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愿意降价出租,也不见得有租客。”“公司清理了赔本房源,拆掉了隔断间,房源少了以后,部分地区的租金确实上涨了。”针对目前租房市场的情况,房东和中介人员的反应截然不同。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租房市场调研时发现,当前租房市场正处于淡季,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和长租房平台频频“爆雷”,租房市场出现了房东降价找不到租客、中介公司“砍量提价”的现象。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重点城市租金均价创近两年新低,11月租金更是创近5年同期新低。 □ 租金普遍下降 “之前每月成交10单轻而易举,最近几个月平均每月就只有1单。”张宇(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张宇在某头部租赁公司西安区域公司做销售,负责西安莲湖区及周边区域的新房和租房业务。张宇说,“如果租房不行了,我就只能做新房市场了。” 张宇的经历或是当前租赁市场现状的折射。随着市场转冷,叠加疫情影响,租房市场持续降温。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11月,全国50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为34.71元/平方米/月,创了2019年1月以来的新低。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监测的18个城市租赁成交量于8月达到峰值后,9月开始转淡。9月至11月的成交量连续下降,平均环比降幅达13.7%,高于去年同期10.6%的环比降幅,11月的租金更是创近5年同期新低。 各等级城市租金普遍下降,11月一线城市租金环比跌幅最大。诸葛找房数据显示,11月一线城市平均租金环比下跌1.2%,同比下跌2.9%。北京、上海两地租金均下降,分别环比下跌1.98%和1.57%;二线城市平均租金环比下跌0.58%,同比下跌3.1%。 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8个城市中11月超四成城市租房市场的成交量环比降幅超10%,包括西安、天津、大连、青岛、济南、廊坊、烟台等。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上涨城市中,11月成都、珠海、泉州等地租金上涨,成都以1.95%的环比涨幅排第一位,原因是受成渝都市圈利好带动,租金市场相对活跃。 房东“等候”平台“出击” 在租房市场持续降温的背景下,有中介公司“砍量提价”。 有租客日前称,“为什么整体租金在下降,自己的房子却在涨价?”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北京租赁市场了解到,上述租客反映的问题或和该平台折扣活动结束有关,且目前该平台低价房源已基本出租。 在走访过程中,一平台销售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清理了前期收房价格较高但赔本的房源,部分区域拆掉了隔断间,导致房源减少,公司上调了租金。” 也有租赁公司“想降价却不能降。”成都某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是房东直租,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多降点也就出租了。但对平台而言,是想降价却不能降,这是行业规则。” “高租价”同样是市场降温的一大因素。成都“二房东”赵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在一个租赁公司平台上看到金牛区一个小单间,每月至少要800元租金,还不包括服务费等。”在他看来,“市场上不少房源依然偏贵。” 房东则在寻租客。成都市程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出租的房源大部分是自己的,也有少量是租来的房源。之前的租客多是朋友或熟人,因为疫情、裁员,许多租客搬走了,现在很多房源处于空置状态。”“就算我愿意降价出租,也不见得有租客。”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全国重点18城房源成交周期为47.5天,环比延长1.4天,同比延长8.9天。今年前11个月重点18城房源成交周期为51.0天,同比增长32.9%,客源成交周期为10.3天,同比增长85.6%,租赁市场业主房屋出租难度增加。 市场出现恢复迹象 贝壳研究院报告称,监测的18个城市租赁成交量从9月开始呈现下降,10月、11月维持下降态势,预计12月租赁市场将继续保持低迷。 不过,租赁市场的下降幅度开始收窄。诸葛找房数据显示,11月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环比下降0.7%,环比降幅较10月收窄了0.46个百分点。 “短期影响肯定很大,但成都属于人口流入城市,等经济好转,需求肯定会拉起来的。”程先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北京某租赁公司人员称,“对比去年,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北京租客少了,房租市场低迷。但最近开始有所改变,随着春节后来北京找工作的人增加,市场肯定会恢复的。”
