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粉丝超千万的“萌娃”博主,睁着大大的眼睛对正在拍视频的妈妈说:“在这个家里,我姓刘,爸爸也姓刘,只有你姓李,谁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心里没点数吗?”别急着为这位母亲抱不平,从账号展现的信息来看,视频拍摄和运营都有这位母亲参与。萌娃类账号如今成为各视频平台上的大类,儿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过成年人已经不是秘密。一些家长开始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万元。 如果说“啃老族”吃的是老人积攒的血汗,那“啃小族”就是在一口口吃掉孩子快乐的童年和未知的未来。与“啃老族”相比,“啃小族”还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人点赞“孩子聪明厉害”,有人说“这也是对孩子的锻炼”,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无异是一堂糟糕的“家教课”。 人们对“萌萌哒”的幼态化,天生没有抵抗力,比如孩子、小动物等,这种对幼小生物天生更多的喜爱和同情本能。因此,可爱的孩子几句童言童语就能远比大人们歇斯底里的表演,更容易“吸粉”,当他们说着“大人话”与幼小本体的反差就更显得机灵可爱,这也是“萌娃”能迅速成为视频平台一个独特分类的原因。之前的“童模、童星”尚有一定技能门槛,也大多有平台、公司等监管,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短视频大大降低了“啃小”的门槛。打扮漂亮点、说点悄皮话、讨好下粉丝就能吸粉赚钱,靠娃就能月入15万,这怎不让人心动?但是,当童年的萌趣褪去,这些“网红童星”还能拿什么吸引你? 首先,如此简单喧嚣的“赚钱”方式,极易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读书不如当网红的困惑,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尚未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其次,网上的各种或捧杀或恶毒的言论、以讨好吸引粉丝为主要任务的模式、网红带来的过度关注、以后可能“不红”的失落等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人生选择。再者,有些家长以孩子为“摇钱树”,吃播、恐怖游戏、超时工作等不顾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影响学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塑造小网红的“啃小族”,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后,网络世界复杂难辨,粉丝成分复杂,极易给孩子带来隐私安全等危害。 当然,面对未成年视频发布不应一刀切。笔者曾见过视频平台上孩子分享学习笔记方法、文具玩具测评等视频,这类视频往往是孩子个人兴趣或以互相学习成长为目的发布的,吸引者相应的粉丝人群,相对比较单纯。而这类视频中的孩子大多14岁以上,已具备基本正确的价值观和分辨能力,由自己想主题制作视频,这类视频才是真正体现孩子的意愿,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对此,首先家长们应摆正心态,若只是一时意外走红则应给孩子合理引导,莫被一时金钱流量所迷,只顾眼前捞金而让孩子的教育受伤。需知将孩子培养的更优秀才是长期投资。其次,相关部门应尽快对未成年主播等现象建全法律法规,应对年龄、内容、时长等划出界限、细化规定,避免孩子的童年被金钱和网络腐蚀。再者,社会民众应提高对“啃小族”的警惕。让“啃小族”和“啃老族”一样成为社会鄙视现象,没有流量,“啃小族”势必越来越少。
国际金融协会:新兴市场7月继续吸引资金净流入 新华社华盛顿8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 高攀)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美元疲软和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7月份新兴市场连续第二个月吸引资金净流入。 具体来看,7月份新兴市场吸引151亿美元非居民净资本流入,低于6月份的292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场吸引19亿美元净流入,债券市场吸引132亿美元净流入。 报告说,有关新兴市场的负面市场情绪在3月时达到顶峰,之后进入一段稳定期,并引发更多关于新兴市场风险和机遇的双向讨论。此前数据显示,3月份新兴市场经历了大规模资金流出,从4月起情况开始改善。 报告同时指出,对疫情出现反复的担忧以及全球增长的黯淡前景,使新兴市场在资本流入方面的进展受到一定限制。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美元疲软和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7月份新兴市场连续第二个月吸引资金净流入。 具体来看,7月份新兴市场吸引151亿美元非居民净资本流入,低于6月份的292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场吸引19亿美元净流入,债券市场吸引132亿美元净流入。 报告说,有关新兴市场的负面市场情绪在3月时达到顶峰,之后进入一段稳定期,并引发更多关于新兴市场风险和机遇的双向讨论。此前数据显示,3月份新兴市场经历了大规模资金流出,从4月起情况开始改善。 报告同时指出,对疫情出现反复的担忧以及全球增长的黯淡前景,使新兴市场在资本流入方面的进展受到一定限制。
走出去智库观察 近日,全球创新设计领域最大的软件企业法国达索系统表示,今年将把亚太总部迁入上海浦东,并持续加大在沪投资。在全球疫情日益严重的当下,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极具优势。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尽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加大最佳营商环境的构建,疫情过后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将东移至中国,未来5-10年,中国将超过美欧,成为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最佳选择地。 如何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来华?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魏建国先生的文章,供关注外商投资的读者参考。 正 文 文/魏建国 商务部原副部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好不好,除了能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者加强投资建厂外,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设立数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从历史上来看,上世纪著名的贸易港,如荷兰鹿特丹、新加坡的自由贸易港,都通过提供大量便利的投资贸易优惠政策,吸引大批企业总部在当地设立,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和高端人才的就业,也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一个时期以来,新兴的自由贸易港和城市,如阿联酋的迪拜、韩国的仁川等,更是采取优惠的人才政策、资金政策和高质量的服务政策来吸引全球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进驻,并把以上措施作为这些城市“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法。 据统计,我国开放以来,从2002年出台首个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来华的政策以后,在华企业总部共有30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目前,跨国公司企业总部在华设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相比其他一些国家仍有距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四分之三仍设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重点城市,其中研发中心和消费中心更有高标准的选择地。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企业总部在中国的设立给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不仅给以很大的促进力量,也给驻在地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如上海,截止今年7月已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其中大中华区、亚太区104家),研发中心450家。不要小看这些数字,虽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占上海外资企业总数只有1.34%,但贡献了从业人数6%、外商营业收入10%、纳税总额 12%、利润总额的17%。 更可喜的是,尽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加大了对营商环境的构建。不少国际媒体和专家都认为,疫情过后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将东移至中国。为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特别是工业设计中心移位到中国,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营商环境的打造。 未来五年,能不能使中国在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方面有更大的飞跃,重点工作方向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政治站位一定要高,打造营商环境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要齐心协力,继续加强最佳营商环境的打造,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落地中国。 第二,优惠政策要到位。政策优惠很诱人,就怕执行不到位,这是跨国公司比较担心的问题。各地区要将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都执行到位,并及时解决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时碰到的问题。 第三,加大高水平服务,特别是人才服务的质量。纵观全球各地区总部,应该看到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人才都是高端人才,甚至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因此如何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便利,包括子女就学、医疗保障、住房、生活日用品采购服务等,以及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流入流出、外汇管理、物流和交通便利等方面都要加以考虑。从北京上海两地看来,这些方面有很大优势,但仍有瓶颈。7月27日,上海为40家民企总部颁证,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优惠政策。但我认为,这些政策可以进一步优惠。 除此之外,我认为,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认定标准是否可以放宽一些,如将企业地区总部认定的总资产降到2亿美元以下,再如将总部型的机构放宽到1亿美元。另外,能否放宽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总部的认定领域,如时尚、物流、贸易、科研、教育、医疗、文体等领域的企业总部。 我相信,疫情过后,中国沿海城市为全球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提供更优惠的来华条件之外,中西部地区也会加入到这一行列。未来5-10年,中国将超过美欧,成为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最佳选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