程度构建起来了。“未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会加快进入,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会在股权、分支机构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加速扩张。”他表示。 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趋近上限 截至目前,年内已有多家险企发生大比例股权变动,部分发起股东撤离,部分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被分散转让股权,变动后的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三分之一,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要求保持一致。 3月3日,东海航运发布公告称,作为发起股东之一的人保财险将所持公司4亿股(占比40%)股份转让给宁波开发投资集团和宁波市金江投资公司,彻底退出股东之列。交易完成后,宁波开发投资的持股比例从20%升至30%;金江投资作为新进股东,持股30%。资料显示,东海航运作为国内首家航运保险法人机构,成立于2015年12月,2019年仍在亏损。 幸福人寿的大股东也选择了退出。公司在7月20日发布公告称,信达资产将持有的50.995%股份全部转让给诚泰财险和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其中,诚泰财险受让30%股份,东莞交投受让20.995%股份。 在股权变动中,部分险企的单一最大股东持股升至上限附近。上海人寿4月8日公告称,上海和萃实业和上海洋宁实业分别将其持有的82500万股(各占13.75%)全部转让给览海控股(集团)和其他3家股东。交易完成后,作为上海人寿主要发起人的览海集团持股比例从20%升至32.80%,已接近单一股东对险企的持股上限。 王向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若非特殊情况,险企股权的受让方无论是不是险企的已有股东,转让后的持股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限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助于避免公司出现“一言堂”,避免出现大股东故意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避免公司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或高风险行为无法得到纠正。这也反映出,监管层对险企的风险偏好较弱,希望险企稳健经营。 不符合资质将无缘险企股东 在今年的险企股权变更案例中,还有一起交易是因新进股东不符合银保监会资质要求而引发的二次转让交易。7月22日,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北京大洋润峰经济咨询公司在2016年11月份经法院执行拍卖,取得北京联拓奥通汽车贸易公司持有的公司股权2250万股(占比2.25%),但经银保监会审核反馈,大洋润峰不符合该公司股东资质要求,因此,2019年3月,大洋润峰进行股权转让,受让方为北京捷峰联众汽车贸易公司,每股1.02元。该公司同日公布的另一起股权交易价格为每股1.3元。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引入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的“干干净净的股东”,是确保保险公司可持续经营和提升治理有效性的根本。
保险巨头定调下半年工作: 纵有大挑战也依旧力保全年目标 记者 冷翠华 近期,各大险企陆续召开年中工作会议,定调下半年的重点工作。7月23日,中国人保集团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尽管各家公司上半年的“成绩单”有优有良,但无一例外,在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且外部因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险巨头一致不改全年工作目标,提出对这一目标要“全力推动”“奋力实现”“全力以赴”…… 上半年保费实现增长 回顾上半年保险业的发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诸多既定计划,尤其是人身险的线下代理业务一度掉入冰窖。不过,整体来看,保险巨头保费收入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具体来看,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52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一季度4.07%的同比增幅明显改善。同时,从全行业来看,根据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由此可见,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保险行业上半年的业务保持住了增长势头,同时,二季度以来,险企正在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下半年的业务发展与上半年相比将进一步复苏。 不过,从上半年的净利润来看,分析人士的预测就不那么乐观。目前,多家券商发布研报对上市险企上半年的净利润进行前瞻性预测,尽管各券商对具体险企净利润的预测数值相差较大,但整体都持同比下降的观点。其中,中金公司认为,预计上市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2%;申万宏源的预测值为同比下降24.7%;海通证券的预测值为同比下降25%。 净利润的同比下滑有其特殊原因。2019年5月份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并追溯2018年。申万宏源解读认为,2019年二季度所得税体现了2018年一季度到2019年二季度连续6个季度的实际税率降低效应,体现在当期的非经常性损益中,因此,今年上半年险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更具有参考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同比情况要好得多。 多举措力保年度目标 下半年已经开始,保险巨头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年度目标是否要调整?记者从近期召开年中工作会议的险企得知,尽管受疫情影响,下半年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险企皆不改年度目标,将多举措去奋力实现既定目标。 在昨日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中国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王廷科强调,下半年,要坚持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动摇,坚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3411工程”不动摇,同时在发展方式上谋新机、开新局、推创新、促转型,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包括攻坚克难,确保全力达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项目,推动“3411工程”落地见效;坚持效益优先,着力推进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守住风险底线,扎实抓好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等。 在7月21日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强调依靠改革创新育新机开新局。他指出,当前,“重振国寿”面临复杂性增加、变化性增强的大环境,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重点按照“全面推进三大转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全面加快科技化创新、全面深化综合化经营改革”这四个方面推进下半年工作。