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金融专场上,腾讯云宣布升级金融云业务战略,立足于金融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趋势,未来将聚焦金融新基建和数字新连接,助力金融机构打造面向未来金融场景的技术底座,支撑业务持续创新。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在演讲中表示,目前,腾讯云在金融新基建方面构建了涵盖专有云、金融专区、数据库、微服务治理、运维等在内的分布式基础云平台,以及移动中台、业务能力中心、数据中台、AI中台等落地方案。而在数字新连接方面,腾讯云提供基于微信生态的微金融渠道、云景开放金融平台、云霖产业金融平台等渠道升级解决方案,并打造了智能营销和风控支撑平台,为业务开展提供支撑,助推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渠道转型。在上个月发布的2020Q2财报中,腾讯就披露过“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当季收入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 298.62 亿元;云及其他企业服务收入同比、环比都在稳步增长,主要受互联网公司及公共服务领域客户的云服务用量提升带动,强调“与金融机构及公共服务领域客户签订了重大合同,同时扩大了在医疗、教育、会议及展览等新兴垂直领域的业务,协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而这些腾讯云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细节,以及战略升级之后的最新布局,也在胡利明的这次演讲中有所体现。以下是胡利明演讲全文,雷锋网AI金融评论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首先给大家汇报一下腾讯金融云今年的主要的进展。经过5年多的发展,我们服务了超过150家银行、几十家的券商和保险公司,以及超过90%的持牌消费金融还有数量众多的泛金融企业,付费客户数超过了1万。另外协助建行构建了集团云,帮助中行构建了全行的数据智能平台,帮助交行建设了移动金融开发平台。今年我们又有更多的突破:帮助人保集团打造了多地多中心的全分布式基础架构;帮助中国银联建设了超大规模的集团云,支持它的核心业务云化以及金融科技的输出;和深交所深证通合作打造了资本行业新一代的金融云,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创新门槛,加速了行业的数字化。另外我们今年还有非常多的业务赋能的案例,典型之一是帮助龙江银行快速地构建了网贷和风控的能力,放款规模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过了80亿的规模,打造银行零售业务赋能的标杆;在产业金融方面,也帮助瀚华金控打造了它的区块链加上供应链金融的平台。腾讯云眼中的金融业五大趋势对于金融行业未来变革的趋势展望,我们联合腾讯研究院共同打造了未来金融变革的蓝图,详细材料会在腾讯研究院官网线上发布。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大环境和客户行为的变化,未来金融行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第一、渠道的变革。疫情加速了整个行业的线上化,零接触的模式成为重要的方向,渠道端是以移动端为主。第二、利率市场化导致整个的行业利差降低,竞争加大,利润降低。第三、线上业务风控难度在加大,风险逐步地在累积,监管整个的政策也是在趋严。第四、在零售端细分的一些客群,包括企业的普惠金融客户,仍然存在非常广泛的市场机会。第五、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呼唤具有差异化,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些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后疫情时代,因为这些趋势,数字化的进程在持续地加速。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我理解是将客户、场景、产品、服务等等转化为数字形态,优化服务和流程,提升整个的内在价值,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建立基于数据以及客户体验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这张图是我们围绕行业的趋势,打造的未来金融变革蓝图。左侧在新的消费端,像新的技术5G和IOT,就带来整个终端的泛在化。除了手机以外,像眼镜、手表、智能音响等等,越来越多的终端也将成为用户的载体,客户的体验形态将会前所未有的丰富。比如说VR、AR,包括混合现实、沉浸式的社交等等,非常多的体验方式慢慢会出现,就是应用于各类的场景。在金融行业,其实也会很快地出现一些革新和变化。在这些新的体验当中,需要金融服务的相应的场景也在指数级地增长。右侧在新的产业端,各个行业自身的数字化,也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块链、数据智能等等新的技术,它的采用帮助了金融机构在产业端的信用的评估、风险监控等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抓手。有机会更有效地推进产融结合,然后线上的管理、在线的办公的出现,为2B2C开辟了新的场景。线上的金融服务,比如说代发薪、财务报销、银企服务、企业保险等等,都可以绑定在线上的办公、线上的管理场景进行植入。未来金融的企业,将打造敏捷、创新的新组织,具备强大的金融新基建的技术底座不断创新,形成更个性化、普惠化的金融产品,通过无所不在的客户的连接渠道,触达和服务新的消费群体和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认为,未来金融的核心要点,是打造新基建和新连接。在数字新连接方面,是帮助金融机构完成渠道升级和超越、驱动增长,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新体验,基于5G、社交网络和IOT之上打造像微信小程序、直播、视频、虚拟人、包括AR、VR等新的体验的方式。客户的注意力也会越来越集中在一些更直接、更友好的交互形式当中,金融服务的体验将被重塑。第二,私域流量的兴起。从以前以线下流量为主扩展为基于像微信的开放体系,12亿用户流量池,基于这个流量池,构建属于这个金融机构本身特色的私域流量。第三,场景金融。金融机构从以前的坐商以及被动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嵌入到各类的生活的场景,包括企业经营的场景当中,甚至包括同业业务合作的场景当中去。第四,互联网运营。