记者从9月3日举行的杭州住房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9月4日起,杭州市本级公租房收入准入标准再次放宽,申请家庭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从低于61172元放宽至低于66068元,比上一年度放宽了近5000元。以三口之家来计算,在其他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家庭上年度可支配收入低于19.82万元即可申请公租房保障。 目前,包括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微信小程序及支付宝等在内的多个网上办理通道均已开通公租房业务办理渠道,申请人也可以选择到各区住建部门住房保障受理窗口线下申请。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杭州住保房管局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并实践广覆盖、分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多措并举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梦”。保障范围覆盖杭州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创业人员等,保障形式丰富,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截至8月31日,已累计保障12.86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帮助4.2万户来杭创业、务工家庭实现安居;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购房(租赁)补贴11511.42万元;大学生租房补贴发放超过2万人,发放金额超过2亿元。
又是一年“七夕”到,城市的空气中充满了粉红泡泡。从牛郎织女到甜宠连续剧,爱情虽然是饮食男女们永恒的话题,却在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社会烙印。 不知不觉,95后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们是如何看待爱情和婚姻、租房和买房的现实问题呢? 8月25日,贝壳发布《95后婚恋居住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租住方式”、“婚前购房”、“居住空间需求”等话题进行了调查。 婚恋观—— 四成95后“不想脱单 享受单身” 男生比女生“向往婚姻生活” 95后是原生在互联网的一代,海量的信息熏陶之下,表现出既纯粹又成熟的复杂婚恋观。一边磕着甜宠电视剧的CP糖,一边又对婚恋表现出慎重的态度。 贝壳研究院调查显示,相对于80后(1980年-1989年出生)和95前(1990年-1994年出生),95后群体选择 “享受恋爱但不愿结婚”的比例较高,达到29.1%,而95前仅有16%选择了这个选项,80后的选择比例更低,仅有9.6%。 具体到男女差异,95后的女生更享受恋爱,“我真的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这种想法在小姐姐们的回答中占比达31.4%,而小哥哥仅占24.3%。 在调查中,甚至有95后女性表示,“看电视剧CP谈恋爱挺好的,现实中找个男人也很麻烦呢。”可见,社会的进步为女生的恋爱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她们对恋爱和结婚更慎重。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95后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中,充满向往的比例高企——有44.2%的95后选择了“向往婚姻生活”的选项,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在男女比例中,男生表现出了更加向往的倾向,占比达到55.7%,女生仅有38.7%。 在对相亲行为进行态度调查时发现,女性的反馈远没有男性表现的积极。36.1%的女性认为相对于相亲,她们更愿接受自由恋爱,高于男性比例;而在诸如相亲“可以结识到更优秀的异性”“相对靠谱”“简单直接的脱单方式”这类看待相亲较为积极的态度方面,男性的认同比例普遍比女性高。 租房观—— 半数以上95后拒绝租房结婚 男女方AA支付租房观念占主流 95后的年龄段为21-25岁,正是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毕业租房就是首先要面临的一道社会考题。贝壳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合租是95后主要的住房形态,占比达31.3%。其中,六成95后选择跟朋友和同学合租,与志同道合的室友在一起能显著增加安全感。 金钱观大概是考验爱情的试金石。情侣之间租房租金如何支付问题,一直带有争议性。贝壳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95后情侣合租时,男女方AA支付房租占比超过五成,而在8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未达到三成;分性别看,60%的女生认同男女方AA支付租金,男生赞同的比例仅占32%,女生独立消费观念显现,这背后也折射出广大女性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实力的增强。 