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举办云上揭幕活动,标志着中国太保养老产业布局的起步项目——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正式亮相。活动现场还向成都社区的首批意向入住保险客户代表颁发了证书,体现了中国太保以客户体验最佳为追求目标,全力做好太保养老服务的信心与决心。 云上揭幕,体验馆零距离触达新时代养老生活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揭幕活动严格控制了现场参与人数,首度采用云上揭幕的方式,通过现场直播让广大太保客户和营销伙伴第一时间了解到体验馆开放后的内部设施设备和各项体验活动。直播历时三小时,逾10万人上线观看云直播,为太保家园打call。 体验馆呈现了成都社区独立公寓的5个主要户型,并将社区在建筑材料、软装家具、灯光空气、温度湿度、色彩声音等多个方面精心规划做了集中展示。同时,在公共区域还安排了茶艺、花艺、书法、美食等未来社区内的部分活动供参观者体验,全方位切身感受新时代的养老生活方式。 精品社区+专业服务,助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设 2019年,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6.04万人,占户籍人口21.0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养,是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重要一环。同时,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对西部其他地区老人异地养老一直有很强的吸引力。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众对健康、养生、养老需求也日益迫切,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已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作为中国太保在成渝都市圈的大型旗舰养老社区项目,各方面都投入了丰厚资源。在硬件方面,成都社区与世界一流的设计、建设、管理团队合作,应用绿色建筑、智慧养老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打造出健康长寿的美好家园。在建设阶段已先后获得第56届金砖奖“最佳国际在建项目”大奖、美国WELL建筑中期认证、四川省房地产协会颁发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得到业界充分肯定。在软件方面,除了提供精细化的基础服务之外,社区还设计了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各项文娱活动。社区明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后,相信将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健养产业的“精品窗口”,为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推进太保家园全国布局,“保险+养老”综合解决方案赢得市场认可 目前太保家园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厦门、南京6个城市落地7个养老社区项目,“东西南北中”的养老产业全国布局正在形成,“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全龄覆盖产品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021年,除了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建成运营外,大理国际乐养社区将在年底投入试运营,此外杭州、上海普陀、上海东滩3个社区的体验馆和样板段也将逐步开放。太保家园养老社区从蓝图变现实,对太保的客户生态圈建设和服务增值的促进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基于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和高品质养老服务,中国太保推出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也赢得社会的积极认可,太保家园入住资格函发放已超万份,入住资格持有人包括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奥运会拳击冠军邹市明、著名指挥家陈燮阳等。养老投资板块已成为中国太保转型2.0的重要发力点和寿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关于成都医学城: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温江,在277平方公里热土上专注于深耕大健康产业,努力构建“三医两养一高地”全域健康产业生态圈。成都医学城是成都市和温江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总规划面积114.7平方公里,主导发展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大数据/AI,承担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战略支撑功能。 成都医学城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功能区建设若干要求,围绕“国际健康产业高地、西部创新公园城市”战略定位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三步走奋斗目标,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功能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园区目前已获批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最佳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特色小镇;被德勤、生物谷、中信证券等知名机构评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潜力园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中国最佳医疗健康产业园区”“中国最佳医疗健康产业园区TOP10”。
如果12小时内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系统将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或社区志愿者会立刻上门探视。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网友纷纷点赞。 “非常有安全感”,独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闪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智能水表根据用水量预警,既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又能及时发现险情,着实是“妙招”,更是贴心之举。据悉,这只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同样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守护人”。 暖心之余,也值得深思。 一是关爱老人要“走心”,养老服务要务实。“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地方管理者更应关注社区服务有哪些不足、可以做出怎样的改进。安装智能水表、一键呼叫等设备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开办社区食堂、提供家政服务则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从老人角度出发,努力破解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减少老人的后顾之忧,养老服务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理当以人为本,技术需要“适老化”。生活中,许多老人面临“数字鸿沟”,没能享受“科技红利”,这一问题不容小觑。智能水表的“创新性”在于,不是让老年人“适应”新技术,而是让新技术“适配”老年人。这种转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人性化思维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适老应用”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 三是智慧养老是“朝阳产业”,有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从“智能家居”到服务网络,可形成新产业链、催生新业态。 