由以前的重建设轻运营的这个模式,升级为把互联网运营的方法、工具和基因注入到金融机构运营的日常当中去。金融新基建方面,主要是帮助金融机构练好内功,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第一,在核心系统和业务系统方面,主要是瘦核心加上微服务的这个架构。以前的巨型的系统升级为稳态的瘦核心,加上业务的微服务模块的方式,通过技术建模、业务建模,使用这个微服务的模块,快速地迭代业务的能力,逐步地积累和发展,再形成这个金融机构公司内部特色的业务中心平台,服务于公司内部各个业务场景,进行复用。第二,当前传统的、局部的智能方式,将升级为全流程的数据智能,通过全公司的数据湖、数据治理平台加上机器学习的平台,共同形成一个决策大脑,作用于行业的各项的业务。第三,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指的是自主核心的基础架构的技术、传统的金融机构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外部,甚至说国外的技术。将来会逐步升级为信创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比如说核心数据库、分布式的中间件、云平台,甚至更底层的硬件。如何实现未来金融的蓝图落地数字化转型?腾讯云从14年支撑微众银行全面采用云架构上线业务以来,那么从金融云的底层的基础设施逐步地走向了上层的金融科技业务赋能,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化、全面的数字化转型,1+4+5的产品架构方案。底层是一个自主可控的分布式云平台,包括专有云、金融专区、包括数据库、区块链、微服务治理、金融安全等等的部分,都包含在这个基础云平台当中。中间层是四大中台,包括我们的移动中台业务能力中心、数据中台以及AI中台。在上层新连接的部分,包括三个渠道平台,一个是微金融的渠道平台;第二个是云景的开放金融平台,以及产业金融侧的云霖产业金融平台。那在支撑这个渠道平台的这个后端,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智能营销平台和智能的风控平台。整体上形成一个全渠道、新体验的客户的界面,具有敏捷进化、云智一体的特点,能够抓住未来金融发展的脉搏。「金融新基建」五大特色技术方案接下来我展开介绍一下新基建和新连接方面,腾讯的特色的方案以及实践在新基建方面。首先是最底层的云平台——TCE。TCE的全称是Tencent Cloud Enterprise,它是基于我们久经考验的公有云技术,把非常多的组建私有化形成全栈的一个专有云解决方案。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支持集团云,包括对外输出的生态云的模式,那么一朵云不仅服务于自己内部的业务,也服务于集团内的多个子公司,甚至包括对外部公司的一个输出。腾讯在这个场景方面,是走在业界的前列。我们成功地服务于像建行、人保、中行、微众、银联等等非常多的大型机构,其中像微众和建设银行都是超过万台的一个非常大的服务器规模。TCE今年也有很多增强和升级:第一个方面是成本持续的优化,使得我们IT的成本相对于传统的架构降低了80%;第二方面,我们提供了像行业版、企业版、大数据版、敏捷版等等好几种的版本,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了定制;第三方面,我们全栈的产品支持了当前主流的国产化的操作系统以及芯片,实现了整个的平台+底层的、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个在现在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式下是非常重要的。新基建的第二个特色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的金融交易数据库——TDSql。它也是腾讯支付底层的交易数据库,目前服务于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500多家金融机构。早在15年1月份,我们就支持了微众银行上线,微众银行目前总的账户数是超过了2.5亿的客户交易的最高峰值,达到了22.5万笔每秒,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峰值。在去年的9月份,我们也支持了张家港银行,它的核心系统完成国产化的、分布式改造。这个案例也成为国内首个传统核心,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个标杆。今年我们也和平安银行进行了信用卡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TDSql除了极致的可靠性以外,也具有非常大的、非常强大的性能,支撑着腾讯内部超过300亿的各类的账户。系统的性能支持最大500万的QPS,整个的技术接口兼容mysql的这个接口,技术的门槛非常的低,体系非常开放。同时TDSql有非常完备的自动化故障诊断和恢复的工具。新基建的第三个技术方案,腾讯云原生的解决方案——TCS云原生架构,近年来因为非常的灵活、轻便、部署简单,而且配合,搭配了像devops和完善的微服务治理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了金融企业基础架构的一个新的选择。我们的TCS云原生平台有几个特点:第一,是非常灵活。一台机器就可以快速地部署;第二,是我们把运维的应用模型进行了抽象,实现了运维模型的一个复用以及云端的运维;第三,我们是以应用为视角,管理业务的生命周期取代了传统IaaS,以虚拟化资源为视角的模式的业务交付,交付的效率整整提升了100倍;第四,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其实搭载了大量的腾讯云的PaaS和SaaS产品,比如说腾讯会议。新基建的第四个方面,金融的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是金融机构业务的心脏。我们联合长亮推出了金融分布式业务服务框架TDBF,做到了整个的业务流程和核心能力的预置。开放业务调用的接口,可以灵活的叠加定制业务,极大地提高了业务系统的建设以及扩展的效率。真正地做到了金融业务系统即服务。今年我们也还全新升级了架构,首创了业界领先的分布式核心技术底座的替换方案,为金融机构搭建自主可控、单元化、跨机房 多活的分布式核心贡献腾讯力量。新基建的第五个特色的产品就是移动金融平台(TMF)今年也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我们帮助客户开发的效率提升到150%,拥有更强大的移动端的生态和更智能的线上能力。首先,今年新支持了线上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包括事中的实时质检,事后的留证回溯,包括多端的数据分析洞察等等。第二,对接了云景开放金融平台,诸多的开放金融的场景。第三,我们针对微信小程序平台进行了深度的对接,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小程序组件,包括金融机构快速、安全合规的融入微信生态。