租房结婚可以吗?超55%的95后“SAY NO”。“先有房,后结婚”的传统观念在95后中表现更为明显,反而是95前的人群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较高,80后持否定态度的这一比例为40%左右。 进一步分性别看,95后女性对租房结婚的容忍度更低一些,62.9%的95后女性不接受租房结婚。但有近一半的95后男性却表示可以接受租房结婚。 购房观—— 95后购房全款比例高 婚前买房意愿,女生比男生更强烈 如果爱情能开花结果,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爱巢”就变得十分重要。在买房结婚这个传统观念上,95后也不例外。 报告显示,57.6%的95后在脱单后或预计未来脱单后的买房的意愿“显著增强”,不仅如此,有24.6%的95后甚至选择了买房“意愿强烈”,表现出95后心目中房子对婚恋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5后整体来说是生活富足的一代人,大部分都衣食不愁、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贝壳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95后的家庭普遍不缺房,无房家庭占比尚不足1成。另外,在购房实力上95后也不可小觑,在重点城市数据中,95后全款购房的比例要比90后高出6.4个百分点,以北京为例,95后购房全款比例超四成,显著高于80、90后群体。 不过,如果这样就认为95后“啃老”厉害,就显得偏颇。虽然七成95后的购房资金中都有父母的资助,但纯靠父母买房的占比仅有2.6%,由此可见,大部分95后还是树立了自强自立的金钱观念。 居住观—— 与父母同住?一半95后女生不愿意 哪个房间最重要?95后指向厨房 婚后是否愿意与父母同住?95后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态度更为鲜明,46.8%的95后表示不愿意。 与男性相比,95后女性拒绝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比例更高。53.5%的95后女性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而选择同一个答案的95后男性占比为32.8%;而在和哪一方父母同住的问题上,95后无论男女,选择“和自己的父母同住”的占比都远高于“和对方父母同住”。 但无论是单身还是合租、结婚,相比其他群体,95后对新兴居住空间的追求更明显。贝壳研究院调研发现,66.2%的95后在空间体验中,对电器配齐的厨房更关注。不过,在其他年龄段,厨房也都收获了很高的人气。 95后虽然都很注重居住体验,但在性别方面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数据显示,95后女性更关注阳台空间和卧室空间,对生活的情趣和空间功能需求度高;男性对书房的向往更多,也许,独立的书房更符合男性事业打拼和独处的需求。 总之,95后群体有着独特的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更清楚自己的内心需要。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也和前辈们有不少差异,尤其是95后女性体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在居住环境上,他们注重品质和体验,对新兴居住空间的接受度更高。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租房市场似乎已经到了一个风口浪尖,在北京等租房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清行情的情况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当前市场?普租、长租行业的未来到底该向何处去? 一、消失的租客与降租的长租公寓 时值6月底7月初,往年租房市场的黄金期到了,在这个火热的盛夏,租房市场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寒冷,前不久,根据中新经纬的报道,北京租房市场明显遇冷,就连热门租赁区域的房源,都较难对外出租。不管是个人房东还是长租公寓企业,都纷纷下调租金价格,吸引租客承租。 其中,6月北京租房市场交易量降幅较大,贝壳研究院称,受疫情影响,北京全市应急响应级别重新上调,各社区又开始控制人口流动,导致租赁市场受到明显影响,6月第三周的成交量相比第二周又下降了31%。 其实何止是北京,社科院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核心城市租金继续下跌,房价与租金走势进一步背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住房租金均出现下跌。 疫情下大环境下行,依靠人口流动盘活经营的房屋租赁感受最为明显。这其中,长租公寓企业无疑是受伤最明显的。近日,有媒体报道头部长租公寓平台自如在与个别业主协商降租,引发关注。除了自如,此前有媒体报道,蛋壳公寓也与业主沟通要求房东减免租金。 