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公告,公司拟向林芝腾讯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70.34元/股,募资总额不超6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同时,公司与林芝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林芝腾讯将通过智慧零售、云计算、云服务等方面全面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助力“新零售”战略发展。 【相关报道】 四维图新参股公司六分科技增资扩股引入战投林芝腾讯 四维图新公告,公司参股公司六分科技全部股权投前估值为11.2亿元,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拟以12,000万元认购六分科技6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投后持股比例为9.53%,并与其及其它相关方签署《增资协议》,公司拟放弃此次的增资扩股优先认购权。林芝腾讯的增资完成后,公司对六分科技的持股比例降为35.72%。同时六分科技与腾讯大地通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林芝腾讯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地通途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表示,本次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六分科技增发新股引入新的投资者,促使六分科技获得充分的战略资源和资金支持,提高六分科技在高精度定位领域的竞争力。
今日腾讯股价延续此前上涨趋势,年内涨幅高达26.7%。按除权后的价格算,已经突破2018年1月29日的高点,达到历史新高。 如果将这两年腾讯的股价走势与以往的对照来看的话,可谓是有些惊心动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回撤幅度来看,腾讯在2018年的回撤幅度仅次于2008年和2011年,这两年分别是因为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腾讯股价大幅下跌。而从回撤后反弹的速度来看,这一次则要明显慢于前两次,时隔两年半以后,才抹平之前的跌幅。 在这两年半时间内,腾讯走出了一个大"V"型反转。虽然如今腾讯的股价与两年半以前并无二致,但我们不能假装这两年半时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悟已往之不谏",重要的是腾讯在这两年半的时间内变了什么,什么没变。"知来者之可追",或许新高后的腾讯,才刚刚开始。 01 2018年5月5日,一篇《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横空出世",这篇据说全网阅读量上亿的文章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引发了一次全网对腾讯的大讨论。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文中的一些提法确实是反映了当时相当大一部分投资人对腾讯的共识,譬如腾讯的"投行化",腾讯的"流量+资本"的公式正在丧失优势,"赛马机制"内耗严重,以及腾讯组织架构的落后和低效等等。 据说《腾讯没有梦想》发布之后,腾讯的高层非常重视,刘炽平都站出来回应了"没有梦想"的说法。 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也很巧,刚好在腾讯从最高点下跌的半山腰,更刚好在腾讯"改革"的前夕。 不到五个月后,腾讯迎来了成立20年来的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并且以此为契机,腾讯接下来在战略上的转向和调整,逐渐打消了外界对"腾讯没有梦想"的疑虑。 02 回到两年后的现在,再来看腾讯的话,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了。 首先是饱受诟病的"投行化"。我们看到这两年腾讯对外投资的量并没有降低,腾讯的战略是一如既往的,即"不核心、不专业的项目通过投资交给其他更合适的团队去做"。但与此同时,腾讯亦在核心的、专业的领域扩张战线、巩固优势。 譬如,在游戏领域,腾讯在去年Q4并表了早已控股的Supercell,今年还收购了北欧的一家游戏公司--Funcom。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腾讯在游戏领域总共投资并购了超过40家公司,总金额超百亿美元。所以,腾讯在接下来继续并表一些游戏公司,也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在游戏直播行领域,腾讯在虎牙的投票权提升至50.1%,成为控股股东后,预计将在Q2并表。同时有媒体报道,腾讯还在推动虎牙和斗鱼的合并,可见在游戏的生态产业上,腾讯一直牢牢掌控主动权。 与游戏直播领域类似的,在线音乐、网文等领域都是同样的剧情。腾讯一改投行式的“隔岸观火”,加强了对核心内容领域的主控权。 其次是"流量+资本"的公式正在丧失优势。"流量+资本"的优势,翻译过来就是,腾讯有流量,只需要通过"赛马机制"选出最后被市场证明最好最受欢迎的产品就可以了。 这种打法的问题在于,会更加偏向于现有业务的扩张,导致创新性不足。