TMF已经服务了非常多的国内的头部金融机构,覆盖超过1亿多的客户。比如说我们今年帮助交通银行的APP4.0上线,在两个月之内它的日活用户的增长超过了30%。在新基建的数据智能创新方面,联邦学习绝对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方向,也是解决金融数据在合规的前提下合作难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腾讯神盾联邦计算通过密码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让数据合作的双方不需要在外传自身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合作建立机器学习的一个模型,联手发挥出这个数据的价值。神盾平台计算不需要第三方,解除了第三方合谋的风险,同时通过非对称的算法杜绝了像数据样本泄露风险。我们也有非常多的专利研发了新型的同态的密文。让整体的计算的时长减少了99%。如何助力金融机构用好微信端流量红利?目前,其实金融机构大部分的客户来源于线下的网点以及业务员。通过APP获客非常的有限,目前流量成本在行业里面也越来越高。流量经过一些多轮的清洗之后,质量越来越差。银行界里面近年来实践的直销银行其实效果也不是太明显现阶段。我们觉得最大的机会和红利其实在微信端。微信有12亿的月活用户,有消费端的公众号、小程序、直播 广告、支付……非常多的生态。在产业端也有企业微信上百万的企业以及腾讯云产业互联网跨界合作的这个生态。不管是在零售端的客户还是小微企业的客户,通过微信端的服务和推广入口进来都可以快速导引到我们金融企业的私域的流量池。这里举个例子,像拼多多,在电商竞争已经非常红海的情况下,把微信的社交流量发挥到了极致,快速地在几年之内从0构建了一个拥有5.8亿用户的电商帝国。其实在金融行业,哪一家公司能够把微信端的私有化的流量池用好,将会是行业里面下一个拼多多,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机会。我们腾讯团队会提供非常专业的互联网的流量运营的经验、方案和工具,来助力大家从用户的获取激活、存留、裂变、转化等等整个的过程。基于数据精细化、智能化,具体要怎么做呢?首先在直接触达客户的数字渠道方面,我们建议金融机构建立自己的微信小程序门户,作为自己流量的阵地,运营客群,带动业务,微信小程序有几个优势:一,海量的微信用户,天然已经在平台上面。小程序的日活也超过了4亿。二,小程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入口,也是我们金融机构私域专属的入口。三,用户使用小程序不用下载,不用更新,使用的门槛非常低。四,小程序非常方便分享、传播、裂变,和传统的快消品、电商等等一些简单的广告推广方式不同,金融的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需要值得信赖的一个强连接,才能够带来好的转化和存留。微信端的连接恰恰非常得契合,并且社交的裂变相关的效果是出乎意料得好,整体的成本也非常非常得低。在和某家股份制银行合作的实践当中,小程序的转化的成本是他们以前APP渠道的十几分之一。所以我们建议,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小程序端,成为和APP并列的一端,进入双端时代。除了获客转化率的传统的APP,还增加小程序这个强通路。打造一个小程序门户,加上多个业务功能矩阵。作为流量池的载体,快速地承接所有的线下线上推广的渠道,也可以精准的关联到单个的业务的场景。比如说缴费、信贷、理财等等对客户来说非常得贴近场景。我们也会向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团队,进行小程序的设计和开发的服务,通过业务模块内容模块相关的组装,再加上企业特色的定制整体形成体验领先的微信小程序门户和矩阵。另外一方面,员工或者客户经理和客户的连接其实也是目前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来源,非常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武装和激活起来。大多数的客户经理都通过个人的微信联系客户,那么有可能逐渐地变成一个私人的连接。腾讯的企业微信加上微信它之间是打通的,通过这个关键的能力,我们打造了BC一体的客户运营的工具。社群通。客户经理通过企业微信和客户交流所有的数据,我们通过社群通的管理可以做到数据的可存档、自定义的群发,包括客户的可路由、再分配等等,真正的把客户的关系沉淀到公司,实现一切沟通的内容均数字化。获客通。获客通相当于是帮助客户经理打造个人的专属微信小店,除了认证的名片、金融的产品的展示以及权益推广这些以外,我们还可以帮助客户经理打造个人的人设,形成一个有温度、鲜活有个性的人,对客户形成非常专业、值得信赖的形象。另外,在这个平台内部也建立了客群的、精准的标签,基于这些标签去推荐最合适的业务以及呈现的资讯的内容。第三,采用AI的策略话术,通过智能的NLP,提取相应的内容的观点,这些工具给到我们的客户经理去对客户进行交流。右边呈现了某个农商行的客户经理一天当中使用企业微信的整个的轨迹,可以看到从早到晚和客户的所有的交流的互动、营销的拓展,从公司的早会、记录信息、总结等等,都能够在企业微信的平台上非常好地完成。所有的客户关系、服务的信息都沉淀在公司的平台当中。在后疫情时代,零接触金融服务的模式是非常明确的方向。之前需要在网点办理的业务,逐渐地都能够迁移到线上。我们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虚拟营业厅的产品,实现了7×24小时的移动视频营业厅,能够支持像私人银行服务、信贷的初审、面签、续贷、信用卡的营销、对公开户、理财风评等等超上百种业务。截至目前,金融虚拟营业厅已经在57家银行落地,从大行如工商银行,到股份制如浦发银行,到城商行、农商行。在开放金融方面,我们有提供云景开放金融平台,那数字化的金融一定是开放的。除了自身的私域流量构建以外,当然还需要全方位的,拓展合作方的场景。腾讯在发展互联网业务以及云+产业拓展的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金融+互联网、金融+产业生态,在云景开放平台当中全部提供出来,包括像微信缴费等等非常多的场景。在实现以上非常多的客户营销,和业务开展的业务场景过程当中,其实需要一个非常懂得客户的后端营销平台。我们腾讯把多年互联网客户运营的经验整合对外输出形成了云隆金融营销平台,具备营销自动化的能力,汇聚了腾讯系超过100多种特色权益。同时我们最新打通了对微信支付营销的这个接口,像支付优惠券,这些场景对于金融营销是非常契合。此外平台也能做到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千人千面的活动内容、定制化产品的推荐;内容上也提供10万+素材,实现了营销活动和内容的高效生产,整体提升客户黏性。