其实,消失的租客,被迫请求业主降租的长租公寓企业,不过是中国租房市场的AB面,长租行业降租矛盾到底来源于哪儿? 二、黑天鹅下,长租行业降租矛盾或是必然 近年来,租房行业因置业成本和政策推动处于稳定上升期。但进入2020年,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黑天鹅席卷全球。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预测,不同经济体会有3%-8%不同程度的萎缩。中国虽还在增长,但当前的经济压力还是较大的。 在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时候,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长租行业可谓是首当其冲,一方面,各地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降低了人口的流动速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返城;另一方面,各地大学的延迟开学、延迟毕业,也让大学生这个租房市场的重要群体没能出现意料之中的租房潮。 需求不足、供给过剩,这才是中国租房市场当前的底色,更是租赁业大面积承压的根源所在。 其次,随着全员对租房品质的提升,自如为代表的长租行业 C2B2C模式是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产物,且已形成趋势。在这个模式中B端平台成为了服务房东、租客之间重要的纽带。在这个平台经济双边市场之中,租房平台承担着桥接房东与租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交易效率的重要作用。 但在此次黑天鹅次生经济危机冲击中,对于任何一个长租公寓企业都难以长时间承担整个市场波动下的巨大成本压力。特别是当前的租房空置期(从上一个租客到下一个租客的空置时间)已经从原先的16余天拉长到70余天的时候,长租公寓平台所承担的压力可见一斑。 三、租房市场终向好,但现在需要理解和谅解 面对着租房市场的困局,各方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房东面临着日常生活成本增加、租房难度增大的压力;长租公寓平台面临着客源减少、房租全面下降的成本重压;租客面临着收入降低的压力。 在整个宏观经济没能全面恢复到之前水平的情况下,租房市场的困局其实不是任何一方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谅解。 正如同国家反复推动国有企业房东降租金的逻辑相同,当前面对着行业的压力,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受冲击,因此,更需要更多的谅解,房东需要理解平台的难处,平台要理解房东的不易和租客的压力,通过协商一致降低房租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产业走下去,渡过当前的难关。 目前,我们中国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的实现了病毒防控的积极进展,更实现了复产复工战役的初步胜利,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独树一帜,未来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率先复苏将会是大概率事件,租房市场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良机,正如同6月28日黄奇帆所说的那样,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自由流动的加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等城市圈将会进一步发展,租房市场的前景依然光明。 当前困难只是暂时的,疫情期间,长租公寓在协助社区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价值,据媒体报道,长租代表企业自如,疫情以来累计服务全国9000余个社区,顺利安置超万名返程租客,各项抗疫成本已近2亿元,并为66550位新签租客减免押金近2亿。 目前进入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在即,租赁企业如何扶持也需要政策考量。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广西南宁政府已经出台了对于租房的货币化补贴政策,其他各地政府也在不断跟进,希望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对于面对困境的住房租赁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而产业各参与方无论是房东、平台还是租客大家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租房市场的发展,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市场所带来的红利,让租客租到物美价廉的房子,让房东获得自身的收益,而企业则得到长足的成长。