抖音、快手的崛起正好证明了这一点,腾讯完全有机会在早期就孵化出类似的产品。并且依靠腾讯的流量,更有可能成功。 流量的基础是社交和内容。从目前来看,腾讯的流量相对于竞争对手还有明显优势。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今年Q1腾讯系旗下app使用时长全网占比为43.2%,是第二名头条系的三倍多。 腾讯在2018年的组织架构调整中,设立了PCG事业群。将原MIG、OMG、SNG和IEG的部分业务都调整到了PCG,由Mark任事业群总裁。搭建了中台体系,将腾讯旗下的从QQ社交平台到短视频、动漫等内容的社交和内容置于统筹管理之下。一个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盘活了旗下的社交和内容生态,减少了无效竞争所导致的内耗。 最后是组织架构的落后和低效。最常拿来比较的,是阿里的组织结构。相比于阿里的"中央集权",腾讯采取的是"联邦自治"式的架构。阿里是"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而腾讯是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 腾讯的组织构架也在进化,如2018年的事业群"七转六",厘清了各事业群之间的交叉和重复业务,以及刚刚提到的PCG事业群采用了中台体系的"中心化"架构。2019年初,腾讯成立了一个叫"技术委员会"的机构,目的是搭建一个统一的技术中台,这也非常类似于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构架。 在此之前,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于阿里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美团的"吃的更好,生活的更好"等,空洞的让人难以记住。 2019年,腾讯公布了全新的使命和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腾讯"找回了"它的梦想。 03 接下来怎么看腾讯? 1.游戏业务 腾讯的蜕变反映在游戏业务占比的下降。从2016年开始,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占营收的比重逐年下降,最近一个季度的上升主要还是因为并表了Supercell的影响。 多元化收入让腾讯证明它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公司,有助于摆脱对游戏业务的依赖。2018年,腾讯就因为游戏版号停发等政策因素而使得游戏收入增速大幅下滑。 当然不可否认,游戏仍然是腾讯的基本盘。今年是腾讯的游戏大年,除了老游戏依然大放异彩外(《王者荣耀》五月流水再创新高,《和平精英》位列第二),接下来还有《地下城与勇士》手游、《龙之谷2》、《英雄联盟》手游、《使命召唤》手游等重磅游戏上线。预计今年腾讯的游戏收入将继续放量。 2.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游戏业务占比下降,此消彼长,占比上升的主要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实际上,广告收入以及除游戏外增值服务的占比,这几年几乎没有变动),即toB业务。 腾讯在2018年的架构调整后,明确了下一个20年的大方向--"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ToB业务主要归类于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中,可以看到这块业务已经成为腾讯的增长引擎,除2020Q1外过去几个季度的增速都在40%左右。2020Q1的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线下支付交易量下降,预计Q2~Q3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3.广告业务 最后是广告收入。2020Q1腾讯的广告业务逆势增长了32.4%,主要为社交广告所贡献(媒体广告下滑10%)。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广告业无比萧条。即便是稍微景气度高点的互联网广告,可以看到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广告收入增速都在下滑,在一季度尤其如此。 腾讯网络广告的逆势增长主要归功于社交广告。即便因为有疫情影响了广告主需求,但微信这样的顶级流量并不愁销,反而会因为疫情中流量大增而提升广告收入。微信在广告变现上一直克制,但从去年开始,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仅仅是稍微开放微信广告,就带来了非常大的增量。可见,未来它的变现潜力也是无比巨大的。 总体而言,腾讯今年的业绩确定性非常之强。 04尾声 同样是470多港币,当前腾讯的估值与两年半以前不可同日而语。2017年的港股牛市和对腾讯高增长的预期共同把腾讯的PE推升到了前面高点的62.1倍,腾讯今天收盘价对应PE(TTM)则为43.6倍。 所不同的是,2018年1月29日的腾讯处于泰极生否的顶峰,而如今的腾讯正在否极泰来的半山腰。要选哪个腾讯,不用我说了吧?