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12月12日上午,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举办云上揭幕活动,标志着中国太保养老产业布局的起步项目——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正式亮相。活动现场还向成都社区的首批意向入住保险客户代表颁发了证书。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揭幕活动严格控制了现场参与人数,首度采用云上揭幕的方式,通过现场直播让广大太保客户和营销伙伴第一时间了解到体验馆开放后的内部设施设备和各项体验活动。直播历时三小时。 体验馆呈现了成都社区独立公寓的5个主要户型,并将社区在建筑材料、软装家具、灯光空气、温度湿度、色彩声音等多个方面精心规划做了集中展示。 2019年,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6.04万人,占户籍人口21.0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养,是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重要一环。同时,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对西部其他地区老人异地养老一直有很强的吸引力。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对健康、养生、养老需求也日益迫切,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已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作为中国太保在成渝都市圈的大型旗舰养老社区项目,各方面都投入了丰厚资源。在硬件方面,成都社区与世界一流的设计、建设、管理团队合作,应用绿色建筑、智慧养老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打造出健康长寿的美好家园。在软件方面,除了提供精细化的基础服务之外,社区还设计了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各项文娱活动。社区明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将为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太保家园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厦门、南京6个城市落地7个养老社区项目,“东西南北中”的养老产业全国布局正在形成,“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全龄覆盖产品和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021年,除了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建成运营外,大理国际乐养社区将在年底投入试运营,此外杭州、上海普陀、上海东滩3个社区的体验馆和样板段也将逐步开放。太保家园养老社区从蓝图变现实,对太保的客户生态圈建设和服务增值的促进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基于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和高品质养老服务,中国太保推出的“保险产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也赢得认可。截至目前,太保家园入住资格函发放已超万份。养老投资板块已成为中国太保转型2.0的重要发力点和寿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意味着发展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业务势在必行。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也于近日透露,银保监会正在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着力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围绕养老金融长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特征,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和优化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办内部研讨会“养老金融业务的规范与创新”,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第三支柱发展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系统建设较为复杂,常规改革难以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匹配。二是养老产品特征不明确,产品设计和监管框架有待优化。 未来,可从三方面入手推动第三支柱商业养老市场发展。首先,从合格金融产品以及专业金融机构两方面入手,鼓励市场更多探索。其次,同步推进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合格金融产品和合格投资管理机构的机制建设。最后,养老产品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现有监管框架应考虑做出适当调整。 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亟待发展 我国养老金融保障体系存在短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亟待发展。当前,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资金不足,空账运行较为明显;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迅速,但人群覆盖范围小,只覆盖约2000万人,以央企和国企为主。在社会和企业养老体系面临瓶颈背景下,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比较来看,美国的第二、三支柱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居民养老主要来源。截至2018年底,美国第二、三支柱占养老金融体系总规模达到90%,其制度设计强制性、灵活性与吸引力兼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各类资管机构参与度高。 推动补充养老金融体系发展,既可服务于企业直接融资,又可满足居民养老需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养老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对服务企业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支撑产业变革有重要作用。有观点认为,养老资金形成的动员资本是一国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的压舱石和根基,以美国为例,养老资金形成的规模、期限和风险偏好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稳定资本,支撑了产业迭代升级。 从居民角度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演变、金融发育程度加深,居民对养老金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有助于丰富居民资产配置选择,在保证一定安全性基础上为居民提供更高收益。有助于实现个人投资者从依靠住房、储蓄养老向依靠投资与金融产品养老的转变。 我国第三支柱发展面临两方面问题 当前,我国第三支柱发展仍较为滞后,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 在制度设计层面,个人养老金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仅靠常规化推进难以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匹配。参考国际经验,成熟的个人养老金系统需要建立个人养老账户、需要经监管认定的合格养老金融产品、专业管理机构,以及高度协调的监管制度,系统建设需花费较长时间。而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随着时间推移,养老需求将越发急迫,因此,仅靠制度层面的推进恐难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匹配。 在养老金融产品层面,当前产品设计仍显不足。其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养老特征不突出。目前市面上的养老产品定义不清晰,除了期限较长外,较难与养老主题找到契合点,关键的申赎制度也与一般理财产品没有差别,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其二,策略开发与产品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养老产品未能自成体系,可提供给客户的产品策略、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其三,监管框架未能对养老产品做出例外解释和规定。