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巴菲特老爷爷而言,太难了。 除了一季度投资亏了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50亿元)、割肉航空股、执掌的伯克希尔股价跌跌不休、估值降至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英国《卫报》近日,德国一家企业涉嫌财务造假,将企业估值抬高了近4倍,欺骗投资人。 其中,2017年美国股神巴菲特,便被骗了6.43亿欧元 上述消息对于巴菲特“股神”的形象无疑是又一个打击。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巴菲特才刚亏了3850亿元。 5月2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披露一季报,投资账面巨亏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50亿元)! 伯克希尔巨亏的业绩和疫情离不开关系。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由涉及广泛行业的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因此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反映。就像经济一样,它正被冠状病毒大流行所破坏。巴菲特在二月份警告说,“我们业务的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影响。 此外,巴菲特还屡屡出现迷之操作。 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无疑是在疫情爆发之际抄底航空股,随后又割肉航空股。此外还有: 3月3日,增持纽约梅隆银行,持股比例突破10%,3月13日披露; 4月1日,割肉达美航空,4月3日披露; 3月16日至4月2日,多次减持西南航空,4月3日披露; 4月7日至4月8日,减持纽约梅隆银行至10%以下,4月9日披露; 4月15日,增持美国合众银行,持股比例突破10%,4月24日披露; 5月11日至5月12日,减持美国合众银行以下,5月13日披露。 而清仓航空股之后,巴菲特又开始折腾银行股: 4月15日,巴菲特对美国合众银行进行了增持。增持后巴菲特共持有1.51亿股美国合众银行股票,较2019年12月底增加1851万股。 一个月不到,5月11日-12日,巴菲特就把美国合众银行卖出:共出售了49.78万股,平均出售价格为33.04美元。 如果按照4月15日美国合众银行收盘价33.33美元计,此次巴菲特以均价33.04美元的价格减持美国合众银行的股票,不亏也没赚。 从巴菲特前15大重仓股来看,消费类的股票是股神的最爱,保健品公司达维塔和食品公司卡夫亨氏持股比例均超过了25%,除此之外还有众人皆知的可口可乐公司,以及高端家具品牌RH。 自1月中旬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累计下跌了24%,远超同期大盘跌幅,这让不少投资人吃惊,同时一些巴菲特的长期拥护者正在弃他而去,更有人调侃“股神”陨落。 执掌的伯克希尔股票的估值更是降至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3月底时,伯克希尔A类股的估值约为22.93万美元,目前股价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即市净率)约为1.15倍,低于1.2 倍的关口,巴菲特过去曾表示,1.2倍是伯克希尔愿意“积极”回购股票的一个水平。 伯克希尔目前的股价水平看起来颇具吸引力,因为其股价不太可能跌至账面价值。 瑞银分析师布莱恩·梅雷迪思(Brian Meredith)给予伯克希尔B类股“买入”评级,目标价233美元,相当于对A类股的估值为34.95万美元。梅雷迪思在近日发给客户的报告中称,他认为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约为35.2万美元。 彭博数据显示,自1987年以来,伯克希尔的市净率平均为1.6 倍,近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1.4 倍左右。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伯克希尔的股价曾数次跌至账面价值,包括2000 年、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和2011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综合报道 据“新闻联播”消息,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19日在京闭幕。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同意夏宝龙不再兼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的决定。 夏宝龙简历 夏宝龙,男,汉族,1952年12月生,天津市人,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 1969-1970年河北大学附中教师 1970-1972年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小学教师、团支部书记 1972-1975年共青团天津市河西区委干部 1975-1976年天津师范学院政教系进修班学习 1976-1983年共青团天津市河西区委常委、副书记、书记 1983-1985年天津市河西区委街道部部长、体院北街党委书记 (1980-1985年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中文专业学习) 1985-1991年天津市河西区副区长 1991-1993年天津市河西区委常委、副区长 1993-1996年天津市河西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6-1997年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区长 (1994-1997年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1995-1996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998年天津市副市长 1998-2003年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其间:1999-2002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3-2007年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2007-2011年浙江省委副书记 2011-2012年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12-2012年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2-2013年浙江省委书记 2013-2017年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8-2020年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2020-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04增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综合报道 据“新闻联播”消息,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19日在京闭幕。会议经过表决,增补邱学强、傅政华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增补邱学强、傅政华为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邱学强简历 邱学强,男,汉族,1957年8月生,山东莘县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一级大检察官。 曾任青海省玉树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处处长、经济检察处处长,中共青海省委政法委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厅副厅长、法纪检察厅厅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2001年6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2年9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现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汕尾5月20日综合报道 据广东汕尾人大网消息,5月19日下午,汕尾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逯峰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 逯峰简历 逯峰,男,汉族,1972年1月生,河南洛阳人,200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1989―1993年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 1993―1996年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材料系教师 1996―2002年 中山大学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2002―2003年 广州市财政局见习干部 2003―2005年 广州市财政局信息管理处主任科员(2004.02兼信息中心主任) 2005―2008年 广州市财政局信息处副处长兼信息中心主任(2003.12―2006.1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应用经济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2008年 广州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 2008―2010年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工委委员 2010―2011年 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2011―2014年 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2013.05评为高级工程师) 2014―2014年 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2014―2016年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办公室(情报研判及应急指挥中心)主任 