6月22日,港股科技股龙头腾讯控股股价在迎上涨,截至发稿时间,腾讯股价涨2.109%,报470.00港元,总市值44940亿港元,位居港股市场第一。盘中股价涨至473港元,刷新自2018年以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股价自3月19日股价触底反弹,截至到今日股价累计涨幅41.11%。港股股王称号名副其实! 游戏产品是成为此次推动腾讯股价创新高主要动力 在今年疫情之下,“宅经济”兴起,游戏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根据游戏研究机构SuperData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球数字游戏销售额达到破纪录的105亿美元,同比上涨17%。 而在国内,自年初以来,整个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不减。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疫情防控期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1-3月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近55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率超过49%,环比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游戏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而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近日报告显示,5月中国手游市场规模达176.8亿元,环比增长11.9%。 腾讯作为在游戏行业的重量级玩家,在该领域的护城河很宽。旗下的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欢乐斗地主》和《英雄联盟》等更是成为了当前火热程度最高的游戏。 表现出强力的吸金能力,2019年腾讯营业收入达3772.89亿元,同比增长21%;这其中其中2019年游戏营收高达1147亿元,占比总营收30%。 而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游戏产品活跃用户及用户时长双增长,据Sensor Tower数据,在五五开黑节,520等年度活动助力下,《王者荣耀》5月收入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42%,带动腾讯手游收入环比增长15%,PUBG海外收入4、5月维持环比增长态势。 对应一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为372.98亿,增长了31%,该项增长主要反映国内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贡献以及海外游戏的贡献增加,比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 腾讯之所以能够在游戏领域早就强大的吸金能力跟其拥有两大顶端的流量离不开关系,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份微信活跃用户数在9.96亿元,QQ有7.93亿。能够凭借这两大产品强大的社交功能,让其游戏产品提供流量资源。 另一点,去年下半年开始,游戏版号发放基本稳定,政策相对于前两年相对于宽松,有限的版号大部分都发给了有研发实力的大中型游戏厂商,偏向于游戏的大厂。 抛开游戏,2020年腾讯不在佛系! 以前腾讯经常因为低调的管理层、“联邦自治”的管理结构以及保守的公关策略被外界认为互联网企业“佛系”的代表,然而在2020年,腾讯变了。 一方面“新文创”战略,在前段时间,阅文集团管理团队调整,由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接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和执行董事,他的搭档是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他将出任阅文集团总裁和执行董事。此次入主,也给了市场对于阅文集团未来看好,阅文集团的股价从4月底至今,整体区间涨幅达到70.15%。 此外,在6月16日,路透社独家消息称腾讯正谋求收购爱奇艺56.2%股权,腾讯已与爱奇艺最大股东百度进行接洽。虽然当事人不予置评,但是刺激了当晚的股价,爱奇艺涨25.85%。百度、腾讯的股票皆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另一方面,加码汽车领域,在6月12日,美股上市公司易车公告,腾讯与Hammer Capital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已经签订,买方团将以15%左右的溢价收购易车股份,总交易金额将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88亿。 而腾讯在整个汽车产业链均有所布局,在出行服务领域,腾讯入股了滴滴和美国第一大网约车公司Uber;在整车制造业,腾讯先后投资了特斯拉、蔚来和威马;在高精度地图领域,腾讯是四维图新的第二大股东;在汽车电商领域,腾讯则投资了易车、人人车等公司;汽车服务公司这块,入股了车生活、修车易等等。 腾讯股价的高光表现,也让机构纷纷表示看好,大摩发表研究报告表示腾讯控股“增持”评级,目标价500港元,最乐观情况下可达642港元。 很有意思的是,根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6月9至6月12日连续4个交易日,腾讯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减持腾讯,套现超40亿港元,以往马化腾也是有减持,不过股价越卖越涨,这次依然不意外!