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在疫情期间,我们帮助某大行的分行持续地进行营销的展演,累计生产了差不多超过100多场营销的活动,带来了超过31万的微信新客户的获客,平均贷款的进件转化率高达13%。除了金融的零售业务赋能以外,为了应对产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金融的需求,我们推出了云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覆盖了包括工业、交通、零售在内的十多个场景。根据产业链的特性,我们在应用侧推出了三大类,九个子类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以供应链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依托量化数据授信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解决方案,以及服务细分行业的保理云、租赁云、ABS云等等解决方案,为应用侧提供基础支撑,还有产业风控能力以及全栈的金融科技能力。同时依托风控决策包括机器学习、区块链以及AI工具箱,覆盖超过2400条以上的产业链,形成了超过3500个以上的风控变量,能够为产业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企业的风控画像、产业链分析、全网的舆情以及产业智能风控服务。(雷锋网)
日前,中银证券私有云平台正式投产,开始支撑中银证券官网、零售、资管、投行、研究等多个应用系统的运行。该平台基于腾讯云TCE打造,是国内首个落地投产的券商机构全栈私有云平台。借助私有云自助化以及易用性的优势,中银证券将基础资源构建的时长缩短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业务扩容的敏捷度。 券商传统基础架构技术面临着响应速度慢、运维繁复、管理成本高等诸多挑战,部分券商虽然开始尝试云端架构,但往往只具备基础IaaS和部分PaaS能力。券商基础架构普遍灵活性不足、扩容周期漫长、交付难度大、自动化水平低以及先进技术栈无法快速引入等痛点,制约着券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经证监会批准的全牌照券商,中银证券目前在全国80多个主要城市设有115家分支机构,在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19年,中银证券启动私有云平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结合业务发展技术能力要求,中银证券决定以腾讯云TCE打造业界首个全栈私有云,通过混合云架构构建安全可靠、弹性灵活、先进的数字新基建。 腾讯云TCE是基于腾讯云产品体系成熟输出的企业级专有云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弹性、稳定的全栈云服务能力,可满足企业私有化部署、自主可控的需求,降低技术难度及运维复杂性。 腾讯云基于TCE助力中银证券打造了稳定可靠的IaaS服务和丰富先进的PaaS生态体系,将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资源以服务化方式一站式提供,显著提升交付与管理效率,敏捷响应业务变化。 此外,腾讯云充分发挥运营能力优势,通过多租户的账号权限体系、计量计费功能等,帮助基础架构团队准确统计评估不同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助力构建按需即用、按量评估的云化架构体系,实现从传统的运维走向精细化运营。腾讯云还通过一体化云管平台帮助中银证券对异构基础设施实现了统一纳管,显著提升基础架构的管理效能。 未来,中银证券还将在私有云平台中,持续引入腾讯云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新兴科技在证券行业内的场景与应用,全面引领业务快速发展。 在今年火爆的证券行情中,中银证券也充分发挥全栈私有云的功能和管理优势,跟随业务需求快速扩展应用容量,灵活调整资源配置,解决了传统基础架构中扩容烦琐、资源单一的不足,实现了IT资源与业务同频共振。 中银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栈私有云将成为中银证券升级服务模式、革新服务体验的坚实基础,为中银证券推动证券服务智能化提供动力引擎。后续,中银证券将与腾讯云通力合作,将金融科技持续引入证券服务场景,持续推动业务发展与创新。” 腾讯金融云资管行业总经理贾飞表示:“证券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不只是基础设施的升级,也需要与证券行业PaaS、SaaS技术助力。腾讯云与中银证券合作落地首个券商全栈私有云,希望能将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应用到中银证券的业务中,为中银证券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腾讯云打造的金融新基建和数字新连接能力,已为超万家金融领域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银行、保险、券商等全部类型的金融机构。在证券行业,腾讯云已经服务了多家大型证券机构,还与深交所旗下深证通合力打造了行业生态云。
9月5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刷遍全网,腾讯系曾经短内容的重头产品腾讯微博将要宣布停运了,很多人蓦然回首腾讯微博也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啥有腾讯做靠山,又是大力支持的产品,为啥腾讯微博还是做不好?腾讯微博究竟做错了什么? 1 腾讯微博停运一个时代的终结 根据界面网的报道,9月5日,腾讯微博官方宣布将于9月28日停服。腾讯微博首页显示,由于业务调整,腾讯微博将于2020年9月28日晚23点59分停止服务和运营,届时用户将无法登陆。用户如有需要,可在停止服务前备份相关信息。腾讯微博slogan是“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然而此后将再无回声。界面新闻尝试注册,发现其登陆与注册页面以英文页面为主。记者尝试通过QQ扫码注册,但页面长时间停留加载状态,十分卡顿。注册成功后的页面更是简陋无比,主功能只剩“首页”和“看视频”两个。据悉,腾讯微博早已停止功能开发,维持基本运营。 微博客最初起源于Twitter,国内微博产品皆是其追随者。在经历过混战后,只剩新浪微博存活下来,可以说微博与新浪微博已经划上了等号。据了解,腾讯微博于2010年4月1日开始小规模内测,5月1日开放用户邀请注册。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比新浪微博晚了8个月(2009年8月)。 2010年12月,刘翔的腾讯微博听众人数突破800万,超过twitter网站的第一名LadyGaga近7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第一微博。