2016―2017年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办公室(情报研判及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兼职副主任 2017―2017年 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委员,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兼职副主任 2017―2018年 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委员 2018―2018年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省信息中心主任 2018―2020年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0―2020年 汕尾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2020― 汕尾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汕尾5月20日综合报道 据广东汕尾人大网消息,5月19日下午,汕尾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张晓强当选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少华当选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晓强简历 张晓强,男,汉族,1975年11月生,浙江庆元人,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 1992―1996年 浙江林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学习 1996―1998年 浙江省庆元县屏都镇党委组织干事 1998―1999年 共青团浙江省庆元县委书记 1999―2000年 浙江省丽水地区卫生局副局长 2000―2001年 浙江省丽水市卫生局负责人 2001―2003年 浙江省丽水市卫生局副局长(2001.03―2002.08美国肯恩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2003―2006年 共青团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2006―2007年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正处级) 2007―2009年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政法委书记 (其间:2008.03―2008.06浙江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9―2009年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2009―2010年 浙江省遂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2010―2011年 浙江省遂昌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1―2015年 浙江省德清县委书记 2015―2016年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 2016―2017年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7―2018年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 2018―2019年 浙江省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9―2020年 浙江省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2019.03―2019.07在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习) 2020―2020年 汕尾市委书记 2020― 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昆明5月20日综合报道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罗永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罗永隆简历 罗永隆,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籍贯重庆,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 1983年8月至1987年9月,在西昌铁路分局勇山工务段工作;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学习; 1991年7月至1996年2月,任西昌铁路分局勇山工务段技术员; 1996年2月至1998年3月,任云南省铁路第一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 1998年3月至2000年2月,任云南省广大铁路建设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任云南省铁路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任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任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13年8月至2018年5月,任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2018年5月,任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2020年5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迅雷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热议,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我作为连续三届的地方人大代表,可能比一般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会更深入些。 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是件好事 全球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居民更关心本国的GDP增长目标了,这也使得海外媒体也格外关注我国的GDP目标。每年年末,我们都要预测下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其他目标,去年年末,我预测的GDP增长目标是6%左右,CPI为3.5%左右。如果没有疫情,我相信这两大预测结果都能应验。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突发,并蔓延到全球,尽管中国疫情得以顺利控制,但全球下半年疫情能否得到控制还不好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一定会受到全球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故不设目标合乎逻辑。 实际上,笔者认为全社会长期存在对GDP增长目标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问题。昨晚我与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泰证券李玮董事长沟通,询问他什么时候拿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他说正式开会的时候才拿到,与媒体直播总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几乎一致。这一方面说明全国人大的会议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关注度过高使得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披露的时间被严格规定。 地方开两会,通常在开幕式前一天,人大代表们就已经拿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纸质材料,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政府工作报告并不是保密材料;而且,在正式报告发布以前,人大代表们和社会各界提前约一个月就《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六天前,一位外地朋友打电话向我咨询,说他所在的城市刚开完两会(因疫情而延迟),确定的GDP增长目标居然为6.5%,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啊。我解释说,该城市有它的苦衷:省里的两会疫情前就开过了,确定的GDP目标为6.5%,该城市不能“拖后腿”,而全国两会还未召开,不知道会定什么目标和怎样力度的政策,故该城市只能与省里之前设定的GDP增速目标保持逻辑一致。 事实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了解,政府的工作目标通常分两类,一类叫约束性目标,另一类叫预期性目标,前者必须得完成,后者不一定要完成。 例如,十三五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又在此基础上分为25个具体指标。25个具体指标中,有13个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必须完成的全都是涉及资源环境和民生福祉方面。在民生福祉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等都被列入约束性指标。 另外12个指标属于预期性指标,如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九成等。这表明,这些指标需要去努力完成,但不是必须实现的。 这表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早就把经济发展中的GDP增速指标列为预期性指标,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应该去关注环境保护、教育、脱贫、居住条件等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这才是硬指标。 