1、一周中概股市场表现回顾1.1 中概股等权重指数整体表现2015年1月1日以来中概股等权重指数上涨270.31%,跑赢标普500指数,相对回报率为219.34%。注:中概股等权重指数成分股包括56家公司构造了等权重中概股组合,筛选10亿美元市值以上中概股(剔除多地上市国企股),半年调整一次。今年以来该中概股指数上涨13.80%,本周该指数上涨1.00%。本周热门中概股普涨,众多股票创新高,阿里巴巴(BABA.N)涨2.51%,京东(JD.O)涨2.45%,百度(BIDU.O)涨10.06%,哔哩哔哩(BILI.O)涨31.92%,拼多多(PDD.O)涨22.47%市值超京东,网易(NTES.O)涨0.43%,富途控股(FUTU.O)涨21.97%。1.2 中概股周表现最好TOP101、北京疫情反弹,在线教育板块大涨,跟谁学大涨46.35%上演逼空大战消息面上,北京疫情反弹,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将北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应急响应上调为二级。同时宣布中小学各年级一律停止到校上课,继续进行线上教学。基于此背景,在线教育再次受到资金的青睐,教育板块本周大涨。其中,跟谁学大涨超45%再创新高,上演逼空大战。一方面,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近日表示,针对中概股$跟谁学(GSX.US)$的集体诉讼已经开始,呼吁投资者向美法院提交申请。另一方面,跟谁学涨势依旧凶猛,6月18日股价再涨8.46%,创历史新高57美元/股,总市值超134亿美元。多头再度成功逼空做空者,空军损失惨重。2、腾讯入股爱奇艺?百度回应:别乱猜了6月16日,$爱奇艺(IQ.US)$股价大涨25.85%。据路透消息,知情人透露,$腾讯控股(00700.HK)$已经与$百度(BIDU.US)$进行接触,商讨收购爱奇艺股份事宜,具体的购股规模尚未确定。知情人士还表示,该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随时可能更改。百度、爱奇艺和腾讯对此均表示,不予置评。6 月17日,针对「百度拟向腾讯出售爱奇艺股权」一事,在$百度(BIDU.US)$App上实名认证为「百度公关总监」的郭锋做出回应称:「大家别乱猜了。爱奇艺是百度内容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爱奇艺的发展。」1.3 中概股周表现最差TOP10北京时间6月19日消息,蛋壳公寓周四收盘大跌逾6%,此前蛋壳公寓CEO高靖被调查,总裁崔岩出任临时CEO。周四美股开盘后不久蛋壳公寓即触发熔断,恢复交易后跌幅一度达到逾9%,随后再度多次触发熔断。截至收盘,蛋壳公寓大跌6.32%,报8.75美元。2、重点行业公司要闻1)京东成功于港交所二次上市,首日涨幅3.54%6月18日,京东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收盘涨3.54%,报234港元,市值为7231亿港元,公司发行价为每股226港元,募资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将额外募资净额约45.08亿港元,成为港交所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募资额。此外,京东618期间,187个品牌实现下单金额破亿,成为国内外品牌最大增量场。2)拼多多:6·18期间订单量同比增长119%从拼多多方面获悉,自5月25日正式启动「6·18大促」以来,拼多多平台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其中农产品和品牌商品的增幅最为显著。3)阿里高管大调整!大文娱、新零售、飞猪、菜鸟都有变动据晚点LatePost,$阿里巴巴(BABA.US)$集团旗下大润发、飞猪、菜鸟、阿里大文娱等多个业务高层均发生副总裁以上级别高管变动。拥有414家门店的零售巨头大润发交由阿里零售通总经理林小海管理。飞猪则被交给原阿里文娱CTO兼优酷COO庄卓然。4)腾讯音乐股价大涨,宣布与Sony/ATV联合打造「极星国际创作营计划」腾讯音乐大涨8%。今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正式宣布与Sony/ATV(索雅音乐版权)联合打造「极星国际创作营计划」,集结全球顶尖制作人,打造国际音乐巨制。而在此前不久,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就已携手摩登天空推出「联合声明」计划。5)消息称百胜中国将在香港二次上市据英国金融时报,$百胜中国(YUMC.US)$接触投行,寻求在港二次上市。百胜中国二次上市价值可能高达20亿美元,周五该公司将听取银行的提议。知情人士称,这家在中国经营着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连锁餐厅的公司将于本周晚些时候邀请投行竞标上市顾问。百胜中国对此表示,不予评论。截至去年年底,百胜中国拥有9200家餐厅。