租房价格持续下滑是偶然还是必然!说明什么?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行业表现的很不正常,就拿大家最关心的房地产来说,房屋买卖基本回到了去年水平,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同比上涨,比如北京就在5月的时候,二手房环比涨价1.8%,虽然有教改的因素,但是也说明房地产市场买卖这一块基本已经恢复。但是租房这一块,今年可差太多了。 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市场的租金就一路下滑,春节之后本身应该是租房旺季,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完全被打乱了节奏,到了5月份,由于北京疫情稍有缓解,也曾经一度防控等级下降到3级,所以租房市场有所反弹,成交环比增加27%,租金环比上升4%,但是如果跟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下跌了3%左右。但这只限于5月,6月开始疫情就重新反扑了,估计十有八九租赁市场会重新预冷。本来市场期待的毕业季,估计也很难指望。有机构就预计,疫情反复之后,肯定会从严防控,这反而将加速租赁市场下滑。5月这种反弹很可能会成为昙花一现。过了8月,租房市场就重新回到淡季,现在不少房东,恐怕都要接受,今年降房租的现实。 长租公寓今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行业,去年就一系列暴雷,剩下了几个大公司,今年也都在生死边缘,之前是不计成本到处收房,甚至一度扰乱了租房市场价格,而今年则来了一个180度掉头,开始纷纷要求业主降价,要不然就退房。根据媒体报道,今年空置房源极多,有的管家名下就有100多套房空置,有的房源更是空置了200天,这些房子他们也都是要按时付给房东钱的,通常价差在500到1000左右,比如8000一个月从房东那里收上来一套两居室,然后拆成2间,分别变成4000和5000出租。满租的情况下,一个月一套房赚1000的差价。如果要空置,就会完全赔掉房租。 有媒体报道,其实长租公寓今年过年后就已经停止收房了,租金降价了,没人租,再加上没法装修,所以现在手里库存严重,根本没有能力对外收房。而且对于手里的库存房,也都在重新找房东签订价格,要求房东降价,只有房东降价,他们才有降价的空间,如果房东坚持不降价,长租公寓就会主动解约,认赔割肉。从房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能够理解,因为房子在自己手上更难出租,甚至几个月你也租不出去,几个月空置的损失远大于那点违约赔偿。 跟前几年,只有中高端房租下降不同,今年是房租全都降了,连之前抢手的老破小合租房也出现了空置,有些小区管控比较严格,更是几乎不让经纪人入内,所以租房几乎中断,房东也只能忍受自己的房子在那里空着,本来5月份看到了一点希望,疫情的二次反扑可能又把希望变成了绝望。现在连一向自吹自擂的贝壳链家这种中介,都已经不太看好6月以后的租房市场了。 房价向上,房租向下,这是今年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其实也不难解释,说明有钱人在疫情中受到的损失,远比穷人小的多,之前很早我们就说过,租房的价格是由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决定的,房东不给你涨价,并不是他仁慈,而是因为涨不上去,加价之后你就租不起了,他也很难租给别人,与其空置,还不如降低一点,让你能够一直租下去,给他创造稳定的现金流。但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房东肯定涨租。所以,现在房租下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大家的收入普遍下降了,没那么多人流入北京这种超一线城市了,这部分增量租赁需求也就消失了。然后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不是不想继续租而是实在负担不起了。于是就只能降低房租支出,原来能整租的退到合租,原来住市区的,退到郊区。 房租里面是没有杠杆的,也没有任何投资需求,所以他更能够反应真实的住房需求,房租下降,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住房需求降低,大家都有地方住了,还空出几万套房源,说明即便在北京,在疫情之下,也已经住房供大于求了,疫情恢复之后需求会有所复苏,但还能不能回到过去的水平也不好说,因为有些生产经营已经被实质性的破坏了。 另外,从人口流动来说,北京上海这几年一直在控制人口,别的地方都能恢复地摊经济,但又明确提出北京不可以,这说白了就是控制人口密集型产业,从根上就不希望,人口再流入,那么现在房子都够住了,以后人口反向流出,加上新盘不断入市,房子没道理不够住。所以,想买房的朋友,也可以重点参考一下你所在城市的租金,如果租金还能涨,意味着房价还能涨,如果租金已经不涨了,那就说明,基本上供大于求了。即便房价再涨也是空涨,后面一定一定很难变现。所以人口是楼市投资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未来中国只有10几个城市人口会增长,大概也就这10几个城市,房价还能再涨。其他城市都会出现收缩,只是早晚的事。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贝壳研究院 婚姻和房子,都是永远也写不尽的小说题材。这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这些事情似乎是在不断地重复,却又渗透着时代的新意。 