2011年2月5日,腾讯宣布腾讯微博用户过亿。2011年9月30日,腾讯微博用户数超过3.1亿。2013年11月,腾讯微博内部调整,部分员工被转岗到其他团队。2014年7月,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微博事业部已被撤销。 与之对比的是自2009年8月上线以来,新浪微博就一直保持着爆发式增长。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正式更名为微博 。2014年4月17日晚,新浪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而根据新浪微博最新的财报显示, 2020年3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5.50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8500万。月活跃用户数中约94%为移动端用户。2020年3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41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3800万。2020年第一季度净营收3.2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992亿美元下降19%。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为521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盈利23美分。 一个尚在活跃依然保持了良好市场表现的新浪微博,另一个则是即将停运虽曾有3亿用户,却最终被抛弃的腾讯微博,为什么两个的差异这么大?为什么有腾讯做靠山的微博产品都会做不好?这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2 腾讯微博到底做错了什么? 说实在,腾讯微博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产品,相比于不少白手起家的业务来说,腾讯微博的诞生可谓是出生名门,当年推特盛行与欧美,在中国市场上罕有敌手,这个时候新浪出现适时推出新浪微博开启了一个全民社交的新时代,之后各大巨头纷纷下场,一场前互联网时代的微博大战正式上演,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在腾讯与新浪之间推出微博类产品的,还有各类门户网站,包括网易、搜狐等,虽然比新浪还是晚了有8个月,但是出身名门的腾讯微博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一方面,腾讯微博直接与当时全中国最大的社交应用QQ直接绑定,相比于新浪微博还只能在网页端打拼的相对落后的玩法,腾讯微博可以说一上场就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打开方式。另一方面,小马哥是亲自下场摇旗呐喊,亲自上阵,邀请名人朋友,发动腾讯总办高管入驻腾讯微博,同时腾讯系各个产品也都在向微博导流。在这两大优势之下,腾讯微博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到了2011年当时的腾讯微博已经和新浪微博在伯仲之间,一时间已经形成了双头格局,然而好景不长,本来已经有着与新浪一战之力的腾讯微博,却在2013年被突然战略放弃了,之后就彻底泯然众人,直到前不久的8月12日,「2020年8月12日,#新浪腾讯微博商标之争# ,北京法院一审判腾讯败诉」难道腾讯微博又有新动作了?事实上,腾讯微博啥动作也没有,就是和新浪微博争个「商标名分」。 然而,在很多人以为腾讯微博是不是要有大动作的时候,等来的却是腾讯微博曲终人散的新闻,那么,腾讯微博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有腾讯当靠山却最终铩羽而归? 首先,腾讯微博曾经是腾讯的骄傲所在。腾讯微博可以说是前互联网时代腾讯最积极的一次大规模创新,从腾讯历年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2010、2011两个年份,都把首页的封面图给了腾讯微博,可见腾讯微博在腾讯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在前互联网时代,腾讯曾经拥有着最大的市场优势,是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市场垄断者,但是随着新浪微博的出现,其实腾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0年11月,新浪微博宣布用户数达1亿,同时新浪“微群”开始内测,“微群”具备通讯和媒体属性,是网页版的“QQ群”。相信看到这里的朋友就已经知道了,当时的新浪微博已经具备了足以和那个时候的腾讯叫板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必须要找到一个至少可以和新浪微博一较高下的产品出来才有可能让自己不至于被新浪微博彻底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微博就应运而生了。但是,正如齐白石老先生的那句经典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管怎么样全面对标新浪微博的腾讯微博虽然两者内核都是推特,却始终没有真正创新的产品与功能出现,相似是大家共同感觉,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大家依然用qq聊天用新浪上微博,这也给腾讯微博无法成为腾讯战略引擎乃至于被最终淘汰埋下了伏笔。 其次,米聊、微信的崛起敲响了腾讯微博的丧钟。由于腾讯微博看上去不错,但是却始终没能让腾讯真正赢下对新浪微博的大战,这对于腾讯来说就已经有了临阵换将的理由,虽然还没有换这是因为腾讯尚没有找到一个足以支撑自己的战略引擎,直到米聊和微信的出现,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应用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虽然这个产品非常的原始,但是却吸引了雷军和张小龙的注意力,2010年12月10日,小米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kik的产品—米聊(Android内测版),支持发送文字、图片。本来雷军寄希望于腾讯不要看到这个东西,毕竟当时还在忙着3Q大战的腾讯的确想不到这些,但是远在广州的张小龙却敏锐地看到了这个,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比米聊晚了1个月。