该公司于2016年从美国 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中剥离出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百济神州:欧洲药品管理局已受理百悦泽的上市许可申请百济神州于6月18日发布公告,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百悦泽(泽布替尼)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百悦泽是一款由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临床试验项目,用于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3、小结与综述本周外围市场震荡,中概股等权重指数上涨1.00%,热门中概股普涨。从行情上看,最受关注的有两方面:一是在中概股回港热潮下,诸多股票屡创新高。其中哔哩哔哩、拼多多、百度涨幅较大。而腾讯收购爱奇艺的市场传闻也带动相关概念股大涨。二是北京二次爆发疫情的情况下,在线教育板块再次受到关注。跟谁学、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股本周大涨。
分析人士指出,若微盟SaaS产品或精准营销服务无法保持与腾讯的业务关系,或者腾讯各平台对商户、广告主或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那么微盟需要寻求新平台或新方式,或许将对其业务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基于微信生态成长的微盟动作不断,先是重点布局餐饮SaaS领域,后又开启首届零售购物节、率先玩起了私域直播,试图完成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布局。 在过度依赖腾讯、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的背景下,微盟亟需寻求新的增长引擎。不管是涉足餐饮SaaS,还是依托购物节推私域直播,这一系列举动几乎都抓住了疫情时代的消费红利。不过,这究竟能带来多少成效,以及这波红利消退后微盟该如何保增长均不明确。 分析人士指出,若微盟SaaS产品或精准营销服务无法保持与腾讯的业务关系,或者腾讯各平台对商户、广告主或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那么微盟需要寻求新平台或新方式,或许将对其业务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微信生态的微盟:过度依赖腾讯、业务结构较单一 回顾微盟的成长史,必然绕不开微信。2013年,微信支付诞生,平台上线游戏、商城、表情等功能,并把微信公众号划分为订阅号与服务号,让商家深度服务于消费者。随着这一系列动作,微信进入“商业化元年”,微信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也在逐渐壮大发展。 基于微信这一庞大生态的SaaS服务商“微盟集团”同年正式成立,早期主要业务为针对微信公众号提供营收推广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因为市场倒逼需求,所以就有了包括微盟在内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无论是在微信里新建店铺,还是做到店会员管理系统、开发微信服务号等,我们都有标准化产品去衔接各场景。”微盟集团创始人、CEO孙涛勇表示。 借助微信的发展,及国家倡导新基建的东风,微盟业务范围逐渐扩展至软件开发、广告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投资和大数据等。2015年到2018年,公司营收从1.14亿增长到8.65亿元,得益于此,2019年1月15日,微盟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据近年财报,微盟营收主要来自精准营销服务和SaaS产品两部分。2019年全年,微盟总营收14.37亿元,其中精准营销服务收入9.3亿元,占比65%;SaaS产品营收5.07亿元,占比35%。 其中,精准营销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帮流量平台售卖广告获利及广告代理差价,在2016年以前,这部分收入仅占微盟总营收的7.1%,得益于腾讯发展社交广告业务,2017年精准营销收入的占比增长至50.8%,成为微盟主要收入来源。 SaaS产品收入则主要来自云服务,具体包含电商云、营销云和推销云。其中SaaS产品收入约80%来自商业云,约20%来自营销云。商业云重点布局在电商、零售、餐饮、本地生活和酒旅等子类。 显然,微盟在业务层面较为依赖腾讯,而在资本层面,微盟也离不开腾讯的扶持。据微盟披露的公告,腾讯共持有微盟15548.5万股,持股比例7.73%,为微盟第二大股东。 “若微盟SaaS产品或精准营服务无法保持与腾讯的业务关系,或腾讯各平台对商户、广告主或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那么微盟需寻求新平台或新方式,将对其业务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于2019年投资另一SaaS服务商“中国有赞”,两家在SaaS产品领域业务重合,为直接竞争对手。业内人士表示,微盟作为微信最大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需要随着微信生态圈的发展,不断完善智能商业服务生态架构,竞争加剧、行业不断变化等让微盟在流量变现的快速反应方面面临挑战。 疫情时代的消费红利终将消退,微盟持续保增长存疑 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个餐饮行业陷入困局,但餐饮SaaS领域的投资进度及发展都在不断加快。