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2020婚房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对“租房结婚”、“成本支付”、“产权归属”等热点话题展开调查。在受访人群中,正处于适婚年龄的90后占比超60%,因此,调查结果更符合当下的婚房消费观。 贝壳研究院研究发现,年轻人越来越难接受租房结婚,女生比男生的接受度更低。如果女生婚前购房,对男生有房的要求也会更高。在婚房购置上,做婆婆的压力是丈母娘的4倍,同时,过半被调研者认为,房产证上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姓名。 拒绝租房结婚,95后成分水岭 男生更接受租房,但婚房照买不误 95后是在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父辈口中拥有“最好的生活水准、最没有生活压力”的一群人。他们思维活跃,喜欢调侃自黑,但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他们,却对婚姻和伴侣有着更高的要求。《报告》显示,56%的95后拒绝租房结婚,而对于70、80后,甚至只比95后年长几岁的90后,接受仍是主流,即使越年轻越排斥租房结婚是趋势。 95后的态度绝非只是源于追求物质的虚荣心,“如果结婚会降低两个人原本的生活水平,我宁愿单着”才是他们的心声。在他们眼中,钱换不来爱情,爱情也换不来钱。失去经济基础的恋爱必然充满窘迫和委曲求全,他们以成年人的理智和成熟,去追求钱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自由,维持着爱情的平等与体面,更是对彼此情感与生活的负责。 除了年龄差异,男女对租房结婚的态度也存在分歧。传统观念里,婚房多由男方提供。于是,随着越来越大的购房压力,尤其北上广深,有的家庭要掏空6个钱包才够买一套房,男生更倾向于租房结婚。《报告》显示,六成男生接受租房结婚,而女生只有四成。女生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房才有安全感,有家才叫嫁。一间不必在夏天共用浴室、餐时共用厨房、夜晚压低声线的房子,至少让女生在面对琐碎的婚姻时不必腹背受敌。 基于此,请男同胞们在表态时三思。当你对女生说可以接受租房结婚的时候,或许就被pass掉了。在女生看来:“我可以跟你一起吃苦,但我不是只配跟你一起吃苦。我能接受你现在没钱,租房结婚,但我不能接受你没钱还理所当然的态度。”不过,小仙女们也不要担心男生真的会租房娶你,他们不过是口嫌体直罢了。《报告》中,只有6%的男生表示不会准备婚房,比女生还低2个百分点。 男生:我有房,你随意! 女生:我有房,你好意思随意? 女生敢表态,因为她们的确有这个资本。如果说,过去是女人在助推男人买房,那么现在,她们则已经成为这个经济行为的独立参与者。贝壳研究院曾在《2018城市居住报告》中提到,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女性购房者占比都呈增加态势。虽然从整体来看,男生仍然是购房主力,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深圳、成都、重庆、长沙的女性购房者已经超过一半。“这些买房的单身女性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的经济实力、买房眼光,都很不错。”有经纪人这样说。 有文章说,女性婚前买房,在男权眼里是减分项。因为“它提高了女人在两性谈判桌上的筹码,让女人在男权社会里不再无路可退,更有底气拒绝男性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她们拥有了自己的领地走向独立自主。”虽然把有房的女生当成洪水猛兽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房子让女生更有底气。对女生而言“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 《报告》中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房的人会要求另一半也要有房吗?结果是,男生表示不需要女生有房的占比最高,达到36%;而女生则恰恰相反,37%要求男生也得有房。相似的比例,相反的态度,意味着有多少男房主放女生一马,就有多少女房主对男生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女生看似更喜欢“势均力敌”的爱情。 另外一题,你爱的人没有房,爱你的人有房,你又会做何选择? 对于男生,这就是一道关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题。《报告》中,选择前者的占54%,爱情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面包。反观女生,72%的人选择了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女生更“世俗”,只是更清楚自己要什么。除了“有房”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女生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中,更倾向后者。现代女性不再是琼瑶剧中为爱走天涯的女主,而是更愿意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在被爱的温暖中感受爱情的浓度,而不是靠追爱的勇气彰显爱情的炽烈。 