最终腾讯没给雷军3个月的时间,而微信的横空出世则正式让腾讯微博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相比于短博客这种类似于广场的社交模式,微信更加私密也更加轻便,微信的出现让腾讯看到了足够杀出重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巩固自己江湖地位的可能。在吴晓波的《腾讯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马化腾告诉我,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有3000多万的用户,并且每天新增20万。“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正是如此,微信取代腾讯微博已经彻底启动了。 第三,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腾讯微博?不可否认,腾讯微博是一个有着强大背景的产品,但是其本身的业务模式归根结底都是对推特的模仿秀与对新浪微博的贴身肉搏,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产品,这么做其实也没什么错,但是你是腾讯的产品,这就注定了你没资格当这样的市场跟随者,虽然腾讯微博的表现不错,最巅峰的时候有3亿的用户有超过6800万的月活用户,但是谁都知道这不是腾讯微博自身造血所创造出来的,他依靠的只不过是QQ的导流,所以在与新浪微博的大战之中,腾讯微博注定要成为被抛弃的弃子。当然,如果没有微信、米聊等新业态的出现的话,我们也不排除腾讯会孤注一掷与新浪微博背水一战,但是那样的腾讯真的不一定成为当今的巨头了,然而历史永远无法假设。 借用宫斗戏里面的经典桥段,当嫡长子出现的时候,腾讯微博的“太子”之位就会动摇,而从中国历史来看,历史上废太子的下场似乎就是腾讯微博当前的状态了。
记者今日获悉,中银证券私有云平台目前已经正式投产,现已支撑中银证券官网、零售、资管、投行等多个应用系统的运行。该平台基于腾讯云TCE打造,是国内首个落地投产的券商机构全栈私有云平台。借助私有云自助化以及易用性的优势,中银证券将基础资源构建的时长缩短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业务扩容的敏捷度。 腾讯金融云资管行业总经理贾飞表示:“证券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不止是基础设施的升级,也需要与证券行业PaaS、SaaS技术助力。腾讯云与中银证券合作落地首个券商全栈私有云,希望能将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应用到中银证券的业务中,为中银证券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中银证券在2019年启动私有云平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结合业务发展的技术能力需求,中银证券决定以腾讯云TCE打造业界首个全栈私有云,通过混合云架构构建安全可靠、弹性灵活、先进的数字新基建。 腾讯云TCE是基于腾讯云产品体系成熟输出的企业级专有云平台,本次为中银证券打造稳定可靠的IaaS服务和丰富先进的PaaS生态体系,将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资源以服务化方式一站式呈现,显著提升交付与管理效率,敏捷响应业务变化。 此外,腾讯云充分发挥运营能力优势,通过多租户的账号权限体系、计量计费功能等,帮助基础架构团队准确统计评估不同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助力构建按需即用、按量评估的云化架构体系,实现从传统的运维走向精细化运营。腾讯云还通过一体化云管平台,帮助中银证券对异构基础设施实现统一纳管,显著提升基础架构的管理效能。 未来,中银证券还将在私有云平台中持续引入腾讯云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新兴科技在证券行业内的场景与应用,全面引领业务快速发展。 中银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栈私有云将成为中银证券升级服务模式、革新服务体验的坚实基础,为中银证券推动证券服务智能化提供动力引擎。后续,中银证券将与腾讯云通力合作,将金融科技持续引入证券服务场景,持续推动业务发展与创新。”
乐游在26日短暂停牌,28日复牌后发布公告,腾讯将以每股3.32港币的代价溢价收购乐游。收购完成后,乐游将从港交所退市。公告之后,乐游科技的股价也一直表现稳定,基本上已经进入横盘走势,似乎一切静待方案落地。 (图片来源:富途行情系统) 结合其刚公布不久的中期业绩看,在上半年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乐游科技的经营业绩就显得差强人意,略低于预期。按公告所示,乐游科技在上半年实现的收入为9069.2万美元,同比减少14.2%;毛利为4280.4万美元,同比减少33.0%;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78.8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取得溢利928.8万美元,公司由盈利转为亏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乐游大股东郁国祥打算出售所持该公司全部股权,其持股比例约为69%。 回过头看,郁国祥“卖盘”显然是势在必行的,而腾讯“接盘”并私有化乐游的事件基本定居,变数已经不大。此前,乐游科技“易主”的收购案轰动了整个游戏业界,包括创梦天地、网易、索尼、世纪华通、腾讯等著名游戏厂商,纷纷前来参与竞购的角逐。最后,腾讯将摘下了胜利的果实。 近期,该事件又有了新的后续,新的变化或是进一步延伸至其他方向。对于市场来说,这些潜在的可能性,一旦被证实成行,都会是超预期的事情,朦胧阶段能够把握蛛丝马迹的投资者,正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我们始终认为,腾讯在此事上正在下一盘大棋。不要忘记,腾讯手上另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棋子——创梦天地,也曾参与乐游的竞购角逐。 在之前的文章——《关于创梦天地收购乐游的猜测与思考》中,我们就提出国内有实力收购乐游的公司并不多,再加上腾讯是创梦天地的第二股东,所以收购乐游很有可能是由腾讯出资。如今看来,虽然结果并不相同,但至少这样猜测的大方向得到了印证,腾讯最终还是拿下了乐游,之后如何整合乐游科技,由腾讯自己来主导?亲手操刀还是交由别的战略合作方去操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这个事件的后续延伸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站在腾讯的角度去理解。