为中小企业的云端商业提供解决方案的微盟则借此契机不断拓展在餐饮SaaS领域的布局,并由此享受到市场红利,迎来一波增长。 据悉,今年2月,微盟战略控股餐饮SaaS解决方案提供商雅座;4月,其完成对餐饮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服务商“商有Syoo”的投资。5月,微盟又成立智慧餐饮公司,下设智慧餐厅、雅座收银、雅座会员、成本管家和商有外卖五大业务线,囊括会员、收银、外卖、商城、点餐、预订、供应链管理等。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业内人士看来,疫情之后餐饮产业升级是餐饮企业求生存的必然发展趋势,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已经是关乎企业生存的大事,这也意味着从前发展一直相对低调的餐饮SaaS领域将会得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从微盟最近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智慧餐饮只是其商业生态布局中较重要的一环。分析人士认为,微盟寻求的是完成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布局,吃透产业互联网红利。但在后疫情时代,本轮红利还能维持多久并不确定。 另一个重要举动,则来自直播带货这一新型营销模式。近日,微盟宣布举办首届“616零售购物节”,在6月10日至6月18日期间,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活动页面进行选购。与此同时,微盟还邀请了脱口秀演员李诞等来到微盟小程序直播间,以脱口秀表演和零售品牌直播间连麦的形式,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从形式及效果来看,微盟本次启动的购物节与以往电商平台推出的购物节并不相同,它率先玩起了私域直播,不仅将零售商私域流量与直播带货结合在一起,解决了流量成本与高效转化的问题,还能培养用户将微信作为购物入口的认知和习惯。 东兴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电商交易类SaaS将在中国SaaS赛道中率先崛起,因为其最符合SaaS行业发展的逻辑:第一、从中小商家入手,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第二、能够直接帮助客户创造收入。 微盟表示,本次购物节围绕实体零售企业展开、基于微信小程序,将目标客户从公域流量引流至品牌的私域流量池中。在存量时代,将持续探索精细化、精准化运营。 然而,精准营销服务需要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据财报,微盟2018年及2019年的现金流分别为-2.64亿元和-4.51亿元。尽管今年5月,微盟发行了一笔1.5亿美元的可转债,用于提升综合研发实力、补充营运资金等。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微盟的现金流并不能满足其精准营销服务所需。 除此之外,2020年以来,直播红利已被各互联网巨头瓜分殆尽,微盟的主要竞争对手不仅包括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头部平台,还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巨头。在这种竞争态势下,微盟突围甚至实现有效增长的几率并不高,待这波消费红利消退,它该如何继续保持增长,还需进一步关注。
中国基金报消息,小马哥最近动作不小,近期刚刚减持了超40亿港元腾讯股票,今天又传出大消息,貌似要买下百度李彦宏手里的爱奇艺,网友们纷纷猜想,难道要把腾讯视频跟爱奇艺合并了? 受消息影响,爱奇艺股价盘前涨超41%! 腾讯计划入股爱奇艺 已与百度就购买股份进行接洽 两家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如今要入股了? 路透社今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计划成为爱奇艺的最大股东,以降低成本,提升在网络视频领域的竞争力。 当前,百度拥有爱奇艺56.2%的股份。其中一位知情人称,腾讯已经与百度进行了接触,商讨收购爱奇艺股份事宜,具体的购股规模尚未确定。 报道还称,目前尚不清楚腾讯是否已经与爱奇艺进行了直接接触,也不清楚双方的合作计划。 这位知情人士称:“合作将提高双方在制作和购买内容时的议价能力,并降低营销成本。否则,这些成本将用于从对方手中抢夺用户。” 这些知情人士还称,该计划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爱奇艺被誉为“中国的Netflix”,当前市值约为140亿美元。百度拥有其56.2%的股份,以及92.7%的投票权。 截至发稿,爱奇艺盘前一度涨超40%。 外界普遍认为,市值达140亿美元的爱奇艺,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Netflix。 对此消息,腾讯与爱奇艺均表示,不予置评。 网友评论 大V向小田评论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在线视频领域的TOP2(芒果不算严格意义上此类),基本上网综热门皆出自这两家。腾讯对于娱乐产业有长期的专注,爱奇艺的资产对腾讯来说肯定有价值;爱奇艺140亿美元,b站130亿美元,从价格上来说差不大,对腾讯来说这个价格不贵。