95%赞成为儿女准备婚房 婆婆压力是丈母娘4倍 对于婚房的态度,折射了一个社会的心态。在研究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婚房就是个最好的标的。在美国,儿女成年后便独立自主,婚后支出更是夫妻共同负担,没有向父母索取财物,更没有要求父母买婚房的。 而在中国家庭传承中,给子女新置备婚房是父母的责任,特别是在有男孩的家里和独生子女家庭,尤为明显。调研结果便证明了这一点,在1500份问卷中,仅有4.8%的人认为不用为儿女准备婚房。 是的,扶上马,送一程,婚房应该由父母落实观念根深蒂固。同样,调查结果显示婚房要求的“儿女有别”。俗语道,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受访人群认为“有儿子的父母,需要准备婚房”的占比,最高达到33%;选择“有女儿的需要准备婚房”的占比,仅为9%。 可以说,嫁娶差异并未随着时代发展而颠覆,在舆论倾向上,做婆婆的婚房压力将近是丈母娘的4倍。“房价都是丈母娘炒起来的”——社交上媒体上热搜话题,毫不夸张地暴露了丈母娘在买房这件事儿上的影响力。 与父母同住,儿女态度差异大 但都更愿意与对方父母同住 婚房另外一个焦点话题,便是在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处理不好,会让无数恋人决裂,会引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 贝壳研究院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是夫妻,房产证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不管谁出钱,房产证上都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姓名”,这一选项占比最高达到53%,而在不同年龄段中,75后意愿最强烈占比72%。 除了双方名字的主流认知,另有34%的人赞同“谁出钱写谁名字”。 当然,还有将近10%的主张“不管谁出钱、只写女生名字”,仅有3%的人主张“不管谁出钱、只写男生名字”。 同样,在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的问题上,儿子们和女儿们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贝壳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能接受和双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36%;而女生拒绝跟任何一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也是36%。另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是,与跟自己父母同住相比,无论男女都更倾向和对方父母同住,选择“和对方父母同住”的均高于“和自己父母同住”。 结语 虽然婚房购置是否顺遂,关系到两个“家庭”的融合与未来,婚房消费观的调查,也给人们未来决策提供了些许依据。但其实婚姻也好,房子也好,只不过是为爱找到一个家,让爱不再漂泊。“家是一间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一盏永远为你守候的灯光,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厨房,一张摆满爱人亲手做的饭菜的餐桌”,除了房子,更有温度的是后面的灯光、厨房和餐桌。有爱的婚姻才幸福,有爱的房子才是家。 (本文作者介绍:真实的数据,有料的研究,及时的解读。)
伤不起的公积金:24%的工资,多少人能看不能用? 8月29日,继央行房贷利率新规公布之后,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通过官微明确表示: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暂不调整。 对于急等公积金救急的刚需购房者而言,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对比当前商贷利率,公积金首套房长期贷款(6-30年)3.25%、二套房长期贷款(6-30年)3.575%的利率,实在是经济实惠。 众所周知,公积金的缴存,是强制性的。以北京为例,公积金的缴存比例通常是单位12%、个人12%,在最高缴存上限内,普通人一个月相当于要把24%的工资存入公积金账户。 收入占比如此之高的公积金,是不是你想用就能用,想取就能取呢?答案是否定的。在2018年严苛的公积金新政之下,公积金已彻底沦为鸡肋。 公积金租房提取 佛系中透着无奈 北漂两年的小鱼,是个酷爱沙雕表情包的95后妹子。从工作到生活,小鱼态度一贯很佛系。公积金一年一年的缴,却从没看到她取出来用。同事问起来,她总是很淡定地说:“公积金当然在意啊,可是我现在交的钱也没多少,提取还那么麻烦,就先存着吧”。 其实早在2015年6月,北京公积金租房提取手续就进行过一轮简化:职工本人及配偶只需证明在京无自有住房,不用提供租房合同和发票,每人每月最多也能提取1500元。但真愿意为这1500块奔波几趟的人,不算太多。买房之前,多数人的公积金是躺在账户里的。 毕业六年的山东姑娘Shirley,最近第一次动了取公积金的念头。2018年的那轮房租暴涨,导致她在公司附近租的小次卧从2800元/月涨到了3300元/月。大环境不好,实际到手的收入在降,房租还涨了这么多,Shirley觉得必须想个办法缓解租房压力了。