从去年开始,腾讯就在加强对游戏行业的整合。譬如,去年Q3并表Supercell,今年初收购Funcom,今年Q2控股虎牙。此外,腾讯还在大力促成两大游戏平台虎牙和斗鱼的合并。种种迹象表明,腾讯正在扩张自己游戏业务的边界。 对于创梦天地来说,腾讯作为创梦天地的战略投资者,也是第二大股东,双方也一直在多领域展开了合作。比如,如在游戏领域,创梦天地自研的《魔力宝贝手机版》、《全球行动》等游戏由腾讯独家代理发行;在动漫领域,创梦天地与腾讯动漫一起进行动漫IP开发;在线下娱乐方面,创梦天地与腾讯视频合作推出的“好时光”娱乐街区,这是全国首个体验式娱乐零售街区;在云游戏方面,借助腾讯云的云游戏解决方案,创梦天地旗下多款游戏已经开始云化测试。双方还将进一步拓展跨终端、跨场景的游戏内容服务。 客观来看,这样的合作提供给创梦天地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实际上是不足的,因为释放起来是缓慢的。我们因此而预期,腾讯大概率的还是会在创梦天地身上拿出一个加速整合或快速成长扩张、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优势的大方案。 按照原来我们在之前的猜想和构思,原假设的路径是,乐游由创梦天地进行收购,考虑到资金问题,创梦天地必然会通过定增引入腾讯的资金和持股,来完成收购,其结果就是腾讯成为创梦天地和乐游的第一大股东。目前,这一猜想随着腾讯直接拿下乐游而被证伪。 但新的线索在此时却出现了:创梦天地在中期财报发布后,同时公告了公司引入天美和光子工作室群总裁进入董事会。 据悉,天美和光子工作室群是腾讯最大的两个游戏工作室群,在业内早已声名鹊起。天美的代表作有《王者荣耀》、《天天酷跑》、《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天天爱消除》等,光子的代表作有《和平精英》、《全民突击》、《斗战神》等等。 创梦天地引入腾讯旗下最为重要的天美和光子两大工作室的总裁一同进入董事会的同一时间,腾讯就宣布私有化乐游,仅仅只是巧合吗? 我们基于已有事实进行分析,延续腾讯游戏和大文娱领域加速整合的大背景,有没有可能存在新的发展路径,即腾讯在收购乐游之后,再去促成创梦天地和乐游科技两者的合并。或者是,按照此前猜想的第二个新版本——腾讯成功收购乐游后,再把乐游的资产注入到创梦天地这一上市平台里,腾讯跃升为创梦的大股东? 以上两个猜想的路径将导向几乎一样的结果。而创梦天地和乐游科技在互补性和协同性方面有着强大的“诉求”,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创梦天地纵使付出巨大代价进行“蛇吞象”的收购也盼望着将乐游收入囊中的背后逻辑。简单来分析,创梦天地是国内用户规模市场份额最大的独立的手游发行平台,旗下乐逗游戏成功发行了多个爆款游戏,乐游的优势则在端游和研发,尤其是重度端游的开发及所持游戏IP,优势显著。两家公司此前就与腾讯有诸多深度合作,依照腾讯的整合路径,“腾讯+创梦+乐游”应该是逻辑最为顺畅的“铁三角”组合。 恐怕天美和光子总裁进入创梦天地,或许是有备而来,提前进行战略性“规划”的意味相当浓厚。当然,这些只不过是猜想和推演,实际变化还需静待时间验证。
如果忽略掉具体的产品名称,李飞在音乐、影视、网文、游戏等领域的涉猎,或许是过去几年中,试图撬开泛娱乐市场互联网公司们的共同愿景。而字节跳动正是其中一员。 时代周报记者 李子慧 发自北京 “我算是娱乐产品的重度用户了,抖音、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快看漫画、起点中文网,再加上偶尔玩一玩王者荣耀,基本上就能满足我日常的娱乐需求。”9月4日, “95后”的李飞(化名)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如果忽略掉具体的产品名称,李飞在音乐、影视、网文、游戏等领域的涉猎,或许是过去几年中,试图撬开泛娱乐市场互联网公司们的共同愿景。而字节跳动正是其中一员。 近几年,字节跳动在网文、游戏领域持续加码,并凭借今年初购买《囧妈》版权成功引起业内关注。 8月28日,欢喜传媒(01003.HK)发布的2020年中报显示,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约定的第一阶段合作已于7月23日结束。 9月4日,字节跳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只是做些尝试和探索,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披露。” 尽管没有更多回复,但字节跳动的泛娱乐帝国确已在迅速搭建中。 泛娱乐投资版图 当所有人将目光聚焦在字节跳动海外市场时,在国内,字节跳动正悄然铺开一张以IP为核心,围绕影视、网文、漫画、游戏及音乐的“泛娱乐产业网”。 其中,网文和游戏是字节跳动的重点投资对象。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网文方面,从去年底开始,字节跳动先后入股拥有“时阅文学网”“粉瓣儿文学网”等六大原创阅读网站的北京吾里文化有限公司;运营“甜悦读”“瓜子小说网”“朵米阅读网”三大网文平台的北京鼎甜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运营“逸云书院”,聚焦原创出版,影视漫画改编等业务的秀闻科技。 今年上半年,字节跳动与国内数字出版开创者之一的中文在线(300364)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此后,字节跳动又投资了曾经在网文市场用户使用时长排名第二的塔读文学。 9月3日,易观分析互娱行业分析师廖旭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文是泛娱乐IP的源头,字节跳动现在需要有更多的平台以及内容资源,来为之后的泛娱乐项目开发以及IP产业链打下一定基础。” 但想在如今的网文市场打造出IP优势,对“后来者”字节跳动来说并不容易,更何况,它面前还横亘着被腾讯收编的阅文集团。 9月2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腾讯在内容产业已经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在产业上中下游等重要环节均有优势,且已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相比之下,字节跳动目前在产业中下游有一定规模,但在产业上游布局规模还是很小,想挑战腾讯还任重道远。” 相比漫长且依赖于爆款机遇的网文IP,在收效较快的游戏领域,字节跳动的投资动作同样巨大。 今年8月,字节跳动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游逸科技有限公司入股上海麦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96%。 2018—2019年,字节跳动共投资7家游戏公司。其中包括从三七互娱(002555)(002555.SZ)收购的游戏公司上海墨鹍,以及针对自研重度游戏开发的朝夕光年等。 