百度目前市值400亿美元,如果能套现一部分出来分给股东,也是给股东回馈了。而且百度现在完全可以抛开包袱,跟腾讯合作怎么了,图点实惠就好……如果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合并,那不得了了,奈飞市值1870亿美元,可以往上看一看了 大V刘春则有疑问,控股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是并存呢,还是只剩下一家? 也有网友表示,充了两家的会员到时候怎么办? 爱奇艺有多难? 国内长视频市场份额长期被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所瓜分,这项收购一旦成功,爱优腾三足鼎立格局将被打破。 在视频网站的三国杀格局中,爱奇艺一直是相对激进、又相对不稳定的那一极。过去几年里,从产品创新到付费机制的探索,长视频平台屡有尝试却难言收获。 最新财报显示,爱奇艺2020年第一季总营收达76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9%,但运营亏损仍然达到22亿元人民币(约合3.166亿美元)。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国内综合视频app排行,日均使用时长上,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居第一和第二位。 天风证券文浩指出,当前爱奇艺付费用户数已达1.19亿,庞大的付费用户基础下,用户需求对会员服务的要求已成长至新的阶段,而多个会员权益体系有利于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观影需求。20Q1因疫情影响一方面推动爱奇艺付费会员数高速增长,但由于经济活动停滞造成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品牌广告投放需求疲软,广告收入出现同比明显下滑。持续看好爱奇艺付费会员和ARPPU长期增长空间,同时期待疫情缓和后广告投放需求的回暖。 作为国内第一视频平台,爱奇艺曾经在2014年立志要实现盈利,然后这个想法变成了爱奇艺遥远的梦想。爱奇艺自己也很难给亏损制定一个deadline。它不是没有努力过,中国奈飞、中国迪士尼、线上迪士尼、中国YouTube,每一次称呼的改换,都是爱奇艺的盈利摸索,但迟迟不能成功? 爱奇艺盈利有多难?财报显示,2019年,爱奇艺净亏损103亿元,较2018年亏损91亿元扩大11.7%,而其近5年亏损合计已达288亿元。 龚宇在爱奇艺成立两年时评价说,长视频行业就是个有钱人的游戏,有钱就玩,没钱就自动退出,不买版权,你就死定了。 2015到2019年,爱奇艺的营收分别为:53.19亿元、112.37亿元、173.78亿元、249.89亿元、289.94亿元,增长势头非常明显。但同一时期的内容成本分别为:36.94亿元、75.41亿元、126.17亿元、210.61亿元、222.47亿元,几乎吃掉了营收的增长。这五年之间,爱奇艺的净亏损额为:25.76亿元、30.75亿元、37.38亿元、90.61亿元、102.77亿元。 而在几个月前,还被做空了。 浑水在协助Wolfpack做空爱奇艺的报告中称,其在去年10月至11月期间对中国1563名爱奇艺用户进行的面对面调查中发现,约有31.9%的会员用户是通过爱奇艺合作伙伴(例如京东、小米电视)的会员渠道获得了VIP访问权限。这些会员只是“蹭”剧,并没有给爱奇艺付费,但爱奇艺却将这部分用户付费计入收入,并将合作伙伴的分成记为费用。 由此他们推断,爱奇艺2019年营收,虚增金额高达80亿-130亿人民币,约占财报营收的27%-44%。这份报告还称,爱奇艺在2015-2017财年,将其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s)夸大了261.7%、165.5%和86.2%。消息一出,爱奇艺股价瞬间跌去10%。 对此,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声,“邪不压正,看最后谁赢!”随后几个交易日,在各大投行的声援下,爱奇艺股价不断攀升至19.25美元,相比做空当天上涨11.3%。 在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中,爱奇艺显得“形单影只”,相比优酷背靠阿里、腾讯视频背靠腾讯,爱奇艺虽有百度,但也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在此之前,爱奇艺也曾两次发债为内容投入输血,共计17亿美元。 内容成本过高,这里面既有明星薪酬高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视频网站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IP剧综的购买价格水涨船高。从目前来看,按传统的视频网站格局划分,目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敌人有优酷、芒果TV。不过,在视频网站的竞争中,显然优酷已经掉队。但如果将视野放大,会发现B站、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内容平台都是视频网站的对手,他们也在不遗余力地采购剧综、电影版权,这也将增加视频网站的成本压力。 而结盟,意味着视频网站两巨头将站在同一梯队,他们的竞争成本将大大减少。 资本市场对于这次结盟的看好已经表现在股价上了,截止发稿,爱奇艺盘前股价上涨28.98%%,报24.7美元。