一番打听过后,发现虽然拿租房合同和发票能提取更多公积金,但自己的房子是从二房东手里租来的,要找房东拿房本开发票非常困难,只能退求其次选择办理一个季度4500元的无房提取。 比Shirley更早参加工作的朵朵,在几番波折之后,终于如愿办理了以租房合同形式提取公积金。当初为了省钱,她和男朋友选择在一个商住小区租房。可没想到租房时比周边小区便宜小一千的好处,到了提取公积金的时候,却成了一道坎:只有租的房子是住宅性质,才能凭租房合同和发票提取公积金。 不甘心的朵朵在朋友的帮助下,签了一份住宅租赁合同,借朋友的房本,在街道办事处交了5个点的租房税开出一张租房发票,再拿着合同和发票,才最终办妥公积金的提取。开租房发票,要到房屋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朵朵电话咨询去哪里办,A处说不归我们管,找B处去,B处又建议朵朵去C处打听,费半天劲才找到对的地方。回想起这段经历,朵朵一肚子委屈:难怪那么多人不愿意用租房合同提取公积金,又花钱办起来还麻烦。 公积金买房提取 门槛一年高过一年 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王磊,因为有在北京买房的需求,对公积金政策一直比较关注。在王磊看来,能用得上公积金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按部就班做房奴、在户籍地或者工作地买住宅的人,另一类是有异地买房、销户提取等特殊需求,还赶在公积金新政前办完的幸运儿。 遗憾的是,他自己属于不太幸运的那个。2007年前后,王磊刚毕业没多久,就在老家用商贷给父母买了套房。随后经过多年打拼,2018年又在北京买了套商品房。买房时本想用公积金贷款,可谁知卡在新政的节点,没能赶上公积金旧贷款政策的末班车。 按照“认房又认贷”的新政,王磊在外地有商贷记录,在北京买的这套房,就从原本的首套房,变成了二套房。能用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也一下子从120万降到了60万。为凑齐北京这套房子的首付,王磊只好把家乡的房子降价出售,来补这60万的窟窿。 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硕士刚毕业的梁燕,也在经历着一场内心风暴。她的故乡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家境也并不宽裕。家里人最自豪的,就是她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北京的大学,还读了硕士。 梁燕原本想出来工作几年攒点钱,因为学历高、工作稳定,公积金应该能贷最高档的120万,家里再帮忙凑一些首付,她就能在北京安家落户了。没想到新政之后,贷款额度要和缴存年限挂钩,每缴一年能贷10万,想贷到她预期的120万元,需要不间断地工作到37岁! 虽然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门槛越来越高,但并不能完全阻断人们对生活的选择和向往。刚过本命年的珍珍,在听说新政之后,依然选择了在青岛买房。北方长大的她,对大海尤其眷恋。在海边有套房子,从北京南站出发,4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自己喜欢的家。无论是老人住、带孩子度假,还是自己退休住,这套房都能发挥它的用处。 公积金专款专用成趋势 买房租房外难有别的选择 公积金政策设计之初,提取账户储蓄余额的条件较为宽松,在住房保障之余,也能体现一定的人性关怀。比如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遇到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与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都可以将公积金账户余额提取出来。 2018年北京公积金新政之后,可提取公积金账户储蓄余额的条款从十二条削减至七条,除死亡外,想提取账户余额,仅有离休、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和出境定居三种可能。这三种可能里,退休要靠等,其他两种都是小概率事件。 长期以来,北京公积金的资金池一向非常紧张,个贷率连续两年在90%以上,超过了有关部门设定的85%的警戒线。2018年的公积金新政,或许正是未来公积金专款专用的信号。它意味着想提取账户储蓄余额,在买房、租房之外,难有别的选择。 可人生需要钱的时刻,并不只限于租房、买房。45岁的老焦,20出头就从湘西老家来北京打拼,餐馆洗碗、工地搬砖,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熬到成为有正式保险、有公积金的水电工,老焦满心欢喜。工作了十来年后,在一次检修中,不小心摔伤了腿。 北京房租那么贵,活儿又干不下去了,老焦想到了回老家干点儿小买卖。去提取公积金的时候一问,才知道销户提取还要再等10年,要满55周岁才行。老焦听的脸都绿了,他最需要钱的时候是眼下,10年后黄花菜都凉了,那时候再回北京提取公积金,有什么用? 和老焦一样焦头烂额的,是刚过而立之年的小韩。上有老、下有小,父亲的一场重病,更是让这个家庭难以为继。一场心脏搭桥手术做下来,大十万就花出去了。后续的护理、营养、康复,每一笔都要花钱。 最难的时候,小韩想到了自己每个月都在交的公积金。林林总总也有十来万,取出来能缓解一段时间的经济压力。但没想到咨询完公司的人事,答复是无法提取。小韩难过了一阵子后,也只好另想办法了。