触及天花板 相比腾讯这样在泛娱乐领域深耕十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在泛娱乐领域的一系列布局显得急促而激进。 在张孝荣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字节跳动当下对变现能力的需求。 据东方证券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国内短视频应用的用户增长率结束了自2017年6月以来的高速上涨,并从最高点的130%一路跌至2018年7月的约80%。 QuestMobile数据也显示,今日头条2017年1月的MAU同比增速为131.2%,但到2017年7月其MAU同比增速已降至两位数,到2018年9月增速仅为14.5%。 对字节跳动来说,当短视频及信息流带动的广告收益近乎触及天花板,寻找新的变现渠道便成为顺其自然的事。 “如今字节跳动估值已经到达千亿美元级别,拥有全民现象级用户群体,但凡容易变现的领域都会考虑。而一般来说,电商、网络广告、会员增值服务者三项是最基本的变现手段。要提升网络广告收入能力,必须通过内容产业,其中主要就是网文、影视和游戏。”张孝荣解释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字节跳动在泛娱乐领域仍遵循着其惯有的“流量思维”。 廖旭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字节跳动相比于阿里、腾讯、网易等公司来说,其算法的分发能力以及用户数据的丰富程度都较为领先。因此,在多方布局后,流量为王的免费阅读以及靠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铺陈的休闲类游戏,成为字节跳动在泛娱乐领域率先取得的成果。 尚缺爆款IP 有业内分析认为,字节跳动在泛娱乐领域的布局,很像当年的腾讯。但想真正比肩腾讯、阿里大文娱等泛娱乐领域的头部公司,字节跳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游戏为例,据Taptap数据显示,字节跳动公测的中重度游戏评分普遍在4―5分(满分10分),且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字节代理的游戏,并非自研。 在廖旭华看来,不管是细分产业的话语权,还是人才储备量上,字节跳动在短期内仍很难跟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比肩。 “网易的游戏研发人数在5000人以上,腾讯的要更多,但字节跳动目前还在试图完成打造2000人研发团队的目标。相比之下,腾讯和网易达到今天的体量,都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过程,在收入规模上,字节跳动可能接近某一个细分的业务,但要在整体达到上述公司的体量,从现阶段的基础来看,机会比较小。” 廖旭华说道。 除此之外,字节跳动也还差一个属于自己的爆款IP。 从过往经验看,在泛娱乐产业的整体布局上,现有的腾讯、阿里大文娱都是基于一个体量足够大的IP,完成文学到动画、影视到游戏系列产品的打造,从而依靠影视音联动赋能IP以更大的价值。 反观字节跳动,依靠其在分发及用户数据方面的优势获得的流量,并不能转化为在IP研发能力以及延伸内容的自制能力。 廖旭华也表示,想要追赶腾讯、阿里大文娱等泛娱乐巨头,字节跳动至少还需要找到三个发力点,包括研发出一个爆款重度游戏、创造一个原创网文IP,以及打造独立的影视制作能力或寻找合作伙伴。 但这同时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漫长的筹备时间。 “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说,字节跳动不管是在泛娱乐还是在电商,或是教育领域,都是以一种类似风投的思维来进行,也就是说,如果字节跳动后续在电商或教育领域取得较大成功,也不排除它会砍掉一部分泛娱乐领域新业务的可能。”廖旭华说道。
这是Gartner首次从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两个维度综合评估云计算厂商服务能力。除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外,这次还综合评估了云服务厂商的PaaS(平台即服务),包括aPaaS(应用程序PaaS)、FaaS(函数即服务)、dbPaaS(数据库PaaS)、adPaaS(应用程序开发人员PaaS)以及私有云产品能力。 报告评估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着重考虑服务商产品服务、可行性、安全、价格、市场份额、客户体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指标。 该报告将腾讯云评为魔力象限利基者,评价认为,腾讯云技术表现敏锐;业务增长迅猛;和腾讯其他业务协同效应强大;是唯一在俄罗斯拥有可用区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腾讯对云计算的大规模投入计划等。 今年5月,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布局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重点投入云计算、区块链、服务器、人工智能、5G网络、网络安全、量子计算、音视频通讯、大型数据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 近年来,腾讯云在服务能力上一直备受认可。 目前,腾讯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内运营着86个数据中⼼,腾讯云对外开放可用区达到54个。腾讯在⽹服务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台,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五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带宽峰值达到100T的公司。 IaaS方面,今年八月Gartner发布的《MarketShareAnalysis:IaaSandIUS,Worldwide,2019》报告显示,腾讯云在全球IaaS领域整体市场份额2019年全球第5位,且在前5厂商中增速最快,达101.5%。 PaaS方面,腾讯云近年来已经构建包括数据库、云原生、大数据、AI、物联网、音视频技术等在内完备的PaaS产品体系。 Gartner的相关报告显示,腾讯云数据库增速达123%,国内所有数据库厂商中最快,全球范围内连续两年增速保持前三。同时,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已经提升到前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