导读:两家最大的视频网站合并好处是,能够形成更大话语权,操盘最大项目,把成本,压到最低。这对所有人都具有诱惑力,高昂内容成本,是所有长视频网站亏损根源。 6月16日,有媒体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腾讯计划成为爱奇艺的最大股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腾讯已经与拥有56.2%爱奇艺股权的百度就购买未确定规模的股份进行接洽,但腾讯目前是否已与爱奇艺接触仍是未知。此外,知情人士表示,该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随时可能更改。 受该消息影响,爱奇艺盘前大涨超40%,15日收盘价为19.15美元,涨幅7.58%。 对此,腾讯、爱奇艺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对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评。” 记者观察:腾讯整合爱奇艺?只是资本最优解,与产业无关 事实上,这不算是个新消息。 早在去年,就有无数人告诉我这个传闻,从影视公司高管、投资人,乃至公司员工。“坚决不跳腾讯,免得到头来没变化。”甚至有爱奇艺员工如此打趣。 但只听风在吹,树没有动,关键点在于爱奇艺决策层。“龚宇不愿意,他有自己的规划。”多位影视公司负责人说。的确,爱奇艺CEO龚宇有着产业梦,他会第一手负责爱奇艺内容规划,会出现在新项目新导演选拔现场,和不少创作者是朋友,也为爱奇艺确定了大苹果模型的商业模式。拼图才开始,怎么能放弃? 但树似乎开始动了,区别在于,节点变了,疫情来袭,全球基本面发生着转移。在美国上市的爱奇艺,年初至今,跌幅7.58%,这还是在受收购消息影响,爱奇艺盘前大涨超40%的情况下。最近围绕爱奇艺的,是做空等传闻。 资本市场的情绪,与爱奇艺息息相关,这是一家依旧亏损,且现金流承压的公司。 一季报显示,爱奇艺总营收76亿元(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亏损29亿元(约合4.060亿美元),同比扩大。截至2020年3月31日,爱奇艺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共计99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而在上个季度,这一数据为115亿元(约17亿美元)。 爱奇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滑尤其明显,从上个季度的59.35亿降至36.93亿元,短期投资由45.79亿增至52.59亿元。 2019年年报显示,爱奇艺资产负债率达到7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0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50亿元(版权成本归在此类)。 缺钱,必须融资,这是生存问题,市场情绪不佳,似乎,有服软概率,且今日的股价大涨,已经说明一些东西。对爱奇艺来说,是否改变,何种程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状况,爱奇艺管理层有控制权,但控股股东,毕竟是百度。 两家最大的视频网站合并好处是,能够形成更大话语权,操盘最大项目,把成本,压到最低。这对所有人都具有诱惑力,高昂内容成本,是所有长视频网站亏损根源。 此外,所有长视频网站都在面临着最大的敌人,短视频。战争已经从广告竞争到了核心腹地,字节跳动在长视频有诸多规划,在网络电影,亦想法不少。两者区别在于,巨亏与巨额盈利。5月27日,据媒体报道,Tik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去年营收超过17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知情人士还透露,字节跳动目前手头有超过60亿美元的现金。合并,能够解决内耗,并有精力反攻,从理论上,短视频UGC的壁垒更弱。 腾讯也需要爱奇艺。一季报显示,腾讯视频会员增速水平,比不上爱奇艺。按照财报,爱奇艺当期会员规模单季度净新增1200万,同比增长达23%。腾讯视频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只有爱奇艺一半。爱奇艺业内口碑,也相对腾讯视频,更柔和。打不下对手的选择之一,就是拿下。 从百度角度,爱奇艺也可以被割裂。实际上,百度生态对爱奇艺助力有限,并不是百度不愿意,而是移动时代后,百度实际提供支持就有限。从战略上不能大融合,有高溢价,似乎也不赖。 这是股东角度的好交易,但从实际产业呢?不一定,这或也是龚宇的坚持。实际上,爱奇艺比不上腾讯视频、优酷,背后有腾讯、阿里生态支持,自己起家,靠的是抢先抓住移动端,以及在影视业的耕耘。不少影视公司高管,都和爱奇艺管理层有着深度联系,不止于单个项目。结果是,爱奇艺的判断及资源,都到了行业第一线。 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来自龚宇为代表的决策层尊重行业,也因为,爱奇艺高管,拥有实际决策权。当爱奇艺、腾讯视频整合后,还拥有如此自由度吗?大生态都是傲慢的,渠道大于一切。但内容行业,渠道并没有那么重要,流量跟着作品、艺人走,大渠道不一定带来大收益,也可能是内耗。 此外,对影视行业来说,超级平台一家独大,很可能被控制,这在需要创意的行业,无异噩梦。大渠道会趋向保险、商业化,对内容项目的抉择很可能就是,顺应市场、数据,但一个又一个破灭的大IP项目,似乎带来不好预演。 种种原因,优酷吃掉土豆,并没有带来如期回报。风继续吹,腾讯整合爱奇艺,就一定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