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等普适性法规下运作,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未有独立政策安排。 基于我国现实情况渐进推进养老金融发展 首先,从合格金融产品以及专业金融机构两方面入手,鼓励市场自主创新。在初期账户和制度体系不健全情况下,可以从合格金融产品以及专业金融机构两方面入手,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鼓励市场自主创新。 一方面,监管部门应结合市场现实,对合格养老金融产品的内涵予以清晰界定。业界专家认为,有必要对养老产品予以整体规范和统一,包括对产品名称、风险评级、风险提示书、信息披露、起投金额等标准予以统一。监管专家认为,对养老产品予以界定,进一步梳理养老金融产品的细节特征,明确养老金融产品与一般理财产品的差异,也有助于厘清监管规则(如资管新规)是否应该对养老产品区别对待。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类型金融机构参与养老金融服务。业界专家认为,监管可以适时考虑引入更多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以往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领域较多,如今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各类资管机构都有意愿参与进来。最终目的是不再依靠行政管理部门设计产品,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金融机构产品设计能力,尊重市场选择。 其次,同步推进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合格金融产品和合格投资管理机构的机制建设。会上专家讨论聚焦在,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应该如何权衡好推进个人养老金账户建设(即制度推动)与推进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发展(即市场推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商业养老体系最终需要制度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需要建立起个人养老账户,并在账户下对接合格金融产品与合格投资管理机构。因此,账户建设与养老产品设计在当前是并行不悖的,最终也会组合成有机整体。 最后,基于养老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现有监管框架应考虑做出适当调整。有观点认为,养老产品同时具有商业性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前者意味着养老产品需要资管新规等制度予以规范,后者则意味着养老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特殊政策安排。在明确养老产品具体内涵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对养老产品的相关监管做适当的特殊规定。这些特殊规定包括:对养老产品投资范围适当放开,考核机制适当放松,流动性安排上予以支持等。与此同时,为了契合居民养老的现实需求,养老产品在安全性方面的监管要求不能放松。 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
6月4日新华网主持人刘燕走进泰康燕园,探寻泰康保险应对社会挑战和转变的奥秘。 伴随长寿时代的到来为老年群体营造满足当代养老需求的家成为了泰康保险集团深度探索的课题,13年前泰康突破传统寿险业务,尝试进入养老服务领域,2019年底,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落地全国18个城市,实现全国东西南北中运营,入住居民3000余人。 社区配建一家医院,集医疗、保健、颐养为一体的全科诊所,为居民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越来越高的性价比,始终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作为设计的核心,极力打造温馨的居住环境,也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如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提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三支柱的发展尚不均衡。第一支柱政府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广覆盖低保障,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第二支柱雇主统筹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低,增长陷入瓶颈期。因此,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障产品未来承载着重大期望。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包括个人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个人储蓄等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其中,个人养老年金保险可以对抗市场风险、长寿风险,更好地契合了养老需求,因此被市场给予厚望。 响应监管号召 纾困养老难题 今年1月,银保监会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发展有助于实现养老金融产品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对此,各保险公司积极行动,加大产品创新。 作为国内首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险”)近期推出 “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首期上线 “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该产品具有收费低、领取灵活、条款清晰、产品纯粹等特点。 该产品于2020年5月1日正式上线。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安养老险公众号、平安好福利、平安口袋银行和陆金所APP等渠道线上投保,也可以在平安银行全国各大网点进行购买。 契合养老需求 财富稳健增值 具体而言,在最让消费者头痛的产品复杂度上, “安之心”设计简单纯粹,专注养老需求,并且条款描述简单,让客户能够轻松掌握规则。同时对于养老年金险的保障性和灵活性均有所兼顾。 保障性方面,“安之心”可以提供定期的年领或月龄养老年金,且管理费用较低(初始费低至1%,退保费用仅收3年)。 充分考虑到中老年人既有长期稳定养老收入的需求,又有重大疾病等短期突发状况下用钱的需求,资金长期积累常常有所顾虑。在产品灵活性方面,客户可以不定期、不定额、不定次地向自己的保单账户追加保费。而除了定期的养老年金领取外,该产品还支持客户灵活设置领取方式或退保,充分契合养老生活实际需要,在确保稳健收益的同时,也能灵活应对中老年人相对更高的意外和疾病等风险所带来的突发资金需求。 考虑到中老年人的需求,平安养老险对线上投保流程进行了大量优化,确保大部分中老年人可以顺畅地完成投保流程。同时开通了线下网点销售的方式,符合不同中老年人的支付习惯。 据悉,“平安心心相连”产品系列后续还将推出投资连结型年金保险,与“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实现零手续费的灵活转换(1年4次),可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保险消费者。 发挥专业优势 推动产品创新 在养老年金保险方面,平安养老险此前已建立了包含传统型及分红、投连、万能等新型产品的全系列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产品。2018年,公司成为首批具备个人税延养老年金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并推出三款税延养老保险产品。 据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介绍,此次推出“平安安之心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弥补了平安养老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领域的空白,也是平安养老险发挥养老的定位优势,向C端转型的重要创新举措,大力布局个人养老保险市场。 平安养老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成立16年来专注养老市场并拥有丰富经验。公司希望凭借十多年团体养老市场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帮助更多人实现“拥有平安、幸福养老“,把“家家有平安”的美好承诺带给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