三大转型指的是“向销售服务并重转型、向人力科技双轮驱动转型、向价值规模有机统一转型”。王滨表示,这是重振国寿的根本之举,是后疫情时代推进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核心轴是价值创造。 同时,中国人寿集团总裁袁长清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四个统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业务发展,统筹兼顾业务规模与业务价值,统筹推进战略落地与管理变革,统筹处理业务经营与风险防控。“奋力实现全年经营目标。”袁长清指出。 在近日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新华保险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提出,要“坚定航向、乘风破浪”;要看清市场形势,找准优势,突破格局,建立规模优势;打造特色,建立竞争优势;寻找突破口,建立新兴优势。同时,要看清脚下原点,找准目标,建立护城河,“高筑墙,广积粮”,为实现长期目标、发起战略决战构建基础。他还明确了严守投资风险,把握后疫情时期投资机遇;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产业协同等八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年度目标达成。”李全指出。 此外,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近日在年中工作会上坚定表示,要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任务,要跑赢大市、争先进位、稳定增长、提升价值。太平人寿在7月22日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明确了“三个必须”,即目标必须达成、变革必须深刻、方位必须精确。
酝酿许久的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提高相关政策终于落地。在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根据偿付能力等指标,对险企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进行差异化设置,最高能够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 45%,这高出此前30%监管“天花板”足足一半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也被视为监管送出的一份“险资大礼包”,一时间,千亿甚至万亿险资将注入资本市场的观点再出。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满足通知所规定的偿付能力要求,能够突破此前30%比例限制的险企多达几十家,其中也包括绝大多数上市大型险企。 这意味着即将有大量险资加仓A股吗?据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确有保险公司的权益性资产比例已接近此前30%的上限,但从近两年数据来看,大多数大型险企的权益性资产投资比例离此前30%的上限仍然有空间。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该政策的长期利好意义更大于短期为A股带来大量增量资金的效果。一方面,根据偿付能力等指标来进行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的差异化监管更为精准,对于经营稳定的险企来说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自主权,有利于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同时为资本市场输送长期稳定的资金。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大多数大型险企的投资比例上限得以提高,但短期内险企并不会就此盲目加仓,还是会在权衡各方面之后根据自身情况来操作。 谁能加仓? 根据通知中提到的八档差异化监管,在不存在通知中列举的一些风险情况的条件下,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250%的险企,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余额占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能突破此前30%的限制。 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上披露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近170家产寿险公司中,达到2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门槛的有70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财险等大多数上市大型险企,它们今年一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250%-300%之间,按照通知规定,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可以由原来的30%提高到35%。 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能够超过350%,从而触及45%的监管比例“天花板”的,则有37家。不过,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规模不大的中小险企,其中有多家外资险企,由于业务结构、业务规模、刚完成增资等各种原因,它们的偿付能力较高,但同时其中多家险企的投资策略都比较谨慎,权益性资产配置普遍较少。 事实上,险资权益性资产投资比例的提高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监管层也多次公开提及将会提高符合条件险企的权益性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由于监管口径中权益性投资不仅包含上市公司股票、股票型基金,还有未上市股权、私募股权基金等,确实有些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接近30%上限,有点捉襟见肘。”一名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不过,从险资整体来看,即使是之前30%的额度,其实险资整体上也没有用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 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业资产总额为21.72万亿元,由此计算,站在今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上季末(一季末)4.38万亿元的权益类资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20.17%。 而保费占到市场规模接近六成的上市险企,即使在今年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举牌潮,但其权益类投资比例离30%仍有距离。 以今年举牌了3次的太平人寿为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其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9.45%。国寿集团今年一季度的合并权益类资产账面价值占当季合并总资产的比例则为20%;而一向以投资稳健著称的中国太保集团这一比例则更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国太保的当季上述比例仅为13.3%。 会加仓吗? 在通知发布之后,有市场人士随即算了一笔账,用提升的比例差来计算,预计对于A股会有千亿甚至万亿的增量资金涌入。 不过,大多数资深业内人士认为,调整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者的结构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至少短期内并不会有大量的险资因为比例调整而跑步入场。 “尽管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有所提高,但险资也并不会盲目入市,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有合适的、优质的标的,而要在目前市场中精准地寻找出这样的标的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上述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况且,大型保险公司的权益性资产仓位并不是简单地由投资部门决定,需要考虑产品、精算、财务、偿付能力等方方面面来决定,这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如果觉得大类资产的风险阈值已到,就不会贸然增加仓位,甚至会有减仓的可能。我们一年里做波段的次数很少。” 天风证券也表示,短期角度,出于风险偏好和新金融资产会计准则的考虑,保险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可能不会很快增加权益配置。因此考虑当前时点,文件的发布可能更多表达了决策层对市场的呵护。 在众多业内资深人士看来,相对于短期的市场增量资金,这次通知所带来的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进一步市场化及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长期积极意义显然更重。 “虽然我们暂时不会用足这个额度,但此次政策能够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指标,让经营稳健的‘好孩子’能够有更大的空间来进行资产配置,同时防止一些指标有所欠缺的险企激进投资所带来的进一步利差损风险,对行业的意义是很大的。”上述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 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表示,通知强调基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差异化比例监管,不仅赋予了保险公司配置权益资产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度,而且保证了资产端与负债端保险业务发展的匹配性,体现了“有多少钱干多大事”、“有多少资本做多大生意”的基本商业原则,并再次重申了监管要求:保险资管机构要获得更多权益配置空间与保险公司自身业务的经营发展密切相关,以确保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在“双轮驱动”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 平安资管董事长万放解读称,在资产荒和利率下行的双重压力下,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难度加大,根据公司偿付能力的不同,放宽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利于优秀的保险公司配置更多的优质资产,化解潜在的利差损风险。同时,有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鼓励以险资为代表的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增加了集中度风险监管指标,进一步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单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以此分散类别和品种投资风险,这进一步强化了保险资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理念。 “保险资管机构在拥抱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放宽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市场、流动性等风险,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监管要求,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秉承审慎稳健运用、长期持有为主的基本原则开展权益类资产投资。”万放表示。
五大险企半年入账1.5万亿元 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旗下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增 羊城晚报讯 记者程行欢、实习生陈恭梓 截至目前,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数据全部出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险企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52万亿元。虽然今年上半年部分险种受疫情影响较大,但这一数据仍比去年同期的1.43万亿元提高了6.3%。 健康险爆发式增长 总的来说,各公司保费收入排名没有太大变化,保费规模最大的依然是中国人寿。但是,保费增速方面却出现较大分化,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下的人保健康增幅较大,中国太保下的太平洋寿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另外,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出现负增长。 从整体来看,中国人寿上半年保费收入4280亿元,同比增加13.17%;中国人保上半年保费收入3350.45亿元,同比增长4.25%;中国平安上半年保费收入4452.4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太保上半年保费收入2152.75亿元,同比增长4%;新华保险上半年保费收入968.79亿元,同比增长30.93%。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因疫情受的影响不小,整体保费增长缓慢,主要原因就是受寿险业务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拖累。 从险种来看,受疫情冲击,寿险业务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部分险企寿险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健康险需求爆发提振保费收入,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旗下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逾60%和45%。 方正证券非银分析师左欣然表示,三季度寿险业务新单与NBV将持续提升,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保险需求逐渐释放,叠加险企积极的增员策略,预计将持续助推下半年险企的业绩表现。 有望迎来明显复苏 险企负债端方面,有券商分析师称,下半年有望迎来明显复苏。从供给侧看,上市险企预计三季度将重新发力增员,带来保费增长的新动力;费用政策和考核制度将保持积极,激发代理人潜能;新版重疾险定义即将发布,料带动当期销量的显著改善。从需求侧看,对2021年“开门红”业绩保持乐观。 险企资产端方面,左欣然指出,当前经济复苏的确定性增强,6月PMI超预期,下半年经济反弹趋势渐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自4月低点提升至1月底水平,货币政策从“总量宽松”向“宽信用”转变,利率筑底明显,打消前期利差损隐忧。同时,权益市场迎来反弹契机,上市险企加重权益投资布局,投资收益扭转一季度颓势实现增长,拉大利差益,增厚利润水平。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确定性的改善以及各公司对代理人管理的逐步加强,叠加重疾定义修改的落地,各公司在产品策略上预计将积极应对,将带来三季度新单的较好的改善,同时四季度开门红战果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