因此,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说不定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目标而去做一些“重复建设”等事情;不设目标则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和“六保”,从而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中小微企业、关注民生、关注就业。 从其他目标反推GDP“隐含目标”:3-4% 虽然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但报告中实际上也隐含了“目标”。一方面,报告仍然设定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从往年情况来看,1个百分点的GDP增速对应新增就业不断增加,2019年达到221.6万,中泰宏观首席梁中华据此认为,今年隐含的经济增长目标或许在3-4%之间。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根据财政赤字率反推的名义增速约为5.4%,按照GDP平减指数在1-2%之间,那么实际增速大概也是在3-4%左右。 那么,靠什么来实现新增就业900万和对应3-4%的GDP增速呢?我认为还是靠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消费,投资主要靠基建投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新基建。在今年不设GDP增速目标的情况下,更不要期待房地产政策有什么放松,而且报告也再次强调房住不炒。 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说明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虽将比去年有所下滑,但幅度不会过大。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由此推测,今年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靠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估计要达到7-8%左右的增长,才能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3-4%左右的增速。 中泰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判断,医疗卫生领域仍将是建设重点。因为新冠疫情显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未来大的趋势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对具体投向都做出了明确要求;(2)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尤其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在稳消费方面,报告提出:“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说明稳消费主要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二是提高社保的覆盖面和社保标准,让老百姓敢消费。 货币政策空间大于财政:降息仍会持续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特别国债、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的规模都低于市场平均预期,而且提出“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使得宏观杠杆率水平的提升大幅放缓,也为今年政府加杠杆腾出了空间,但考虑到仍有很多隐性债务存在,以及地方到期债务压力巨大,故丝毫不能放松支出的口子。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的背后实际上是“节约财政”,财政要“提质增效”。这在今年各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即要大力压缩政府部门的日常开支,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减负和民生投入。 在两会之前,学术界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如今,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发国债的规模之和也就2万亿,不会给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挤出效应”,只要央行继续降准和发放再贷款就足够让“流动性适度和充裕”了。因此,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高层希望财政支出能够“细水长流”,倒是货币政策的空间稍大。 之所以我认为货币政策的空间更大,有以下理由:自2018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就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设定具体目标,2018年的表述为“合理增长”,2019年的表述为“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今年的要求为“明显高于去年”。假设今年的名义GDP为5%,M2为10%(去年为8.7%),那么M2-名义GDP高达5个百分点,相比19年的1个百分点,大幅上升。 此外,目前某些期限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恐怕也为期不远了。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报告中提及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究竟是什么样工具呢?应该是结构性的工具吧,旨在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产生各种套利。 随便提一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提及较少,只是分别就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分别提了一句话的要求:”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可见,今年经济重心还是放在重振实体经济方面。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中央支持地方,银行让利企业,富裕扶持贫困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稳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首先,在支持地方方面,“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这样的压缩中央财政支出力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时又提到,“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支持地方态度之鲜明、措辞之强烈,都十分罕见。 其次,在均衡社会各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方面,《报告》的表述也十分明确:“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说白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全社会经营收入构成中的占比过高,早就成为人们所诟病的现象了。以上市公司为例,所有上市公司中,银行的净利润占比接近一半。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6.8%,但金融业增加值居然达到6%。 为此,《报告》“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第三,扶贫方面的力度继续加大,因为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实现2020年翻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扶贫是底线,今年必须“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GDP不设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变,全面脱贫的目标没有变,一定要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此,提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根据蚂蚁金服运用大数据估算,中国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数约为2.3亿人,因此,在疫情之下,确保个体经营户能够活下来,就是保就业的最好办法。据统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0次提到“就业”,2020年则39次提到“就业”,提及频率增长30%。就业改善,对于全面脱贫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过程中,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明显,存量经济导致的结果就是分化,包括区域经济、居民收入、产业和行业、头部与非头部企业这四大分化。这也给全面脱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我在去年7月参加克强总理座谈会的时候,建议“当前经济改革核心是重塑利益格局,把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这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及部门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大型企业要支持中小微企业,要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银行则要向中小微企业适度让利。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总理的这一理念。 通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并不觉得该报告超出或不及预期,该报告实际上与今年以来政治局会议的主要精神非常一致,即保持定力,切合实际,底线思维,意在长远。而有些市场人士总是盼着大干快上,高举高打,短期纵然可以实现翻番目标,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 (本文作者介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